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在一片赞歌和热闹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反思,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语文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针对《红领巾》一课提出的一些教学意见与方法,最后演变为红极一时的“《红领巾》教学法”,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此教学法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其中所谓“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课型”。八十年代,一大批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黎见明的“五步导读法”„„为当时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经过推广运用后,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难免又出现了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
一、无效讨论,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人诟病。现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语文教师又一窝蜂地开始追捧讨论、合作学习。有的新课程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从学生角度看,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他们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另一方面,很多情形下这种形式化的讨论都陷入了“伪讨论”的泥淖中不可自拔。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也就是“伪讨论”。在新课改开始以后,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勇于实践的教师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丰富活跃课堂。讨论这种方法频繁呈现于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可以说伴随着讨论而来的“自由之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与效果。然而讨论也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在热衷于形形式式的讨论时,许多负面问题出来了。人们不禁质疑:难道这就是为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而采取的讨论之法吗?
诚然不少听课的老师赞誉教学双边活动开展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但是如此讨论却远离文本。
讨论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不能体现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收到应有的效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运用讨论能激发思维、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深刻理解文本。而不合目的的讨论徒具形式,收效甚微乃至意义了无。讨论的形式适用不适用于本课时,讨论的问题本身是否与作家意图背离,讨论的方法是否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等等都是需要执教者深思熟虑的,否则便与教学初衷适得其反。就像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真可谓“无事生非”。课堂上充斥着种种不当的讨论,而一旦这样的讨论泛滥,何谈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积极意义呢?要么流于肤浅,要么虚张声势,更有甚者是课堂秩序混乱而难以掌控局面。面对形式、内容泛化的“伪讨论”,我们必须反思。
“伪讨论”的形成,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教师对文本的“创新性误读”导致游离文本的空泛讨论。教师开放了教学空间,学生参与是凸现了,表面上很热闹,但往往抹杀学生有深度的独立思考,同时也并不是 所有的解读都可以用讨论来实现。就像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样的文章更多的是要朗读,要凝神静品。
二、多媒体使用泛滥,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关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理念,不论需不需要或者是否有助于教学都感。看到文章就草率肢解,对优美的文辞视而不见,对感人的事迹无动于衷。就如同一位美国学者在谈及中国的教育现状时所说的那样“知识麻木了头脑”,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忧虑。选入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积累拓展把课文读“厚”。读“厚”的过程可以激活单调、枯燥的训练,构建教书育人、提升学生素养的新型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多媒体以其集成性,控制性,高效性展示了它特有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它以其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响,逼真的图像,巨大的容量展示了它迷人的魅力,给语文课堂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目前,语文多媒体教学流程过于哗众取宠,浮于形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程序化、简单化,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不能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创造的空间,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多媒体教学过程如果过于程序化简单化,也就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必将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泯灭,必将使教育以新面孔走老路。
多媒体在视听冲击上有长足的优势,有的教师在语文课教学设计时,往往喜欢用展示图片、影视片段或播放音乐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观文者不披文又怎能入情呢?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观看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实现的,也不是听一首歌曲就能完事的。特别是小说、散文,它们被人们所喜爱,缘于文学文字特有的模糊性,其中的情、意需要学生通过品读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揣摩。若一味追求视听效果,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将被弱化。为此,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心中要有个度,记住它只是一种先进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丢开文本而盲目滥用多媒体。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与文本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才能真正领会文本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
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但是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索,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因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再者,阅读主体的个性体验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文化积淀和生活经验的必然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解读课文时脑子里所形成的语言形象的必然差异性,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种差异会显得更加明显,谁能用图像画得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谁又能用多媒体展示得出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寂惆怅的凄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语文教师事先设计好了多媒体使用流程,课堂上,老师充当了“击键手”“放映员”的角色,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面对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巨大信息量,变得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思维跟不上,笔记做不了,此时的教师忙于击键忘了学生,学生只顾看画面忘了老师,教师与学生相互间都变成透明的了,人性化的师生对话已被冰冷的多媒体取代。师生之间的情感双向交流变成了人机的单向交流,这种教学法实际上是又回到了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教师忽视了教学密度,使课后学生脑子里空空荡荡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火花的碰撞这一人文性变得荡然无存。
三、开放无度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有些“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综合课”。
误区之一:探究泛化
新学习方式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不根据语文学科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课型类别和学生实际而滥用新的学习方式。如语文课文的内容,情感、章法要探究、重点词、句、段要探究,甚至连词义的理解、字形的识记也要探究。有些教师一学期的教学设计,为了迎合新理念,有90%以上的教学设计写上“自主探究法”或“小组合作探究法”,实际上真正算得上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不到25%,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最可怕的是有的教师过分夸大探究性学习的作用,以为有了探究性学习就有了语文教学的一切,就会有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如此泛化探究,害处当然少不了:第一,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事事必探究,样样要交流,势必影响教学进度。第二,这种浅层的探究性学习必然会封杀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个性与灵气,使探究性学习成为浅层、庸俗的学习活动。
误区之二: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探究
由于探究性学习理论在我国没有系统的介绍,人们从零散的资料中很容易获得这样的结论: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像科学家搞研究一样来学习,过程重于一切,结果无关紧要。再加上对杜威的“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其他意义”以及对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等类似言论的错误解读,致使有的研究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过程教育”,不需要看重结果。而事实上探究性学习当然关注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是结果就不重要,更不是不要结果:不强调结果是不要把结果定位太高,防止教育的过分功利化,以免将探究性学习引向歧途。
误区之三:流于形式的探究
一是在学生探究活动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其学习方式的结构是单一的,即仅仅是以“接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一个纬度,而这种线性的学习方式结构模式,将会阻碍个体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在探究时,教师未能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未把课文读通读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流于形式,学生还未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生的探究不够深入。有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探究,但未能重视给充分的时间展示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成果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在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做秀的必要环节。在这里,没有真正的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充分的思维撞击,仅仅是为迎合听课者的心理,烘托课堂气氛而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是一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性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听起来叽叽喳喳,看起来舌战群儒,实际上空洞无物,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人看,毫无价值。
建议: 一方面,教师对文本〔教学内容〕的研究应领先于学生,深刻于学生,并在参与交流中丰富、提升自己的见解和完善自己的教法。王富仁教授说:“尊重课文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唯一
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主体性》,载《语文学习》2003·1)所以对文本的“求异”或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总是受特定的文本限定的。执教者自己明白了这一文本读解的规律,才能理性地组织课堂讨论,正确引导学生去寻找作品的本质性意义,领悟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得到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才能出成果,出新意。在讨论中激发思维、形成比较,讨论就是成功的。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勤于钻研文本,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同时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有意识地筛选。离开了文本,文本失去对解读的本质性意义、本体性意义,语文课就没了语文味。
讨论不是一切。什么时候讨论适宜?在方法层面上,我们不能忽略了传统教育的优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北大教授钱理群说:“我们的教育方法违反了中国语言文字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汉语是感悟的文字,就是不要过早地让学生了解意义,要让他在诵读中感悟语言中一种意韵的东西。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写作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对于《故都的秋》这样的文本就需要通过美读来激情。“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诵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在朗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时代风云于作者心头的烙印,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思与落寞。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不是靠讨论来提升的。有时候需要讨论交流,有时候需要凝神静思,有时候需要美读激情。钱理群正是用最一般最简单的方法让文本吸引学生。他上鲁迅的作品几乎都是在诵读的环节中,一个人慷慨激昂地演讲鲁迅的小说,一个人热血沸腾地喊出鲁迅的《野草》。学生们无一不被震撼。语言是有震撼力的。我们可以喊出它的生命力、活力和深邃。表面上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活动,也可能依然实现了主体性,那就是它引发了学生主体丰富的心灵活动。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预设的板书与问题的关注远远胜于学生阅读心理的变化与阅读感受的丰富多彩。一堂语文课,学生几乎没有纯粹的读书时间。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讨论。在学习鲁迅杂文语言的言外之意时,讨论就是一种促进思维大胆揣摩的好方法。在《药》这篇小说中“茶馆议药”一节,可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这样的问题:“文中康大叔的语言最多,这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他属于哪个阶层?他是否相信‘人血馒头’的药效?”学生带着问题自然细读文本,在交流中自然会有思维碰撞,思想交锋。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很多时候服从于文本的特性。教材与教法上永远需要教师作不懈的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正确看待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必须明确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是引领者、参与者和调度者。教师的研究态度、意识、水平、和引领艺术、参与程度、调度能力都是构成讨论成败的关键因素。(其实不只讨论这个环节,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这些因素。)这里的“艺术”、“程度”、“能力”是指对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深度知晓和适度把握,是指营造“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实”的理想的心理氛围。在观念上,我们要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它在“教学建议”中专列了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必要的讨论也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体现。但在学习新课标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今天,有一些关系和界限必须分清,以使变革按照课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讨论能体现自主,但不能发展成沙龙闲谈。就像讨论“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有些学生的想象如“玛蒂尔德萌发了复仇心理,充当了佛莱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后她与佛莱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之类,执教的老师居然予以热烈赞许。新课标规定的“阅读与鉴赏”目标落到实处没有?该品味的没品味。目标是教学的最高基准点,失去了目标,无论多么自主,意义何在?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引导学生切入课文,走进结尾那浓黑的悲凉;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发言给出恰当的评价。新课标中“评价建议”指出:“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讨论中的自主是自由论坛,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原则地容忍和放纵。在原则问题上不旗帜鲜明,岂不是放弃了教师的 权利与责任?教师的缄默意味着什么?反对还是默许?其实,许多学生在讨论的关键之处都在观察教师有无要进行评价的迹象。此时,教师适时适当的导引,则更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辩论,是可称道的;学生有荒诞甚至低俗的观点,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有中肯的引导和评价立场。讨论中的自主不是表面繁华,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浮华虚空。如果控制不好,说不定有人在闲聊,有人在旁观;有人在谈笑,有人在附和。所以讨论不只是一个局面,它充实着教师的参与与学生的活动,它应该是一个完善的课堂环节,需要去伪存真,也需要存同求异。正确领会新课标精神并贯彻执行,是所有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我们不回避讨论,不惧怕讨论;我们要开拓创新异彩纷呈,也要朴实纯净、含蓄隽永。讨论作为一种方法和形式,值得探究。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的课堂真正纯净起来。教师在讨论中提升教学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滋养。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我们必须尊重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一是适度借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学会“拿来”。容量不求大,贵于精,色彩不求多,在于美,花样不必杂,在于实。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以机代人,以机代教,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上课变得机械化,程式化,忽视师生间的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是防止学生兴趣迁移。只看画面,听声音,忘了思考,没有感悟、品味与交流。
四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能盲目使用。要有需要才用,用得自然和谐,用得准、巧、活。要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风格、习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语文教学是一项感性非常强的工作。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人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作为必要的补充手段,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3、应对的策略之一:注意探究性学习的适宜场域。
在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等传统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应努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强化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但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不滥打探究牌,该出手时才出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就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行真正的探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主体懂得如何实施探究活动,可说是在更深层次上避免探究学习的泛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探究性学习要想在学生面前永葆魅力,唯一的途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得,每一次的探究都能给学生带来充实感和力量感。[2]第二,让学生懂得接受性学习和知识掌握的重要。杜威在说“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时同时也指出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探究是基于知识之上的,没有离开知识进行的探究。[3]我们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需要背诵积累、涵咏品味,也需要讨论交流、思维的启迪。
应对策略之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好自己的位置
有人说:探究性学习应当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何必去指导呢?其实不然,当今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换一句话说,就是“老九不能走”。当然,教师的作用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正如布鲁纳指出的: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4]
那么在探究性学习中如何实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呢?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定
位在: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教师正是以这一角色统领课堂,使其活而不乱,而真正灵活调控课堂还应依据学科特点:①尽量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特别是在初始阶段,而且探究目标要贴近。探究途中若出现思维断层,应补充后续情景或以对话予以调控。②对问题的引导要留有余地,当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止步不前时,要通过充分的课堂酝酿打破僵局。⑧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方法和建议要积极评价。
④课堂设计要合理、层次要分明,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力求把动机、兴趣、情感、技能等教学要素和谐的结合起来。
应对策略之五:搭建合作平台
合作是探究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单一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自不必说,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同样需要合作。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组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师生共同批判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共同协商和辩论,可以获得别的方式不能得到的理解,可以学到许多其它渠道无法学到的知识,教师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这个群体所共享,使这个群体的成员建构起有关的知识体系,同时明白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双赢。如在探究“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时,每个学生的看法不一定完全一致,有的看到了“封闭”,有的看到了“冷眼旁观”,有的同学只看到第七段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如何归纳则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如果有了合作的平台,大家的互相交流,互相印证,认知个体建构起相应的知识就不是一件难事。特别是在讨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特有的胡同造就了北京特有的胡同文化,桂林的地域特点是什么?它造就了桂林什么样的文化?”问题时,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相互撞击中真正得到拓展和提高。
应对策略之五:既要“花香”,也要“果甜”
针对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被动接受采自教参结论的弊端,探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大胆发散、求异、尝试、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理智、解决问题的过程,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矫枉不能过正,注重过程同样必须注重结果,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采集、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把这种结果与前人的经验进行比照,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探究能力,获得真正的“活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智慧和策略。如此教学,方能把准课文的价值内涵,让学生获得能的提高、思的提升、理的启迪,如此,这样的探究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2]费秀芬:由一堂课引发的对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当代教育科学[J],2005年第6期
[5]马卫申:开展探究性讨论中注意的几个问题,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5年第4期 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4]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出版。
第二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74-02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畹哪抗狻6嗫浣焙⒆用恰昂眉?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第三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更可悲的是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抹杀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知识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但更需要的是智慧型人才。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我们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在给学生一个“点金指”,让他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和获取这一财富的能力。而要实现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拥有这样的“点金指”,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做如下转变:
一、教师“主角”和学生“配角”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在许多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演、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这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前更为明显――示范的是教师,而学生被要求和教师“配合”好。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学生似乎更象一个个毫不相干的观众,静静地看着教师上演的枯燥乏味令人恹恹欲睡的独角戏。
在新课改即将推开之际,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呢?
面对新课改,我们首先要摈弃这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所有活动都应为了学生,围绕学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我们教师要首先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明确学生是认识者和发展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迅速完成由主角向“配角”的转变,急流勇退,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授渔少一些授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舞台上思考讨论、归纳;质疑发问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兴趣培养的过程,成为认识加深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教材由学习目的向发展平台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一种“教教材”的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都是围绕学生掌握教材这一目的的,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是死的,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因此,这种教学更注重的是结果,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
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改变过去的这种模式,努力形成用教材教的模式。教师把教材完全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目的。通过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为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实现方法和技能的正迁移,活学或用,触类旁通。这就使学生由学会转移到会学上来,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可以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背,教师查。教学活动成为单一的“刺激――反应”的机械的生理过程。它在课堂上反映为被动接受(填鸭式、满堂灌),在课后则表现为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这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几无区别。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刺激――反应”型教学模式向“双向互动”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工作,多一些学习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指导,少一些硬性的说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勤思考,敢发问,培养创作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体,探索一些诸如情景教学等新做法,引入表演、竞争等手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在乐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要求。这样,师生在认知、情感方面进行的双向互动式 的课堂教学,不是比那种“刺激――反应”型的效果更好吗?
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四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师设计的内容、形式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甚至板书的每一个字都按教学参考书或预先设定好的去进行,学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繁琐机械的重复练习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一种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统治着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面对着21世纪的挑战,老师应该知道,这必须改变。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学习内容提出了不断更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二、确立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学要面对每一个个体,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备课时要多花些功夫,考虑到每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学生的预期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设计。
面向全体,设计学生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变化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要在变化学习方式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直线交流的教学结构,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建立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网络式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如何变化学习方式呢?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化。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行为注意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庞维国先生将“自主学习”概括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汇总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生(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新课程带给我们是有效的教学。它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宜采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查字典理解文章语句的意思。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式。低、中、高年级语文学习都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把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读好教材,深入到课文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书体会品味的自主权叫给学生。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感悟,但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体会,也不一定要求他能立刻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文章。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新课程改革为语文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变化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知识有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第五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
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
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