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样例5)

时间:2019-05-15 14: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

第一篇: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镇康县第一中学罗自良

从教15年来,教过的学生形形色色。按出生年代分有70代的、80代的、90代的;按地域分有山区的、坝区的,有乡下的、县城的;按性格特征分有外向的、内向的,有开朗的、孤僻的„„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师只有能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墨守陈规,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能与时俱进

面对不同年代出生、成长的学生,教师要能把握不同年代的特点,把握不同年代的热潮,把握不同年代学生所追求的时尚,把握不同年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与学生的代沟,才能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也才能最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在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的基本上是70代出生的学生,与自己是同时代的人。当时与这些学生沟通、交谈十分随和、自然,与学生打成一片,十分融洽。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也很好。到了与80代学生接触时,代沟就逐渐产生了。我已经把这些学生定格为孩子,越来越感觉自己比他们站得高,比他们懂得多。但很多学生不信这个邪,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会唱的歌我不一定会唱,他们热追的很多明星我一无所知„„

再到面对90代学生,这种代沟就非常突出了。这一代人叛逆性

1强,逆反心理重。由于通信、通讯的发达、网络的大众化,他们所接收的信息广、内容多且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城乡差别在不断缩小。这是我15年从教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大困惑。我静下心来,整理思路,总结得失,在思想上来一次大解放。平时不爱打篮球的我尽量追看NBA赛事,了解乔丹、了解奥尼尔、了解艾弗森、了解科比、了解麦迪;熬红眼睛追看欧锦赛、英超联赛,了解贝克汉姆、了解罗那尔多,了解各场足球赛事的胜负得失情况;耐心一遍遍的听《老鼠爱大米》、《三节棍》等曲子;耐着性子看完《大长今》、《浪漫满屋》、《兄妹契约》等韩剧和《还珠格格》、《武林外传》等国内“泡沫”剧。通过这一系列行动,自己的思想解放了,还学到了过去自己本不想学的很多知识。最主要是与学生有了共同语言、共同爱好。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与学生的沟通容易了,与学生的代沟逐渐消除了。

二、教师要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这方面,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在初级中学任教时,学生有山区的、有坝区的。山区的学生生活较困难、胆小,但又相当团结、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坝区的学生生活较好、平时胆更大,但没山区的学生那样团结、独立生活能力也相对较差。可是,又出现了坝区学生欺负山区学生的现象。我在解决纠纷时,并非只谴责坝区学生而偏爱山区学生。我给他们指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到山区家访时,尽量带上坝区的学生,让他们体验体验山区同学的艰苦生活。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山区学生和坝区学生的隔阂消除了,他们能和睦相处、交上朋友了。

但不管怎样说,在初级中学时,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仍有很多强迫、压制的手段,学生、学生家长也能默认。

到县一中从教3年中,教育对象变了,由初中生变成了高中生,并且有很多机关单位的独生子女。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学生成分较复杂。起初,我仍采用很多强制、压迫的手段,但收效甚微,甚至起反作用。这又是我遇到的一次困惑。因为有了第一次困惑解除的经验,这一次我我有慌仍是采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我深入学生内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解除学生的心病。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抱定“他能变好”的态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疏之、导之。给他们搭建发挥特长的舞台,帮助他们找到成就感。

例如:我班学生李×、杨×,两个都是“鼎鼎有名的“问题学生”。但李×特别爱好足球,参加了校外足球队(后来成为校足球队员);喜欢社交,在社会上有很多朋友,且是一个有组织能力的“小老大”。每次他有球赛来向我请假,我都爽快地答应,并鼓励他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会看他踢球,并适时鼓励他。慢慢地,他转变了,课堂上不捣乱了,也不随意迟到、旷课,能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的学习基础非常差,中考只考了250多分),能够与任课老师交谈、沟通。杨×,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与我直接产生过冲突(后来了解到,他最不喜欢别人对他大声斥责),但他篮球打的较好,会驾车,并且喜欢车。我对他先从说话态度上开始转变,遇到他主动与他热情地打招呼。在网络上了解些新车、名车的最新情

况与他聊车、谈车。班里有篮球赛时,就鼓励他上场,让队友暗中给他制造得分的机会。到高二中期,他的敌意减少了,笑脸增多了,能与师生友善相处了。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口头上好说,行动上却难做到。难在教师要下工夫深入了解学生,难在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难在教师要能放开胸怀,难在教师要能对学生容忍。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敞开原本博大的胸怀,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说: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

2008年6月15日

第二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解放思想最大的障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解放思想最大的障碍

米易县政府办 赵振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在发言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官员,死后到阎王处报到,他说自己一生清廉,无分毫贪掠行为,虽无大建树,但也没出过大乱子,今魂入冥府,理应位列仙班。阎王听后笑了笑说:“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一木偶,甚至连一杯水也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听后分辩道:“我虽无功,但也无过,如何不能位列仙班?”“你在任期间,有冤案因避嫌而不加干涉;有重大事件因怕麻烦而一推了之。你为官一任虽无大失误,但也没有为民造福。”最后阎王下结论:无功既是有过。

结合当前干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解放思想最大的障碍!

“无功就是有过”,看似平凡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的确存在这样少数人:他们精于“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为官之道,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他们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信条,遇到棘手的矛盾和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他们相信“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庸俗哲学,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等等看看,干干停停。群众称他们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的“太平官”。然如此作风,岂不与我县“三大主题活动”中提出的八大问题如出一辙?与创建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之宗旨格格不入?与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背道而驰?这样的干部,不但当不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反而会成为贻误发展的“绊脚石”。

“无功就是有过”是对“十大问题”的深刻解读。三大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着力引导和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在经济发展、为民服务等各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做先锋”,以切实的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县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前三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迫在眉睫,广大干部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就是误人误事误大业,这与“三大主题活动”的目的背道而驰,这就是最大的“过”。

因此,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刻不容缓!首先,找准“病因”为前提。纵观“无功”的表现,无外乎两种:一是能力素质不具备,难作为;二是私心杂念作怪,不作为。原因有三:危机感“缺失”为其一。“工作干多干少,工资待遇不会少;工作干好干坏,评先发奖照样有”的温床给少数干部孵出了“年年都是老样子”的庸懒思想。问责“缺力”为其二。现有制度只是满足于写在纸上,订在墙上,讲在会上。出了问题,一查到底、违者必究的问责决心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考评“缺乏”为其三。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缺乏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法,往往凭印象、找感觉、看亲疏而武断。其次,肃清思想为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支配什么样的行为。倘若你的大脑里总存放着无宜的糟粕,那么良好的东西就没了位置。换言之,你的大脑始终被优秀的精神意识占据,其它的不良习气也就荡然无存。我县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三大主题活动”及前段时间提出的治理“庸懒散”行动,正是通过宣传教育、明查暗访,转变干部思想,规范干部行为,实则肃清思想之举。

第三,建章立制为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存在的问题,严查之外,还要重惩。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优化指标体系设置,分层分类建立考评指标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组织集中检查、明察暗访、日常考核、民主评议和群众举报等形式,实现监督检查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用“被查处”、“被追责”、“被免职”的高压态势,向广大干部亮出警醒之剑。

第四,赋之行动为落点。邓小平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从这一点上说,一个人如果对事业无所追求,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人民无所贡献,就不配当党的干部。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仅仅符合廉洁自律要求是不够的,廉洁守法只是基本要求,如果在岗位上无所作为也不算称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光占有席位是不够的,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良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之中,赋之于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之中。

有句台词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通俗易懂,广为引用。封建士大夫尚且懂得“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时刻牢记为民掌好权、用好权、谋好利,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躲避,诱惑面前不走神,始终保持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三者关系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答:

1、(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思想保证,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很大作用。

关于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就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理论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在1941年,毛泽东就明确的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话,原意是做学问应有的严谨态度。经毛泽东这么一改造,就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构成了我们党正确的思想路线。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然与时俱进,又必须求真务实。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也是对什么叫“与时俱进”所作的经典式解释,深刻地阐明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这三性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

很明显,把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使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浑然一体,这进一步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质和真谛,并且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更为丰满,逻辑愈益完善了。

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与时俱进,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

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我们要做到理论创新。这要求我们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而且要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另外,包括其他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与时俱进”的“时”,讲的就是时机和时代。在实际行动上,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就是开拓进取,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必须随时代变化而发展,才能永远葆有强大的生命力。共产党人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必须使党的理论、党的事业、党的建设与时俱进,而且要善于把握时机,既要反对超越时代的空想主义,也要反对落后于时代的教条主义。要永远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

2、三者的关系:

首先,在前面对三者含义的分别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三者的侧重点都有不同,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三者的含义和作用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三者又同时都是党思想路线里的重要内容。在把握三者关系时,我们要清楚其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们之前密不可分的关系。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同解放思想一样,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反过来,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人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事求是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创新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

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规律,也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开拓创新,我们的思想才会解放,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实事求是。

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三者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正确对待其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关系,这对以后我们的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解法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推进祖国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爱是教师最大的力量

爱是教师最大的力量

用心教学,用爱感召,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撑起一片天空,这是所有教师朴素而崇高的价值,也是我多年来矢志追求、努力实现的境界。从任教至今,我和身边的同事一样,对教书育人的责任倍感重大,对履行使命的决心日渐弥坚。当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学业知识、解决应试升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真爱学生,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全面的发展,传治学做人之道,授应对挑战之业,解成长历程之惑。在担任班主任的实践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三个着力”上: 一是着力营造活力竞相迸发、激情充分涌动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以严谨的态度治学、以拼搏的精神前行。我坚持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作为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来开展,把强化学生进取意识作为班主任的首要责任来履行。一是用主题班会疏导。每一个新学年、每一个新学期的第一个班会,我都要和同学们围绕“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同学们在辩论中形成思想共识,在思考中明晰学习方向。二是用典型力量感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最起作用的,是选择那些经历相似、环境相同、具有可学性的典型。我翻阅大量资料、上网查找学习典型事迹,根据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客观条件的不同,有选择地推荐给他们,让他们借鉴典型做法,学习典型精神,从典型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在运用好本校学生典型的同时,我重视发掘和培养班级学习典型,营造学有样板、赶有目标、超有动力的氛围。三是用自身进步激励。注重引导学生在辩证看待自身优势中提高学习兴趣,在正确认识点滴进步中提升自信心。实际工作中,我坚持做到分析好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制定好每个学生的帮助计划,撰写好每个学生的学期评语。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我都做到了如指掌,对成绩上升的及时进行表扬,而对退步者,我则帮助他分析原因,给予鼓励和鞭策。

二是着力培养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抓住根本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感到,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取学习途径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上见成效。首先,引导学生吃透根本的。吃透各学科基本知识点,是我对学生的最根本要求。“抓住课堂45分钟,胜过课下一小时”,是我和同学们谈论最多的观点;“基础知识吃不透,提高就无从谈起”,是我和学生们交流最多的心得。在我的影响下,班级的课堂秩序得到各授课老师肯定。其次,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把握规律,是学习之要义,也是学习的捷径。我积极协调各学科老师,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找方法,从学习中悟规律。在班级里定期开展“难题会诊”活动,让各科学习优异的学生上讲台,谈解题思路,论学习方法,变“一人得法”为“全班受益”。再次,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我注重引导学生提高思考领悟能力,消化吸收好老师传授的、典型拥有的、同学交流的,将其转化为自身资源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创新。学习个性化的倡导,使得学生的思考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进入了更新的层次,对事物的理解领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三是着力构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心灵桥梁,引领学生把“成长的烦恼”转化为“人生的财富”。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快乐与烦恼与成长相生相伴。我常提醒自己:多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考虑,多

关注学生的感受。第一,了解是理解的前提。我坚持利用好课外活动、课间休息、放学后等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广泛、经常沟通谈心,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第二,鼓励是最大的帮助。一句鼓励,能让学生保持信心一周以上;坚持鼓励,就能点燃学生的人生希望。在现实中,我始终做到批评与鼓励结合,提醒和点拨并举。既压担子,又强动力,让学生获取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第三,倾听往往胜于说教。倾听,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读懂学生的途径。我感觉,用心倾听学生心声,画龙点睛的插话,往往就会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确实付出很多,由于夫妻两个都是班主任,所以经常把孩子自己扔在家里,周末也不休息,孩子病了没时间照顾,感觉欠孩子太多太多,但是为了60几个学生,只能这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信任。

拥有学生一样的年轻心理,做一个阳光教师,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一生,我将为之践行和努力。

第五篇:增强财政意识是财政工作解放思想的根本体现

增强财政意识是财政工作解放思想的根本体现

增强财政意识是财政工作解放思想的根本体现

财政工作一直是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理更是工作成绩的是佳表现,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现结合本职工作,就财政工作如何围绕全市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谈点体会。

一、从

历代盛世出现财政危机的教训,来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市的财政状况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权力,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字面理解,财政的“财”是财产、财物、理财的意思;“政”是政府、政治、行政的意思,财政是“财”与“政”的有机结合,是用国家的政治权力来进行的理财活动。

1、关于汉、唐、明、清的财政危机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分配活动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固、平衡和强大。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明、清四个强盛时期都出现过程度不同的财政危机,而且都与财政支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汉从汉高祖起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到汉武帝接位前后,经济繁荣、财政雄厚。史书记载,“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但后来由于支出规模过大,很快出现财政危机。元朔五年(前124年)“藏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元狩三年(前120年),财政日益匮乏,山东又发生特大水灾,西汉政府的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唐代前期,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举世闻名,百余年间,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个盛世。开元天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是唐代财政收入最高时期,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有的殷富。财政收入的丰厚,导致支出规模日渐扩大,财政危机接踵而来,至天宝末年,“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明代从明太祖开始,经过“百年之治”,经济发展,财政增长。洪武时期至正统年间,财政收入每年稳定在243万两,长期保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状况。但随着支出的增长,财政入不敷出,迨成化时,国家历年积蓄用之俱尽,弘历十五年(1502年),国家财政“一岁所入俱不足供一岁所出”。

清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直到乾隆末年,长达一个世纪,史称“康乾盛世”。但康熙末年由于财政支出过大,国家财政陷入了“库帑亏绌,日不暇给”的危机之中。康熙全盛时期库存白银达3000万两,到康熙去世时只剩下800万两。

上述情况说明,盛世财政最容易使支出扩张,导致财政危机的发生。支出规模的大小,管理的好坏与财政危机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做好财政工作很值得借鉴,越是盛世,收入丰厚,越要注意合理支出。

2、当前我市的财政状况

一直以来,我市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财政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九五”、“十五”时期,我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收入年均增长达16.7,今年一季度,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更是达到了45,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二、增强各级的财政意识是做好财政工作,实现市乡财政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确立“财政活动是政府活动主要方面”的意识,将财政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财政、财政无财不政。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政治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亚当·史密在《国富论》中称财政为“庶政之母”。宋代的苏辙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我国封建时代的当政者就十分重视财政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政改革等,都把财政改革作为一个主要内容。古代盛世的财政危机导致朝代的更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雄厚的财政实力和正确的财政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地区的繁荣无不靠雄厚的财政支撑。财政作为一种状态,它显示了一级政府可支配的社会总商品的多寡,财政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贫富的晴雨表,这数字、那数字,财政收入才是硬数字。财政作为社会商品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具有配备资源的职能、收入分配的职能、经济监督的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增长的职能。所以做好财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主要工作。财政工作做不好、财政状况不佳,不仅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简单再生产的维持;不仅制约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公务活动的开展;不仅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还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所以,抓不好财政的政府是人民不满意的政府;不懂财政,不抓财政的领导也不能算称职的领导。

二是确立公共财政的意识,积极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中央领导曾指出:“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

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都要学习财税知识、熟悉财政政策、财政法规和财政业务,牢固树立为人民当家理财的思想,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水平。不管是从领导的要求看,还是从财政对经济发展、地方繁荣的保证和促进作

用考虑,单从作为财政供给者的公务员自身素质看,关心财政、积极支持财政工作,我们人人有责。所以作为“财政工作是部门的事、政府的事”,“我们不管钱,只管用钱”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三是确立财政法制意识,规范财政管理。社会主义财政除以国家权力为依托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外,还以所有权为依托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行为是一级政权机构的行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意味着这一行为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以“所有权为依托”,并不意味着财政的软化,因这个“所有权”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具有“指令性”的“硬度”,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财政改革的方针是实行政、企分开,财政要退出面向市场的竞争性领域。实施财政对这一部分的间接调控,由国有控股公司去直接调控。财政收入和分配都经过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其法定性、强制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财政收入来讲,必须取之有据、取之有度,就是依法治税,依法治收,应征不漏;就财政支出而言,也必须用之有规,用之有度,按计划,经批准。近年来,我市少数企业偷税漏税、少数部门乱收费,对财政小贷和以财政提供担保进行的贷款等无偿占用,“誓死不还”,以及乱支滥用,软化支出预算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财政法制意识不强的表现,必须切实加以纠正。

四是确立财政效益意识,坚持勤俭节约。任何一种财政安排都会产生一定的效应,财政的严肃性、可靠性是建立在财政的有效性基础之上的。财政的钱要用在刀口上,用在关键处,不该用的钱,坚决不用,不能报销的坚决不报,“会哭的孩子要多给奶”、“公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与此相悖的。江总书记在去年部省级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些地方和基层党政机关机构膨胀,人员严重超编,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些人违反党和国家的政策,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塞进党政机关,都来吃“财政饭”,结果使当地绝大部分财政资金用在了人头费上,不仅造成财政入不敷出,坐吃山空,而且导致歪风邪气屡禁不止。古人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是说,从事生产的人要多,财政供养的人要少,谋划生产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财富才会富足。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监督、稽查,坚持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后审计,实行跟踪问效,严肃查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上的违规违纪行为。

五是确立“纳税人至上”的意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搞好服务。作为各级机关和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并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其收益是通过财政从纳税人那里“再分配”过来的,说白了,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得为纳税人服务。在公共财政理论中,“税收是人们为享用公共产品和劳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纳税人已经付出了代价,作为劳动交换,在国家公务员岗位上就必须为他们享用“公共产品”提供劳务和服务,这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纳税人、为基层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优化收入结构,培植税源经济,努力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市财政上的“两个比重偏低”和“三个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除了增强各级财政意识外,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条:

一是调整经济工作的思路。要根本改变只要数字不要效益的思想,上项目、搞投入要以效益为中心,以是否创造税收为取舍依据。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第三产业,在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时,要把握创造税收这个导向。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不断提高经济因素在财政中的贡献份额,降低非经济因素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以此来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二是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比重大,成为税收的主体,而这些企业形成地方税收的比重小;也有主观原因——在组织收入力度上不够平衡,国税有发票,征管相对容易到位,地税税种多、税源分散,易出现漏征的问题,多年积累,势必使得劣势更劣。因此,必须从征收、稽查、清欠方面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根本解决有税不收、有税难收、有税难清的问题,坚决杜绝新欠的发生。

三是掯实增收节支的措施。要改变当前我市的财政状况,从根本上说要开源,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就眼前而言,必须开源与节流并举,重抓节流的措施。首先要硬化预算约束,不打赤字预算,不超预算支出。其次要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范围,财政要尽快退出竞争性领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保的必须保证,不该保的量力而行。再次要大力压缩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汽车燃修费、出国出差费、办公费,确保既定的节支目标实现,缓解财政支出的压力。

四是寻求化解风险的办法。财政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问题。化解财政风险首先要不再增加风险,严格控制财政借债和财政担保;其次要建立债务偿还机制,对已经形成的债务要分类管理,落实还债的责任和措施;坚持“谁借债、谁还钱”的原则,依法落实用钱单位的偿债责任。还要建立财政偿债风险基金,不断提高财政偿债能力,确保财政安全。

下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教师解放思想最大的体现(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