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浅析多媒体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多媒体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随着多媒体教学介入学校教育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成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如何充分挖掘其优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现已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焦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知识形成过程突破重难点提高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中,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式学习,其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多媒体教学介入学校教育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有效地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下面我就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索》”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其特征、性质。运用多媒体显示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从身边学好数学。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知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等方面的性质。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又如在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从网上搜集一个视频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教学效率提高了。借助电教媒体,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通过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与部分、外表与内观等多方面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均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形成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其优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初中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例如,《相遇问题》应用题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先预设这样一道准备题:小明家距小颖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屏幕显示:小明、小颖两家用两面小红旗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响声后,小明、小颖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响声,小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小颖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这时教师提出问题:①、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②、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这样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1-
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了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奠定基础。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利用计算机逐分逐分地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①、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拨,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省时,有利于提高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致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5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5分钟。15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无疑就是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上,限制了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复习题或上节课的重要内容用PowerPoint等工具制作成动画幻灯片,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就比口述或板书要优越。特别是教学一些以自学为主的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同时把问题以设问、选择、填空等题型投影出来,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自学自然有了学习目标。虽然课前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也一样可以节约时间,但不能长期保留。而用计算机制作的幻灯片软件不但能长期保存,还易于修改,并可反复使用。
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更为明显。教师可先把复习内容制成幻灯片软件,对本单元或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理出线索,强调重点、难点,然后在课堂上用计算机放映、讲解。把例题和例题解答制成各种动画幻灯片软件,使用起来更方便,不仅增大了学生练习量,而且使课堂教学更紧凑。大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变题训练,提高课堂容量效果尤其明显。
当然,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远不止这些。它需要我们从教学进程最优化的角度去研究,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使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第二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多媒体教学进入乡村中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教学进入乡村中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科技应用日益普及,几年前就进入了我们乡村中学,多媒体科技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新课改的实施和当今社会信息激增和“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已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各级各类学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就成为数学教育中需要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产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体上持欢迎态度。多数学生欢迎电脑教学,只有少数学生不喜欢。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存储、传送声音、文字、图形、图表以及动画等信息的功能与电视对视频信号的处理能力结合在一起,创设多媒体辅助数学学习环境,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效果,提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能把思维充分的暴露出来,可以有效的激发联想去获得知识,从而学生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去顺应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获得一种新的认知结构。
下面浅谈自己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是更新观念,新课程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和考试;教育教学将深刻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学生身心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学生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教练”或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各项技能。课前必须要精心准备,设计、制作等。
二是师生互动,积极创新。摆脱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时常对过去的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建立起一套新的具有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数学教学体系。怎样有机的把多媒体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使整合为数学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我们当教师的首先应表现出主动地对学生、教学与自身职业的不懈探索并且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制作的课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师生的密切配合,要有利于师生的整体连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我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如我教学垂径定理时,并不按书本设计进行,而是给学生四个关键语:过心线;垂直弦(非直径);平分弦;平分弧。让学生思考这四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都很积极的动手、动脑、积极地探索,很快就得出了自己容易掌握且记得牢的自己的语言:“过心线;垂直弦(非直径);平分弦;平分弧。任两者成立则全成立。”又如,我在讲圆的对称性(2)时,也是在课本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在自制的课件里对同圆或等圆设计了分别含有四个元素的两组量:弦、弦心距、弧、圆心角。也是让学生思考与探索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大胆探索后同样得出了得出了自己容易掌握且记得牢的的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弦、弦心距、弧、圆心角。要等都等,不等则都不等。”要等都等,不等则都不等的意思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只要有一组量相等则四组量全部相等,只要有一组不相等则四组量全部不相等。经常这样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性的探索,不仅使学生从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些知识,而且体现了数学前 1 后知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并使每位同学都富有成就感,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是把握基础,注重发展。数学教师应是多媒体教学的评估者和思考者,很好的分析课堂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系统,将使得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能引发教学的不平衡,导致数学教学的失败。因此,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多媒体技术整合的各个因素的综合评估,以评估者的身份进入数学教学中,把知识、能力、情感、动作技能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的改善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平衡,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加强数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元素的综合评估,将进一步推进教改的顺利进行。把学生置于一个大的数学学习环境中,使得学习、教学和多媒体技术三者交融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提倡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教师更应当要探究学习,提倡创新教育,提倡四基,强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媒教学中力求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互教、讨论、练习、探索等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条件许可时使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研究、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当学生在共同探讨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网络在线实时地对话、互发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和探索,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由于自己的基本功还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完善,还需要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因此,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数学教学中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将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第三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视听觉媒体已经逐步广泛的应用于常规教学中,让学生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感官的同时认知事物,极大的提搞了课堂教学效率,更有效的让学生全面更多的了解自然和社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来源。为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如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课堂结构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有效的利用好现代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手段,就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声情并茂,化枯燥为生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大量的历史史实,用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生动的口述来完成,这样对史实中的事件和人物表现得并不完整,不利于真实形象的再现历史。而利用现代教学段则可以将的大量的历史记录片播放出来,这样就可以生动的再现历史。历史知识的特点是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努力再现过去历史的生动情景,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过去塑造了有价值的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当然,在利用这些多媒体资料时,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去认识问题去分析问题,影片只是再现了历史的一个情景,随制作与演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判断的不同而大相近庭,所以我们要从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中用自己的的观点出评价和认识历史。
二、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文物古迹、民族风俗、文化成就等历史文化,一些过去产的事物,我们无法一一看到,有的即使能看到,也只能在博物馆一睹芳荣,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到博物馆去的,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机会。那么学生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也只的通过对课本中相应的插图和语言描述来实现,因此了解到的信息就十分的有限了。但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物的不同角度的照片来认识分析历史文物,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了解到当时情况下的历史状况。我们还可以用相应的声像材料再现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当地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这样就打破的时间的限制,将死的历史再现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陶冶。我们通过录像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文化古迹,在录像教材中我们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作一次次免费的旅游,让学生参观到她们无法实地看到的甚至是到了实地也无法看到的东西。这就让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有了充分史料依据,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也解到异域的风采。通过观看纪实影片和电影故事片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知道许多历史事件了解到许多相应的历史知识。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性认识不足,就难以产生对祖国的感情,更难讲是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使用历史图片、录像、纪录片等多媒体教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并且教育形式也不会流于形式和不为学生所接受。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能力与正确的是非观念
我们在引用历史教学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教育学生将演义生活与历史事实区别开来,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区分开来,要让学生正确的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我们在让学生了解
1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历史资料去分析了解当时的社会与现实;教会学生如何去将学习的这些历史知识应用于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历史是过去的,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作为教者,我们要将其发挥出鲜活的力量,让学生能解其貌,而明其义,吸取历史的教训,弘扬光辉灿烂的优秀历史文化。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就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这样,课堂中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四、合理应用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越性能
我们在得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时,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会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应用这些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避免一些问题。一是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即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史料依据,让学生这些史料中可以分析历史、了解历史。二是要真实可靠,历史是真实的,也是科学的,我们在教学历史的过程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不可以用假的事物与故事与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对于有诸多的故事影片或文学小说,这些都不能作为历史资料,即使学生了解这些资料,都要教育学生将文学、艺术与历史资料区别开来,对历史要用科学、辩证的思想去对待,要讲真凭实据,不可道听途说。三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索、实践为途经。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地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正感受到历史,认识到原先枯燥无味的历史竟然也这样生动活泼。这就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从而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中来,凸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学生只有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的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只要有这种深刻的体验,就会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活动实践环境。
第四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实现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被引入到数学的教学之中,使得数学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更便捷、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媒介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师精心备课和设计课件,优化多媒体的使用,这样必然会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希望能提升其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数学 运用技巧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95
一、巧用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声文图茂
传统的数学教学依仗的是黑板、粉笔和教师的口述,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讲授的内容也显得杂乱死板,教学的过程呈现出了一定的静态化和被动化,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不足,积极性也较为薄弱。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有的教师简化了教学过程,老师只有口述,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听不懂。多媒体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能以自身的图像、声音把知识动态化呈献给学生,并且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多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实现知识的嫁接与转化,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既定的情境下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及活学活用的能力。如:
多媒体上呈现:再一次数学兴趣课外活动中,数学老师想让同学们测量池塘(图一)两端A、B间的距离。
方案一:如图二,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过D点作出BF的垂线DG,并在DG上找一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计算出DE的长。
方案二:如图三,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交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
图一 图二 图三
问:两种方案中,测量出DE的长,能否说明它就是A、B间的距离?
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中借助多媒体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搬到多媒体上来,这样可以减少实地考察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把生活中的实物转化为几何图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根据前面已探索过的“角角边”肯定方案一中的DE=AB,但AB与BF是否垂直在实际中难于确定,因为实地中并没有线段AB。而方案二中提到的线段在现实中可实实在在的画出来,但具备了“两边一角对应相等”这一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这样的授课过程直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器官,以既定的教学情境为依托,极大的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有的放矢,攻克教学重点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出知识,虽然也话语上的强调,但是很多学生不易理解课堂授课的重难点。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具有文字、图片、作图、动画、声音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媒体信息,把重点知识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知识,使得重难点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对于难于区分的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老师直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来尽心对比性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与剖析,让学生明了解题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个。
在多媒体上把图形呈现出来,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第一个正方形的整点数为2×4-4=4,第二个正方形的 正点数有3×4-4=8,第三个正方形的整点数为4×4-4=12个,……故第10个正方形的整点数为11×4-4=40,这样的逻辑推断是在直观的图形观察和思变之后的出来的,这样就会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三、实现教学大成,完成教学总结
多媒体有极大的便利性,在新课结束后,数学老师可以通过PPT演示,把本堂课中的重点知识、知识体系在详尽的展示给学生,再加上老师的辅助解析和强调,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了,也容易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学习阶段由于刚刚接触一些抽象的图形和概念,很多学生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识图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时如果数学课堂能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教材,就会有利于学生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突破思维障碍。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要体现以数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就是题中之意。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方面建立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拓宽学习,实现动脑与动手的有机结合,实现眼手的有效整合,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数学教学就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学生四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中教学媒介对其他三者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多媒体通同自身的优势,可以使教学声文并茂,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的展示给师生,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环境等优化多媒体的使用,使其功能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董烈云.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直线形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10).[2]李运领.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3(02).[3]胡连荣.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3(04).
第五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见,“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叠加,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其显现的优势是突出的: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延伸和拓宽了教学时空维度,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我认为,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
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通过色彩、动感吸引学生
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更抽象一些,更枯燥一些。正因为这样,所以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也就更多一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讲解平面图形翻折成立体图形问题时,将图形的旋转、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区分翻折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像、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考,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
2、让学生自己动手加深领悟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三种圆锥曲线的图像,思考a,b,c的选取是如何影响曲线的形状的?直观而自然地记住,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3、利用“阅读材料”巩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阅读材料介绍了一些数学史和数学知识,这些内容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融,不少是在数学下的问题。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在网上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开设第二课堂,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实在是恰切不过的。体会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计算机对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探索型教学平台整合进数学课堂后,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手中,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