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学情分析在学习起点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经验”,将造成“起点”过高或过低;偏离了“教材内容”,将造成“起点”的“去教材化”。
例如在制定初二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时,注意到本文的主旨是思乡,《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而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应该能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文章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前期了解,要有效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新课程要求“从讲课到教学”,从教师的单项传授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分解难点。师生互动,课堂一半是老师的一半是学生的。动的基础,所讲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因学定教、因学施教”,让老师的教更加贴近学生的学。叶老曾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指导下,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本课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立足文本,贴近生活。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篇目,思想渐趋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比七年级有很大提高,初步掌握了一般记叙文的学习方法,能自选角度切入文章。如: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特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对布局谋篇进行简单评价。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描写过大年的情景生动而颇具情趣,很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对于新年的快乐是有体验的,要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感受文中对过大年情景的生动描写。对于本文中蕴涵的思念故乡、亲人的深情,学生因阅历有限较难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应适时补充介绍绮君其人身世和经历,使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了解到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在《春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逐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青春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而本文语言平易典雅、情真意浓、意蕴丰富,非常适合中学生的阅读口味。只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很少有离别家乡的经历,因此,在体会作者思乡苦楚时要适当进行资料补充,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主旨。
长期以来,语文科教学论受到一般教学论的影响,对学情分析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基本特征作出整体性描述,使学情分析显得空洞、模糊。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要打好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的基础、需要与做好一切的准备,这是解决学习困难、突破教学难点的最关键一步,但还不能算是最后一步。
第二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凤台县第三中学 周琨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在备课或搞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情况应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既反映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体现了教师是否切实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所以,学情分析是教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关键。按照认知建构的观点,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学生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生理心理状况、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学生感受、学生成功感等都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切入点。学情分析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确定的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
2、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经常听到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现代学生的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有的主要来自先天、有的主要是后天,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上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从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
4、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教师教得最优化和学生学得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陶行知说过,好的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才能创造出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分析学习知识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困难与障碍,并且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学生就能获得真实的发展。因此,在备课中要努力去关注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思考相应的具体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第三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上庄联小 吕军玲
教学中,一切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设计教学。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
1.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这对搞好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常常是前后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应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对每名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全面了解。
2.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提升这一能力。
3.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我们学校学生为三——六年级)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将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既把知识讲清楚,又不至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易理解,易接受。
4.学生的身心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既要尊重又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教师要保护他们进取的自信心,否则会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身心特点,充分尊重每一个同学。
5.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教学设计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自身智力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把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查清楚,我们的教学就有目标了。
第四篇:在教学中不要遗忘“学情”
教学中不要遗忘“学情”
泸水县大兴地乡中心完小教师
余琴
摘要:“有效教学”是时下教师们热议的话题。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是什么?仍然是学生。不管什么时候,是在什么样的新教学理念下,教师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定教学组织,把握教学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波动起伏,不断地修正教学的“航向”。一项学习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成果。关键词:教学
学情
成效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声情并茂、细致入微地讲完某个教学内容,尔后充满期待地提出问题,然而学生却以“一知半解”、“一问三不知”来“回敬”老师。究其原因,必定是学生根本没听讲或是没听懂。出现这种徒劳无功的结果,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情况很复杂,与生俱来的东西姑且不讲,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情绪、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遗忘学生的“学情”。这种遗忘可以分为“无意遗忘”和“有意遗忘”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成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认识不足。备课时只以教参书为基准,教学时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如何把问题讲清楚,认为只要老师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学生也就明白了、掌握了。第二种类型,教师清楚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但是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既定目标,教学时只以少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参照对象,只要少数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学目标也算达成了。教师故意忽略学生的整体情况,只是为了让课堂“很流畅”,表面上看起来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恰恰是以牺牲课堂教学质量为代价的。
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且学有所获,做起来的确是艰难的。但也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起来。要解决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是关键。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如何?那些学生课堂上爱开小差?那些学生不爱发言?什么样的学习形式学生乐于参与?如何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异常情况而又不影响课堂气氛?......方方面面的问题,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总之,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组织实施、课后的辅导测评,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重点问题。
一、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质效果的基石。教学目标定得偏高,目标无法达成也就无所谓效率。教学目标偏低,教学又将失去实质意义。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制订的,不是为教师的“教”而定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相差着十几年、几十年的学习经历和人生经历,假如教师光凭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对教材的理解来制订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符合学生的实际的。所以,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现有学习基础为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制订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克服“拿来主义”,不要机械地照搬教参书里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参考书是具有权威性的,但它的本质是就是用来参考的模本。中国这么大,各地的教育发展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亦是“十里不同天”。教育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地区、城市里的学生和山区的孩子、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都用同一个标准进行学习是脱离实际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简单地说,一个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学生学习语文和一个根本不会讲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状况是天差地别的,又岂能使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呢?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教学目标,灵活地使用教参书,是对学生、对教参书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有达成“有效教学”的可能。
二、多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
一套优质的教学方案,仅仅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开端,教学能否有效还要看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课堂上,学生打瞌睡、开小差、摆弄小东西,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教师若熟视无睹,这种堂课的“低效”是注定的。学生在课堂上“身在神不在”的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神”拉回来,并且牢牢地拴住。所谓“眼观六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依靠目光巡视,通过观察学生的坐姿、表情、神态、动作,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醒学生,或加重语气、或走到学生身边,也可以针对跑神的学生提一个问题等等。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如果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予关注,等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开小差。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不专注,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教师。一个问题,教师换一种问法,学生就可能乐于思考;一种学习活动,教师换一种形式,学生就可能乐于参与。比如高段语文词语盘点的教学,三四十个词语在一节课里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写正确。如果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机械地抄写,成绩好一点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因为这些词语在课文中已经学过;待进生没兴趣,因为太枯燥。最后听写的时候,全对率不足20%。换一种方式,把四十个词语划分成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和四十个不同的目标等级,让学生进行闯关活动,看看能闯到那一关。明确要求后让学生自由识记,最后听写时全对率达90%以上,70%左右的学生能全部默写正确。还可以开展创纪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识记的词语最多)、破纪录活动(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打破上次课中同学创造的纪录)。也可以通过授予学生“背诵王”、“听写王”、“默写王”等称号,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是枯燥的背诵、抄写,学生却兴趣盎然、乐此不彼。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实,小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
三、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
一个班的总体成绩不管怎么好,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成同样的目标,也不可能在完成某个任务时让一部分学生休息。但是,只要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就能达到人人有收获、人人有发展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分槽喂养”的策略,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一个学习任务肯定包含有简单的部分和难一点的部分,相对简单的任务多让学习落后的学生做,难一点的任务让中上水平的学生多做一点。如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为本,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会有读文的要求,通读课文、熟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些事就可以多让待进生来做。即使学生读得不流利、不正确,教师也应该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再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也不能总是请学习好的或经常举手的同学回答。因为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缺乏自信,不会轻易举手或不敢举手。所以,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运用指名回答的办法。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尖子生回答好了以后,也可以让待进生进行复述。
组织“生生互动”是实现“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的另一种途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如一个学生朗读一段课文,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回答不上问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学生阅览完一个学习内容后,可以相互质疑等等。这些做法即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看似简单,甚至给人多余的感觉,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好,因为它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
小结:天生厌学的孩子应该是没有的,但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跟不上老师的教学,遇到了挫折、受到了责骂、遭受了冷落,于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应该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而这种渴望可能会埋藏于学生的内心深处,是需要教师用心挖掘的。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学生,不要有意无意地遗忘学生的“学情”,否则,“有效教学”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美)加里D.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
2002年12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有效教学方法》 崔允漷 3.2009年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不可忽视,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第一,学具的准备和使用要求有序。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即突出了效果也节省了。
第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学具。新课标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包含了大量的实际动手操作内容,而且新的教材教法也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强调学生利用学具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如: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当分数的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时应该怎样比较大小,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相互合作,利用相关学具动手操作,从而得出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教学中教师也应恰当使用教具,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具和学具成为强有力的教学用具。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创设合适情境,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
三、学具使用的时机以及结论的归纳总结
利用学具探究学习,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方法,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第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另外,教具学具数量、操作递减有序。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亦应逐渐减少。我们还须注意,操作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应尽可能利用记忆表象来帮助儿童理解初步的数学知识。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应通过观察、了解,评估,允许发展较慢的儿童使用学具,操作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