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那种单纯从课本学习知识,被动听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早已落伍,让我们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学生只有在广阔的天地里,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如此精彩。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教坛枝繁叶茂,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绿荫满地,前程似锦!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和深一层次的研讨实施,与师生一同成长:首先,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学们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了调查研究,学会了多渠道、多层次地收集信息资料,学会了分析所占有的资料、数据,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展示,潜能得到了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一批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与社会是零距离接触,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他人,视野拓宽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道德水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也促进了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师们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走向社会,必须不断“充电”,只有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才能跟上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发展;再次,综合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原来总想控制课堂、控制学生的老师们终于肯“放手”了。课堂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有效转变;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门全新的课程,使师生几乎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明显减弱,师生间距离缩小了,感情亲近了,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经验来源于探索,成功来源于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课型,天地还很宽广,开展过程中伴随着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边学边做,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我们既然站在了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舞台上,那么就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手牵着手,向更加深远的方向旋转,让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听课反思
今天,有幸在镇中心小学参加了综合实践教学研究会研讨活动。我深有感触:生活处处有乐趣,生活处处皆学问。
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分别展示了三种种不同的课型。我觉得不管是那种课型的课,他们的活动主题确立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因此就有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就有了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让我更明确的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要“虚”“大”,要“实”“小”,要本着学生的兴趣出发。
反思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感触很多,受益也很多,现在就执教老师所展示的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执教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孙红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完美。张慧慧老老师语言流畅,条理准确。周生滨老师语言亲切,自然而然的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二、形式多样的情景创设,激发学习欲望
情景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良好的情景创设不但是开展好一个主题的前提,也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在听课活动中,每一位执教老师都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一个合理新颖的教学情景。如孙红老师由欣赏图片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兴趣。张慧慧老师以对筷子的认识入手,了解游戏用具,也为后面活动顺利进行做了铺垫。周生滨老师的选题很有前瞻性,顺应社会发展。
三、课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四、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小组间评价、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合理的应用到每一节课中,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探究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与鼓励、启发,推进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
五、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张慧慧教师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与肯定和鼓励。孙红老师给学生颁发了不同的奖励,很好的实现了面向全体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带来信心。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的学习,我深知要想上好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硬件(多媒体操作技能)和软件(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探
索开发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研究主题。
踏花归来马蹄香 不待扬鞭自奋蹄——“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学习总结
在这个金黄遍地、硕果累累的秋天,我非常有幸作为荣成28中教师代表观摩了“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评选活动”,经过3天的听课及和来自省内各市的代表老师交流,我更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在这3天的时间里,来自我省各市地的参赛教师充分在课堂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观念新,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他们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让观摩教师们享受了综合实践优质课的教学盛宴。此次观摩活动中,各参赛赛区的优质课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情境创设,美仑美奂
每位参赛教师都精心制作了 多媒体 课件,图文并茂地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由于有视觉感知来带动想象,学生极易进入情境之中,思维异常活跃,思路极易打开,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强,非常有利与课堂活动的展开。如《七巧板》教学中的七巧板造型导入让学生赞叹不已,也对即将开展的活动跃跃欲试;引自《焦点访谈》关于学生意外伤害的报道,与每个学生的每天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为接下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打开突破口;《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部分,图片与内容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既引发学生兴趣,又能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二、内容丰富,以生为本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让学生作为研究、实践、思考、反思再活动的主体。它的取材一旦脱离生活,泛泛而谈,学生就会很难理解,很难进入角色,当然更会失去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每位教师选取的活动主题都注意到了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入手,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体、思想发展规律的主题。如烙饼,让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制作奶茶带给学生新鲜感,调动学生好奇心;水果拼盘让孩子们既锻炼了小手又学习了规划„„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孩子的了解,看到的是教师对孩子的细心,看到的更始学生自主、自发地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
三、动脑动手,亲身实践
我们综合实践可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不必太在乎学生的“作品”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真的参加了实践没有,亲身经历了没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问题,能否自己解决,解决了是采用的什么方法,又有什么样的收获等等。
本次参加比赛的老师都注意了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在关注学生实践过程的同时,设计课堂环节注意到了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细节,让学生在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提出新的问题。
四、关注细节,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角色,给教师角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变成支援者、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基于学生的水平所限,教师在学生开展的活动中就必须给予切实的指导。本次活动中有许多教师的指导给我印象深刻,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课,老师在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调查发现时,及时地把跑题的学生拉回来就是典型的有效指导,不但把学生从泛泛而谈中拉出来,而且不会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
五、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师生的互动是体现实践性及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教师设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让学生在活跃、开心中动手动脑,既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开展活动,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当然,在细细享用这些优质课盛宴的同时,我也有些个人的意见,在这里提出来请大家共同交流,有不当指出望大方之家斧正。
1.主题活动的开题、实践、展示统统在一节课的时间展示,不符合综合实践要求的主题活动开展的长期和深入性。
2.学生在课堂上只顾忙于实践,只顾准备成果的展示,却把课前准备、汇报找老师建议等环节一概省略了,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更不用说学以致用及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拓展与延伸了。
3.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尤其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我在拍摄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只需教师指导的环节被教师包办代替了,如搜集资料让学生念,而不是指导他们自己动手去搜集;应该学生概括和表达的文字内容是教师写好了,让学生背而不是自己表达,这都是与综合实践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4.有的老师对综合实践的理解还停留在授课上。过分地注重知识的传授,甚至把综合实践的指导课变成了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课,不但起不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还会给想学习、实践的老师误导。
当然以上几点纯粹是个人理解和意见,希望 提出来和有经验的同行们共同探讨和交流,在今后带领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定还会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和每个孩子共同成长。
对精彩的理性思考---全省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
活动听课反思
11月4日 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综合实践优质评选活动”,对于一名一直在综合实践之路上探索的老师来说,这的样的机会是我梦寐以求很久的。因为我知道讲课的老师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层层选拔、过关斩将之后才能参加省一级优质课的评选,对参评的老师我是敬佩之至,对参评的精彩课堂我更是期待已久。此次优质课评选组织部门是分三组进行的,每天听8节课,最后一天上午三节课,总共听19节课。带队 张老师 将我们也分成三组,每天晚上抽出时间进行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教研效果。三天的听课活动很快结束了,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
一、沉甸甸的收获
1、丰富多彩的主题形式
参评的49节优质课包含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主题形式,如研究性学习类《以刀为笔,初识篆刻》、《聚焦学生意外伤害》、《茶艺表演》等,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出发,主题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通过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类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增进了 学校 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最多的是劳动技术类,《七巧板》、《衣服的熨烫》、《烙饼》、《插花》等以操作性学习为主的主题活动,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即锻练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
2、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从这次听课明显的可以感受到的是,教师课堂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小组间评价、合作探究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被合理应用到每一节课中,如《茶艺表演》一课,教师首先通过小组间的成果交流展示使同学们对我国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中国茶文化一个重要方面“茶艺”的学习过程。使中国茶文化这个主题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多种多样的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每一位教师都不容质疑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说,良好的情景创设更是开展好一个主题的重要前提。在这次听课活动中,多媒体 技术几乎成了创设情景的神兵利器,现代化设备的有效运用把我们领进了变幻多姿的课堂。其中济南历城区的一节《以刀为笔,初识篆刻》让我大开了眼界,老师合理的用篆刻技术作为开题课,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充分的动手动脑来感受篆刻的魅力,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探索兴趣,令人耳目一新。
在每天听课结束后 张老师 组织的交流研讨中,我们共享听课硕果,感觉收获颇丰,但对综合实践这个刚被大多数人认识并处在摸索和进一步探究阶段的课程来说,更需要我们用学习和思考的心态来对待,用理性的头脑去反思精彩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这或许才是我参加此次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开展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开展
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课题,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意识、家长意识、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措施还远远不能跟上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急需探索出一条能够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问题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社会 家长 教师意识 机制 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新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改善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更好地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新课改的实施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也很不尽如人意。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意识亟待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各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都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存在偏见。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活动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各农村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跟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但由于整个教育还被应试教育氛围笼罩着,结果还是 “雷声大而雨点小”。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使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普遍认为学生主科成绩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条件,而忽视人的整体素质,这样,实施这类课程时,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2.家长观念必须转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农村家长想通过上学脱贫致富、出人头地的想法比城市家长更加严重,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考试成绩好像毫无作用,所以他们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不得不有所顾虑,从而畏首畏尾,被动应付。
3.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主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很多老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任课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找不到现成的教案设计或活动设计,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或参考资料,且领域宽泛,内容趋于开放,更加丰富。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载体,更加强调师生的多边活动,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指导者、协调者,帮助者,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和方式,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实是难以适应的。农村中小学没有科学合理的实施制度和措施,缺乏专业教师。一些学校虽对课程的实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实施过程中,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职责不分明,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制度和措施,没有活动的全盘计划和长期规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于此同时,也没有相适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也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此外,缺少专职专业教师,也使该课程的开展实施受到一定的影响。再者,教师的角色也亟待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还能把主动权给学生一点,让他们自己发挥,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教师的调控,不知不觉又回到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设计上来。学生只要学到了老师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老师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角色还没有真正转变,没有真正体会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图。此外,有些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凡事总想依赖“教案”,从主题确立到活动设计,直至自己的教学反思,无一不依赖于课本中参考案例,把活动设计或“教案”当成教条,从而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格式化,教条化,进而严重制约 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和发展。
4.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项机制急需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校经费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它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要求学校和教师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灵活组织和确立活动主题。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一定资金的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就难以实施,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淡薄,学校和教师很难再课堂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上下功夫。另外,开发和实施新课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广大农村小学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由于诸多因素造成的困难,使一部分学校至今还没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只是临遇上级检查时应付开展一阵子而己。有些学校在课程表中未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而是将班会、信息技术、劳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充分准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必然只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事实上只是一种装点门面的缀饰,效果当然甚微。所以课时不落实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普遍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升学影响不大,而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考核很少顾及这一块,且缺乏专项考核细则,所以在“绩效”的指挥棒的作用下,作为一门副科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甚至于连课表都不用排。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材”,干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分别划给语文、数学和外语,由“主科”老师带课,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点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既有师资队伍不足的因素,也有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因 素。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切实改变目前的状况。
第三篇: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沙城镇第五小学张皓云
重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走出封闭的课堂,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在贯彻、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巧用形式,“动”中带“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如口语交际、节目表演、材料收集、调查研究、绘画等。我们只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中,手脑并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
二、要放手活动,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赏古诗》前,学生能够充分地查阅资料,加以整理。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相互欣赏品味,使每个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三、重视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汉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具体说来,要体现如下“五个相结合: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须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尽管幼儿认得大量的生字,但所认的只是生字卡片,或者是某一字的图样,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一语言符号的实指意义。这就是理性与感性相脱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交融起来,使理性的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对应起来,从而发生关系,发生意义。
(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母语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来自于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并且这种“习得的过程”对个体的语言系统来说,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由外而内的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如果单单机械地强调由外而内的吸纳,就会产生“死潭水”现象;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并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才能使语文学习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语文素养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语文实践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唯一渠道,是经验向能力、素养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与飞跃过程。
(五)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母语是丰富多彩的,十分鲜活的,为了把握母语的这种丰富性、鲜活性,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积累。语文实践是体验、感悟母语之妙的唯一渠道。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
最后谈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所要注意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新颖,准备要充分,结构要合理。
(二)与家长沟通好,取得协助与支持,提供材料并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行为,以防学生借机玩别的。
(三)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收”与“放”的问题最为关键,也最难把握。放手发动学生,但也要提供一个总主题和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不能听之任之;完全放手,容易让学生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造成散漫适得其反。
(四)教师应重视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即重视过程而不单单只是注重结果。不管成功与否,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并开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探究。
第四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16、趣说歇后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歇后语仓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有趣的活动,希望各组同学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活动,相互学习,增长见闻,丰富知识,这就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同学们团结协作,畅所欲言,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导入:
师问:同学们,老师的这段话由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导出活动主题——趣说歇后语)
3、探究歇后语的来源,特点,种类。(出示课件)
二、开展竞赛。
1、出示课件:
第一关:初试身手。(抢答题)
(1)规则:各组根据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谁先举手谁先答,答对一个得5分。
(2)活动开始。(3)公布积分。
2、出示课件
第二关:积累展示。(必答题)
(1)规则: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歇后语,看哪组说得多,说得多的得10分,少的得5分,错误不记分。(限时1分钟)
(2)活动开始。(3)公布积分。
3、出示课件
第三关:学以致用。(抢答题)
(1)规则:谁先举手谁回答,答对得10分,错误扣5分。(2)活动开始。(3)公布积分。
4、出示课件
第四关:自由空间。(必答题)
(1)规则:语言流畅,运用恰当得10分,次之得5分,错误不得分。师生共评,老师定档。
(2)活动开始。(3)公布积分。
三、评选冠军发奖品。
四、课外作业。(出示课件)
五、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比赛不是目的,而是让大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明白了团结协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多读多看歇后语。并在说话和写作中恰当的运用。
第五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四季风光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画纸。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授队牌,介绍活动规则
三、活动①:积累词汇
1、各队选一名代表,写出3个表示季节的词,要求按照季节内气温变化的顺序。(写对升一格)。
2、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提示。(规定时间完成5个上升2格,完成3个上升1格)
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个代表季节特征的词,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根据速度分别上升4格、3格、2格、1格)
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四、活动②:赏析片断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
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背一首上升一格)
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同学们,请把你们平时摘抄的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来评选今天的“摘抄之星”。
①队内交流,队长负责评出本队最佳摘抄片断制成投影片。
②四队轮流上台交流摘抄,投影显示。
⑴由摘抄者介绍为什么摘抄这一片断。
⑵学生评论,这些片断好在哪儿?精彩在何处?
⑶一起赏读。
⑷评出名次,最佳者为“摘抄之星”。(最佳队上升2格,其余3队各上升1格)
4、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知道了描绘四季风光的重点是留意观察,抓住不同季节的主要特征,春天可以写——(引导学生答。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报春的燕子„„),夏天可以写——(盛夏的太阳,又闷又热的空气,蒸笼似的房子„„),秋天可以写——(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凄凉的秋风秋雨„„),冬天可以写——(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迷人的雪景„„)
五、活动③——练写片断
1、每人动笔练写片断。
2、上台交流,打擂台(四队依次上台朗读片断,各升一格)。
3、评选“创作之星”(升一格)。
六、为优胜小队发奖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积累词汇,赏析片断,练写片断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掌握了描写四季风光的写作方法。其实,写景并不难,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象是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只要你迈出脚步,睁大双眼,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就能描绘出种种瑰丽多彩的风景画。资料附录:
1、每一季节按气温变化顺序的词
早春 阳春 暮春 初夏 仲夏 盛夏 初秋 仲秋 深秋 初冬 仲冬 隆冬
《四季风光》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
一、针对现状,确定选题。
描写景物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中年级语文教材中开始更多地接触到这类文章和练写小片断。可是,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写自然景色的比较少,成篇写景的更少,一篇作文中有写景的语句也不多。什么原因呢?我想,一是因为不少人觉得写景好像很高雅的事,很难学好;二是由于没有掌握写景的技巧。针对这种现准状,我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季景色的描写入手,以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写景抒情。
二、课前准备,积极主动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课首先应让所有的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主动参与、自主地活动。活动课主题确定以后,我让学生自找资料,自我准备,告诉学生只要平时注意观察,注意积累,就可以在此次活动中大显身手。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准备,所搜集的资料大部分是课外的。这些知识的积累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充分体现了活动课的自主性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形式多样,课堂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情感外显,好动、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各种活动。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四季风光》我采取了循序渐进,动静结合,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首先是进行“词语积累”方面的竞赛活动。这种形式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竞赛中人人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个个情绪高涨。从活动效果看,学生的词汇积累相当丰富,写春天的有“乍暖还寒、莺飞草长……”,写夏天的有“炎风酷日,烈日灼灼……”,写秋天的有“丹枫迎秋,秋虫啾鸣……”,写冬天的有“山舞银蛇,银妆素裹……”在此基础上学生背诵古诗,边背诵边感受诗中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接着以组内交流形式进行“赏析片动”,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摘抄的片断读给别人听,并投影显示各组推荐的最佳摘抄片断进行评议。
春天组:春天到了,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柳树姑娘的面颊,把嫩嫩的柳芽从睡梦中引出来。顿时,黄绿色的柳芽绽满枝条。柳条舒展着它那柔软的腰肢,随着春风和谐的音乐,翩翩起舞,舞着、舞着,一片片嫩绿的柳叶伸出头,睁大了眼睛,争着观看这奇妙的大世界。
夏天组: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然而,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秋天组: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冬天组:隆冬季节,凛冽的寒风刮起来,卷起尘土,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小姑娘围上围巾。有些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有些行人缩着脖子,把手放在袖筒儿里,快步向前奔去。
学生在评评议议中领会了写景的技巧:认真观察,抓住特征,写出变化。这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把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以上几项活动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打开的思路,使学生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灵感。最后一项活动——“练写片断”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美丽的四季风光。
这节活动课的设计以学生为重心,强调自我准备,自我表现,自我发挥,使他们在愉快和合作的气氛中主动参与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四、课后延伸,发展能力
这节活动课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四季景色入手,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掌握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但这只是一个起点,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探究下去:如体描写山森原野、江河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物,体会写景在文章中的作用。语文活动课以它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为少年儿童提供了集体活动的场所,从宏观的延伸看,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推出新的活动方式和组织方式,以活动促发展,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型的,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