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参加,我快乐--浅谈怎样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我参加我快乐
----浅谈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动手操作创新、加强与人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合实践学习的探索是多种途径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向社会生活领域延伸。
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 “人才”要求的更广泛了。不仅需要在知识、能力、技术上过硬,更要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做到准确、快速的反映。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孩子抓起,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在组织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把这门学科上出它应有的活力!让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特别是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墨守成规,要开拓创新,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他们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生活的更好。要想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要从点滴做起,做个有心人,大胆探究,善于思考,善于设计、善于组织、善于实践,真正让单纯的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我们的教育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组织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
首先在集体活动中,解决问题。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有关表面积的计算知识;在引导学生测量、统计,明确分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知道了目标,所以在具体活动中,我引领学生经历了将操场分割、划分与面积的测量、计算过程,不参加项目的同学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统计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取得成绩的人数,名次等,另外,在运动会之出,还要估算出所需要的白灰等其他材料的数量,这样加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灵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利用数学知识科学地指导生活,感受成功。当学生活动体验时,充分展示了自我能力、丰富了人生阅历,这是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代替的,活动中教师只能起引导、辅助作用。
在这次活动中,做到了人人参与,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学生受益很大。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是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们积极的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我先把学生进行分组,再进行合理分工,布置任务,鼓励他们完成任务。由小组长带领第一小组的同学拿着长皮尺、钢卷尺、笔记本测量并计算出场地的面积,合理划分出跑道。教师在引导并记录学生们的活动情况。如,测跑道长度之前,小组长美琪提前和后勤服务组
成员准备好测量工具:米尺、长皮尺、记录本等。开始测量时,小组长给大家明确测量范围,然后带领组员测量不同的场地,他们先实地考察了要测量的面积,然后要求测量人员把米尺放在地面,固定了起点,拉长皮尺,从起点到终点,划出了跑道,计算出了其面积……在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笔,动腿,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始终保持着实践的热情,正是由于教师正确处理了文本与实践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在实际测量或估算中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学生主动探究,印象深刻,将“纸上谈兵”变为实实在在让学生去测量,去计算,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获得成功和快乐,同时得到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型的校本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课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实现课程教学时空向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在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时,特别注意让文本与实践相结合,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真正亲近生活,亲近实践,大胆探究,主动实践,相互交流,敢于质疑问难,挑战自我,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
另外,在活动中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老师只要做个积极的参加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参与实践,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收获成功。
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比较好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我,不断探求新知识。遇到挫折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抗挫”心理素质,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学生不断成长。活动结束后,师生总结得失,这样能让我们在下一次活动中,少走弯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的开展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更喜欢上这门课,在反思中提升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能力需求特别强的学科,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能力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把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丰富拥有的经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二篇:怎样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张继承)
怎样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富水镇中心小学 张继承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当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内容设计安排和呈现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为显著的一个举措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数学实践活动。这正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现实、多样化、有趣需求的体现。
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 特征 问题 解决途径 【正文】
富兰克林曾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怎样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理解,下面谈谈我对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也是如此。《新课标》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特征:
1、学科性。尽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涉及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是姓“数”,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以“汽车中的数学问题”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尽管需要学生搜集、理解有关汽车的常识,或者让学生知道有关交通规则、安全防范措施等,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计算、理解、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获取有关汽车的知识。
2、综合性。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3、实践性。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可以说,观察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教学“18+8×3”时,对于“为什么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可以从学生买东西的生活体验中悟出。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解决的问题和途径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确属美妙的杰作,宛如画家或诗人的创作一样——是思想的综合;如同颜色或词汇的综合一样,应当具有内在的和谐一致。”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的美,数学教学存在枯燥、不够生动的问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法宝”。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2.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渗透数学思维,大胆尝试应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
4.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再次,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5.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
贝尔斯曾说:“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其实,并不是我们欣赏不了数学,而是对数学的趣味性教学还做得不够。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对这方面有力的探索。但它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感觉到数与形的协调,感觉到几何的优雅”,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我校活动情况做一总结:
第一、宣传启动
1、搞好了宣传动员。班主任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做好班级内部宣传。
2、举行启动仪式。结合学校要求安排,组织每位学生回家后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实行家庭文明承诺,共建和谐家庭。
第二、落实活动
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推行校园文明,坚决不乱丢垃圾。倡导文明举止,积极营造文明氛围。设立“文明监督岗”,由中队辅导员担任“文明监督员”,加强监督检查。同时把身边讲文明、讲公德的人物和事情写成文章,向墙报、手抄报、小广播投稿,营造讲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掰玉米和刨地瓜等活动。活动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场面十分感人。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家长积极劳动。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
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于5月22至26日参加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十三届研讨会暨特色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修班。
来自全国27个省市1100多人汇聚一堂,热闹非凡。与会的专家有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吕德雄;美国333联合学区督学张莫蒂默;美国波士顿学院林奇教育学院教授巴奈特等。
项目组专家直白地向我们表述了课程的困难,其一是先天不足,包括国家政策支持,舆论引导等等,尤其是最初制定的《指导纲要》至今只是讨论稿,严格来讲,没有约束力;其二是后天营养不足,包括教育主管领导到学校领导认识不足,师资投入,保障制度等都是问题。当然信心还是应该有的,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宁愿死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路上,也不愿活在应试教育的泥团里。这个团队里有管理专家、学术专家,目标也是明确的,就是高举实践育人的大旗,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信息、科学、技术素养。未来的综合素质教育面临着四大挑战:校长课程领导;教师课程意识;学校课程制度;学生课程履历。最后,专家以“野百合也有春天”表达了对这一项目的美好愿景。
我们欣喜的看到,有一些地区、学校的综合素质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庐阳区为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优质配置,斥资上千万建设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大课程体系,设计“劳动时间,科普教育与制作、工艺制作与造型、家政训练、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艺制作与造型、益智游戏”等27项课程模块,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分别开设不同活动项目。
苏州吴中区综合实践学校编撰了一套《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设计与指导》校本课程(“人文吴中”、“山水吴中”、“田园吴中”、“生活吴中”四大领域,十六个模板,一百多个活动主题或项目)。吴中基地在理念、目标、课程、资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碧螺春课程、林屋洞课程、明月湾课程、石公山课程、太湖桥课程……这是真正的实践课程,是扎根的课程,是目的的课程。今后吴中基地将朝探索“学校+基地”模式的方向发展,在“实践育人”这一点上,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本事,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事,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
(1)赏识活动:即经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己,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本事、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2)学会关心: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经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文化活动体系。
(3)主题教育:经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
(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本事、增强社会职责感。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我校五年级学生带着家长的叮咛,教师的期望和对实践生活的憧憬,来到中小学实践基地,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活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周密安排,参训教师的通力协助,基地教师们的辛勤教导,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短短5天的时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锻炼的是身体,磨练的是意志,训练的是作风,熔铸的是梦想,增长的是知识,发扬的是精神。
随着起床号的吹响,同学们拉开了一天紧张忙碌、充实欢乐的学习。在这五天里,大家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独立整理内务。在这五天里,同学们学习了做蛋糕、做木工、烤了草莓蛋挞、学习传统文化等等,同学们尝试着用自己的双手制作美味的食物、制作极具创意的作品,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又欢乐。在每一天的个人内务检阅中,同学们都能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宿舍卫生也能打扫的十分干净。在这五天里,大家了解了很多的知识,是以前课本上学习不到的`,孩子们可能手工做得歪歪扭扭,形状千奇百怪,有的还不细心受了伤,可是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在玩乐中增长了见识。经过短暂的五天,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兴致高涨,意志更加坚定、独立本事、团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得到提高。严谨的军事化作风,欢乐的笑脸,汇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次实践活动也许在同学们的人生中仅仅是昙花一现,但相信这份经历却会历久弥香。
五天的磨砺和洗礼,五天的准备和成长,五天的眼泪和欢笑,五天的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这绝不是终点而是今后学习生活的一个新起点,相信全体同学们必须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勇往直前。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我校组织了全体学生进行社会大课堂的活动。本次活动在领导的周密安排、班主任老师的紧密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
早晨,我们首先乘车到了xx科技馆,在科技馆里,学生们很是兴奋,他们都亲自动手操作了起来,做的做,说的说,指挥的指挥,孩子们玩得高兴,学得快乐!
随后,我们乘车赶往松山自然风景区。通过参观松山自然风景区,了解到松山森林旅游区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是华北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60公顷,有脊椎动物180多种,有维管束植物713种,有保存较完好的.天然油松林50多公顷,区内的海坨山海拔2199.6米,为北京第二高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雅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燕山山脉深处的军都山中,距市区90余公里的地理位置。知道松山旅游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体,风景资源雄厚,独具特色;气候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因受海拔和小地形影响,气候宜人,是北京低温区之一,年平均气温7℃左右,比市区低4℃,比承德低2.9℃。知道松山自然保护区既是科研考察、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又是旅游度假、避暑疗养、写诗作画、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胜地。当今世界,在大城市周围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为数不多,而在首都郊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旅游、开发价值很大。
本次活动收到了预想的效果.有很多学生表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为建设生态延庆做出自己的贡献,立志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经来能为建设延庆献一份力。
通过此次参观松山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了这门课程,实施课程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初步体验到有所感悟。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兴趣。在新学期中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第四篇:我爱手工综合实践活动
《我爱手工,劳动光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一、活动背景。我们小学刚成立三年,学校各项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充满勃勃生机,校领导把办学宗旨之一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大而言之,是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小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们响应学校的号召,成立手工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以培养在手工制作方面的特长生。
二、活动目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成为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三、活动时间:2012年9月——2014年5月。2012-2013学上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三次。2012年9月25-30日迎中秋绘画活动。2012年12月25-30日庆元旦剪纸。
2012-2013学下期计划兴趣小组活动十次。2013年4月25-30日母亲节给妈妈做贺卡。2013年3月学雷锋树新风手抄报评比。
2013-2014学上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二次。2013年9月25-30日迎国庆编织中国结。2013-2014学下期兴趣小组计划活动十次。2014年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制作书签。201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绘画展。2014年5月1日“变废为宝”手工比赛
四、活动过程。
1、每周一次兴趣小组集体活动。
2、与节假日结合起来,开展有目的的具体活动。如:庆元旦绘画,母亲节给妈妈做贺卡,新年剪纸,利用废弃材料“变废为宝”等。
五、活动成果展示。
1、小组成员作品组内展示。
2、把作品制成板面校内展示。3小组成员在本班内展示,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六、每次活动各成员写一份心得体会。
七、成果小组组长负责每次活动记录。
八、活动结束后辅导老师做活动总结。
迎中秋绘画活动方案
为了迎接中秋节,激发小组成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孩子热爱自然、观察生活、大胆创意的习惯。我手工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组决定举办“迎中秋“绘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绘画:“迎中秋,庆团圆”
二、参赛对象 全体手工制作小组成员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9月26日 地点:小组活动室
四、参赛要求
1、参加绘画比赛的组员以比赛主题创作一幅画。
2、绘画形式、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腊笔、水彩、水粉、油画棒、粉腊笔等。画种自选,工具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备。
五、评奖
本次绘画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三名。优秀作品将在宣传栏中展示出来。
六、评委:闫冬丽
赵红梅
七、比赛评分标准:
1、以中秋为主题。20分
2、选材新颖、有创意。20分
3、构图饱满、主次分明。20分
4、色彩整体和谐、统一中求变化。20分
5、线条流畅。20分
2012年9月20日
庆元旦剪纸手工制作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剪纸兴趣,养成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2、剪纸题材来源于生活,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学会看各种折法示意图,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
4、折、画、剪时要大胆细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造性。
二、实施过程
要剪纸成功,绝非容易的事,老师说了还要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才行,教学是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
1、对部分学生可以近距离演示多次;
2、充分地调动学生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面带点的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一定马上讲答案,可以先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尽量多的让孩子们观察实物,大胆尝试,多鼓励,及时鼓励。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1、剪纸的种类、剪纸的工具;
2、剪纸作品欣赏;
3、剪贴画欣赏;
4、剪纸的绘画基础;
5、剪纸工具使用;
6、简单剪纸练习;
7、剪贴画练习;
8、临摹剪纸作品;
9、剪纸作品创作;
10、剪贴画作品创作;
(二)、学生活动:
1、学生剪纸作品展;
2、欣赏剪纸作品;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2年12月25日-12月31日
2012年12月20日
母亲节贺卡创意制作大赛策划书
一主题
提篮春光看妈妈
二目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母亲节到来之即,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就做一张贺卡来表达我们对天下母亲的热爱吧。我知道这永远也不够,母爱似水,因为有它,我们才得以成长,它是我们生存的食粮,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羔羊跪乳,乌鸦饭哺,这是亘古的永恒。妈妈,一张小小的贺卡送给你,让它盛满所有春光,带上我们的祝福。给你温暖,永远照耀着你,无论我身在何方,我一直都在想着你。心怀感恩之心,让天下母亲都感辛尉,让爱插上翅膀越飞越远。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 4月8日14点至17点30分 地点 建工楼负一楼
四、参赛对象,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报名参赛,每组不得超过4人
五、评分规则
每一位评委手中将会有五颗红心,在认为好的五幅作品上贴上红心,每幅作品只能贴一颗心。比赛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六、评分标准(投票制)
1、作品新颖独特,寓意深刻,有感染力。
2、表达出真情实感
3、色彩搭配得当。
七、评委组
陈爽老师 吴婧老师 韦宁老师 大众评委每班一名
八、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第三团总支活动策划 第三团总支学习部助理罗海红
九、比赛的注意事项
1、比赛所需要的工具(如小刀 彩纸 胶水 蜡笔 剪刀 画板 彩笔等)需要自备,2、参赛人员需保持场内的清洁卫生,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工作人员需要佩戴会牌。
4、爱护公共财物,赛后负责清点所借所有物品并及时归还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家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爱我家
背景说明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地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进行教学。综合实践课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教参,要求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本着综合实践教学的这一原则对于任课老师的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能够合理有效、运用创新意识去开发综合实践课的教育资源,必将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产生举足轻重的效果。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也根据现实社会的实际表象: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因此特开展“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主题文章的阅读感悟,对相关链接的了解和对拓展内容的实践操纵来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家”更温馨,让“心”更温暖!教学构想
根据“我爱我家”活动的主题设想,将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为“自我阅读”、“主题教学”、“主题活动”、“交流展示”、“拓展阅读”五个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教学中感悟家的温暖,体验亲情;在活动过程中热爱家庭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都有一个较大的进步。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父母 师: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的时候,他们的头上出现了银丝。
1、大屏幕出示学生事先拍的照片,由学生来介绍、解释自己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相关的小插曲)
2、播放由学生拍摄的一段DV影象(父母忙碌,辛苦)
3、通过影象给你的启迪,谈谈自己对生活中父母的感觉。
(二)悠悠古情
师:自古百善孝为先,伟人、名人、普通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一个原则。我们都像他们一样爱自己的父母。
1、四个小组汇报搜集的孝敬父母的故事(4个),课前教师进行选择好。
2、由教师把每个学生搜集的故事定成册。课后阅读。
(三)我们的行动在哪里
师:父母很辛苦,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洗碗、扫地等是你应该做的家务,今天,为他们做一件你从来没有做过,又能使他们感到舒服的事情。并且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条件下,一直都做下去。
1、把自己准备做的事情写在行动卡上。我想为爸爸(妈妈)做„„
2、“今天你做家务了吗“,为自己选择一样固定的家务劳动,每天做家务。和父母一起评比:小小家庭责任星
(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总结:责任更是一种习惯。爱我们的亲人,关心他们,正如他们对我们默默付出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