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好习惯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有责任心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守纪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经济条件好,物质生活富裕,往往会养成任性﹑自私、不合群等毛病,很多事情都要由众多长辈包办代替。如,替他们收拾书桌、整理书包、削铅笔、打扫教室等。正是在长辈们的这种包办代替下,孩子自身无任何责任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尽管其能力还相对较弱,但是他们能够乐于去做一些事情,因此作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促进其责任心的发展及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者,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做事马马虎虎,有头无尾,作业粗心大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如草稿纸只当摆设,装装样子;书写潦草,“b”和“6”不分;笔画书写不到位;标点漏写;更有甚者拖欠作业等都是没有学习责任心的表现。而学习责任心是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学习责任心,就谈不上学习效率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无疑是摆在我们教师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首先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入学的新生,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风、班规,再配以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儿歌等加以强化。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学生牢记其内容,用它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我还利用家长会,指导家长,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和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并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让学生学会自己洗
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总之,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贴到父母的辛劳,体现了尊老敬老的美德。我班还开展了献上一份礼貌、向爸爸、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当好妈妈的小助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学生们也不在依赖长辈为自己做事情了,书包自己学着整理,每天都是自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同学们之间展开了各种竞赛活动。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教师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学生只要有了点滴进步,教师就为他们奖励一朵红花。对表现出色的同学教师奖励我最棒的小红花,用老师的爱扬起学生进步的风帆,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成功。通过评比,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班中有很多同学都得到了我各种奖励的红花。
话又说回来,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上,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用尺画线,教师必须用尺在黑板上画线,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可敬,能使学生发现与榜样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的可信,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能够学好的,推动他们把榜样的言行当作自己言行的准则;榜样的可亲,能使学生把学习榜样当作自觉的行动,促使他们把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责任。学生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就在自己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别树立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等不同类型的榜样。教师通过表扬和鼓励学习有责任心的学生,使班级营造出“他行,我也行”,你追我赶,人人好学上进的良好氛围。一年级识字量大,但半期刚过,多数学生就已认完本册。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的方式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对有趣的事
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对学习活动而言,兴趣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责任心的重要因素,对于感兴趣的知识、课题,学生总是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机,拉扎勒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才可能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小学生由于缺乏克制力,自觉地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兴趣对他们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形象性、生活性等教学情境,采用设置悬念、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实践验证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形成是与教师严格的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要狠抓学生的学习管理。学习活动包括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学习资料积累等。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习管理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责任心。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地、严格地、有序地、反复地训练,提出各个学习环节的质量要求,指导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科学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表现时好时坏,学习责任心时强时弱,对此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允许学生有反复,有倒退,只要教师有耐心,坚持不懈,反复抓,抓反复,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必将增强。
此外,我们还利用班会课开展了包书皮、洗手绢、穿衣服等小型比赛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都充分得到了锻炼,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养成了好习惯。在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的阅读课上,老师通过各种各样地读,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遵守纪律、规则的品质。学生经过此节课的训练把其内容内化为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孩子较为顺利地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并顺利地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总之,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是个繁琐细致的工作,它是需要所有老师共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要把这项工作认真细致地坚持下去,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习惯。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是每一个合格
公民的起码要求,今天学习有责任心,明天工作才会有责任心。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使学生终身受益,是值得的。但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它需要长期地教育,不断地督促,逐步地强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持之以恒,并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每个学生拥有一颗学习责任心。
第二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传统美德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自强不息,始终保持着作为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民族利益的综合。它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保障,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中,西方道德观已经开始不断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中华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把其中具有普遍性和生命力的因素推向世界,使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现代化中古为今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思想现状和高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借鉴传统美德内容、教育理论方法,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一、立志报国民族精神。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四、提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
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在了解了传统文化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之后,对于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我们又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传统美德告诉我们要正义友善、坚持不懈,我们需要遵守,但是不是事先有必要联系全局、灵活变通;传统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我们肯定认同,但是不是得把这份热爱扩充到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热爱上;传统告诉我们要重视制度,我们也在奉行,但是不是需要将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灵活调整,积极创新呢?
总的来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的参照标准,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标志,是继往开来的一大纽带,是当今物质当权世界中的一碗鸡汤;但同时传统美德也是改革之路上亟待需要充实、完善的精神内容。中华传统美德要在现实被认可,也需要与时俱进,发扬美的同时,注重“传统”的跟进性,摒弃太多理想的光环,切实住进中国人的心里去!
第三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就是这只航船的“指南针”、“方向盘”。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首先对各团支部主题班队会方案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班队会观摩...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
主题活动加入时间:2008-11-7 17:38:18点击:441
——崇明县实验中学优秀主题团日活动
●问题与背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铸造着我们民族的灵魂,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着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永生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宗旨。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成年人只有通过学习、寻找、了解掌握传统美德知识,才能增强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才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如果把人生的旅途比作一只航船的话,那么了解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就是这只航船的“指南针”、“方向盘”。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校决定在各团支部中广泛深入开展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为主线的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从而使我们的团员青年在自觉参与喜爱的活动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强化教育,提高队员的文明水平
和道德观念。
活动主题与目标
以团支部组织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学生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主
题系列活动。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五千年的古国文明博大精深。如果仅用干巴巴的大道理去说教,那么教育效果是可想而喻的。为此,我校设计的活动旨在使我们的学生在讲优秀的传统美德小故事、征文、演讲比赛、“乘中华美德之风,踏崇明大开发之浪”学生摄影绘画比赛、“诚信关爱责任”主题班队会等活动中,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而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真切感受中国了起、中国人了不起,进而自觉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活动口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
活动内容与载体
1、各团支部以讲传统美德小故事为切入口,从故事中了解历史,了解英雄人物,从而
感受前辈伟人等优良品质,学习他们的传统美德,陶冶思想情操。
2、各团支部以征文演讲为切入口,通过前辈等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征文演讲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倡导诚信文明之风,增强
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以“诚信关爱责任”为主题,引导不同年级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团员青年养成明礼诚信,关爱他人,认真负责的良好作风,增强班级和团支部的凝
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4、以“乘中华美德之风,踏崇明大开发之浪”为主题,引导各团支部学生开展绘画摄影比赛。通过绘画、摄影,抒发对宝岛崇明的热爱,从而为振兴崇明、开发崇明出一份
力。
5、以“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等十八个传统美德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关于宣传和歌颂长征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雷锋精神等内容自创名言警句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促使团员青年歌颂弘
扬雷锋精神、奥运等精神,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活动过程与操作要点
活动过程
1、德育处制定活动方案,由团委具体负责落实。启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
诚信之风”系列活动
2、团委举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主题升旗仪式,并在升旗仪式
上向全校学生发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
3、利用学校宣传画廊、各中队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阵地,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展示宣传活动,营造浓郁的德育活动氛围。
4、各团支部重点开展“诚信关爱责任”主题班队会活动。为使这项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首先对各团支部主题班队会方案进行评比,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班队会观摩展示评比活动,同时,在活动中有部分中队邀请家长一同参与,真正起到小手牵大
手,共同树立诚信文明之风。
5、各团支部在自荐、推荐基础上,每支部一人参与校级讲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视频让全校队员一起参与观看,从中了解历史,了解英雄人物,学习他们的美德品质。
6、各团支部在自荐、推荐基础上,每支部交2幅摄影、绘画作品,通过学校评比,将
获奖作品张贴在校宣传栏中,促使全校师生共同为建设家乡作应有贡献。
操作要点
1、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2、团支部书记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各团支部制定符合支部实际的活动
计划交学校团委,有条不紊引导团员青年开展活动。
3、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同时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探究型学习等活动相结合,使团员
青年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感化。
4、德育处、团委为各支部提供活动平台,搭建展示舞台,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评
价机制,作好总结表彰工作。
●取得的成效与反思
在组织开展的“名言警句”征集活动中,团员们很有创意。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名言警
句:
1、承华夏之爱国勤俭,做创世纪之时代新人。
2、在行为中体现中华美德,在举止中突现爱国情怀。
3、奥运,是不服输,是勇往直前,是汗水与血水之后的成功,成功之路上最强的对手
就是自己。因此,要想成功,请先战胜自己。
4、长征的故事告诉我们何为坚强的毅力;非典时期,我们学会了同舟共济;神州五号飞上天的那一刻,我们理解了自豪的含义;奥运赛场上,我们又知道了拼搏的豪气,雷
锋精神,让我们体会了助人为乐的本意。
5、礼貌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6、美德如甘醇的美酒,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其真正的价值、诱人的芳香才能沁人
心脾,令人久久难忘等等。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诚信之风”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振奋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诚信之风已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前人的美德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从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宏图中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已成为我校学生的主流思想与自觉行动。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优良品德,奠定做人之本、立业之基。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坚持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在一言一行中培养,逐步养成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生活基本规范的良好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努力养成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正确认识世界、正确对待人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正确把握人生准则,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民的人。
反思:
1、各支部团员的水平不一,团支部书记组织实施能力不同,因而活动开展的层次也不同,所取得的成效有明显区别。为此,如何统一团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加强各支部的管理,提高团支部书记工作和组织活动的技巧,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应抓好的重点环节。
2、活动在一段时间里搞得轰轰烈烈,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有反复的过程。为此,我们的活动不能紧一时松一时,应不断推陈出新,把握时代脉搏,与时惧进,号召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从近处着落,使
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长效稳固。
第四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在日异发展的社会生活中,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题。在古代,我国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创造了古代文明,成为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也吸引了周围各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代慕名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将其见闻和感受写成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读了这本 《中华美德颂》 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领悟到许多人生真谛。在此书中我懂得了什么是中华美德,如何践行和弘扬中华美德。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可以说今天我们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诚实守信等优良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些内涵都可以从古代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渊源。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古代思想宝库中提炼出来的。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这是因为中华民族不仅造就了古代文明,同时又形成了良好的传统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一块支撑着民族进步的基石,那么中华美德在历史长河中起什么作用呢?第一,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第二,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营造和 谐的社会风气;第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第四,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如此大的深远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很多人以他们的品格、执著、激情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当代中华美德的颂歌,更为当代传统美德增添了新的神韵。例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我们应该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向他们学习。
作为当代中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座右铭。
教师评语:
全文语言流畅,充满了激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第五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农光小学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通知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学校德育教育方法和工作的新途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三、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诸之百家》、《千家诗》、《朱子家训》、《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笔会、字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