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拔尖创新人才修改 5
本科生“导师制”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丁秀梅,郭贵英,408100)
摘要: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我国目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抹杀了人的个性,因此,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创新激情、创新素养、创新实践。鉴于导师制在我国某些高校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将从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有效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代社会急需拔尖创新人才,这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拔尖创新人才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更好的提升经济文化水平,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应加强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普遍采取学分制和班建制。在学分制影响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所修课程,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高校老师难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与学严重脱离,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接受到的知识浅薄,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这导致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超过了六百万,人才数量多但人才素质却未达标: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许多工作单位缺乏人才,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本科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而导师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将本科生导师制运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改变我国拔尖人才缺乏的现状是极其有必要的。
二、利用导师制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及意义
导师制是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学生(不超过5个)进行学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导师制的应用比较普遍,而在我国,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的培养,许多本科高校对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将导师制运用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好处有:
一)、有利于本科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新生阶段
对于习惯了中学阶段的忙碌生活、习惯了填鸭式教育以及上课只懂埋头做笔记和习惯核对参考答案的学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中学阶段最大的梦想,然而对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生活环境的改变、水土不服、方言差异、饮食习惯差异、离开父母以及要面对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这诸多的不习惯,许多内向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此时,根据我国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让老师对有不适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良好而有效的导师制不仅能为新生缩短升学的适应周期,还能帮助他们完善学习规划,克服升学后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带来的迷茫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帮助学生尽快地新一轮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学习阶段
许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迷茫和不自信,导致在大学二三年级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更加不知所措。也有的而学生由于个人情感或家庭问题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此时,若导师对其进行开导,作为学生的情感倾诉对象,不仅能为学生解决一些琐碎但却重要的小事,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导师与学生更好地合作。基于导师与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建立的感情和对彼此的了解,导师还能有征对性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开发智力,更好更快地向着拔尖创新人才靠近。
3、就业或考研阶段
在此阶段,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指导学生就业或考研。给就业的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网站和信息,帮助他们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写简历,或者及时关注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信息,给学生提供可靠的招考信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对于想考研的学生,则要给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选择报考的学校或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有利于完善本科生的知识体系
1、基础知识(稳固扎实)
合理利用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强化记忆,从而打好基础,让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也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2、专业知识(精湛前沿)
目前,很多学者反映,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等到大学毕业时早就过时了,等到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要重新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利用专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更能掌握知识,并有机会接触学科前沿的知识,与国际接轨。及时掌握新的知识,能有效地解决现在本科教育知识落后的现状,能很好地帮助本科生尽快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先进的领军人物。
三)、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激情
导师制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它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和经历去探讨导师提出的问题,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课程和专业,还能决定问题的答案,这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观察力、质疑力、想象力。这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2、创新素养
因为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权利,有了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这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本科生的领导力、沟通力、协调力。
3、创新实践
由于导师制下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导师能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温暖,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对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动手力、拓展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充分利用导师制的优点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广度和深度,使他们普遍地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综合体系,从而使他们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对自己专业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创新拔尖人才需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其中包括开拓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各个方面能力的完善才能对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利用新知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构建导师制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模式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基础,还要具备先进的完整的体系。大学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具有完备的教学资源和雄厚师资力量,更容易在这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纰漏,不利于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随着大学生逐年地增加,大学生人数太多,大学管理是一种“放羊式”的管理,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个班级,其余任课老师只是教授课程,并且许多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师生之间互动少,老师不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任其学生自由发展。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往往有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开发与利用,最终只能作为一名平庸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思想、没有活力也没有一技之长。根据这些弊端,根据“导师制”来探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1,改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
很多学校由于“爱生如子”,巴不得每个学生都成为达芬奇那样的全才和通才,不管学生的要求和个性,进行填鸭式授课,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狂补劣势学科而忽视了发展优势学科,从而变成了一个个的庸才。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选课,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向具有专业知识的拔尖创新人才转化,改变我国的人才结构,促进多元化和专门化人才的发展。
2,在本科高校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模式。
这种人才激励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本科生导师的激励。因为只有有创新思维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了避免某些导师怠慢自己的学生,必须建立导师考核机制。一方面,不能给与导师太大的压力,以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倾注到学生身上,另外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导师的监督管理。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导师的引导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倒是都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建立导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导师的考核,分为导师出勤率、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导师出勤率考察的是导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是否有怠工等现象;教学质量考核,即导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的互动,引导方式、以及是否灌输新知识等;而学生的成绩如何,也要作为导师的考核内容,因为我们不仅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不然,导师的教导方式显得太过形式化,学生一无所获,这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必须采取匿名的的方式,而且,投票情况最好不要让导师知道,只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考核最好每学期一次,以此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对考核成绩好的导师,适当的给与相应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对其进行培训,培训期满后再进行考核,若还不及格,则劝其辞职。
另外一种则是对学生的激励,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对敢做敢想、表现优异的人适当的奖励,口头奖励、奖励小物品也行。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科目不能是简单的文字科目,还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考核结束后嘉奖表现优异者,鼓励没取得优异成绩者,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3、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在本科高校里。导师不仅要承担教学的任务,还要在教学的同时搞科学研究。这加重了导师的负担,分散了他们的精力。然而,鼓励导师引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不仅能减轻导师的负担,还有利于学生接受学科前沿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早点接受学术思想的熏陶,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4、“一对三”方式。采取导师一人指导一个或者多个(不超过5个)学生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导师针对其教育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着重培养这几个学生,可以形成一个
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不定期的讨论以及合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交流以及知识的创新。不断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导师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出具有深厚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其次,导师还应注重拓宽其它学科知识,做到全面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最后,导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各个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端正,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健康,各方面素质质量较好,培养出全面的专业的身心健康的创新拔尖人才。
6、导师制需对创新拔尖人才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大,生活节奏逐渐增快,压力加大,操劳过度,身心容易疲惫。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其危害性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里心理健康显得十分重要,新时代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完整的能力结构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或缺,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人才拥有好的内心,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满足国家与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良好的心理状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需求之一,端正人才的态度,提升人才的幸福感与使命感,加强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有责任感得创新拔尖人才。导师制要求导师在思想以及生活上对学生加以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帮助,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培育出各方面都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
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学术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模式会更加地完善,并能真正运用到本科阶段的学生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建林 廖文武 樊智强 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
2、郝嘉利,康永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齐敏菊,孙淮宁 《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4、许星鸿《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 005)
5、李曰芹.《如何实施人才培养“导师制”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马延奇.《试析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7、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
第二篇: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吉发[2003]13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要求、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队伍,促进吉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决定实施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适应我省高新技术发展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凝聚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为促进我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骨干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工程”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工业省、生态省和科教省建设的目标,根据我省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经过5年努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与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起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在我省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和重点学科领域里按不同层次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第一层次:10名左右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业绩突出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第二层次:10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第三层次:1000名左右在各学科和技术领域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
三、领域、条件和对象
(一)选拔领域:具有战略性意义、代表当代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科技先导性意义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先进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科技产业化意义的支柱产业核心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和重点学科领域;适应经济国际化需要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现代管理领域等。
(二)选拔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和显著的创新业绩。3.年龄在55岁以下(含55岁)。
(三)选拔对象:1.第一层次对象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关键人员;国家重点学科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列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等。2.第二层次对象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人员;承担省(部)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领头人以及其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绩的优秀年轻人才等。3.第三层次对象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重点是在关系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涌现出来的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包括在吉工作的博士、博士后和高层次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
各层次人选主要在已列入各地各单位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中产生。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工程”工作的领导,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组成“工程”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工程”的实施。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抓好一、二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培养造就一批冲击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杰出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省人事厅专家管理处。
各级人事部门负责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办法,推荐各层次人才人选,督促、落实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计划。人选所在部门和单位负责人选的培养工作,尽力为人选的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五、选拔和管理
(一)人选每年推荐一次。第一、二层次人选每次选拔30名左右,第三层次人选200名左右。人选产生的具体办法是:
1.各地、各单位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提出本地区、本单位推荐人选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将人选填写的《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人选推荐表》(一式三份)报省人事厅,非公经济组织人选可直接上报省人事厅,也可由属地人事部门上报。
2.省人事厅根据“工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核后,报“工程”领导小组核准、审批。
3.集中进行公示,公布人选名单,颁发《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入选证书》。
(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对人选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人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每年结合考核组织实施,重点是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包括受资助的项目进展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资助、奖励和调整的依据。依照考核结果对人选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集中对人选进行核定、调整一次。各地、各单位要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所属人选的基本情况、业务进展、现实表现及考核结果,对于那些弄虚作假谎报成果、考核不合格以及有其它不符合标准行为的,应从人选中调整出去。各地、各单位的人事部门要做好考核结果的备案工作。其中,第一、二层次人选的考核结果报省人事厅专家管理处备案。
(三)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省人事厅建立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人选信息库,各地、各单位应建立本地本单位人选信息库,定期将信息汇总上报省人事厅,以便随时掌握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情况。
六、培养措施
各地、各单位要积极推荐重点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进入“工程”,实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不断改善人选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立政府、单位和社会共同投入、共同培养、共同使用、共同受益的培养使用模式,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工作体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建立有利于提高人选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各单位要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依托“工程”人选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人选的培养。
积极支持第一层次的人选建立科研工作站,赋予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保障从事创新性研究工作的技术装备、科研经费和人才梯队建设。
支持和鼓励并重点资助第二层次的人选参与国内外讲学、出国研修和开展科研合作等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提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保证第三层次人选的脱产业务研修时间和学术假期,每年从第三层次人选中选拔资助一批年纪轻、有发展潜力且政治素质好的人选,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或公派到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知名企业从事科研工作。
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优势,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条件的单位要实行导师带培制和助理制,充分发挥著名专家和学者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人选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建立政府引导、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 各地、各单位都要将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经费列入预算,建立人才开发资金杰出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项目资助制度。采取以培养单位投入为主,政府人才开发资金和人选共同出资培养的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的“工程”各层次人选进行定向投入。
省人事厅依照《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培养第一、二层次人选为目标的科研项目资助申报受理工作。具体时间为1月至3月。资助的重点对象是承担符合我省高新技术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的人选。对申报资助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第一、二层次人选,按申报项目所需经费,分别按最高不超过项目所需经费的30%、20%比例择优资助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按最高不超过20%、10%比例择优资助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剩余部分由人选所在单位匹配解决。第三层次人选项目的资助,原则上由所在单位按照培养目标需要自行解决,对涉及我省支柱产业技术改造、重点工程技术创新,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项目,可申报经费资助,资助额度不超过申报资助经费的20%。
经费资助申请由“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受理。申报材料由“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初审后,报省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办公室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
充分发挥各类基金、专项经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成果转化基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及省各类计划项目对各层次人选承担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对申请“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的各层次人选给予配套资助和重点倾斜。
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加大对“工程”各层次人选的投入力度,并按投资比例分享科研成果的收益,实现人才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有利于促进人选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华的用人机制
各地、各单位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竞争和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用人环境,促使人选脱颖而出。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积极支持专家进入各级政府咨询机构,参与重大学术技术决策和经济、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要积极吸收专家参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核心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和重点学科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竞争承担重要项目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工作,促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要采取多种方式与1-2名专家建立固定的经常性的联系关系,并把联系专家制度作为密切政府与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联系的重要渠道长期坚持下去,认真倾听、采纳专家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其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建立有利于调动人选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积极推荐人选进入全国和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候选人。每年有重点地宣传一批成绩显著的人选。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宣传人选的先进事迹,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以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有利于提高人选道德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人选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国情、省情教育考察活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
第三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3.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多种途径:报刊、影视)
第四篇: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形成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构筑人才高地,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继续实施“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为做好选拔支持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选拔和持续支持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处于学科发展前沿,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本计划支持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申请本计划持续支持。
第三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第四条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支持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本计划的支持范围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按照“专家评审、项目牵引、择优支持”的办法,今后五年,每年对10名左右中青年拔尖创
新人才给予项目资助。
第六条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有为山西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奉献的精神。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申请人年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不超过5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四)申请持续支持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五)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带头人。
(2)主持国家“973”(不含子课题)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大项目(前2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前3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前3名)。
(3)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NCE》、《NATURE》
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篇以上论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被SSCI收录,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以上,并在一级学科主学报发表2篇以上(以本人为第一作者)。
(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第1名。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5)科技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转化和产业化累计为学校创造纯收入200万元以上。
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为近五年,其中,已入选本支持计划的申请人,材料中的数据从入选后算起。涉及的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奖励成果、专利授权等均以我省高校为第一单位。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由高等学校进行遴选推荐,并将《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一览表》以及学校对上一入选者的经费配套文件和推荐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第八条申请人所在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资格审查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
第九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评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支持名单。
第十条省教育厅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支持名单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获资助人员的名单。
第四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对入选者的实施周期为三年。资助额度:教育厅和所在高校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20万元资助经费,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1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并下拨。未及时足额落实资助经费的高校,省教育厅不受理申报下一的本支持计划。
第十二条获资助人员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人员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三条获资助人员应按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进展报告》,于下一3月底前,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
第十四条获资助人员应按照《申请书》的内容与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资助期限结束后三个月内,获资助人员应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资助经费决算表》,并附相关
材料,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获资助人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Top Young and Middle-aged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Shanxi,英文缩写为“TYMIT”)字样,软件、数据库、专利授权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获资助者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调整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省教育厅决定是否继续实施。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制定并实施本校的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对获资助者的跟踪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支持其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受资助者申请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人才计划,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教育厅2004年印发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遴选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拔尖人才工作总结
拔尖人才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拔尖人才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xx年我被评为享受阳泉市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面对殊荣,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我深知自己所做的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很远。我暗暗告诫自己,惟有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谦虚好学,刻苦钻研,把荣誉作为动力,把成绩作为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无愧于”拔尖人才”的光荣称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厚爱;才能无愧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无愧于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时代。四年中,我由xx一中副校长升任xx二中校长,工作岗位变了,但我献身教育的初衷不改,痴心不改。下面将我作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协助校长,当好管家。
1992年至1996年我担任xx一中教学副校长,1996年开始分管后勤工作并兼任工会主席,后勤工作千头万绪,杂七杂八,吃喝拉撒,对内对外,都的管,说穿了,是学校的管家。学校的中心是教学,而后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后盾。后勤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校其他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提高;关系到领导能否廉洁奉公凝聚人心,提升
人气;关系到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执行。后勤工作与学校利益、干部作风、教职工利益、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多年来,我大刀阔斧,探索改革,不断研究总结,形成”后勤工作三步曲”。
(一)统一思想,完善制度。
1、以服务意识的培养确立为出发点。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支配行动。为了树立服务意识,为了教学的声誉前途,在后勤职工中大力提倡讲学习、讲奉献、讲文明等活动,使职工明确了学校兴,大家荣;学校衰,大家败。我为学校,学校为我;从而以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高度的责任,优质的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2、以责任制度的完善落实为立足点。首先明确副校长、后勤主任的审批权限,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规范了财务、庶务管理行为。针对过去谁用谁报销入帐的做法,依据会计法制定了《学校采购、保管、登记、审批报销制度》,《学校固定财产管理制度》,结合《阳泉市差旅费报销实施意见》,财务工作做到了手续齐全,账目清楚,账账相符;庶务工作定期登记和核对检查,完善了领用、借用手续,弥补了学校财源浪费的漏洞和管理环节上的缺陷,杜绝了办公、维修和工作中的浪费行为,保障了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还配套制定了《饮管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使后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
(二)率先垂范,勤俭持校。面对办公经费不足,外欠较多,校舍房顶年久失修,学生喝水难、宿舍楼大小便难等问题,我制
定了”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顾全大局、增收节支”的管理原则。我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和鼓励全体师生,用好每一滴水、用好每一度电。
当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后勤工作不分上下班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我从未给自己多记出勤,多取报酬。外地出差办事,不搞特殊,能住普通客房就不住高级客房,能住普通旅馆就不住高级宾馆;能一天返回,就不拖成两天;购买物品、用品,常常是货比三家,能少花一角钱就绝不多花一角钱。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保证了增收节支方针的实施。
校舍维修,平整操场时,为了了解工程状况,我该爬房顶爬房顶,该钻地沟就钻地沟。学校筹建挖土方垒石坎,修建教职工宿舍楼,我更是起早贪黑,不管天冷天热,每天都要到工地了解情况,问问工程进度,关键时候加班加点,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廉洁奉公,服务师生。人们说我是老抠,其实,我只是让有限的钱花的值,用有限的钱办超越同样价值的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