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心得通过对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小编推荐]
培训心得通过对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本人受益匪浅,先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 本次国培计划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关怀,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既有利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方式。
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等原则尤其是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新课标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坚持以学生为本
2. 凸显生命教育,使课程和教学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生活的联系。
3. 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新课标将“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至少说明三个问题:
1. 淡化政治,强化品德,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2. 分段设计课程,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3. 课程内容更关注生命、生活、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日益明显,更加符合与体现形式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生活经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4 “三维目标”确立了情感体验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摈弃了以往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从而使课程目标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德育课程的内在情感性及体验性等学科特点,肯定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道德生成的重要方式,并善于利用和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自觉生成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多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本人基本理解并认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以较好的贯彻落实。经过近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新课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改进1 在课程难度方面,应兼顾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应进一步提高课标,尤其是 活动内容的可操作性,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加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为此,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都应定期更新,适时增添一些能反映时代特点的鲜活的典型事例和相关资料,突出教材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联系。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工作计划
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工作计划
信庄小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教育理念为基点,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上。
三、目标任务
(一)深化课改培训学习。
经过多年的理论培训,表面上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起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从平时的听课中发现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生机活力,所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观看录像,“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 的心中,通过各教研组的学习让老师人人牢牢把握其精髓使其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本学期要开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运用、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和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结合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教师计算机培训,坚持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学习时间,课改和业务学习笔记每月不少于2000字,加大课后反思的检查通报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月考核方案,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深化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课程改革的深化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显得尤其重要,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强校中心教研组建设。
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组内的“一课三评、三课一议”活动,采用轮流展示形式。同时教研组还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好教研组的公开教学活动,活动要记录完整。同时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抓住平时的教学效率,不盲目追求教学上的花俏,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反思新课程”教研活动。
在新课标学习运用的基础上,将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在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负责人,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好考勤登记和活动的详细记录。教研活动要针对各组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课改最新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3、定期反思总结制度。
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倡导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同时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及时反映课改实验情况。以反思提高课改成效。要求做到:每每节备课有“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每学期2篇教学案例,至少1篇教学论文。
(三)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听课,组织教师观看直播课堂等方式,充分借鉴各种先进教学方法,拿来与创新并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师生平等互动中,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探索一条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新路子,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四)尝试新课程下评价制度的改革,强调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多元。
1、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一堂好课,在课堂的生成上是即兴的,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从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上来。我们将严格要求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2、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例如除了评价学生课堂状况,还要评价学生课前、课后的表现;除了评价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力争实现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关键在领导。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纲要》上来,突出课改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长、主任要加强学习,率先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抓紧抓好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实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抓好活动,深化课改培训学习。结合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教研活动安排表、课改工作计划等工作安排,加大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案例分析、实际运用、阶段反思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培训学习效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和体现纳入教师考核。
3、建立机制,全面推进评价改革。树立“发展为本”的评价新理念,立足本村、校实际,灵活设立评价项目,恰当确定评价内容,细化评价办法。制定出台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改革方案。要坚决落实自评和它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基本要求,规范评价程序和过程。
4、优化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优势,着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现代教育设施和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步伐。通过这些措施,强化教师的学习热情,全面优化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培训
新课程标准培训
沈大安
周二下午,参加了区24学时培训之沈大安《解读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中,我们感受到语文又回归到语言文字和语言运用中来。新课标的核心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沈老师以《盘古开天地》重点段落第二段为例。
引: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从体会两个精准的动词“抡起”和“猛劈”过渡到第三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按照以往的课程标准,我们从内容上过渡。“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接着世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为从“语言表达”过渡到“语言表达”。“除了这两个字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文章中还有哪个地方表达上非常特别呢?找一找。”把学生引导到第三句话上来。关注这句话的三个特点:1.句式整齐;2.有多对反义词;3.一对近义词,语言上的丰富多样。切切实实地从文字中,从语言表达中去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尝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一门学科达到顶峰的标准即可用数字来具体衡量。我们同样思考语文教学:不真实,不深入,情不自然。反如无上一课。重视文章的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从字句中推敲,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之精妙,语言表达的方法--语用能力。
新课标较以往,强调识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学;阅读教学新增与教科书编者的交流;习作教学强调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作意愿。要求作文“具体明确,文从句顺”„„
高效课堂之风吹遍拱墅。认真消化新课标,我们看课标。语文教学新课改,看我们。
第四篇: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感受颇深。我觉得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最深有体会的是: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首先是观念的变化。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充分落实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头脑几乎成了知识仓库。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我国的课程改革主张学生不应该被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教材、课堂以外的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服务,建立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发现式、探究式开展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传统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应把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学生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他们有主动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多采取自主式、讨论式、探究式,少采用独白式、讲解式、陈述式的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五篇: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
更新理念 提高专业素养
——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肇庆市第十二中学 伍清华
2011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我荣幸地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承担的肇庆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培训共进行了13天。湖南师大从培训课程的设置、授课教师的选配、教研活动的开展等都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这次培训的内容既有历史课程改革热点、教学的方式方法,又有历史教材研究,还有历史学科知识拓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学习内容丰富翔实、教师讲解精彩纷呈、教研活动紧凑多样......这13天的紧张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通过培训,大家都感到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接受了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钟声教授在《用思想点亮课堂》讲座中,提出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并指出中国教育乃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具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的公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示了应该凸现的价值观。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理念的一次纠正。
二、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了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历史老师,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尤其是莫志斌教授的《新史观、新动态、新评价》研究前沿讲座,让我们有种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三、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王强山高级教师和汪瀛特级教师强调中学历史教师平常上课、备课和改作业等,工作繁多,是没有条件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这是我非常赞同的,但也强调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定的专业素养。什么是中学老师的专业素养?即是适合于当代历史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以及相应的教学与教研技能。王强山高级教师从“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四方面提出了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中学历史教师工作的关键是把历史课堂搞好了,只有具备了这四方面的的素养,我们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丰富、更精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你的课,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成功的,你才能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历史感悟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三维目标。反之课堂呆板、无趣,学生不愿意听,三维目标无从实现。
四、互相交流、提升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培训我们的老师是湖南师范大学的著名的教授和湖南一线的名师,参加培训的都是全市教学一线的精英、骨干,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以后也可以相互探讨和勾通,互通有无。当然,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这次培训中所学的一些理念与理论,使自己的教学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201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