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审时度势,推行了导学案式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导学案编制使用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虽然是初次尝试使用导学案教学法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仍有诸多的困惑和迷茫,但我们很多老师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导学案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因为准确地完成了某部分练习内容,学生也有了更大的自信和把英语学好的勇气。因此,导学案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及自信心上表现出了它充分的优越性。
导学案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材料依据,它包括每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难信息点引、学习探索的过程学法指导、拓展提升练习等环节。这种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生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同时导学案运用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导学案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注意文中的短语,一些关键的句子,要掌握的语法等。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精讲释疑。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反馈检测。这是导学案最后一个环节。反馈检测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由浅入深、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检测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检测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检测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篇: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为解决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和大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实践运用了“导学案教学”的方法,即编写导学案——运用学案导学——讨论释疑——总结反思,现把一学期的实践作一总结与反思,为形成更有效的政治教学模式提供探索。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一政治 实践 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学习是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学习转换和衔接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以后的学习将有重要的影响。而作为高中政治,它与初中
政治无论在学习内容、难度和考试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另外,长期以来,政治教学都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热情低,课堂效率低下,考试成绩差。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政治学习的过渡,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减轻课后补课的负担,成为了我们高一政治老师一直都苦恼的问题。
恰逢广东教育学院周峰教授来我校讲学,介绍了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成功教学经验。在周教授的启发下,我们科组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决心在高一政治中实践导导学案教学的方法,寻找适合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模式。
二、实践过程
我们以《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课为切入口,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现把教学过程作一总结:
(一)编写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在这课,学习目标就表明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3)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4)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设置问题,列出导学提纲
心理学强调“问题即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努力把教学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教师把真理、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的做法,努力做到质疑而导其思。
例如,在这框题中,就列出了如下提纲:
二、主干知识
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
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怎样性质的机构?它怎么组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②地位:
③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④职权**:
⑤常设机关:
⑥常设机关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大
①地位:
②作用:
三、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任期:、人大代表的权利:
4、人大代表的义务:
5、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3、设计针对性练习和课堂练习
学习是为了运用,针对性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主干知识针对性训练
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
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怎样性质的机构?它怎么组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②地位:
③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④职权**:
⑤常设机关:
⑥常设机关的作用: 地方各级人大
①地位:
②作用:
三、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任期:、人大代表的权利:
4、人大代表的义务:
5、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大约有90%是由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和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A、是另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国家立法机关B、具有与全国人大平等的法律地位C、在法律地位上低于全国人大D、在法律地位上高于全国人大
今年初,江西省寻乌县人大代表在参加县人代会时提出“关于扩大县有线电视收视覆盖面的议案”。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一议案,及时督促政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对该议案的认真跟踪督查,目前,该县有线电视网已遍布全县15个乡镇,使该县80%以上的老百姓都能收看到县有线电视台的节目。根据材料回答2—3题
2、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具有()A、质询权 B、监督权 C、发言、表决免责权 D、提案权
3、材料也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
大会的宗旨是()A、为人民服务 B、民主集中制 C、实事求是 D、维护国家的权力
课堂练习: 1、2011年3月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级机关的关系是:
A 互相监督、分工合作关系 B 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2、一位人大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是张张口、举举手。”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D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自1996年以来,每逢双月的10日,全区
237名区级以上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统一组织展开活动,围绕现实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查、评议等活动,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代表活动日”开展的有形有色。这说明:
A人民代表行使国家职能 B人民代表大会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C 人民代表享有特殊的公民权利 D了解社情民意是人民代表的权利
4、浙江义务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主动通过电视台打广告向选民征集议案。这位代表的做法
①依法创造性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义务 ②有利于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③表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断增强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宪法合法律赋予的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1年3月5日至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人大的主要议程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政治制度?
(2)这一种种制度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二)导学案的运用
1、“导学”与自学
“导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阅读应作三点指导。一是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要尽量节省时间;二是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找出的知识点或问题答案要准,并在书本上钩划出来,在“导学案”上填出来;三是边阅读,边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
记录。在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做到动眼、动脑、动手。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同时通过检查,教师还对学生的模糊点有所了解,上课时可以进行针对讲解,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该框题中,通过对导学案的检查,就发现学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还相当模糊,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目的地增加了对应材料,供学生分析。
2、师生共学
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值得注意的事,学生完成了自学并不等于教学的完成,而恰恰是教学的开始,这时的教学应该更有针对性,更有深度和广度,否则,教学留于知识的重复讲解,将使学生失去兴趣,弄巧成拙。
这个框题的教学,教师就依据“导学案”中的主干知识框架,用提问的方式把知识要点过一遍,并运用针对性练习把练这一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提问、讨论、辨析、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另外,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还有意识地穿插结合本地实际的时政要闻设置问题,充实课堂,明辨知识。例如,在学习“地方人大的地位和职权”的时候,教师就播放了“东莞市第十四届人大”的视频录像,让学生讨论分析,地方人大的地位、职权等,深化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结果与反思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大部分基本知识在课堂上就能充分掌握,在平时的月考中,学生不
需要特别的记忆,就能把基础题回答完整。实践证明,本人所教班级,在学校几次的考试中,班级成绩都优于其它平行班。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导学案的教学法是有效的,现把它的意义总结如下:
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导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导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这对处于转型学习期的高一学生来说,尤其有效。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导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导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便于复习
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果。
4、减轻课外负担
“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5、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例如:
1、在“导”这一环节上,有时显得还不是那么轻松自如;在“讲”的环节上,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的还是过多;
2、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们以后编写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3、为了提高和检查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讨论、训练和考试,加强对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矫正和补救,防止知识缺陷或积少成多,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
4、目前,“导学案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总之,“导学案教学法”某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如我们一样的薄弱学校,单纯的讲解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媒体并存的今天,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引入,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一个理想的硕果。
参考文献:
1、《从“洋思”到“东庐”——优质学校形成机制探索》周峰 郑向荣 选编,广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2、《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
开发研究》富阳市常安镇中课题组
第三篇:导学案五步教学法
“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学习心得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精讲点拨—课堂评价,而贯穿课堂教学的主要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案,具有“导读,导学,导思”的作用。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其特点是
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4、由于五个步骤都要体现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检查学案、了解学情(1—3分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 低。“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 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
以 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把自主学习中 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可以 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三、精讲点拨(15—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 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就是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协作意识)。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
1讲重 点;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或从来没接触过的。2讲难点;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不同学生可不同)。
3讲 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根据备课组研究和自己掌握学生的情况);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常考点。“三不讲”即: 1学生自学已学会的不讲;
2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探究会的不讲;
3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有些知识虽不超课标,但比较偏,高
一、高二学生能力达不到,这些知识可不讲。这样就不会遗留问题了,教师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讲解,学生能不能搞清楚,现在,学生讲解展示完成以后,有老师在进行补充和纠正,当然包括质疑,这样我们就不必担心了。但是精讲点拨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定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因为最终的主角还是学生自己,受益的当然也应该是学生本人。
四、当堂检测(5—10分钟)
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测试题当堂呈现给学生(不要在学案中出现),可多媒体呈现或资料现场选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当堂点评,确保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一点学生一点不能少,是对当堂讲解内容的一个及时检测,及时的评估,让老师了解学情,下一节课就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完成之后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后让师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五、归纳总结(1—3分钟)
教师或者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规律、思路进行总结整理。也可进行纠错整理。整体上的总结是本节课的收尾工作,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自我小结,掌握一种节能,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各环节可选择运用,环节
(二)与环节
(三)可交换或交互进行,同时各段教学时间的划分是一种相对概念,不是对时间的机械界定,实施中各部分可以交互进行、灵活运用,以求课堂结构的最优化。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时非常灵活的,绝不拘泥于我们以上说的条条框框,针对以上不同的环节,可以随意调整。
第四篇: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宜春五中王隆裕
【内容摘要】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积极打造“自主、互助学习型”型课堂生态的远景,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实行“导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运用导学案教学反思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学校2010年9月成立了课堂教学改进研究领导小组,校长胡其生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挤出经费,派多名教师先后到宁达、杜郎口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先临摹、再创新。积极上研究课、观摩课。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要求,通过汇集教师集体智慧,构建了“二惟、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初初中部作为开路先锋,首先实行“导学案”教学,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做最初的尝试。
一、转变观念,构建高效课堂
所谓“万事开头难”,在实行“学案导学”之初,所有的领导老师都只能一路摸索前行。通过吸收宁达、杜郎口中学成功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领导制订了符合我们学生学情的“构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并将学案的设计分为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展示交流、反思测评、巩固拓展五部分,同时结合“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思想,为我们实施导学案教学提供具体的理论服务。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导学案教学”便在我们学校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而在学案使用过程中,多位教师由学校组织到宁达、杜郎口、杨思中学学习,并将自己的收获以导学案教学的方式全部展示给我们,使我们对学案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我们语文组在学习之后,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我们的改革重点确定为:紧抓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
课堂教学是关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语文课上实施学案教学,我们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使课堂高效为目标,重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开放性课堂,充分利用45分钟,消化所学新知识,在做到“堂堂清”的同时基本完成“天天清”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搞好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导学案。
1、学案编写:每周设一固定教研时间,组内两位成员轮流主备导学案并形成初稿,集体备课时两人本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检测题”的原则,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形成定稿,在教学中同步应用。
2、学案设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从两个部分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精彩导入提高兴趣。
兴趣是一剂良药,足以医好学生的厌学之症。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是:
1、课件导学: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个性化的语言导入,相机引入课件。用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创造与学习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更为适宜。
2、提问导入: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往往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其注意力维持时间也不持久。教师如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设计几个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学生能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逐渐的使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并且能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和学习。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可以这样导入:天气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中云就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的变化,那么云是怎样帮我们识别天气的变化的呢?这样问题一提出来,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老师提的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3、作者简介导入:中学课本里,有一部分的课文是一些有名的作家的作品,对于这类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简介来对课
文进行导入。如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这位女作家12岁的时候就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还恶化了,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还是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像这样的一位作家,她对生命肯定有异与我们的,通过对作者做了这样的介绍,学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呼喊出“生命,生命”了。又比如说,在学习居里夫人写的《我的信念》这篇课文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对课文进行导入。运用这种方法来导入,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4、审题解题导入:有些课文的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课文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看课文,看看课文里有没有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如我在教《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就对学生说,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大部分的学生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什么朋友呢?看到学生有了这个问题以后,我就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先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你到山中访问什么朋友呢?然后才让学生去看课文,看看作者和你们想的一不一样,这样学生很快的就进入到课文中去了,对课文的内容也更容易把握了。
5、以情导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注重以情感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如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导入:一家人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能体现出一家人的浓浓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散步》,看看课文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这样以情入情,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6、故事导入:可以说很多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都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像《白雪公主》、《丑小鸭》、《宝莲灯》......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在我们初中的教材当中也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文章,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我们在讲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来讲讲他们所知道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因为学生能够讲出来的,绝大部份都是他们所喜欢的,这样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这样讲起课文来就更轻松、更容易了。
二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教授《孔乙己》时,学生产生了很多阅读障碍,我针对实际提炼出了两个问题:①为何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②你是如何理解“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乐,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的?第一问使学生意识到孔乙己既生活窘迫又竭力维护读书人体面的尴尬处境,而且这两点在下文多次照应、点染,在孔乙己出场伊始就勾勒出他的个性轮廓;后一问让学生明了孔乙己是一个可笑可悲的失意人,一个受人嘲讽、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这两个问题都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得以落实,都提纲挈领足以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样提问,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不是重点的不讲,过于难的不讲。到底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学会,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指导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导学案设计,把新授内容分为两部分——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困难问题精讲点拨。首先,老师通过精彩导入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情境的提出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然后结合老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集中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得到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上来,老师在就这些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在老师点拨过程中要充分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存在的疑难点,对同一问题认识有争议时,可以让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大家评判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答案。这样通过比较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后及时的进行基础训练,以检测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对于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再进行及时更正,以努力确保每节课都能做到“堂堂清”。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构建高效课堂”及“导学案教学”在我校实行已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困惑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如,实行“学案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本校学生的学情是: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相差较大,如果统一实行一个导学案,必将“顾此失彼”,如果设计层次偏低,能力较强者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设计层次偏高,能力较差者就容易厌学、弃学,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无法统一进行,统一管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也尝试了分组教学,但运用起来并不是很理想,不能完全按照预期设想有序进行,甚至会占用较长时间,导致课堂训练无法当堂完成,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堂堂清”。另外,我们认为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来说,如果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多媒体,会使教学设计变得更加精彩,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积极的贡献。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希望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以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向达成“构建高效课堂”这一目标快速行进。
【参考文献】
(1)宜春五中“二惟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2)“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孙晓红.《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7期。
(3)浅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张秀芬.《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2期。
(4)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周业虹.《化学教学》,2009年第11期。
第五篇:高中英语必修2_unit5Music_导学案
写作任务:
你校要举行一次英语演讲比赛,话题是“畅想未来生活,享受人生欢乐”。假设你已报名,请用英语写一份120-150词的演讲稿,准备参加比赛。你可以从科技发展给人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等方面展开描述和讨论。
注意: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Hello, everyone!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t’s all.Thank you!
分析:
1.仔细审题,明确任务。本写作任务要求根据提示话题和主要信息写一份演讲稿,属于描述类的应用文。演讲稿的最大特点是其很强的实用性,这也是该类文章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由此,该类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它们除了要显示作者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外,还要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了便于口头表达,该类文章的语句不要过于复杂,要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这样读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2.根据提示,确定要点。该演讲的主要话题首先要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情况”加以想象和描述,并根据题目提示的“科技发展给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简要说明其原因。文章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要表达“如何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这也是个人观点和看法的表达。要认真分析未来生活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应该怎样做,等等。
3.遣词造句,灵活表达。根据审题所得,将要表达的有效信息用灵活的句式表达出来,如:
1)作为演讲内容的总括和概述,也是文章的主题句,开篇可以表达“科技发展给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可以运用如下几个句式:
Thank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或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future of our lives, work and study.等。
2)仔细分析未来生活及其巨大变化时,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学习、工作等方面加以分析与描述,可以运用not only...but also...等来连接这些变化,例如:Not only will we be provided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we can also spend more tim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enjoying other amusements.以及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in the future, either from our study or from the work.等。
3)在发挥个人观点,叙述“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的建议时,可以表达为: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 making preparation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等。
4.巧妙过渡,自然衔接。将表达的信息用一些过渡词或短语连接成文,注意逻辑思维和行文的连贯。可以借鉴的表达有:further more, however, therefore, only in this way等。
初稿:
Hello, everyone!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As we all kn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developed, so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We will be1
provided not only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but also more convenient ways of traveling and living.Besides, 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both from our study and from work, because we can work and study more efficiently.However, our future is full of challenge as well.So 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We should try to become more knowledgeable.Only in this way can we develop more skills and earn more money for the future use.We can also enjoy a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life even when we are old.That’s all.Thank you!
教师点评:
1.初稿的文章结构完整,谋篇布局合理,内容表达比较全面,语句间使用了一些过渡和衔接词语,如besides、how-ever等,表达句式有几处还算精彩,如长句As we all know,..., so...以及由连词not only...but also...连接的并列句等的使用,表明作者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
2.文章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表达词句过于随意,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组织,甚至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安排句子结构的,例如:We will be provided not only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but also more convenience of traveling and living.第二个分句中缺少介词with,句子显得就不对称,也不完整。再如,在...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both from our study and from work, because we can work and study in a more efficient way.一句中,both...and...就不如用either...or...表达得更准确。
②文章的思想性不强,或者说思想格调比较低。特别是文章的结尾,谈到未来生活的打算和建议时,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利益,如:develop more skills and earn more money以及enjoy a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life even when we are old.等显得作者思想很狭隘,没有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
成稿:
Hello, everyone!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Thank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Not only will we be provided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we can also spend more tim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enjoying other amusements.It will make our spare time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Furthermore, 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either from our study or from the work since we can work more efficiently.However, our future life is not just full of amusement and joy, but also of challenge.Therefore, 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 making preparation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dapt to the future life and enjoy ourselves when it comes.That’s all.Thank you!
Powerful sentences:
1.To keep fit, we need variety in our diets.A healthy diet generally includes proper amounts of fish, meat, vegetables and fruit.2.Just imagine the beautiful surroundings in the future if we keep on planting more trees around us both in the cities and in the countryside.3.Compared to the life we live today, the future will b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paced thanks to the adv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4.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make it 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fly to other planets to study the situation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