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中学生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本着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辅、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搞好心理咨询为重点、争取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工作为补充的原则,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环境课程咨询家长
有资料表明,当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的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的范畴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强调的是学习好和身体好,而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少有人过问。当新时代中学生的心理行为在逐渐变化并所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往往又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唉声叹气。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转变旧有观念又是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
任何方面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心理素质恰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优良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位。
其次,应正确认识健康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一项重要的事
情来抓。传统的健康观念使人们偏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只有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广泛的适应能力。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这也就是说,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二、创设良好环境,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最佳场所
1、加强校园建设,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学校便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学校的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从的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熏陶。学校中的亭台楼榭、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种植园里生机盎然,一片碧绿;花坛里繁花点点,色彩斑斓;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散步,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不经意间受到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发展倾向。
2、注重情境创设,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反过来,良好行为习惯又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巩固。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口头说教,也不是表面的应付敷衍,而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境。如在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在楼道张贴“轻声慢步”的标志牌,在教室布置优美得体的墙报板报,在课间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这些情境都能唤起学生心理感应,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情境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三、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搬上课堂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只是停留
在口头上,即便有一些这方面的教育也是零星的、不全面的。随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很有必要。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
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心理卫生常识
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还可以针对中学生的现实心理问题设计心理健康训练课,如情境表演、角色模拟游戏、心理访谈等,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实际,能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中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提高与他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手段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这种方法最受学生欢迎,也最有效。
三、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好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的状况,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缓解、纠正以致治疗的作用。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现在,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压力过大造成的自卑、抑郁、暴躁、恐惧等情绪问题,自我无法控制的不良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困惑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心理咨询教师应给予咨询学生春天般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教给他们必要的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知识。同时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耐心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做到既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倾诉者,又是学生信得过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疾患的中学生,学校在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积极和家长沟通,争取寻求更加专业的心理医生来介入治疗。
四、学科渗透,时时处处不忘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教科书,不失时机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防患学
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及时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穿插到教学中来,对中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的影响,进而达到润物无声之效。比如,语文课本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历史课中名人名家的高尚节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劳动课、体育课中锻炼学生意志力和耐力的挫折教育,思想品德课中那些教育学生自尊自立、互帮互爱、爱祖国爱集体等内容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会扩大学生受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常规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五、家长积极配合,全方位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只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的传统习惯,认识到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作为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表现出来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第三,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应宽严适度,孩子进步了应鼓励其继续努力;孩子有了错误,不应该讽刺挖苦,更不能动辄打骂。家长应尊重孩子,多与其沟通交流,进而建立起互
相信任的和谐关系。第四,家长要改变教育孩子主要靠老师的错误想法,经常与老师联系,保持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不偏袒、不遮掩,应客观分析孩子的心理倾向和问题,协调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及时有效地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多种形式并存,多种手段并用,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随时随地地抓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排除和疏导工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的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卓有成效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就一定会得到明显的好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2、沃建中主编《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得通俗点,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2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3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4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5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6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7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扔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8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健康知识
1、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3、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3、意志坚强;
4、行为协调;
5、人格健全;
6、人际关系和谐;
7、能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心理平衡十要诀是什么? 答:
1、对自己不苛求;
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4、暂离困境;
5、适当让步;
6、对人表示善意;
7、找人倾诉烦恼;
8、帮助别人做事;
9、积极娱乐;
10、知足常乐。▲正常行为标准
(一): 答: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挫折与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地接受他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和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地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要过分的否认或压抑。▲正常人行为标准
(二)答:
1、能保持人格的完善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2、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生活目的中包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
3、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4、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与动机。
5、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5、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 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三篇:中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会开到你的跟前。
3、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二、如何请假?
1、需要回家的学生,必须打电话让家长来校。
2、见到家长,老师才能开出请假条。
3、不能到校的学生,家长到校请假,不能打电话请假。
4、家长必须是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监护人。
三、如何避免烫伤呢?
1、接开水时要先把杯口对准龙头的出水口,再开龙头接水,不能用塑料杯盛开水,既不卫生,更不安全。
2、开水装大半杯就可以了,装得太满的话,走动时水会泼洒出来。
4、。喝热水前,先试一试冷热,就不会被烫到了。
四、如何安全用电?
1、插插头时,手拿住插头后部的塑料座,不要去碰前端的金属簧片。
2、当手上有水时,不要去碰电源开关和电器的金属壳,因为水是导电的。
3、电器的电线不能用力拖拉。
4、发现电线破损,不要去碰露出的金属导线。
5、千万不能用金属物、铅笔芯等东西往插座的孔里捅。
五、如何防止高空落物砸伤行人呢?
1、从住宅楼的阳台下经过时,应与楼房保持一定距离。刮大风、下暴雨时,更要特别小心,防止楼上的物体坠落下来砸伤你。
2、如果你住在楼上,也应该考虑行人的安全。不要在阳台、窗台等处,防置花盆、拖把等易砸伤人的物品。
3、如果需要在阳台边上放置物品,一定要加防止坠落的装置。
4、在阳台上活动的时候,注意不要将物体碰落到楼下去。
六、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怎么办?
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矛盾,决不能动手打人,一定要和平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必须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不在,向值班老师报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能私自向家长报告。
5、不要在门上放东西,一开门,门上的东西砸下来,会把同学打伤的。
七、如何防止异物呛入气管?
1、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笑。
2、不要把花生米、豆子之类的东西抛到空中,再用嘴去接着吃。
3、在做比较激烈的运动时,嘴里不要含东西。
4、上课时不能吃东西,不但不礼貌,含着东西回答问题,还容易被呛着。
5、发现有人气管里呛进了异物,要赶紧叫人来抢救。
八、游泳时应注意什么?
1、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游泳时一定要和大人一起去。千万不能自己单独或不经大人允许,私自游泳。
3、游泳时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能饿着肚子去游泳。
4、不能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以防出现意外。
5、在游泳时,腿部出现抽筋现象时应立即上岸。
6、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马上报告救生员。
九、吃药品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
2、不能随意增大药剂量,以防出现意外。
3、不能随意吃大人吃的药品。
4、吃药前应看清楚药品的有效日期,核准用药量。
十、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1、不能在刚刚喷洒过农药的田间或绿化丛中行走或玩耍,如遇喷洒农药,应立即离开。
2、不能用巨毒农药在住宅区内毒老鼠和杀灭蚊蝇,以免发生意外。
3、装过农药的瓶子,不能再装酒、油或盛茶水。
4、刚喷过农药的瓜果、蔬菜,半个月内不得食用。
5、用过农药的蔬菜洗净后要用清水再浸半小时,方可捞起加工烹调,水果食用前要洗净、削皮,以防残留农药引起积蓄中毒。不吃“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
十一、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呢?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更不要带陌生人回家,以免受骗上当。
2、要学会分辨真伪。不要顺便在马路边购买十分便宜的物品,特别要提防假冒伪劣商品,以免食用后影响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3、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一个人独立外出时,应向家里人或老师说明去向和归来时间;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向一切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或机构寻求帮助。
十二、如何预防坏人勒索呢?
1、放学后应立即和同学结伴回家。
2、离开家时,不要带过多的钱和贵重物品。
3、天黑时,不要独自出来玩。
4、在有路灯照明和人多的地方行走。
5、遇到坏人勒索时,应大声喊叫,并立即向家人或老师报告。如果情况紧急,有生命危险时,应采取一切方法保全自己的生命。
十三、在学校如何留意防火?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求运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教师的指点下停止,并且严厉依照操作要求去做。
3.不随意燃烧废纸等。
十四、遇到紧急情况应拨打的电话
1、遇到火灾,请打“119”。
2、卫生急救,请打“120”。
3、紧急报警,请打“110”
4、没有发生紧急情况时,绝对不能拨打以上电话,否则赔偿经济损失。
拳铺中学保卫科
2013-3-21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俗话说的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循循善诱。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最后我们 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主班会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们要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应该在各个在中小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2、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孩子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