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
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
日常教育教学篇
******************
1.与体罚划清界限,正确行使教育惩罚权
2.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度,方法要恰当
3.课堂教学未雨绸缪,防止因教学方法不当而酿成事故
4.不要随意离开课堂,让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很危险
5.对外来者保持警惕,不轻易让外人将学生带出校园
6.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应及时制止,以防发生意外
7.严查考勤,发现学生旷课应及时通报家长并询问缘由
8.放学后尽量不留学生补课和进行其他活动
9.远离性侵犯,与学生交往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10.教师肩负特殊职责,课堂言论自由应有度
1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12.危难时勿只顾逃生,管理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学生维护权利篇
*****************
13.学生也有人格尊严,要关怀和尊重“差生”
14.尊重学生的私隐,不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
15.荣誉是处世的名片,要爱好学生的荣誉
16.学生有肖像权,不把学生的照片提供给商家
17.慎重隔离问题学生,防止发生非法拘禁犯罪
18.怀疑学生中有小偷,忌靠搜查来“破案”
19.学生有通信自由权,不隐匿、毁弃、私拆其信件
20.对学生的发饰、着装规范问题,不宜强制
21.安装监控设备须小心,并保护好声像信息的安全
22.对违纪的学生,要避免采取罚款的“教育”方式
23.对学生的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可暂时代管,不能没收
24.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可侵犯,要慎重对待停课
25.平等对待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26.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教师可指导但不可擅改学生志愿
27.招生简章中承诺的事项,学校应当予以兑现
28.学生中途退学,择校费、赞助费要适当退还
29.校规须合法,违法的校规不得作为管理的依据1
30.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处理学生申诉
31.处分学生要遵循法律规定,防止被学生告上法庭
校园安全管理篇
*****************
32.学生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应全力预防学生伤害事故
33.健康无小事,应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告知家长
34.学生突发疾病或受伤害,应及时救助并通知家长
35.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要适当,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36.不鼓励未成年学生见义勇为或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37.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教育和管理必不可少
38.采取得当措施,避免发生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
39.防范校园踩踏事件,学校需要积极作为
40.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完善学生接送交接制度
41.完善门卫制度,守住校园安全的第一防线
42.严把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关,防范学生食物中毒
43.依法进行学生住宿管理,避免侵犯其合法权益
44.加强教育和防范,保护学生使其免受性侵害
45.安全协议无法免除学校的责任,保护学生须尽心
46.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须履行相应的职责
47.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要按过错情况判断学校的职责
48.投保校方责任险,以解决学校对外赔偿的难题
49.被学生告上法庭之后,学校要积极应诉
教师职业保护篇
*****************
50.教师与学校是聘用关系,发生纠纷应按合同办事
51.评职称时受到不公平对待,可提起教师申诉
52.教师因公伤亡,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53.女教师休产假时被解聘或减薪,应果断说“不”
54.教案也是教师的作品,著作权遭侵犯可依法维权
55.要调动工作或升学,须与学校协商解除聘用关系
56.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不参与任何考试作弊活动
57.洁身自好,远离贪污和受贿
58.合法权益遭受学生或家长侵犯,教师可诉诸法律
59.师德规范具有约束力,教师要在践行中完善自我60.教师头脑中始终应有法律这根“弦”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58、59、60
《给教师的建议》第58、59、60条读后感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58条《“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为学龄前儿童的敏锐而牢固的记忆力感到惊奇。道理就在于,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那么为什么在进了学校的两三年以后,就怎么也记不住语法规则,那么吃力地识记“草原”这种词的写法,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得出了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结论:在上学的年代里,掌握知识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只有人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自然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二套大纲,在大量接触到这些事实后,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教师要根据所要传授的知识,找到这些现象之间的“交集点”,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像概念思维过渡。然后,再回归这些想象,像更高的抽象思维进发。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59条《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以后,从最初几天起,读和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件那么艰难的、费劲的、毫无兴趣的事,他在通往知识的崎岖道路上竟要遭遇到那么多的挫折。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把学习变成了单纯地读书本。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从心里关注它,并且对所学知识有一定兴趣的时候,才容易在大脑深处存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强迫记住的东西,反而比较容易记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该就是如此吧!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60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我有所思。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确定:哪些东西是应当让学生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我们防止学生去记忆那些“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的东西。作为数学教师我也努力去做:配合学校的新教育工作,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比如益智的、励志的、有积极作用的书,引导学生读书。自己也主动向班级的图书角捐献图书。和学生一起读书,书读完后,我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阅读此书的理解和感想等。我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总之,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的工作,我们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的技能、生活的方式!
第三篇:学习《给教师60条法律建议》心得体会
教师必须懂法。教师是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塑造者,任何一个教师若没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很难胜任工作的。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书从教育和法律的双重视野中探索一线教学习《给教师60条法律建议》心得体会师最需要、最实用的法律知识,60条建议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困惑。
本书分为五辑——“日常教育教学篇”“学生权利维护篇”“校园安全管理篇”“教师职业保护篇”“特别阅读篇”。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的法律分析,和有可供操作的法律建议,能有利地提高教师法律知识水平。
教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一方面要对学生团体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公民权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管教权和学生的公民权利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仔细权衡并作出恰当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素养,也是我们教师发展迫切的需要。《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是一本很好的普法读本,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法律知识,而且给我们恰当的行事做出了明确的指南。我们要做一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教师,以便于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
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智力水平、人格与尊严,恰当合理地运用惩戒手段教育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少数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使用了不规范的教育手段,体罚现象仍就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尽管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定的作用,但总得来说,体罚损害了孩子的的尊严,给其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体罚是在宣扬暴力,不仅教育效果有限,而且会破坏师生关系,不利用教育目的的实现。体罚是在违法,我们要坚决对不做体罚学生的事情。
不体罚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束手无策。我们可以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当学生犯了错误而不知悔改时,采用正当地教育惩戒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正当的惩戒如:(1)口头严厉地批评;(2)教育性惩罚,如不让学生参加喜欢的活动,要学生完成额外的任务(如罚唱歌、罚办黑板报等),帮学生暂时代管其携带物品等;(3)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等。我们在行使教育惩戒的时候,要注意:既要一碗水端平,所有学生都使用同一标准,不允许任何学生有特权,又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的身心、性格特点,惩戒要以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为目的,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三部法律都对体罚予以明令禁止,在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一定避免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在情绪冲动时,我们要远离学生,一定要做到“无冷静、不教育”,真正发挥好教师的育人作用。
二、教师要积极维护学生的权利
从书中我认识到:作为学生的监护者,我们要维护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做侮辱学生的事;要关怀和尊重“差生”,如果当我们采取批评后,发现学生的行为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教师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要真正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心里,这些是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到的。
我们要维护学生的哪些权利?我们要维护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隐私权、肖像权、通信自由权,爱护学生的名誉,要平等对待学生,不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不没收学生的学习物品等,我们要正确使用管教权,尊重学生的法律权益,避免侵害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安全第一,教师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是头等大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组织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全面履行好安全保护职责,尽力避免发生学生安全事故。
学校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安全举措可分为:校园设施安全、安全制度要健全,安全管理要到位、安全教育要经常、求助学生要及时。教师要从以下细节保护学生的安全:健康无小事,应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发生疾病或受伤害,应及时求助并通知家长;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要适度,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不鼓励未成年学生见义勇为或参加抢险救灾活动;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等,这些都是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安全教育的方面,管教好学生的前提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教育者应当是先行者。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典范。教师要学法,只有学法律,才能更好地提高师德修养,健全自己的人格和身心。
书中这60条法律建议,密切联系着生活实际,以鲜活生动的案例,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经验,丰富了我们法律知识,填补了自身的法律空白,提升了法律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60条法律建议为一线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很好的行为规范,它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指明了道路。
第四篇:《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读后感
我 的 身 体 我 做 主
当我认真读完《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这本书时,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
惩戒绝不等同于体罚,它和体罚的本质区别是体罚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切切不可体罚,体罚是在违法,我们要坚决不做体罚学生的事情。思想上虽然明确了这一点,可是在实践中,我总是压不住自己的火,说了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冲动是魔鬼”,在情绪冲动时,我们一定要远离学生,缓一缓,做到“无冷静,不教育”。我总觉得,人要不断地“修炼”,修炼自己的品行,修炼自己的学识,使自己不断地“心平气和”,做到了这一点,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不但身体健康,也许还能“长命百岁”呢!世界卫生组织不就强调“健康”就得有平和的心态吗?
有个真实的故事,听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故事的题目是“你多大了”?一听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觉得有些好笑,有谁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吗?听完之后,也许你就笑不出来了。这里的年龄指的是“心理年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对教育孩子很头疼的家长去找心理辅导师,希望心理专家给予她帮助。在这位母亲跟心理专家沟通孩子问题的时候,说的全是孩子的不好,孩子听完之后上来推了她妈妈一下,这位母亲呢,也反过来推了孩子一把,孩子呢就跑开了。这位母亲又继续和心理辅导师交流。不一会儿,孩子又跑回来踢了她妈妈一脚就开始跑。这位妈妈呢,一看,急了,就开始追着孩子跑。心理辅导师看到后马上叫住了这位母亲,问:“你家孩子多大了?”“六岁”。“那你多大了?”这位母亲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说:“老师,我明白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也在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我又曾经做过多少类似的事情呢?很多时候,我的心理年龄也只有六岁。面对我们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孩子,我跟他们发火、生气,有用吗?有时还真是在“损坏自己光辉的形象”呢。所以,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发火时,问问自己几岁了,改变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不断地成熟,情绪始终保持稳定而乐观,“我的身体我做主”,干嘛拿别人的缺点错误来惩罚自己呢。为自己,为家人,好好活!
2013-4-9
第五篇: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江为清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走近教育大师》读书心得体会
温作胥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走近教育大师》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作为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之一,正如编者所言,该书让读者一册在手,便能概览从孔子到蔡元培,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通读全篇,受益匪浅。书中共收录了47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论,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人类2000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实,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
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家长联名上书,道老师的好、说老师的坏,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新教师,孔子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这些准则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
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说现在学校开展的历史读书活动,读书之道,倒并不是真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拥有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时代,落后于生活。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知识不够用了,那就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结束。——拿什么去教学生!既然要读书,那又要花费许多休息时间,又会出现各种工作上的冲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认为视名利为空者得道也,对吗?谁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句话老在脑海里沉浮。反复玩味,目光流转,在猜测,这是怎样一种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价也可以承受。处于今天的社会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为“朝闻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与不得,有何区别?求为何求?我们应体现道的价值,体现求的价值,然后死亦无憾。
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
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更多一点热情和关爱,可以让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得以延长。
《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周合顺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心建议》之后,感慨很深,它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先带孩子的实际题目,专门为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有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以及颇具争议的题目,找出题目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我们教师有着很实用的指导和鉴戒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往教学生。近期,为配合横塘中学的“三大活动”,我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受益非浅。很想用一种概括的语言谈一下总体的感受。可没有办法把他们全部联系在一起。我真实的体会是在偶然的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自动的产生的一点心灵的萌动。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心建议》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没完全做自己的主人。首先不能正确熟悉自己,就从自己的业务水平来说,自己的上风和不足在那里,还不是完全了解。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由于它像一面镜子似的,字里行间都真诚的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由于它布满着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牢牢地捉住;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他布满善意,布满了真诚,布满了生命的灵气。也是一种强大的人格气力。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他的感召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成了本学科的教学权威,又是多面手,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多种活动,人人都能写文章,作一定意义上的学术报告,人人都热爱学生,留意发挥孩子身上最强的一面,留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它,“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抖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以至于苏霍姆林斯基自豪地说:“我校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团体,这个团体中每人都为集体的创造做出他的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
读完了这条建议,那种连续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这是我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印象特别深刻的两句话。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写教学日记或教学随笔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随着新教育实验如火如荼地开展,师生共读共写的纵深推进,教师的随笔、日记可以给消极的孩子进步的勇气,可以给茫然的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教师的随笔、日记不仅仅是激励学生的,更大程度上是给教师自己来阅读的,由这些随笔、日记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在记录的同时,也能审阅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上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吗?
21世纪是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文明世纪”。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教师总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进步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进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步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持久的耐心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习得的,耐心能使教师消除失看感和挫折感。假如说青少年天生就缺乏耐心和轻易冲动,那么,在所有的事情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师应该是冷静的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