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精选)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
最近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郑立平老师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这本书,细细读来,真是感慨颇多,受益匪浅。还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时候,毫无经验,只知道只要是班级的事情,事无巨细,都去过问,都去参与,结果却是事倍功半,班里的班干部缺乏能力,班级管理的既累又没有成效。读了《把班
级还给学生》这本书后真是
豁然开朗明白了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明白了只有把班级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管理,培养他们的能力,才能真正的管理好一个班级。
一、班主任工作可以如此多姿多彩
在老师们的眼中,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阅读此书,你可以找到打开班主任工作迷宫的钥匙,它让你拨开云雾见晴日。原来班主任工作可以这样创新地去做!
在老师们的眼中,班主任工作似陀螺周而复始地运转。阅读此书,你可以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的有滋有味,富有诗意。带领着孩子们一起行走寻梦的旅途上。
在老师的眼中,班主任工作权利最小,责任最大。阅读此书,你可以发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原来如此有权有势,我们煽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智慧之火,我们可以赞扬孩子们的回答,让每个孩子因为我们的赞美,更有生机与希望。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最好的毁容霜,但是在郑老师这里却成了最好的美容霜。作为一位教师,如果没有机会尝试做班主任的话,他的教育生涯是不完整的。
读罢此书我方知,班主任工作原来充满了这样美丽的色彩。只要愿意付出,愿意“智慧+爱心”的治班,我们的班级工作同
样会创造出一片精彩的天地,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出一份卓越的业绩。
二、独特的管理——班级建设的创新艺术
(一)一见钟情——用心谱写开学第一篇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简单的话语,深刻的道理。和孩子们的第一次一面,往往会给彼此留下最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家长朋友,他们都在一双审视的目光关注着教师。他们对教师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着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其实这些我们也能做到!
(二)独特的班委培养艺术
郑老师甘当助手——把班级还给学生,对班级干部实行“三步走”——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的培训。试想在一个班集体里,每个孩子都成了主人,每项工作都有人积极参与,必然解放了班主任,老师便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工作,老师做了一个领跑者,大家齐努力,共创着辉煌。
班干部的培养对于班级管理特别重要,然而我们大多老师都是采用通过学生竞职演说等竞选形势产生,然后就进行任命,履行职责。但是郑老师却将此工作锦上添花们,为竞选成功的同学发放聘书,为孩子们的学生时代留下更多的美丽记忆。
让我们一起瞧瞧他设计的精美的“聘任书”,正面用鲜花彩框镶边,中间有正文,“**同学,鉴于你为人正直、认真干练、善于自律、积极进取,既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又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经过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协商,特聘认你为幸福七三班**望不负众望,勇于承担,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落款是“幸福七班班委会”和郑老师的亲笔签字。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反面,正中是一个昂首冲刺的运动员淡色图案,象征着老师对学生的警醒:“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上半部分还有校长给该生写的寄语。接着是郑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下面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各具特色的签字。这样的聘书,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奉献集体的热情和动力,而且凝聚了老师和学生深深地信任与希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见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样一份别致的聘书,郑老师在方法的仪式上也很讲究,在装饰一新的教室里,激昂地张聘书的正文,伴随着激情的颁奖音乐,班干部们进行的从老师的手中接过聘书然后转交给父母,父母再用因激动而有些颤抖的手写上对孩子的希望。最后班干部们集体宣言将仪式推向了高潮创造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三)独特的惩戒合理、科学
现在家庭对孩子们的过分关注,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同时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我们教师在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常常显示出了更多的无奈。似乎我们教师只有呵护爱生的权利,对于孩子们犯错后的惩罚常常是不得法,招致麻烦。所以更多的老师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上好我的课,批改好作业,似乎就尽到了一个教师的职责。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教育责任的谁来负。这份尺度又如何把握,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实效?从郑老师这里我们又可以找到答案。“弹性惩戒制度”。是郑老师和学生们一起逐渐探索的一种惩戒制度。它是建立在合理惩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优化违纪行为所对应的惩罚措施,使其更具人性化、弹性化、个性化,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有如下特点:
(1)惩戒条目不再只有生硬的一条,而是有相对并列的若干条构成,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尊严。
(2)惩戒的措施、方法,来源于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其目的不在是对违纪行为的惩罚,而重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集体共同生活、学习所必需的环境秩序。
(3)惩戒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众所周知的,惩戒权的行使必然也要因人而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形体、年龄、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惩戒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做到既达到惩戒的目的,又不伤害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的惩戒,学生才能接受。
(4)惩戒的措施突出学生对自己违纪行为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真正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如果学生违纪,他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从相应的惩诫措施中进行选择后,再去执行;并且还可以由学生根据违纪轻重和自身特点,自己再申请另外的惩戒方式。
弹性惩戒制度,健全了学生制度,大大优化了学生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是现代学生管理的必然趋势。弹性惩戒制度,改善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自主管理,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每一个学生都置于了“学生”和“班规”的民主监督和约束之下,避免了由班主任个人强行“独断”的尴尬被动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同时,学生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不仅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还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使之从繁重的班级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协调性和策略性工作,促进了其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弹性惩戒制度,还能够增强学生活力,提高管理质量。有人说,新课改最核心的理念只有三个字:关注人。我们学生的每一项工作都从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角度出发,因而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和拥护,真正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弹性惩戒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有效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热情,规范和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班集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成绩突出。后来其被迅速推广,更显示了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成功的90%是习惯,教育的90%是内省。弹性惩戒,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又能促其深刻反省、自我教育。孔子曰:“知耻而后勇”,如果我们回忆人生,经常会为自己小时候那些因犯错而受的惩戒而感动。
三、做一个乐观而智慧的班主任
看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大多数老师的步履匆忙,神情疲惫,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的工作现状?是老师的心态,是老师的工作意识与思路出了问题。我们大多数老师只顾忙着走路,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欣赏,更不懂得以享受的心态对待自己和工作。
对于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我来说,工作状态一直良好。从不怕为孩子们奉献什么,只要看到孩子们成长进步,一切的辛苦烦恼自然消失。曾经也总是认为孩子们太小,很多工作不敢放手给孩子们,以致使自己的工作总是一路小跑。可是如何将工作做到气定神闲的状态,《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给老师们提供了顺手即可拈来的教育经验。如将我们的管理者的认识提升到教育者的认识,如何追求“管”与“理”的有机整合,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智慧与爱心同样重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对读者诚挚警醒。
大到一个班级的管理,小到学生特别案例的处理,每一点一滴都记录着郑老师教育智慧的积累,闪烁着一个年轻的教育专家对教育的更多更深的思考。他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引领教师们在专业化道路上的快速成长。因为用爱心和智慧打造的班级管理品牌,大大超越了一般的技巧与兵法;用快乐和幸福经营的教育人生,处处洋溢着创新的魅力与精彩。
一路在欣赏,一路在思考,把班级还给学生,这种教育理念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欣赏并且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也会尝试着去用。让自己做一个乐观而智慧的班主任。
第二篇:读《把班级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砖 埠 小
汪 群
学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曾经抱怨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很累,曾经与那些淘气的孩子生气想过放弃,曾经苦恼于自己没有科学的班级管理经验而懊丧过,可是当我认真读过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班级管理可以这样做!
第一章 要教育别人,先提升自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我们做为教育者的,面对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他们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探索、发展的时期。教育者除了要想尽办法教给他们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认识到他们首先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评价;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个性要求;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的困惑;同时又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帮助他们走得更好,更远,而不是总是让们去听话,去服管。
真正的尊重学生,首先是自己有足够的学识修养用来教育学生。
正如书中写的“提升自已,积极地悦纳自己,自信地展现自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领袖,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并善于于用自信感染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是呀,在我们小学流行一句话叫做谁带的班,班级的学生最后像谁。可见班主任的个性对于学生的影响有多大!那么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更健康的发展,班主任首先悦纳自己,给自己客观准确地定位。找到自己的优点,也发现的不足,接受自己所有,好的坏的。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在原地叹息自己的不足,一个生龙活虎的学生已在面前,也没有时间去羡慕别人的长处,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们的需要不断增加,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不光是学识水平,同时还有自己的个人修养。让自己随着年纪的增长,内涵也不断深厚,这样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学生们。才能不负学生的一声老师好。
真正的尊重学生,其次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不管是多大的学生,小学也好,初中也罢,高中也好,他能坐在教室里,说明他从各方面都有了足够的思考能力,达到了或者基本达到了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能对事情做出判断,同时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才能真正的把自己做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才不会变成学生成长的指挥者,而变成是指导者。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就会想到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去说出自己这么做的原因。让学生把当时的情形有所呈现,老师才能更好的换位去思考,去想想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换成了自己将如何去做?会不会也和他一样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当学生把整个过程叙述时,也会发现问题的所在。换位思考,情绪认同,一次学生的错误行为,变成了拉近老师与学生心灵的好机会,让学生与老师亲近,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问题也会相应的减少了。也正如郑老师在书中写的“学生是来受教育的,不是受伤的”是对教育最好的解释,也是对尊重最真实的体现。当学生存在异议时,会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当学生难过时,会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去安慰学生;当学生成功时,会送上最真挚地问侯。
真正的尊重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做。在书中郑老师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把管理班级的权利还给学生。让班级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人负责。一扇窗,一扇门,花盆,水桶等,让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有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突出了学生群体参与的主体地位,淡化了班级主任的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
2、把组织班级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学生参与学活动的责任心,增强班级的竞争力、凝聚力。
3、把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权利还给学生。
4、把班级的评价权利还给学生。
5、把处理班级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6、把学生犯错后的惩罚也交给了学生。这样做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设计规划的班级中生活,他们找到自己做主人的感觉,更太愿意去遵守自己订下的规矩,更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更能接受自己选择的惩罚,使教育真正的落在在实处。
其次教育是个慢功夫,欲速则不达。
在教育学生的时侯,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想要立竿见影。对学生的教育要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慢慢理解,有时一年级说的道理,一直到了二三年级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还有时对学生犯过的错误,刚说完又犯了。因为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当学生站在我们面前时,他以前的生活活习惯已养成。我们要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或者跟原来不一样的东西,需要一点一点的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想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我们要给学生时间让他成长,给学生时间让他改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尝试新的习惯带来的好处,当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都是慢功夫。
总之,读了这本书,可谓受益匪浅。从自身修养的提高,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到取得多方配合都得到了指导。有理有据,语言平实易懂,案例针对性强,方法实用易行。是一本很好的教师指导用书。
第二章 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郑立平老师的语言朴实,却很有深意。让我耳目一新,犹遇珍宝。
“班主任,应如星辰,远观,一盏引路的灯;
近看,一团燃烧的火。
班主任,应如百合,绽开,一朵飘香的花;
凝聚,一枚含笑的果。”
这本书对一线的班主任特别是新班主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书中提到班干部的培养,讲得非常到位。培养任用班干部的 “三步走”,即“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 的策略让我受益匪浅。的确,班委成立之初,班主任要抓好每个“第一次”,如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劳动等,并在这每个“第一次”的前后言传身教,做好示范,教会班干部工作的基本方法。等班干部稍微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后,才能松开一只手,实行半扶半放,即“领着走”。这时班主任要事前指导、点拨,事后分析、评述,并采取各种措施协助班干,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让同学们尊重班干部,服从班干部的领导。当班干部逐渐熟悉了岗位职责后,班主任就可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和完善自我,并采取民主评议监督班干部的工作。郑立平老师对班干部的培养有过程,有分阶段,就像教小孩子学走路一般,急不得。班主任如果没有注重细节,当然不能省时省力高效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读着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学习着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创新艺术,我知道我曾经有那么多的牢骚、那么多的委屈都是因为我自己没有摆正心态。
所谓调适自己的心态,其实就是坦然正视现实,学会欣赏自己,就是不断扩大心胸的宽量,储存心灵的能量,增强抗压的能力,原来做班主任老师应该学会欣赏自己,应该更多地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强化自己的优点,应该积极地悦纳自己,自信地展示自己,应该多观照内心,注重心灵的成长,应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好自己的发展,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反思自己,有点急功近利,做少了许多指导和引导的工作。有一个优秀的班委会的班级,就能成为一个好班级。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优秀集体的建设。我将认真思考,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针对班级实际,努力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第三章 经营好自己的试验田
原来把班级还给学生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
班主任工作几年了,觉得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没有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了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之后,我更加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需要进行深刻的检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郑老师在书中写到“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个优秀班主任要会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自己心甘情愿地充当助手的角色,这样学生走到了前台,班主任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思考,更好地提升自己。”
我觉得以前的我就像郑老师书中所写的那些教师一样,充当着“保姆”和“警察”的角色,有时我觉得我也是学生们的“服务员”。我愿意做好学生们的服务工作,可是过于关心学生的班主任就像是一位过度溺爱孩子的母亲。关于干预,总是不放心,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不说,学生们也容易缺乏自主能力,老师在的时候做得好,离开老师的时候又会“原形毕露”,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有不放心的感觉,好累呀,也好苦恼!
读着《把班级还给学生》,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从现在开始,我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样管理班级了,所以我一定争取学习郑老师的高招,真正把班级还给学生!我也要向郑老师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努力与学生融为一体,把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后班级活动中,我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如这学期我放手让学生们设计班级文化,学生们自己设计的班报、画的画都非常漂亮,在一个整洁、漂亮的教室里学习,学生们一定也会觉得很漂亮很舒服!锻炼着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了才是学生真正能力的提高!
原来把班级还给学生之后,班级才会真正充满成长的气息!
一个班级组建之后,也在不断成长。班主任是班级成长过程中的根,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棵树上的枝叶,期待枝繁叶茂的路上,班主任和学生也在一起成长。从以前的事必躬亲,到现在的慢慢转变观念,班级本来是学生的,就该还给学生,学习着郑老师带给我们的新型班级管理经验,感受着品读《把班级还给学生》带给我的管理观念上的变化,给我带来的信心增强之后的欣喜,我知道我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如果说班主任是一本书,那么这本书中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我们一位位可爱的孩子!他们为我们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时而乖巧可爱,时而又顽皮淘气,时而他们聪明果敢,时而也会自卑哭泣,当我们喜欢上了我班的班主任角色,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之后,我们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他们必须在和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独立!
一个班级要建立好的班风,活动要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就像一位活蹦乱跳的青年,永远充满朝气,而不是死气沉沉,一潭死水。班级的主题班会要适时开展,开班会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带着孩子们有效利用时间!把班级还给学生,不是班主任就可以不去管理,适当地也要放收结合,我们要争取经营出自己的班级特色,我们要增加我们的班级管理知识储备,我们要善于宽容学生的过失,不去和学生真生气,我们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我感悟到了很多很多,也知道自己该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才爱不释手地放下郑立平老师的这本书,静下心来认真回忆和反思自己的阅读体会。我愿意做一名好班主任,我也心甘情愿地把班级还给我的学生,对他们充满信心,愿意让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都有梦想!我要争取创造一个更和谐的教育环境,我要争取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会对我的每一名学生充满信心!
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仔细品读、仔细回味,带着满满的收获开始新的班主任旅程!我愿意真心把班级还给学生!
第四章 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爱
学生个体管理的创新艺术其中学生的心事我愿意倾听中,郑老师讲到倾听是一种艺术,其实这句话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没有真正的去践行。我特别赞赏郑老师的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和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在网上与学生交流该是很好的创新吧。郑老师创建了与学生,与家长交流的QQ群,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你们看,对我们班主任和一般的老师来说,建立一个这样交流的纽带,是不是很好。
在处理学生的早恋的问题上,郑老师也很有一手。他不但举例子、打比方的做学生的工作,也设身处地的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反思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误区。更让人叫绝的是,他还把有早恋倾向的那两个同学做在一个桌上,让他们通过在一起近距离的观察,时间长了,自己发现了对方身上的缺点,乃至不能容忍,最后达到分手的地步。
在帮助学生戒除网瘾上,他真正的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也痛心疾首的样子,决定改正,但却一直反反复复,学生无法控制自己。最后郑老师找到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缺乏父母的爱的孩子,内心很寂寞。直到最后孩子的父母在郑老师的开导下,返回家中,孩子的网瘾也就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戒掉了。
第五章 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
班主任不是孤立地呆在学生面前的。上有领导,近有同事,远有家长。这些都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在教班级教育时,一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前进。在一些方向性的问题上,可以和经验丰富,的校领导请教,见多才能识广。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效果,方向偏了,努力越多,离目标越远。有时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就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同进时还要和同事一起配合,班主任和科任一起完成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好的课任效果可以增加学生在校的热情,保持学生爱上学的热情,同时有许多措施在执行时,也需要科任教师的参与,只有所有的老师目标相同,方法各异,才能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风格下,学到相同的教道理,更好的帮助其成长。使科任成为我们教育的同盟军是我们明智的选择。最后家长的配合。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学生们安全所港也是家长,学生们最终的回归处也是家庭,所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得到家长的支持可以使家校形成合力。在书中郑老师提到了,当家长不明白教育时,我们做为教师的要帮助家长,有时还要为家长出谋画策。家庭和学校的目的本就是一个,合理的联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幸福指数,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素质。
要想和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想让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感受学生的心理,和学生息息相通。
多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维和爱好,了解他们喜爱的语言、电视节目、崇拜的对象,和学生一块运动,学生是年轻的、有激情的,都是时代的精华,寻找到了我们的年轻时代,思维变得和学生一样年轻了,我们能不快乐?我们不想提高专业化素质都难。
2、利用网络开阔自己思路和视野,促使自己走向专业化素养。
一线班主任有个误区,认为研究是专家的事情,自己做不了,实际大错而特错,我们人人都是教育研究者,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研究的课题,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能只看事件的表面,要深入事件寻找深层次原因,探究出最佳地适合学生的解决方法,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路子。浏览网络的最新动态、最新理念,充实自己,开拓思路和视野,可以增加我们的理论高度,可以寻找理论支持,甚至可以寻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解决方法,加上前边对学生的了解,促使自己走向研究,走向成熟。多年来,我养成了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实践的好习惯,不仅自己的班级管理有条不紊、游刃有余,教学研究也初见成效.我想提醒老师们,现在互联网内容纷杂,我们要选准几个论坛、网站,多去学习,多去交流。不要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甚至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仅仅是看热闹,就失去了学习意义。
3、做有思想的学习者,促使自己走专业化道路。做善于学习的人,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秀的思想,用自己睿智的思维辨别剔取,是个有思想的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积淀思想精髓,形成了有个性化的人格魅力,力求做学生们喜欢的班主任,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学科带头人,家长们可以交心的朋友。
4、善于反思,内化自身素质,提高专业化素养。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反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效果,进行思考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完善。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过程。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者比“我”高的境界,班主任的专业化素养会自然提高。
第六章 做一个乐观而智慧的班主任
看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大多数老师的步履匆忙,神情疲惫,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的工作现状?是老师的心态,是老师的工作意识与思路出了问题。我们大多数老师只顾忙着走路,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欣赏,更不懂得以享受的心态对待自己和工作。
对于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我来说,工作状态一直良好。从不怕为孩子们奉献什么,只要看到孩子们成长进步,一切的辛苦烦恼自然消失。曾经也总是认为孩子们太小,很多工作不敢放手给孩子们,以致使自己的工作总是一路小跑。可是如何将工作做到气定神闲的状态,《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给老师们提供了顺手即可拈来的教育经验。如将我们的管理者的认识提升到教育者的认识,如何追求“管”与“理”的有机整合,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智慧与爱心同样重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对读者诚挚警醒。
大到一个班级的管理,小到学生特别案例的处理,每一点一滴都记录着郑老师教育智慧的积累,闪烁着一个年轻的教育专家对教育的更多更深的思考。他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引领教师们在专业化道路上的快速成长。因为用爱心和智慧打造的班级管理品牌,大大超越了一般的技巧与兵法;用快乐和幸福经营的教育人生,处处洋溢着创新的魅力与精彩。
一路在欣赏,一路在思考,把班级还给学生,这种教育理念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欣赏并且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也会尝试着去用。让自己做一个乐观而智慧的班主任。
郑老师还提出了“管”与“理”有机融合,品尝着思考的乐趣。他说“在许多人的头脑中,班主任就是忙、累、烦的代名词,缺少自由,毫无乐趣。诚然,谁都不会否认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我们的悲哀也正在产生于此。跟跑操、搞卫生、填表格、看纪律、查晚睡„„从早到晚跟着学生团团转,以至于把这个本来以做思想工作、精神关怀为主要任务的职业,变成了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靠体力打拼的舞台。”在他看来,班主任工作不能只用身在忙,更要用心去忙。因为班级管理的艺术,更多的体现在调整、谋划、经营。所以,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理”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协调,是指把不合适的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等要及时调整,而合适的,则要继续推广、继续深化、发扬广大;理顺指的是理顺思想,理顺情绪,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性,就是要有科学意识,按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无论对待工作中的什么事都要有适度的分寸、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
总之,看了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做一个优秀班主任并不难。
第三篇:把班级还给学生
《把班级还给学生》
作为一位从事二十多年班主任教育的教师,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把班级还给学生》。教育是他育,更是自育,我们除了教育者的角色,还要站在他育的位置唤醒孩子的自育。《把班级还给学生》要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兵法,不是模式,而是“放开手”的理念;《把班级还给学生》不是月朦胧鸟朦胧的做作,而是从教、带班的豪情。虽说是“还给”,可是对于很多班主任来说真的还是在忍痛割爱,毕竟班级在我们的手里攥了那么长久,有了温度,有了情感的。其实,想一想我们 “为什么而上路”就行了,不是为了利和权,而且是为了孩子幸福的明天,为了几代人的希望,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把班级还给学生》轻松了我们,成就了孩子,还了教育真本色。如何实现小学班级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在“志当存高远、行须始足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事须从小事做起。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班集体中不但应有集体的制约,同时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我们班现在日常行为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班实现了日常行为客观自我评价原则,使班级在日常行为方面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
对我们班整体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与不足。经过仔细的思考,制定出规范学习日常行为习惯的十二条原则。即:课堂参与、课堂纪律、课前准备、值日评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体育锻炼、校服统一、队标佩带、进出楼、课间站排等原则。
2、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要因势利导,使班级形成有序的管理网络。在学生自主管理中,责任明确,如:如由体委负责进出楼的纪律;值日组织负责每天值日工作的评比;有的负责课前准备,有的负责课间站排……只要是跟原则相关的都有人去监督。
3、及时的监督与自我客观评价
有了好的纪律原则之后,监督也要及时。每天我都会利用晚上放学前的几分钟时间,会依次让同学把自己今天监督到的结果,公布出来,同时我也把我看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一天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定。2: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环境的布置方面“我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布置教室的各个角落,班级规定每个季节都有花草,每月更换板报,“枪毙说话”……创造了一个个有利于同学们发展的良好的空间环境。
4、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班在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之外,还在大课间的时候玩“贴人游戏”组织辩论比赛等活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班级气氛活跃,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心得体会:通过以上的各方面,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他指出:“教育应该是这样来组织,以便不是有人来教育学生,而是学生在自己教育自己”。只要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再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培养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为班级的争荣誉争光荣的思想。这样,明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校园暴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
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暴力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暴力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所谓学困生,就是班上学习落后,纪律较差或二者兼有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表现主要是学习不上进,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给学校、老师、家长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类学生的行为还影响到其他同学,在学校的教育中最头痛的就是这类学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这项工作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认识,找到原因
对学困生的教育,切记简单粗暴。首先,要把心交给“学困生”。“学困生”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属于智商较低。二是主观上学习不努力、好玩、不专心听课。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主动接触他们,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目前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想法,教育他们,做他们的朋友,愿为他们排忧解难,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使他们扬长避短,看到光明和希望,才能刻苦努力学习,迎头赶上。
二、正确引导 发挥学生的长处
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即使是学困生他们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劳动积极,上体育课时篮球打得很棒,我就抓住他们这点去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班会课上表扬他们,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很聪明,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把它埋没了,虽然你们学习差,纪律松懈,但是,只要你们努力,相信你们一定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去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的优点,都去抓住它,使它成为指引学困生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们看见自己的长处,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刻苦努力就会成为成功的骄傲。
三、正确管理 确定改进目标
学困生的管理对于老师来讲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怎样改变学困生,许多老师的办法各有不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它都要有不同的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我们在对待学生的管理方面,也采取了许多办法,例如:学习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制定一些班风班纪,“手拉手”“一帮一”活动等待。开学初进行家访,每个周末的班会课上作总结。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把他们引导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中来。
四、正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只以教学质量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造成对许多学生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学困生,一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老师就骂或罚站、罚打扫卫生或用一些词语比如“你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讽刺学生。使本来落后的差生身心更加受到伤害,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老师的憎恨,也对老师所教学科更加厌倦。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爱”去感化学生,鼓励学生,不要挖苦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我相信学困生的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
校园安全问题及处理原则
在小学阶段,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我们要针对性做好预防
一、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1.是当同伴在水中发生险情时要立即找成年人来救同时报警,未成年人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施救;可以将身边找到的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2.是要教会学生游泳和自救;
3.是学生不得在没有成年人带领下私自和结伴去游泳、洗澡;
4.是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学校附近水域插上警示牌提醒学生不得在这些危险水域游泳、洗澡; 5.是学会正确对溺水者进行救护。
二、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1.是要加强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是要告诫学生不得乘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如小货车、农用车、非法运营车和超载车等;
3.是骑自行车上下学时要在非机动车道,不要骑快车,不要几个人并排骑,在公路上转弯时一定要放慢速度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
4.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下学要排路队,靠近公路边行走并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5.是做好校车的安全工作。
三、学生打架斗殴的预防和应对 1.是不要让学生把刀具带入校园;
2.是加强教育,在学生间倡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及时化解矛盾,防止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3.是一旦发生斗殴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态扩大。班主任校园安全的工作原则:
一、摆正安全工作位置。质量是第一目标,安全是第一责任。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班级工作的主主体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在安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环境状况,不要忽视隐患而麻痹大意,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而跌倒在优势中。
三、根植安全工作理念。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差距往往在于对学生安全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每一个安全理念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只有不断更新学生安全教育理念,才能是我们的安全工作越抓越有尽头,越抓越有实效。
第四篇:把班级还给学生
把班级还给学生
在成为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班主任也会做得这么辛苦,甚至让我怀念起高三单纯而又充实的日子。
之前的四年,我都是从高二教起,所接触到的学生已经经过老师们一年的教育,成熟了许多,在纪律、生活、学习、为人处世方面,并不需要老师多做提点,这让我的班主任工作一直比较得心应手。去年,我担任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开学之后,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多、比较杂,这已经让我疲于应对,可更让我头痛的是班里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出问题,大小事不断。今天,有女生夜不归宿,理由是不知道回家睡觉要请假,明天,又有某个男生在校外吸烟被发现,理由是不在校内吸烟不算违反校规,更不要说什么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作业不交、上学迟到这些几乎天天会发生的事情。
一时间,我变得有些手足无措,只能用发脾气来压制学生,可不该发生的事情照常发生,该怎么办?再这样下去,不仅领导会批评,就连我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想办法吧!既然我一个人管不来,就让学生帮我管,我去管你们不听,就让你们自己管自己,毕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些做法。比如,我选择了一位不被大家看好的学生做班长,这位学生成绩不好,但有很强的号召力,一班之长的职位让他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他变得很积极,并且他的这种转变带动了班级一大批学生发生转变;当我拥有一个完善的班委会后,我会尽力将班干部推到前台,让他们充分行使班委会赋予他们的职权,而我退居幕后,教给他们工作方法,遇到问题时帮他们出谋划策,工作结束后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在班级树立他们的威信。另外,我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保证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小王负责关窗,小吴负责关电,小孙负责检查校章等等,谁出问题谁负责,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在学习方面,我还成立了学习小组,组内自学、互学、帮学,组间互相竞争,让学生监督学生,很快,班里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学习风气,因此,在期末考试中,我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倍感欣慰。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的工作已渐渐走上正轨,许多事情,根本不用我交代都能做的好好儿的。俗话说:“懒娘巧闺女。”我的理想就是当个轻轻松松的“懒娘”,让我的学生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巧闺女”。把班级还给学生,却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当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做法,毕竟,教育是针对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最多变,最不可捉摸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学生的特点也随之改变,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把班级还给学生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绍兴市高级中学王敏
读了郑立平老师著的《把班级还给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后,我内心的那个想法更是有强烈了:班主任老师为什么那么苦,那么忙,那么累?我个人觉得有些班主任不会“偷懒”,班主任的意识里是要尽力“管”好班级,没有想到“管理”班级,是要有“管”又要有“理”的。而且懂得“理”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管理高效的班主任。
早些年看过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那时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让孩子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已去管理。“懒父母培养出勤快的孩子”这话太有道理了,你事事包办,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就弱了。有人问: “魏老师,您又当书记,又当校长,还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语文课,除此之外还有 29 个社会兼职,每年外出开 4 个月的会,在校还要不断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还要处理四面八方寄来的信件,还要写书,写稿件。您靠什么带班教课呢?”
魏老师:“说心里话,如果没有学生的帮助,我早就不能带班教课了。”郑立平老师在《把班级还给给学生》书中也说到甘当助手——把学生的班级还给学生。我是越来越明确了他们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到了高中我们没有必要再给学生保姆式的管理,班主任你只是一个导演,你的工作是在幕后,你一般无须出现在台前,你只要教给他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引导学生怎么演好这场戏就好了。
郑立平老师认为: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个优秀班主任要会很好地摆下在自己的位置,尽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自己心甘情愿地充当助手的角色。如此,不仅学生走上了前台,班主任也能更多的时间学习、思考,更好地提升自己。所以把自己解放出来吧,我们不仅是班主任,我们也是课任老师,我们还有日常的教学工作。
可是在现实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为了对班主任实行考核,设置了一些考核机制,到岗要求,班主任的工作更苦了,为了到岗,起早摸黑的,天天疲惫不堪,但你可见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早上很早在教室督促学生早读,班主任或是坐在讲台上,或是站在讲台上,底下的学生当然有背课文,读英语的,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偷偷吃早餐,抄作业,而在讲台上的班主任竟然全然不知。我疑惑到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领导看到我到岗了,还是为了让来管理学生的早读纪律,提高早读效率?作为班主任的天天要如此你怎么可能不累呢?
可我实在不认为这种方法是高效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更高效的办法来管理班级呢?就算班主任到岗了,学生的效率高了,但这也不是做事的最高效率,要知道班主任不只是管理班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专业课的上课,我们总不能因班主任而荒废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吧,不然自己在专业上没有提升,也不能算是高效率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要想高效办事,班主任一定不能让自已的班级管理这么疲惫。
把班级还给学生可能不是这样理解,但我还是曲解一下,把班级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主任再无需这么吃力不讨好地辛苦管理,班主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提升和与班上某些学生进行谈心,作心理交流。或者说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蔡要文
刚读完郑立平老师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就一个“还”字,我也考虑很多付出很多。班级本应该是学生的班级,但细想起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班级视为个人所有,一人背负着几十号人的大小事,喘着粗气向前进。班主任很累,很多时候真是我们班主任背上了好多好多的东西,有好多自己本可以放手的东西,而又随手放开了本应该常抓不放的东西。这种颠倒的抓与放,郑立平老师很明智,抓好该抓的,放手该放的,在抓与放之间,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我。
在读的过程中,不由在心中回顾我自己六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一切都只能算是在起步中。
大学毕业第一次走上讲台就以班主任的身份走进去开了第一节班会课。现在已回想不起自己上了什么,但一定傻得可爱。那时的班干限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认识,习惯性地用自己在学生时代做班干时的方式——班干终身制,根据班级需要设定好岗位,自己指定的班干部!一段时间的兴奋与新鲜之后,班干的优越感与独断成了很多学生造反的主要因素。做学生的确思想工作、调整班干心态,双方都比较给我面子,没有过分地闹腾。但,我能感觉到,他们都在内心难以认可对方,他们虽是同班同学,但有的心里半已是陌路人。学生的隐忍换来了我班级管理上的第一个我特征——表面很是风平浪静。第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做了不少难,费了不少心,但是效过非常的差,曾经我都怀疑过我的能力,怀疑过我是否是班主任的料,在自己彷徨中第一年的工作以失败告终,我有时在想在困顿之时总想着改变学生的思想,却没想到根本在自己,自己的思想没有从旧的体制中走出,自己又如何适应得了新时代新学生的要求?
愚顿而又不善于创新的我就这样让这根刺滋长了很久,却无法自拔,直至我来到镇中之时还很自卑,当刘校长给我说小伙子接班主任吧,我还很犹豫,就说,我怕干不好,在刘校长的鼓励下我才勉强答应。既然已经做了我就要总结以前的教训必须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我于是就开始留意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先后买了一些象《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一些书,到现在我手头的书已经有六七本了。至今还记得我当时在周末到办公室苦读的日子,在我的努力下我终于开窍了,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没想到一干就干了五年了,至今仍在努力。初到育才当时中学部的刘校长也让我接班主任工作,我的心里才有些底气她想我介绍了学生的情况,说是习惯很不好,我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没想到真的不好管。现在回想起我这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有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困惑,读了之后很受启发。
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可能是个缩小了的大人,他们总是那么容易喜新厌旧。爱玩贪玩的孩子,定性与耐性也很欠缺。于是,制定出的班规与班级管理方式慢慢淡出了孩子们的兴趣中心,他们群体的聪明又逼着我不得不去探索学习以求创新。学习探索中,开始学会了去思考人心与人性思考制度思考世事的变迁,学会了与学生沟通,学会了与任课老师沟通,我很幸运,在育才的三年能和林琳老师协作,和杜老师一起探讨一些带班的经验。
在我未来得及变化之时处于一种半民主半专制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让我和学生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内心期待着变化,但实际操作中却总难以拔开遮眼的云雾见到灿烂阳光„„如郑立平老师一样,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个决定一句话,却需要步步预设、层层思考、环环推敲„„别人眼中的轻松摇控管理,却是班主任内心与思想上无数次辛劳的付出。
把班级还级学生,一个目标,一个可行方向。只是,路得一步步走„„
把书放下,听到操场上传来学生上体育课练操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起步走!”
我的班级管理,也要起步走了。希望越走越好!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书心得
从开始读了郑立平老师撰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至今已经快两个月了,但是很惭愧,没有仔仔细细地读完。我是选择性地略读,虽然如此,其中的话语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我比较喜欢带有故事性的书籍,也喜欢优美的文字,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用优美的笔调叙述了很多的故事,但是最能启发我感想的是两个故事和一首诗:
第一个故事(P3)1.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床,他守在路口,见到行人就把他们抓来放在床上量一量,太长久用斧子砍去脚,短了就拉长,以便符合床的标准。结果被他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
这则故事是对教师极大的讽刺,它在隐喻我们的育人模式和人才标准,我们很多教师就是在用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衡量学生,也在衡量自己,我们要求的是标准,多一分就太长,少一分就太短,所有的人必须一样的长短。可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2.第二个故事(P9)一个22岁的青年,在遭受人生的种种不幸之后,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余,他求助于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未来。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只能活到45岁。”谁知这句生命的预言,却改变了青年一生的命运。从那以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并为以后的23年的人生做了合理的安排,确定了每一年要做的事情和要完成的目标,昼夜忙碌着,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地努力工作,丝毫没有倦怠之意,时时刻刻都在埋头苦干,执着于一生的追求,最终,他的每一项计划都实验了,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5岁生日那天,他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然而他没有死,谈及他成功的经验,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预先知道自己的生偶那些命,人们就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事情该做而没有做。这样从终点往回走,自己的人生一定会更好。”
多么朴实的话语:从生命终点往回走。可是,平时里,我们总觉得手里满满的都是时间,我们的生命经得起慢慢的消耗,早一天晚一天都无所谓,但,殊不知,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忽然发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等到“死”的威胁来临时,才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要早早地为生命做一个科学的规划,那样,我们定能拥抱成功。
3一首诗的震撼:《原谅》董进宇(P169)
孩子,原谅我把你带到这个世界,却没能给你真正的爱。
因为我误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
我用我的冷漠与无情把你年幼的生命抛进了爱的沙漠。
孩子,原谅我的冷酷与自私,曾经把无助的你丢给电视和别人,而我却沉溺于无意义的应酬与无聊的娱乐当中。
我用事业高尚的名意,让初来到这个陌生世界的你,遭受了无边的孤独与恐惧。
孩子,原谅我的愚蠢与无知,曾经那么理直气壮的认为是为你好。
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残酷的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
让学习这件最美好的事情,留给你的全是痛苦的记忆。
我用我未完成的理想和虚荣,剥夺了你童年的欢乐,压挎你柔弱的臂膀。
孩子,原谅我的任性与顽固,在你的哀求目光下我仍不肯作出改变。
我把过时的教育理念当成了真理,我固执的用拙劣的方法让你幼小的心灵,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和屈辱。
孩子,原谅我的一切过错吧,因为那都不是我的初衷与心愿。
在我痛苦的胸膛中始终跳动着一颗爱你的心。
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的逼你学习。
为了你,为了你的未来,我必须学习、改变和成长,我今天要用行动来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的心里一阵酸楚,眼眶不禁湿润起来。每一个孩子生来就该被爱,就因为他们是孩子,一群心智不成熟的人。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好好地去呵护他们,但是不懂得该如何做才是真的爱,我曾经打着爱的名义,逼迫他们做一些我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意义的事。读过这首诗,我突然醒悟了: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学习、改变、和成长,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贴近孩子的心灵,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中,做一盏爱的明灯,把他们带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