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教育反思
德育教育反思
——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
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李 福
一个合格的教师,他会经常反思自己工作。反思,是指教师能够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做人成才的引导者的角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与思考,也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观察、诊断、思考、修正,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道德修养。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教师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是为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然而教育实际中,却常常出现教者自行其事,心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如,课上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常常“大发雷霆”,罚站、训斥、责骂。虽然,所问问题可能已解说不止一次,但学生仍旧未能理解。怎么办?我们认为教师能做的和该做只是再向他耐心讲解。因此,可以对他这样说:那不是你的错,是老师没有说清楚,让老师你再讲一遍,好吗?反过来想一想,训斥、责骂和罚站,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有损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再比如,找学生面批作业,见到明显“低级”错误时,教师常会十分生气,言语多严厉,甚至斥责学生。平心细想,1
面批本是好事,旨在帮助巩固提高。殊不知,严厉之语,斥责之声,非但不能帮学生,反而伤及学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可谓好事没办好。教育实际中,这一类好事没办好的情况恐怕不是少数。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的存在,不能说与此无关。如此下去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学生的前途。
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都不同程度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很大程度上缘于学习动机。特别是当代的小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信息,还有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等等,这给当今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教育的形式也需多样化,教师的职能也要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知识的创造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将以前单纯的教学生知识变为教学生怎样学,怎样让学生去学,怎样让他们想学。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好办。“我们每位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要用爱心去温暖每个孩子,要不断反思自己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作者: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李 福
第二篇: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
《做一名有教养的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活动背景: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同学间相互出口成脏、互相对喊家长姓名、乱给同学取外号、拿同学的短处取笑,还有对老师不够尊重等。针对这些行为,开展“做一名有教养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改正,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活动时间:2015年9月7日
活动目的: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做一名有教养的学生。
活动形式:讨论、诗朗诵、感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大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上述3种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国际一级保护动物。学生讨论并发言
(学生反应强烈,有的同学说“大学生做这种事简直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说“做这种事丧天害理”;有的同学说“他书白读了,脑子进水了”。等等)主持人:从同学们这种反应可以看出,你们对此同学的做法不赞同。你们说一说,他这种行为算不算有教养?(没有。)那么,我们平时的那些做法也是没有教养的呢?
(学生七嘴八舌说现象:说骂人、说脏话、喊同学家长的姓名、乱吐痰乱扔垃圾等)
主持人:首先要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要学习表达教养的种种形式,要使有教养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否则教养只是一句空话。有的人心地很好,人也很善良,但却给人缺乏教养的印象,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习课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见到老师不问好,进他人寝室前不敲门等,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表达教养,没有学会注重他人感受。
怎样做才算有教养呢?我们来读读下面的诗,也许会有收获。全班学生一起朗诵: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与人交谈,理智而不乏幽默,自信而不显张狂; 与人交往,优雅地说“请”“谢谢”“对不起”; 面对无礼的非难,宽容地付之一笑;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淡淡地对自己一笑;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美丽的校园丢下极不谐调的垃圾;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狭窄的甬道里拥挤; 有教养的人不会拿别人的痛苦开心; 有教养的人不会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
我希望:
明天早晨我见到的大家,都将是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
四、任务布置:
以教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班干部讨论一下,写一份倡议书,以班委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每位同学以“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为题,写一段感想,抄录在板报上。
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班会的学习,学生反应较好。学生从讨论中明白自己平时做法那些是没有教养的,怎样做才有教养。从自己的言行中透出自己的内涵,从而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好形象。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背景:现在学生只懂索取,不懂付出。认为父母爱自己天经地义,老师关心、帮助他理所当然,很少懂得感恩。
活动时间: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活动目的:
通过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时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发现想感激的人。体会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爱,在学习上无私奉献的老师爱,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爱。促使学生在那些早已习惯的行为中理解、感悟爱。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前的准备:主持人培训,准备道具,老师指导 活动形式:欣赏经典歌曲,看广告谈感受
二、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用主题词引人主题,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提到感恩,大家会想起什么呢?(如果学生不清楚则由主持人解答)
(主持人):现在我想给你们详细谈谈感恩节的来源。它起源于美国,目前也是美国法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而且它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顛簸了兩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莎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陸。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來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們都祈求风调雨顺,热切地盼望著秋天丰收的到來,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与否都将取决于即将到來的收成。后來,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所以大家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感谢上帝的恩典。于是就取了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在这个阳光灿烂秋季,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我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感恩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对上苍,我们对父母、师长、亲朋、同学、社会等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的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道:“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进一步说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这样快快乐乐地活在世界上,谁说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我们还会时常愤怒得发抖而总去抱怨命运给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吗?
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感恩节的故事中,人们感谢上帝而产生了感恩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感谢上帝,而是要感谢身边的人,在身边寻找自己最想感谢的人。
(三)、谈感受
1、谈看到中央电视台广告:“妈妈,洗脚”。同学们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现场气氛热烈)
2、“万事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经典之作,像“三字经”之类的小孩都能朗朗上口,有时虽不求甚解,但熟背后,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去终身消化、理解、受益。下面请同学们齐诵:“游子吟”。
3、是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深深的感恩之情莫过于父母亲,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接受着父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下面请大家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使你最感动、最难忘的故事或生活片段。(预先作好书面调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
4、是啊,父母之爱,浩瀚如海洋,自古以来对父母的赞美之词也层出不穷,在我们的学习中,你记得了哪些呢?在这里,请同学们用肺腑之言表达一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吧。(预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
5、现在,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已经懂得怎样回报父母亲了,我们每个同学都给父母写了一封感谢信,下面请每一位同学对父母写的真心话。(预先请学生认真写好信)(伴随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6、下面请欣赏歌曲“懂你”
7、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父母在忙什么呢?当我们坐在桌边,吃着好饭、好菜时,他们又在忙着什么呢?请欣赏父母工作时的一个感人场景。(如:当保姆的妈妈)
8、多么感人的场景啊!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除了要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还要为了家庭那么辛勤地工作,这其中蕴藏着多么深厚的爱啊!点点滴滴都是情,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去感受,我们就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的关爱我们能体会,您的付出我们正在思考着回报。我们也知道我们曾经让您失望过,曾经让您伤透了心;可我们也深信:我们是您的骄傲,我们也曾经让您的笑颊灿烂如花。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掺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10、曾经无论我们多么的幼稚顽皮,曾经有时我们那么不顾场合地冲撞父母、伤害父母,但我们的父母始终是那么地包容我们。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一直想对你们说:“爸爸,您好!” “妈妈,您好!” “爸爸妈妈,我们爱您!我们感谢您!”
(四)、总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果没有父母,我们根本不存在;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如果没有朋友,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很多乐趣。感谢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身边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人的优点,发现要感谢的人。
(五)、找出一位同学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一首诗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尊敬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凡是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主持人)除了身边的人,我们要勇于发现想感谢的人,因为无形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使你成长。
七、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在生活里面我们要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要用言语,也要用行动来表示我们的感恩之心。我们还可以利用节日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感恩,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等。
学习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播放歌曲)结束。资料: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教学反思:通过经典歌曲来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这种方式感觉很好,在活动中看的有的同学点点泪花让我觉的特别感动,不是学生不懂情感,而是我们老师没有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以后要多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恩老师》主题班会
(2014——2015学第二期)
活动背景:现在学生对老师不够尊重,动不动与老师顶撞,有的还会与老师动手。有的在背后谩骂老师,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破坏老师财务。如用石子叮老师窗户。活动目的:
1.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校园人文关怀,秉承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教育传统,创造良好校风、学风。提倡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组织各种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宣传、活动方式,要能恰当的体现尊师重教、热爱校园。
2.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3.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进而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老师的恩惠。进一步感恩父母、朋友、社会。
活动前的准备:准备一篇感恩作文,音响,关于老师的知识与俗语等。
活动形式:郎颂作文、知识抢答、听经典歌曲、听名人尊师故事。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刘青、刘冬生)导入活动。
有人说,父母给我们身体,老师塑造我们灵魂,那么,我们感恩父母,感恩恩师,我们该怎么做?
(二)、我颂我师
主持人1: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主持人2: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有人说,教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甘霖,浇灌着理想之花……
合:请听杨超同学读感恩老师的作文。
(三)、全班跟音响唱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主持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为了我们,您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有您的爱心浇灌,您的黑发泛起点点霜花;有您的呕心沥血,您的脸颊上写满了丝丝牵挂;有您的春去春回,您的眼里写满了春春嘱托。
老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老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四)、知识小问答——你对“教师”知多少
师:
1、今年是我国第()个教师节?
2、请补充完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你知道歌诵教师的歌曲有哪些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恩师难忘》《老师你好》 《老师赞美诗》《红烛之歌》《再见老师》等)
4、你知道对教师的称谓有哪些吗?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
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5、教师的始祖是()(B、孔子)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出于谁的作品? 韩愈《师说》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许德珩为我国一位著名文人撰写了一副挽联,请问他是(朱自清)
A、朱自清 B、巴金 C、老舍
8、“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个典故
被后人称为什么?(程门立雪)
(五)、我爱我师
师:聆听名人文人尊师故事,思考:我们还可以如何感恩老师和母校?
①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②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③鲁迅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④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总结:感谢您对我的照顾,也感谢您对我的付出,更感谢您对我谆谆不倦的教导,您总是为我们带来欢笑,您总是为我们带来欢笑,您总是那么肯定和支持我们.我们在这里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
教学反思:此次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按我的设想进行,效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学生反映较强。关于师恩的话题学生说的较多,很多同学说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很激动,还有的对自己以前不好的行为感到惭愧。学生听名人尊敬自己老师的故事非常安静,可以感受到他们已被感动。看来榜样的力量不可轻视呀,特别是名人故事学生较为感兴趣。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活动背景:现在学生“拿来主义”较重,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我班举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理解父母。活动形式:讨论 感言 听经典歌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主持人:感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字眼,也许我们都不曾理解过感恩的真正含义,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存在着无限恩情需要我们去感受,去回报。同学们首先会想到他们的父母,但真正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却对父母的理解比较少,而且他们对来自于同学、老师、学校的关爱,更是体会很少。如何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把对父母的爱引申到对老师、对学校、对国家的爱,并且把这种爱付诸于行动,是本次主题班会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阳光灿烂秋季,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我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感恩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对上苍,我们对父母、师长、亲朋、同学、社会等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的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道:“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进一步说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这样快快乐乐地活在世界上,谁说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我们还会时常愤怒得发抖而总去抱怨命运给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吗?
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他们的一次次牵扶,让我在远离父母的时候,放飞理想。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教诲,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在学习的历程中实现自我。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脉相连。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可以把这份善良延续。好,下面让我们共同进入这次主题班会的第一环节——“感恩父母”。(二)、感受母爱:
1、谈看到中央电视台广告:“妈妈,洗脚”。同学们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现场气氛热烈)“万事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经典之作,像“三字经”之类的小孩都能朗朗上口,有时虽不求甚解,但熟背后,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去终身消化、理解、受益。下面请同学们齐诵:“游子吟”。
2、是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深深的感恩之情莫过于父母亲,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接受着父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下面请大家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使你最感动、最难忘的故事或生活片段。(预先作好书面调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是啊,父母之爱,浩瀚如海洋,自古以来对父母的赞美之词也层出不穷,在我们的学习中,你记得了哪些呢?在这里,请同学们用肺腑之言表达一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吧。(预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
3、现在,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已经懂得怎样回报父母亲了,我们每个同学都给父母写了一封感谢信,下面请每一位同学对父母写的真心话。(预先请学生认真写好信)(伴随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三)、听经典歌曲感受母爱伟大(欣赏歌曲《懂你》)
主持人: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父母在忙什么呢?当我们坐在桌边,吃着好饭、好菜时,他们又在忙着什么呢?请欣赏父母工作时的一个感人场景。(如:当保姆的妈妈)
多么感人的场景啊!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除了要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还要为了家庭那么辛勤地工作,这其中蕴藏着多么深厚的爱啊!点点滴滴都是情,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去感受,我们就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的关爱我们能体会,您的付出我们正在思考着回报。我们也知道我们曾经让您失望过,曾经让您伤透了心;可我们也深信:我们是您的骄傲,我们也曾经让您的笑颊灿烂如花。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掺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四):教师总结:曾经无论我们多么的幼稚顽皮,曾经有时我们那么不顾场合地冲撞父母、伤害父母,但我们的父母始终是那么地包容我们。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一直想对你们说:“爸爸,您好!” “妈妈,您好!” “爸爸妈妈,我们爱您!我们感谢您!”
教学反思:今天的活动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在于能按计划搞完活动,学生参与期中。有的同学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比如田令,她说“我以前总嫌妈妈啰嗦,一会儿要我写作业,我还没有做完,她又叫我洗衣,我还没有弄好,她又叫我看书,我都不知道她到底要我做什么。可当我妈去湖南老家一周时,没有听到她的唠叨才知道自己多不适应。我才知道我爱妈妈。)不足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坐在下面能说,可一抽起来就不啃声了。也许是准备不充分吧。所以,大多数是主持人在说。最后半节课就结束了。
第三篇: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
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点心得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一、学校教育是中心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因此,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外,充分利用班级黑班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拓宽德育途径。如我校本学期开展的“孝行、雅行”系列活动教育在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增强爱国情感、责任意识、成才信心,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中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和各种知识竞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使学生养成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良好品德。
二、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中丰富的情感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这是提高青少年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家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缺乏良策,存在若干困惑与苦恼。在与家庭联系中,发现: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在培养子女成才的观念上存在失误,只重视检查子女各科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有些家长平时过份娇宠孩子,一旦子女做错什么事,总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的艰辛、代价,一心为了养育孩子,孩子不应做出错事,因而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训斥孩子,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借口工作繁忙,平时极少与子女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而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寄托给学校。然而,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如我校一个姓陈的学生,经常迟到,多次缺交作业,甚至于考试作弊。其父母双方对他的教育就有严重失误,一方是过分溺爱怜惜,甚至包庇袒护其缺点错误;一方是过分简单粗暴,经常以打骂代替教育。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请其父母双方一齐到学校,多次与他们座谈,从分析该生存在问题入手,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的不协调造成的严重后果,希望他们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协调一致,才能有教育效果。最后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该学生有了明显进步。这充分说明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会上,学校应该根据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失误,专题讲述如何搞好家庭教育问题,如:家庭教育如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讲究科学方法;家庭教育应注意能力培养,加强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家长要关心爱护孩子,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等,努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严爱相济的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教育、鼓励应该持之以恒。随着孩子的成长,勤学上进理想的确立,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多鼓励,使其感到自己逐渐成熟了。这样,孩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经受磨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三、社会教育是基础和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社会应在下述三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坚持正确导向。必须理直气壮地弘扬正气,弘扬高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曾看过一份以“中学生的社会意识”为主题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富有冒险精神,但又缺乏艰苦思想。
2、敢于参予和创新,但缺乏主动精神。
3、内心存在自我矛盾意识。
4、缺乏个性,他们对成年人有很大程度上的模仿性。
5、思想波动性大,易走极端化。
6、具有逆抗性,普遍带有反传统心理。
7、缺乏全面、合理性的认识观,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过高估计自己。善于客观待人,主观待我。
8、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又有强烈的自悲感存在。
9、对社会的态度:疾恶如仇,反对腐败,反对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拥护和支持新生事物,强烈赞同并参予好人好事行为。但有时在真正面临问题时又成为一个旁观者。
10、对家庭,普遍有一种过高的要求和不合实际的心理。
11、崇拜英雄、明星、成功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追求时尚,但常常带有盲目性。
12、早恋、吸烟等。
从调查数据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中,我认为,中学生对社会现状和影响程度非常敏感,而且在认识程度上也从单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学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虽然有多半的学生对问题都有积极的选择,但很多问题上近30%的消极反应也令人堪忧,仅从负面的角度分析,至少有四点:对社会快速的发展感到不适应,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影响了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判断;过于现实和人本化,理想与奉献精神淡化;实践能力低,缺乏生存竞争意识等。前面涉及的诸如此类问题成因很复杂,有生理、心理和思想素质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有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素,但社会教育以及学校与社会教育二者关系的脱节是极重要的一环。有人说:现在学校老师把学生教育成才需要一个月,而社会上某些不良环境把学生教育成虫只要一天。“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种说法不管是否夸张,但是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是公认的。现在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由于涉及社会的综合各方面,要消除这些现象有很大的难度,加上学生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质有区别,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异。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存在许多较复杂的现象和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新特征,学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可见学生的成长与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特征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现代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三结合,形成合力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有动力,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不管其作用大小,勿庸置疑,对学生都会有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根据个人的特点,还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的才能,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全民族家庭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可以扬长避短、校内外结合、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极影响。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从社会大教育中优化出来的的一个更积极向上、更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课堂既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第一,学校有责任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议,班主任进行家访或通过多种联系手段,及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各项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协调好教育的步调及要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的效果。第二,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学校、班主任加强联系。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也希望家长到学校访问,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学校对学生当前的教育意图和要求等。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家庭教育只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所以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第三、整个社会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只有努力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第四篇:德育教育的反思
德育教育的反思
南京市珠江路小学
毛丽平
《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德育代表使人伪善的教育目的,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德育教育是如此的重要,但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却隐隐地感觉到我们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教育目标太高
教例一: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
作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遇到像子贡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反应会是什么呢?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子贡的行为值得宣传和推广吗?
让我们先看一看子贡的老师孔子对子贡的教育吧!孔子得知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接受国家补偿的赎金,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法律。”
八十年代,各大媒体曾纷纷报道了十佳少年赖宁的先进事迹,赞扬了14岁的赖宁奋不顾身救火,实践了少先队队礼的象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没过多久,媒体的报道纷纷转向,提出赖宁是一个不该提倡的“少年英雄”形象,认为赖宁的行为只能作为一个个案,不能作为提倡的榜样。
作为一名教师,我既站在讲台上向我的学生们宣传赖宁的事迹,也站在讲台上对我的学生说不能学赖宁的行为。至于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找到令我十分满意的答案。此次看了这个案例,我豁然开朗:
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多数,不能把个人化的抉择作为普通化的道德要求加以提倡和推广;
道德和道德教育要区分层次,注重实效,从基础道德教育做起,如果道德上的高标准会妨碍人们履行道德基准,就应该摒弃这种道德高标;
道德和道德教育要承认并尊重道德主体的合理利益,不能无条件地要求人放弃自身的合理利益,否认个人合理利益的道德要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教育首先应该热爱生命,尊重个体。如何既鼓励孩子保持对赖宁的崇敬,又辅导他们加强自我意识,是需要微妙掌握 的教育艺术,如何向孩子们解释对赖宁事迹的宣传与不鼓励效仿他的行为之间的矛盾更是困难甚至是尴尬的任务。赖宁奋不顾身救火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种道德高标,将大多数人难于企及的道德高标加以通报、嘉奖、宣传乃至推广,这实际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二、教育内容太偏
教例二:“让梨式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及其家长从小就是这样教育我们孩子的:大的好的要先给别人,小的不好的要留给自己。孔融让梨可算是中国是德育教育的生动缩影。中国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臻成学生“让”的美德。似乎只要一让,就万事大吉了。
“分饼式教育”则恰恰相反,面对散发着香气的油饼,母亲定的规则是:老大分,老二先拿!这可谓是美国式的德育教育的缩影。让学生自己去为更好的生存而更好的选择,去主动适应客观规律,它重视坚守某种法度、法则,然后让教育活起来。
面对中、美德育教育的反差,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该反思?我我们在肯定“让梨式教育”教育合理成分的同时,是否也该考虑它不足的一面,是不是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是已经滞后于时代的需要,是不是还缺少一些科学的内核。
“分饼式教育”是不是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道德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反思我们的一些德育教育行为,这样片面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学校我们会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某某同学带病来上课,大家要向他学习;某某同学一天到晚专心读书,老师要表扬他。过去从没觉得这样的教育有什么不妥,回头想一想,让大家学习他什么呢?学习他带病上课,有病应该先治病才对。表扬他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学生都如我们表扬的那样,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都是书呆子了吗?他们又怎会具有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呢?
三、教育的形式太虚
教例三:一校长在对老师们布置此次春游活动的目的:此次春游的重点是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各位老师加强对学生这方面宣传。
在学校,我们分管德育的领导经常会这样布置每次活动的德育要求。试问,我们的德育教育在哪里?在思想品德课上?在班会课上?在每年仅有的几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日上?这样的德育教育实效性如何?德育教育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渗透在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之中;德育教育,应是润物细
无声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德育教育不应是说教,嘴上喊得惊天动地,实际效果悄然无息;它应是行动,是体现着现代人先进道德规范的具体的、生动地、真实地、感人的行动。
西方一些学校始终坚持在三个方面评价学生:三分之一看考试成绩,三分之一看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三分之一看你参加过什么活动。而参加过什么活动,就是你的德育成绩。比如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到残疾院、孤儿院为残疾儿童、为孤儿服务,去募捐支援灾区等等。学生也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德育教育、形成了德育规范。
中国的德育教育,耗时最多,收效最小,这已经引起了大家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我想这和我国德育教育目标太高、教育内容太偏、教育的形式太虚不无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呼唤实实在在的德育教育,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石。
2006.2.
第五篇:小学生德育教育几点反思-德育
小学生德育教育几点反思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五、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六、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助“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七、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