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时间:2019-05-15 15:4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篇: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爱学生,请走进学生的心里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每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上了高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可以说软硬不吃;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班里的某一女生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变故,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不做作业,上课睡觉更是家常便饭,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科任老师经常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女生,真让我头痛。该生,交过朋友,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冷处理”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他不闻不问。每次犯了错误我让她给我上交一份材料,作为上报政教处的依据。时间长了,也没老师督促她学习了,渐渐的孤立起来了,自己反到觉得不自在。然后我又看准时机,给她分配一些小任务,我又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她找回了信心,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信赖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她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纪律好了。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我班有个男生,父母都在从事个体经营,平常家庭教育顾不上,这个孩子简直成了班里的捣蛋鬼。我找他们谈话,道理说了一千遍,全成了耳边风。听到任课老师反映他调皮的情况,一气之下命令他们写检讨、写保证书,这一招虽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我不得不静心深省。一天下午,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并让他坐下来。我接着和颜悦色得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我想请你帮我出出主意。”边说我边用真诚的目光盯着他,老师的信任使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让他对当前班级和寝室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唯一委以重任,担任寝室楼长,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调皮鬼”不在调皮,班级情况明显好转.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高中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学生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及言语说教人,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人,影响人。一个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还要善于表达并合理运用自己的爱心。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环境下,让学生体会、理解并接受你对他们的爱心与关怀。既要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群体普遍可接受性,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施予爱心。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心中想的都是学生,很注意班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是每时每刻都在关心自己,感受到爱。

当然,班主任所承担的爱心、付出应当是适当适度的,过分了就会成为溺爱,那会毁了孩子的。同时,他所付出的爱心必须是具有全面性,全面的关心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

全面发展的人。

当一位班主任老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地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言,不会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而作为学生,老师对他的爱与关怀会对他影响深远。当他在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同时也学会了以高尚的情感对待他人,从而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品质,因为他们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热爱、关心上。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更是富有尊严的灵魂!同时他们会把这种爱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并且时不时地给你惊喜。然而,这还只是我们能立刻感受到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把这种爱传播开去,把他带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才是我们无法立刻看到的无形的价值。

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已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执着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每位教师都会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第二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矫正厌学心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它对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生 厌学心理 辅导

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本人就其谈谈浅陋的看法。

一. 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1)情绪和情感消极。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会严重妨碍学习,导学无动力,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有部分同学由于害怕学习,惟恐失败构成对自尊心的威胁,于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对老师不尊敬,对同学不友好,甚至出口骂人,出手打人,因而,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目中无人,在学习上大胆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绪波动极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

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二、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

(1)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实现角色转换。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可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3)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在对其的个别辅导中,要帮助他们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

他们,帮助他们。

总之,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地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

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三篇: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2011年10月24日

时 间: 12:13 学生姓名: 鞠有为 班级: 8年(1)班

性别: 男 年龄: 14 辅导缘由: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初步分析: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辅导经过: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5,换位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6,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1)时间安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案主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把案主的兴趣精力引导到学习上,使他尝试到学习的成功.7,调动多方因素.与家长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情形;向邻居了解在社会上的情形;与任课老师联系,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必要时与派出所干警配合,多管齐下,约束案主行为.8,法律宣传.鉴于案主有盗窃和勒索等行为,我经常通过录象或讲故事等形式,向案主讲解法律中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置,或带案主到附近的看守所参观,使其对法律产生震慑,收敛行为.9,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他人在成长过程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给他假设一些事例,如当同学冤枉你昨天没有做好值日生工作时,你怎么办 当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而他们不答应时,你怎么办 ……通过这些假设挫折教育,使案主懂得在不如意,受挫折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十,辅导结果和体会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张舒恒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从一个眼孔看问题,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他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2011—2012学

满堂红九年制学校

第四篇:高三学生心理辅导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杭师院附中杨敏毅

迅速发展着的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要求人的心理素质相应地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地发展,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任务。我校在市级课题“高三学生思想工作探讨”研究的前提下,又确立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子课题。近年来,课题研究是在通过高三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活动设计并付诸实践,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想法。写成拙文,旨在抛砖引玉,并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一、“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题确立的依据和意义

高三学生面临的不仅是知识的竞争、能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紧张的竞争压力面前,高三学生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担任高三教育教学工作,看到不少令人痛心的场面。

镜头一:一位女同学因考试紧张、焦虑而发展为恐惧,每次考试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失常,高考自然落榜。复读一年,第二年临近高考,她拒绝进课堂,整天很少讲话,不愿见人,最后把自己关闭在小房间内。

镜头二:一位男同学在临近高考时突然离家出走,家长焦急万分。后了解是因家长多次指责其学习不努力,并威胁“考不上大学后果自负”与家长对立的结果,他选择了出走。镜头三:一女同学因在上课时看与本课无关的书,做其他学科的习题,被该课教师发现。教师大怒,严厉批评了她,并撕毁了她的作业本,严重挫伤了该生的自尊心,师生矛盾激化。以后该生拒绝听这位教师的课,该门课总是逃学。教与学的效果几乎为零。

镜头四:某晚高三(5)班某男生寝室非常安静,6位同学都在认真自修。不知怎么搞的,两男同学突然争吵起来,并发展到大打出手,眼镜打碎了,衣服扯破了,身上流血了。仅为一点小事,同学间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

从这一幕幕的情景,我们看到了高三学生自己内心的冲突,他(她)与家长、教师及同学的冲突。的确,矛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但高三的学生为什么会如此脆弱、如此冲动?令人深思,怎样使紧张学习中的高三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常常烦燥不安?”“我该怎样调控自己?”“我是否该求助他人?”值得探讨。

1993年6月广东梅州市嘉康医院对广州市的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高考前的心理健康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有6.5%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1996年6月高考前上海市曾对5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70%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害怕考试。其中一名女生被确诊为严重的考试焦虑症,记忆力几乎丧失。1997年6月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115名将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40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占34.7%。大量的实验与观察证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或身心反应过于激动,会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危害。高三学生正是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下,所以心理矛盾、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其他学生高得多。怎样帮助高三学生准确认识自己、欣然接受自己、有效调控自己、努力塑造自己、成功超越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和个性品质去接受人生的挑战,是一项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青春是黄金,但黄金需要熔炼;青春是宝藏,但宝藏需要挖掘。”人的一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而高三阶段是这关键几步中的重要一步。要迈好这一步,需要师长指点,更需要自己努力。鉴于以上的想法,确定了“高三学生心理教育活动”课题,并在1995.9-1996.7这一届高三学生中重点进行了一些调查、试点、探路工作,又在1996.9-1997.6这一届

高三学生中,进行了比较系统、具体的实践、探索,整个实践过程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年级组支持和班主任的配合。

二、“高三学生心理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针对高三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及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辅助,多方配合,共同参与。活动的目标是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克服自卑、焦虑、烦燥等消极心理,从而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努力塑造自我,为此,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

1、利用班会课开设心理知识讲座。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知识讲座和心理活动课,让学生在讲座、演说、表演、游戏、自测、访问等形式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懂得不良情绪发泄的方式,掌握自我调控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针对高三学生心理现状和实际要求,主要从自我意识、学习心理及职业辅导几方面开设讲座,如:

“个性的底色――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

“生命的亮色――挖掘潜能,刻画成功自我”

“我的未来不是梦――自我目标设计”

“把握今天,超越自己――自我评价,自我塑造”

“学习成功的智力因素――注意、记忆、思维”

“学习成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气质”

“自我调控、驾驭自己――不良情绪调节”

“天生我才必有用――职业选择与成功”

通过以上系列讲座,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能力。2、根据学生需求,开设学生点题的心理活动课和不良心理调适技巧训练课。

“我感到生活不如意!”“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太多啦!”针对这种不满情绪,开设了一堂“抱怨――提议――选择――改变”心理活动课。当环境要求与自己的愿望违背时,人往往会产生不满情绪,这是正常心理反映。但不满情绪又会发展成抱怨,抱怨则属消极情绪。让学生学会在抱怨之余应该想方设法提出三种以上建议,然后从中选择出合情、合理、合适的建议,改变环境或改变自己,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让学生明白,光抱怨是无用的,重要的是在现实面前努力去改变。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多角度的思考,这样才会得到合理结论。

“考试中我常常出现头脑一片空白,怎么办?”针对类似问题,开设了应试技巧辅导课,帮助同学分析产生考试怯场的原因,并介绍几种预防考试怯场的简便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调整呼吸法”、“音乐放松操”等。使学生调节紧张心理、克服焦虑、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态面对各场考试,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我知道我不笨,为什么总学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智商与情商”、“学习方法介绍”等活动课。让学生了解一个人的智商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基因决定,而情商主要是人在后天的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中培养、修炼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新观点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条件下,情商的高低与成功有密切关系。情商涵盖了一个人对已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刚毅力、善解人意力、与人热忱友好相处的交往能力。青少年时期正是培养、修炼情商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明白学习成绩的高低既取决于智力因素,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通过学习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学习。

3、利用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和咨询信箱,对学生进行书面咨询和个别辅导。高三学生带着问题来咨询,主动配合,效果明显。如咨询室收到一封化名“水石”的求助信。该同学谈到对“黑色七月”的恐惧:“我真不知道如何度过每一天?对自己真是失去了信心。7月7、8、9┄┄怎么办?我真想死了算。”咨询辅导员立即给他复了信,并希望能面谈。但

这位学生一直没有露面。事后,在高三(5)班一堂心理活动课结束的时候,一位男生来到老师面前,自称就是“水石”。他终于请求与老师面谈自己的痛苦和忧虑。经过大约三次辅导,他终于树立了改变现状的信心并提出了如何改变现状的措施。在以后的学习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家长都给予他种种的关心和帮助。终于,他战胜了自己,考上了大学。

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同学们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班中的“一号种子选手”来到辅导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请您帮个忙。”“我不想学习,我厌学,我看不进书,我很烦恼,可我不能不看书啊!”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班中的优秀学生,他也会厌学?而且如此痛苦。经了解,原来他心中的期望目标很高,想考名牌大学。但近来每天复习下来,却感到收获甚少。于是,怀疑自己能力,对自己的每一天不满意,对目标产生了动摇。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分裂,所以出现了自我否定的情绪。通过辅导,使该同学看清了问题本质,明白了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都会造成失败,只有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才能超越自己。

4、班主任工作中大量运用心理辅导原则和技巧。这使思想工作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效果大增。如发生在寝室里的打架事件,原来应作为一次严重的违纪事件处理,对打架者一定会给予严肃处理。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发现,发生这样的打架事件,并非同学间有怨恨,有打架的坏习气,而是因为内心烦恼发泄方式不当。对两位同学的行为并没有做定论性批评,而是指导学生该如何发泄不良情绪,如何提高自控力。使同学不仅认识了自己的问题,又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如高三(5)班一位同学一再提出要换座位。是与同桌有矛盾吗?是视力不好看不清板书吗?都不是。班主任仔细了解,发现该同学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但同桌成绩比他好,有时会流露出轻视别人的言行,“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真笨!”说者无意,听者感到很剌耳,已有自卑心理的他,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每天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成绩更受影响。换座位是想摆脱环境压力,找回自信。班主任理解了他的心思,愿意帮助他。换了座位后,他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5、任课教师达成共识,重视心理辅导,实现教学渗透。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渗透心理辅导。教师们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一方面进行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给予帮助、指导,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诱发产生的心理问题。如在各次模拟考试中淡化名次,小测验后教师批改错、对,要求学生将错误及时订正,分析出错原因,掌握正确解题方法,巩固知识内容,淡化分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重纵向比较(即自我比较),鼓励不断进取,轻横向比较(即排名次),期望个个成才。

6、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介绍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高三学生心理特征,要求家长对子女有适度的期望,尊重子女意愿,平时与子女有良好的沟通。反对权威式的指责、嘲讽、甚至惩罚。发现子女有不正常倾向及时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

7、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在教室布置上努力创设一个明亮、宽敞、舒适的环境。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在班集体建设中努力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心理知识普及,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常识,关注自我的情绪和心态,明白心理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烦恼,思考产生的原因,提高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迫切性。

8、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心理知识的理论水平。在讲座、辅导的基础上还向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书目,并指导其自学。如《考试心理辅导》学生人手一册,让学生比较详细了解考试

焦虑心理形成原因、表现、危害及对策,掌握应试技巧。推荐的书目:包括《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自我心理平衡术》、《高中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调节》、《正确把握自己》、《开启心灵的钥匙》、《中学生智能开发丛书》等。学生在学习余暇广泛阅览心理学丛书,丰富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解决心理问题。

三、“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反馈

通过高三整整一年的实践,不论学生,还是教师、家长都深深感到收获不小。

1、学生的反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得益最大的也是学生。在对心理活动课评价中,学生们的感受是:“一堂课下来,使我了解到一些平时课堂之外的东西,使我大开眼界,如同拨开我脑海中的迷雾一般,将世态呈现在我的眼前,真是有味。”“心理课使我感到心情豁然开朗,获得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而且也使我增加了信心和勇气,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认为心理活动课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轻松又充实,迎合他们的需求,所以大家很投入,收获不小,受益终生。

2、教师的反馈:从教育改革的发展看,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班主任们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从而塑造良好的个性,发展健全的品格。它同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成熟、潜能的开发,使之获得最大限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无法涉及的某些方面,成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任课教师们体会是,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能及时解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恢复信心,提高学生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较准确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适度的目标,能以良好的心态保持学习积极性,避免了以往成绩较差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卑、厌学以致自暴自弃的现象发生。如高三(6)班有一位同学由于基础较差,每次考试成绩很低,但他仍能针对自己实际情况,制定补习计划,主动请教同学、老师。他说:“考入大学对我来说有很大困难,定这样的目标也不现实。我想考高中中专,我有信心,一定要努力到最后。如果今年考不上,我决心再补习一年,争取明年考上大学。”有了良好心理品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发挥最佳水平,当然也有利于学生坦然对待失败,及时调整心态,从困境中走出来。

3、家长的反馈:“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都有的心理。“恨铁不成钢”也是许多家长具有的想法。家庭期望过高给子女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有些学生自卑、焦虑、惧怕考试。也有些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厌学、逃学,结果可想而知。现在不少家长明白了,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都不能促进子女学习,只有建立在智力能力、学业水平、兴趣爱好基础上的合理期望才能起促进作用。家长们能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帮助其子女确定学习目标,升学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家长也学会了以平等、民主的身份与子女沟通,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理解、尊重、支持子女的选择。如高三(1)班的一位学生,高考成绩600多分,考出了水平。他自己高兴,家长也十分满意。如何填报志愿呢?家长希望填本省的名牌大学,热门专业,而该同学较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认为这次高考成绩虽然不错,但自己并非是一流的尖子学生,只不过发挥出色而已。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上平时做事认真、细致、踏实的个性特点,比较适合医学专业,决定报考医大,最好能报外省学校,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家长与子女出现了矛盾,尽管家长感到很遗憾,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4、高考结果的反馈:这一届高三有90%的学生考入了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这个成绩是令人满意的,说明一年的实践,在促进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个性品质迎接高考的竞争,以求最佳发挥各自水平”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从高考落榜学生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均能正确对待这次挫折,寻找失败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制定出新的目标,争取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四、“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后的思考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第一轮探路、尝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轮系统实践,经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引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重视。应该使教师明确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和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活动。学生的动机、态度、兴趣、意志等的提高,不仅是教学的任务,也是赖以进行和提高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加强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力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心理辅导原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殊性及个体成长过程,教书育心。

2、学生许多心理问题并非在高三形成,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积累所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光包括自我意识、学习心理、考试心理、职业指导,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性格教育、耐挫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卫生教育及情感、情绪等。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列工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高一开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到高三年级就可以开设一些针对高三特点的教育内容,做到省时高效。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如活动课中的情境设置,可利用电视片段,声情并茂,更具感染力。在量表测试时,可利用计算机操作完成,使统计更快捷、准确。又如“看未来”小实验,学生随教师导语,慢慢“走进未来”,导语的设计运用音乐作背景,配上一定的音响效果,就会产生超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受,实验效果一定会更好。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力求做到“三落实”:时间落实,每周或两周安排一节;教材落实,教师要有一本活动课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备课,学生最好有相应的配套材料;教师落实,学校应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任课,并为这些教师提供一定的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和自身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对学校教育工作起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它应成为学校整个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在我国的许多中学尚起步不久,在更多的学校则处于草创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也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者参与讨论,以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使这项工作渐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书目:

1、姚鑫山等编:《开启心灵的钥匙》,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2、陈家麟著:《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霍克林:《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学刊》1996

年第四期第24页。

4、北京市101中学编著:《学习与考试》,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年版。

5、李盛聪:《论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渗透》,《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六期第32页。6、黄淑真、姚立新编:《考试心理辅导》,《杭州教育专题资料》,1997年。

第五篇: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

解开心中千千结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

静安小学 戴稚萍

一、个案现象

小何,三年级时从内地转到我班上的一位男生。初次见面,当我问他话时,他总是眼皮也不抬地小声应答。除了觉得他长得眉清目秀,有些腼腆外,没有其他不良感觉。

大约一周后,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了。先是陆续有同学报告他骂人、打人,对同学态度粗暴。接下来就开始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有时上课哼小调,大家安静写作业时,他突然大叫一声。喜欢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大家哄笑。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对同学的帮助嗤之以鼻。平时喜欢独处,课间不参与同学间的游戏。喜欢看课外书,常常陶醉于书中人物的故事中,与同学、班级之间仿佛筑有一堵墙。喜欢嘲笑同学的无知,但自己又做不到最好。

二、诊断结果

根据小何如上表现,我认为该生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特征,如:由内心焦虑、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导致的攻击性行为,造成一系列入学后的适应困难。但还尚未完全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分析原因

有了诊断结果,我着手从不同渠道,多方面地了解、分析、发现形成小何心理障碍的原因。原因之一:矛盾的家庭教育观造就了小何畸型的心态。

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小何的成长背景。其父大学学历,经商。其母高中学历,辞职在家。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小何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被安排学这练那。对小何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他从来没有满意过,常对儿子说诸如此类的话,“当年你爸如何优秀,你为何不知争气?”“你太令人失望了!”„„轻则一通批评,重则一顿毒打,给小何心理上构成极大的压力。由于父亲的预期要求过高,超出了小何的实际能力,小何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小何心理焦虑的产生。其母亲见丈夫对儿子这般,非常心痛,背着丈夫溺爱孩子。夫妻也常为儿子的教育争执。由于父母错误、矛盾的教育观、彼此间的不和谐,更加重了小何心理焦虑的程度,最终导致他心理上的失衡。整日想法躲避父亲,向母亲提出不合理要求。由于其父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小何实行“高压”政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实际上也为小何提供了一个不良的行为榜样,成为小何好攻击、违拗的源泉。所以,小何在学校对同学苛刻、粗暴。原因之二:班主任教育方法的不恰当,为小何心理障碍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何有一位表姐从他入小学那天起就负责接送工作,小何转来我校后,她也跟随而来。我利用表姐接小何的机会,详细询问了小何在过去学校的情况。原来,由于母亲的溺爱,父亲的过分严厉,在矛盾教育观中成长起来的小何,身上有许多不良行为倾向。入学后,母亲与班主任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沟通出现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在班级,小何常常是老师罚站、批评的对象。班里一有事,小何马上意识到同学们要怀疑他,老师要找他 的麻烦。久而久之,小何与同学、老师之间产生了抵触情绪,在班级中处于孤立状态。他不合群,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致使小何于家、于校都如同他在日记中写道的:“那时,我既不想回家,也不想上学。”造成了小何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原因之三:错过了绝好的教育转化机会。

转入新学校,由于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身上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主动向新班主任反映小何的情况,错过了一次绝好的教育机会。来到新班级,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小何更内向,更孤僻,他陷入了更糟糕的状况,直到新班主任老师发现为止。

原因之四:缺少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认同感及自信心。

小何很聪明,爱看课外书,知识面较其它孩子宽广。一方面,由于自视甚高,瞧不起同学,认为他人幼稚无知。另一方面,由于小何的家庭教育中指责多于肯定,常常让小何有挫败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又严重缺少自信,不能认同、悦纳自己。

四、对症下药

摸清了原因,掌握了症结,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全方位地对小何进行心理辅导。

1、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端正其父母的教育观,向其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书籍、报刊等,提高其对教育、儿童心理的认识水平。恳请家长与学校教育配合。我专门为小何准备一本“学校家庭联系册”要求每天我与家长均在小本上写几句话。一方面是彼此了解小何在校、家里的表现,更主要是记录下小何的点滴进步。

2、谈心。这是我采用的基本疗法。我除了定期找小何谈心外,有意无意地谈上几句。让他重新认识自己,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的孩子。为他重新建立自信、自尊,使他悦纳自己,欣赏自己。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师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等。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按我预先的意愿改正不足。每当那时,我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为促进他的进步起催化作用,并辅助他做到持之以恒。

3、营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让他在这个集体中感到温暖、安全,为这个集体感到自豪、骄傲,产生为之争光的愿望,从而引导他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学会关心、体谅、理解他人。4、发挥特长,扬长避短。利用小何爱看书的特点,我向他推荐如《爱的教育》等书籍,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发挥他知识面广的长处,让他在班级信息交流,各类活动中担当主角的任务。

5、抓住契机,及时准确施教。在小何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最成功的地方,也是这一个案辅导工作由量变到质变,实现飞跃的一个关键之处,就在于我发现、利用闪光点,抓住契机,及时准确施教,真正让小何“旧貌换新颜”。一天,小何拿一本作文书给我看,建议我在班级开展文中的活动。我看过文章,原来是一位小学生写的一篇记录班级开展“每日班长制”活动的作文。我当即肯定他关心集体,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的聪明之举,并马上召开班委会,讨论、制定实行“每日班长制”的方案。当我在全班宣布班委会的这个决定时,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一致同意让小何担任第一任“每日班长”。从此,小何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进寝室。我发现小何 非常有管理才能,他除了以身作则外,把班级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从那天起,小何逐渐转变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生,还被评为校行为规范示范生。而且成绩名列前茅。他一直与我保持联络,他称我是恩师,他人生起步的导航人。我知道他现在一切令人满意,由衷地感到欣慰。

以上有关小何的个案心理辅导是我几年来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个缩影。我深知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兼心理辅导教师,我要用我的爱心去拥抱一切孩子,去理解、信任他们,去增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用全身心去拨动每一根琴弦,让它们弹奏出动人的曲调。

下载加强学生心理辅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学生心理辅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辅导对象: 何勇志 年级: 七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2 辅导时间 :2017. 10.31 问题表现 :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当老......

    学生心理辅导 心得体会(大全)

    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曾经比较单纯的认为自己比较年轻与学生的沟通情况很好,上课气氛比较活跃,所以理所当然地感觉到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没有什么问题。 直到我指导学生参加技能节训......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姓名:小超 性别:男 年龄:13岁 年级:七年级 籍贯:天津 家庭住址:西青区于泽园 咨询时间:暑期军训期间 辅导老师:phdnr 辅导简要记录(心理问题、简要经过、辅导......

    初三中考学生心理辅导

    初三中考学生心理辅导 叶晶宏 优化情绪 强化自信 进入状态 充分发挥再过100天中考就要到来。从月考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稳步提高,特别是一批学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这说明同......

    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学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辅导目的: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辅导对象:学......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报告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报告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形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目前学校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比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学生的......

    毕业生学生心理辅导7

    中考前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初三学生谈复习面临中考有的同学复习有条不紊,有张有弛,学习很有章法。也有的同学到总复习时,面对知识量大,常常顾此失彼,一片茫然,什么都想抓,结果......

    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精选)

    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一、学生学习差异面面观 (一)差异行为 1.良好的学习行为:认真刻苦型勇攀高峰型享受兴趣型井然有序型 2.常见不良学习行为:对抗型白日梦型抑郁型厌恶型被动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