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样例5)

时间:2019-05-15 15:1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

第一篇: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

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

当前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定教”的今天,生本课堂别有洞天。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学生课程资源,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然而,由于某些实施者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使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部分教师还因此放弃课堂管理和秩序,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许多课堂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课堂教学层面出现无效和低效问题,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课堂管理是我们维持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断创造动力资源必要手段,那么,怎样开展有效的生本课堂教学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观念改变是实施生本课堂教学的前提

生本教育是在我县近二年来频繁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演化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师本教育而言的。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听、说、读、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上来。在这种新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必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在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形成的,它叫“师道尊严”。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形成师生关系肯定是对立的,没有平等、民主可言,它在师生之间树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厚障壁。在这种陈旧的师生关系下,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有想法不敢说。又怎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因此,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是平等的、民主的。没有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本课堂教学,只能是一堂乱哄哄。生本教育要求转变教师观念,要求以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所以,教师在课余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课堂上也是学习的个体,要认真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每个学生发表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它要求教师需有更强、更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来处理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角色改变是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师的角色要从一个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做领头雁、带路人,而是做一个指路者、指引者。教师作为指引者,其角色决定了他:必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互动中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此,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引导者、指路人,是在指导一群学生去寻找知识的矿藏,智慧的宝库,而不是他们的带路人、领头雁。因为每个学生就象大海中的一条航船,教师不可能成为每条船的舵手,但教师可以给他们每人一个罗盘,给他们指明方向,引导他们奔向目标。然而学生终究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无论在学习态度,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欠缺和不足。因此,做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除了善加指引外,还须善加促进。否则学生就像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坐在那里无事可干了。在生本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能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关系也由传统专制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平等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故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要鼓励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看到他们的进步或另样的才智。教师与学生只有有了这种平等、民主的师

生关系,才能用公平、公正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学生,才能建立一个人人接纳的并支持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丰富的互助学习的良好情境,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另外,教师不要忘了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调控是生本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在实施生本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要上好一节课,不是看你老师怎样表演,而是看老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配合”。课堂上没有好的纪律,就会失去课堂的有效性。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不讲闲话。然而,好说好动是中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纪律,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甚至高声喧哗等等。生本教育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操作时按照年龄特点,初一举手发言。只要教师鼓励得好,刚上中学的学生还是爱举手发言的。初

二、初三的学生积极性较差一点,可用点名或轮流发言的方式。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刚任课的时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生本课堂教学的生产力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生本课课堂教学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生本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增强自我责任感,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心理氛围。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改变教师的工作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两者相结合,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师的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为共同学习而集中在一起的指导者,教学活动是联结教师和学生感情的共同载体。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就会产生一种亲近力。这种亲近力使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从而提高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你,你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被学生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教师是科学知识的开拓者,是知识和智慧的引渡者,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体作用。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此外,在生本教育中,课堂评价对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是一个小环节但却是一个重要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个别或小组学生的不满甚至对抗情绪;教师要小心地采纳,区别对待,并用心地去察觉不同学生在对待评价上的期望,做到随时修正。如果课堂评价处理得当则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应在实践中严格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作一位让学生爱戴、尊敬的好老师,为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人格健全、富有责任感的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二〇一三年一月七日

第二篇: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语文组 刘艳辉

生本教育是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最基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具体来说也就是在生本教育体系中所指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具体到实际的课堂,生本课堂有这样几个基本步骤:1.学生先学2.课堂上小组交流3.课堂上全班交流4.总结或者巩固

一、如何保证前置性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前置性学习”显得尤 为重要。它决定了你的课堂是否高效,决定你的课堂是否开放,甚至说它决定着老师课堂的教学走向。

前置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进行一节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情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习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和如此强调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地为学服务。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更不可能做到先学后教。通过“前置性作业” 的布置,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完成前置性作业,让其带着准备走进课堂进而更好地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注意前执行作业布置是要注意把握几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是注意对前置作业完成情况设置相对应的评价机制。

1.低入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2.指导性原则。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

3.个人作业与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原则。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前置性作业尽量安排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相结合。

4.趣味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颇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既有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在布置作业时目的不明确,题量过大,题型单一,没有跟进的评价等等,同时也有学生需要对于教师新的教学形式和自我学习方法的适应过程。在这样一步步的实践摸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由最初的四分之一的优等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到后来近五分之四的学生主动高质量的完成。而这也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 在

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由于在合作学习中,缺失整个班级的合作小组运行机制,小组合作泛化、形式化,形成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的局面;学生缺少了独立自主的思维过程等等一些偏差,影响了学习品质的提升。为此,怎么样才能让小组学习小组交流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中出现伪交流,伪展示的现象成为实施生本课堂的另一个关键。

二、实施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一)小组管理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先进带动落后,追求整体进步。而这首先就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构结构。小组的构成不能是随机性的,而应依据学生现有的不同发展情况,让一个小组内既有优等生同时又有中等生和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在这样的组成基础上,同时尽量兼顾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善于表达与不善言辞,有领导组织能力的与不善与和别人协作交流的学生等等。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的实质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这样,如果把每个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若干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无形当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这样从某一方面来讲也弥补了大班额教学所产生的一些弊端。

(二)小组内的交流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所当然,我们的课堂就要特别重视个人的和群体性的自主学习。课堂中要遵循独立尝试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共享的原则,进行生生、师生互动。独立尝试有自读、自思、自练等形式,合作学习有互学、互查、互议、互评等方法,而小组合作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方式。在小组合作时,要互动学习、过关纠错。而互动学习在预习、和课堂上都可以进行,主要表现课上组内的 A层学生带动B层、C层学生学习,大家共同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其在小组内互动,切不要走过程,毕竟课堂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全班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而小组小展示的过程就给了每个学生和学习伙伴互动的时机。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让其组织好组内的交流,避免课堂中小组交流中看似热闹非凡,实则胡聊乱侃,同时教师可以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取得一致的看法。课堂上则通过展示、点评、质疑实现互动。

三、如何提高小组大展示的实效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所以在小组大交流中,就要求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教师不要着急去讲,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要在课堂中过分干预学生的思路,我们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帮助,这样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才真正是以学定教。现在的课堂中,很多的时候不是让学生去自己去感悟文本,而是让学生努力感悟老师的感悟,学生实在课堂中努力寻找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非是老师学生自己真是的有感而发的想法。在学生交流之前,学生估计在哪里理解起来有难度,准备通过哪里加深学生的感悟,这些在课前都要有所预设。当然,在小组大交流的过程中还

是要有教师的组织,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随心所欲地交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相应的形式设置。

1.小组问题讨论式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或学生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各个组员发表意见,经本组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

2.角色表演式 目的是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交际能力,也可以在情境中加深对形象的理解和文本情感的领悟。

3.游戏竞赛式 团队游戏竞赛是合作学习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合作的气氛,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游戏 竞赛式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赛。教师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各小组中相同编号的学生进行比赛,他们水平相当,机会均等,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还可以在小组大交流中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此如疑难破解式、小组辩论式、拼图组合式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需要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做一个学生背后的推动者、团队的调和者、问题的释疑者和学习的建议者。一言以蔽之,需要我们放手。

在这个过程中,生本课堂的本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这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我们要对学生放手,但是并不代表教师无为。有人说:“生本课堂”来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的课堂”,我想是浅薄的,相反,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精彩发言并给予相应的肯定与鼓励,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而临时生成而进行适时的点拨于引导。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张力、生命力反而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勤的研究性的劳动。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也更加具有挑战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性问题,这些是一个方面,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

1.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泛泛而谈时,如何引领孩子深入。

2.教师需要思考在环节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转移触角与视线。3.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4.教师需要思考在什么时候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包括思想上的认识。

5.教师需要思考在学生精彩生成是基于合适的肯定和鼓励。

一句话,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的角色,但也不能褪去教师本该承担的角色。

第三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善待学生的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实践证明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育专家顾泠沅曾说过:“只有学生愿意学、学得起劲,这才是课堂最大的增值点”。一.“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内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是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内容。用充满活力的简单方式取代严苛繁杂的课堂设计,把追求短期指标的课堂转变为“追求人的发展”的课堂,把控制生命的教学坚决地转变为“激扬生命”的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成课堂、自主实践,主动预习、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合作、主动延伸的课堂。(一)生本课堂首先应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二)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超越教材,积极审视、科学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预设内容+生成资源”,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三)生本课堂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眼中有学生”,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共振共鸣,实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四大关注点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以激扬生命的方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在每一个45分里落实低负高效。(一)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②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③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二)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本课堂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位置,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评课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三)关注让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落实;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①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②

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三.我校“生本课堂”理论下特色化、校本化的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尝试与探索: “生本课堂”理论是支撑新课堂的灵魂,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学情不同,方法不同,用“生本课堂“的特色化、校本化去解决“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我校自2012年结合昆铜中学、北蝉中学、干览中学的教学模式,开始尝试用“生本课堂”的理念在七、八年级进行教学模式探索: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教师少教甚至不教,让学生主动学习,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

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注:参考其他学校实行的有效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特点进行合理整合)分为先学后教--再学后比--整理检测--预引对接四个主要环节;七步教学操作环节如下:

1、自主学习(先学),2、课堂探讨(后教);

3、合作探究(再学),4、展示评比(后比);

5、学习整理即课堂小结(整理),6、当堂检测(检测);

7、预引对接(预引)。(注:前5个环节在前期实施过程中作为考查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必须具备的项目,后两个环节允许教师根据教学进程与时间合理安排。)四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及要求见下表

2011年以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校本学习为契机,在七年级对数学、科学两门理科进行师生共用“导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试点:结合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个人主备先行,组内集体研讨、优化教学案,教学后反思并进行第二次备课;于新课前一天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导学稿提供的预习流程自学,完成旧知回顾与新知探索(以填空形式出现),理顺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批阅导学稿(可集体批阅也可抽样进行),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便于教师在课堂上集中精力与教学时间重点突破。

“导学稿”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中上生能及时完成,对这些学生学习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多数中下生显然缺少必要的影响与促进,这些学生较少完成,有的只是当作任务,在未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导学稿中新知的填空,导致预习质量低下,教师第二天的批阅无法从各层次学生预习情况中找出共性问题,也就无法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同时由于只是两门理科进行“导学稿”的教学尝试,学生的作业量相对实施前略有增加,这也是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每天必须完成的预习工作的一个原因,而各班级同一学科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性,一年试行效果不理想,对其他学科其他年级的任课教师没有一定的观念影响,“导学稿”教学模式整体推进有一定困难,但从另一方面也为我校尝试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借鉴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方面的。鉴于导学稿教学法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缺少学生自主参与性,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少等多方面问题,而我校学生厌学情绪居高不下,各年级段各学科成绩在我区各初中学校排名中多居八、九位,个别学科成绩略有下滑,“优生不优,后进生增多、中间生减少,整体成绩呈前低中平尾翘”,陷于农村初中“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尴尬局面。为了全面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吸收我东乡片两所小规模农村学生实施的小班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效经验,以学生学习合作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抓手,在七、八年级尝试“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施多年并逐步凸显教育价值的协商教育,从德育和教学两方面同时推进。

经过三、四两月不到的推门听课,大部分教师已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正悄悄发生转变,这一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多数学生接受,从随机调查看,课堂学习小组中编号为“2”、“3”、“4”的学生影响较大,“2”认为以前自己学习中遇到问题,没人给予帮助,现在能很快在组内得到解决,因为教师明确规定“4”或“5”有义务帮助自己;“3”认为以前课堂学习中自己容易走神,听课不专心,现在组内同学会提醒自己认真听讲;“4”觉得自己在组内合作中获得进步的同时,通过帮助别人也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对自己学习信心有很大帮助与提升,各层学生“动起来”的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中我们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虽然我们的课堂学生看上去是“动”起来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动的多,“神”动的少,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摆脱短期指标的影响,仅仅满足于课堂形式的转变,为了知识点和分数的问题,特别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课堂后,并没有让学生在“根本处”真正自主,仅仅用一些固定的书面安排去束缚学生的问题,导致我们各备课组研讨形成的详尽的导学案与似乎“热闹”的小组讨论,“精彩”的班级展示都只是载体和形式上的东西,教学进度的影响促使教师走回头路的意识随着教学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个别教师习惯性与学生争抢课堂主权,“复辟”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四.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及反思与进一步的设想

(一)从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中,多数教师认为“不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型、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适用现推行的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模式”。从随堂听课与教师课堂观察,部分班级中的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对该教学模式的兴趣仅能持续前几天,小组集体意识淡薄,小组合作讨论不愿参与,总把自己当作旁观者,个别学科45分钟内不愿主动回答一个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八年级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八年级教师普遍认同“在八下学期快结束时才尝试这一教法,从让学生适应并接受这一教法的时间上来说,有种一再“亡羊”后才考虑“补牢”的味道,现采用的小组激励机制对这些多次经历学习上失败,父母和自己都已麻木、放弃的后进生来说,已没有多大的触动,我课题组曾找过部分学生交流,部分后进生对自己能否加分,能否为小组加分,能否通过自己努力与小组一起成长,成为某个比赛项目优胜之星,他们多流露出“无所谓”;同时这些后进生正成为他们所在组在各科课堂教学各项目比赛垫底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逐步丧失对他们帮助共同提高的意愿,而其他组多不愿接纳,就算碍于教师面子勉强接受,过不了几天仍会因这些学生课堂上不良、无用表现在其他组成员一致要求下被“退货”。如何转变这部分后进生仍成为教师深化、推行教学改革最头疼的问题。

(二)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稿,如何发挥导学稿的有效指导价值仍是教师关注并无法解决的问题

1.有教师提出:新课中部分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知识的细节内容,学生不可能通过预习解决,有的连组长都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从课前导学稿的批阅中多有发现),而部分知识的错误理解对学生学习新知又容易“先入为主”,对课堂教师的讲解修正造成一定阻碍。

2.一般导学稿中都明确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多不去阅读,让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前或知识整理环节让通过集体阅读或讲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而对于导学稿中教师出示的书中例题,学生多采用简单抄袭解答过程,并没有真正理解,展示环节只是书上过程的简单搬用,如果教师缺少进一步对解答过程的提问,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教师确实一时无法发现。在八年级数学导学稿中,曾采用以书中例题类似的变式题作为例题,要求学生在书中例题理解的基础上类似解答,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与变通能力,以变式题组训练学生的思维。而在八年级科学中,有教师提出在预习环节必须完成两个任务:①是导学稿中的“自主学习”内容必须完成,对学生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提前给予指导;②课堂中的探究内容(导学稿中出示)要求学生先看过、了解过,初步数学探究内容与问题;但从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再发现,多数学生没有按教师一再强调的操作方式进行,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合上书参与思考时多无从下手。教师最担心的是:对多数学生来说,预习仅成为流于形式上的教学环节,没有多少实际的教学价值。

(三)在让学生对先学内容与再学内容进行展示的环节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让实践中的教师彷徨、忧虑而有些无所适从

1.口头表述的学生表达声音不够响亮,不规范,有些问题组内虽经过集体讨论,但表述的同学未真正理解,表述过程仍有多个问题,教师不得不随时通过当堂指导提醒表述的同学注意表述方式才有所改观。

2.其他组学生在展示或表述时,其他组学生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未认真倾听或观察板演过程,或做导学稿下面环节的练习、或做作业,有的甚至表面上讨论问题趁机聊天说笑;整个课堂似乎学生“积极参与”,但真正“有效参与”的很少。

3.为加分环节的公平性,让更多小组都有机会参与展示,教师不得不安排较多教学时间进行展示、点评,有些一题多解,学生为本组能多获得分值,提出自己的解法,有时因为没有认真倾听或组内交流不充分,解答思路断断续续,需要本组同学相互补充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有序展开,以前一节课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能完成的教学内容被拖成一课时仅完成一半多,应该说进度问题是教师最纠结,也是教师想走回头路的重要原因。有心的教师曾采用根据学习内容预先把问题或活动分配到各组,由组内商议并指定由谁完成展示,少用抢答方式,减少展示时间,推进教学流程。

4.生本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而在对“合作学习任务”(探究有价值意义的内容)进行组内讨论环节中,讨论多停留在表面,有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为了获得发言的机会,对所学的内容不求甚解,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当教师举出反例时就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学习问题没有更深入的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小组合作效率确实不高。

5.现推行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有一定负面影响,学生的单词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缺乏一定的语境,教学环节未能环环相扣,对学生阅读、口语能力的提升带来相当困难。(四)教师的担心

若把课堂较多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组内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容易造成在交流展示时学生只关心问题的答案,而缺少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深入理解,缺少对知识与例习题的变式、拓展延伸;就连优等生对学科中难度以上的问题思考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分析,若教师对新知识讲解分析过少,课堂容量大量减少,是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优等生的思维的培养会成为另一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一点从北蝉、干览两所中学的教师交流中得到验证。而我校必须尽快解决的“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目标又如何得以实现?优等生的进一步缺少是否会影响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与优生的流失?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一时也无法有效解决。而从各组优等生的交流中可知,多数优等生对自己在课堂上担负的帮教任务不喜欢、不愿花精力去做,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小组合作多停留在表面。(五)小组座位安排带来的弊端

小组座位的安排与加分竞赛机制对部分学生缺少诱惑,在某一方面却为这些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便利,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现象重复发生,而部分组长为避免本组“1”、“2”学生因旧有不良学习习惯常忘做作业或不做作业导致本组被扣分,往往默许甚至提供抄袭作业的便利,而这些学生还理直气壮解释为“组长给予指导”。组长的职责与各小组的监督机制仍有待今后教学模式深化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另一方面,教室内座位的安排也让我们教师很纠结:八年级各班人数多为32~36人,无法以每组4人或5人安排,6人组(5人组、6人组座位编排如图所示)多常见于现行座位安排中,于是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6人组)不得不面临背对或侧对黑板听讲的局面。一段时间后,教师麻烦于集体讲解或展示点评时一再提醒“请看黑板”,学生麻烦于一堂45分钟课堂内必须多次转身或转头看黑板,有的时间一长出现颈部酸麻现象或不注意听讲;而各段3、4、5班级教室面积小,座位安排空隙少,教师巡视不方便,却让学生讲空话更方便。(六)在“合作学习展示”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评价缺乏策略

1.没有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却言之有理的答案;直接否定了学生的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时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

2.教师往往急于呈现自己的观点,没有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在什么情况下介入没有把握好,没有给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留出足够多的空间,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⑶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没有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部分感悟与反思

1.生本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功夫在课下,精彩在课上”,老师的角色就是如何组织学生精彩展示,如何给小组活动搭建平台。

2.突出学生主体不等于放任学生自己学,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能及的,教师应为之。其实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绝大多数是取决于主导的催化能力的高低,那种淡化或否定课堂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恰恰是“主导作用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有效发挥,教师可以根据课型、课标、学情积极探索“讲”与 “学”的“黄金分割点”,而不是每节课过多地纠缠在时间的多与少,更不应用时间占用的多少来衡量课堂45分钟效益!3.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⑴生本课堂应具有什么的形态,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有何区别,如何去建构,哪些理论可指导生本课堂的建构,生本教育应具备什么样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等,我们只能从阅读学习和案例分析中寻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习来引领导航生本课堂。⑵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优化完善生本课堂,从而建构出不同学科和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4.郭思乐教授说过:“比起学生能做的事情来,我们需做和可做的并不多”。新课堂的成功,需要我们把“核心性”的学习交还给学生,而面对学生的学习,我们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即“读和做、缓说破”,“先成长、后成绩”,“素质好、何愁考”,在痛定思痛后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使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推行,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把教学模式的探索引向课题化发展,决定成立白泉初级中学课堂改革研究小组:(一)研究小组办公室:

第四篇: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呢?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形成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怎样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1、学习为先,导航“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应具有什么的形态,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有何区别,如何去建构,哪些理论可指导生本课堂的建构,生本教育应具备什么样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一系列问题时只能从阅读学习和案例分析中寻找到答案。我们要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养其根侍其实,加其膏希其光”,唯有阅读学习才能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通过阅读学习来引领导航生本课堂。

2、实践为基,践行“生本课堂”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课堂实践的这片土壤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唯有教学实践才能检验生本理念是否内化、生本课堂是否构建、生本发展性评价是否建立。每位教师要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优化完善生本课堂,从而建构出不同学科和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同时学校要“五课并举”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研组长的研究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达标课、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为教师搭建践行生本课堂的平台,力促生本课堂的建构。

3、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

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经验型教师而成为名师和研究型教师,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师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发展性评价指标

“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3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本课堂”应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

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3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本课堂”应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生本课堂发展历程

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生本课程]是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生本课堂”行动研究总课题组的科研课题。[生本课程]的“生本课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早在2003年,[生本课程]科研小组就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开展了教育教学研究。在近10年时间里,科研组在全国各地不同区域的30多座城市开展了教学实验,近万名小学生参加了“生本课堂”的学习和训练,近千名一线教师参加了教学技能培训或进行了理论学习。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本课程]专家和一线科研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总结提炼出[生本课程]的“7·3黄金法则、6大系统板块和5大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生本课程]导学理论和“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2011年3月,项目正式立项国家“十二五”课题。课题开题后,总课题开始有计划的在全国各地发展实验校区,目前北京总部导学馆已经为推进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革命性贡献。

第五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拼角、折角得到验证。又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放手让学生讲解具体思路,小组汇报后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例如《植树问题》中收集鲍峡小学小树林、舞台、鲍峡一桥、五指四空等等,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阮秀丽老师上的《图形的拼组》,阮老师导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图形?出示课题围绕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美丽图案过渡到下一个例题,教学评价也是用三角形。自始至终围绕三角形展开教学。

5、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反思: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下载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管理策略(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智慧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讲解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有效地 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 在教学管理中采取的策略可称为教学管理 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复习题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课堂教学管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手段组织课堂中可获取的教学资源的过程。 2、知识管理是一种收集、保存和分享......

    生本新课堂的基本策略

    时间: 4月3日 讲座:优化学与教的方式创建生本新课堂 二、生本新课堂的基本策略——学与教的阶梯式分解 1.阶梯式分解的意义。其实,我们的课堂一直在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认真阅......

    生本理念下的课堂组织

    生 本 理 念 下 的 课 堂 组 织 店子镇中心小学 王太平所有参与生本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都清楚一件事: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课堂组织就是其中之一。在生本课......

    美术课堂下的生本教育

    美术课堂下的生本教育 作者信息:姓名:马菊 性别:女 年龄:30岁 职称:二级教师 学历:本科 学位:学士 单位:绥德县教研室 摘要: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苏霍姆林......

    生本课堂下的小组合作

    生本课堂下的小组合作 罗燕 方式,而真正实施起来,在教学中并没有落到实处。以往的小组合作都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读书心得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从学校借阅的辛继湘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一书,令我感触很多。书中对课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指明了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