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师德与师爱心得
学习师德与师爱心得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结构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公正——令人信任的师德要素;师魂——不可或缺的师德支撑。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基本理论知识,深刻的反思了平时自己的教学实际,检查自己在师爱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做了分析;思考了如何学以致用,以学促变,让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体现高尚师德。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学生都是一部书,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首诗。我们要知道的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衡、严而有方、严而有情。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讲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种思想;它收获行为;你播种行为,它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它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它收获命运。我们教师应该学会播种。
爱要有原则。我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我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及看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有时带到自己家里给予培优补差。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我要做一名称职的老师,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孩子的心灵。
对于学生的教育我总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自己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使他们健康成长。并能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
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第二篇:学习师德与师爱有感
学习师德与师爱有感
我是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但我很惭愧,因为我从未这般认真深切地体会师德与师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今做教师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程,尤其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懂得了许多,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身上那独有的魅力!
一、师德和师爱的启示。“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作为老师,承担着对学生终生负责的重担,一言一行每天都影响着学生。我在《师德情怀和教育责任》中看到李文凤老师的平凡与伟大。她说:“我不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我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业”。她一毕业没有去繁华的都市而是选择了偏僻的山村支教,做一名平凡的老师。”小李老师“是学生对她尊敬而亲昵的称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而小李老师做到了。从这一刻起,我真正领略到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和为人师表的无比自豪。
二、师德的魅力源于师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所以我觉得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爱学生,要了解学生;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 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让学生特别是那些个性的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发展得以正常地发展
三、对待学生“问题”的教师行为艺术。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我的班级中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这个学生看上去很安静,学习成绩刚入学还很不错,但是有一段时间老是迟到,同学们都笑着说他是迟到“专业户”了。对于学生们反映的这种情况,我预先进行了观察和了解,然后再把这个学生找来谈话。谈话时,我再三追问才知道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生病了,妹妹这段时间就由他在照顾,每天要先送妹妹上学然后自己才来学校。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我安慰并嘱咐他不要太伤心,妈妈会好起来的,还给了他每天十分钟的“迟到”特权。但是我后来看到他再没有迟到过一次,最后在高考时还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现在时而还能收到他发来的短信,感谢我那时对他的理解。学生的行为不一定都是“问题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不一定是有问题的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正处于易犯错误的年龄,要留出允许学生犯错误的空间。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动脑筋善于引导,采用正确的应对方法,应尽可能少和轻伤害学生,变坏事为好事。
教育的道路很漫长,但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的希望!
第三篇:学习师德与师爱的心得
学习师德与师爱的心得
九姑中学王海霞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担当,就是选择了淡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要有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对学生真诚,理智公正,严爱结合,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
一对学生真诚
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有欢歌,有笑语,惟有真诚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惟有真诚能使教育散发永久的魅力。真诚的爱永远是师生交往的桥梁。有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我们要将爱撒在学生集体中,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后进生给予的激励和对特殊生的特殊的关怀。
二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三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四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3-09-20
第四篇:师德与师爱
师德与师爱
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与身心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的核心结构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来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育的公正是师德的重要范畴。范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用以把握事物、现象及其本质特性、方面和关系的普遍本质的概念。是人们借以把握事物本质的“钥匙”。教育公正概括和反映师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素养。教育公正作为师德的重要范畴,能在教师内心形成一种公正的价值信念,一种明确的公正的正义要求,能对教师行为公正性的判断、选择、评价和自觉调整起到指导,影响和驱动作用。教师道德体系中不可缺少教育公正,师德建设中不可忽视教育公正。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公正的前提;体现平等权利,是教师公正的基础;合理进行评价,是教师公正的核心;把握差异原则,是教师公正的升华;倾听学生言说,是教师公正的亮点。
教师应当具备和做到的是: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学的理想境界。
教师在工作中会不断地遇到下列问题: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才有价值?传授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对待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应该使学生有一个怎样的知识结构?哪些知识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解决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的矛盾?在这些问题上缺乏深思熟虑的教师绝不会成为优秀教师。
第五篇:师爱与师德
师爱与师德
如果说“爱”是人类的灵魂,万物的精华,那么对于教师的“用心教书”来说就是教育事业的命脉。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一个具有献身教育,用心教书的教师,表现在事业上必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师爱的表现有四方面: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最后一点我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师爱和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明确的教育性质和目的,这使师爱有了特殊的意义。放弃了严格要求,师爱就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当然严格要求的目的必须服从教育目标和人才成长的要求。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为此,在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才能造就感情丰富的人,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才能切实做到以爱育人。是的,师爱就是“爱满天下”、“爱无选择”、“爱无回报”,正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为人师表,师爱的基础。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我要求自己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
这些优秀的教师都能把教育看成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把教育当成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而我仅仅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往往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创造力,今后,我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201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