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然后知困 培训心得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贵阳七中2011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
贵阳七中语文组张婷
为了全面提升七中教师的综合素养,更好地为教育做贡献,2011年7月19日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到上海华东师大参加暑期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就像一场春雨浇灌了干涸的大地,来得非常的及时,到位,让每个学员都在快乐中享受知识,在知识中成长自我。
这次培训内容有上海市跨学科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刘定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特别让人回味和思考的是上海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的“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发展”。
在培训中,刘定一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
陈默老师的讲座与以往的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她生动的心理学案例让我如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班主任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以前总认为只要自己“爱”学生,“爱”教育就够了,殊不知教育的学问还深得很,自己的道行还浅得很。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要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外,还要细心觉察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每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并且及时找出造成不同的原因,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要学会区分批评和辱骂,这点对我很重要。做了十年的老师,原本以为不说攻击性的语言就不是辱骂学生,结果我错了十年。我们一定要避免情绪化的批评,批评后还要给予正确操作的建议。
常言道:“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在培训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将培训收获用到我的班主任教学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要做到“时刻给学生一张笑脸”,这是增强师生关系的制胜法宝。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
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给学生一张笑脸,做一个能共情的倾听者,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
其次,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中学生受挫轻生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趋势,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抗挫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家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如体质体能,幼时疾病等,这样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教师,我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地充实自己,才能从容面对竞争和压力。制定了计划,就要去实施,选择了远方,就要去跋涉。面对前方的道路,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上下而求索。
2011-8-20
第二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惑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惑
——赴瓜州参加“全市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观摩学习心得 5月8—10日,我乘着初夏的微风来到瓜州,有幸参加了2016年全市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参观了被评为省级示范园瓜州第一幼儿园,在感受示范园文化氛围的同时听了来自全市不同县市的十位老师带来的十节优质数学课,执教的老师们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扎实的教学功底、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采,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
一、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都很合理,活动设计新颖有趣,参赛的教师们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学思路都比较清晰。如:酒泉市第二幼儿园张茹老师设计的《牛牛和朋友们》以故事情景鸡妈妈生蛋、孵小鸡、给小鸡分房子、喂小鸡,围绕一条主线展开5以内点数游戏,紧扣教学目标,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蔡桂萍老师执教的小班数学利用小房子与门牌号、门牌号与里面住的小动物数量、按数量送门铃声等,试听结合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将听到的、看到的手口一致的进行5以内的点数;马秀兰老师利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去超市购物这一情景为线索展开活动,活动设计新颖有趣,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引导幼儿学习编应用题的这一环节严谨、科学,概念梳理明确,幼儿容易掌握,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酒泉市机关幼儿园的石雪荣老师以孩子感兴趣的动画人物“朵拉”带领大家冒险闯关的故事情节引入,通过捉迷藏、解救小动物的游戏学编加法应用题,适应幼儿年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老师们的活动方法注重游戏化,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思想,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具有情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获得感兴趣的知识。如:瓜州二幼王玉霞老师设置超市情景,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游戏“逛超市购物”的形式,让幼儿通过与超市中的物品接触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轻轻松松学编加法应用题;金塔县幼儿园李艳琴老师布置了生活化、游戏化的场景,以游公园的方式,巧妙的复习加法算式,学编加法应用题;陈君慧老师执教的“按特定规律排序”中,应用“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不断变换口令,加深难度,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特定规律;敦煌市幼儿园李彬老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手指游戏、树叶的秘密、送小树叶回家、找朋友等游戏活动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
三、每节课的活动过程都重视幼儿探索,可操作性强,准备都很充分,在材料的提供上体现了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了便捷、研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好奇、探索、尝试的愿望,如瓜州县第一幼儿园康婷婷老师执教的中班数学《按特定规律排序》将数学知识与瓜州地域文化特色特产、地方建设有机会结合,拓宽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拿家乡的特产红枣、辣椒、苹果等操作图片,按特定的规律排序,丰富了幼儿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孩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活动设计特别接地气;还有肃北幼儿园孟根花老师结合肃北大草原地域特色以蒙古包的大小、马牛羊的颜色来感受在生活中物体的规律,让孩子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老师们都能积极地应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参赛的教师们全都应用了一体机,这是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又是一场课件制作的大比拼,教师们的课件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应用熟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的呈现在幼儿面前,更加激发了幼儿学习教学的兴趣。
两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来说却收获很大,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观摩的机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惑”,我将在学习中吸收能量,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以本次学习为契机,提高教学技能,更好的从事幼教工作。
(鼎新镇幼儿园 崔娟)
第三篇:学,然后知不足 培训感悟
学,然后知不足、2018年2月23日,为期5天的昌乐县初中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寒假培训活动在实验中学有序进行着„„
第一天到培训地点,便领到了高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详细的学员培训手册。从温馨提示到培训专家和主讲人简介,从培训小组划分到内容记录留白,都告诉我一定要抓住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
聆听了这么多老师的精彩报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高宇老师的旁征博引,马慧玲老师的温文尔雅,齐振燕老师的气定神闲,刘景香老师的悉心钻研,国春燕老师的有条不紊,刘李敏老师的谦虚内敛„„感受最深的还是他们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使我真切感受到: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有人说,道德与法治老师是“百科全书式”的老师,不仅要懂得法律,处理生活中的案例;还要有心理学的知识,帮助青春期的孩子走出烦恼;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关心时政等。通过培训学习,思考怎样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向他们看齐呢?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也是开阔视野的好途径。马慧玲老师在“且行且思且书写”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的报告上,用自己的经历和身边榜样的事例,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会成就你的格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成就人生大格局的方法。作为被手机、电子产品充斥的一代,空暇之余,不如放下这些无聊消遣,要么捧本书潜心阅读,要么背起行囊去实践吧!
二、勤思善联,做有心人
今天上午,听取了王亓玉老师对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教材的剖析和讲解。初听王老师的课是一次县教学能手评选时,那节课是围绕生命这一话题展开的,王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把自己的生活搬入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一节课结束,意犹未尽。这次研究挖掘教材资源,实现有效教学,再听王老师的报告,又被惊艳到了,不仅是她对教材的熟悉把握,对课件精美制作且熟练的运用,更是王老师自己对教材体系的梳理和独特的运用,专业水平之高,让人敬仰。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像高宇老师说的,唯有“用心”两字可以解释。
三、学会担当,主动成长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教育孩子,要勇于担当,在担当中成长。作为言传身教的老师,更应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马慧玲老师在培训报告时说过,“成长是一种自觉,既有看得见的成长也有看不见的成长„”我想,专业智慧的提高和人格魅力的积淀都是自己学会担当,主动成长,变优秀吸引来的。
我们羡慕别人的成绩与能力,羡慕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通过培训,看看身边优秀的老师和榜样们,感谢他们对自己专业提高的提醒和教师成长的鼓励,让我提醒自己:成长,是一种自觉!
培训仍在继续,感动也一直陪伴,愿我们乘着培训的翅膀,共同进步。
第四篇:学, 然后知不足
学,然 后 知 不 足
--“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南靖县湖美中学何衍锋
以前都是埋头扎在语文教参、作业和试卷堆中,虽小有收获,但总是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经过近两个月市级骨干教师专家讲座和网上的培训,觉得豁然开朗,收获良多。现在就把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进行总结。
一、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素养—兴趣、习惯、行为的培养。以前,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传统的教学方式,自己教得累,学生听的也是一知半解。老是觉得学生接受能力低,知识面狭窄,素质差,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情绪。通过培训和学习,明确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学旧模式,从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内涵美。不定期地举行一些如朗诵比赛、故事会、美文共赏、读书摘记等活动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新思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以往听名师上的课,他们往往话讲得少,只是穿针引线地导出话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您回答得真棒!”“您分析得很到位!”„整个课堂轻松、活跃,令人艳羡。反观自己,大搞“一言堂”唱“独角戏”,对学生的回答不是冷嘲热讽,就是大声斥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通过学习,明白了自己和名师的差距。他们很高明地运用了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判断、情感体验以及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思维发展。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人翁的心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三、语文教师要制定好自我发展规划,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在以往,自己只是埋头教书,按部就班,只制定学期教学目标之类的短期目标,周而复始。没有考虑要设计好长远的发展规划,感觉专业水平提升不大。通过学习和培训,明确了规划是发展的有效手段,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对专业提升的重要性。因此,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未来三年内,要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同时多向名师听课,通过学习和借鉴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多举行教学优质课,及时做好教学反思,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多阅读专业理论书籍,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不断反思和整合自己的课堂,遵循课改精神,积极创新,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通过多学习、多总结、多实践,向名师靠拢。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培训和学习,才觉得自己在教学中缺陷
和不足很多。只有不断学习和充实,不断进行自我总结,不断修正自我,从而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自己走上名师之路。
第五篇:学习,然后知不足——培训学习体会3
学习,然后知不足
——培训学习体会
3本学年,我饶有兴致地制作了教学课件——不,严格的说是仿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自以为还不错。甚至于还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能够制作课件了。
可是,通过昨天的学习培训,那种心情一落千丈——对于电脑,对于课件制作,我仅仅是略知皮毛,哪里能够自以为是呢?
昨天给我们主讲的是西南大学博士兼导师艾兴老师。他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显出文质彬彬的样子。可以看得出他很内敛,一点也不张扬。
他主讲的话题是“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微课程。所谓微课程,就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这种微课程的好处是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时间上方便灵活,内容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它以视屏为主要载体,可以分为学习型和教学型两种。其特点是时间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还有就是内容精、容量小,一般只针对某个主题或者某个教学训练点而设计;三是易于操作,见效快。回到家,上网一查询,才知道“微课程”早有研究,为什么今天才知道?显然,是因为学习不够,关注不够。
“微课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他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微课程研究是一种校本研修的新方式,而一线教师 的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发生在自己教室里的问题,由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我想,要是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离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还会远吗?
至于微课程如何制作,艾老师耐心地边讲解边演示了几遍,后来进修校的刘梅老师也给我们讲解演示了几遍,可是因为资质愚钝始终没有学会。看来,今后还得
在电脑上多下功夫才行,而绝不能满足于能打几个字能制作几张课件。
艾兴老师还告诉我们,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相继出现了“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感觉很新奇。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上网,才知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现在不是在课改吗?让学生先自主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再组织汇报交流,我觉得就是翻转课堂的发展与创新。有的还创建了什么这样模式那样模式,课前还让学生完成什么预习题单,这就相当于让学习在家里或课外观看视屏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回报解决问题。
至于什么“慕课”,于2012年从国外传入,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其特点是大规模的在线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也许有一天,教学会这样发展:教师在教室里上课,学生不是强制性地坐在教室里,而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想听谁的课就到谁的教室里;或者教师在视屏前上课,学生想听谁的课就点击谁。这样一来,教师的压力不知道有多重!
不过,不管将来会怎样,不用去杞人忧天。现在最要紧的是学好微课程,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能动效应,这才是当下必须且马上要落实的。
2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