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教材培训感想
跳蹬小学:李陈琳
如何往杯子里放进一颗“糖”
——浅谈小学音乐教材分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在音乐教学当中,仅仅将听觉作为唯一的接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对音乐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各方面实际因素考虑,我认为在音乐教学当中如何找到一颗“糖”,是突破音乐教学的一个关键。
对教材的分析,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当代的学生,在现代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尽管只是小学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网络的普遍覆盖,他们所了解到的知识和接触到的事物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期。这样就导致了我们的文本教材变得缺乏吸引力,教学乐曲变得淡然无味。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心里变得生动,并且让他们自主的进行学习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材内容仔细的研究,从中找出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支点,给平淡之中丢进一颗“糖”,让学生自发的投入其中细细品味。
一、纵观全局找准出发点
每一学科在某一阶段的课程编排都是有其规律并围绕一定的目标的,所以对教材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课题之上,首先要对总体目标作细致的分析,其次要清楚每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怎样的高度,最后要思考本堂课的课题在这个单元中所占得位置以及起的作用。这样,由广入微,找好出发点,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分析理念的统一。
二、结合实际预备重难点
在实际教学当中,重点可以根据目标来确定,而难点的把握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备难点。比如:六年级教材《拉起手》这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实际教学当中,有的班级最难掌握的是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的班级最容易出错的是二声部中乐句再现后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将每一个音乐知识都在自己脑中重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难点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预备好足够的难点,以便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游刃有余。
三、以趣带学树立支点
在新课程当中要求学生的学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毋庸置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普及,学生们的智力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都具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能否学好或者认真学习一门功课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这门功课是否能吸引他们。那么怎样吸引并且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呢?就我所任教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对趣味性强烈的内容较为感兴趣,高年级则对感性化的内容较感兴趣,在教师对支点的树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
1.低年级的寓教于乐
在低年级的教材当中,歌唱教学内容趣味性比较大,歌曲的旋
律也非常流畅,朗朗上口,但是一节课中学生的兴趣不能一直维持,在会唱歌曲之后就会显得兴趣缺乏,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当中完全采用听唱法的方式进行有其不足的地方。
在课堂当中合理安排一些音乐小知识,比如节奏或者简单的唱名、拍号等,利用孩子们不熟知的东西作为吸引他们的“糖”,在利用一些游戏和富有趣味的小乐器给“糖”裹上精致美丽的外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打下了基础。有趣的歌曲太多也会显得贫乏,所以在对歌曲的学习当中,可以将初听变成纯粹的欣赏,再选取歌曲中最动听的乐句交给孩子们,引导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自己动脑动口,通过对曲谱的学习将歌曲补充完整。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们的基础,也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自主学习。
2.高年级的以情动人
在高年级的教材当中,许多内容都相当具有深度,甚至有些内容晦涩生僻,选取了各地不同风格的乐曲来教学,虽然从广义上来说扩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但是针对某些学生基础缺乏,没有养成良好音乐学习习惯的班级来说,难免有些枯燥。
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日常学习任务重,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度不够,且受一些影视的影响偏爱流行歌曲,所以当一些演唱方法传统、内容平淡的歌曲或者无歌词的乐曲出现在课堂当中的时候,他们往往兴趣缺乏。例如:六年级教材中的《行星组曲》,每一章乐曲的内容冗长,又没有歌词的陪衬,孩子们对西洋乐器的认识又不够,在上课时,管弦乐队的混响常常泡得他们昏昏欲睡。但是,当在乐曲的内容
当中适当的编创一些星占学上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其中引入每一段乐曲所采用的主要乐器,将每一个乐章分解。再把西方神话中的诸神名字写出来,请学生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将听到的故事用人物组合起来。这样,也许在课时上会使用稍长的时间,但是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将会加深,甚至会由此而慢慢养成欣赏聆听的习惯。
四、以促进发展为落脚点
在对教材的分析当中,最终要落脚到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上,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文化深化,进行分解和再组合,选取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音乐教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停的摸索,只有当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才能知道如何在学生的杯子里放进一颗“糖”。
第二篇:音乐培训感想
音乐,可以如此美妙
——陈凌峰音乐培训后记
5月23日,在海盐通元幼儿园,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天的音乐培训,讲座主讲人是陈凌峰老师。
虽然已经不止一次聆听陈老师的讲座,但是我还是想说每一次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这一次作为一名开课老师,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到陈老师的个人魅力、学习陈老师的音乐教学理论和聆听对我的课的点评,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仿佛余音绕耳,久久不散。
一、陈老师的个人魅力,让我感受: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缺乏。
陈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观看了声带图、提示我们找到自己喉结所在的地方,在唱歌是保持它的位置不变。她还给我们演示了亚历山大飞猴的动作练习,让我们教师找到自己唱歌的最正确的位置并保持住;还由此即兴表演了《青藏高原》,引得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洪亮轻松的嗓音我们这么多成人都被深深吸引。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儿歌演唱起来很简单。可是当陈老师演示了大本嗓子的演唱方式的时候,我们自己都笑了,真是太难听了,这样的声音如何吸引孩子喜欢唱歌呢?
陈老师还让我们学习正确的吸气吐气的方式,还让教师现场摸一摸她的肚子感受气息。其实这样我们在学校里都学过,然后我们面对孩子就忘了,觉得用不着了。看着陈老师的热情与执着,我们明白我们把音乐上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素养都忽视掉了。当我们面对孩子,大喊大叫,既丧失美感也伤害了自己的嗓子。
教师的音乐素养应该说是最容易忽视的但是却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只有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老师才能上好音乐课,因为他们懂得好听的歌声绝不是大喊大叫或者声音响亮,因此他们也不会这样要求孩子。音乐素养好的老师不会允许孩子扯着嗓子说话唱歌;音乐素养好的老师懂得在音乐浸润中发展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懂得保护孩子的节奏感与艺术表现力。音乐素养高的老师,潜移默化中给孩子良好的影响。而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现在音乐教学中所缺少的,所以幼儿园老师害怕上音乐课,上不好音乐课。依稀记得陈老师曾经说过千万别让唱歌跑掉的老师教唱歌,那样会害了孩子。其实就是在强调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不断奋斗的目标。
二、陈老师的理论指导,让我明白:音乐教学可以这样做。
陈老师说:“为什么孩子越小节奏越准确?”“孩子大了节奏感在不断丧失?”“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我们老师要保护好,不要破坏。”
幼儿音乐教育其实质是音乐启蒙教育。启蒙教育需要形象、直观,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同年龄段孩子应选取不同的音乐教材。小班可选用游戏歌曲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拍手跺脚的全身运动中领悟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今天的歌曲《小蚂蚁避雨》就完全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不需要图谱。而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来完成游戏的过程。选取音乐教材,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有利于吸引幼儿。音乐取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歌词中,也表现在旋律中,应当说表现在词曲结合之中。
在教学中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听着音乐,随着节奏摆动身体、手、脚、头,这也是音乐教学,这就不是音乐了吗?《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孩子们都会唱,根本不需要老师教。就是旋律影响了孩子。而复杂难懂的歌词根本不需要
去管它。
在聆听陈老师这些结合实例又结合当天课例的理论讲解中,我们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在反思着自己的音乐教学。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小朋友了,其实,有的时候往往就是缺少专家的点拨,使得自己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总觉得唱歌就是唱、读谱、再表演唱。把歌唱教学与音乐教学独立开来,如今听了陈老师的理论分析,我发现其实即使是一首歌曲也应该尽量挖掘它的旋律、节奏等一些音乐元素,而不能一直纠结在歌词上面。
三、陈老师的点评,让我领悟:在音乐教学中多问一个为什么,做好减法。今天活动中一共展示了4个音乐教学活动,不一而同的是我们的活动时间都很长,我们的内容要么变着花样的弄了各种形式的演唱、还有表演等等,使得我们觉得应该结束的时间没有结束还变戏法似得不断有新花样出来。作为第四个开展活动的我来说,已经感觉的活动的环节的冗长带给听课教师的不好的感受,于是我在组织活动时将原本预设的分角色表演环节已经去掉,可是活动还是超出了时间。
郭老师在听好课后就明确指出我们的老师公开课总是喜欢时间很长,为什么就不能做做减法,在适当的地方结束,有些环节完全可以放到下次活动中。面对这样的提示,我深有感触,的确我们的教学环节应该做做减法,可是作为一名执教者,我们总觉得这各环节很重要,这个环节也很重要。其实反思我的活动,大家给的评价都是前半部分非常的流畅,后半部分图谱那里纠结了太长时间。其实在试教中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采用了三种方式调整首先图谱让孩子画,然后调整为孩子和老师一起画以孩子为主,再到今天孩子说老师画,以老师为主,可最终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情况我似乎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
陈老师来了,陈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用图谱?”
“答案显而易见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歌词在音乐与语言之间建立良好的链接” “可是这个活动中你的图谱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没有,不但没有反而给孩子增加了负担,孩子看着图谱首先要就将图和词语连接再将词跟歌曲连接,图谱的表现不是一目了然的,让孩子又多转了个圈再回到音乐上,孩子当然迷糊了”
是啊?这么一问,豁然开朗,既然图谱的使用都没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我为什么还是用图谱还要纠结于图谱如何呈现?直接把图谱咔嚓掉,不就好了吗?我的活动时间也就再也不用担心过长了。怎么之前就揪住图谱不放呢?
由此我领悟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好减法?就是在设计每一环节时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也能达到这个目的反而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相信在某些方面会有质的进步。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培训感想
奥尔夫音乐培训感想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学了奥尔夫以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
教育现代的儿童,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教学。现在的孩子思维灵敏度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单一的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是不够用的。教师应该大胆的开辟一片空地,要孩子们去探索,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强调了自身的发展,有点举一反十的意味。
课上,培训教师让我们听着铃鼓的敲击声,听着强弱音的变化,用脚步的轻重和自身的形体状态来再现自我。当鼓声停止时,随意找到一个伙伴,利用老师事先指定好的身体部位接触作造型,看谁做出的造型最美观。同事们笑声不止。这个活动让这么多个大人兴趣昂然,又何况幼儿呢!老师要求每次合作的伙伴不要总是一个人,锻炼了合作精神、随机性、即兴创作能力、表现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奥尔夫音乐,我觉得他就象一块面包,一大块精神面包,靠你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才能品出他的独特味道!
第四篇:市音乐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市音乐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王银晶
在专家引领中反思前行
——听李东老师报告有感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伴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2017年10月25日,全市音乐教师齐聚滨城区第六中学进行新一轮音乐培训学习。会上,市教科院蔡惠青老师邀请省教科院李东老师莅临现场,为大家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音乐教育的专题报告。
李老师睿智卓悦,讲座方式独特新颖:采用现场模拟教学的方式,请教师现场展示教学片断,并结合出现的问题给予引领指导。幽默风趣的语言、充满智慧的思维、高屋建瓴的专业教育理念,让与会老师大开眼界,将老师们引入到音乐教育崭新的领域,为全市音乐教育打开了一面新窗。作为全市音乐教师一员,有幸听到省级专家的精彩报告,我感到万分荣幸,报告生动的场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折射出的教育问题与现象耐人回味,也引起我对音乐教育当下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场景一:歌曲教学学唱环节片段
现象:
1、授课教师抓不住这一环节教学重点,学唱环节一带而过,非常粗略。
2、授课教师只会用听唱法、分句教唱法教唱歌曲,想不出更好更新的方法。
思考:我们的音乐教学离音乐有多远?
学唱歌曲环节到底重不重要?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环节很重要,但又想不出更好更有效地方法去实施教学,导致这一环节方法单一,粗略带过。长此以往,形成教学环节流水式模式化,学为主体理念虚设,课堂没有生成,也就没有了活力,无法深入到音乐层面开展教学,造成学生的零起点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通过观摩与专家指点,发现我们只会用听唱法让学生自主学唱歌曲,要不就是回到老办法,一句句枯燥教唱。但是教师不敢用视唱法教唱歌曲,零起点的问题也就永远不会解决。音乐的特点,大家都知道,节奏是骨架,旋律是灵魂,但在实际基础教育中,老师们都回避这些音乐要素,绕着圈子学音乐,学生不会读谱视唱,总在音乐的门外徘徊,这样的教学也就总也走不近音乐。
当学生总是在零起点徘徊时,教师就构建不起与学生对话的桥梁,只能用语言说音乐。但是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语言在音乐面前是苍白无力的。教师为学生伴奏的初衷总是被语言代替、学生在旋律性伴奏的方式下总也听不到自己的歌唱,这些具足轻重的教学细节阻碍了学生走近音乐的脚步。
反思:音乐教育虽然是公民教育,但是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让学生唱好歌曲,教师自身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要不断学习探索,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的教学中关注过学生歌唱时的咬字和吐字吗?学生的歌唱习惯正确吗?歌唱能力有多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过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改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不能只是简单的听听、唱唱,而应采用多种方法灵活教学,只有循序渐进开展识谱教学、器乐教学,不断渗透歌唱方法,才能让学生逐步走进音乐世界。
场景二:欣赏乐曲主题教学片段
现象:教师没有领会这一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完整的聆听了一遍乐曲,加入简单律动。
专家引领:欣赏课到底让学生欣赏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记忆主题?
思考:
以往的音乐欣赏课我们过多的关注了乐曲的曲式结构等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聆听乐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很重要,人的头脑中的音乐主题越多修养越高。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欣赏中记住什么?是乐曲的整体结构还是音乐的主题旋律?这值得我们重新调整思路。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欣赏音乐时往往采用参与律动的方式。初中生呢?他们年龄大了,是不是不需要律动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应该偏重于感性还是理性?如果偏重于理性,音乐的感悟联想也就失去了意义。
要让学生记忆音乐主题采用什么方式最重要?仅仅是视唱模唱主题吗?面对叛逆的初中学生,我们是否摒弃过律动参与体验欣赏教学。如果有,为什么?是不是怕课堂纪律过乱难以控制;是不是怕编排的动作不适合学生参与;难道只有舞蹈动作才适合欣赏律动吗?听到李东老师讲到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这一些问题有了答案,让人豁然开朗。音乐中的律动使身体协调性得到培养,让音乐课堂兴味盎然,杜绝了用语言说音乐的现象,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片断指导,发现我们的欣赏教学做的还很不够,甚至有些偏离音乐和教育的方向。这说明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开阔,交流探索还不够广阔,需要加强学习,打开视野。音乐欣赏教学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超强的音乐整合能力,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也应充满智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寻答案。所以,作为音乐教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不能停下脚步。
总之,李东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并在不断地回味中产生许多的感悟,得到启发。李老师高瞻远瞩,带来了音乐教育的最前沿的思路、方法、理念,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给人带来“柳暗花明”般的喜悦。方向是学习的动力,方法是思路的源泉。在省市级专家领导的启发带领下,教学一线的教师会更加充满活力和热情,满怀对音乐的热爱将教育进行到底。
滨州市初中音乐名师工作室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歌曲,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分别是《红灯停 绿灯行》《春天来了》《音乐中的动物》《五十六朵花》《我们多快乐》《藏猫猫》,现在将每个单元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红灯停 绿灯行》
本单元由活动《红眼睛 绿眼睛》、唱歌《小蚂蚁》、器乐《做个好娃娃》、唱歌《小胖胖》组成。
教学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本单元由唱歌《小雨沙沙沙》、器乐《沙锤》、欣赏《春天悄悄来临》、活动《春光好》、唱歌《云》、欣赏《春天音乐会》组成。
教学要求:
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
2、在欣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
3、在活动《春光好》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游”与“春耕”,有的可能无法贴切扣题。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本单元由唱歌《咏鹅》、歌表演《小动物唱歌》、活动《声音的强弱》、欣赏《口哨与小狗》、唱歌《小毛驴爬山坡》、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教学难点: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本单元由唱歌《乃哟乃》、欣赏《杵歌》、《快乐的罗嗦》、唱歌《勇敢的鄂伦村》、唱歌《保护小羊》、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组成。
教学要求: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学唱《乃呦乃》《勇敢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音乐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难点:
1、用茶杯、碗、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乃呦乃》。
2、听边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数数、念儿歌、演奏打击乐器、表演动作的四组同学能够和做好。
4、编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
本单元由唱歌《快乐的孩子爱歌唱》、欣赏《节日舞曲》、《多快乐呀多幸福》、歌表演《幸福拍手歌》、活动《化妆舞会》组成。
教学要求:
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2、继续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编歌表演和舞蹈动作、为歌曲续编格茨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项音乐活动始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1、《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字多腔少,几乎都是一字对一音,吐字不易清晰。
2、续编《幸福拍手歌》歌词时,由于学生情绪高涨,可能会出现“喊歌”或秩序混乱的局面,教师要善于把握。
3、“化妆舞会”中跳的舞,教师没有统一要求,也无须统一学习,全凭学生即兴创造,部分学生可能赶到束手无策。
第六单元《藏猫猫》
本单元由唱歌《藏猫猫》、唱歌《数蛤蟆》、欣赏《小猫钓鱼》、唱歌《蝴蝶花》、欣赏《糖果仙子舞曲》、《玩具冰进行曲》组成。
教学要求:
1、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
3、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教学难点:
1、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2、听辨《蝴蝶花》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3、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