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写作的真谛
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写作的真谛
写作对于每个学生来讲都感到十分的困难,即使学习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每当写起作文来也会感到棘手。特别是写游记一类的文章他们感到写起来十分困难,因为学生虽然游览的地方不少,但写起来只会记流水账,而不会抓住特点进行描写。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欣赏课文中的好作品入手,让学生在欣赏名作中感悟写作的真谛。
首先我让学生把游记一类的文章从课本中找出来。随着学生说的顺序我依次把课文的题目写在黑板上,通过阅读学生把前6个单元中的6篇有关游记的文章全部找出来了。此项活动可以让学生一眼就能从文章的题目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类型。当然在这一活动中也有同学找错了,此时同学生一起来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和正确的进行比较,进行鉴别,这一训练目的是为以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审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把所有黑板上列举的文章的第一部分抽出来阅读,并一一进行分析,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从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知道什么?
学生们通过阅读把自己的所得说出来,老师把学生的有益所得在黑板上记下来。
此项训练可以让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找出游记文章的共性—即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向读者介绍要去的地方的概况,这样使学生先知道了该类文章的第一部分该向读者交待什么了,为自己写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析课文的正文,学生对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阅读,他们发现这部分都是向读者按照游记的顺序进行描述的。虽然语言不同,构思各异,但他们的步骤相同;在此我们也向作者学习了从一个地方写到另一个地方的巧妙过度部分,使之文章能够浑然一体,相互照应。
该部分我们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写作的顺序及过渡技巧,更使学生从课文中欣赏到了所有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以及作者的欣赏角度,例:《观潮》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鸟的天堂》中的静,《九寨沟》的诗情画意和《秦兵马俑》的举世无双,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章作者的语言不管怎么美,但文章的所有语句都只突出一个中心,描写只突出一个侧面,虽然一个景点有许多的共性,但从中必须突出它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你自己描写景色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使之自己的文章独树一帜。
四、欣赏文章的最后部分,从全册的6篇文章看,最后都有一个小小的总结。总结和文章的第一部分都是相互映衬,使之达到前呼后应的目的。
我让学生在欣赏最后一部分时都要与文章的第一部
分比较着来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前呼后应的效果以及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描写手段以及用词的不重复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第一部分作者总述部分和最后总结部分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但他们的说法则不同,这就要求作者需要有大量的词汇,以供在写作中使用。
这部分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一是写作应前呼后应;二是表达方式要巧妙、清楚,只有使文章前后有所共鸣,才能使之自己写的文章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五、让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以及自己读中体会到游记这类文章应分几步来写,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感到学生知道了分三部分写:即总—分—总的形式去表达的,再通过讨论,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们的肯定与否定当中,学生能够感悟到原来写文章原来如此。
我再用假如你要写XX景色的话,你想采用什么题目,你想突出这一景色的什么特点,你想分几部分来写,每一部分都写什么?中间的部分你选择哪几个景点能突出你的景色特点?
通过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使之学生下手写作时心中就有了谱,写作起来顺利多了。
综观本次的作文训练看,要想做这种写作的指导,老师必须心中要装得下全册书的内容,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要素,特
别要和学生找出本节课中所有文章的共性以及个性,这更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写作的能力,更应在平日的教学中对每一篇课文的分析到位,使学生在这种大串联的课程中,能将平日中的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在这大的综合研究性的课程中能把一颗颗大小不同的珍珠恰到好处地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第二篇:ldm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写作的真谛(范文)
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写作的真谛
李道民
写作对于每个学生来讲都感到十分的困难,即使学习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每当写起作文来也会感到棘手。特别是写游记一类的文章他们感到写起来十分困难,因为学生虽然游览的地方不少,但写起来只会记流水账,而不会抓住特点进行描写。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欣赏课文中的好作品入手,让学生在欣赏名作中感悟写作的真谛。
首先我让学生把游记一类的文章从课本中找出来。随着学生说的顺序我依次把课文的题目写在黑板上,通过阅读学生把前6个单元中的6篇有关游记的文章全部找出来了。此项活动可以让学生一眼就能从文章的题目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类型。当然在这一活动中也有同学找错了,此时同学生一起来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和正确的进行比较,进行鉴别,这一训练目的是为以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审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把所有黑板上列举的文章的第一部分抽出来阅读,并一一进行分析,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从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知道什么?学生们通过阅读把自己的所得说出来,老师把学生的有益所得在黑板上记下来。此项训练可以让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找出游记文章的共性—即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向读者介绍要去的地方的概况,这样使学生先知道了该类文章的第一部分该向读者交待什么了,为自己写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析课文的正文,学生对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阅读,他们发现这部分都是向读者按照游记的顺序进行描述的。虽然语言不同,构思各异,但他们的步骤相同;在此我们也向作者学习了从一个地方写到另一个地方的巧妙过度部分,使之文章能够浑然一体,相互照应。该部分我们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写作的顺序及过渡技巧,更使学生从课文中欣赏到了所有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以及作者的欣赏角度,例:《观潮》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鸟的天堂》中的静,《九寨沟》的诗情画意和《秦兵马俑》的举世无双,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章作者的语言不管怎么美,但文章的所有语句都只突出一个中心,描写只突出一个侧面,虽然一个景点有许多的共性,但从中必须突出它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你自己描写景色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使之自己的文章独树一帜。
四、欣赏文章的最后部分,从全册的6篇文章看,最后都有一个小小的总结。总结和文章的第一部分都是相互映衬,使之达到前呼后应的目的。
我让学生在欣赏最后一部分时都要与文章的第一部分比较着来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前呼后应的效果以及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描写手段以及用词的不重复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第一部分作者总述部分和最后总结部分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但他们的说法则不同,这就要求作者需要有大量的词汇,以供在写作中使用。这部分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一是写作应前呼后应;二是表达方式要巧妙、清楚,只有使文章前后有所共鸣,才能使之自己写的文章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五、让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以及自己读中体会到游记这类文章应分几步来写,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感到学生知道了分三部分写:即总—分—总的形式去表达的,再通过讨论,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们的肯定与否定当中,学生能够感悟到原来写文章原来如此。我再用假如你要写XX景色的话,你想采用什么题目,你想突出这一景色的什么特点,你想分几部分来写,每一部分都写什么?中间的部分你选择哪几个景点能突出你的景色特点?
通过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使之学生下手写作时心中就有了谱,写作起来顺利多了。综观本次的作文训练看,要想做这种写作的指导,老师必须心中要装得下全册书的内容,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要素,特别要和学生找出本节课中所有文章的共性以及个性,这更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写作的能力,更应在平日的教学中对每一篇课文的分析到位,使学生在这种大串联的课程中,能将平日中的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在这大的综合研究性的课程中能把一颗颗大小不同的珍珠恰到好处地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第三篇: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第四篇: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
让学生在感恩中成长
---浅谈感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十堰市茅箭区二堰小学 余荣
十堰市茅箭区火车站小学 龚举伟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千古名句都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推崇。更何况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而我们有的孩子却根本没有感恩意识。因此我决定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从审视与反思感恩教育的逻辑开始,完善感恩教育,引领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一、多角度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一位哲人曾说过:“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命运”。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育之要,更精练地说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所以说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学生创设以“感恩”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
利用活动感化心灵
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一些感恩的活动。如抓住节日----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等间接的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我校在开展的感恩活动中,六年级学生在表演的《感恩的心》这一节目时,表演者深情的朗读,优美的手语再加上恰如其分的音乐伴奏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顿时安静下来,静静地听,有的学生还伴着音乐跟着一起哼唱,我班学生下来后还写了观后感,真切地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
2、紧扣文本,升华情感
教学《西湖的“绿”》,可以“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2、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
3、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总之,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3、动手实践体验情感
结合节日,自我实践。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鼓励学生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祝他们节日快乐;在庆祝“三八妇女节”时,大胆的给妈妈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送上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写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
二、生活和学习中及时点拨,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应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很多行为及习惯的养成,都和父母有关,甚至父母的思想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他们交流、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让家长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以此来感染孩子。在5.12大地震中,全国上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我校为此也举行了隆重的捐款仪式,许多学生把自己积攒几年的零用钱全部捐出来了,我班的邓雅馨捐款高达一百元。学校专门为这些学生及家长张贴光荣榜,顿时这些同学成了校园里的明星,他们的父母也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
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句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教育这些心灵纯洁的孩子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熏陶他们,让这些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身边值得感谢的人,在感恩氛围中健康成长。
第五篇: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
(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