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

时间:2019-05-15 15:1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篇: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

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

主讲——王明业

2013年2月25日

一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保留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精选了100以内的加、减计算,提前安排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各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也作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儿童所接受。

100以内数的认识不再按照数数、读写、比大小的顺序安排,而重新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在这里安排的口算内容又成为两位数加、减口算和笔算的基础。

本册中安排的加、减计算只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没有安排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这是因为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于动笔列竖式计算困难较大,也不乐意,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宜于安排在笔算之后。本册中的加减口算内容又分为两个单元安排,分别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这样分散安排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突出了学生探索的不同重点,前者重点是感悟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这一条重要的算理,后者重点解决加、减计算的进位、退位问题。

由于一年级下册不教学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就腾出了时间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部分乘法口诀。由于用“小九九表”教学乘法口诀,2~6的乘法口诀句数不多,容易记忆,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也比较容易,所以安排在一年级学习是可行的。这样安排还可以使学生在同一学期学习不同的运算,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新鲜感。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安排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符合儿童感知事物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发展规律。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材安排的统计内容是让学生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继续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培养统计观念。

教材还安排了四次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精心选取教学素材

供数学教学用的素材应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应该蕴含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基于这种认识,本册教材注意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有数学内涵的素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教材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童话世界中选取学习素材,例如,数全班学生人数,计算生物组养金鱼的数量,认识黑板、课桌、卫生红旗等物体面的形状,统计本小组同学几种文具的个数和家中电器的件数,计算爸爸比自己大几岁,动物运动会,小猫钓鱼等。此外,教材还开始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如在商店里买东西、计算饲养场里的家禽只数、统计一个月里各种天气的天数等。这样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材还注意同一单元采用的素材相对集中。如“加和减(一)”的主要素材是有关汽车的座位数问题,“加和减(二)”的主要素材是三个学生的画片张数,“乘法口诀”的主要素材是儿童乐园里各项活动的人数。素材相对集中,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材还注意素材的思想性,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如让学生说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为妈妈折生日纸鹤等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关心家人、尊敬长辈的传统道德教育。又如计算成人牙齿比乳牙多多少颗,结合场景图比较三个地方的温度,把写在毛毛虫身上的数学问题变成写在蝴蝶身上的算式等都承载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注意改变呈现方式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线索,教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适应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本册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体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教材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对于每个领域的每堂课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和交流

例如,在教学数的计算时,一般是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再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计算欲望——运用自己的学习策略设法计算——在相互交流中修正或确认自己的算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练习过程中反思、校正、提高”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不同而可能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有的计算内容用列举卡通人物的不同想法和算法的形式,反映教材编者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计算方法的预测,启示教师这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有的计算内容不出现计算方法,只提出“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算”的要求,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有的教学内容先扶后放,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对2、3的乘法口诀,在学生自己图列式计算的基础上示范性地出示全部口诀,而4、5的乘法口诀则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填写,6的乘法口诀就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出来。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认识图形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观察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抽象出来的,引导学生经历“对积木分类——分化出要研究的物体——观察物体的一个面——抽象出图形——给予图形名称——列举生活中见到的此类图形的实例”的过程,由直观到抽象,初步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出来——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经历“折、拼图形——得到一个新图形——给予图形名称——出示含有此类图形的一些实物——全面认识此类图形”的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初步认识这两种平面图形。再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材用一系列的统计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知识,感受统计思想。本册教材中统计的教学重点是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比较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例题是统计散乱放置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三种学具的个数,以一人报名称三人作记录的方法随机统计,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的不同记录方法,并要求讨论“谁记得既清楚又方便”。这样安排,在于启示教师在教学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核心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意识,是学习者对数学研究对象带有感性色彩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选择有用的策略。这些数学意识从属于学习者个体,不像前人总结出来的、普遍认同的数学基础知识那么明显,但却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是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

本册教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认数”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对铅笔、木块、小棒等实物的观察并借助计数器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安排一些用100以内的数表达交流信息的活动,结合现实情境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生活用语表示数量的悬殊情况,组织猜数游戏加深对数序和数的大小的理解。在认数和计算教学中加强了估计和估算。例如,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后看一看“80接近100还是接近30?”想想“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在学生初步理解“多些”、“少些”等词语的含义后按要求做一些选择数值的练习,这些都是以后进行估算的基础。教学加、减计算结果的估算时,先示范65+30得九十几,然后让学生由模仿估算发展到“说出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发展到“你能说出哪几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吗?”本册教材中的估算不但有序,而且量多。“认数”中安排了15道估算题,加、减口算中安排了7大题50小题,这些估算练习除了有助于形成估算意识、发展数感外,还有利于学生对是否需要进位、退位的把握,起到了对计算结果的预测、监控和检验作用。

本册教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在认识每种图形时,教材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实物的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能够互相转换;还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活动进行图形的变换,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参加统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在填写完统计表后,提出“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去解决,从统计的结果可以了解情况,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初步培养统计观念。

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本册教材作了如下安排:

1.改造“应用题”。

传统数学教材中应用题教学的主要弊端是不给学生提供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把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是在做作业,而不是在解决问题;另外,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儿童的思考,让学生沿袭固定的解题思路反复模仿训练,降低了开启智力的功能。本册教材对“应用题”作了改造,使其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部分。首先,不单独安排应用题单元,能直接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的,安排在引入计算内容的起始位置,既是解决问题,又使计算源于生活实际。而对“求两数相差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例题。其次,不教学成人思考出来的解题思路,在给学生充分提供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让他们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前,教材在练习中用一一对应的形式把公鸡与母鸡、苹果与梨排列好,让学生凭对图形的观察,填写母鸡比公鸡多几只,公鸡比母鸡少几只,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到教学例题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时,学生就会想到“把两种花片排一排”的办法,进而发现在排好的花片中,一个蓝花片对着一个红花片,最后剩下5个红花片,于是建立数学模型13-8,把现实问题抽象成了数学计算题。最后,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而其中许多题目需要学生从反映生活实际的画面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这就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做作业。

2.安排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中安排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走一走、数一数,用数来描述景物的数量,描述一段距离的长度。“认识人民币”的教材是以购物活动为主线编写的,在“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经历付钱、找钱等购物过程,产生对购物的体验。“假日小队”和“快乐的队日活动”都用情境图展现内容丰富的小队活动场面,前者在教材中用文字表达了9条信息,提出了5个具体问题,后者只用文字表述3条信息,提出1个具体问题。教材如此安排,很显然不是把这两次活动设计成综合练习,而是启示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此外,本册教材还十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和对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培养,从更高的层次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1

月牙湾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材料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01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保留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精选了100以内的加、减计算,各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也作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儿童所接受。

100以内数的认识按照数数、读写、比大小的顺序安排,而重新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在这里安排的口算内容又成为两位数加、减口算和笔算的基础。

本册中安排的加、减计算只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没有安排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这是因为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于动笔列竖式计算困难较大,也不乐意,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宜于安排在笔算之后。本册中的加减口算内容又分为两个单元安排,分别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这样分散安排不仅降低了教学

难度,而且突出了学生探索的不同重点,前者重点是感悟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这一条重要的算理,后者重点解决加、减计算的进位、退位问题。

在“认识图形”领域,教材安排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符合儿童感知事物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发展规律。

在“分类和统计”领域,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让学生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继续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培养统计观念。

教材还安排了几次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注意改变呈现方式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的、能动的、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线索,教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适应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本册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体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材从儿童的生

活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认识图形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观察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抽象出来的,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三、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核心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意识,是学习者对数学研究对象带有感性色彩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选择有用的策略。这些数学意识从属于学习者个体,不像前人总结出来的、普遍认同的数学基础知识那么明显,但却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是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

本册教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认数”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对铅笔、木块、小棒等实物的观察并借助计数器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安排一些用100以内的数表达交流信息的活动,结合现实情境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生活用语表示数量的悬殊情况,组织猜数游戏加深对数序和数的大小的理解。在认数和计算教学中加强了估计和估算。例如,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后看一看“80接近100还是接近30?”想想“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在学生初步理解“多些”、“少些”等词语的含义后按要求做一些选择数值的练习,这些都是以后进行估算的基础。

安排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我们认识的数”中安排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走一走、数一数,用数来描述景物的数量,描述一段距离的长度。“认识人民币”的教材是以购物活动为主线编写的,在“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经历付钱、找钱等购物过程,产生对购物的体验。教材如此安排,很显然是启示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此外,本册教材还十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和对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培养,从更高的层次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13年2月27日

第三篇:一年级新教材培训

2016版最新审定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新教材分析培训讲座

2016年小学一年级课本改版啦!和旧版相比,新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胖了一圈,有A4纸大小。仔细翻阅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发现新课本不仅“长相”变了,内容也有变化。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

一、课文、识字

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

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

二、课文。

据介绍,新教材比以往更关注儿童的需求,先从常用字学起,再学拼音。另外,把阅读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自然渗透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滋养。部编本语文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套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的选择,集中识字课的编排,以及专门设置的《日积月累》栏目,处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教材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为儿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天性

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天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儿童对语言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热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说话等学前阶段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在一年级得以延续,借助学生的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语的过渡。教材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教材以儿童为本,给儿童以充分尊重。例如,教材的开篇,从平等的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三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同时实现国家认同、身份认同、角色转换、情感激发、习惯培养等多重目标,以“我是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是小学生,我很自豪”“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的心情,奠定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三)夯实语文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教材以书面语零起点为设计起点,平缓起步,稳步推进。一年级具有特殊性,因为初入学儿童需要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教学常规的养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年级上册教材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梯度,容量适中,难度适宜,内容合理有序。

教材努力处理好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拼音、识字和阅读的关系。考虑到汉字的重要地位,以及初入学儿童的语文基础,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单元的集中识字,集中学习一批简单的常用字,然后再系统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教材为学生打好口语和书面语基础,做好起步阶段的启蒙工作,使初入学儿童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教材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

(四)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要素的具体呈现,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而是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活动设计以运用为导向,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他们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倡导自主学习

教材设置了不同的栏目,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鼓励探究学习,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使主动发现规律、主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增强自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重视大量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

教材强化阅读,提供了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对教材中的课文是极其有益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教材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保证学生的阅读总量,以期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衔接,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书香社会。

(七)版式设计独具匠心

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配有不同风格的插图。教材的设计除了满足审美的需要,还充分考虑低幼儿童的阅读心理,关注儿童的阅读体验。例如,以不同颜色的对比和字号大小的对比突出主体内容:拼音阶段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选用不同的颜色;拼音音节的拼读过程作了灰度处理,更加突出音节这一主体内容;课文中汉字和拼音的大小对比非常鲜明,强调视觉优先选择汉字,以引导学生及早进行汉字阅读。这些基于儿童阅读心理的版式设计,能有效地突出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记忆,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各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

(一)汉语拼音

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以不断降低学习难度为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增加学习负担。

这套教材准确定位拼音的学习目标,强调拼音的工具价值,集中编排汉语拼音,以拼音学习的规律为主要线索安排学习内容,短时间内集中解决问题。

1.加强整合,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

教材重视学好拼音,但并不是单一学习拼音,而是将拼音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整合设计,同步进行,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

拼音的每课都配有情境图,而且是整合的情境图。注重以图提示字母的音或形,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建立字母音与形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与单图相比,整合的情境图功能更加丰富,因为它包含着故事情境,可以将拼音学习融入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看图讲故事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学生借以观察图画、看图说话,将发展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至于在集中学习拼音的阶段,阻滞学生的口语发展,使学生的发展顾此失彼。

每幅情境图都蕴含着丰富的拼音学习资源。如《ɑi ei ui》一课的情境图,描绘的是一群小朋友放学后围坐在一起听老奶奶讲故事的场景。图中的小朋友“一个挨着一个”,桌上放着“杯子”,老奶奶戴着“围巾”,其中的“挨”“杯”“围”提示了本课复韵母的音。除此之外,图中老奶奶的头发是“白(bái)”的,小朋友的头发是“黑(hēi)”的;最左边的小女孩双手放在“腿(tuǐ)”上听得多专注;右边的两个小朋友“背(bēi)”着书包;杯子里有“水(shuǐ)”„„图画中暗藏着许多拼音学习元素,等待着学生去发现。同时,图画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老奶奶和孩子们沉浸在阅读中,十分陶醉,画面营造出的浓厚的阅读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

2.精选常用音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提高拼音学习效率

教材重视拼音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关注学生的已有基础,利用学生认识的汉字学习拼音。

教材选择少而精当的音节供学生练习拼读,基于常用音节的频率,以及儿童常用口语词的调查,精心选择使用频率高、与儿童口语联系最为密切的生活常用音节作为学习内容。这些带调音节,都是有效音节,都有实际意义,可以与学生的口语建立起直接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拼音学习的价值。拼音的学习直接指向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拼音,从根本上避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极大伤害的机械操练。

教材中的所有音节都是带调音节,而且不再呈现拼读的过程,只呈现音节本身。个别作为例子的拼读过程,也都作了灰度处理,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拼读。这样,学生在读出音节的时候,注视的音节是一个整体,与今后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音节完全一致,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记忆,提高学生识别音节的熟练程度。

3.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

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在学习拼音过程中要求认识的几十个常用汉字,都是学生可以自己拼读出来的,使拼音和汉字的学习双线并行,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不是相互孤立、自成体系。之前学过的汉字,可以帮助读准拼音,成为学习拼音的好帮手;新学的拼音,又可以帮助认识新的汉字。拼音与识字相得益彰、协同发展,拼音的学习直接指向运用,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知识的价值,从中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4.重视复习巩固,有针对性地突破难点

拼音阶段的内容选择,对拼音学习的难点给予了格外的关注。语文园地的活动设计,也非常重视对难点进行强化练习,集中解决读音易错、字形易混的字母和音节,特别强调在语境中复习拼音。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不面面俱到,不平均用力,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保证学生有效、高效地学习拼音。

语文园地中复习巩固拼音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引导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复习音节,将复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将拼音的学习植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育人的因素,而不仅仅着眼于拼音知识的学习。

(二)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的安排,突出识字写字的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发展识字能力。

1.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编排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识字写字的安排,控制总量,降低难度,全册要求认识300 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 个字。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认的字,都是出现频率高的生活口语常用字;要求写的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构字能力或构词能力强的独体字,也适当选择特别常用的合体字,大体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

2.集中识字形式多样,凸显传统文化

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集中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以丰富多彩的识字形式,如字理识字、传统蒙学识字、事物归类识字、儿歌识字,激发初入学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

集中识字的内容,继承传统语文教育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凸显传统文化,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探索汉字、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

特别是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文化内涵丰富,传统意味浓郁。以“天地人,你我他”作为第一课,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后面的几课《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也都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3.夯实识字写字基础,重视培养识字能力

教材重视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重视识字方法的学习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教材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并通过《我的发现》栏目,引导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字形分析能力。

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并力求美观。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专门的《书写提示》栏目,强调汉字书写规则,打好写字基础。同时,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多次强调写字姿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要求写的字旁边呈现新笔画,并对每一个要求写的字都做了笔顺跟随的处理,特别是在色彩上做了特别处理,以颜色的变化体现汉字书写的每一个笔画,使静态的笔顺变得动态立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一个汉字的笔顺。这样的版式设计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为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提供了有力保障。

4.鼓励在生活中识字,开拓多种识字渠道

设置专门的栏目《展示台》,提供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沟通课堂内外。教材在“展示台”中提供了生活识字的多种渠道,如,通过同学的姓名识字,在街上认识招牌上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强化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三)阅读

教材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精心设计语言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引导初步运用阅读方法,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

全套教材以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组织单元的时候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等要素。尊重语文教育规律,合理设计内容梯度,将语文要素穿插到各个单元中,成为阅读学习的要件,使知识能力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一年级上册的四个单元,大体围绕“ 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编排,共选编课文14 篇。随课文安排的语文要素,有“读准字音”“朗读时注意停顿”“认识逗号和句号”“认识自然段”“获取文中的信息”等,有机渗透在课后练习中。

2.精选课文,为学生提供优质阅读材料

教材中的课文,既“ 有意思” 又“ 有意义”,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宜,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思想内涵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也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体裁多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3.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强调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材围绕朗读背诵、理解内容、积累词语、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几个方面系统设计课后练习,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基于课文的语言材料,设计指向运用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联系生活进行表达。

教材努力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阅读者。教材中安排了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小蜗牛》,不再全文注音,而只给少量难字注音,引导学习借助图画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阅读时尝试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图画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拼音很重要,是起步阶段学生识字量不足的情况下自主阅读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阅读,体现了对于拼音、识字和阅读之间关系的理解——既要充分借助拼音识字、借助拼音阅读,却不应该完全依赖拼音,而是多渠道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4.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

教材重视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教材中的不同板块提供了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倡导多渠道大量阅读。

语文园地中的专设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举措,鼓励亲子共读,鼓励无压力分享阅读,用学生熟知的故事或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阅读书面语的兴趣,是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

教材中安排的《快乐读书吧》,每册一次,对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指导,激发师生共同开发课外阅读资源,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以期通过提升阅读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具体内容是“读书真快乐”,主要以激发兴趣为主,用几个场景提示阅读的途径和方式: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和小伙伴分享故事,去书店翻阅图画书,在阅览室自由阅读。几个温馨的读书场景,潜移默化地吸引学生阅读,同时鼓励学生分享难忘的阅读经历,体验主动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

(四)口语交际

充分尊重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在教材中独立编排,自成体系。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重视交际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起步阶段,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致力于培养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1.精选交际话题,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交际能力

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都是合乎学生需要的、最有共性的、具有迁移运用价值的课程内容,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话题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强调学生在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一是针对学生生活的必需,如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二是针对学生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与人交往无目光交流,特定场合音量过大或过小。

教材创设真实的生活交际情境,提供恰当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场合的交际行为,从中学会得体地与人交往。交际情境的设计,强调真实、自然,避免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设想“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强调交际主体“我”的在场,不提倡模拟童话等非现实情境。

2.完善目标体系,明确每一次活动的交际目标

教材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设定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

在具体的呈现上,结合每一次交际活动,单独列出一至两项一般性的、可以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目标体系更加鲜明易读,学习重点一目了然。学生不但可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目标要求,而且可以将这些原则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

一年级上册的四次交际活动,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第一次口语交际《我说你做》,着力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际中懂得尊重他人;《我们做朋友》,提供小学生最有可能遇到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大方与人交往,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多大的声音》,初步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小兔运南瓜》创设的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

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

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 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教材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引导学生关注交际目标的达成,关注对象和场合,而不仅仅将目光聚焦在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学会遵守交际规则,勇于交际、乐于交际,引导学生主动反思交际效果,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第四篇: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领导能给我去盟里胜利街小学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的机会,这次培训对接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会上聆听了杨老师和窦老师两位位老师对部编教材的深刻解析,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是我对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是对新课标的理解: 我知道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或得基本语文素养。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又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子》中说得好,“有无相生”。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反倒转化成了“无”。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三、注重指导,增强实践,享受成功。

学习习惯的养成,仅有说教是不够的,应该紧扣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指导。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操练,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从而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课文或阅读书籍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远比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得更有效些。写读后感是非常好的习作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了课文,更易于把读后感写好,这既是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好其他文章的读后感。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乐于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探究使用工具书的基本方法,指导孩子认真阅读工具书,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能随时利用工具书,迅速获取所要查找的资料。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所以一年级语文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使学生愿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我学习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旺泉小学:赵红峰

2016.9

第五篇: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感受

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感受

天王中心小学 吴海梅

3月26日我们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教师一起到开发区小学参加了句容市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培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及优秀数学游戏的简介;二是由教研室的教研员对一年级新教材的变化进行了详细说明。

首先是句容市实验小学的洪华老师介绍了数学游戏的特点、使用价值、使用环境和一些比较优秀的数学小游戏。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可以消除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让数学活动成为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取得成功时,学生会产生自豪感,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游戏能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消除负面影响。洪华老师列举的“手指操—9的乘法口诀”对我印象比较深刻,上学期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在备课时也发现了“手指操”,课堂上在讲解《9的乘法口诀》以后,部分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有困难,特别是一些后进生,主要内容教学完以后,我就和大家一起伸出手指,教他们做“手指操”,学生很感兴趣,很快他们就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当时就觉得数学小游戏真好,要是每节课都能这样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地去学,也会很容易地接受当天的教学内容。

其次是开发区小学的严清老师像我们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各部分相关的游戏。她列举了不同学生阶段,不同学习内容的中的游戏的使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其实都可以把他们放在游戏中,这需要我们教师合理地想象与运用。她列举“快乐大比拼—位置”,让我想到:我们采取“游戏”这种教学手段的目的让学会说呢过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求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愉快第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将这些游戏更好的与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还需要我们自己对教材、对学生更深刻的研究和认识。教师想得更深一层,做得更细一些,也许我们的学生就会学得更多一些。

最后是教研员对一年级新教材的变化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教学优化例谈。她主要从新课标、新教材进行了说明,以往课程标准提出的是双基要求,但新课标指出除了对

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外,还要求课堂上要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感受。新教材中增设了“思考题”、“你知道吗?”、“动手做”。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也做了调整,这些内容的增设与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位新课程标准服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领悟数学、理解数学。对于教学中我们平时可能只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有时如果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去揣摩教学的相关环节,哪怕就是和两道题的教学顺序问题,可能都我们都会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9+2=9+1+1=、9+3=9+1+2=、9+4=9+1+3= ”,学生完成以后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说出两道题的结果一样,然后教师强调我们要记住这个方法,以后有助于我们计算几加9的计算,我相信大部分学生下了课估计都忘记了。如果设计成这样:“9+1+1=9+2=、9+1+2=9+3=、9+1+3=9+4= ”,学生在计算中自己就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与方法,随即可以出示几道几加9的口算题,让他们运用自己刚才发现的方法去口算,我想这样对这种方法的掌握应该更牢靠些。

这些就是我今天参加这次培训的感受,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选择他们适合他们的方法来教学,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不是我们赶着他们走。

下载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侍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新教材培训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城关二小 吴雁飞 2016年9月22日和9月23日,我参加了由石嘴山市教育局组织,宁夏修订教材培训工作会,听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唐飞、朱春玲等老......

    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李璇 3月2日黄石港区教育局在沈家营小学举行了全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网络培训会。作为沈家营小学的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一年级全体老师参加了培......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8月19日,我们在实验小学进行了新教材学习,使我得到了许多新的收获,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9月12日,我们在叙师附小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新教材学习,使我得到了许多新的收获,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在上一周我与一年级的两位老师一起接受了新版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培训和研讨,我得到了许多新的收获,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

    2011年侍庄中学关工委工作总结

    2011年侍庄中学关工委工作总结一、强化领导管理 根据省厅51号文件的工作意见,学校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我校党支部不仅重视关工委的自身建......

    侍庄乡简介(精选五篇)

    侍庄乡简介侍庄乡位于灌云县城南侧,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66.11平方公里,总人口5.01人。该乡北接县城,省级灌云经济开发区坐落境内,宁连高速、236省道、324省道、国家3级航道盐河等......

    侍庄中这公开课制度

    侍庄中这公开课制度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 为使公开课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头作用,通过公开课确实使广大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