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学科组生本课例研究阶段小结
数学学科组生本课例研究阶段小结
生本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已有一阶段,通过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展示,案例研究等方式,教师课堂教学稍许有了一些变化。教师行为的变化也直接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发展,现对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行为变化的研究”作以下小结。
一、克服“零起点”介入现象。
学生新知的学习总是建立在旧知掌握的前提上,换句话说就是要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了解学生知识成长的起点。具体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导入是必要的?这一节课否需要旧知的复习?有些课堂看起来很正常的“导入”动作,其实消减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典型的“怕孩子跌倒”的行为。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自己能做什么?基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特征,我们觉得一 是课堂导入环节不易过长,冲淡教学主题。二是基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点切入,准确把握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开展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说的多,老师说的少。
虽然各种课的类型不同,不能绝对地以课堂上师生各自说话时间的多少评判一节课的好坏,但是我们觉得教师的话要尽量的精简,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多多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多多质疑问难,促进学生知识的生长。目前教师在课堂上较担心的一点是学生讲过的,其他人有没有听懂?只有自己重复过了,强调了一遍才放心。在这方面一要相信孩子与孩子语言交流,虽不规范,但相互有沟通的方法;二是要养成孩子课堂上的倾听与应答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走向台前,教师成为幕后的导演。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话就必须要控制教师的语言,如何能够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语言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语言。上课时,学生经常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当学生回答后,有一些教师就重复学生的话,这样的习惯不好,学生回答后,老师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二是让学生把话说完;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在阐述某一件事情时,老师不要轻易地去打断学生的说话,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这样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减少教师的语言。三是多让学生陈述结论,而不要结论总是由教师去陈述。教师应该适度增加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要多说结论性的语言。四是适度地用肢体语言来代替口头的语言,如要请某一个学生发言,可以用手势表示,不一定要说:“你来回答或者你来说。”这样的话。
三、关注学生是以何种方式学会的。
同样一份试卷,考了同样的分,是不是这两个学生知识水平相当?显然不一定的。后续学习能力有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方式的差异,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施方式紧密相关。有的教师重两头,轻中间。即前面复习旧知识多,课后巩固练习多,知识学习过程少。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也许不差,但一遇到新题、变式题往往不知所向。从知识达成目标分析来看,会做了,不一定懂了;懂了,不一定理解了;理解了,不一定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可因内容而宜,采取一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分工合作、交流辩思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过程,这样的知识才记得牢、用得活,把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习题的设计上,我们认为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做到保质保量,倾向于练习的分层设计。一是练习的难度上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在设计或选择练习题时,关注此习题考察的是与本节课相关哪些知识或能力,避免习题知识点的重复练习,增加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二是学生做题上可以分层选择。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将练习题分为A、B、C三类,A类题侧重于与例题相似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B类题侧重于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能力训练。C类题侧于综合性、解题步骤较多,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的习题。这三类习题供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选择性的做题,以满足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四、落实校本化的生本管理制度。
我们常常习惯于举出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种种弊端,但在自己可改变的课堂教学中又有懒惰思想,怕想、怕做,不愿改革创新。这种情形,如德波诺所说,“在这体系的每一点上,每个人的行为都明智合理,甚至日趋完善。然而由这些人构成的总体系却必须继续教那些与社会需要日渐无关的东西”。可喜的是我们金山实验数学教师,既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也一路在践行。主要做法:一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既有期初、期终量化的评价,更多的也有活动过程中,教师发展性的评价。在发展性的评价中,让教师体会到教学生命的成长。二是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常规性大框架下,不过多干预教师课堂教学,隔周一次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互阅教案与作业、探讨教学话题。三是课任教师对学生的生本管理,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生命成长中的人,给他们听、说、想、做时间与空间,经常以学生的身份审视我们教案、课堂。耐得住寂寞,守得起时间,静听花开的声音。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184页。
第二篇:初中数学学科组阶段小结
初中数学学科课改阶段小结
孟会荣
新课程改革已被提及多年,名目不同,各有特色。从洋思教育、生本教育到山东杜郎口模式等等。一路走来,思考着、改进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不仅限于按老师的要求动口、动脑、动手,更在于“主动”。它体现了主观上的积极性。以至于现在我们学校道德课堂之知行课堂的提出,也与之相符。只不过“道德”又被赋予了更具体、更细化的行为。更多的让学生主动起来的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的主动”做相应的、有效的、积极的准备、指导、配合或服务。
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数学组包括我在内的六位老师对知行课堂,从思想和理念上有了较深入的较清醒的认识。在课堂行为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基本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预习环节,新课环节(包括新知探究和新知应用),巩固环节(即作业体现)这四个环节分别存有不同问题,先汇报分析如下:
一、预习环节
存在预习效果不佳,有些学生不会预习的情况。解决方法:⑴教师通过给定预习目标和相应题目,难度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当然这一点的实现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了解,即充分备学生⑵根据内容规定预习时间,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从而也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以前不会预习的学生大部分表示知道如何预习了,并且预习效果也有提高。
二、新知探究和应用环节
学生因有预习不良造成探究环节跟不上,另外学生预习效果的良莠不齐,也会使探究环节不能做到组内人人到位。由此新知学习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差异。解决的方法:首先解决由于预习产生的问题归结到解决预习问题。另外教师在课上环节通过关注学生表现,洞察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当堂解决或通过组内结对解决。
另外教师由于客观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仍会留有关注不到的学生。如果他们有问题并有意识主动提出,问题自然好解决。问题就在于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或遇到问题主观也不提出来。班上总有这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这涉及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信心缺乏、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的问题。解决方法自然不能过于急躁且需要一个过程,需春风化雨般感化。可通过谈话,了解原因找出可解决的方法,跟踪巩固改进。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
此外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准确定位、定性。我想这需要教师扎实的学科知识技能和对学生对同一课堂上易错点的一种经验把握吧,另外从学生的眼神和表达语气中也可见端倪。光有这些其实还是不够的课下与学生平等自然的真诚的交流。可让学生对老师自然亲近,课堂上特别是对不敢提出问题和自己观点的学生是个不错的办法。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对我们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让学生开口,是让学生主动起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另外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同时也可多方面了解学生,改进自己的教学也是不错的方法。
三、作业环节
一部分学生做作业主动、认真且知错即改;此“改”是弄明白、知晓、理解、掌握之意。一部分学生通过讨教后完成不会之题;此情况又有两种:
一、讨教后完全领悟理解;
二、只是完成了书面作业,可能自己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发现并有效解决,此问题有待研究。尤其是对刚接班的学生出现此类问题,在教师不了解的情况下,此风无声无息不易察觉但结果很糟糕。对教师已熟悉的学生出现此类问题及时发现很重要。如何做到及时发现有待探究。另外对待作业中的错误此情况依然有两种:认真改并掌握;不改或不认真改,这依然涉及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信心缺乏、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的问题。
总之,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相关技能及“教改”理念又要做到充分备学生、研究学生并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反思、勇于改进。一句话:且行且思且提高吧!
第三篇:课例研究阶段小结
《高中物理学生规范化解题习惯的养成策略实验研究》阶段小结
——学生解题不规范的形成原因
我们的研究课题《高中物理学生规范化解题习惯的养成策略实验研究》自2011年9月份提出,到11月份正式启动,直到现在。我这段时间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学生解题不规范的原因,现小结如下:
1、教材对解题规范性要求不高
新教材对解题的规范性要求不高,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只在相关的内容中有出现相应的文字,例如关于正方向的规定只有匀变速运动的速度计算的例题1(第一册第31页)有提到规定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有(第二册第6页)动量定理例题1解题中有规定正方向。实际上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内容时就已经涉及到研究对象的确定和正方向的规定问题了,就是牛顿运动三定律这么重要的内容,都没有提到有关正方向的规定问题。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就更没有在解题的过程提出了,只是在分析过程中有指出,学生会认为只是分析时要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体或系统,在解题过程中不需要写出来,而80年代和90年代的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就说明的比较清楚。教材的这种编辑方法客观上是为了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主观上却使学生误解了编者的意图,反而认为解题的规范性不是很重要。这也使教师强调解题规范性没有了依据,有的学生还拿出教材对老师说“教材都不要求严格的规范性”,反说教师教学死板保守,对于一些刚任教高中的新教师,就更容易误导他们认为新教材不要求解题的规范性。
2、教师授课不大重视解题规范性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课时少,任务重,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了解题规范的重要性,却没有从根源上去规范学生的解题不规范行为,只是课堂上做了强调,没有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批改中去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学生看老师在批改时没有把他不规范的解题过程进行改正,久而久之就认为他的解题过程是规范的。因此学生解题不规范的根源在教材和教师。
3、初高中教材体系的差异导致学生解题不规范
初中教材只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解、答和带单位进行运算,不要求学生解题有分析过程,不要求选择判定研究对象,不要求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
程。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养成了初中的解题习惯。升入高中学习之后,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的物理知识难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高中的教材体系不同,初高中的教材跨度和梯度太大。特别是一些只有初中的初级中学,他们为了提高中考的升学率,中考没有要求的内容都没有讲授。例如初二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就普遍没有讲授。学生升入高中学习这个内容时就认为是全新的内容,这就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的梯度,也加重了高中教师教学的任务。教师安排不出时间专题讲解题的规范性,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强调解题规范性,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来说,只要她们上课认真听课,解题规范还是可以做到,但对于一些平时学习比较马虎,不认真的同学就容易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了。
4、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要改变这种习惯是很困难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改变。首先学生自己要认识到思维定势和不规范解题习惯的危害性,学生要有改变不良习惯的要求和愿望,教师才能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去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学生才能主动和积极配合,双管齐下才可能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例如,我讲“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正向不断增加的力作用时,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如果这个力突然变为反向不断增加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如何变化”?这个问题讲了十多遍了,一些思维定势顽固的同学,每次考试遇到这个问题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总是认为力增大了速度就增大。再加上一些同学听课不认真,从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应付了事,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做的作业谈何规范性,考试自然是分数低,能力差,素质低下。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研究小组第三阶段小结
在学校相关科室的领导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小组进入第三阶段的研究,现对本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又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带着对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疑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老师把“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全体研究人员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分年级按计划划全面实施研究过工作,做好研究记录,反思行动结果,定期组织研讨,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初步形成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
(1)教学实践 根据本课题研究几个方面的的内容,组织参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讨论,探讨实践中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 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互相交流。三 不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和作用
对于数形结合的体会,应从低到高逐步渗透。初始阶段低年级孩子对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困难。如果适时的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教给学生借助图来分析理解数量关系。例如:课题组的李丽霞老师在教学“比多少应用题”时谈到比多少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造成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逻辑。如果从一开始教学时,教师就教给学生借助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当然这时的图应以实物图为主),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教学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在加深问题的难度上下功夫,而是要通过有代表性的又为学生容易接受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使学生能够产生迁移,这样即使遇到一些未解过的题目,学生经过自己的画图、分析也能找出解答的方法。例如,比多少、倍的认识、有余数除法、行程问题、分百应用题,以及搭配、鸡兔同笼、植树等一些特殊问题都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重要内容。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画图策略固然是一种很重要的解题策略,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灵活应用,有时需要与其它策略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迁移类推,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轻而易举地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之后,又将平行四边形剪、拼转化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三、课题研究中的不足
课题组的部分教师对此课题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如: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课题研究几个方面的的内容,参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讨论,探讨实践中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体会不够深„„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学生方面:
1、会做的题他不画图,不会做的题找不到画图的思路,想不到画图。
2、学生利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画图的能力也不强。
3、利用“画图”来检验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学生几乎没有。教师方面:
1、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问题,是否还教给学生画线段图当前画图解决问题,当前有关画图解决问题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也有不少学生很难会想到运用画图去分析解决问题,除非教师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3、新教材中体现的众多解题策略,在“画图”策略上是否有系统设计?
五、今后工作的思考
督促课题组全体教师全力以赴,继续查阅资料,挖掘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的使用范围,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听课、磨课等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结果进行考察,对方法的使用进行反思,小结成功与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个案研究,写下教后记,以便总结实践经验,指导教学,圆满结题。
第五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小结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小结
总结人:朱文益 赵成柱
课程改革使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一些看法,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1、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孙悟空、猪八戒分饼,最后只剩下1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分呢?这样自然的引入到新课,先请学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块饼,再实践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块就要用分数1/2表示。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知识的过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顺利地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
2、这样的环节设计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才能收到预测的效果和目标。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在班上组织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
二、.灵活机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相遇应用题时当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后,有出示这样的练习:王师傅开着客车从A地去B,每小时30千米,同时李师傅开着货车从B地去A地,每小时40千米,经4小时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当学生正确解答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王师傅,你停在相遇点向前看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王师傅还要走多少千米才能到达B地?)要是王师傅回头看呢?(王师傅离A地多少千米?)如果换成李师傅你们还有什么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叙述方式的问题,加深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题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圆柱,体验圆柱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动手用尺子、绳子量一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剪刀剪开圆柱的侧面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这种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促进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
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要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
5、培养学生自觉修正、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