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遭遇“百毒不侵”的学生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可对于一些极为顽劣、心理极不健康的学生,如何才能转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生
在担任初一(7)班的班主任时,遇到一个学生叫曹磊,为了这个学生我多少次替他操碎了心,多少次找他谈话,多少次为了怕他惹祸而担心。
学生简介曹磊同学,语文成绩相当不错,尤其擅长写作文,文笔挺优美,而且字迹特别工整。体育非常好,篮球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很棒。歌也唱得挺棒,现在我还记得他唱的那首《奔跑》那首歌曲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刚开学前两个星期,曹磊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不大爱说话,在班里很有号召力。常说:“老师,你把这事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曹磊毛遂自荐,获得同学们一致认可,曹磊被选为体育委员。
一个早读,我到教室,发现曹磊和杨伟不在教室,我大惊,问同宿舍的学生,才知这两个同学昨晚竟然跳墙外出被政教处老师抓住,现在在政教处呢。后经我询问,曹磊竟说昨晚是由于半夜太饿了,才外出吃饭。经政教处老师和身为班主任的我的耐心教育,曹磊一段时间里遵规守纪,但好景不长,没有多长时间,曹磊就故伎重演,外出跳墙,后来发展到外出跳墙去电厂偷东西,由于他有带动性,每次或是和本班一个同学去,或是带动外班同学去。由于我对他管理得严,后来听学生讲他在寝室里骂我。
总结一下,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主要有:
1、上课不认真。由于晚上经常在寝室里说话,上课经常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
2、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每当我教育他时,他认错态度很诚恳,写的保证也很诚恳,但不落实行动,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4、对老师撒谎。骗人的技术很高,常
对老师讲假话。
5、有早恋倾向,有人说和同年级女孩谈,有同学说是暗恋低年级班同村的女孩。直至有一天我在他的课桌里找到了很多他写的情书,才证实同学们所言不虚。
分析一下原因:
1、家庭因素。由于是农村家庭家长忙于挣钱,整日奔波于生计,疏于对他的管理。造成他我行我素,为我欲为。
2、个性因素。胆子大,霸道,称王称霸,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4、虚荣心的满足。因为好像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
5、与社会青年结交过多。与一些不上学的小混混交往过密。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
2、心理疲劳。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做事懒散无力,没有一个青少年应该具有的那种飞扬的神采。
3、消沉。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整天浑混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显得异常颓废。把信念、抱负抛在一边,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4、狂热。对新鲜事物特别喜欢,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凡属能出风头的事,不管有没有违反校纪校规,都要去做,不考虑后果,多次经过班主任和学生处的教育都不听规劝,导致最后被学校多次记过。
我的做法:
1、循循善诱:当发现他犯错误时,我马上跟他进行了苦口婆心地谈话,希望他做到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做到遵规守纪。谈话的结果是他满口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因此谈话算是圆满结束。可是没过多久,曹磊又犯类似错误,我耐不住性子了,把他从学校操场上叫到办公室,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这
次谈话还提醒他不要老是沉迷于体育活动而荒废学业,要认真学习,让家长放心。为了不至于接受太多的劝告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我特地为他制定“五不规范”贴在他的座位上。记得大概有这么几条:(1)不准在上课时间内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课除外)(2)上课期间不准睡觉;(3)不准与同学闲聊;(4)遵守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5)不得撒谎骗老师。
2、争取家庭积极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曹磊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3、关注和关爱。由于他是班级中行为规范性比较差,因此我对他特别关注。我时刻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有了进步及时表扬,犯了错误马上指出。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我还很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他对我的关心也很感动,但自制能力相当差的他,只要他人的一个诱惑,就又把老师的话当作了耳边风。虽然他事后往往也很后悔,一次次地表示要改正,但是每次都是于事无补。
4、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我从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始终相信他会变好的。但最终的事实是因为多次不听规劝,曹磊和他们同村的在假期中去偷本村一个厂的机器,他们几个把机器给卖了。人家报警了,那次看到警车呼啸而进,我的心“咯噔”一下,最后这次事件以后,曹磊家里人也对他彻底失望了,让他退学了。这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最让我头疼的学生了,最后我没能把他成功转化。
后记: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也许我的做法还有很多不当之处,或者经验没老教师丰富,对学生实施的“怀柔“政策,对学生的一片良苦用心,好象泥牛入海一样毫无作用。我一直在考虑: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学除了批评教育、请家长协助教育,我们老师还能做些什么?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该如何教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疼爱,为什么他们会无动于衷?这些孩子怎么了?恳请各位同仁一起出谋划策。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丰台城市园林建设学校代玉玲
一、背景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从教多年以来,我一直努力探索,想打造出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实践告诉我:“心语信箱”是这把金钥匙的重要部件。可以说,没有“心语信箱 ”就没有我的这把“金钥匙”。
所谓“心语信箱”就是在班级建立一个教师和学生的电子信箱,我把我的邮箱地址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写一封信放到信箱中发给我,然后周末老师打开信箱,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基于这样两点考虑:
1、对教育的交互性和对话性的考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交流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能得以实现。而教育是要有对话的,这种对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两方面。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教育。
2、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渴望长大,渴望友情,渴望探求未知世界。面对复杂的社会、未知的人生、学习的压力、家庭的矛盾、朦胧的情感,他们常常感到困惑、矛盾、甚至苦闷。这时的他们非常需要一个人——既是良师更是诤友,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但现实中,很多学生或含蓄、或腼腆、或胆怯、或因没有合适的场合和时间,而羞于开口或失去了开口的机会。这时,书面交往的优越性便显现出来。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将“心语信箱”作为我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二、案例描述
在信箱中,学生们写下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和烦恼,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发来的每一封信都能让我发现一些存在于学生身上但表面不易被觉察的问题,这就为我更细致深入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面对每一封信我都以至诚的态度,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认真细致地阅读每一封信,分析其中的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答指导,或给出建议,或提出我的观点,或写下我的感受。对个别学生比较重要的问题,在进行笔谈之后,再面谈,例如,我班王梦迪在信中写道:“老师,我知道自己平时经常犯错,但这次您真的错怪了我,我没唱歌”,这句话促使我重新去调查了解已经处理过的事件,在澄清事实之后,我立即给予回应:“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原谅我,好吗?谢谢你!”还有一次,我打开信箱杨紫越发来的信,“老师,今天我跟我后妈打骂起来了,我还骂了我爸。因为我后妈欺负我奶奶,我爸不管,他还是男人吗?怕老婆?老师,我想学习又学不好,家里爸妈都不管我。我怎么办?真没意思。。”当我看到这封信时,对我触动很大,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杨紫越很小父母离异,随父生活却又得不到父爱,后来其父又再次成家,又生一子,继母对他不好,他一直同奶奶生活,管爸爸要生活费都很费劲。而母亲再嫁后其丈夫不允许她与前夫家有任何联系包括孩子。因此他真和
一个无人养的野孩子一样,各方面都很差,又任性。易暴躁。教育要从根本上抓起,第二天我找他谈了话,告之他心疼奶奶是对的,但不要和爸爸的关系搞僵,毕竟爸爸要供养他上学和生活,教育他要自己有志气好好学今后有工作挣钱自己养活自己和奶奶,不用再低三下气的管爸爸要钱了。另外我又联系上了杨子越的母亲要求面谈一次。我同她谈了孩子的情况和在校表现。母子都哭了,并答应今后勤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此后在各方面杨子越确实有明显的进步。
三、案例分析
纵观几年来,从学生们“信”的内容中,我发觉学生们其实很不简单。大到地球社会宇宙空间,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他们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虽然很多还很稚嫩,甚至不够正确,却涉及到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职业选择、时事政治、社会风气、环境保护、家庭矛盾、自我评价、男女情感等诸多方面。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没想到我们的学生,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视野,如此的观察力,能有那么多的思考,提出那么多的问题,真不得不让为人师者刮目相看啊!这让我们在更真实地看到学生的多个侧面、更深刻地了解到学生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甚至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思索、去学习,不断地去改进、去提高。
四、反思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除了要真诚、细致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也应严格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能侵害学生的隐私权。
“心语信箱”是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之桥的两头栅门。听其声,晓之理,方可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
一、案例
王某,初三女生,一向品学兼优,升入初三后,因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耳鸣,有时伴有胃痉挛、痛经,记忆再现困难,无法抑制自己紧张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本人也忧心忡忡。
二、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
1、从小学步入初中以后,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并复杂,由于青春期的原因,学生中的很多问题不愿跟家长和老师讲,长期以往,造成心理压抑,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
2、初中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和科目较多,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三、思考
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差要及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毅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助人自助,教会中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四、心理压力的对策
针对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切实做好攻“心”的艺术。
1、针对学习方面的压力。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又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减轻负担;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2、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肯定成功的同时,也有失败和挫折。再之,教师要对学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思想。
3、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4、“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心理压力的调节和对策,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
①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③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正如德国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作为教师应从多方面分析,创造性的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就能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孩子的智力应该同样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思考和探索,能真正帮助孩子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适应社会,发挥潜能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
城西二中 李彩明
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初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案例分析:
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辅导态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三是积极关注他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把这种做法持续下去,直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变。四是帮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当通过辅导他的心态好转的时候,委婉适时的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新问题。当然,轩的心理和情绪后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改善了和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学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
光泽二中 黄承兴
中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案例分析:
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辅导态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三是积极关注他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把这种做法持续下去,直到他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变。四是帮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当通过辅导他的心态好转的时候,委婉适时的引导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新问题。当然,轩的心理和情绪后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改善了和老师及同学的关系,学习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案例二:新橡皮,旧橡皮
学生娟平时在我的眼里还是个比较开朗的学生,可有一段一连几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精神比较差。凭着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觉,我感到她一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在一个自习课的时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买了一块新橡皮,式样很新颖,娟很是喜欢,时常从文具袋中拿出来独自欣赏。自己舍不得使用,擦字时还是用原来的旧橡皮。这个举动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学观察到了,三个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学写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随手把旧橡皮递给了蕾。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机会看看,可没成想娟递给自己的是旧橡皮,心里不是很高兴。下课后,蕾和另两个同学讲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儿。说娟“抠”不愿把新橡皮借给她。三个人的谈话恰巧被走过来的娟听到了,娟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虽然当时没有说什么,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负担。一连几天本来和娟很要好的三个伙伴让她有了疏远的感觉,自己感到怕见到这三个同学,尤其看到她们三个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种心理恐惧,觉得她们三个人就是在议论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是不安,以至于出现了上课时常走神的表现。案例分析:
娟的行为在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也是常有的现象。这是一种社交障碍。渴望和别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伤害的心里,是他们出现社交障碍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令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情绪,它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恐慌,也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反应。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疑神疑鬼,因为抗挫折心里不够,所以才渐渐形成了恐惧心理。辅导态度及方法:
对于娟和其他的三个伙伴,可以通过个体辅导的方式指导她们相互包容和理解,教授她们人际交往的技巧。辅导时一要给予她们充分的理解,要耐心听他们讲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诉她们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要让她们能够接受心理辅导。二是给予她们耐心和鼓励,告诉谈们要尝试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想法。娟就说自己其实不是不愿意借新橡皮给同学,只是想多保留几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带给自己的快乐。我就告诉她如果当时自己能够和伙伴们讲清楚,伙伴们一定会理解的,就不会出项相互的猜忌和不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学也讲清楚就是想欣赏一下新橡皮,并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结果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可见,帮她们澄清问题,在解决孩子们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帮助他们改变对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态度。告诉她们,当出现问题是,要能够把心中的不快讲出来,克服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谈论它,同我们信任应且能够倾听我们谈话的人讲出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有助于克服困难,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当一个人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与家庭的亲密关系得不到满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等,或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人际交往困难,难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等,都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于是,部分学生借助网络交友或玩游戏,通过虚拟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和理解,弥补现实生活中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一:李某,初一女生。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他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张某,进入初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自信和动力。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上述是一组对比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得好成绩。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同。从根本上李某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而张某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功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上述两个案例代表了初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而这种心理压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走两个极端。所以,把握和调适这种心理压力,并探索出一种科学的对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1、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成绩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学用“好烦,好累”来形容心理压力,显然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
2、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人际关系或环境方面。
二、心理压力的调适
面对心理压力,我们应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如①运动,游戏;②向朋友倾诉;③写日记;④与师生谈心;⑤大笑一场;⑥大睡一觉;⑦听音乐等。
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是重要,老师要主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会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减轻压力,面对人生。
三、心理压力的对策
针对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切实做好攻“心”的艺术。
1、针对学习方面的压力。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又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尽可能减轻负担;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2、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肯定成功的同时,也有失败和挫折。再之,教师要对学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思想。
3、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4、“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心理压力的调节和对策,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
①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③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其实,初中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