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识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之我见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总校 江万里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总校史桂珍
【摘要}】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中必然的产物,教师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运用榜样的力量,熏陶感染学生,尊重、鼓励、宽容,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赏识教育与绿色批评相生相伴,塑造学生性格,改变学生的命运。
【关键词】 赏识教育 榜样法善待生命个体绿色批评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教育诺亚方舟中饱满的精神状态。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学习心境上保持愉悦,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重塑自信,进而发掘自身最强大的潜能,取得成功。正如“赏识教育之父”周弘专家所言,我们应用“花苞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还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下面对赏识教育谈谈自己点滴认识:
一、教师要躬身自省,提升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就是你的影像。故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文化底蕴等,无不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创造一种愉悦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用爱的教育去融化冰山的一角,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缺失的是挫折教育,一旦受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无法派遣,心理问题就会暴露无疑,此时此刻就需要教师用爱的甘露使其枯萎的心灵苏醒,感受学习和生活的
1温馨,同时利用自身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你、悦纳你,学生就会不断地自律,健康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把自身的素养转化为博大的爱,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阳光路上茁壮成长。
二、尊重、鼓励、宽容,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里。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怎么办?这就是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一塌糊涂)、撒谎、拿别人东西等不良习惯普遍存在。面对这些情况,特别是学困生,要善待他们,了解他们,从尊重和赏识开始,多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用爱心作情感催化剂,帮助树立自信心。首先,尊重孩子,认真、专注的倾听孩子的诉说,就像聆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平心静气。这是脆弱心灵的一种急切的心理关注需求,教师绝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会由于你的一时疏忽,可能就有一个瓦特、一个牛顿、一个爱因斯坦的流逝,孩子对你的认识就形成了特有的定格,以后一切都无所谓了;其次,适时地激励学生,潜能启智不断地积累正能量。有效的表扬被认可了,学生就会把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来,在孩子心目中他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会记住老师点滴的肯定,不由自主的变成前进的动力;最后,要宽容孩子,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积极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接纳他,因为他是你的学生,他是没有长大而持续发展的孩子,他们是失去信心的孩子,不必对他们有太多的苛求。要“望、闻、问、切”寻其根源,用对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用慢的教育艺术,耐心等待学生转变,激励其健康成长。
三、赏识教育与绿色批评相生相伴,塑造命运。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改变人生。对于那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的“提醒式”绿色批评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崇赏识教育并不是放纵孩子自由随便,而这中间必须有个尺度,“激将法”的时代已飘逝,要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温柔的征服,环顾左右而言他不失一种好方法,引导学生自信、自律、自强。这不由得想起《乐妻劝婆》经典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外出求学,七年未归。婆媳相依为命,家境贫穷。一日,婆婆嘴馋,竟然偷杀了邻居家的鸡。乐妻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并未立即发火。当婆婆把香喷喷的鸡汤端到桌上时,她却不动筷子。婆婆忙问何故,乐妻伤心地说:“都是媳妇无能,没有侍侯好婆婆,使婆婆受苦,致使饭桌上摆的不是自己家的鸡.”说着,泪如泉涌。婆婆羞愧难当,食欲全无,嘴馋的毛病也彻底改掉。乐妻反话正说,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用极为巧妙的语言策略让婆婆拷问自我,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大家平时规劝人、教育人、说服人时值得借鉴学习,尤其对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更是值得借用的一种不伤害自尊、却能效果颇佳的批评策略。
如果乐妻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把婆婆地丑事端出来,并大加训斥一通,抱怨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偷偷摸摸,真是丢死人了;或者把婆婆地丑事不是委婉提醒,而是在大街上乱讲,想必婆婆不仅改不了,甚至会变本加厉,错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或者难堪的一死了之。同样,教师在对待学生犯错误时,若简单粗暴,训斥体罚、变相体罚,只能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上进心受到压制,产生逆反心理,以致破罐子破摔,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教育他们,而且会创伤他们的心灵,扭曲他们的灵魂,有的甚至走上绝路。这样的事例已经很多了,教训很深刻了。“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说得就是教育者一定不要伤害被教育者的自尊心,给其留够足够的“脸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批评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使其改正错误,但过多无技巧的批评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次我们深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学生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来完成他们的教育。
总之,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分析。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记住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称赞、及时称赞、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才用非常慎重的方式,要使得批评方式艺术化。同时要记住学生的命运与我们教师的教育方法关系太大了,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就会断送孩子的前程,有时一句温暖的话语,就会唤起失落孩子的激情……善待他们吧,因为他们还是一群孩子们。
第二篇:赏识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之我见
姜堰市张甸中学胡光磊手机:***
邮箱:huguangleicn@sina.com.cn邮编:225527
摘要:如何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技巧,如何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这是对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班主任应树立“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阳光般的笑脸迎接学生,用春风般的话语温暖学生,用金子般的心感动学生。关键词:班主任赏识教育欣赏
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仅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起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而言,“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在不断的表扬与激励下,他们会有明显的进步,不仅不会破坏班规,还会主动维护班级形象。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人无完人”的观念,宽容、欣赏每一位学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有的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吓退学生,使学生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明,效果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学生一点改变也没有。面对这种“刀枪不入”、软硬不吃的学生,班主任常常无计可施,茶饭不思。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点,但同时也肯定存在着优点。而我们大多数班主任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抓住不放。特别是所谓的“双差生”,他们长期的被老师批评,被学生奚落,被家长数落,根本找不到半点自信。而他们也想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个时候,他们就想通过不断的犯错误来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
违反纪律使班级得不到流动红旗来报复学生,通过和父母顶嘴来发泄心中的抑郁。长期以往,恶性循环,也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差生”了。其实,我们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为什么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1]因为他们的思想觉悟,生活阅历,家庭教育等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拥有个性差异的群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因人而异呢?为什么总是去看学生身上的缺点而不去多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呢?那些所谓的“双差生”,也许他在学习上技不如人,但在劳动上、才艺上却胜人一筹,我们为什么不去多宽容他的缺点,多赏识他的优点呢?不断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许他就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不可以再犯错误了,从此要刻苦努力学习了。这样,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呢?那些差生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得到老师的关心,得到老师的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竖一根大拇指,投一个赞赏的眼神,说一句鼓励的话,都能让我们的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宽容和赏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需要尊重和关爱。班主任应该努力从宽容和尊重学生开始,每天把赏识的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慈祥的目光关注全体学生。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坚持以实际行动关心、热爱、体贴每一个学生,尤其对那些在学习上有暂时困难的弱势群体更要积极给予鼓励、信任、帮助,让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要用欣赏的力量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治学生情橾,使学生们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知识。
二、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重用每一位学生
一个班集体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义务来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力,谋一份策略,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家。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我们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才能做到呢?
1、建立民主的班风,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要想让所有学生服从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就必须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定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
受罚并力争少犯。每个学生都在尽可能的为班级的制度出谋划策,绞尽脑汁,他怎又忍心去破坏了。即使一时不能自我控制,旁边还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
2、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貌。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可供挖掘的宝藏,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不易发觉的优点,只是被我们常常忽略罢了。我们班主任总是舍不得放手让学生去做,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把自己搞的很辛苦,为学生操碎了心。大家一致认为做班主任太辛苦了。其实不然,魏书生曾经说过,我经常出去讲学,一去就是个把月,我的班从来不需要其他班主任,回来时仍然“涛声依旧”。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他们班每个学生都是班干,每个学生又都是普通成员。事事有人做了,事事有人管了,当然班主任就轻松了。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承包班集体的一件事,每个学生都当上班干部了,当了“官”的学生更自觉,更积极地去维护班级形象了,整个班级逐步形成“活泼、团结、进取”的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何愁学生不遵守班规,何愁学生犯错误,何愁没有凝聚力。所谓“闲则生非”,人人都有事做了,他还想什么了?他从为班级服务上找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到未有的自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三、拥有一颗公正、慈爱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
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稍稍留心,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经常发现这种现象:某些孩子在做了家务事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家长的表扬鼓励,那么这个孩子以后会经常做类似的事情;而如果孩子在做这些家务的时候,没有表扬鼓励,反而是进行呵斥,那么以后孩子就不会在做类似的家务了。这种现象,使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其实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要以一颗公正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习更加用功,劳动更加积极,工作更加认真。可见,善待、鼓励、赞扬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爱心,用爱心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
人是有个性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有的倔强固执。班主任要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他们的潜能。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失误、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2]
教育需要教师怀着一颗宽容心,去耐心的教育学生,怀着一颗欣赏的心,去尽心的赏识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我赞成这句话:“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让自己快乐,因为你心中充满光明。”我对我的学生,就以这种赏识的观念,欣赏的心态对待他们,这样使我自己快乐,他们也快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期望学生一两天、一两个学期来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与毅力,要充分、持久地信任与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出色的,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阳光般的笑脸迎接每个学生,用春风般的话语温暖每个学生,用金子般的心感动每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昕走进学生心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魅力中国[J]2010年第3期
[2]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版
第三篇:赏识教育
小学生赏识教育
李玉仙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赏识教育逐渐被社会甚至不少的家庭所认可。教师也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运用得当的时候,学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天赋都是基本相同的,但最后却会有着不同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要懂得发现孩子的潜能,懂得赏识孩子。
一、述论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
1、赏识教育的含义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2、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的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
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美。
(二)赏识教育的原则
赏识教育有六大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后三个原则则告诉家长怎样去赏识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信任:相信我能行,我很棒!
尊重:我贪玩满身脏兮兮的,但我是少先队员,我懂得回家洗的!
理解:请不要随便说我笨,这道题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激励: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他的激励。宽容: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提醒: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呢!
二、小学生赏识教育的现状
有研究表明,近乎一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赏识,9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基本理解他们的。大部分的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人格,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全面关怀学生,把赏识教育中的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与素质教育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68.6%学生认为有感受到教师对其的期待,而25.7%认为很少,5.7%认为完全没有。教师在对学生期待方面有所改进,也就是赏识所有的学生。赏识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不能因为智力因素,而对学生失去耐心和信心。
三、赏识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的学生占大部分,少数学生喜欢严厉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和常微笑、善于引导的老师。教师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行为主体。霍素平在《赏识教育之我见中提出》教师要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灵,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为人师尊的姿态,不能把赏识变成了赏赐。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有交流,教育才有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以真诚换真情,给学生一点宽容,增强学生的自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都喜欢真诚的教师,即使他们淘气顽皮,不爱学习,但他们依然能够用心感受到体现在教师一言一行中的真诚,让学生被教师真诚的关注所包围,为这份真情而感动。没有教师厉声的训斥、激烈的行为,学生心灵却受到洗涤和感化。这是只有赏识教育才能散发出的魅力。
(二)家庭教育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75.7%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提心吊胆,40.4%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受到爸爸妈妈的训斥。多数学生认为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该表扬他们,这样可以提高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需要改进,赏识教育提倡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及时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其产生持续、良好的学习动机,而部分父母是训斥。赏识教育的理念没有深入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中。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93.9%觉得学校生活快乐充实。多数学生认为,当犯错误时,老师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愿意去接受。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学习成绩,主要看自己的努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校应该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两者并重。如果老师不管学生,大多数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感到失望,要努力做个好孩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性得以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从直接意义上讲,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实施的赏识教育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
四、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
胆汁质学生,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
一、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教师应采取直接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学生,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黏液质的学生,稳重,但灵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教师要采取耐心的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抑郁质学生,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儒、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二)实施赏识教育的建议
1、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赏识教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
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美好的幼芽,小心地保护和珍爱,并且学会赏识,使学生看到自身的美丽而尊重自己,这种自尊自爱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前提。如果教师能够不抱成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热情,和蔼,公正的态度去鼓励那些容易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所不容易被发现的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这些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感谢老师,他们会从此好好学习,并改正自身的种种毛病。
3、转变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容易忽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获得成功,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如教育因素、锻炼因素等。如果教师轻易地否定和剥夺了学生后天的教育和锻炼因素,学生便会自我怀疑,自我消沉,丧失自信心。因此单一强调智力,而淡化或轻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观念,是不健康的,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4、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教育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超乎寻常或不合乎标准的做法,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诸如对于“冰雪融化后变成什么”的问题,对那些写出标准答案“水”的学生可以给分,对答“春天”的学生不仅不能打叉,而且还要大加鼓励,赞赏他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从建设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被教师赏识和理解。但在家庭教育中赏识理念没有渗入到家庭教育中。影响赏识教育实施的因素有教师、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要因材施教,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第四篇: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论文
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小孩子在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长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今后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成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赏识教育对小孩子而言十分重要,加强赏识教育十分必要。赏识教育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搞好家庭中的赏识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孩子,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孩子,倾听孩子
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孩子的诉说,家长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孩子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
3.激励孩子,鼓励孩子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孩子,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4.提醒孩子,宽容孩子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孩子的责任,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孩子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谈赏识教育与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后进生是学校永远存在的现象,赏识教育法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本文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讨论了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后进生转化
由于目前不少人对职校存有偏见,把它视作无望继续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而职业学校为谋生存,招生时又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现今职中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进生”,他们是学习、纪律、甚至道德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群体。如何使他们转变,成为可用之才,这是职校教育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而赏识教育法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如今,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他提出:赏识,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等。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以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特点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表现不佳的学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长平时溺爱有加,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造成的;有的是因家境不好,家务繁重,疏于管教造成的;也有不少是交友不慎造成的……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自信心不够,纪律松散,自制力差,自暴自弃,缺乏团队精神,他们的心理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只要教育得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转化他们。
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一)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运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开展活动时都非常投入且充满自信,好胜心特别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兴趣班,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篮球比赛、书法美术比赛、文艺演出、作文比赛等,让后进生也能有展现各种能力的机会与舞台,让他们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自身的潜能。在平时,对后进生要注意肯定与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这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可评论一下他们优美的书法、生动的图画,多对他们说“你能行”,“你可以做到”,“你做得真棒”等鼓励性语言。学生作业中错误较多,也应注意教育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进步,让学生在正面的肯定与成功的快乐中逐渐进步。
(二)给学生以宽容,尊重学生人格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注释。而我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优劣,故教育无比崇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的表现,若是优秀生,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给他机会,但对待“后进生”,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缺乏宽容的气度,而无法与学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受到的批评自然也比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讥笑,教师的挖苦,这些在他们看来已是家常便饭,教师没有技巧的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逆反,更加封闭自己。相反,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换取他们的信任,学生自会放下心理包袱,向我们打开心扉。
笔者有过这样一个体验:有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领导与教师,而这时一位平时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我看着他,只是平常地说了句:“虽然你迟到了,但看你的样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赶过来的,快去上课吧。”没想到这节课他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尔后,他经常主动找我谈心,说他的苦恼,谈他的快乐,而在他面前,我常常只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他知道老师在乎他说的话,重视他的感受。明显地,他自信多了,也开朗了不少,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是我们成功沟通的金钥匙。
(三)让学生在自信中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竞争社会中,失败是正常的人生经历。“赏识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育。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的成绩总是在倒数十名内,座位也总是在角落里,我在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是“灰色人物”,是“差生”,其实我觉得自己除了学习成绩差点外,其他方面也挺不错的,性格开朗,球技也蛮高超,歌唱得也很棒,但无奈的成绩总让我抬不起头。显然,这位学生在学习面前畏惧了,教师肯定了他的优点,同时给他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教师在手工课上布置做一个小木凳,爱因斯坦交了一只粗糙简陋的小木凳,其中一条凳脚还做偏了。教师失望地摇头问:“同学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爆发出一阵嘲笑,教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挖苦说:“我想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差的凳子了。”爱因斯坦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大声地对教师说:“有,有的,还有比这更差的凳子,因为它是我第三次做的,比前两只还强呢。”说完这个故事后教师问学生:“你说是什么使爱因斯坦成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不怕失败的精神与自信。”教师对这位学生说:“对,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自信,让爱因斯坦成为一代科学巨匠。你有信心赶上前面一名同学吗?”他充满信心,肯定地大声说:“行,我能行。”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只要他能努力地追赶前面一个人,每次进步一点,学习就会由难变易,就会变成一种快乐的追赶游戏。就如上楼梯一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终能上到楼顶。我们不能拿后进生与优秀生比,更不能以他们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这样比掉的很可能是学生的自信,换回的却是学生的自卑。学生的表现不必是最好的,但如果是他的最好,哪怕还是最后一名,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也要表扬他,鼓励他。让学生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自己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定能重拾丢失的自信,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
(四)大胆批评,助其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以表扬为主,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呢?答案 是否定的。我们不仅要批评,还要大胆地批评,但应该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像“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完蛋了”,“捡垃圾吧你”……这样挖苦、讽刺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我曾教过一位女学生,成绩不错,性格有些内向。有一次,学生向我反映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她在小卖部偷东西被抓到,有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当我把她找来,她就哭了,一个劲地求我不要告诉她家人,说知道错了,我说:“你知道这多伤老师的心吗?像你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你给老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其实她每看到想要的东西,心里就特别想得到,但是又没有钱,控制不住自己就会干出这样的事,过后也非常后悔、羞愧,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12岁的美国少年,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玻璃价值12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踢碎的,你就赔,你没有钱,我借你,一年后还。在一年时间里,这个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擦皮鞋、送报纸等,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说:“正是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对于她的交待给予了肯定,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以行动来改正,针对她的情况,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并决定让她当生活委员的助手,班上的收入与开支由他们共同管理。一段时间下来,他们账目清楚,收支分毫不差,她也再次得到了同学的信任,也没再犯类似的错误,她还偷偷地对我说,用自己劳动所得的钱去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快乐的一件事,她也从以前小偷小摸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赏识教育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还是好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才能健康成长。
转变后进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将失败变为成功并非易事,但只要有了爱,有了宽容,有了鼓励与认可,有了持之以恒与无限的耐心,后进生的心扉自会打开,他们的潜力也会发挥。
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让我们永远记住周弘老师的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黄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论文网在线 www.xiexiebang.com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1)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个是我通过查大量的资料和自己的不断探索写的,内容还没写完..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赏识不是对孩子的简单表扬。因为表扬往往是孩子做了让人满意的具体事情,而赏识则是从本质上信任和看得起孩子,通过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其次,要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只不过主张批评适度适时,惩罚也以不伤害孩子的尊严为前提。而且,批评和惩戒应该是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当孩子因为智力问题学习不好时,就不应该用惩戒的方法。事实上,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和家长如能对孩子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赏识教育论文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改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学会赏识待优生,是实施课改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是语言,而每个智力健全的孩子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是由于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宽容和赞赏的态度不经意地激发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当然,在教学中,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数老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们加以赞赏,我先就就在教学中怎样学会赏识那些待优生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相信他们能行。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象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好老师懂得赏识孩子。曾有个以培养神童的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来访,某校初二的一个班主任请他在班上点几名可以培养为神童的苗子,教授略加思索就点了十名,班主任吃惊地发现这十名均为顽劣之徒,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十名学生欣喜若狂,回家告知父母,父母经过查实,改变了对孩子非打即骂的态度,以神童待之,结果这十个孩子奇迹般地成了学习尖子。后来该班主任向教授探寻个中奥秘,教授淡然一笑说:“我是随便点的,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说他行就行!”
二、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老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老师许多惊喜。如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学习成绩或习惯较差的学生,表现了积极地热情、独特的思维方式、卓越的组织能力。再如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如果让他担任一个收作业的小组长,他的作业立刻按时交,此时老师若进行适当的夸奖、表扬和奖励,他会渐渐地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待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证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由旧知识、旧技能自然过度到新知识、新方法。在和谐热烈地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
三、承认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异。待优生们因为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自己在学习习惯、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纪律方面滞后于其他同学。在老师满怀热情地对他们进行赏识帮助时,必须承认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付出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思想准备。只要学生不会就耐心教,教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知识水平,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以小坡度密台阶的知识结构层次,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务必让学生付出“跳一跳就能摘到鲜美的桃子”的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继续学习的激情。
四、理解并宽容学生。待优生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当他们惹了麻烦时,老师不要先入为主,认为自己对他们没有什么不了解的,不就是哪个样子吗?于是在这个观念之下,粗暴地对待学生。比如说,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忘了带家庭作业,老师会很温和地叮嘱他下一次想着带来,而如果是一个待优生这样说,常常是严厉地训斥:“又在撒谎。” 其次,如何对一般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精心的关爱和呵护。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学生的进步、成长需要的不也是这种动力吗?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可是,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并不容易。因为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性品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昕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于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总之,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总之,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分析。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记住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称赞、及时称赞、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才用非常慎重的方式,要使得批评方式艺术化。
第五篇: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魁星路中学 王莹莹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3.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孩子,希望他们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而不是对学生、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抱怨教育(扭住缺点不放,“小题大做”,使孩子长期处于“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负面情绪、心态中,并最终导致失败)。
4.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5、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