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奇妙的效果说课教案
《奇妙的效果》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奇妙的效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② 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欣赏探究、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基本掌握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感受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造性地使用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油画棒与水粉色的巧妙结合。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油画棒,毛笔,调色盘,水,画毡,水粉色。
二、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油画棒与水粉色的巧妙结合(2)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况。导入新课: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谈话方式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①通过小组讨论,引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回答。
②老师补充问题答案,传授新知识。
③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和回答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增强记忆。
4材料运用
四、学情分析
(1)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感受油水的奇妙变化。让学生们用油画棒画出简单图形,并在图形上涂抹水粉色,发现油画棒与水粉色之间产生的变化。
2、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能分析变化的原因吗?回答发现的现象:油画棒与水粉之间产生分离。
分析变化原因:油与水不相溶
这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油水分离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我先用激
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讲解自己的制
作想法。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
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
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大胆创作
1、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利用油水分离的表现方法大胆作画。
2、辅导要点: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主体突出、线条的疏密。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制作。制作同时,播放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块解决问题,这样还能培养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完成以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交流制作方法和感受。
(3)展示欣赏 评价学生作品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1.自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并说出设计思路。
2.教师简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并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自己。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小结
激励学生回去寻找更多的绘画方法。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绘画方法?激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美化生活。
板 书 设 计
奇妙的效果
1、方法:油水分离
2、步骤:油画棒(线条、平涂)→水粉(单色、混色)
第二篇:滤镜效果说课教案
第3节
滤镜效果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下午好!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滤镜效果》,《滤镜效果》是信息技术教材“图象的获取与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学完编辑图像后对photoshop更深入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掌握好会大大节省创作作品的时间,为创作较好的作品打下良好基础。Photoshop滤镜效果的内涵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知识提高课。根据本章节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用恰当的滤镜处理图片,增强主题创意表达效果。
控制滤镜的参数,细化效果处理,提高效果质量。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控制滤镜的参数 难点:图片创意的表达效果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和意识,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体现教师的主题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我是动物保护志愿者。我准备采用纪念币、壁画等宣传形式,宣传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如何根据大熊猫的照片来制作呢? 我是汽车爱好者,如何让汽车照片产生风驰电掣的效果? 我是大自然的爱好者,如何创作一个晚霞满天的图像?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用“风”滤镜表现动感
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分组学习。要求:看哪组同学方法最新颖、工具用得最恰当,有问题的同学参考书上的方法,可以相互讨论。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自学之后,教师小结,学生上台演示(边说,边操作)。选择一位效果不好的同学,以此为突破口,询问原因,进而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注意: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闪光点及时的点拨,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养成了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2、用“风照”滤镜增强主题感染力
通过第一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滤镜的使用方法,从而从自主学习到尝试练习。这一部分主要是搜集好多个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符合主题的滤镜处理,主要采用多练的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建构
在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展示,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过程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八、设计理念: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节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
2、3、讲练结合。在课堂上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的多种学习方式
4、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每个学生个性差异,使每一位学生获得个体的发展。
第三篇:《奇妙的纸》说课
奇妙的纸
一、问题的提出
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三月三日中队活动时,我让同学们在这一周为妈妈做点什么。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贺卡,看着同学们手中鲜艳的纸片,我不由陷入了沉思。我在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时,组织同学读了这样一段话:据调查2007年,我国共消费贺年卡4000多万张。如果按17棵碗口粗的树加工一吨纸的话,仅这一项就要消耗1万多棵碗口粗的树。我让同学们圈起这组数据,让他们围绕这组数据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课题的确立
经过近二十多分钟的议论,孩子们想到了许多问题: a.制造、印刷贺卡用的纸非得是用树木加工吗? b.能不能倡议大家少用贺卡呢?用过的贺卡能不能回收? c.造纸厂用的木材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d.人们对节约用纸的认识怎么样呢?能不能让大家节约用纸? e.人们对于用纸与树木、树木与环境的关系是怎么认识的呢? „„
面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感到有许多问题不查阅资料、不去调查是很难说清楚、说准确的,怎么办呢?大家商量将这些问题分类,再分组去寻求答案。
我让学生们用课余时间,试着将问题进行合并、分类。经过多次整理,最后我们确立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a.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b.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c.我们学校师生一年大约要用多少书本?纸张?(采访学校总务处、了解数据)d.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对节约用纸的认识及有没有浪费纸张的现象?(暗访与调查相结合)
e.我们周围的其他人用纸情况怎样?各家庭用纸情况怎样?(问卷调查与采访)
f.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查阅资料或上网)
[针对生活现象搞小课题研究,除了关注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确定研究主题,确定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研究有方向,可实施、可操作。在确定研究问题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让他们选择可操作、有价值,切实可行的内容,避免选择一些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
三、组成合作小组,聘请指导老师
确定研究内容及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我让全班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从六个问题中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一位副组长。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去聘请任课教师当自己研究问题的指导教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组合,进行合作研究,有利于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组成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协调作用,注意考虑学生家庭分布、男女生搭配等问题。
四、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要想顺利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必须围绕本组研究问题落实好活动计划。这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写活动计划,而且,往往会因为写不好计划而降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一方面让他们请教各自聘请的指导教师,一方面给他们讲制订计划的一般知识,让他们知道小组活动计划的组成部分:研究内容、目的、步骤、时间安排、成员分工、所需物品等。
五、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各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所聘教师跟随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全员参与问卷调查:
为了使问卷调查的涉及面更广一些,数据更有说服力一些,负责调查身边人、家庭用纸情况组的同学,设计好问卷表后,要求全班同学协助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每位同学调查五至六人(或五至六户人家)。调查时间主要安排在双休日。这一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广泛支持,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家串户,上大街入小巷,认真完成每一张调查表。许多同学还将调查问卷时的场面拍成照片,有些同学还不忘带上录音机。
(二)收集资料:
为了了解纸的发明,古代造纸与现代造纸的不同,造纸的原材料,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等问题。第一、二、六大组的同学又开展了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活动。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黄河断流、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造纸厂排污等的图片。
第三、四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采访学校图书管理员、仓库保管员、文印室打字员,了解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情况。
(三)筛选资料、数据统计:
面对五花八门的资料,我又组织他们分组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摘录与我们研究专题关系密切的文字,挑选最能说明我们研究专题的相关图片。
第五组同学对收回的两百多张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他们还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列表统计,计算出百分比。第三、四组的同学将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的数量转换成重量,并以三年级学生使用的一套书为样本,称出重量,以70克16K复印纸为样本称出重量。然后算出全校师生一年用书本、纸张总重量,折算成树木要需要多少棵。
(四)撰写调查报告:
如何将资料、数据、图片转化成研究者自己的认识,即调查报告。这是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首先,让各组进行口头交流;接着,让每位参与研究的同学写一写活动感受、体会或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或建议;最后,由各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执笔起草调查报告。(见附录)
[课题的实施阶段,是学生们最激动与兴奋的时期,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因为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在研究学习中,他们不仅仅得到了所研究专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
六、成果交流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
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以后,大家一齐对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
[活动到此基本接近尾声,通过这种对生活现象开展的研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这一专题的许多相关知识,对节约用纸这一社会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七、活动评价
一项活动,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我都十分重视对个体、小组、活动本身给予评价。活动结束后,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小结,对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同学,给予精神、物质奖励。附:
社会用纸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汇报 四(2)班 王佳鑫 刘宇 瓯越 胡作华
2011年4月4、5、6日,老师让我们利用三休日进行社会用纸情况的调查。我们走进小区共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59张。
下面我们来逐个看看调查问题的汇总情况:
第一:通常情况下,一个月用纸情况(16K的),被调查的159人中,5张以下的27人,占17%;5至10张的34人,占21.3%;10张以上的98人,占61.4%。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纸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极普通、平常的事。
第二:使用方法。被调查的人中,在用纸时只用一面的有85人,占53.5%,能正、反两面都用的有74人占46.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节约用纸的意识还有待于加强。
第三:当我们问到生活中,擦手、擤鼻涕你用什么时?选用餐巾纸或手纸的有131人,占82.4%;而用手帕的只有28人,仅占17.6%。用手帕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
第四:我们以一家庭三口人为标准来统计,发现一个月家庭用卫生纸在3、4卷的有81户,占50.9%;用纸5、6卷的有48户占30.2%;用7卷以上的30户占18.9%。
第五:当我们问到如何处理废纸、废报纸时,能做到集中起来卖给收废品的有55人,占34.6%,整叠的卖给收废品的,零碎的扔掉有48人,占30.8%;和其它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的有55人,占34.6%。
第六:当问到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没有想过节约用纸时,有99人回答“想过”,占62.3%,有31人回答“有时想,有时没想”,占19.5%,有29人回答“没想过”,占18.2%。没想过这方面问题的达到37.7%。节约用纸任重道远啊!
第七:当我们问纸是由什么材料加工成的时,竟有30人答不出,有30人不明白节约用纸的好处。在答出的131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只看到了可以节约钱这一好处。
通过上面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节约用纸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全校师生、全社会发出以下三项倡议:
一、希望大家从今往后,擦手、擤鼻涕改用手帕。虽然用手帕比较麻烦,要经常洗,但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二、希望大家从今往后在用纸、用本子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每一张纸都要尽量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
三、将废纸与其它垃圾分开处理。
第四篇:《奇妙的海底世界》说课
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北师大版三年级第五册第十单元内容,本单元共选择了《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两篇主题课文,两篇自读课文《海底村庄》、《海底漫步》和一个语文天地,整个单元内容十分丰富,语言文字生动,从整体到局部展示了海底世界的奇妙与迷人,让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大海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见识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根本没去过,了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非常不容易。
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声音,动画、图片,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动态的海底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16个字,写字1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理解“强烈”、“危险”“窃窃私语”“异想天开” “坦然”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并背诵关于海的古诗,了解有关海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进行合理的观察、分析、想象。自读《海底村庄》《海底漫步》;通过“畅所欲言“等活动,进一步学句子、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海进行探索的欲望,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 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找出段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并从句与段中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妙并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灵活使用重点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和“有……有……还有……”写对,写好,并有一定的速度。
3、抓住文中对比写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圆圆的沙粒》课文重点内容。
4、体会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
5、了解潜水员装备、工作目的、学潜水过程。
五、怎样突破重点难点:
突破重点难点
(一)、在学生整体感知理解《海底世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后,让学生默读第2——6自然段。提出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用“—”画出中心句。(出示
中心句)讨论:哪些自然段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物产丰富?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自读2——3自然段(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感受海底的宁静、黑暗,想象有闪烁的光点和各种声音像什么?初步渗透这是运用反衬的手法描写,用光点衬托出海底的黑暗,用各种声音衬托出海底的宁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海底世界生机勃勃,景色奇异,这增强了学生的视野,也有效的达到了课外的延伸。第4——6自然段让学生读后回答每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段的意思?介绍总分的写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并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出示课件)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用最喜欢的形式来汇报。在学生介绍看到的景物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进而深入理解这三段是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同时也是进一步说明海底景色奇异。(出示课件)然后总结全文,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突破重点难点
(二)、(出示课件)这是课文第3和5段例句和重点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和
“有……有……还有……”这两个句子都是课文的重点句,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帮助理解课文,熟悉各种句子,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让学生打开
思路,书写时要求写对,写好,还要讲究一定的速度。首先要让学生读通顺,读熟练,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帮助学生区分两个句子的差异,强调“有的”后面要写成短语,交代具体怎样,而“有”后面就是“的”字词组。
突破重点难点
(三)、抓住《圆圆的沙粒》文中几处对比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沙粒与珍珠的对比。(课件)观察这些珍珠美吗?感受珍珠的美。然后出示(课件)沙粒,(课件)通过学生观察,进行对比,进而提出问题,这颗圆圆的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它经历了什么?它跟其他沙粒有什么不同?
2、圆圆的沙粒与同伴语言及态度的对比。(课件)从沙砾的语言和态度中体会沙粒的信心和决心,同伴对沙粒想变成珍珠持怀疑的态度。
3、同伴前后语言的变化的对比。(课件)让学生观察展开想象说一说:珍珠在说话时前后有变化吗?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感悟沙粒坚持不懈精神所在,并在对比中回顾全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
目标,奋发前进。(课件)结尾处简单介绍珍珠形成及用处。
突破重点难点
(四)、(课件)引导学生从《海底村庄》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句,体会村庄的奇妙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海底村庄什么样?对比海底村庄和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从中体会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并在体会作者的喜悦心
情同时,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然后讨论体会奇妙之处,最后明确强调这是一篇科幻作品,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希望学生现在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建设出你心目中美丽的海底村庄,结束语完成情感态度目标。
突破重点难点
(五)、出示(课件)初步认知让学生观察然后谈一谈哪些地方留下的印象最深?然后在学生充分自读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想象潜水员的穿着和装备、(课件)通过一组短片体会潜水员的工作的神奇、有趣、辛苦以及,从中产生探索海底世界奥秘的兴趣。
第五篇: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尉氏三中南校区
陈利平
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结果。详细说来,主要分下面几个环节: 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分期及社会性质。2.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的统治危机,在此基础上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3.了解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4.掌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
5.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教育目标
1.通过对鸦片危害的讲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通过对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失败原因的分析,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对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不畏牺牲的光辉事迹,激发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能力培养
1.通过学习和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鸦片战争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导入:通过对古代中国的辉煌与近代中国的衰败的对比,激发学生探索近代史的兴趣。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分期,让学生从宏观上对近代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投影显示罂粟花图片,对“鸦片”的来源作一形象的描述:罂粟花美丽而妖娆,但它的果实——鸦片并不像它的外表看起来那么美丽,而是一种毒品,长期吸食,可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一直萎靡,以致丧失生命,可以说这是一种集美丽与邪恶于一身的东西。难道就是这种东西,在19世纪40年代引发了东西方两个半球的碰撞?鸦片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它爆发的背景。
投影显示:欧洲与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对比。最后总结:19世纪中期,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高歌猛进的发展时期;而清政府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充分显示出他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它宛如一只高贵而华美的瓷器,实已不堪一击,就在这时英国用鸦片这一武器敲碎了这一高贵而华美的瓷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高贵不在,华美不在,开始的只有屈辱。
投影显示: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指出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引用这段材料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英国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寸,英国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所以它对攻下中国这个堡垒具有狂热的激情,从而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投影显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国军民的抗战结果。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用强力把自己排斥与世界之外,却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所以,社会制度的腐败比经济技术落后更具有决定意义,也就是说“人”是关键。鸦片战争的领导权控制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手中,失败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教育学生“落后就要挨打”。
小结:“落后就要挨打”,其实中国社会早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是当时的中国人没有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所以,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
布置作业: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 板书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世界 资本主义
完成工业革命
坚船利炮
对外扩张 中国
封建主义
自然经济
大刀长矛
闭关锁国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正当贸易——出超——鸦片走私——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1839年6月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1. 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的侵略政策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2. 经过:1840年6月——1841年1月——1842年8月 3. 失败原因:社会制度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