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创新经验材料
二零零一年师范刚毕业的我便加入了班主任的行列,那时的班主任工作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回首起来,感受颇多。
以前传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与无巨细都要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现在在班主任行列中,就有很多班主任在抱怨了“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可见,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观念了。
现代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学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工作为根本,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教育中,自觉成为班级的主人。下面,我以自己的实践,浅谈在班级管理中我是怎样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教育中,自觉成为班级的主人的。
1、建立值日制度。每日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值日班长要负责记载班级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改革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以前班干部的选举由老师提名,全班举手表决通过。致使多数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学生毛遂自荐的方法报名,由学生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
3、建立若干管理员。如卫生管理员、纪律管理员、备品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平安岗人员等等。
4、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忽略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级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几部分,每部分由一位班委主管。每天放学后,主管的班委再向值日班长汇报。值日班长向班主任汇报。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5、适当的夸奖、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我们班的刘月来同学,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们考单词,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只错了一个单词(上学期考单词不是跟不上就是错很多)。于是,我在卷纸上很自然的写道:“good。”简单的一个单词,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次考单词她不但全对了,而且字迹也工整了许多。于是我在卷纸上又写道:“verygood。”你猜怎么着,第二天我们英语短文她都背下来了,而且很流利。于是在卷纸上的鼓励上升到了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表扬。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和我说:“刘月来比上学期进步多了。”看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
但夸奖也应该有度,过度的夸奖就变成“忽悠”了,那样,学生就不会买帐了。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俯下身子,瞅准前方的路,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教育事业,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班主任经验
用心工作、高效管理
————班级管理专项经验材料
孝义二中 高建彪
用心工作、高效管理
————班级管理专项经验材料
孝义二中 高建彪 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当班主任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一种理念,需要一种智慧,需要一种奉献,需要一种能力,更需要一种爱心。
一、抓好每一个第一次,发挥良好开端优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节课是教学的关键,而第一节班会课,第一次集体活动是新的班集体迅速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因此,就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节班会课,利用好第一次集体活动给班级定位,用争取第一名的目标来鼓舞学生的士气,增强集体责任感。随着校园生活的深入开展,提出活动争第一,学习也要争第一的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构建和谐民主管理机制
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学生联系的桥梁,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
在选择班干部时,遵循三个原则:(1)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于他人沟通的学生。(2)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3)发扬民主作风,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制度意识
班级管理必须做到依制度治班,以德治班。深入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处理办法,让制度深入每个学生心中,规范学生言行。班级自身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及处理办法,解决班内出现的系列问题。用制度管理学生必须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制度的执行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维护制度,规范言行,做到人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人人事制度的执行者,人人事制度的监督者。
四、关注学生学习,有效提高成绩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
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五、营造班级氛围,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一)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的方法:
一是通过故事感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洗脑。二是借力用力,借助集体的力量。因为学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三是让学生深入学习《孝义二中学生管理手册》,提高学生的标准意识。让大家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弘扬正气,让大家达成共识:不利于大家的就是不好的,我们就坚决反对他。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热爱集体为荣,以危害集体为耻;以服务同学为荣,以损害同学利益为耻;以按时完成作业为荣,以不按时完成作业为耻;以勇于承担责任为荣,以逃避依赖为耻;以认真听课为荣,以上课说话为耻;以遵规守纪为荣,以违反校规为耻;以文明言行为荣,以污言秽语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作弊抄袭为耻。”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我经常对学生说:“我们这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就必须大家一起努力。”在班级理念上,我积极主张这样一个理念: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我治理班级的整个过程中。纪律上我积极主张“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有一次你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么你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你处理违纪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少数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应该马上进行疏导工作,这就是“法”和“情”的关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我们先讲法律再讲人情,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六、树立良好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学生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言语说教人,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人,影响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也就是说,对学生,班主任要靠言教,更要靠身体力行。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其实他们在心中评价你,在背后议论着你。如果老师言行不一,学生就不佩服,老师也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人师表,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亲力亲为,有效管理
对于一个班主任老师尤其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到宿舍值班时与同学谈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掌握主动权,及时把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嘴还要勤”,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讲“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其原因和意义,讲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规定,同时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要有宽阔的胸怀,科学的方法,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中。我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心得“爱而不害,严而不伤”。
第三篇:班主任经验
班主任工作案例
当班主任的点滴体会
宫集小学宫伟
2014-2-1
4当班主任的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他牵涉到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做得好,整个班级井然有序,学生能在班内健康成长,对学生一生有益。
我认为当班主任首先要有“三心”。“三心”指爱心,细心,耐心。爱心是根,细心是枝叶,耐心是果。“三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例如,天冷了,要及时告诉学生穿暖和些以防感冒。下课时,注意下楼梯不要推搡打乱等。记得这学期开学没几天,我刚到校,一位学生向我汇报,王伟豪与靳强在操场打架,王伟豪还扬言,烦了我,宰了你。我立刻随他去操场。王伟豪我是了解的,他租房距学校200米,由他奶照顾,他父亲就在县城打短工,隔个十天半月回来一趟,由于王伟豪成绩不好,又调皮,他父亲基本上回来一趟,打他一次,以至于王伟豪很害怕他父亲。到操场后,我问明情况,原来二人吃过中饭后便到学校玩卡,结果话不投机,争吵起来,这本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不过,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为什么会说出具有暴力倾向的话呢?这引起了我的警觉,虽然他本人一再强调是说着玩的,但言有心生。说明他潜意识存在这样的念头。我便问他,你父亲近两天回来吗?他说昨天刚回来,我又问他挨打吗?他点点头不做声。我对二人教育一翻,让他们回班了。我便给王伟豪父亲打电话,其父接电话后,询问是不是王伟豪又惹事了,说昨天才挨过,因
为回来时见他作业写得很潦草。我问他说什么话吗?他说,烦了我,宰了你。我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他说了以后,他沉默了。我说你不能打孩子了,说话也应注意,不然小孩会效仿的。你应转变一下方式,比如昨天回来后,应先表扬他能主动做作业,然后再说若能把字在写工整些,会更好。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关心和爱护,王伟豪同学转变了许多,很少和同学打架了,成绩也提高了。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其次,当班主任应注意“管”与“放”结合好。“管’是指班级管理。我重点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具体是某一阶段突出一两个主题。比如,本学期开学时,重点抓班级卫生管理,我先从让学生坚持放学时拾座位旁边的字纸抓起,经过一个月的坚持,习惯基本养成。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若地上无字纸,不是不需要捡了吗?怎样才能做到地上无字纸呢?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有得制了垃圾袋,有的把字纸随手扔进垃圾箱等。近阶段,为实施三项工程,我重点抓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清早,让学生来到大声读书,既可读课文,又可读借阅的书。下午来到后,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摘抄、心得等。所谓“放”是有些活动放手让学生去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如黑板报、班级文化布置、学校举办的活动、举行联欢晚会等,班主任仅作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具体由相应的班干部负责。
当班主任的点滴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也
希望通过这次交流,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好的促进今后的工作。
第四篇:班主任经验-
点点滴滴看进步
一学期又过去了,又到了谈经验交流的时候;回想这一学期的一天又一天,每一天都平平淡淡,再看我班的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在成长,不论是个子还是他们的思想,还有他们话说的语气,以及语调。
这一学期下来,我们班没有发生一起上课与老师顶嘴,让老师下不了台的事件,连小车老师都说三班的孩子这学期特听话,上课不再跟老师乱话了。
这虽然看似一件小事,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孩子们成长中的进步,他们懂得了文明礼貌和谦让。傅校说过,当好班主任要先当爹后当娘,但我觉得班主任更重要的是当一个碎嘴婆婆。这样的班级论学习是没有可比性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约性差才组成了这样的班,能不与老师顶嘴,使课堂秩序顺利进行。这个一个小小的进步是与我声色俱厉与语重心长的教训是分不开的,通过这点我感觉到好班主任要当爹当娘当婆婆。
校服;在邻近放假的一个月时间里我观察了一下学校学生校服的穿着情况,除了上操我班基本上都穿着校服这一点也说明了他们由不服从管理转变到遵守学校的纪律。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以前分营养餐,我不在时一伙男生会一抢而空的,好多后打上饭的人没有菜。有时我要去的迟一会儿就没有我的菜了;到后来每个人都能分上菜,并且还会给篮球队的人留菜,我不在时孩子们会把鸡腿或骨肉相连送到我的办公室,这一件件小事都说明了孩子们从自私与无知开始向文明和仁义转变。
我在开家长会时曾说过我教出来的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我向这个方面逐渐转化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是应该肯定的,争取让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堂堂正正的做人,
第五篇:班主任经验
路,让孩子自己走
——浅谈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班级小主人的做法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影响学生的重要角色。今年,我做了四年级五班的班主任,从整体上来说,这个班学生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学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何提升孩子的集体观念,如何把孩子们的正能量运用起来,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要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他们主动的参与班级的管理,在和美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自主管理。
一、学校是我家,我是小主人
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于是,在和孩子们见面的第一天起,我就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班级与家的概念。我亲切地对他们说:“”孩子们,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教室就是我们自己的小房间;老师就是家长,有困惑的时候老师会帮助解答;有困难的时候老师会予以帮助;有危险的时候,老师会全力保护。班里的同学就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么对待别人。“接下来,我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如,互相夸一夸,每个人都有优秀的一面,欣赏别人的优点;每个桌选一位桌长,感受做世界上最小官的滋味;安慰伤心的同学;为成功者喝彩;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做”一根筷子容易折,十双筷子折不断“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懂得个人的成长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
二、班级公约很民主,评价要及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因此,我首先带领班干部制定班规,然后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达成共识确定班级公约。牢固树立”我自己制定的规则,我必须遵守“的思想,所以它容易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实践证明,班级公约的制定不但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孩子自身的成长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在班级公约制定的过程中,孩子开始了人人参与、自己做主的自我教育。每天、每节课、每项活动和作业,都有小干部负责评价,每周一汇总,优秀的予以奖励并通报给家长;问题较多的要进行谈话,帮助他不掉队。
三、确保人人有岗位,实现自我管理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班里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有想不到的事情在发生,如果仅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会让很多学生产生”爱咋样咋样,反正与我无关“的消极思想,使孩子自身的价值和个人尊严得不到彰显。为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我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合适的职位,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做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使”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参与,人人做班级小主人。我把班级日常工作分为学习、卫生、纪律、合作、督导、公益等方面,然后分配到人。如学习方面有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小组长,主要负责检查、收发作业;卫生方面有卫生委员、卫生督导员、黑板官、卫生工具管理员等;合作方面有记分员、书橱管理员、花卉管理员、调解员、助理员等。此外,还有零食监督员、执勤替补员、黑板报设计员、走廊文化管理员,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孩子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四、发挥榜样作用,彰显正能量
针对孩子积极参与有较强上进心的情况,我采用了树榜样的方法。有进步的,大力表扬;有成绩的,予以鼓励。我们班有个叫小屹的孩子,以前十分调皮捣蛋,不但成绩很差,而且带领一群孩子干坏事。自从做了调解员,他再也不打架了,不捣乱纪律了;他利用同学不避讳他的优势经常去发现那些隐蔽的带钱、带危险玩具的同学,主动给老师报告,遇到同学闹矛盾也能主动调解。他自己说:”自从做了班级小主人,感觉老师同学特别亲,总想为班级做点什么,每天都很快乐。“
五、家长也参与,班级又添大主人
孩子对班级的热爱深深打动着爱孩子的家长,很多家长纷纷也行动起来,加入”‘做班级主人“的行列:有的主动来指导孩子打扫卫生;又得给孩子买来好用的卫生工具;有的主动把孩子的好作品结集成册;有的给孩子打印课程表;有的给孩子做班级通讯录;有的给孩子捐书;有的给孩子做安全讲座;有的主动组织孩子到军营体验生活;有的带领孩子到大棚了解大棚蔬菜„„总之,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觉得学习环境更优美了,学习领域更广阔了,每个人得到的关爱越来越多了。每个孩子都激情澎湃,每天都生活在快乐和感动中。班主任工作随笔:让每个学生幸运
曾经看过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一股暖流、一份说不出的感动,在心里慢慢流淌。为那善良率真的主人公,为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小林校长,为可敬的母亲,为书中描绘的人性美丽与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特别是,为这美好的教育。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
在书中,我更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去爱学生?小林宗作校长让我们懂得,爱学生不是表面上的关心,不只是随口称赞“你是个好孩子”,而是真正地为每个学生一生的成长着想,为每个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包括小豆豆、泰明、高桥君等这些特别顽皮的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为了保证孩子营养的均衡,要求吃的午饭要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为保护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像正常人那样健康成长,专门在运动会设计了特别的比赛项目——游泳不穿泳衣;还有为了教师一句可能伤害学生的话而对教师发火(当然是在私底里),无不让人感受到小林校长对孩子深深的爱!所有这些的良苦用心,铸造了爱的最高境界!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是幸福的,幸运的。(班主任工作日志 www.xiexiebang.com)我在想,我们怎样去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平等地沟通?作为教师,当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时,自己显出对他们的不耐烦,还是有足够的耐心并给予他们以鼓励?
在为小豆豆与巴学园的孩子感到幸运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我们还有许多的孩子还是不幸运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用事先定下的标准,给一个个孩子贴上“标签”。现实生活中,像小豆豆这样在“窗边”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或许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坏孩子”。如果每个教师都像小林宗作那样,如果每个学校都是巴学园,那么,每个孩子就能像小豆豆这样的幸运了。班主任如何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开放,大批农民都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前往发达的地区打工“淘金”.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亲情的温暖,更渴望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上教师要像父母般了解他们的喜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日常苦衷、同伴相处的关系及分析其思想动态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要像父母般信任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亮点”激发他们自信的火花。发现儿童有可喜的变化,多方法多渠道让家长知晓,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有一位学生,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7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直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桥梁
这些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一起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五、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的重视是极其关键的,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班主任教育故事:师爱无痕,花开无声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12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用一颗热情的心,把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时送到每个学生的身边,以真挚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对于如何是真挚的感情,原来我以为,为师的宽容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老师优雅、和蔼的本色,不愤不怒,不急不躁,善于用高度的教育智慧春风化雨般化解孩子身上一个又一个教育难题。可是,昨天班上发生的一件事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
阳阳同学一向好惹事,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我就隐约觉得他有些不对劲。数学老师问到他为何作业马虎,他答曰:没有啊!我问他语文作业为何请大人帮忙写,他百般抵赖说是大人帮他写了,他全然不知。更让人火恼的是,孩子们来向我反应他招惹某某同学,他也总是摆出一副被人冤枉的样子,还大声辩解:“我没有!”几次没确凿的证据,我心想:为这等鸡毛事查个水落石出,也没必要,更何况,他的成绩实在太糟糕,先来管管成绩吧!事实证明:小事不解决,大事迟早来!
今天,他的反抗行为在我看来是爆发了!自修课上,班长向我反应:教室里有个糖果纸。糖果纸?谁这么大胆!午会课三令五声,扣分措施跟上,就这样谁还会如此胆大?随即,我丢下一句话:是谁,自己站起来!这么一问,没人敢起立。我感到很是气愤。这么醒目的糖果纸一定是班上孩子的所为,做错了事,不敢承认,这可是好?一片寂静中,靖同学说阳阳课桌里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纸。好!事已至此,好办了!我大声喝道:“阳阳,你上来!”话音刚落,一个响亮的声音响彻教室上空“我——没——有!”
又来这一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道。阳阳气愤得嘟囔着嘴,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但,其实事实摆在眼前,他就僵着不肯承认。换作以前,我会压住内心的怒火,冷处理他,过一会儿,他想明白了,会主动告诉我他如何不好,应该如何做得更好!可是,往返几次,我发现,他总是这么一套,脾气反而越来越大!
不行,我暗暗告诉自己:要给点震撼他!于是,我立即吩咐孩子停下手中的笔,将他叫至讲台中央,开始了一番“狂轰乱炸”:“阳阳,你像男子汉吗?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丢了纸,不承认,还百般抵赖。这样的行为在家,爸妈会纵容你,在五九班的教室里,你看看谁会容忍你!(以前,那个可爱的阳阳呢?”我把问题丢给孩子,同学们说“以前的阳阳,哪怕做了天大的错事,绝对不会抵赖,态度及其好!”偷偷瞄了阳阳一眼,有丝悔过,默不作声。“同学们,你们希望以前的阳阳回来吗,想对他说什么?”涵涵同学语重心长的一番话甚是打动人,阳阳留下了悔过的泪水。
他郑重地在班级日志上写下了一串串不通顺的文字:我想对大家说对不起,我今天把一样小零食带到学校里吃,大家一般都在家里吃,可我是带到学校里吃。吃完了,我本想吃中午饭的时候带到教学楼下的大垃圾桶,结果在小组学习时,我坐到座位上拿语文书,结果不小心一跳就掉到了顾宇涵同学的座位下,被老师发现了,我还是死不承认,同学和老师说了,我才承认。我想先和顾宇涵说一声对不起,最后,我想和朱老师说对不起,今天是我不对,今天我不应该让您发火,不应让您生气,请您不要为我生气,您还要给同学们上课,如果您垮了,就没人给我们上课了。最后,我想真诚地对老师、同学们说:“对不起!”
事已至此,我想明白了:如若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你可以表达你的愤怒,你的激动,你的埋怨,只是,这样的表达需要恰到好处!
教师的德育观基础是什么? 2010-05-14 05:56 匿名 | 分类:升学入学 | 浏览1300次 教师的德育观基础是什么? 加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大对班主任自我提高的支持力度,鼓励班主任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提高自身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科研教育能力,要建立激励班主任不断进取的机制,包括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要把德育工作研讨会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培训规划中,每次都要真正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使德育研讨会成为班主任老师个人管理艺术的平台,进行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交流与学习的讲台。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的主体性认识。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其确定教育教学任务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起指导性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和导向性。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观念在起作用。教育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影响着教师的生活方式,制约着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只有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使我们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抓住教育思想观念这个先导问题,而德育的首要地位和导向作用,决定着教师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建树上,应该从树立现代德育观做起。
在德育方面,应该树立哪些现代德育思想,转变哪些旧的德育观念呢?
第一,主体性德育观。古代中国重视道德教化,较多的关注德育的社会化功能,德育是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的工具。这是将德育功能的社会性、个体性相剥离所产生的错误做法,是对德育主体性的背离。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促进人的道德现代化”,是对现代教育最简洁的表述,也是指导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它符合现代德育的目标要求,即培养新世纪的道德主体,促使德性的现代化发展;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从受教育者内心体验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的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同时,仍然要强调德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种社会性价值取向。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相统一,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性功能去空谈,社会性功能的实现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为前提。主体发展性德育观集中体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第二,生活德育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指出,现代教育中儿童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恰是现代德育的真实写照。人类最初的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但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制度化教育产生以来,道德教育越来越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其工具价值逐步得到强化,道德教育越来越演变成封闭的制度体系。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德育按照科学和科学教育的逻辑组织起来,而不是按照伦理的、道德的逻辑建构的,使德育按照智育发展的规律接受。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准则和规范,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现代教育给学生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课程,但通过教育,学生获得的并不是世界整体的印象,而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堆积。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压力,没有通过知识而积极地启发世界的意义,启发人生的意义。人在教育中感受不到意义的充盈和生活的圆满,也感受不到教育的意义。”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行发展的渠道,造成了学生德行发展的真空。单靠理论说教无疑于缘木求鱼,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极易填补这一真空。由于许多学生未能发展起良好的德育基础,他们对不良影响的分辨力、抵抗力很弱,很易被其俘虏。父母当官的孩子往往成为校园惹事生非小团体的“头目”,课堂上刚学完团结友爱便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财物,攀比风气日盛,激烈的“帮派斗争”,甚至沉溺网络世界荒废学业,经不住“黄色文化”的诱惑违法犯罪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在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反映。现代德育之所以强调生活德育观,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体验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发掘出现代德育的生机与活力。仅凭借学习书本和考试分数,难以锻造出适应社会的“真人”的。
第三,终身德育观。学习化社会的每个人都在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同时都在互相教育。终身教育观作为现代教育观已经被广为接受。但作为终身教育观重要内容的终身德育观则很少有人提及。德育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在校学生,而应扩大到现代社会的每个成员。成人无论是出自自己道德发展的需要,还是出自教育下一代的需要,都有必要接受道德教育。道德本来就赖于世世代代的传承,父母更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取向、自控、对规则的遵守、自尊、同情、良心、利他、德性推理等道德品质的发展都与父母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方式有关。作为社会成员,作为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和青少年发生联系,也需要主动提高道德修养,接受道德教育。第四,综合德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受教育者是“完整的人”。品德形式结构是品德赖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品德形式的诸要素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品德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品德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道德信念、道德原则和日常道德规范构成,就其横向来看是由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生活道德、社会公德等构成。品德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德育,片面强调德育的内容结构,忽视了品德的形式结构,而以认知为特征的现代德育只重视品德的认知方面,显然忽视了品德的内容结构。人的行为可源于理性思维,也可源于非理性化的习惯。现代德育如果专注于认知发展,忽视了情感、意志、信仰直觉等非理性方面,沉迷于个体理性判断,忽视其内心情感状态和体验,那么,现代德育就是“有脑无心”的德育。
其次,教育影响的完整性、一致性。由于考试、学历的指挥棒作用,现代教育其筛选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不断加强。受教育是为了获取比别人更多的教育经历,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学校教育的评价不是以个人的进步而是以学生间的相互比较为标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超然于道德之外,将自己的伦理原则和受教育者的伦理原则割裂开来。由于历史原因,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发展不均衡,学校管理者消极应对上级政策,大搞形式主义;教学上的题海战术,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超量补课;借补课、辅导之名中饱私囊等,这些都是有悖道德原则的。现实中往往是行为者理直气壮,受害者俯首贴耳。这种与德育原则相冲突的行为必然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调,抵消德育效果,甚至造成恶劣影响,给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阴影,助长双重人格的形成。
第五、“全球化”德育观。德育的全球化缘于经济、交通、资讯的全球化。德育的全球化主要表现是德育主题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学校德育关心的主题有趋同的趋势,诸如生态环境、人口与发展、性道德、个体权利、多元文化、世界和平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由于其具有全球范围的整体性、普遍性和严重性,成为各国学校德育的共同主题。德育的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全球化德育观指导学校德育,爱国主义必定与国际主义相融合,民族主义必定升华为“爱人类”的崇高情感,维护世界和平与学会在竞争中沟通、对话、合作,也一定成为一代新人必有的道德素养。
上世纪末,美国许多公立学校开设了由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研究和编制的道德教育课程。按照他们的思想,美国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自尊心;2.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修养;3.提高学生进行决策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4.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依据这一目的,教育家们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品德教育课程的教材。整套教材在内容上一致强调了经过反复测试得出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诚实、勇敢、信念、公正、宽容、人格、善良、助人、言论自由、选择自由、经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个人尊严、时间分配、个人才能的发挥等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道德发展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在现代德育观念指导下,我们的德育目的、德育形式、德育方法、评价标准等,应该从教育对象的心理出发,更加贴近客观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先进的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观念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思想认识和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师的美德在于引导青少年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他人的经历中,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懂得如何去善待别人,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甚至普及到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生命,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