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工作阶段小结
教学工作阶段小结
信息管理教研室2011-11-15
本学期承担11级港口工程专业(1,2,3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强调学生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地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前一阶段总结:
1、教学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讲练结合。以任务为导向,明确学习目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使用的案例、设计的任务直接来源于日常的工作学习,如“奖学金评定表”、毕业论文格式练习等;以及生产生活,比如“青岛港十七号变电所柱形图”。通过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讲练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多操作练习可以更好的完成技能的掌握。
2、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很难掌控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
2)、学生课下缺少上机练习的时间,常常上节课学的内容第二次课就忘了,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学生有反映上课内容缺少条理性;
3)、个别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布置的课堂作业不做
4)、有些同学没有能很好的操作的基本原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比如excel中函数的操作
3、下一阶段整改措施
1)、更好的了解学生,有时间多和学生交流,针对大都出现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
2)、严肃课堂纪律,坚决杜绝玩游戏等现象。向学生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保证教学效果。
3)、采取层次教学法,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对掌握层度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些拓展练习
4)、强调学生做笔记,及时巩固。由于学生课下缺少上机的时间,学过的内容常常忘记,所以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拿出一部分时间及时复习,并针对上次课学生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
第二篇:指导教师小结
指导教师自我总结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改革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新型教师的主体。走上工作岗位十二年的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
我经常在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和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备课、上课、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要领,展开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指导青年教师选择和确定教研、科研课题,深入领会并具体体现学校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和先进教育思想。还经常给予青年教师以具体的教学指导,每两周至少听青年教师一节随堂课,并及时给予分析、评述和指导。
其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把握、学生学习年龄特征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抓住继续学习机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科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都在不断变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以更全面的视角、更新的观点、更丰富的知识来面对学生。
另外,由于青年老师还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我就指导青年教师要经常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自己的心得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如在以前的学习中,青年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的获取,忽视对知识的管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节课自己上的很差,差在哪里,这些问题很少去追问。在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以后,我引导青年教师注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尝试写点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反思,把平时那些隐性的知识不断的外显化,然后再用这些显形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还有,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加快自身的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当今社会的这种变化,我要求青年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在磨练中吸取营养,不断的提高自己,那么就能加快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发展
师徒结对可以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在我的帮助之下,茆桂红,陈娟等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大的提升,茆桂红老师的课在县教研室教学工作督导指导中深受教研室陈国昌教研员的好评,高爱华老师在2008年的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县优质课二等奖,和县二星级教师。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篇:教师口语小结
浅谈怎样上活语文课
关键词 : 支配教材 美学渗透 因材施教
内容摘要: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如何才能上活语文课,提高文文教学效率呢?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善于支配教材
每教一篇课文,都应该有目标,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既要提出目标又要留有余地。目标定高,超过多数学生的承受能力,要活也就很难了;也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功效。所以,上语文课,要善于看准目标,选准材料,这样,才能导演出活剧来。
1、将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容易单调、沉闷及至令人窒息。上活语文课,教师要善于变独角戏为同台戏,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展开课文内容大讨论,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要组织学生自导自演,自编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信
2、要善于调味
如何使语文教学变得灵活新颖,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应从两个方面去努力。在进行正常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信息,使学生通过文学这个窗口,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这样,定会给语文教学注入很多活力,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沟通课文和学生情感。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手段,搞些配乐朗诵,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气氛中,其效果反而更好,课堂学习气氛也会更加清新宜人。
3、要善于再创造
语文课堂上有生气,还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一番再创造。为此,教师就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上,而应当对课文的意蕴有一番自己的探索与研究,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并能将这种感知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们在热烈讨论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了作品的内涵,而且从道德品种上也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另外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去提高听说读写的水平。
二、要善于运用美学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育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事实也是如此。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随着试行新《大纲》的颁布,将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是它的工具性,但这个工具是特殊的工具,它负载着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断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是凭借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感情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呢?
1、加强诵读,激发美感
正确地诵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如读《为了忘却的纪念》作者写听到五位青年被杀害的消息一段,用带着深深的挂念、关心、希望和低缓深情的语调读“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然后快速读“偶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中了十弹”,停顿后一字一顿读“原来如此!”较长停顿后,再用低沉悲愤的语调慢读“在一个深夜里„„这样的几句,”最后吟咏“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七律。不管教师范读,还是指导学生自读,两三遍后都能感受到:用两个问句是为了传达出深切的挂念,为下文的转折蓄势;用“但忽然”表现事情的出乎意料;“原来如此”四字恰好表达了大难大悲突然降临时内心的震惊和无语;七律正是痛定思痛后的长歌当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诵读从审美层次上认识课文。特别长于感情的表露、气氛的营造、意境的复现,不仅能触及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完善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2、披文人情,陶冶情操
文章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刘勰说得好:“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的形象中去寻找美的因子,使美的情感震撼心灵。教师恰到好处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愉悦中不露声色完成语文的学习训练。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巧妙地利用各类文章的不同美点,去传授知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无不是作者“情”的结晶。《绿》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韵,使学生油然产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长江三峡》倾注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蕴含着作者对崇高美的追求,课文中感人形象处处可见,如追求真理的哥白尼,忧国忧民的杜甫,敢于反抗黑暗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还有集百丑于一身的形象如葛朗台、别里科夫、鲁四老爷等。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学生可以领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审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由此可见,寻找美的因子是审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教师准确把握,积极引导学生披文人情,即可将净化思想的内容转化到欣赏者的潜意识之中。
3、辩论明理,造美修身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写。学生能品尝作品的感情美、意境美,在此基础上应激发他们的创造美,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要因材施教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产生好的效果。
(1)要学会表扬学生。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2)要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3)要不断激励学生。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要学会创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美学教育、因材施教,融入语文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教育学课本
教师口语课本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美学教育论文-中华励志网
第四篇:教师小结013.6
教师考核自我评鉴
一年来,我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学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学习深化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实践:
一年来,我除了担任科任教学外,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图书馆管理。在常规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按时批改作业,上交各种资料。在教学上,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经常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重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家访、安全工作,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关心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益,树立自信心。
三、图书工作:
我自兼任图书管理员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取了班级借阅与个人借阅的模式,图书的借阅率有所增长。为了更好的管理图书,我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了再次的归类,方便借阅和管理。在未来的图书管理上,我有信心做的更好。
四、其他方面:
在教育教学中,我有时候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还不够全面,教学理念还不够先进,班主任工作还缺乏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弥补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第五篇:教师工作小结
个人小结
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来要求自己,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良好素质的反映。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三、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积累与联系,重学法指导,重语言运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是一曲爱的奉献,我们的生命会因奉献而精彩,因开拓而闪亮,因耕耘而芬芳,因奋斗而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