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随笔谈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2
谈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如何做教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问题又重新摆在教育者的面前。
关于教师,前人有很多说法,最经典的可用大师韩愈之言概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我的理解就是讲怎么做人,如何做好人。换而言之,就是讲述做人的道理。传道,不仅仅是讲,而主要是做;不是言,而主要是行。以自身的言行做好榜样,身教胜于言教。师者就要自身素质过硬,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
授业,就是教授一门技能。在古代像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我的感觉就是传授手艺。而如今师者在这方面主要是传授知识。
解惑,就是解答疑难问题。答疑解惑。回答学生的提问。
在此三者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传道。这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职能,也是教师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如今,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要想强国、富民,教育就要跟得上。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他们娇气、自私、专横,那么如何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而且随着电视、电脑等现代工具的普及,现在的学生已不是一张空白的白纸,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不是一个0。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受到教育的程度不同,他们又存在着个性差异,所以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下面本人着重从传道这个角度来阐明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教师。
一、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的思维模式。
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思维模式包括改变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两种。曾经有人说过,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在于一念之间,突破思想枷锁,改变思维方式是今天很多教师的当务之急。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做错了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就是训斥,向班主任及家长告状。这样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情绪。而是要走近他,用你的爱心打动他。今天,我发现“爱学生”,不是老师 1
居高临下对学生的一种“恩赐”,而是建立在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的“爱”。同一件事情,方式不同,结果不一样,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我有过这样一次的经历:
新授的内容在上一节课里已经完成,这节课是要对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巩固性的练习。但是当我一站上讲台,同学们一张张呆呆的脸告诉我,他们因为刚被班主任训了一顿,没有心情上我的练习课了。当时,我真的想再训斥他们,教育他们好好听课。这样一节课还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改变策略。我就让同学们拿出纸来,叫他们把所学的新单词分别写在纸上,接着让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成上中下、左中右三排的格式,我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要求谁能让三个单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能让顺序和单词都正确,谁为获胜方。这样一来,同学们都打起精神来了。在把单词写到纸上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写单词了,在听老师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会读单词了。一节课下来,我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我的教学效果比预期的好的多。回过头来想一想,让学生来决定自己的课堂形式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培养学生,提升自我素质。21世纪所需人才是全方位的,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劳动。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最经常、最能动的因素。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创造世界过程。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自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当然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很多,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待学生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尊重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也是演员;能够让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角色当中去,才算是成功的。因此,老师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编导”,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就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想说就说,不怕错又不害羞,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做出适当的指导,给予他们充分的表演空间,讲得或做的好的要表扬,讲的做的不好的也要欣赏他们知识以外的精彩的表情、和参与意识,加以表扬和鼓励。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尊重学生。
曾读过覃川老师的写的《今天怎样做老师》一书,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其中有几篇文章以及贯穿整书的一种教学理念让我受益颇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书中的教育理念是给我启发最大的。覃川老师提倡一种把学生当成顾客的思想,刚开始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很不适应更不明白,大家都知道,我们对待顾客是怎样要求的,而现在我面对学生,我很难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但是后来我慢慢的继续往下看,我渐渐明白了原来他们两者之间真的是相通的。做为一名服务者,对待你的顾客就必须微笑,真诚的面对顾客,在工作的时候,尽量替顾客着想甚至做他们想不到的。现在想想,对待教学和上课,也确实应该这样。不管心情好坏,只要是上课了,就不应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应该认真微笑的上好每一堂课,而在上课之前更应该认真的备课,提前做好一切准备,把上课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准备好。我想这些就是它们之间的一些相通之处吧!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教师素来拥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想象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有多大。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还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这种职业,除了要有职业训练和渊博的知识以外,还特别需要有职业道德,其中尊重和爱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拥有这些才能更好开展德育工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塑造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要不吝啬你的爱。本人做教师的理念是: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美方式。我和学生相处和交流非常融洽,我的做法是:第一让学生走近你,第二是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体现了我的爱心和宽容。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整体的管理,都依赖于这种交流和相处的方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我常用交谈和与笔谈。我和学生笔谈,采用二种方式:一时详尽批阅周记,作朋友式的交谈,二是不定期地给学生送上心灵相通赠言。作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体会深刻而丰富的心理内涵和做人之道。大受学生欢迎。通过谈心,学生的心灵向老师敞开了,学生的有些隐性问题,如男生的单相思等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并解决在萌芽状态。另外,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督促的方法也要讲究艺术。如当前高中生中存在着早恋问题,对班主任来说,也很棘手,但我处理的方式是:不堵而导。因为在和学生的接触谈心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出于尝试,寻找刺激,出于虚荣等。交往的随意性和游戏性是其特征。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异性的好感非常正常,教师不能在男女学生的频繁接触中轻易去判断是谈恋爱,而应与学生细细分析早恋利弊,争取减少对学业的影响,尽力完善人格。处在萌芽阶段状态的就“掐死”为好,不能断交就加以节制,认识清楚就避免接触,一般我都和学生共同探讨,少告诉家长,不对外宣扬,尽力和平解决。因此,给予关注,给予重视,多方引导,以心交心,是解决学生棘手问题的最佳途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有了这些深层的德育工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和“做好表率”几字。我认为“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本身有严慈般的父爱。同时也要给学生起码的尊严。我具体的做法是: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恒心的坚持和做好学生的表率来管理班级。同时,德育工作要“细”。首先要细选班干部,实行学生自管,体现他们主人翁思想,效果明显。再之,德育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会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最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教师的纪律可以简单地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
最后,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实现班级整体推进,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一棵小树,要长成栋梁,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学生不就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吗?没有批评的表扬只能制造思想的泡沫,没有表扬的批评只能制造思想的石碑。
新时期教育的客观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不断变化新形势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大力发扬创新精神,打破陈规,勇于探索,善于学习选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以教育家魏书生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共勉:做人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
第二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永定区敦谊小学
李娟
读了刘教授的《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维度》后,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爱是教育的底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名言,也是也多教育人的座右铭。爱
试想这样的教育价值追求教育如何能公平,教育怎能不功利,学生哪来幸福,教师如何能置身度外?正是这些导向和功利使教师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追求,以至于有的老师在学生考99分高分之后还责怪学生:为什么那么粗心大意!对不及格的学生更是失望至极。其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信心丧失,学习兴趣泯灭,学习没有了幸福,孩子没有了个性。
近两年有一个叫张牧野的网络奇才倍受人们关注,他写的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正版书就卖出了200多万册,此外,还被盗版了上千万册。按常规,他在“中国教育流水线上是一个次品”,从小到大他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然而最终他却成为一位极富天赋的青年作家,为何当初我们的老师却未能发现他在语文方面的惊人天赋呢?再如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韩寒,他是个严重偏科的学生,除作文外,他多门功课红灯高挂,韩寒被拒大学门外,但是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引起巨大轰动,上市至今行销200万册,他是从批量生产型的应试教育里挣扎出来的典型案例,我们为他们的重生感到庆幸。再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何时又关注过这样的另类的学生?我们关注的只是学生的作业能否完成,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课,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等等。我们拿着这样一把千人一面的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能有多少个像张牧野、韩寒这样的另类孩子被我们发现呢?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发表的新学期致辞:“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而发现自己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就是为你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段话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教育的作用不再是改变而是发现,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分、自己的才能。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夯实基础、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真正的人。我们把着眼点聚焦在课堂之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想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上希望看到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积极谈论,但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却又有太多的“不放心”,不放心学生能够有效的小组学习,不放心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放心在合作学习中有人不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放心我们这样做完成不了教学进度„„正是老师这么多的“不放心”,使我们忘记了儿童是什么?儿童是什么呢?儿童是独立的、完整的、有丰富情感的和个性需要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潜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哪怕他们现在的字还写的歪歪扭扭,哪怕他现在还计算不准,逻辑不清,甚至还有许多的坏毛病,但是他们日后注定要发展成为社会的主体,并一定超越前人。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钥匙、是赏识、是发现,是继承,但我认为教育更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什么?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园丁、是春蚕,但我认为教师更应该是人,是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今天的教师虽然不能改变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但是教师可以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里为孩子们播下爱心、责任、希望、美德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教师虽然不能改变教育决策者的思想,但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转变角色、改变态度、更新方法,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朋友,陪学生一同摔跤,一起成长。
今天的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做孩子们知识发现的引路人,更是引导、激发、点燃,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启辉器,教师应该是太阳底下最智慧、最正直、最有良心的人。
第三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过去我们说教师是蜡烛是春蚕,老师都是悲剧人物。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照亮别人之后自己啥也不剩。春蚕会作茧自缚啊。我们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同时成就自我?我们天天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光为学生设计美好人生,可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去设计了吗?教师应该是朝霞是祥云,照亮天空照亮别人,同时他也要展示自身的绚丽!所以我反对说教师是蜡烛!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人写的一篇文章,说“教师,做蜡烛就是要两头点燃”,一头点燃还嫌不够!我们如何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算命先生帮别人算命,帮别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是我们低头一看,这个算命先生穿着一双露着脚丫的鞋子。那么我想,他为别人算命,规划美好人生,那他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弄一双好鞋穿呢?教师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过去我们常说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作为老师,当我们仅仅把工作的动力归纳为积极性的时候,那么我们已经很被动了,因为积极性是需要调动的,常说“调动积极性”嘛!一调就动,不调不动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可是,责任感不一样,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虽然未必是愉快的,但一定是能坚持的。再上一层,事业心就更不一样了,它是积极的,主动的,稳定的,长久的,也是愉快的。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它都会引领你克服困难往前进。所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心。
二、正确认识自己
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我们都不要做那样的人。改变自己不容易,最多的借口就是“太迟了”。有一句话我是永远记住的,那就是“世界上没有所谓太迟了的事情,如果你今天不去做,那才是真正的太迟了”。
今天我们做教师,不光要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有自己的理想。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是人生进步的五个阶梯,对教师而言,同样适合。“乐于奉献”要放在第一位。今天教育多元化,有了很多民办学校。我们好些教师,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心里多少有着一些担心,为什么?因为他的职业稳定性下降了。“乐于奉献”在什么地方都需要,公办学校需要,民办学校更需要。“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还要“善于总结”。我们要把我们自己丰富的思想和有意义的实践,形成科学的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得益。
教师拿什么去赢得学生?我们有很多困惑。我想,教师赢得学生就是四个“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有了这四个“真”,我想学生一定喜欢你,学生一定服你。不是因为你有了教师权威他才听你的。
三、正确认识教育
教育是什么?过去我没有仔细去想。参加名师工作室后李洁老师曾经在学习中问起这个问题。当时头脑中竟一片空白,回答不出来!后来看了“教育在线”上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的争论,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教育是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不懈求真的科学,是不断创新的艺术; 教育就是让人不为别人所愚,进而不被自己所愚的漫长过程; 教育是智慧的殿堂,是诗意的王国,是创造的乐园;教育就是让人抵抗不良诱惑,建立高尚追求。
教育是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是基因之外改造人的手段,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教育是教会学生和自己懂得取舍的过程;教育是教会每一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无论这个个体是贵族还是贫民,是大富翁还是穷光蛋;教育是使人摆脱愚昧和平庸,探索生命意义和美丽的途径;教育是民族文明,国家强盛的发动机;教育是给人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长大了之后需要的东西的工具;教育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教育是造反以外穷人翻身的唯一途径!
四、正确认识教育科研
在学校全面工作中,教学工作是中心。紧扣教学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确立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投身教学改革,狠抓教学科研,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质量。我认为目前的中学教师可以分为
三类:一是学然后教,二是边学边教,三是边研究边教。最后一类显然是最具有时代感的。
教师有双重快乐:育人与科研。要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就必须把眼睛瞄准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我们面对着的学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前沿科学。学习、实践、创造,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今天我们最缺乏的是学习。卢志文曾说过:今天看到的教育科研论文,绝大部分是这样一种类型——它的题目是“论地球有引力”,它的引言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在梨树下(注意不是在苹果树下),树上掉下一棵梨,把我的脚给砸了,我就感到奇怪,经过反复思考、实验,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地球有引力!这种类型的论文太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教育的很多问题在地球的另一端或别的地方甚或在我们的祖先那儿已经被解决甚至被解决得很好了,只是我们不知道!所以学习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五、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
撰写教科研论文,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还可以涵养我们的教学个性,优化我们的教学质量,使我们成为一个学术型、智慧型和时代感的教师。当然,写好教科研论文,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写论文非常辛苦,但只要努力,成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每个人都会成功-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道路就在脚下!具体而言,我们首先要注意破除原有的落后观念,光有教学经验不行,必须要搞好教学科研。写论文是提高我们教学层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没有层次,只能永远低空盘旋。学生不听,说明你上课不行,教学质量又岂能上去?其次,写论文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问题,它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比如学习、思考。在这方面,年轻同志要首当其冲,很多老教师尤其要努力,升华原始教学经验,紧跟教育时代步伐。有这样一个事例: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盖上盖子,它会拼命地跳,后来发现跳不出去,就趴下来了。这时,我们把盖子拿掉,——结果它还是趴在那儿。这说明我们过去的经验可能会成为今后发展的障碍,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超越自我,否定自我。第三,写论文是被“逼”出来的。有人说,文人写文章比女人生学生难,因为女人肚子里“有货”。汪曾琪的写作也被他的儿子戏称为“下蛋”。可见写论文也不是呼之即来、唾手可得的,因为论文要有新意、创意。写文章是一
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思想不新,方法要新,角度要新,否则很难发表。第四,论文写作是我们学校最为薄弱的环节。课上得好的教师是很多的,论文写得多的寥寥无几。搞好教科研工作,对学校以特色创名牌,对个人以科研兴教学,大有可为,大有裨益,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多出成果。
怎样写论文呢?大家可以先找几篇文章看看,一是看人家谈怎么写文章的,二是看人家写的文章。具体言之,有这样几点提醒大家注意:(1)破除思想障碍,要写,要自信。你不动笔,永远不会写,永远不会有文章发表。(2)选题很重要。留心处处皆文章。找几本最新的杂志看看,就可以明白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是什么了。选题不宜过大,但要注意“新、奇、特”。(3)毅力很重要。不能等着发表,写的东西多了,发表的概率就比较大。不发表的要分析原因:内容新不新,错误有没有(容易错的东西特别有价值),语言美不美,肤浅不肤浅。(4)寄出的时间,投寄的阅读对象、杂志的宗旨,也有关系,要有的放矢。跟教学同步,一般要提前3-4个月。(5)不能有一点糊涂的东西,不能有一字要改,不能一写就往外投。要热创作,冷处理。(6)不能写有关类似“开后门”的信件,这本身就表明你写这篇文章时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当然,有些文章可以与编辑适当交流。(7)认为有价值,就不要轻易放弃,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8)文章多,就会经常反思,经常写,经常投,发表的机会就更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9)编辑不会给你作大量修改,要写自己一定要满意。(10)不能为了钱。利用网络资源撰写论文。一是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教育新闻,吸纳教改信息,研读教育理论著作,查阅电子图书,学习软件使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二是备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别人的有关电子教案,多重下载,再择善而从。三是查找资料。我们可以进行专题查找,利用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逐步资料积累,充实论文的学术含量。四是撰写论文以E-mail形式投稿,节约时间,便于交流。五是编辑个人网页上传,欢迎广大同仁点击,切磋交流,资源共享。
六、教学效率不等式
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学生在微观学习过程中的三个“不等于”:第一,“讲”不等于“懂”。我们有很多老师是“以讲为懂”的,只要有机会就去讲,课上满时间讲,课外抢时间讲,讲完之后就认为学生懂了,其实“讲”和“懂”之间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讲”是教师这儿信息的输出,“懂”则是
学生那里信息的有效输入!“讲”,只有一个结果是肯定的,那就是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其它的你都不能保证!那你为什么要满足于讲呢?讲得滔滔不绝,以为学生懂了?其实没有!由“讲”到“懂”必须以学生主动地“学”为桥梁。你让学生主动地学了吗?没有这个桥梁,“讲”不可能变为“懂”!第二,“懂”不等于“会”。我们总是“以懂为会”。老师上完课之后,总是问学生,你懂不懂?学生说懂了,我们老师脸上马上就露出了幸福而又满足的神情——学生懂了!其实,这有啥高兴的呢?你讲的中国话,学生能不懂吗?懂是浅层次的,那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比如一个图书馆,我们给它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把这批新书放到图书馆里去了!这就是懂!可是最难的,不是把一批新书放到图书馆里去,而是从书库里调用一本我们需要的书,更难的是请你从书中找出一些知识帮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才是“会”!由“懂”到“会”,其间的距离同样非常遥远!我们不能以“懂”为满足。由“懂”到“会”必须以学生科学地“习”为桥梁!“习”是“实习”的习,“练习”的习,“学而时习之”的习!第三,“会”不等于“通”。“通”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由“会”到“通”,也有桥梁,那就是学生独立的“悟”!就以考试为例,考试怎么考?哪里仅满足于“会”啊?命题人是什么人?通过题目设置了若干个陷阱,看着学生一个一个往里掉,躲在旁边窃喜的那个人就是命题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以“会”为“通”,我们就降低了一个层级。学生也不可能越过那些题目陷阱。现实中,我们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了吗?我们让学生独立地“悟”了吗?主动地“学”,科学地“习”,独立地“悟”,这都是从学生的维度说的,所以学生是主体!无须争论。“讲”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这是从教师的维度说是,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导!亦无须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这并不矛盾。
提高教育效率,有五个“远大于”。“1乘100远大于100乘1”。思维训练的方式上,我们对一个问题挖掘一百遍,问一百个为什么,它肯定比我们抛出一百道题,每一道题只浅浅地问一个为什么效果要好!所以题海战术是没用的。在一个地方挖一百锹与在一百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挖一锹,你说,谁更容易挖到泉水呢?“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勤奋”——这是大实话,也是最朴素的道理。但是这些大实话和最朴素的道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遗忘了。如果现在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用最高的效率给学生施加影响,你怎么做?让学生多做几个
题目?还是给学生指点一个方法?还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才意识?一个人成长的三步曲是“正心、壮志和强能”。“正心”放在第一位。今天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正心”,丢掉了“壮志”,只在“强能”这一块做文章,而且“强”的还是应试的“能”,你说教育偏离本质有多远?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但中国的教育现实,又不能回避考试!因为在中国,应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力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上好的学校要考,读研读博也要考,当公务员要考,提干晋级也要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如果没有应试能力,学生将无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终身发展很难奠基。
当然教育也有“二八法则”,“关键的20%远大于一般的80%”。那么就以考试为例,一般情况下20%的知识点承担了考试超过80%的分值,你可以去统计,这规律是存在的。一百个知识点,你掌握了一百个可以考一百分的话,你掌握了八十个你绝对考不了八十分,可能你考30分都成问题。因为命题人清楚地知道,哪二十个知识点是不容易掌握的。也就在那20%的知识点中赋予了80%的卷面分值。
七、教师的身心素质
“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这不仅是对学生说的,对我们老师也适用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是我对目前师资群体状况的评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了灯,想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所以有心理问题的教师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怎样进行?教师的身心素质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我想,因为我们是搞教育的,让我们用教育学生的眼光看待我们自己,我们就一定会找到我们自己成长的道路!
第四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吴忠中学初中部
余伯华
今天,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教师,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作为育人的人,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互联网上濒繁爆出教师违法侵权学生的事件,看得人触目惊心,有的为老师喊冤,有的为学生叫屈,有的教师被人憎称为衣冠禽兽,破坏了教师的光辉形象;有的教师为了点滴学生的财物馈赠,让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小瞧教师„„真为我们教师队伍的这些人感到汗颜。
做一个高尚的品德教师,“德”被列为学校教育合格人才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但丁说过:“一个人知识的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但一个人道德的不足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
做一个有强烈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老师。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每天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我们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襟,无私的大爱。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有了爱就能“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
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口才。《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诸葛亮为了联吴抗曹,说服孙权,凭他过人的胆识、学富五车的知识和超人的口才舌战群儒,成功的完成了出使吴国的任务。我们教师有人说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其实,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的学生,新的课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不会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胸中无点墨,没有随机应变的机敏,没有过人的口才如何能驾驭课堂,征服学生。
老师要有永远阳光积极的心态,不断积极上进的精神。苏轼的《浣溪沙》中有这样的诗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借景来抒发了老当益壮,乐观进取的精神。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改变,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见闻总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博采众长,资源共享。固步自封,就如井底之蛙一样,永远只能见到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空。
在这压力山大的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懂得一门学问,那就是“健康心理学。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同时,运用所学及时疏导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使之成为我们育人中强有力的助手。
这样一说,有的人就会说,那我们教师真不是普通的人了,是神吗?必须做到十全十美的,完美无瑕。我要说,即使我们作到了这一些,我们依旧是一个普通的人。自古以来,世间并没有完美的人。完美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就是被我们世世代代誉为“圣人”的孔子也并不是完美的,他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见它对女性的蔑视,但是只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把完美作为人生的理想,人生的信条,我相信我们在这每一天每一年不断的努力中,一定会做一个人格完善、品质纯粹、修养高尚、价值观正确的好老师。今天,我们就做一个把完美当做理想,不断去追求,不断去实现的老师吧!
第五篇: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2012年03月15日 14:42:07 来源:临城县教育局 访问量:13次
《美国小学生语文读本:苏菲亚的教子课本》的教育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将小学“语文教育”定位在工具性的识字、造句练习上;习惯了让孩子对课文的语言及表现进行鉴赏与模仿;习惯了让孩子用是与非的标准,对课文内容进行价值判断;也习惯了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引向功利性的阅读训练。小学语文重视“语”的积累与识记,忽略“文”的情趣激发与审美拓展,已经成为教师与家长的“集体无意识”。
多年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妈妈苏菲亚为儿子编写的课本,或许可以纠正我们原有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小学语文的任务不能局限于功利的言语“技术”训练,而应该落实在语言艺术智慧的开启。《美国小学生语文读本:苏菲亚的教子课本》不仅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人文知识,更能给孩子以多元思维、多元文化的启蒙。
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启迪小学生人文、审美、思维智慧的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后别具一格的“苏菲亚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思考,不是功利的技术练习,而是启发儿童的心智和想象力,涵养多元化的思维品质。
《教师人文读本》的真情叙事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渴望成长的教师都面临的问题。面对现实的教育,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教师如果仅仅在课程教学层面,进行“术”的实践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在如何仰望星空,又怎样注目脚下的选择中,常常会陷入渺茫与困惑,急需前辈大师的指引。《教师人文读本》荟萃了古今中外39位大师的经典之作,让我们跳出具体的“教与学”,聆听大师最接近教育本质的真情叙事,感悟“为师之道”的智慧点化。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不管是费孝通的《一代良师》、启功的《夫子循循善诱》,还是傅斯年的《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季羡林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代良师”的感人形象。伟大的柏拉图和杜威也在他们的文章中,为教师阐述了教育的本质,爱因斯坦则说得更直接: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
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还应具有诗意生活的审美和情感价值。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林语堂的《人生的乐趣》、沈从文的《时间》等文章,启迪教师对人生、对现实、对理想、对爱、对自己的精神进行个性建构,并在思想者的成长路上,树立起精神和现实的立体坐标。
《巴菲特给青少年的忠告》的真挚点在哪里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作为老师,我们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与其让他们功利地沉浸于诸如“高分秘籍”、“成功秘诀”、“创业宝典”之中,不如让他们用心品味《巴菲特给青少年的忠告》。
作者从日常生活的记述到投资策略的分析,从不为人知的小事情的描写到世人皆知的“大事件”的记录,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巴菲特的投资之法,人生之道。作为“世界级”的大富翁,巴菲特生活俭朴,不锦衣玉食,无豪宅名车,但他有一颗慈善的心。他曾将总价值300多亿美元的私人财产一次性捐给慈善事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巴菲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投资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人生导师。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们展示了在为人处世、树立人生理想、投资理财、面对人生挫折等方面应具有的态度,将自己乐观、积极、健康的情怀传达给了儿女。他认为,与有限的物质财富相比,积极向上的品德、乐观的人生态度才是让人受用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