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建平初中九二班钟银树
论文关键词:班级 管理 养成 教育
论文摘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人感到最为棘手的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新入校的学生,狠抓习惯养成教育是当务之急,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
班集体作为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而班集体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素质对大学教育起着很重要的决定作用,具有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防止各种不利因素的滋生,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中学与小学相比,最显著地特征就是教师从“强制管理”变为思想疏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广泛的空间在学校生活,发展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中学生心理处于未成熟期,但是由于他们面对的环境的变化,心理表现往往存在着独特性和不确定性。如自我意识明显分化、情绪控制能力较低、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他们群体特征更加明显,如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望强烈,更加崇尚领导力和荣誉,但团体意识差,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深入,班级的凝聚力和合心力的形成过程很慢。因此,在日常的班务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发现矛盾共性,又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班主任日常工作繁琐,也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特别是中学生,他们的内心思想其实已非常的丰富,作为已经满l4、5岁的成年人,心智趋于成熟,虽然他们还没走向社会,但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极其需要老师的认同。在评定班级优秀的时候,我发动每一位同学参与到此事中来,而且要求每一位同学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衡量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和公正。很多同学在过后都觉得通过参与,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或者说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经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积极性提高了,团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各方面都发生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影响学生
通过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雨果也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高尚师德,特别是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教书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师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谓高尚的师德就是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于工作中体现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和严格要求。
三、设立“总体目标加个体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步
教育首先置于一个大的集体之中。所以在新学期开始时,我首先与班委的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文明公约》及全班同学本学期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全班学生明确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教育学生把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把自己成才和别人成才结合起来,在自己发展、自我进步的同时,为别人创造好的条件,想成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团队,从而促进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一起发展,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组织学生写好班级发展的历史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史,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名,与班级共进步。
在班级设立总体目标的同时,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认真的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拼搏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我让每一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书写了自己大学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除了制定奋斗目标外,还要写下自己实现奋斗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案。班主任对每一位同学的规划书都修改,并鼓励学生用规划书来鼓励自我,促进学生进步。
四、要严格管理,加强督导,及时调整目标
目标学提出的“目标教育”,旨在向社会大众传授人生目标知识,以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为指针,引导人们能动设定自我人生目标,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目标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理想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入目标教育的内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有计划必须有检查。班级管理中,学生很容易钻空子。如果有了计划而不能有效地实施,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会导致今后的班级管理无法进行下去。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我将班干部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检查学生是否能认真执行计划,并及时记录和反馈。另一组负责搜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对已经完成短期目标的学生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对在具体实施中,不能认真执行计划的学生提出警告,并适当惩罚,同时提出完成期限;对在具体实施中有问题的方案及时加以修改,使其能顺利实施。
五、注重细节,遵守习惯养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小处着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班主任在工作实际过程中要有耐心和细心,必须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察其
言,观其行”,对学生言谈举止、社会交往、遵规守纪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育学生的切入口。一方面,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赞美,尽力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要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教育不同等原因,在我们身上,部免不了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并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却它们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大学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很多同学容易产生懒惰情绪,许多不良习气也开始抬头,比如逃课、在宿舍酗酒、吸烟,上网、打游戏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生活,破坏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针对以上现象,班主任在予以遏制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在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坏习惯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正确认识自我和发现自己问题的缓冲时间。通过大家的监督帮助和自己意志品质的锻炼来克服不良习惯,这需要教师、同学、朋友一起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需要一个曲折的长期过程,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要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根据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渐的去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长期抓、抓反复”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六、优化社会环境,为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学校教育只是是教育方式的一部分,教育的多元化的今天,要求我们协调好各种关系,利用好多方资源。
所以,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主阵地,要整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广泛性。如有的同学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入校前家长已经花费了不少精力帮助其完成小学学业,但个别学生长期逃课和打游戏的习性很难改掉。针对部分学生利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断层地带而经常旷课晚归的情况,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督促这部分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树立时间观念。有时以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寄给学生家长,信里会对学生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除了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如日常的思想、品行表现也会给与总结,把进步和退步的地方作了非常详细的列举。许多家长在收到这封信之后,都非常的感动,觉得老师给予了同学十足的关爱,自己也调动起来了关心和爱护孩子的主动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拓宽思路,想出新办法、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运用新教材对中学生
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建平初中九一班寇小燕
内容摘要:由于受家庭、社会、时代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一些中学生中出现了不良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减弱的现象。本人用新课程理念,从对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来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怎么运用新教材,对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一、坚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教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
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重复或多次练习,逐步养成、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倾向或风尚,是一种相当顽强的力量。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此时形成的习惯能够影响其一辈子,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非常重要,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而当前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都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原有的道德观念已经变得不适应,而新的道德尚未建立起来,这就形成道德尺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然初中生由于自身道德能力欠缺,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差,就更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无法依靠自己的认识去辨别优良与虚伪,甚至会迷失方向。同时我们的中学道德教育长期以来脱离现实生活,没有感召力难已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因而不利于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新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切近初中生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注学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体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激发学生追求人生更高价值,给他们的心灵提供切实、有效的优秀思想资源,真正做到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运用新教材,对初中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仅就我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何运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坚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科学价值观,是经过实际检验是正确。同样实践必须有科学的理论的作为指导,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从盲目、自发到自觉的明确的转化,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作为科学理性的支撑,经过各类课堂内外的教育形式,如讲座、小品、师生对话、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懂得各类习惯的内涵和外延,地位和作用,从而教育学生要当习惯的主人去支配习惯,不做习惯的仆人而受其支配,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觉悟。当然,这种直接的明显的理论灌输要实实在在,切忌空洞,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感情的烈火促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以理论的威力帮助学生的认识得以提高和飞跃,成为以后行动的指南。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新教材中的教育活动建议的增多,理论说教内容的减少,给师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需要出发,突破教材的束缚,有针对性的、适当地拓展或删减,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使用日常运用一些教学活动,还尝试下列一些具体教学活动:
1、体验、感悟式的教学活动
教师尽可能创设日常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的需要,由情景引出一定的讨论话题,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对话来完成。好的话题能引起学生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思考、共同的探求和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充当“导演”,还应当充当“演员”,学生的活动也不能是少数尖子生当主角,而应当面向每一位学生。只有学生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使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的需要,由情景引出一定的讨论话题,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对话来完成。好的话题能引起学生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思考、共同的探求和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充当“导演”,还应当充当“演员”,学生的活动也不能是少数尖子生当主角,而应当面向每一位学生。只有学生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碰撞,沟通和合作,激发和感染,才能达到目标。如我在上课时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礼仪教育,把日常学习、工作中遇到的不文明的行为习惯通过小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椅子的哭泣,”通过教室里的一把椅子,在同学进进出出的门边翻倒在地,而又无人把它放好的事情,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把当时经过椅子旁边的学生不同的心态很好地表达出来。从经历最初的浅笑到节目后的沉思,再经讨论、辩论,形成共识,净化了思想,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还有如“今天班主任老师请假„„”,“今天我做值日”等话题。
2、渗透式的教学
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劝导式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欲速则不达”。因此,讲课时必须以鼓励方法为主,避免与学生发生摩擦,避免讽刺、挖苦等激烈的“霸王式”的语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果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会拒绝本门学课的学习。作为思想品德课老师,要有“在课堂上我们就是班主任”的责任心,要寓“教”于学,寓“管”于学,“教”“管”结合,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相关的故事,或发生在学生身边事例,去教育、启发学生。例如,有一次,我去上课时,看到有一位平时很温和的男同学正在打一位个子比他矮小的同学,许多同学冷眼相看,没有同学去劝阻。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高个子男同学气愤的说“他每天叫我‘满天星’,刚才还唱着《天上星星亮晶晶》的歌,在我的身边走来走去,我实在忍无可忍!”我还没听明白,同学们议论开的,他们说因为高个子同学的脸上都是青春豆,小个子就叫他“满天星”,都说小个子同学“最喜欢给同学绰号”“最喜欢说三道四”等。我没有马上对此事进行评论,而是先述说了自己亲历的伤自尊心的事,同学们被感染后,纷纷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的经历,有的愤怒难平,有的眼泪汪汪。然后我请小个子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这位平时很少认错、品行规范又较差同学,低着头说:“我想我会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如果不能一时改掉,请大家时时指出。”同学纷纷鼓掌„„最后,我不失时机的总结说:“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动了我,也教育了大家,平时我们要学会自尊、自重、自爱、平等待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赢得自尊。在平时不要揭他人的短处时,因为在你侮辱他人时,你的信誉也将受到损害。”这样,在不知不觉既完成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一可教学任务,又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上了生动的一
课。
3、体验性阅读教学
就是以情景资料为基础,以平等交流为方式,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精神升华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教育形式,旨在让学生接触教材,解读教材,读出切身的感受。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的补充资料,将学生引向社会、引向自然、引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丰富人生阅历,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认识世界。例如在讲《发掘自己的潜能》这课时,为了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振,我让学生阅读了《人生如玉》一文、故事讲述了一个智者,当他的一个学生感到前途茫然时,他拿出了一块光溜溜的石头,让学生第一天拿到集市去卖,人家最多出价十元钱;第二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有人出价一万元;第三天拿到珠宝市场去卖,价值蹿到了三十万元。我让学生细细体味,感受其中意境,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块玉,打造得越好,价值就越高。”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过去的德育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新型的课堂教学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这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的、实践的、感性的、可操作的、亲身体验的机会。
1、可以通过参观、调查、讲座、班认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自己方式去研究生活,将知识、能力与情感加以整合,将“言”和“行”统一起来,如在我组织的“我能为校园做点什么”的主题班会上,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要为校园花草浇水,有的说要为校园清扫垃圾,有的说为门窗除尘,有的说画宣传画等。我趁机问学生能不能付之于行动。学生个个都说能,随即让学生走出课堂,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了。行为习惯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
2、教师可以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活动,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校史陈列室、周围的人文环境,以及校园的各类文化活动,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等,为我们所用。例如,我校开展“校园与诗”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征集最适合我们校园生活的一句有关于保护校园环境和文明礼貌的用语,然后把征集到的最好诗句做成牌子,放在草地边如“小草青青,我也要成长”、和挂在走廊上的“握握我的手,我们交个好朋友”等,它们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还有,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和长年为孤寡老人服务志愿者活动。同样常新的宣传橱窗,文明展示牌,醒目的名言警句,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都是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
总之,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它是一个持久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才能让充满生机活力的习惯在中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硕果。
第二篇: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由此看来,行为习惯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作为已经是中学生的我们,已经踏入茅坪中学的各位同学,是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学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的刊物。(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用涂改液,不用胶带。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借用工具书、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1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1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1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1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街道上溜达玩耍。(3)回
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事情要当天完成,不留尾巴。(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1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长辈。(2)体贴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偷懒。(3)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要尊敬老师,虚心接受批评。
1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1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2)放学时,要进行站队放学,不在回家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进出教室时,要自觉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推搡。在教室时,自己要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4)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进花池,不折花枝,不踩花草,不往墙壁上乱写、乱涂、乱划。
1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自叠被褥,自己的衣物能洗则洗。(2)当自己用过的东
西后,要放回原处,避免在用时不误事。(3)手工制作要自己做,不会下功夫学会。(4)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己要独立完成或相互研究完成,不可抄袭。
1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坚持“两操”。(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的活动。
2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要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多是我们已经养成的好习惯,那么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不良习惯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所以请同学们下定决心改掉。相信只要大家的日常行为按照以上的习惯慢慢培养的话,我们一定会是最合格、最优秀的中学生。
第三篇: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报告)、案例评选
类别: 论文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姓名: 李君平单位: 定西 市 渭源 县(区)黎家湾中学 学校 联系方式: ***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李君平
(甘肃省渭源县黎家湾中学 748211)
[内容摘要]:
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中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因此,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作为初中班主任,可以从做事有条理等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习惯 养成教育 有条理 安全意识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行动、性格、命运的中心环节——习惯决定命运。所以,能否有成功的人生,就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作为初中的班主任既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又是班级养成教育的实施者,还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监督者。那么作为初中班主任,需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呢?经过深入的思考,结合自己近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我认为初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一、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从长远来看,是要对人生有规划;从细节方面来说,则是要日常生活有规律、时间安排有计划;而在自我意识层面上,则是要自我管理有条理。做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要有规律的收拾好,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抽屉里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既耽搁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同样,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高不了,日常生活中的做事有条理,物品摆放有条理都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像我所处的乡镇中学学生,家庭教育本就缺失,且有些家长还抱着买卖观念,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又是交了学费的,孩子的一切问题就该学校来解决,老师就该包干一切,而孩子在家基本没受到过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小学时也没有培养习惯的意识,所以一进初中,学生就感觉手忙脚乱,应对不了内容稍多、任务稍重、节奏稍快的学习,在新的环境中又不会有条理的做事情,常出现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占用学习时间打扫卫生等现象,这些都是孩子没有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造成的。所以,初中班主任担子更重,并且要有较强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意识和具体的措施。
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的课桌清理入手,要求学生爱惜书本桌椅,不乱涂乱画,不把书弄脏弄破,把书本分门别类规范摆放,按主次将较大的课本放在抽屉的右边,较小的放在左边,前面的空间放学习用具,每一本书用一张书签写好科目夹在书中,以便快速取用,作业本放在书包里保持整洁,准备一个文件夹用于存放卷子、报纸等单页材料,做好这些,课前就可以迅速到位,保证了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用好便易贴,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作业,按轻重缓急分栏记好,做一件勾一件,既节省时间又能避免学生东敲西打抓不住重点而没有效率。开始的几周需要班主任勤到班上勤提醒,反复强调后学生映象加深,逐渐形成习惯就可以有条不
紊地进行当天的学习和生活了,而且可以在高一级的学习中迅速进入状态,以后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
二、“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安全意识习惯
学校安全问题向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家长、社会对学校过高的期望值,舆论的压力使得学校、老师处处谨慎小心,但防不胜防,不时的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发生。很多班主任都还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而这个“过”就是安全问题。初中生活泼好动又马虎大意,即使老师讲了,他也不一定照做,对此,班主任都有些头疼。我们可以在班上设立专门的安全督查组,针对课间文明休息情况进行监督,制止不安全行为以及搞恶作剧、乱开玩笑等现象,每天做好记录并做总结。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常讲安全,天天讲安全,教给学生自我防范的常识,凡事都需要“小心驶得万年船”,多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形成习惯,就能避免很多不安全因素。
三、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就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能有效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进校初,学生从进教室走到座位上拿出课本这段时间,有的学生拖拖拉拉要用五六分钟,为此我提出“学会跑在时间前面”。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一组,六人中又形成三对师友搭档,以“和谐互助,高效共进”作为宗旨,其中一人担任组长,安排每天具体学习任务,由师友搭档共同完成,组长检查落实。首先制定统一组规,要求每队搭档在进教室时利用五分钟相互提问,巩固昨晚放电影情况,每组组长提醒,分组长负责监督协调,这样可以纠正学生拖拉懒散的毛病,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自学预习习惯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基本上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上课前师友搭档相互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可以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良好的专心上课习惯可以避免学生上课“走神”,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三结合”,即动口、动手、动脑。动口大声回答老师提问,需要个别回答时,师友搭档同时站起来,定发言人回答后,搭档做判断和补充,其他同学作评价加以完善;把笔拿好随时做好笔记,每个人准备一只红笔随时勾划,以鲜艳的红色加深印象,课后再进行整理;学生在动口动手的同时也就动了脑,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专心上课的习惯,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小组间形成你比我拼的竞争气氛,师友搭档间不服输的劲头也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良好集题习惯,可以把“厚书变薄”,轻松备战,把这个习惯养好并坚持,可以说会使学习越学越轻松,特别是到初三总复习时作用非同小觑。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给老师交差,或是应付家长。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并非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评价,卷
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人,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作业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进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四、会收拾爱整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影响到集体形象。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会受到周围同学的评价,也会让人联想到他的家庭教育。而培养好初中生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帮助他改掉坏习惯,把个人收拾干净,也有利于他做好其他事情。我们可以从值日生做起,要求值日生在课前将讲桌上物品摆放整齐,桌子擦干净,黑板擦得干净明亮,讲台用拖布拖干净,大家看到教室前面整洁明亮,不把其他地方打扫干净会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班主任再不断提醒,逐渐就会影响到每个学生。教室和公共区实行区域承包制,每个人负责一块,墙角下、门背后每天都彻底打扫,让整个环境都干干净净,学生在这样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心情也是愉悦的。不在教室里吃零食,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不乱丢废弃物,抽屉里不放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从小处做起,逐渐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五、做我的良好行为习惯
说话做事,待人接物,走路跑步都体现着个人素质修养,而这些也都受行为习惯的影响。现在中国人在国外很多国家不用学当地语言都能看懂公共场所标识,因为那些禁令都是用中文写的,可见我们在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上迫切需要加强。而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依赖别人、比较任性、害怕承担责任、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喜欢攀比和炫耀、学习中不爱刻苦钻研等时代性习惯不足,智慧性习惯、公共性习惯都比较缺乏。所以,培养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关乎个人素质和整个团体的形象。要求学生做我的良好行为习惯,把个人卫生收拾干净、拾起脚边的废弃物、真诚的招呼、真心的感谢等,学生在相互的监督和影响下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初中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不只是上面所提到的,还包括很多自己没有谈到或没有想到的,只是想抛砖引玉,让我们教育人行动起来,积极思索和实践,勤于探索,勤于观察,勤于学习,勤于发现。为我们国家的中学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随永双.重庆出版社,2006.9 [2]、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策略/孙宏艳.科学出版社,2008.1 [3]、每天进步一点点/李志敏.远方出版社,2009.1
李君平,男,生于1982年3月13日,2006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教于渭源县黎家湾中学,2011年9月聘为中学一级教师,2008年被新寨镇党委评为“优秀教师”,2009年被新寨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曾被学校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通讯地址:渭源县黎家湾中学 电话:*** E-mail:wyxljwzx@163.com
第四篇: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中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棘手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特别是新生,当务之急是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它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它的成功与否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为此,我校试图通过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坐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学校安排老师让学生学习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手册,安排学生看有关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视频,在校本课程里也安排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等课程。还定期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开校会,让学生体会到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班集体是学生活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防止各种不利因素的滋生,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用制度引导学生行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而《规范》则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它们将对学生养成教育、信念教育、身心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校在开学初先对新生开设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的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在班上,由班主任跟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并由学生组织有关班级活动。
二、重视道德践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平时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想学生所想。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再繁琐,也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很多同学在过后都觉得通过参与,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或者说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经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我从上个学期都计划好每天找几个学生谈话,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及时提出他们的缺点并要求其及时改正。多表扬行为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比如:有次吴湛威同学在擦完黑板后就顺手把抹布折得整整齐齐的,后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后来我发现其他同学都仿照他,把讲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积极性提高了,团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各方面都发生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新德育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我校这些方面入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区、校、级组、班级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受到教育。好玩,爱动是孩予的天性,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各班开展演讲式、演戏式、辩论式、调查报告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在德育事件中形成道德规范,提高思想素质,丰富人生阅历。在生活中,老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展现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我教育的目的。如高二(5)班开展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学生自己排演小品和自行组织节目,最后让学生们“讲讲自己文明礼仪上上的丑事”,大部分同学都勇于献丑,并能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又如初二(3)班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班会,通过开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培养了同学的孝心和爱心,增强了学生热爱父母和体谅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
五、注重细节,遵守习惯养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小处着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实际过程中也带着耐心和细心,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对学生言谈举止、社会交往、遵规守纪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育学生的切入口。一方面,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赞美,尽力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教育不同等原因,在我们身上,避免不了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却它们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六、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复教育。运动健儿通过反复重复一个动作,能拿金牌,我想我们的差生通过反复教育也能变得优秀。只要教师善用激励机制,多鼓励,多用正面事例引导,将会促进他更加努力,因为老师的一丁点认同、赞美,学生都会认为是一种骄傲、一种荣耀。为此,学校及班级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文明寝室评比细则》、《课堂之星评比细则》、《 学习进步之星细则》,采用月评选制,在校会中公布,对文明班颁发流动红旗。竞争这些荣誉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一年来的自我督促教育,校园环境变化很大,垃圾不再流浪,语言不再难听,礼貌用语也经常在校园回绕,学生们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目标。
总之,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养成教育的归宿点,是养成教育的升华。他人教育,不如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教。在育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助管理、自我管理,班主任就能从繁锁的常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增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有了保障,校园环境就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改变了自我,改变了学校。
第五篇: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编写儿歌——念着儿歌“学习惯”
低年级学生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必须定好规范,帮助学生一点点养成。我们从强化规范意识入手,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一条一条地告诉学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便于低年级学生学规范、记规范、用规范,我们采用儿歌的形式。因为,儿歌短小精炼,学得容易,念得有趣。我们将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规范编进一首首儿歌中,带着学生拍手念。比如,“铃声响,进课堂,抱臂坐好等老师。勤思考,多动脑,积极发言更聪明。写字时,坐端正,一拳一尺和一寸。下课时,不乱跑,文明游戏不打闹。”这几句,就把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规范说清楚了。除了有关于行为习惯方面的儿歌,还有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儿歌。比如,“眼离书本要一尺,脚放平,背挺直。胸离桌子约—拳,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书本用具放有序。条条要求须牢记,还要天天坚持练。”这是关于读书的要求。还有关于朗读的、默读的、写作的,这些儿歌内容丰富,念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很快就能够背下来并且努力去做。
二、拟定规则——围绕规则“练习惯”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一入校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常规训练,将常规要求变成口令,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按照规范做好。比如,老师说“123”,学生答“坐坐好”;老师说“眼睛”,学生答“看老师”;老师说“嘴巴”,学生答“闭闭紧”,等等。像这样,老师说上半句的口令,学生接下半句,且一边说一边做。时间久了,就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老师说,学生立刻边接边做好。到了中年级,老师简化口令,老师说“坐正”,学生接“快”。到了高年级,老师只要击一下掌,或者静静地看着学生,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坐好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也应有针对本班特点制定的规范。班级的规范最好由师生共同制定,意见达成一致,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中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把这个班规称为“爱的约定”“班级公约”“班级守则”等。班规的内容比小学生行为规范条例上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针对班级特点。比如,低年级时“爱的约定”是这样的:“上学不迟到,上课勤思考,发言要举手,写字要工整,课后不打闹,努力表现好”;高年级是:“用嘴角微笑,用耳朵聆听,用智慧思考,用大方表达,用真诚帮助,用心灵理解”。这些规范,约束了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三、树立典型——学有典型“守习惯”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经常有人说,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不是没有道理的。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体现在小学生身上,良好习惯、行为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模仿。小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师和家长,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要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好表率。比如,老师总是主动向学生打招呼,学生也会学着主动打招呼,老师书写总是工工整整,学生也会认真写字,这就是示范影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是先锋、是楷模,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针对习惯常规,我们多表彰、多鼓励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推动全体学生努力学习。比如,评选“每日之星”“礼仪标兵”“文明小天使”等。我们还设立多种奖励机制,奖励行为习惯做得好的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四、开展活动——活动育人“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我们把环境布置列为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一起参与进来。比如,在教室里张贴班级“爱的约定”,让学生明确自己该怎么做;设置图书角,张贴优秀的书法作品,营造书香氛围;设立生物角,养植物,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培养责任感;设置进步栏、作品栏、明星榜、时事之窗、美文天地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都应该积极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职务,都有管理班级的义务,都能充分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家校联手——爱心接力“促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教育的另一个主阵地。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只有这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的教师定期家访,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找问题、想办法,共帮助、促成长。老师与家庭联手,共同用心关爱孩子的成长、呵护童心,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关心和帮助。有效促进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更加信任老师并支持老师的工作,孩子更是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自然愿意听从老师的话,努力做个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身为小学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第一天开始,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