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

时间:2019-05-15 15:0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

第一篇: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

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

备课:参照备课要求。

上课:

1、上课铃声落前,任课教师须携带当堂课教案到达指定授课班级。

2、进入班级后,任课教师首先要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学生缺课必须报

班主任或代理班主任,然后带领学生到达活动场地或功能室,期间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轻声行走,不得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体情况,对生病、特异体质或

不宜参加某类活动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照,不得强制参加,可让其在教师视线范围内活动。

4、任课教师要注意提前检查教学器械、电源等相关设备的安全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5、爱惜教具,保护教学设备,按程序操作电脑、录音机、电子琴等,使用完毕及时关闭电源。

6、活动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有关活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危险与不良后果等。并且教师应针对每项活动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不离学生,不离场地。

7、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安全,学生必须在教师视线范内活动。

活动结束后,提醒学生拿好衣服、水杯等物品。

8、学生必须全员参加综合学科教学活动,如有其他教师要求留下个学生

单独辅导或让学生写作业,必须将学生交给教师负责,不得让学生管理学生。

9、教师在活动课上,如果需要学生协助拿教学书籍、器材等,必须考虑学生的体能情况及安全因素,发现异常立刻采取措施。

第二课堂:要求与上课相同。

第二篇: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

《司马光》这一课是很传统的课文,文中讲述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这篇课文一直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欢。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智慧真是可爱至极!

2、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2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有难度,因为这是他们与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在做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的时候,第一个立足点便是立足三年级,关注学情。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第一次与文言文接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朗读问题,通过教师的两次范读,示范正音以及词句间的停顿,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感觉自己可以从容面对,感觉舒服,从而愿意去亲近文言文。之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经历多次朗读后,几乎可以背诵,至此,完成课后的第一题要求。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一方面,学生在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弘扬人文精神,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兴趣。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3

《司马光》一文,是一篇比较好的开拓学生思维的文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趣味识字、朗读训练、模仿动作表演、思维拓展训练、说话练习,多花样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意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很自然地进行德育教育,让教与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拓展训练: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大胆想象。)由于时间仓促,我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很正确的'评定。孩子们相象丰富,有说找梯子的,也有说几个小朋友叠起来,把那个落水的小朋友扯上来。听了他们的回答,我和孩子们一起推敲此办法的可行性,有的说,要是找梯子的话那还不如喊大人快;还有的说几个小朋友叠在一起,下面的那个孩子能承受得住吗?另外,就此引导到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孩子们像司马光一样,做聪明的孩子。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拓展训练应丰富多彩,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展示个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命力。

拓展训练,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由此我想到,在课堂上,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接受新知识。按照学生的意愿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学得特别积极主动,聪明和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这节课的实践,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孩子们身上所具有的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4

本文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会写四个字,通过读课文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昨天下午就已经让孩子预习课文了,上来就直接检查孩子预习情况,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孩子多读,多和这些生字见面,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然后就一些稍微难的字交流识字方法,最后采用登山比赛的方式巩固生字。写字,本来准备写四个字,因为怕孩子连写4个字,注意力会不集中,我分开来教,交流完识字方法后,指导学生写吓和叫,这两个字比较简单,朗读完课文后,重点指导那和都的.右双耳,(自己在识字那里比较拖沓耽误时间,这里没有完成)朗读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两个问题进行教学,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危险,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重点抓住他们不同表现的动作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比较让孩子感受司马光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聪明、积极动脑思考的品质。

我自己觉得没做好的地方:1、前面部分有点拖沓,想重点指导的两个写字没有写。2、自己说的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说。(观察图画:假山下面有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我想引导说出在这里玩会暗藏着危险,引导不够好,我就直接说了,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我是以填空的形式进行了给写了两个句子。我本来想进行完这两个句子后,让孩子自己仿照着句子再说几个,时间有点紧,就没有进行。3、在学习司马光的表现这一部分时,自己有点慌,讲的有点过快,自己没稳住,学生也有点兴奋,纪律没前边好。4、自己应该少说,让孩子多读,读的还有点少。5、我做了一棵苹果树,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没完全发挥好作用。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5

在教司马光一课时,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质疑:“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智慧真是可爱至极。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6

《司马光》是小学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在童年时代遇事不慌,小小年纪砸缸救人的故事。课文的故事性很强,而且脉络清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都讲得清楚有条理。特别是在遭遇困难时,对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进行的对比描写,简单几句就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刻画得非常生动清楚。“慌”与“不慌”的两种表现截然不同,从而更让司马光这个聪明、遇事机警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让孩子们心生佩服。

第一次在一(3)班试教时,我采用的是顺着故事发展脉络一步一步推进课文的方法,想通过设置故事的悬念让孩子身临其境的了解故事。后来发现这个故事本身非常简单易懂,学生们通过读书,已经非常清楚故事的发展过程,故事的悬念设置缺乏神秘感,孩子们的兴趣点不在上面,对孩子来说也就没什么吸引力了,所以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而且整堂课的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训练不够。自己反思了一下,觉得这样的课文故事简单移易懂,不能将讲课重点放在理解故事本身,而应该挖掘故事背后的新的兴趣点,让孩子对课文重新产生兴趣。

第二次在一(2)班试教,我调整了教案,第一课时完成生字教学,并教完要求会写的六个生字,并做到读通读顺课文。第二课时,增加了听写生词的环节,把较难写的三个生词作为对第一课时生字掌握情况的检测。课文的讲解上,增加孩子多形式读书的安排,特别是课文的第二、四、五段,让学生们自由读,同桌读,比赛读,学生们很快就把重点段落的背诵任务完成了。课堂进行的比较实效,但是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

第三次在一(4)班试教,这次教学中,对重点段落的讲解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讲解第二段时,让孩子了解了“水缸”非常大,而且装满水,孩子掉进去有生命危险。朗读指导时,都先给孩子创设情景,让孩子了解到时情况,带着感情去读。整堂课气氛热烈,孩子们兴趣很浓,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别的小朋友”的慌张,以及表现司马光的不慌,举石砸缸的镇定有力。总观整课,比前两次试教效果要好。但是在延伸拓展时,让孩子们说说还有什么办法救人时,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说的办法不合理、不实用,比如去找绳子爬到树上去救人、或者几个人垒起来把他拖出来。孩子们没有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时间非常紧迫,缸里的水会让孩子很快就窒息。所以学生在想办法时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所以想的办法不实用,不合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要改教学内容。

第四次上课,在一(1)班上课,我重新调整了上课的侧重点。在第二段的解读中,除了让孩子了解水缸很大,掉进去很危险。而且创设情景让孩子联想,掉进水里面有什么危险,能不能等很很久来救。学生通过不断思考,想到了,掉进水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水会让人很快就窒息,此时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快想办法把缸里的小朋友就出来,也为后面凸显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合理正确进行了铺垫。在教学第四、第五段时,改变了按照课文顺序先讲别的小朋友,再介绍司马光的想法。而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把第四、第五段结合起来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都时刻注意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朗读课文时,也采用分段读的方式,比如,老师读“别的小朋友”的段落(第四段),学生读司马光的段落夸一夸司马光。学生们在不断的对比朗读和讲解中,理解了情况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别的小朋友慌张、哭泣是没有用的,司马光的举石砸缸能让水里的小朋友最快脱险,这种办法非常好。而且有了前面对情况危急的想象介绍,孩子们更容易明白,找大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大人不在现场,就算找来了孩子也一定有救。但是孩子们毕竟还小,当他们解决不了难题,特别是遭遇危险时,让他们树立寻求大人帮助的意识也是对的。所以在课堂最后阶段,我也引导孩子,在实在想不到好办法解决时,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每一次的讲课,无论是孩子呈现的状态,还是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都用不尽相同的地方。而通过不断的磨课,不断的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能让孩子感受得更多,学得更有兴趣,是我们的不懈的追求。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7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有难度,因为这是他们与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在做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的时候,第一个立足点便是立足三年级,关注学情。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第一次与文言文接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朗读,通过教师的两次范读,示范正音以及词句间的停顿,帮助学生熟悉古文的语感,让学生感觉自己可以从容面对,感觉舒服,从而愿意去亲近古文。之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经历多次朗读后,几乎可以背诵,至此,完成课后的第一题要求。一方面,学生在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推荐了一篇简短的小古文《孔融让梨》,同样也是学生熟悉的故事,让学生学以致用,保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课后推荐了两篇带有故事色彩的小古文,一是司马光的另外一则小故事,一是稍微长一点的学生熟悉的古文,让学生自读自赏,体验阅读的乐趣,激活继续深入了解的愿望。

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从教学的方面上,第一个环节——朗读,本班学生从低年级就有进行经典诵读,如《论语》、还有本学期的《道德经》,学生对于古文并不是一张白纸,若是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试读,随后再是老师的范读、带读,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学自悟的空间会,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其二,在于课文的讲解上,比较零碎,讲解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做到以读代讲。若是换为一个问题“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进行汇报,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收获会更大,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深刻;其三,在板书设计方面缺少故事“结果”的呈现,板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简洁的语言、符号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本节课上缺少司马光破瓮的`结果,简单的故事情节呈现,再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助于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另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学有所获,但如何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如何培养质疑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方面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努力。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8

第一次教学小古文,这也是选题的最主要原因,一直想上这样一节课。但是真正上下来,却发现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节小古文教学,短短30字看似思路清晰、简单,看似章法明显、易教,其实并不容易。

司马光这节课在语文教学系统中是第一次出现的小古文,因此,认识小古文、初步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这样一节课的重难点。于是,我着眼于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设置了“课前准备”环节,让孩子们温习背诵日积月累里优美的词汇和谚语,然后以“优美的语言犹如悦耳的铃铛,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开场引领孩子们齐读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力量和希望”,然后切入课题,引出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司马光。本节研讨课主题是“传统文化”,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入了“司马”——复姓——温习姓氏歌以及介绍历史上这一姓氏名人的环节。

接下来就是教学重点之——“读”的环节了。但是,读有读的难处,越是简单的读,越要把读的层次掌握好。本单元要求孩子们初步掌握“默读”,因此,我在“初读课文”前出示自读提示,对“默读”作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教师范读,生字读写教学,层次分明,由浅至深逐步过渡。在设计第二个环节读出节奏的时候,我先以第一个环节的最后一句话“光持石击瓮破之”引出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然后引导孩子观察停顿符号,从而发现不同停顿符号停顿时间不同的特点,然后让他们依据这样的规律来练习朗读。课后题中明确提出让孩子在跟读的过程中读好小古文,但是我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准确把握住学情,直接指名生起来读,又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顺序是错误的。看似这样不起眼的一个读,但是错误的顺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舒适的朗读体验,这是我在细节处理方面的顾虑不周。读的体验里,我加入了配乐诵读,带给孩子们“古典文章+古典乐曲”的'美的感受。

为了让孩子们结合情境体会这篇首次接触的小古文,我精心准备了“连环画”,设置了游戏环节,并用事先分发的连环画卡片教具引导孩子们结合课文注释分组探讨故事内容。小组讨论后派代表给大家逐张讲述图片内容。接下来我设计的师“我是故事大王”环节,这是引导孩子们完整陈述故事内容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前面过于冗杂拖沓,造成时间比较紧,而我对学情把控和教材的解读不足,居然临时起意删除这个环节。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我还有很多的缺陷,我会在磨练中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将每一节课都当作优质课来上,将每一次反思后的发现作为再起航的动力,不断蓄力,不断成长。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9

文言文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感知文言文的大意,并可以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落实此目标,在学习“群儿戏于庭”时,我通过学习“戏”,学生组词“游戏”;“庭”书下注释“庭院”;“足跌没水中”学生理解时加入自己的'“他一不小心,掉入瓮中。”及时总结出理解文言文的三种方法:①给字组词,②借助注释,③联系生活。在教学中,我没有在译文的讲解上消耗时间,而是通过语言的引导,重点放在学生自己的生成。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真实性学习,课堂的节奏明快了,轻重缓急明显了。我在课后及时总结学生习得理解内容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文言文做好知识铺垫。

“小古文”课程创始人朱文君老师说:“小古文怎么读?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文言文是需要反复朗读的,只有读出层次性,才能更好地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辅助背诵积累。读准字音,跟老师反复诵读读,听准字音,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读明节奏,课件中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通过指名读、集体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明晰节奏,处理好停顿,感悟文言文的诵读之法,读出语气。三年级需要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文言文怎样读出情感,读出情趣?需要依据文本特点,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如“群儿戏于庭”写的是一群小孩在庭院中玩耍,“戏”自然是快乐的事,朗读时,可指导学生读得欢快些。“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况突变,落水小孩危在旦夕,朗读时要能表现出“焦急”,尽量读出紧迫感。“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突出表现了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读时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读出敬佩。“水迸,儿得活”,小孩得救了,让人松了一口气,令人欣慰。语气读出来了,情趣自然也就读出来了。

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读中深入语境,提升对课文的独特理解,让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每读必有获,边读边思考”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本课的学习是本学期“智慧少年”系列文言文的一部分,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道边李苦》、《孔融让梨》《曹冲称象》三篇文章,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0

《司马光》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这是一篇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对司马光的了解,并且引导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会写有关司马光的什么事情呢?学生纷纷说,司马光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文章的朗读当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读、同位读,同时还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认真读,想象读等等,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通过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能够感受到司马光的确是遇事不慌张,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最终能够将落入水缸中的小朋友就出来。接下来继续提升同学们的朗读能力,自由读、齐读、赛读、师生合作读等进一步让学生内化自己的思想认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过于注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学生的课上的写字时间略显不足,尤其是对于个别写字稍差的同学,他们写得不够好,并且写字速度稍慢,课上没有写完,因此就缺乏老师的指导,只能再另外找时间进行检查,今后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性。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1

教学《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探索古代司马光幼年砸缸破水救小孩的故事,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或者说司马光聪明在何处呢?就在于他的思维方法独特,即紧紧抓住了使水离开人这个问题的中心,用石头破缸。

如果学生有逆向思维的能力,采取这种形式来分析问题,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恰当路径,或许会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本质就逐步缩小,利用逆向思维来分析将是很有效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有必要逐步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这种逆向思维的思想方法。

教学本课还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1、分组讨论。你认为救小朋友可以采用哪些办法?

2、学生汇报小组讨论情况。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机把水抽干;有的说可以用梯子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跑去喊大人;有的说一起用力把水缸掀倒;有的说用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这些学生的汇报都是常用的办法,有可能危及落水孩子的生命。而司马光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迅速用石头砸缸。)

3、这些办法中,你认为谁的办法?同学们一致认为司马光的办法。这样同学们对司马光机智聪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2

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此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三年级的课文中,首要任务便是在诵读感悟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继而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品质。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示范朗读,识文断句。

学生初识文言文,对自主朗读的要求不能过高,能疏通生字即可,朗读时的.断句、节奏等,仍需要教师“牵手引领”。范读之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能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精练和韵味,结合对故事的理解,也能初步猜测到词句大意。

二、创设情境,识词识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品质。因此,我不单要求学生利用注释识词,也结合了图片、动作演示、生活体验等,深入浅出,帮助他们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界限;利用引读、想象读、讲故事等形式,体悟故事情境和人物品质,最后熟读成诵。

三、比较感知,了解古文。

学习需要及时反馈,学完课文之后再回头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能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牢靠。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3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智慧真是可爱至极。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可爱的薛洋同学立刻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85197

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4

不要再让“司马光”砸“缸”了

记得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后,我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此问题一经抛出,小朋友们便叽叽喳喳地连比带划谈论开了。可,每次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小朋友们的脸上便会被沮丧之情笼罩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孩子年纪小,思维较单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马光的“砸缸”作比较,还是逊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丧吗,连老师也觉得异常扫兴!可怜我就这样悻悻地教了一年又一年。

这学期,我再教《司马光》一文时,大胆作了新的尝试。

师:小朋友,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生1(边掰着手指头边答):我非常喜欢他。第一:他勇敢,别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点都不慌;第二:他聪明,懂得用石头砸破大水缸救出小伙伴。

生2:我觉得司马光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平时肯定很喜欢帮助别人,我喜欢他。

生3:司马光看起来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却比我们强多了,我真佩服他!

师: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司马光。不过,陈老师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当时在场,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办法来呢。想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在困难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马光一样,做到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呢?

(在老师鼓励性语言的激励下,小朋友的情缴被调动起来了。“我们想试一试”“老师,你快说吗”“我们肯定不比司马光差”等等的喊声充斥着整个班级。我心中暗自窃喜。)

课件出示:

出示画面:在放学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间鼻子出血不止。

(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后,小朋友的小嘴巴就没有合拢过,叽叽喳喳地与小伙伴们讨论着,热切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在班上交流,我一边倾听一边暗暗惊叹着:小朋友真是“小人鬼大”,不可小觑。)

代表1:我赶快把她扶住,让她把头抬高,拿出干净的纸巾帮她擦掉流出的鼻血。

代表2:可这么做鼻血还会流出来吗?有了,让她把中指朝上举,健康课的张老师说这样鼻血就会慢慢地止住了。

代表3:我不同意XX的做法让她把头抬高。头一抬高,鼻血不就会流进嘴巴里吗,恶心极了!我倒觉得如果小妹妹的鼻血这时还止不住的话,咱们可得赶紧问清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她家里,请她的爸爸妈妈马上来接她。

代表4:小妹妹这时肯定是又害怕又难受,我嘛,我是大姐姐了,我得先帮她脱书包拿在手上,再好好的安慰她,行吗?

(说到动情处,这几个小朋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见此情景,我想请几代小朋友上台进行情境表演。没想到这随思随想的环节,很快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

临下课之前,我还请小朋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危险,自己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教室里又沸腾开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绽放异彩:

生4:(腼腆地微低着头):我,我……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脚踩到了家里的小花猫贝贝的长尾巴上,它一转头狠狠地咬了我一口,脚背上顿时留下了几个深深的牙印,还渗出了点血。我赶紧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拼命冲洗头伤口,伤口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的`。我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还带我去打了预防针呢。

生5:上学期吧,那时我刚入小学没几天,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哥哥,他要我把口袋里的零钱交给他,我壮着胆子跟他说我哥哥快过来了,钱在他那儿你自己跟他要吧。奇怪的是,这位大哥哥却大步走远了,钱也不要了。可我--哪有哥哥呀!……

真没想到不让“小司马光”继续“缸”后,反而涌现了机智勇敢的小司马光!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

第三篇: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的几点体会

综合学科教学的几点体会

占岗联小

周海棠

通过近年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对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我校教学的探究过程,对综合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感受,首先明确了学科设置的目的。

针对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效果,力求达成教学目标: 一:趣味引入,激活潜质:

发挥教师的长处,每节课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活动引入新课,力求切入大多数学生的兴奋点,努力激活所有学生的潜在能动性。如科学课:水上漂金币、空中悬物,纸盆烧水,孔明灯、小潜艇、小喷泉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诱发了大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二:贴近生活案例、挖掘真感受:

如上课时,可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如笔帽、线头、砖头等,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都有趣。

三:严密组织、进行“优化互助教学模式”

为达成学校“均衡教学”,“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学生间的“互助”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1:改进思想教育方式。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思想动员的成与败,只有在全体学生心甘情愿的、真心实意的投入到互助合作活动中,互助合作活动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我们努力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趣味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逐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品质。

2、搞好师生关系: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病理、家庭状况、知识基础、性格特征、情感、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密切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努力消除和避免新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适应和逆反心理。通过每月一次的合作情况公开交流掌握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理顺生生关系,特别是同桌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同桌保持融洽的关系,建立互助合作的感情基础,组织同桌进行合作情况公开交流。

4:改进课堂管理模式,变强制命令为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诱导,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使学生在无意间形成主动的自我修正的习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完成习惯的转变。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经过努力实践取得的进展和收获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其认真探究的决心。注重弱势群体,力求体现课堂的均衡性,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发言,并不是不让优势学生发言,只是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有区别。应该让学生明确在均衡课堂上优势学生的任务更重了。他们的展示空间是双重的,即要帮助别人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多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综合实践,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5、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在表扬鼓励学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优化互助”的特点,表扬鼓励弱势群体的同时不要忘记帮助他们的学生的功劳。

6、完善课堂实践方式::首先要“慎”,在充分评估学生情绪、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为各类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当活动过程中有困难时有人来帮助,无意间注意力不集中有人来提示,即“一对一”的互助。再有就是“趣”,让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具有趣味性。也可以“比”,可以预设“对比”小组,通过与“对比”人的比较与互纠,达成活动的效果。使活动效果自然生成。

7、优化分组方式:应该满足互助方便、满足组间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生理健康,有利于互助习惯的养成。

四:关注心理、适时调控:

关注特殊学生的行为,及时诱导,调节情绪,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过程,能有收获。

我还通过“注意力测试”和“反应能力测试”等活动,给兴趣不高的学生以心理暗示,鼓励他们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潜质并不比学习好的学生差。

五:恰当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近几年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升级,为提高课堂效能提供了新的因素,同时对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年都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特别是多媒体方面的作业,业余时间也下功夫学习信息技术。认真的学习使自己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很大提升。

六: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

在努力挖掘教材使知识趣味化的同时,完善课堂组织方式,努力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趣味活动中强化趣味感受、加深印象。

七:潜移默化、形成习惯:

希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深入细致富有情趣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坚定学生的进取心态,同时在学生有求知欲和强烈的上进心的心理基础上,将竟争机制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结合富有情趣的游艺活动,将探究活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完整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形成即有合作探究,又有平等竞争的民主有序的适应儿童心理的、有利于各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课堂环境。

通过适合儿童心理的.顺其自然的教育过程,诱发学生求知进取的心理欲望,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立体的、多维的、长期不懈的、有序递进的作用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有一个了解、认同、接受、参与、适应、习惯这样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有意注意到无意注意的转化过程。最终养成终生探究的习惯。

第四篇: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落实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课程

为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根据《关于龙岩市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对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和《漳平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学课程计划管理的意见》,我校对办学行为、管理水平、课程计划的落实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简介

我校前身为漳平官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1906年。学校几度易名,校址也几经搬迁。1991年3月,学校升格为漳平市直属小学,命名为“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012年7月,市政府将漳平职业中专校园整体划归附小,把原西园中心学校定为附小西园校区;2014年9月,又把原南洋中心学校定为附小南洋校区。自此,学校发展成为“一校三区”。我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36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643平方米。教室、专用馆室和塑胶运动场等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全校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生 2169人,在岗教职工105人。教师中有福建省学科带头人2人,龙岩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5人,漳平市名师、骨干教师37人。

多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精细管理、质量第一、科学育人、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书香校园育学子 经典诗书谱人生”的办学特色,努力培育书香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办学质量。

二、课程计划的落实 我校依据《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修订)》和《漳平市普通小学课程设置计划表》,开足开齐综合学科课时。开设的综合学科课程有品生(品社)、科学(3-6年级)、英语(3-6年级)、体育(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6年级)、综合实践、校本、书法教育(3-6年级)、少队活动。

学校根据教师编制、专长,合理进行综合学科课时分配。品生(品社):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3节 科学:3-6年级每周3节 英语:3-6年级每周2节

体育(体育与健康):1-2年级每周4节(其中一节是体育与健康课),3-6年级每周3节(其中一节是体育与健康课)

音乐: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1节 美术: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1节 信息技术:3-6年级每周1节

综合实践:1-2年级每周1节,3-6年级每周2节 校本:1-6年级每周1节 书法教育:3-6年级每周1节。少队活动:1-6年级每周1节

此外,为真正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我校还每天安排35分钟的做操、跑操活动。

目前,我校专职品生(品社)教师 6名,专职科学教师4名,专职英语教师4名,专职体育教师8名,专职音乐教师5名,专职美术教师6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2名,综合实践、校本、书法教育、少队活动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

三、教学常规的管理 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我校制定了《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对语、数及综合学科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课前准备

新学期开始,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拟定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度表。

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规定:只担任一个年级和一个科目的综合学科教师,备详案;担任两个(含两个)以上年级或科目的综合学科教师,选择一个年级或科目备详案,一个年级或科目备简案,其余可在教材上批注。《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还明确规定了详案、简案、教材批注的不同要求。教务处每月组织教研组长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其改进,下个月进行重点复查。

2.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使用教材。活动类课程要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及时了解综合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动态,学校值日行政每天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巡查,并走进教师课堂,随堂听课,有效杜绝了随意调课、让课、占课和无人上课的现象,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作业与辅导

作业管理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综合学科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科学、英语、综合实践等学科经审定的教学辅助用书《学生活动手册》,应作为教师设计课堂练习和学生实践操作的主要依据。

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作业采用等级制评价。教务处每月组织人员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我们还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来了解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及批改情况。

教师辅导要求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4.教学评价

综合学科可以通过平时考查评定成绩,或比语文数学提前两周进行考查。对学生考查结果评定应采用等级制,分别用“A、B、C、D”表示优秀、良好、合格、有待合格。教师要登记考查成绩,并统计出每班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综合学科的期末考查也要进行质量分析。

5.教研工作

成立综合学科教研组,学期初由教研组长制定出教研组工作计划。计划要体现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目标,措施、步骤和具体安排。教研组长按计划组织落实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的材料,如教学设计、讲座稿、评课记录等,要按顺序整理归档。学期末,教研组长对照期初计划,认真反思,总结经验。

四、校本教材的的开发

我校使用的校本教材主要有:《漳平童谣》《古诗新唱》《漳平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读本》。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学期,我校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编印了校本教材《漳平童谣》。本册教材,本着立足家乡、宣传家乡、弘扬家乡民间文化为基本理念,融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可读性为一体,从各个方面对漳平童谣进行整理和发掘,力求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另外,我校开发编印的《古诗新唱》《漳平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读本》也是校本教材的组成部分。我校还编印了《漳平附小古诗文背诵及课外阅读晋级手册》。每学期,要求各年级语文教师利用晋级手册对学生古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测。我们认为,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是有特色、有意义的。

五、循环教材的使用

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循环教材使用特点,指定了每册循环教材的管理教师。教材如出现破损或丢失,管理教师负全责。由于学校管理得力,自循环教材使用以来,很少发生教材破损或丢失情况。目前,我校使用的循环教材有《音乐》《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鉴于每学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学生人数进行增订。

六、专用馆室的建设

为了把综合学科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许多专用馆室。目前,我校有音乐室5间、舞蹈室1间、美术室2间、乒乓球室1间、电脑室2间、科学实验室2间、综合实践活动室1间、书法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阶梯教室1间、直录播室1间、图书阅览室2间。此外,学校还改造了风雨操场,建设了蓓蕾书吧,并指定责任心强的教师专人管理各个馆室。这些专用馆室的建设使综合学科课程按计划开足开齐得到了有效保障。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1.开足开齐综合学科所需物质保障的配置力度还需加大。2.一些学科师资不配套,缺少专职教师,影响了教学质量。

3.有些综合学科是非考试、考查类学科,所以考评教师的方法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克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去改进,去完善。我们相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实,越做越好。

第五篇: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5.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朗读、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数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你还知道哪些朝代?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画,请你说说: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

(缸很大,比小孩还要高,缸里装满了水(课件播放)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渎给你的同桌听—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请你仔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哪些危险呢?

(4)你准备怎么读?

(5)组内练读后,全班汇报读。

5.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性命,大家都很害怕,又毫无办法)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渎。

(4)个别同学展示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这个办法不好。虽然大人个子高或者能想办法去解救孩子,但是等大人来了,孩子的性命不一定能保住)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遇事不慌,很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

(2)试着做司马光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学生砸缸的动作要十分用力,才能体现是“使劲砸”)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小组讨论。(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3)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4)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5)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8.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吗?

三、总结全文

齐读全文,释疑

下载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马光外国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纪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2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重点和难点 1、认识并书写生字。 2、通......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1 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1第一次教学小古文,这也是选题的最主要原因,一直想上这样一节课。但是真正上下来,却发现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节小古文教学,短短30......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1 在教司马光一课时,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导学案 教材解析: 本课是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 一、 1、 2、 3、 4、 二、 1、 2、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动画片中,讲的是谁的故事?(司马光)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司马光小时候......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1 【教学目的】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别、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