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初中新课标
2014年东丽中学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B、目的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
A、一B、二C、三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 组织者 合作者B组织者 引导者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1的科学。
3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生的 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答:(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数学的价值。(3)数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4)数学教学;(5)评价改革;(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2.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答:
(一)坚持“一个为本”
(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的(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第二篇: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
陈伟爽
新课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中解放出来,从而地理教学首先体现了教育的功能,关注人的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和研讨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学:
一、创设感性导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新课开始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感性材料,如: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二、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
感性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随后的教学活动难免要涉及教材知识,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抵触或逆反的心情,在教学中尽量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课堂,利用地理知识解决,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才能真的活跃,效率才会高,学生也不会感到累。
三、将知识点进行升华,让学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1.可以设计一些分歧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教材关于北京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的建设之间存在的分歧。
2.假设性问题的提出;如中东地区的石油丰富,但是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石油枯竭之后如何发展?这样设计可以引入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新能源的开发,自然也就理解了可持续发展。
四、教师必须写好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珍贵的案例,写好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
第三篇: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
1.理解新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知道新课程的特色。其次,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像以往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新的课程理念还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新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基本的结论的本质,体会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三是,重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程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在内容上,新课程注意把算法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和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2.教师应加快步伐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敬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3.研究新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新教材中有许多引入课题的生动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话,其目的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数学学习摆脱枯燥、抽象和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又删去学生难以接受的或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想方设法立足于最基本的东西讲深讲透,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自主增加课时,把大量的题目补给学生,这势必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过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新教材中采用模块逻辑顺序编排是他的一大亮点,而在每个模块中应如何抓住重点,适当增加弹性,则要求我们教师认真研究课标,认真研究教材,注重螺旋上升地呈现重要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从而把握教学中的“度”。
4.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贯彻新课程的这一精神。个人认为课堂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注意培养。一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习惯,同时又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字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二是精心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中所选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其独特的功效。教师应把课本例题剖析的透一些,讲解的精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授完一节或一章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它是通过对众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懂易记。
对新课程存在的两点疑问:课程内容多,探究活动多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如何解决?新课程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而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要求相差甚远,如何解决?希望能得到学校领导及同行的帮助。
第四篇: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新大纲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新大纲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篇:初中政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政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 13 ~ 15 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这点我觉得很及时也非常必要。.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种改变,更能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情味”。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4 .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是最大的亮点。
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需要。
二、教师要有合作意识
1、师生之间要合作
在新课程中,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从而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合作
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要首先学会合作。因为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学习、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赞赏有加;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极力鼓励,同时还应特别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的关系;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氛围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要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而主要是关注如何利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审美情趣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从而给学生榜样的作用。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的观念要更新,我们的角色要重新定位。过去的知识传授者、“道德说教者”应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我们应该更感政治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不与时俱进必将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