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好班主任的艺术
当好班主任的艺术
一个班如果有良好的班风,学生就能健康成长,教师上课就能兴趣盎然,班主任管理就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就要努力去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爱着她,时时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
第一,放下架子。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
第二,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待优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待优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理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张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规整等,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第四、增强管理意识使班级更上一个台阶。
1、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3、开好班会。
第五、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老师堪称学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老师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备课和教学,仪表端正,说到做到,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往往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班主任也要宽以待人,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更要表现出这一点。
1、要细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说。
2、有耐心。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3、有爱心。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
第六、捕捉闪光点——鼓励上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抓住契机,鼓励上进。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学生,能遇上一个好班主任,肯定地说对他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学生认可的,确实值得信赖的好班主任,为学生的成才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二篇:如何当好三年级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
如何当好三年级班主任
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下面分析一下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第一、学生的个性差异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评价并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第二、学生缺乏自控力
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表现出强烈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依赖性逐渐产生变化,自控力较差,不能控制和调解自己的日常行为。
第三、学生的情绪不稳定
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经常在陌生、严肃、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第四、学生需要的精神鼓励
许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会帮助我更好的当好三年级的班主任。
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充分的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最好的办法,因材施教是科学而有效地教育策略。班主任要在平时多多去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和课间表现,根据表现来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档案。根据初步建立的学生档案。把学生按特点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的教育方法和作业都不同。班级任务也不同。最后再把教学效果记录下来。再次改进和调整
其次,不吝啬鼓励和表扬学生
三年级是个两极分化的阶段,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稍有马虎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如果成绩下滑,基础没打扎实,那以后的学习就会越来越难。如果学生的成绩偶尔下滑时正常的,在教育学生中要掌握技巧,常夸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最后,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就要求父母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帮助孩子在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这学期,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也希望我能在孩子们的努力、家长的支持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低至高年级的顺利过渡!
第三篇:班主任应当好“中医”-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应当好“中医”
在医学界有中、西医之分。西医中的西药虽然见效快,但它很多的时候只能治标;中医中的中药虽然见效慢,但它常能标本兼治,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尽量扮演“中医师”的角色,时时事事对学生施以“中药”。
一、服“爱心露”
学生需要爱,学困生更需要老师多给予一点“爱心”。一般来说,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爱的付出和流露过程。师爱作为爱学生的行为,是贯穿于教师的全部工作始终。在如下情况时,学生更需要爱的“及时雨”:1.学生思想有疙瘩时;2.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3.学生遇到困难时;4.班级某种不良风气抬头时;5.学生受到挫折时、犯错误时……如我班学生A有一天上课打不起精神,我就找他谈心,可他沉默不语,在我的耐心开导下,他只说了一句:“我爸妈发生了争吵。”于是,我及时走访了家长,经过我分别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后,他父母停止了争吵,学生的情绪也稳定了。此时,师爱的及时施与犹如雨露甘霖恰到好处。
二、服“信心汤”
后进生常常出现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只有真诚地爱护学生,充分地信任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从而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努力向上。我班学生B是刚从外地转来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怯生生的。课间,望着她孤单单玩耍的身影和冷漠的眼神,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愧疚,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唤醒她那天真活泼的心,一定要让她热情开朗地加入到这个快乐的集体来。为此,我采取了下面几个步骤:首先,我细心观察她,有意接近她,让她体会到老师不但不冷落她,而且爱护她;其次,在上课时,我尽量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她大胆的在同学面前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我有意让她担任班干部,让同学羡慕她。一段时间后,她变得自信多了,脸上逐渐有了笑容。
三、乐服“专心丸”
学困生落后就落后在学习态度上,尤其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每当遇到学习不专心的学生,我常常送给她一颗“专心丸”。如何使学生乐服“专心丸”呢?1.运用表扬暗示法。2.兴趣引路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学困生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帮助他们,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专心学习的内动力。
四、勤服“恒心丹”
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都很薄弱。学困生受挫能力更差。他们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就放弃学习与思考,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愿做作业,久而久之就旷课、逃学,寻求安乐与享受;他们更承受不起教师的批评,性格倔犟的动辄与教师发生激烈冲突,怯懦的又往往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类学生普遍缺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主动性,更缺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意志力。面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勤服“恒心丹”。
首先,我让学生知道人生之路绝非一马平川,坎坷不平则是人生真正的历程,因此,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个人终生受用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从挫折感中摆脱出来。挫折给学生带来紧张、烦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应主动承担责任,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对受挫者多加必要的关心,尤其要防止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压力。第三,用目标激励斗志。要求每个学生订一份“比、学、赶、帮、超”的计划。这样,优秀生和学困生兼顾,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发挥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竞争、又能相互制约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教海无涯,班主任永远需要用“爱心露”来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信心汤”来使学生扬眉吐气,用“专心丸”来使学生聚精会神,用“恒心丹”来激发学生的斗志。
第四篇:当好一名复合型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
当好一名复合型班主任
文/张艳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复合型角色。当孩子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不足,并帮助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复合型班主任谈几点体会。
一、细化班级管理科学抓好常规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注意事项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规则是一种约束小学生行为的准则,所以遵守规则的过程也就是小学生行为规范化的过程。当我们在确定一个规则时,必须考虑这个规则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规则就意味着对小学生行为的不合理约束。所选定的规则必须是在小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行为约束力也不强,所以所选规则不能过多超越小学生的现有水平。
2.规则的内容不应一人包办。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规则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领。规则制定后要提供给小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
3.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小学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
(二)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1.对班级小学生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小学生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小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小学生都能熟悉,了解小学生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小学生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小学生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校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小学生在小学的一日生活内容,有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抓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地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且在工作中要求“全”“活”“异”“新”,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小学生的一日活动中,善于观察和积累经验,教师与教师密切地配合,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二、分析学生个性有针对地教育
在小学新生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因为自身的气质、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出种种不适应。而这些不适应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小学学习和生活,影响了孩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影响了孩子自信心的养成。因此如何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小学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将结合几个案例谈谈小学新生适应困难的几种常见类型及个别教育与辅导。
1.封闭型
一些孩子在小学入学时期由于过去教育留下的一些心理阴影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使孩子往往用封闭自我、拒绝和排斥小学学习生活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防止受到伤害。
主要表现为:不想上学,课堂上不发言,不参与活动,课后拒绝与同学交往,拒绝完成作业。这一类孩子的气质类型多属于抑郁质。
对这一类型的孩子的个别辅导主要就是通过老师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细节给孩子营造一个非常安全温暖的心理环境,并引导孩子的家长和同伴共同参与这个心理环境的营造,宽容的接纳她,热情的鼓励她,让大家的爱和关怀能慢慢增加孩子对老师、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让她自己慢慢卸掉自己心理的盔甲。逐步参与活动,从中获取自信,从而积极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
2.依赖型
有一些孩子在小学以前的生活多是在老师和家长精心呵护下完成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的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独立习惯。当孩子进入小学,一部分孩子的心理仍然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仍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由于小学和幼儿园在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要求等各方面的差异,有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都是必须依靠孩子自己独立去面对的。此时,这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往往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学习生活就一团糟。
主要表现为:上课时经常随便说话、下座位,把学具当玩具,学习用品经常丢三落四,听不懂老师要求,记不清作业,没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课间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等等。
这样的孩子首先需要“心理断奶”,慢慢习惯不依靠别人,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慢慢掌握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最终慢慢融入集体,融入小学生活。
小学新生在面对环境的变化中都特别希望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老师很好的共情能最快地赢得孩子们的信任,为进一步的新生适应指导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而在方法上,找出孩子适应滞后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帮助孩子正常适应的关键。
3.对抗型
由于一些儿童早期形成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的因素,使得一些孩子在新环境适应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中心、容易冲动,对新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事物进行各种方式的强烈对抗,以此保护自我的安全。
对抗行为的主要表现为:个人努力遭受挫折后不能接受,乱发脾气发泄不满。拒绝遵守集体课堂纪律或游戏规则,以故意捣乱的形式引起大家的关注。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对他人的批评实行报复等。这样的孩子往往桀骜不驯,人际关系差、班级影响力大、同伴评价低,这些又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对抗行为。其实这样的孩子除了自身的气质特点以外,还往往是在早期性格养成中缺少爱的关怀,缺少被认同的感觉,在长期的情感饥渴中他不得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获得大家的关注,因而形成了他的一些对抗行为。
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首先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受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影响。其次,老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孩子的生活背景,并能从孩子的生活背景中去解读孩子的对抗行为,并给予理解。然后,再从情感出发,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孩子的信任。最后,再从方法上具体指导孩子如何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转换原有的思维方式,过上轻松愉快的小学生活。
希望大家相信,爱比责任更重要、微笑比发怒更有效、沉默比大声呵斥更有有力、威严与尊严一样重要。
三、重视家校沟通工作落到实处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主动和家长交流,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家长的交谈中,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宝贵意见。我还把家长的电话号码都存在了手机里,以便与家长联系起来更方便,也能很快知道这是谁打来的电话,当你叫出某某学生家长的时候他们也开心,做起工作来也方便不少。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尽管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二者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所以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尽量做到态度谦和、坦诚相待、推心置腹,给人可亲可近的感觉,让学生家长感到我们时刻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喜。
对于班里爱拖拉作业的孩子,有时我也会暗示家长,给家长一定的压力,学生作业不完成不只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的问题,下次还出现不写作业就要唯家长试问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好像什么事情都是老师的事情,要让家长改变这些错误的观念。这样跟家长沟通以后,基本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就会好很多。
第二,“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的十全十美。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的家长比教师更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能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我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维护了教师的威信。周目标上、评价手册上家长的评语、建议或意见,都成为了我今后教育的内容甚至是重点。
总之,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点点滴滴汇聚成我心头的一句话:既然我们做了班主任,就要认真做好“教书育人”。
第五篇:当好班主任做好“三个三”-班主任工作艺术
当好班主任做好“三个三”
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力最大。班主任对学生负有全面的领导和管理职责,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的成败。为此,要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班务管理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对各种不良倾向能自觉地抵制。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只要做到三个“三”,就能当好班主任。
一、“三热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班主任肯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班主任。第一,班主任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热爱其他教师的劳动,这种爱心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非常值得我们去钻研,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才能搞好它。没有对本职工作的满腔热爱,就不会有干好工作的耐心、克服困难的决心、取得成绩的雄心。因此,热爱本职工作,是当好班主任的首要条件;第二,要热爱学生。因为学生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也是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服务的对象。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会去关心学生想什么、缺什么、要什么,就不会代表学生的利益,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的利益而工作,就不会当好学生的参谋、服务员、好朋友、大哥大姐,就不会建立师生同喜同乐同进步的融洽关系。第三,要爱护和尊重在学校其他教师的劳动。班主任既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其他教师服务,特别是为任课教师服务。
二、“三清楚”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好的班主任还必须三清楚:要清楚学生的情况;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还要清楚学校现有的条件是什么。从总体上看,学生来校学习有两大需求,一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二是加强纪律性,增强自身修养。但是就某个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自制力不同,来学校后的具体需求和认识又有所不同。为了摸清学生的需求,班主任从学生报到那天开始,就要注意实际分析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
三、“三深入”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途径
班主任在工作中还必须做到“三深入”。具体来说,一是班主任要保证充足地和学生深入接触的时间。学生上操、上课、各种活动,班主任要同在,而且要比学生早到晚走,班主任还应做到不迟到早退,只有时间上保证了,才有可能深入细致地搞好班务工作。二是班主任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因为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把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班务工作管理的始终。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能力,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对社会、经济、文化、时政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遇上许多疑点、难点,不得而知的东西需要他人解答时,作为班主任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使自己不仅在思想理论上能和学生展开积极地探讨交流,而且更能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起到启发教育作用。三是班主任还必须深入学生中,在行动上与学生密切互动。要求班主任必须积极策划、组织、参与学生的各项文体活动,在实现互动的过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和班集体的凝聚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到脑勤、口勤、眼勤、手勤、腿勤,做到了这五勤,就把“三深入”落到了实处,班主任工作才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