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级管理叶扬珠
浅谈班级管理
叶扬珠
一、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从我现在所教的学生身上就能看出来,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二、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三、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
第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存在不同的特点。从学生家庭成员的构成,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了解学生个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劳动的态度;从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方面入手,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活动技能,以及对同学、对集体的态度;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可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学生特点了解清楚了,就为进行个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有的需要严厉批评,有的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有的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有的需要给予信心,充分创造其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
第三,是要因人而异,扬长补短,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有的喜文,可让其常为班级吹、拉、弹、唱;有的喜动,可让其负责班级对外联系,广泛交流。总之,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级增添光彩。
四、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五、注意心理相容,注意情感沟通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应,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师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就有了情感的沟通,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础。
第二篇:叶扬:《罪犯改造文化研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7年第3期)
罪犯改造文化研究
叶 扬
(广东省阳春监狱,广东阳春,529615)
中国有几千年的法制史,有丰富多彩的监狱文化,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监狱工作的迅速发展,以文化人已经成为当前监狱工作的热点课题之一。回顾新中国监狱发展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更加重视监区文化建设,2003年司法部将这些实践活动上升为规章,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2003年6月13日,司法部令第79号)中设专章,即第五章《监区文化》。近年来,文化建设不局限于监区,提出“监狱文化建设”和建设“文化监狱”等更高层次的理念,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监狱文化内容广泛,本文只对罪犯改造文化进行专门研究。
罪犯改造文化概念
罪犯改造文化是指在改造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称。基
①本特征:
(一)民族性。我国从古代的“皋陶造狱律法存”、秦以前的夏台、圜土、囹圄、狴犴,到后来的监狱等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监狱文化。比如,我国监狱最早关于对罪犯进行教化的思想,据《周礼》记载:“以圜土聚教罢民”,将社会的危险分子关押到“圜土”(即监狱)去实行教养。
(二)地域性。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罪犯改造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更加明显,山东省的一些监狱用“儒家文化”改造罪犯形成特色品牌,江西省部分监狱用“红色文化”改造罪犯,广东部分监狱则用“岭南文化”改造罪犯建立模式等。
(三)多样性。罪犯文化具有多样性,从形态上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种形式;从内容上有文体活动、歌舞晚会、书画比赛和征文活动等多种方式。
(四)时代性。创新发展是罪犯文化的灵魂,新中国监狱工作从解放初期的以集中教育为主,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分类教育,再到现在提倡个别改造,时刻都在发展变化。过去犯人唱歌就是比较时髦的文化活动了,当下,不但许多监狱建设了大型的狱内文化广场,并细化到罪犯监舍“走廊文化”和“床头文化”等,逢年过节,还举行全监性大型文艺演出,规模不断扩大,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五)特殊性。罪犯文化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总体上是法文化的范畴。罪犯文化在监狱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是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和提高改造质量服务的法制文化,具有鲜 ★作者系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特聘心理矫治专家、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理论研究带头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高明监狱副调研员。
①薛梅卿主编:《中国监狱史》,群众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页。明的法制指导性和服务于改造的目的性。
罪犯改造主流文化
一、罪犯主流文化概念和特点 罪犯主流文化是指在改造过程中,受到监狱机关大力倡导的,起主要影响的改造文化。基本特点:
(一)传承性。新中国罪犯改造的思想文化中,比如,人是可以改造的理念,劳动改造人的思想文化等一直被传承下来,并不断发展完善。
(二)倡导性。监狱大张旗鼓地倡导罪犯主流文化,比如在罪犯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娱体育活动和书画文化活动,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占领罪犯改造阵地,丰富罪犯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正气,提升正能量。
(三)教化性。罪犯主流文化对罪犯具有教育、感化、矫治等多种改造功能,比如,罪犯改造行为文化,对罪犯改造行为起到导向、约束、激励和养成作用,是再社会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四)发展性。监狱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都是相对的。历史上许多传统文化是某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比如儒家文化,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时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传统文化,非主流,但是,可以吸其精华,古为今用,传承发展。
二、罪犯改造的思想文化
(一)思想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根据罪犯改造文化的存在形态和层次不同,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其中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处在最高层次、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文化。
(二)人是可以改造的思想文化。人是可以改造的是毛泽东关于罪犯改造理①论的重要部分。对罪犯能不能改造这一根本理论问题,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罪犯是可以改造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人是可以改造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罪犯改造的重要思想文化。
(三)劳动改造的思想文化。②通过劳动对罪犯实施感化教育,早在18世纪资产阶级监狱改良时期,劳动感化一词就已经出现。劳动创造了人则是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的科学论断。我国劳动改造的刑事政策和思想形成于解放初期,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为了不让他们坐吃闲饭,由国家组织他们从事兴修水利、筑路、开荒和建屋等生产建设劳动,并促使他们在劳动中得到改造,在劳动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培养组织纪律性,改造思想,消除恶习,学会劳动技能,创造财富。1954年 8月26日原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使这项改造人的活动法规化。目前劳动改造不但是我国改造罪犯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三大基本手段之一,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
三、罪犯改造的法制文化
(一)法制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法制文化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对法制观念和法制实践的普遍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应的体现民主与法制精神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等组成的法制文化体系。罪犯文化是法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①孟庆丰:《毛泽东罪犯改造理论的特点与伟大贡献》,载王明迪等主编《岁月铭记—新中国监狱工作50年》一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27页。
②中国劳改学会:《中国劳改学大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291-299页。
(二)罪犯法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古代中国刑罚一体,将其分开研究比较困难。中国古代的刑罚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归为五种。隋以前的五刑为: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前四种为肉刑。至隋文帝制《开皇律》,基本上以五刑:笞刑、杖别、徒刑、流刑、死刑取代了旧五刑,以身体刑(又称痛苦刑)取代了肉刑。①中国刑罚思想文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刑罚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原始的野蛮、落后、残暴向着文明、慎刑和刑事处罚从轻的趋势发展。人类刑罚由肉刑报复的血腥状态、监禁刑报应的落后时期,发展到当代的试行社区矫治的非监禁刑的文明阶段,是世界刑罚发展的方向和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
第二,刑罚功能由报复、报应和功利主义为主向以预防和教化目标为主转变,刑罚的功能分为惩罚功能、改造功能、感化功能、教育功能、威慑功能、安抚功能和保障功能等,重在预防,分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服刑改造属于特殊预防。
四、罪犯改造的科学文化
(一)科学是指被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知识不等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包括对科学的信念和观念、正确认识科学对社会文化和个人影响的积极作用,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等。
(二)罪犯改造的科学文化内容。(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念,破除天命论的唯心史观,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2)在服刑改造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的改造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改造自己。目前我国监狱学科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出版的著作大多是警察学习的,指导罪犯
②改造实践的罪犯科学改造读物甚少。(3)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文体活动,勤看书学习,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三)监狱以制度保障罪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根据司法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司法部79号令),监狱组织的文化教育,应当根据罪犯不同的文化程度,分别开展扫盲、小学、初中文化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开展高中(中专)教育,监狱创办罪犯文化技术学校。鼓励罪犯自学,参加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为他们参加学习和考试提供必要的条件。尚未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年龄不满45周岁,能够坚持正常学习的罪犯,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已完成义务教育或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罪犯,鼓励参加其他文化学习。
监狱根据罪犯在狱内劳动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刑满释放后就业的需要,组织罪犯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年龄不满50周岁,没有一技之长,能够坚持正常学习的罪犯,应当参加技术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可以按照监狱的安排,选择学习其他技能。
为了提高罪犯的科学文化素质,目前有的监狱组织他们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刑期间能获取大学毕业文凭;有的与地方高校合作,进监狱办学,建立罪犯技术培训基地。
五、罪犯改造的行为文化
(一)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罪犯行为文化是指在服刑改造过程中所做出的有价值的,促进改造和社会安定的经验及改造活动。
(二)罪犯改造行为文化的规制建设。(1)1982年2月18日公安部根据《中 ①蒲坚主编:《中国法制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61页。②王明迪主编:《服刑指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页。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有关规定,颁布《犯人守则》,是第一部系统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当时监狱归公安部主管。(2)《罪犯改造行为规范》 l990年11月6日由司法部令第12号发布施行。共l6章33条,规定了基本规范、生活规范、生产劳动规范、学习规范、文明礼貌规范,是罪犯接受改造必须遵守的言行准则,是考核罪犯改造表现,实施奖罚的重要依据。随着形势发展,《罪犯行为规范》,已经2004年3月2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原《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同时废止。(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具体规定了罪犯奖惩的行为,监狱法第29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所列6种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监狱法第57条规定罪犯有所列7种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监狱法第58条规定罪犯有所列破坏监管秩序8种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三)建立行为激励机制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行为重在正面激励,监狱建立严格的日、月、季度、半年和考核制度,奖勤罚懒,恩威并施,形成抑恶扬善环境,让罪犯看到改造成绩好坏与减刑假释等切身利益的关系,坚定改造好的信念,在希望中改造。
六、罪犯改造的环境文化
(一)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狭义的环境指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罪犯改造的环境文化是其在改造过程中,对监狱的认识、对罪犯与监狱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状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环境习俗文化构成。
(二)新中国罪犯改造环境文化建设规制主要有:《监管改造环境规范》,l990年11月6日司法部令第l1号发布施行,共5章33条。要求监管警戒设施、罪犯生活区、生产区和学习场所,要规划合理,确保安全,利于监管,方便生产和生活,做到监院建筑物布局、建造规范合理,监舍、教室、监区环境清洁整齐,车间、场院设置有序,并对监管警戒设施规范、罪犯生活区规范、生产区规范做了具体规定。
(三)监狱环境文化的作用机制和价值取向:①
1.监狱环境改造机制。监狱环境的改造机制具有双重性,要实现监狱环境刑罚性的过度体现对罪犯改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压抑),与监狱环境改造所期待的积极作用(环境促进)之间的平衡发展,充分发挥监狱环境的积极促进作用。
2.罪犯对监狱环境形象的价值取向。调查中多数罪犯喜欢“环境美化绿化的监狱”,有少数罪犯喜欢“花园式监狱”,只有极少数罪犯喜欢“戒备森严的监狱”。监狱的“戒备森严”形象不可取,“花园式”也得不到多数罪犯的认同,监狱环境存在适度性问题。
3.罪犯对关押空间环境的价值取向。活动空间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罪犯喜欢“多人混合关押”的监舍,只有少数罪犯喜欢“单独关押个人”的监舍。监舍爆满挤拥固然不可取,但大部分罪犯也不 ①叶扬等:《监狱环境矫正理论研究》,载于爱荣主编《监狱矫正论坛2008》,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64-82页。喜欢单独关押,可能与害怕孤独或不习惯有关,自古以来人类就普遍具有群体归属感。
4.罪犯对监狱执法环境的价值取向。罪犯期望监狱执法环境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其中最期望监狱在考核计分、减刑假释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
罪犯亚文化
一、罪犯亚文化概念
罪犯亚文化是指与他们的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相比,亚文化是在监狱主流文化背景下,属于罪犯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不仅包含着与主流文化相通的部分价值观念,也有属于罪犯独特的价值观念。比如罪犯同性恋行为,在监狱不提倡,在社会不禁止。另一类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消极文化现象,比如狱霸行为、自杀行为和诈病行为等消极文化现象,与亚文化的区别是,亚文化目前不被监狱法律规定明文禁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主流文化,消极文化现象则被禁止。由于对罪犯文化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书将罪犯消极文化现象归到亚文化中加以研究。罪犯亚文化的存在具有客观现实性,管控得当,引导及时,可以向主流文化靠拢,为提高改造质量服务,否则影响改造。
二、罪犯纹身行为
(一)纹身,又称文身、刺青,是用带有颜色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即指刺破皮肤而在创口敷用颜料使身上带有永久性花纹。纹身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肤色较深的民族一般没有这种文化习俗,中国近几百年间也比较少见。纹身现象存在的文化基础是许多民族认为可以防病袪灾。也有的民族用纹身标明地位、身份或某一集团的成员资格,但是,最普遍的动机是为了美观。
(二)罪犯纹身行为多发生在入监前,狱内罪犯不能纹身。根据调查,罪犯纹身现象根据内容不同分为文字类和图案类两大类型。
1.纹身的文字类图案:第一、励志类:比如在手臂上纹:有志者事竟成;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等。第二、悔恨类:比如在手臂上纹:痛改前非。第三、情意类:比如在手臂纹:情字。
图1 罪犯文身照片 2.图案类:第一、英雄人物:比如在腹部纹关公像。第二、意中人:比如在大腿内侧纹美女图。第三、动物类:比如在胸、腹部纹雄鹰和老虎等。第四、神灵类:比如在背部纹龙和凤等。
图2 罪犯文身照片
(三)对罪犯纹身行为的管控。(1)纹身不是监狱现行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但是,罪犯如果在狱内纹身,将相关工具和物品带进狱内,可能影响狱内安全稳定,目前不应允许罪犯在狱内进行纹身活动。对已有纹身行为罪犯要做好排查,必要时定期进行分类辅导和个别疏导。(2)对入监前已经纹身的罪犯,服刑期间要求清除的,在医疗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一般等出狱后自行处理。(3)防止罪犯以纹身图案类型为标志拉帮结伙进行反改造活动。有的纹身图案本身就是罪犯价值观念和犯罪心理的表露,比如胸部纹有穷凶极恶的蛇蝎类图案罪犯,犯罪时多心恨手辣,要加强管控、引导和疏导。
三、罪犯同性恋行为
(一)同性恋是指同性之间相恋,分男男和女女同性恋两种基本类型。如果细分还有双性恋,即既与异性恋,又有同性恋;境遇型的同性恋,比如,罪犯由于在狱内长期性饥渴产生的同性恋行为,一旦出监,有异伴侣,同性恋行为即消失。同性恋现象古已有之,甚至封建皇帝与大臣之间都有这种行为。同性恋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目前有的国家已将同性恋行为合法化,承认同性婚姻。
(二)司法部1990年11月6日公布施行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第48条规定:“说话和气,举止文明,说真话、实话,不说粗话、脏话,不准做低级下流动作,严禁同性恋。” 但是,司法部2004年5月1日公布的《罪犯行为规范》施行后,则废止了“严禁同性恋”的规定。
(三)对罪犯同性恋行为的管控。(1)同性恋不再是我国罪犯行为规范中的禁止性行为,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提倡。因为在狱内同性恋的时空受到严格限制。对有同性恋行为罪犯要做好排查,需要定期进行分类辅导和个别疏导,化解心理问题。(2)同性恋是与性有关的问题,监狱需要研究管控罪犯性心理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罪犯普遍有性需求,并在监管条件下感到性压抑,同性恋成了境遇性选择,必须严格管控,适时得当的性教育,通过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的体力注意力转移,心理帮助和宣泄,性替代品在罪犯中使用的探索,都能消除罪犯 性心理问题,并防范事故发生。
四、罪犯狱霸行为
(一)“牢头狱霸”是指在狱内对符合拉帮结伙、称王称霸、恃强凌弱、寻衅滋事、侵犯其他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行为特征的罪犯。他们在狱内充当犯人自然的“带头人”,“英雄人物”、“领军人物”,有较强的组织煽动能力,有的成为狱内抗拒改造的组织力量,是狱内危害性较大的亚文化现象。
(二)“牢头狱霸”形成原因。(1)由于受到罪犯在社会原先形成的帮派等亚文化的影响,他们将犯罪时的江湖义气观念带进狱内,成为“牢头狱霸”。有的就是因为江湖义气走上犯罪道路,成为阶下囚。(2)在改造初期,由于犯罪恶习还没有得到彻底改造,部分罪犯利用监管漏洞,受原有帮派观念影响,以及“牢头狱霸”自身的条件,比如身体强壮、组织能力强和有影响力等优势,在狱内搞“牢头狱霸”活动,成为危险性较大的抗改力量,必须严惩不贷。
(三)对“牢头狱霸”行为的管控。(1)依法依规“露头就打”,构成犯罪的依法严惩,严厉打击,铲除滋生“牢头狱霸”土壤。(2)打防并举,加以引导,分化瓦解帮派团伙,积极推进监狱文化建设,将消极能量转化为改造的正能量。(3)管教结合,定期对“牢头狱霸”进行排查,分类辅导和个别疏导,专项治理,倡导积极的行为规范。
五、罪犯暴力亚文化行为
(一)暴力犯罪行为本身不是文化现象,罪犯在走向暴力犯罪过程中形成的喜欢“用拳头”说话的行为习惯,信奉“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价值观念,相信“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心理倾向,才是亚文化,是暴力犯罪的重要根源。
(二)暴力犯罪罪犯的心理特点。第一,暴力文化浓厚,法制观念淡薄,崇尚暴力,相信暴力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过去犯罪分子是谋财害命,偷或抢到钱后害怕恶行败露而行凶杀人;现在是害命谋财,先将人杀掉,才看身上有多少钱,不留活口,也不管口袋里有或没有钱物。现场的暴力抢劫代替了往日的鼠窃狗偷。他们入监后有的仍然组织暴力团伙,哄监闹事,宣染暴力文化。第二、个性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入监后仍打架斗殴,甚至公开顶撞警察,不服管理,个别铤而走险,劫持人质,企图越狱脱逃等。
(三)对暴力亚文化现象的管控。(1)从转变亚文化观念入手,通过系统的法制文化知识教育疏导,转变落后的亚文化观念,回归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行为规范。(2)通过劳动强化、体育活动转移和亚文化心理倾向矫治等方法,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消除冲动个性倾向。(3)对劫持人质、聚众闹监和暴狱等严重暴力行为监狱要有专项防控预案,定期组织防控演练,警钟长鸣,防患未然,对为恶者严惩不贷,提倡法制和科学文化。
罪犯文化建设创新实践
罪犯文化建设创新对象范围广阔,可以是纵向的传承与发展,比如,新中国监狱由办特殊学校,到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也可以是横向的区域性特色品牌创建,比如广东用岭南文化改造罪犯,山东用儒家文化改造罪犯,创建品牌。不管形式如何,关键是能否为监狱工作实践服务。从这个意义出发,下面选择了两个在工作实践中对监狱改造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例证作为参考。
一、罪犯法制文化专项矫治活动
(一)创新基本情况。广东省阳春监狱将中国传统的法制文化和现代心理矫 治手段融入罪犯改造,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监狱组织编写罪犯《法制文化矫治指引》,在新犯中开展法制文化专项教育活动;2007年5月,在监狱心理矫治中心设立《法制文化矫治室》,开展专项心理矫治活动。据统计,从2006年至2015年已有2万多人次先后接受了法制文化专项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矫治,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单纯从文化角度改造罪犯针对性不强,当前罪犯中暴力犯罪比例不断增大,普遍文化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将“传统文化、法律制度和心理矫治”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增强了心理矫治的针对性,显著提高矫治效果,并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心理矫治理论和方法:“法制文化矫治理论和方法”,① 是对我国法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法制文化矫治主要对象。参加专项矫治罪犯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罪犯有心理问题,比如在临床上有焦虑和敌对等心理症状,感到精神痛苦,影响人际交往、学习和劳动等活动。第二,心理问题是由法制原因直接引起的,比如罪犯不服法律判决,但其原因不是法院判决本身存在问题,而是自身明辨是非能力差,对法律认知的误区造成。法制文化矫治主要适用对象是法制观念淡薄、不认罪悔罪、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惯犯累犯、抗拒改造罪犯等。主要内容包括法制文化、刑罚文化、监狱文化和囚犯文化四大部分。
(三)罪犯法制文化矫治目标。分三个目标层次:(1)知识层次:掌握基本的法制文化知识,消除法制认知误区, 是最基本的目标要求。(2)信念层次:确立坚定的守法信念,是罪犯改造的关键环节。(3)行为层次:消除恶习行为,养成守法行为习惯,做守法公民,是罪犯改造的最终目标。
(四)罪犯法制文化矫治模式。根据矫治目标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治模式,因人施治:(1)增长法制文化知识矫治模式。矫治对象主要是不懂法的罪犯,不知法为何物。矫治重点是学习法制文化知识,增强学法和守法自觉性,认清罪与非罪界限,产生对犯罪行为的悔悟,做守法的公民。可以是集中辅导,也可以是个别疏导。后者要按心理咨询的要求个人申请经批准后安排。(2)增强法制文化观念矫治模式。矫治对象主要是知法犯罪的罪犯。矫治重点是在学习法制文化知识基础上,加深对法制文化思想和理念的学习,转变落后观念,深刻认识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引导悔悟,从而增强守法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守法公民。这类罪犯多以集中辅导方式进行,一般2-3次见效。
二、罪犯书画文化专项矫治活动
(一)创新基本情况。书法是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华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书画活动对人的身心都具有广泛的增益效果。
根据目前新收罪犯中,职务犯罪、智能型犯罪人数比例不断上升,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罪犯不断增多等特点,广东省阳春监狱于201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罪犯《书画文化矫治工程》,在监狱心理矫治中心设立《书画文化矫治室》,内容分四部分:中国书画文化精要、书法文化矫治原理和方法、书画要术和书法园地 ①叶扬等:《罪犯法制文化矫治理论研究》,载于爱荣主编《监狱矫正论坛第3卷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83-92页。等,深受有书画爱好的罪犯欢迎。
(二)罪犯书画文化矫治的方式和方法。(1)罪犯个人申请的书画活动。在心理矫治中心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进行书画活动,主要达到放松和调节心理目的。(2)罪犯集体书画文化活动。监狱组织有书画爱好的罪犯开展书画学习辅导班,系统辅导书画文化知识;监狱有组织地在罪犯中开展书画比赛活动,营造一种书画文化氛围,从而调动罪犯参加书画文化矫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监狱为罪犯举办书画作品展览等,都可以丰富精神生活,调节心理平衡。
第三篇:教案 叶玉珠
初级儿童画教学计划表
第一课
美丽的小鸟一起飞
教学目的:
1、了解小鸟的造型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达对小鸟的喜爱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张扬。教学难点:以有限的知识技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受。学具准备:绘画纸、铅笔
水彩笔。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小鸟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小鸟)
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小鸟,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许多小鸟呢!小朋友,你们仔细看啊!小鸟来了!哇!那么多小鸟向我们走来了!
2、小朋友,你们发现这些小鸟有什么特点?长的怎么样?
3、老师还知道,有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小鸟。课前就已经收集了有关小鸟的资料,我们请他们拿上来和大伙儿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4、小鸟非常聪明,不但会帮助人们做事,而且还会表演节目。小朋友,你们看,上面的小鸟正在为我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呢!(出示图片)
二、激情表达,亲近大象
1、刚才小朋友们了解了那么多小鸟的知识,而且还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小鸟图片,那么此时的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呢?(小鸟你真聪明、小鸟你真能干、小鸟我真想摸你的长鼻子„„)
2、你们的想法五彩缤纷,让老师也深受感染!刚才,有几个小朋友说,想跟着小鸟一起去游玩,这个想法有多有趣啊!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吧!
三、大胆想象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伴着悦耳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现在,小鸟向我们走来啦!让我们赶快爬上去吧!想坐哪儿就坐哪儿,坐好了吗?我们出发啦!
我们来到了茂密的森林,趟过了清澈的小河,小鸟飞过了山坡。哇!小鸟带我们飞起来啦!我们飞过了乡村、飞过了城市、看到了碧绿的草原、看到了壮观的大海、越过了高山、来到了北京„„
2、小朋友,刚才你们跟着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呀?你们跟着小鸟都看到些什么呢?
四、自主选择,表达小鸟
1、这些感觉真妙啊!小朋友,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达的。要是你来画,能不能比他表达得更好,更有趣?
2、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心爱的美术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刚才乘着大象的情景,尽情得表达出来吧!
3、想画的小朋友,只要完成构图,如果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拿到前面来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己讲述,师生点评)
五、以点带面,超越小鸟
1、刚才小画家们把和小鸟一起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是呀,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现在,你还想和什么动物去玩呢?
六、相互友好,共同生存
1、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动物是那么的可爱!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才这么生机勃勃;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这么多姿多彩;有了它们,小朋友们的想象才如此的丰富和有趣!
2、让我们和动物永远做好朋友吧!
第二课
好吃的冰淇淋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1)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2)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1)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激凌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2)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第三课 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大树的故事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 大树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
1.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
3.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提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 提问:
1.你能根据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2.你是通过哪些形象看出来的? 邻近的两位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分小组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每组可以重点研究1~2幅作品。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组研究的情况。
三、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展示其他同学画的“大树的故事”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大胆表现。
提问:通过这节深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如何做?
第四课
我喜爱的玩具
教学目标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创造未来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把自己带来的玩具与同学们分享,向大家介绍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玩具的名称、造型、色彩、花纹、材料、功能、玩法与故事)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图片,欣赏不同玩具。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现代玩具,说说它给你带来的感觉?
2、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它特点,颜色。
3、用简单的线画出自己玩具的造型或用线设计想象中的现代玩具,学生自己刻画,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1、布置玩具画展(实物玩具、图片玩具、作业玩具)
2、探讨玩具功能性与审美趣味。课堂总结:
1、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2、评选优秀作品,采用先自评、在他评、最后师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第五课
大公鸡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注意画面的创意、安排和色彩调配。
教学难点
创新:能从不同角度、题材表现公鸡的特点,表现手法及材料可不拘一格。
教学过程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猜谜: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谜底:公鸡)
启思:(1)你见过公鸡吗?它是什么模样?(2)公鸡有喜、怒、哀、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导人新课。
公鸡很漂亮,油亮脖子金黄的脚;公鸡很勤快,每天总是迎着太阳歌唱,唱出了早霞,唱来了黎明。瞧,这里走来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他昂着头,挺着胸,下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你们喜欢吗?(教师出示“公鸡”图示,贴在黑板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画“公鸡”。(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1。探究画的方法,讨论思路。
(1)启发学生围绕“公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花公鸡的特点。
(2)指导学生构图。主题画中的主体应突出,构图饱满。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及材料。
2o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实践。学生开始构思→构图→选择表现方法及材料→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丑)根据学生的构思,帮助学生修改创作方法。(2)允许差生进行模仿性创作。(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师生评价欣赏美。
(1)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2)学生互评。
第六课 喜欢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水果的特征。
3、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油画棒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要抓住其特征。在用油画棒起稿时要注意有大有小,聚散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几种常见的水果。
学生:水彩画常用工具、油画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提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
2、你能把它变成一种水果吗?
3、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
4、请学生点评。
二、思维拓展练习:
1、除了这些水果,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水果吗?
2、我们可以在圆形上进行添加,把它变成葡萄„„
3、我们可以在圆形上减去一部分,让它变成香蕉„„
4、你能象老师一样变吗?
5、拿出纸和笔,把你变出来的水果画出来。
三、画面安排: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果盘。
2、果盘中可以放上哪些水果?
3、是不是随便乱放?应该怎样放比较美观?(要先放„„再放„„)
4、果盘外面可以放„„
四、学生作画指导:
1、像老师一样,画出一盘放着的水果。
2、可以变换水果的种类和果盘的样式。
3、画的快的同学可以画上背景。
五、作业讲评:
表扬画面饱满、有自己创意的作品。
第七课
爱护海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部分海洋知识。
2、让学生掌握一些主要海洋动物的绘画方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学生对同种海洋动物的不同见解。
2、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同意意见,避免发生吵闹。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讨论、示范 教具:铅笔、橡皮、油画棒 教学过程: 讲述海洋的故事
大海有多深?大海里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就让老师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海洋的故事。
二、提问
1、海洋里最大的是什么动物(鲸鱼)
2、海洋里最凶猛的是什么动物(鲨鱼)
3、海底最美丽的是什么(珊瑚)
4、海洋里最聪明的是什么动物(海豚)
5、海底还有什么(宝藏、沉船、海草、海星、螃蟹)
三、规定绘画内容
今天主要要画的就是老师刚才提问的那些海洋动物,大家也知道,现在海洋受严重污染,这些原本快乐生活着的动物们也面临生存危险,请大家以保护海洋为主要中心思想,再海洋动物身上体现出来。讲评
选择比较突出的几幅作品给同学们欣赏,并让同学们理解,自己的画面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可以加以改进。
第八课
机器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对画面的掌控,绘画大小适中。
2、圆对于小朋友来说一直是个难点。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教具:铅笔、橡皮、蜡笔 教学过程: 发挥想象
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提问,看到这个圆能想到什么,给同学们这个圆,同学们能把它变成什么。确定主题
机器猫,大家一定看过这个动画片,它圆头圆脑,长的很憨厚,它害怕老鼠。它胸口有个百宝袋,可以拿出任何神奇的机器。示范
机器猫的身体大小也有严格的比例,否则会画的头重脚轻,做出正确的示范,要求学生学习比例的控制。
四、发挥想象
机器猫的百宝袋,你最想从里面拿出什么宝物来,请同学们再画面中表现出来,不能抄袭。
第九课
春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并能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美与季节美。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美,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述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教学方法:启发、自由发挥 教具:蜡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的自然风光图片若干,影碟《嘀哩哩——春天在哪里》,用于图片展示、音像播放的设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若干,绘画和制作工具、颜料(水粉、水彩、油画棒或彩纸、橡皮泥等)。
二、引导阶段
1、课件出示:“唧唧喳喳”的鸟叫声(音频)、“美丽的花朵、翠绿的山林、绿油油的草地”(图片出示)。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了、看了、感觉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春天”。
2、《嘀哩哩——春天在哪里》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儿歌,请欣赏儿歌《嘀哩哩——春天在哪里》并学习演唱。(让孩子们在欣赏春天美丽的画面和美妙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歌词: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三、发展阶段
老师:
1、小朋友们、老师和你们一起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色彩丰富、生机勃勃。)可是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夏天、冬天、秋天都有颜色,可是春天呢?谁能帮助老师呢?
2、你想如何表现春天的色彩,有哪些色彩可以表达你对这些事物的喜欢?(用简短的话谈谈你的构思:画面构思、工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对学生的构思提出改进意见。)
3、绘画或制作练习。
4、作品分析、评价。
5、收拾与整理: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拓展阶段
1、欣赏歌曲《嘀哩哩——春天在哪里》,边唱边舞,活跃课堂气氛。
2、鼓励学生课后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色彩。
五、课堂小结:
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
1、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
2、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
3、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进行评价。
第四篇:叶扬:《监狱警察心理保健研究》
监狱警察心理保健研究
叶 扬
一、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
(一)触目惊心的个案
2010年某公司员工连续10多起自杀事件在国内引起震惊。根据调查,早在1999年某监狱也有1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女警察,因为婚姻恋爱问题受挫投河自尽;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名已经离休的老警察因家庭问题投入渔塘自杀;近年某省女子监狱1名女警察产后抑郁,丢下丈夫和婴儿坠楼身亡。目前,监狱警察中由于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宣泄渠道不畅所出现的问题不少,个别警察甚至拿犯人出气,打骂体罚,导致执法行为偏差;个别警察借酒消愁,酿成桩桩恶性交通事故,车毁人亡;几乎每所监狱近年来都有警察患精神病入院治疗的个案,发病者多是青年警察,甚至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警察。
(二)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从2000年开始,作者因工作需要先后参加了多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活动:
1.2000年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心理测试》问卷,对某监狱186名警察进行了
①心理测试,结果有22.22%的警察心理不健康。
2.2007年下半年采用《90项症状清单》量表,对某监狱288名警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的结果是:(1)心理健康的占70.14%;(2)有某一项心理症状,比如抑郁、焦虑或人际关系敏感等,但心理的总体水平还在健康范围之内,即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占15.28%;
(3)心理不健康的占14.58%。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全国常模。
3.某省司法厅于2007年下半年组织对全省监狱劳教所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发放了2324份问卷,结果有33.1%的警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17.1%的警
②③ 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9%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7%的警察患有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4.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作者对全国20所监狱劳教所共2199名警察心理测验材料综合分析,有
④某一方面心理症状的占34.77%,与某省司法厅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总体上约三
分之一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⑤
(三)监狱警察心理疾病评估
《90项症状清单》量表评估的是近期临床上一般的心理症状,2007年9月上旬,作者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399题)量表,对某监狱警察心理疾病进行了评估。共发放316份心理测试问卷,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为246份。
1.警察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1)有轻度症状的(60-70分)警察占13.33%,对工作①叶扬等,广东省茂名监狱干警心理测试报告,载王旭东主编《南粤司法行政文集
(二)》,花城出版社,2002,176。
②钟伟芳等,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刊,2008,(1):13-16。
③赖其青等,我省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南粤监狱,2007,(3):40-41。④叶扬主编,中国监狱劳教工作警官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法律出版社出版,2003,6-28。⑤广东省阳春监狱课题组:《阳春监狱警察心理疾病评估报告》,载广东省监狱管理局2008年11月编《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发展》一书,31-37。
和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2)有中度症状的(70-80分)警察占3.86%,心理症状经常出现,对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3)有偏重症状的(80分以上)警察仅有0.98%,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警察心理疾病特点。警察心理疾病排在前五位的是:(1)第一位是癔症,主要表现为存在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2)第二位是疑病,反映个别警察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3)第三位是精神病态,反映出个别警察性格的偏离,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等。(4)第四位是抑郁,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5)第五位是性度,即“男子气-女子气”,主要反映性别色彩。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高得分的妇女被看作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
(四)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特点
1.角色冲突:角色是指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监狱警察最突出问题是角色固着与冲突。长期加班加点将角色固着在铁面无私严格执法的警察角色上,回到家里,甚至与朋友交往时角色不能及时转换,带着警察面孔,影响亲情关系和人际交往。
2.身份倒错:身份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警察在罪犯面前是执法者的身份,但个别警察在工地让罪犯按摩和为罪犯私自购物等都有失身份,严重者由改造者变成被改造者。
3.心理早衰:心能透支,未老先衰。在缺乏心理督导机制情况下,对部分长期从事罪犯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消极影响最大。
4.内疚情绪:长期加班加点,对家人关心不够,愧对亲人,特别是小孩。
5.感染心理疾患:警察在对罪犯进行心理疏导时,没有设置好心理问题“防火墙”,解决了罪犯的心理问题,却无形中将心理“垃圾”留给了自己,带回家中,带到社交场合,个别警察由心理矫治工作者变成心理问题患者。
6.心理脆弱:承受心理压力能力差,主要是个别新录用警察心理素质差,心理脆弱。
二、监狱警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和特点
(一)主观因素
1.突出问题是缺乏对心理保健正确的认识。由于受旧观念影响,有的警察有心理问题不敢寻求心理帮助,将压抑埋在心底形成症结,成为心理问题的祸根。近年来监狱机关对警察心理健康引起了重视,但仍处起步阶段,大部分警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警察中有个别甚至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对监狱组织心理测试不配合,工作之余只关心身体健康,心理保健意识不强。
2、缺乏对被罪犯消极心理影响严重性的认识。多年来监狱机关注重了罪犯之间恶习交叉感染问题,在罪犯中广泛深入开展“三分”工作,对罪犯消极心理对警察的影响则重视不够,警察缺乏这方面的防范意识。
3.监狱近年新招警察大部分出生在独生或少生家庭,有的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艰苦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警囚矛盾,往往不知所措;对挫折缺乏应对方法,日积月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客观因素
1.国家对全民心理保健的重视和投入滞后,制约了监狱警察心理保健工作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我国对大众心理健康关心比较多是近年来的事情。一个10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目前精神卫生法还难以出台,精神卫生缺乏法律保障。
2.当前社会民众本身,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存在诸多认知误
区,甚至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由于监狱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善其身,自然也增加了在监狱警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难度。
3.监狱警察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引起的心理压力大,主要表现在:工作对象特殊,工作任务艰巨性;业余生活单调,工作环境边缘封闭性,解决心理问题的社会资源缺乏;未婚警察找对象难,已婚警察子女入学难、配偶和子女就业更难等。
4.罪犯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严重的污染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警察受到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广东省监狱管理局采用《90项症状清单》量表对全省监狱在押罪犯进
①行的普查,罪犯心理健康的比例为58.64%,心理不健康的比例为41.36%,几乎有将近一半
②罪犯心理不健康。而罪犯中的顽危犯心理不健康罪犯高达67.10%;艾滋病罪犯则更加高,③有74.30%心理不健康。罪犯是目前已知的心理问题最严重的社会群体,心理矫治作为改造
罪犯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手段已经隆重登上了中国改造罪犯历史大舞台,担当重要角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警察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即便侥幸从事了监狱工作,但是,肯定难以改造好罪犯,甚至,还可能染“病”(心病)上身。打铁还须自身硬,要不断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
5.由于没有形成心理健康督导机制,在工作中个别警察受罪犯消极心理影响,特别是监狱心理咨询师受消极影响更加大,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出现心理枯竭、早衰,甚至被消极心理同化等现象,影响心理健康。
三、监狱警察心理问题预防重点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转变观念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一)开展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
根据对广东省阳春监狱的调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邀请高等院校和有关医院的心理学专家给警察作专题心理健康辅导报告。
2.结合每年的警察培训工作,安排监狱心理咨询师给全监警察分期分批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辅导。
3.监狱为警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利用监狱内网,由心理矫治科将报刊杂志上有关心理健康的精彩文章,转载给监狱警察学习,比如《学历越高越认同心理医生的正面形象》和《独特的心理疗法—色疗》等转载文章,引起了警察的广泛关注。
5.加强对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督导,从2008年开始监狱每年召开一次全监心理咨询师年会,总结工作经验,奖励调研成果;邀请心理学教授给全监心理咨询师进行1-2次心理健康和工作业务督导,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业务能力。
(二)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首先是转变观念增强心理保健意识,解决了认识问题
1.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论”。过去警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认知误区主要是:(1)个别人认为心理问题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病,不需要别人干预。(2)另一种则截然相反,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找心理咨询师等于承认自己得了精神病,无地自容。(3)越学心理学心理问题越多,心理学还是不接触为好,等等。
这些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树立了正确的认识:(1)我国已经公布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心理问题也是病。(2)心理疾病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重性精神病等,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精神病,有心理问题找心理咨询师同感冒找医生一样,并不丢人,相反,讳疾忌医,不但害己,影响家庭和谐,也影响工作。(3)“越学心理学心理问题越多”的观点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言论的翻版,不攻自破,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首先是①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广东省监狱罪犯心理状况调研报告,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3):13-22。②叶扬,顽危罪犯心理矫治研究,中国监狱学刊,2006,(5):98-101。
③叶扬,艾滋病罪犯心理矫治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11):30-33。
解决认识问题。
2.心理问题“原因论”。目前关于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原因众说纷纷,主要有:(1)“职业论”,监狱警察守着“弹药库”,座在“火山口”,工作对象特殊,任务艰巨。(2)“环境论”,远离城区,生活单调,造成心理空虚。(3)“婚姻家庭论”,婚恋难,亲属就业难,等等。
这些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解释某监狱近年来发生严重心理疾病的3名警察中,有2名竟是新参加工作的警察,另1名也是年轻警察,如果说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与职业、环境和婚姻家庭有关,应该是老年警察受到的消极影响大,为什么新警察就患精神病?国人具有浓厚的官文化,在中国难以找到比当官更加好的职业,但难以置信的是,近年来居然有一批官员也自杀身亡,这当中居然有检察官、纪委书记和教育局长等身居要职的领导。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他们还没有从事任何职业,也居然自杀。据《新快报》2009年4月23日报道 广东2008年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
这就有力说明,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产生固然与职业因素有关,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将警察心理问题放到社会大环境中讨论。心理问题同其他事物一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纵观历史,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到21世纪的“精神疾病时代”。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恶化、竞争激烈、观念更新、生活节奏加快等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就开始需要心理医生,我国也就是在2001年人均GDP达到这个水平时出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统一认证制度。根据新华网广州2010年1月24日电,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09年广东地区人均GDP达到了5965美元;2009年中国GDP增长8.7%,人均GDP达到3603美元,已经进入心理问题高发阶段。监狱是社会的细胞,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警队心理保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心理疾病“感染论”。我国十分重视预防罪犯之间传播犯罪伎俩,但是对罪犯消极心理对警察的影响却一直重视不够。警察长期面对心理疾病缠身的罪犯,如果警察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心理“枯竭”,就容易出现被罪犯消极心理影响现象。
四、警察心理咨询与治疗是解决警察心理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一)警察适应不良
新录用警察陈某,男,1986年生,2009年10月参加监狱工作,是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1月中旬参加完省监狱局统一组织的新警察初任培训后分下基层监区值勤,不久认为带班单调、孤躁、甚至无聊,不想管罪犯,不敢管罪犯,现实与理想有极大落差,心烦,失眠等,难以适应工作,于2010年3月初向监狱提出辞职申请,到基层监区工作不到3个月。到新环境人们普遍遇到心理适应问题,常会引起情绪波动,要适应新环境,首先要做好身体和心理状态适应,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预防自杀;其次,爱岗敬业,适应工作规则,熟练工作业务。
(二)警察不堪工作压力产生焦虑和睡眠障碍等
2008年11月在对某监区警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前,运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警察反映最多的睡眠问题进行评估,监区16名警察中,出现了睡眠问题的高达11人,占68.75%,成为这次评估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1.睡眠障碍主要原因:(1)社会客观原因,主要是工作任务繁重、改造对象心理问题严重,心理压力大,值夜班多,睡眠不足,生活节律被打乱;个别警察因工作原因没有处理好家庭夫妻关系,家庭不和,夫妻反目,小孩调皮,读书不争气,以及与同事朋友关系紧张等都可成为睡眠障碍诱因。(2)心理原因,主要是有焦虑和忧郁情绪,造成入睡困难或早醒,神经衰弱者则既难以入睡,又容易早醒。(3)生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带病在身,比如,晚上胃溃疡发作时,疼痛难忍,当然难以安眠。
2.睡眠障碍包括:(1)失眠:分入睡困难型、保持睡眠困难型和早醒三种基本类型。
(2)睡眠觉醒障碍:分梦艺(说梦话)、睡行症(夜游症)、梦魇和夜惊等。
3.根据心理疾病防控机制:一是消除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可以消除心理问题,比如,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消除产生睡眠问题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则睡眠问题消除;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治疗,直接消除心理症状,也是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4.消除睡眠障碍基本的预防措施是:(1)在爱岗敬业的同时,积极锻炼身体,保持知足常乐的平衡心理状态。(2)培养科学的睡眠方式习惯,加夜班不能按时休息固然是打乱睡眠习惯,影响睡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多数人所忽视,就是休息日睡懒觉(多睡觉),与少睡觉(加夜班)对睡眠习惯的影响是相同的,有规律的起居饮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对提高睡眠质量十分重要。平时习惯休息时间该睡不睡,不该睡时却睡懒觉,是造成睡眠问题的重要原因。要做到:该睡时即睡,不该睡时不睡;睡不着就起床,有睡意了再睡。(3)远离黄、赌、毒,保持廉结自律,自然睡得甘甜。
(三)警察婚姻家庭问题咨询
因婚姻家庭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是警察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情况是:第一,小孩的问题比成人问题好解决,小孩心理问题如果将应激源切断了,心理症状一般短期内会消除,小孩具有非常强的心理自我平衡恢复能力,但是,往往是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心理问题出在小孩身上,根源在家长身上,比如小孩上网成瘾,一了解其父或母,就有天天泡在网上的习惯;二是,因夫妻关系产生的心理问题,双方一起来咨询的一般容易解决,一相情愿的,则胜算不大。
婚姻家庭问题咨询中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1)婚姻基础不牢固引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将男女之间从恋爱到结婚分为: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和制度化四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情感缺失或不牢固,都有可能成为日后诱发婚姻问题的导火索。(2)因家庭功能缺失或不全引起的心理问题,家庭的主要职能有: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情感交流功能、休闲与娱乐功能等,这些功能缺失或不全会引起夫妻之间的心理矛盾,有的因此劳燕分飞。(3)日常生活琐事引起的心理问题等。
五、警察心理排查和危机干预工作
(一)要建立全方位的警察心理预警机制,将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监狱每季度对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排查和评估,对有心理问题的在内部作出预警,供监狱领导、政工和心理咨询部门处置警察心理问题时参考,发现心理问题或危机的提前介入,及时干预。
(二)心理危机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人对急性的或短期的应激状态,以及面临自认为不能克服的挫折时产生的急剧心理冲突、恶化和失衡状态。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和指导当事人领悟心理问题实质,走出心理误区的活动,目的是解救陷入心理严重失衡中的警察,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三)心理危机特点
1.有产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存在引发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心理问题总爆发,引起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急剧变化,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诊断。
3.不能自我平复,当事人用自己常用心理调节方法目前暂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心理危机难以预测,目前也没有十分有效的应对方法,这同社会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相同,比如“5.12”文川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件,都难以预防,事后救治也是摸着石过河,没有现成的行之有效的应策,但是,并不是就此等待观望,现场因地因时制宜的干预措施,对危机有缓解作用。
(四)危机干预基本方法
1.进行积极关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2.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耐心倾听当事人心声。
3.科学运用解释和鼓励等心理技术,化解危机。
六、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类型划分及保健对策
(一)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类型划分
①根据叶扬(2011)提出的心理健康大循环系统,本文将警察心理健康状态划分为两种
基本类型和四种基本状态(图1-1):
1.两种基本类型:心理正常与异常两类。
2.四种基本状态:
心理正常的警察分为两种基本状态:(1)正常Ⅰ:心理正常,心理健康水平处在不断提升状态;(2)正常Ⅱ:心理健康水平还处在正常范围,但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心理异常的警察也分为两种基本状态:(1)异常Ⅰ: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处在不断加重状态;(2)异常Ⅱ:心理仍属于异常范围,但心理障碍呈不断好转状态。
(二)对不同心理健康状况警察的心理保健对策
1.对心理正常,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提升(图1-1,正常Ⅰ)警察,要进一步增强心理保健意识,转变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
2.对心理健康水平还处在正常范围,但遇到了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态呈下降趋势(图1-1,正常Ⅱ)的警察,要在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基础上,开展专项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长效预防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将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每年定期对监狱警察进行心理辅导,全面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监狱应成立警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有专门咨询设备和场所,有专项经费保障,随时为有需要的警察提供心理服务。
3.对心理异常,并呈不断加重趋势(图1-1,异常Ⅰ)的警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预防心理危机,防范自杀等突发事件,在心理健康状态稳定后开展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
4.对心理仍在异常范围,但呈不断好转趋势(图1-1,异常Ⅱ)的警察,要巩固心理治疗效果,观察疗效,加强康复训练,组织回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发表于《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年第3期第53-58页)①叶扬,犯罪与改造心理工程,犯罪与改造研究,2011,(5):33。
第五篇:张叶期中班级工作总结
2010——2011学上学期期末
班主任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1)班班主任,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指挥下。我们九(1)班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活泼,文明,奋进的良好班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得以纠正,在过去的半个学期里获得文明班级的称号,在刚刚进行的期中考试中,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将本学期班级工作与各位交流。一.营造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颗幼苗的生长,需要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而作为一名学生的成长,则需要有良好的班风。开学分班后的第一节课,我就和学生们拟定了一条班训——团结 活泼 文明 奋进。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同时我将班训制成横幅,贴在教室黑板的上方,让学生们每天抬头时就能看见它,并以此为自己前进的方向标。
2.此外,我班在教室的石柱上,两边的墙上均贴上励志性的条幅,如“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比昨天强,将来比现在强”等。并时时提醒学生以激励他们努力奋斗。
3.另外,班级的第一次班会主题是“我与班集体”,我通过本节课与学生交流集体的荣辱与个人的关系,让他们明白“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道理,培养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从而热爱自己的班级,并愿意为班级而奋斗。因此,开学初,我们的班级目标就是争做“文明班级体”“先进班集体”,4.学唱班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歌声让学生们明白困难总难免的,不付出是不会成功的,人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二.建立良好的班干部群体
班干部是班级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在选择班干时,我遵循三个原则,首选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智商较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其次使用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再次发扬民主作风,班干部,一些活动主持人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本学期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选出了一批班干部,他们上任后,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并且各项活动走在同学前面,切实起到了模范作用。尤以班长陈明,数学课代表陈志霞最突出。同时,对他们的工作,我作为班主任极力支持,是班干部的执行力更坚决。
三.开展评先评优的奖励制度
拿破仑说过“给我足够的勋章和飘带,我可以征服整个世界”,我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因此,我班坚持开展多种评优评先活动。每周我班会评出本周的优秀,即守纪模范,勤学模范,服务模范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将名单公布在教室的通报栏,同时,在成绩上也多予以奖励,对每次考试,特别是期中这样的大型考试,我班的奖励力度更大。开学初就给学生们通告成绩的奖励方案:班级前15名,单科前三名,进步较大的学生10名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朝自己的学习目标奋斗。特别是后进生,长期不敢和成绩好的同学比,但他们的发展空间大,希望也很大,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目标也就清楚多了——力争大进步。
四.抓好一日常规管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开学初,学校就制定好了“班级一日常规管理条例”,这为我们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根据这一条例,我对班级管理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1.很多学生有早晨到校赶作业的习惯,特别是趁早上交作业时抄别人的,为杜绝这一现象,我要求学生到校就直接读书,不准交作业,留到早餐时间再交,没交的交名字由老师处理,这样既保证早读的质量,又给他们完成作业的施加了压力。
2..抓好中午空档管理,要求学生来校在上课前一小时不讲话,自己学习。对违规者坚决惩罚,这样使学生们能有个安静学习的环境。
3.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学习上很努力,整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果并不好。经常看到很多学生放学后,背一大书包课本回去。老师的作业真的有这么多吗?他做的完吗?据一些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很晚才睡觉,但看他,又没有做什么事。对此,我帮他们整体规划,每周给自己规定早晚的学习时间,制定好时间,早上读一门,晚上,作业除外,最多学习两科,时间不要太晚。注意抓弱科抓弱点。
五.开展多种班级教育活动
本学期,我班充分利用班会开展多种活动。开学初,进行理想与前途教育;九月,十月,开展了励志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人要有理想,有毅力;开展了孝文化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我养我的是父母,理解父母身上承前启后的艰难重任,让学生也能体谅进而关心父母。开展了书法竞赛和朗诵比赛,让学生的特长尽量的得到发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想素质,学习兴趣,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九(1)班
张叶
2011年
1月
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