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张秀洲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边城高级中学张秀洲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些许感受记录其下:
一、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二、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张仁贤老师写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张仁贤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1、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2、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张仁贤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张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3、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
4、与学生互相尊重
书中的《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篇:班主任经验交流-张秀洲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
--边城高级中学张秀洲
大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做教师就要当班主任。做班主任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可以拓宽教育视野,可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从事班主任工作两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以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信条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要求自己,使自己做到最好。以下便是我的几点感想:
一、统一思想,狠抓班风。
刚接手23班时,班里调皮韧性、不求长进、学习成就一塌糊涂的学生比比皆是。对此,我的第一步就是制定严格的班规,手勤、脚勤、口勤,让他们将严于律己与热爱班级作为一种习惯。
二、放下架子,建立和谐班级氛围。
这几年的经历使我越来越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学生不喜欢说教式的班主任,成天板着个脸,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意志。和老师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不要时时处处都讲师道尊严,应该俯下身来,和学生做朋友。另外,还必须经常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一起成长。喜欢他们喜欢的。和班干部共同探讨班级事务,将每次班级活动做得有声有色。
三、不离不弃,挖掘潜能
对于我班大家都知道大多数差生都有不良的习惯,或是犯过错误的同学,我知道的就有喝酒、打架、谈对象,有的犯了错误还不知悔改,顶撞政教领导。到我们班时我与他们分别谈过话,以及和任课老师沟通,从任课老师那里对他们的了解,发现他们身上确实存在很多缺点,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后来我对他们讲,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发挥差生的优点并给予他们信心,一方面我根据他们的性格和能力两方面来委任适合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我不断的鼓励和激励他们,让他们时刻警醒自己不在犯错,这样一来有利于严格要求和控制自己,从而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和约束行为的双赢。
四、将心比心,以真情换得真诚
期中考试不久我班一位学生对老师对他的教育不理解,与老师产生矛盾,我找他谈话时他情绪很激动,怎么劝也不行,并提出退学,在这种情况下我来到他家了解情况。他妈告诉我这个孩子性格很掘,而且很傲。后来我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虚心,懂得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一个人再有才能,也需要别人给你展示的机会,不然再有才能也无
用武之地。一个人要做事,首先就必须学会怎样做人。通过这番谈话使他明白了道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有了悔改之心,并主动提出向老师道歉。
这次谈话之后他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也有了很大的收获,使我明白了师生间的是心与心的交换,老师应该关心学生,学生应该理解老师,感受老师的苦与累,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加和同学们谈心的次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是至关重要的。记得那一次李老师带我们英语课之后告诉我,你班学生太好了,上课时我不小心脚踩在讲台空里,差点没摔倒,而课间就有同学把这个空隙堵好。这件事让李老师很感动,我也很感动,这说明我们班学生现在能关心、理解老师并且能为老师做一些事。正是因为学生感受老师的苦与累,才能在临近期末的班会课上,听到石敦胤同学流着泪为所有老师而唱的一首《感恩的心》,这说明我们为学生的付出得到回报。同时在班会中主持人明月始终微笑的面容和孩子们非常流畅的表达,给我自信,也让我看到孩子们的自信。在这次班会的准备的过程中,同学们没有想自身利益而是想23班的利益,努力准备班会,有的同学写稿甚至写到凌晨1点多,真的让我很感动。通过回忆我们的过去一学期的辛苦历程,同学们在班会课上有感而发,这次班会课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在班会课中也让我发现孩子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只是缺少展示的舞台。
五、采取严谨的安全管理模式
班主任是教育学生的直接人,管理的是被父母寄予无限希望的孩子,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责任心,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着想,自己自从做班主任开始,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切以学生班级的利益为重基本上做到“最早来到,最迟离开”。安全教育重于泰山,月假时做好家校联系本,回家每位同学必须发短信给我!同时我一直用心细密的做事,认真的考虑班级管理的各种问题,让每件事情都精益求精的完成,我会细心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的去对待不同的学生!细心,让我可以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让我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差错。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定目的,行无徘徊。平常之中,更能彰显好汉本质。让我们英勇地去做好班主任事业,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一次开释它的魅力,让老师天底下最辉煌的事业再次镀上它金色的光环。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怀将滚滚红尘中种种引诱吞没,更让那些功名利禄跟着一江春水付诸东流。我深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我的人生写满出色。
第三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我没有看到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说教,她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点滴感受记录其下: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教育教育,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从教60年的霍懋征这样诠释教育。“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她对学生的八字方针。她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才华,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每个学生成功。
这本书让我知道,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四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读《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心得体会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些许感受记录其下:
一、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
者管理的方便。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二、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张仁贤老师写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张仁贤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1、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
严厉的管理者呢?
2、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张仁贤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张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3、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
4、与学生互相尊重
书中的《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五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热水小学
康建华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些许感受记录其下:
一、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二、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张仁贤老师写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张仁贤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1、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2、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张仁贤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张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3、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
4、与学生互相尊重
书中的《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