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共5篇)

时间:2019-05-15 16:0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第一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历史课到底该怎么上,怎么上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寻求对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首先、传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

其次、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再次、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过去一学年中,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李揅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一年半了,一些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还有一些疑问:现在的高中历史课应该怎样上?

首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在心理上对新的课程改革给以认同,增强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第二,我们高中教师在准备高中历史课程时,必须认真的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新课程的历史课程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有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使之在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和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地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建构高中历史教学,而不能讲一课备一课。

第三,我们在使用教科书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的兴趣领域、学生技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别,对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各专题之间的顺序进行调整,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裁减、调整或整合,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教师也要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山东的刘庆亮老师在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人教版)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整合了人教版与岳麓版教材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容,并收集了一些最新的有关资料,编成上课时学生使用的教材,将庞杂的知识系统化,组成两大篇章:历史对照篇和历史启示篇,使学生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去把握知识,关注国际大事,学会评析国际焦点,明了中国所处的真实的国际环境,探讨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内方针、关心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对教材适当的裁减与整合,能够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也是考验和提高教师能力的重要方面。

第四,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教师权威的讲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心态开放、主体性凸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解放。比如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之三星堆遗址—— 古蜀文明之谜专题里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不解之迷:是谁创造了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三星堆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出土的奇特文物青铜神鸟、三脚陶镬、大立人、青铜兽面像、太阳轮等等。古蜀人的太阳崇拜是什么?祭祀是为了什么?祭祀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青铜器如何铸就?以上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思考、网上查询资料、图书室查找资料、寻访等形式来寻找答案。要允许并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教师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可以不同于教师、课本、甚至是专家的意见。有位教师说:“不怕学生观点有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对敢于提出观点的学生都要表扬。”事实证明,经常性的发散思维训练,对于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权威、教师挑战的勇气和只惟实、不惟书,只惟真、不惟师的创新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第五、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下,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雅典城邦的执政官的角色来设计民主方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感。当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问题教学法,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历史小戏剧表演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

第六,高中历史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教师在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高中的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II》和《历史III》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必修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教师在进行历史必修课教学时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必修课程的共同要求。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六个学习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选修课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对不同的学生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突出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的不同需要。

第七,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落实“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改变以往历史教学重视量化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的不足和弊端,按照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综合运用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八,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教材,而要重视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的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跑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书籍,使教与学的重点不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课外研读历史的良好习惯,逐渐培养终身自我学习的兴趣。

总之,必须以历史课标为指南,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评价杠杆,调动师生的共同积极性,才能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中方一中

蒋松桃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个会影响人的职业。据统计表明,教师对在成长中可塑性强的学生的影响仅次于孩子的父母。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个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才会有更深入学习的动力。试想,一个经常迟到早退,言行不一,甚至是一个满口粗言秽语、行为为学生所不耻的教师,他在讲台上的话还有多少份量,他的课还有几分吸引力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创新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诵,它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的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教,然后而知困”——问题与不足的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地从我们身边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呢?

2、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种种。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是当前的时尚之一,所谓“无课件不公开”,没有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似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行了。必须承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仍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但应注意:第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并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

走开,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于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回顾一年来我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充实。虽然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在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但经过一年的摸索,我也开始掌握一些教学方法,比较实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又发现了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希望有经验的老师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一、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说实话,学生并不是不感兴趣,平常就有很多学生抱着一些历史故事来看,但历史故事毕竟不是历史。历史故事重的是其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轶事,而历史课程中重的是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所以很多学生一发现想象的历史课跟原来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要背很多东西时,就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加上由于在文理分科之前,历史课开设的很少,学生根本对这门课来不及了解,更不要说产生兴趣了。还有就是传统的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学生根本不重视。在这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是异常困难,所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么做呢?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方法:

1、穿讲历史人物趣事

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讲这些内容,便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比如:讲《新文化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鸿铭,我向学生介绍了他那个著名的为中国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辩护的言论:中国男人好比茶壶,女人则好比茶杯,世上只有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的事儿,岂有一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道理?学生闻此无不忍俊不禁。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图片、实物、漫画、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摸、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够,时间一长,学生对这些方法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后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我讲故事或播放影片、图片的时候抬头看一下黑板,过后又很快将头低了下去,对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并没有听进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

二、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高中的历史学习不同于初中:初中着重对史实的介绍,而高中则着重对历史事件原因、影响的分析,相比而言,这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许多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不愿去翻书、背书,历史自然是难以学好的。所以要让学生的成绩提上去,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

1、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

在今年,学校采用的是“课课清”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对于我们历史教学是十分实用的,所以我的每一堂新课都采用此方法。比如说,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看书8-10分钟,在看书的过程中找出我在幻灯片上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书上有的,非常简单。学生知道我之后肯定会提问,所以看书的效率也很高。时间一长,他们都能自觉将历史背景和影响还有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标志出来。这样就锻炼了他们分析教材的能力。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亦将重点易考的地方标出来,而且反复强调。在新课上完后,我一般还会出几个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做,达到当堂巩固的作用。时间一长学生就知道历史课应该如何去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哪个地方,复习的时候也就比较轻松容易。

但是这种方法的测试面并不广泛,每节课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顾及到,而且时间和课程进度问题都应考虑在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

2、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在历史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只是一味地等着教师讲内容、讲答案、抄笔记,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学生不知道提问的重要性,也不会问,更不用说能提出什么有水平、有深度的问题了。学生把学习历史误认为是“背”历史,只管死记硬背,不求甚解。长此以往,学生接受的历史知识都是二手材料,是他人的见解,是烘干的标本,学生成了“两脚书橱”。因此在新课上完之后,我还会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设置一个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多半是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说法。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这不但能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太平天国运动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其结果会是怎样呢?此问题一提出,便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几分钟后,许多学生自告奋勇讲述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将建立一个由农民阶级掌握的政权,有的说将建立一个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也有的说建立的仍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最后我作总结: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革命胜利后的农民领袖将会蜕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正如历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领袖一样。

但是这种活动由于时间限制,不能经常展开,而且学生知识面不够广,可利用的资源又有限,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所以尽管学生很感兴趣,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3、培养良好的历史记忆习惯

历史是一门很文科的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因此许多学生不愿意去背,或者背了又忘了。很多学生都找我诉苦,说这些东西太杂太拗口,有什么捷径没有。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初学习历史的方法,找出了几条加强历史记忆的方法。

编制口诀法。教师不妨编些生动的口诀以帮助学生记忆,如此,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准确掌握知识且经久不忘。我在讲授《天津条约》时,介绍给学生2个记忆法。《天津条约》内容可以记忆为:公使进京丧颜面,增开十处新口岸。自航长江各口岸,破坏内河航运权。内地游历宗教传,巨额赔款乐开颜。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记牢了这一知识点。如此一个重要且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编为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面并不广,在其他的许多问题上并不适用。

模式记忆法。这个主要适用于对历史事件背景的记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历史背景一般都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几个角度来分析的,因此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套,只要对课本的内容熟悉之后,这些背景就可以自己总结出来,甚至都不用去背。

理解记忆法。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种记忆法的效果最好,也较为长久。因此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对这些内容都讲得十分仔细,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甚至当堂与学生一起背诵,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演示给学生。但是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要以对教材的熟悉为基础,并不是一日之功。

除此之外,我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1、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只重视史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忽视了如何提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掌握的仅仅是知识与方法,他们变得不会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勇于展示问题,问题意识在大量的知识与问题解决中逐渐地消失。时间一长,他们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做不到知识的创造者。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2、在教学当中发现学生的能力不平衡,自觉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存在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又跟不上的问题,而我们又不可能占据学生的课外时间去补课,长时间的个别辅导也不现实,那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贺丽媛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确立模块教学和专题型体系。新课程设置九个模块课程,教学单元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的,因此又称为专题式教学。

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此种方法又被称为通史或编年史的教学模式。而现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从而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六个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由于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的教学体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

专题式教学具有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跃性和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在放弃传统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塑造更高层次时序性和更深刻整体性的新观念,使之成为高中历史教与学的新纽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历史研究水平、高度的归纳、整理、概括和抽象能力、较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较高的历史理论修养,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每一模块设置的专题都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这就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理解现实问题,借助社会现实反思历史问题,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另外,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是专题式教学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遂,为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探究课题。

那么如何进行专题式教学? 1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调整、取舍教材内容,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例如,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必修课程《历史Ⅰ》为例,可通过对单元1、3、4、8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还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如把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专题7和8结合起来,探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问题,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和缺陷,认识到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还可以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同性质的专题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的共同点和差别,使学生对人类文明在生成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有一个直接的感知和认识。

其次,在某个专题教学(或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利用大事年表以及单元导言为学生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一个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然后,再展开新课的学习。

第三,在专题学习时,要阐释清楚本专题的概念及内涵。

第四,要讲清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最后,进行规律性的探究,获得某些历史启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新教材中。所以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能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下载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何庆云 有反思,失败才能够成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好的环境才会为人的成长提供营养。没有反思,失败会把人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XXXXXX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反思 教 师:XXXX 所任学科:历史 所任班级:高二5班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 XXX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担任......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XX学校XX老师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1)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踏上工作岗位几年来,一直担任高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得有失。长期以来,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