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家俭高中作文生成性策略的实践研究随想
高中作文生成性策略的实践研究随笔
吴家俭
在参加高中作文生成策略研究课题指导会以后,我就在一直思考高中生作文的规律,怎样在短时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我即将开始又一届高一新生的语文教学。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上来,来自于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田野,来自炊烟草地山坡,来自于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他们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对瑰丽多彩的大自然充满了迷恋,对大自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有好很多话要说。那么,如何打开他们的感情的闸门,让心中的感情汩汩滔滔地流出来,这就是作文生成序列中首先要面临的思想生成。刚好高一第二册写作要求就是学会写景抒情。入选的篇目是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正好借此研究思想生成。高一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熟悉乡野景物。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认识不一样,有的认为没啥可写的,泛泛而谈;而有的却可写的太多,反而选不出重点,只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度,没有独特的体验。
我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淡化背景,侧重学习朱自清选择景物的角度,刻画景物的技巧,借景抒情的思路,例如在学习“月色下的荷塘”这一段时,先抽一些学生描绘他(她)熟知的荷塘景色,怕学生无法下口,我就先作一些提示,周围环境怎样,水怎样,荷花怎样,荷叶怎样。有的学生无法描述出来,有的勉强描述大概,但都不形象生动真切。于是,我引导学生们细细的品尝朱自清的生花妙笔,看到同学们有点感觉了,再次让他们描述家乡的荷塘。这次效果就好多了,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我趁机布置了一篇片段写景文字,字数不低于三百字。作业很快就交上来了。有个别的学生居然写了两千多字。其中有些文章让我感到惊喜。如15班的钟蝴蝶写的《寒春》:
门前有有一棵树。开满梨花,微风拂过,梨花不经意地瓣瓣落下,象雪花,却比雪花更美。或许因为,它暂时不会融化成水。池塘里还不见鱼儿,四周出奇地平静,偶尔有一只不知名的山鸟打破这一片静谧。触发了我紧绷的神经。我应该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寂静。这片刻,我却如此地坐立不安,似乎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孤单。安安静静不应该是此刻的伴奏和曲。
山坡上,枯黄的树叶还在树枝上翩翩起舞,好象一只只蝴蝶轻舞,有一两片已晃晃悠悠地落下。在天空中优雅地打旋儿,好似风起舞的小姑娘,着一袭黄色的纱,任它自在地摆动。已是三月,还无明媚的春光,有的是带有丝丝寒意的春
风。那满树的桃花,粉色似乎在几场春雨过后略浅了一些,反而不那么单调,深深浅浅,极富韵味。有的是那姑娘脸上羞涩的妆,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看着远方春意盎然的山坡上,感觉焕然一新。眼睛变得透明,仿佛能够看见树叶上晶莹的露滴如此清新。在蒙蒙细雨中,伸出手心,享受她落下的悠然,心开始渐渐平和下来,欣赏这一切平凡的美丽。那风不足以寒骨却能模糊我的视线,冰冷我的呼吸。冬天的雪,已不留一丝痕迹,只留下些许的寒意,直浸心底。
天空出现几抹浅浅的黄,好似寂寞的极限却也有点惬意,伴随路旁野花,我开始微笑,虽然春寒料峭,不过是暂时的,它总会过去。春天,注定将要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只是需要等待,忽然很喜欢这样的天气,仿佛一切都是新的,是明亮的,洗净了我的心灵。
快要喧嚣的时候,用悠雅去享受这片刻的舒适,聆听自己的呼吸,无比美丽的声音,那么浅,那么轻,遥不可及,却让人苦苦追寻。田野泥土的芳香,弥漫在空气里。我小心翼翼,怕污了它的纯净。此刻闭上眼睛,深呼吸,从喉咙到心底,有一丝甜意,泯灭不去。好似轻飘飘的灵魂如诗意般的散发,恰若那些浅浅淡淡,永恒的记忆
该在这里的还在这里,想要离开的也已离去,我依然搬了一把矮矮的竹椅,在这有风的天气,静静地回忆,静静地沉迷,无与伦比。
这篇文章文字细腻,抒情独特。思路清晰,由近景到远景,从低处到高处处,先片段描写后整体描写,抒发了春回自然的喜悦,赞美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这种情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文字上,每一处景物中。文章写了洁白的梨花,活泼的山鸟,飞舞的树叶,粉色的桃花,这些乡村普通的景物组成了迷人早春景色图。尤为可贵的是在文章最后抒发了生活的体验思考。表现以景驭情,不是为写景物而写景物。
“中学生作文”应该是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丰富生活表象的基础上,用富有个人特点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的并给人以美的感染和体验的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篇《寒春》就是在学生充分熟悉生活,做到了有感而发,朴实而且有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自然生成。
在作文生成研究中,我发现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无非是:“生活”经历、学生个人内心对这种生活经历的独特“感受”(包括感知和体验、思维)、外在显现这种感受的“语言”。“生活”是“源”,起决定作用;“感受”和“语言”是“流”;这几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把客观生活之“象”有
效地内化为学生主观情感之“意”,并把这种“意”用创造性的、富有学生个人特点的“言”表达出来?
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我侧重在启发学生郁达夫对秋天景物独特的角度。青灰的天空,高飞的训鸽,尖细的小草都纳入了作者的视线,体现作者眼中秋天特有的况味。那换作我们,和郁达夫的体验有什么不同。在这里,思想生成的关键在于把肤浅的生活感觉表象转化为深刻的意象。当然学生由于生活体验的限制,不可能和作家的体验认识一样,但是可以交给他们理解生活的方法,提高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有的学生就有所启发。九班的陈法蓉写了一篇《入秋微凉》,就体现了对秋天独特的体验。文章就是思想的体现,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泰戈尔
秋日的午后,如此美妙,静坐在窗前,偶然地翻阅,诗集中夹着片片樱花,还残留着属于那个季节的最后一缕余香,想必秋天也应该拿来纪念,我便出了门去,漫步在田间地头,寻找属于这个季节的标签。
大山的秋天,象一首诗,深沉而含蓄:路边的秋,像一幅画,凄美而真实;水边的秋,像一只曲,悠沉而悲怆。没有缤纷绚烂的色调,显得格外清冷,不到深秋,头脑中却充满了枫叶的粲然,落花的萧飒,青草的凄凄,一种凄楚的美,破败的没,残存的没美,一股凝重,沉实的气息,由春到秋,从绿到黄,我一直都在路上行走,步履就好像载着心情的轻舟,由南驶向北,由近及远。“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我甚是喜欢这两句词,有淡淡的忧愁和浓浓的伤感,我还对易安的词情有独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南唐后主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这乡间小道上浅唱低吟着那些感伤的句子,想必此时心儿早已有着丝丝缕缕的忧愁。落红满径,我停下来不忍践踏,但我不能像林黛玉那般心碎葬花,逝去的生命上演悲凉的结局,我不想泪落满地。
落叶飘落得如此优雅,也如此逍遥,不知名的鸟儿也如约早早地立在树梢。风吹过,花瓣一片片滑落,惹得蝴蝶默默地飞走来不及享受片刻的宁静,只残留一地默默莫名的喧嚣,萧瑟的秋风无力地吹卷着满地的落叶,薄薄的流云慵懒地逗留在天际,或许就因为某一片树叶,倾倒在这个尘封的季节,或许因为那个万里孤云渐行渐远,带走了它的凋谢。这个地方,花开时听不见声响,花落时却有叹不完的惆怅,只是看清了尘世的模样。
夕阳西下,树影斑驳。我没有寻到一只折翼的蝴蝶,但已有这片片落叶,已是足够。残阳如血,轻飘飘的云彩终究耐不过时光的拖沓,化作隽永的嫣红,冥冥的薄雾,加速了暮色的沉沦,血色的天空,真实得近乎荒诞,好似盛开的一朵朵玫瑰却寂寞荡漾。阴霾愈淡,暮色愈浓,心境愈沉,归雁那一张俏丽的面容似
曾相识,注定又是个怅惘的黄昏。
夜风悄然而至,飘过凄美的苍穹,穿行苍茫的暮霭,珊珊而临,缭乱了我内心的静谧,仿佛有那么丝丝的凉意浸入了灵魂深处。处境如此孤零,内心却不空荡。我想心儿定已溢满了惬意的回忆。季节的更迭,或许并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微风中的丝丝凉气诉说着不舍。呼吸着这冷清,沁人心脾。
入秋微凉的含义,想必早已清晰,交错着秋的成熟与冬的寒意。在洗去了春的诱惑与夏的欲动后,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学会成熟与豁达,而昨日的过往将成为人生不可磨灭的历练。
如果从语言与生活世界、与人文关系角度思考作文,那么作文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内心世界诗意栖居的场所,也是学生作文获得审美质素途经。
《入秋微凉》没有空洞的语句,通过细致入微的秋天景物刻划,每一个景物都烙上了作者感情的印记。文章开头交代时间,而且铺垫了一种浓浓的思秋的情调。紧接着吧目光投向秋色之中,落花,青草体现了秋味,不禁联想起了古代诗人写秋的名句,至此,一股浓浓的秋味散发出来。在抒发伤秋的背后,作者也写出了对秋的思考:“在洗去了春的诱惑与夏的欲动后,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学会成熟与豁达,而昨日的过往将成为人生不可磨灭的历练”。
我们研究中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要弄清楚在他们的心智中如何能动地反映感性现实并自由地外化为语言,也就是使他们的语言实践(像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那样)不断趋向自由状态。因此,训练学生写作,一方面我们应该遵从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尽可能丰富学生现实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借鉴唯心主义的能动的心灵活动的观点,探讨写作的心理活动过程,并把这二者在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活动与他们在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的感知和思维分不开:他们感知和思维的基础既是现实的,又是人类以往全部生活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丰富其感性经验,又要通过阅读等言语活动接受、借鉴别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言语作品),丰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使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不断趋向自由,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观察、体验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
我们强调生活是作文的本源,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就是要在学生的大脑中不断添加、更新活生生的表象和意识,为写作过程中语言符号编码提供丰富的对象。“感”既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具体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感触、感受、感悟、感情、感动、感哨、感奋,这一切将化为主体的感知,激发着写作欲望的产生和发展,积累着写作需要的各种信息。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在“走”教案似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
传统教育的不少弊端仍然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现在课堂教学出现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忽视学生个体自主性和主动性,忽视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依然把学生仅仅作教学的客体看待,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单纯重视直接传递、训练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习惯提供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忽视目标及其达成方式无限多样的可能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负担加重,潜能得不到认真的、充分的开发,所获取的知识不全面,整体素质无法提高,影响学生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时代,死手着原有的教学设计而不顾及形势的变化,无异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因此,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的提高。
2、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是协调处理“教与学”矛盾关系的要求。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因此,先要有学生的“学标”,然后才有教师的“教标”;先要有学生的“学案”,然后才有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案”。我们有必要改“教案”为“学案”,以过程为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假想出学生学习的模块,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建构。在课堂上,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不久的将来,在课堂上,对于临场的尴尬,我们能够镇静排除;对于瞬间的顿悟,我们能够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我们能够灵活处理;对于意外的碰壁,我们能够改弦易辙;对于外来的干扰,我们能够因势利导„„
如果说教案是预设的,那么课堂则是生成的。我们知道,课堂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是随机生成的。生成相对与预设,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学就是生成和预设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在语文教学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实施过程中生成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直白地说,就是鼓励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程序,不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也不具有生命性。
3、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呈现,可以说是仪态万方。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使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只要备好教案,在课堂上把“教”的蓝图不折不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大功告成了。教师们曾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陷阱”而兴奋不已;为自己课堂上规范的流程,缜密的操作而暗自得意;为学生的默契配合,亦步亦趋而深感欣慰。而今,学生——学习的主人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因此,我们,再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捧着教案,在课堂上掩盖矛盾,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的机制,将教案进行到底,努力追求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主要涵义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
阅读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预设性、可调控性、时间性等特性。古人云:“究其质,则动其身。”笔者通过对阅读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认为把握动态生成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有可能避免阅读课课堂无效现象的发生,促进动态生成更灵活、更有效。
“动态生成”教学的基本特点:
1、动态生成具有可预设性。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照教案进行上课,这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系统知识。当然没有充分的一贯的预先设计,也不可能有可持续地生成,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也能有课堂生成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只有最充分的预设,才可能有最好的生成。可见动态生成具有可预设性,因为科学的预设才能使课上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才能生成精彩瞬间。
2、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动态生成就很容易成为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这就是说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这也是判断阅读课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生成的关键,任何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进行调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势利导,随机点拨,才能收到实效。
3、动态生成具有时间性。阅读教学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抛开了“教案”(预设的具体体现),与备课的具体内容关系不大的话,那么知识的系统性、累积性将遭到破坏,这也将有损于学生的最终发展。正如钱正权老师所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人文的,它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也应该安排时间让学生
“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了“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地形成阅读能力。因此,课堂的动态生成还必须考虑时间的允许与否,要适度,不能为生成而大量生成,“一发不可收拾。”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广大教师已从传统教学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转变为更关注教学的“生成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素。生成性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将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作指导,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优化语文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因此它的发展根植于教学的设计实践领域。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也不是教学规律,而是如何使实际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预设需要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教学设计的整合性、动态性、生成性,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呆板”走向“灵活”、从“接受”走向“建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生成性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提供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实践空间,使学生一方面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文能力,从而习得语言;另一方面,为学生打建更好的阅读体悟的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味,充分地与作者进行精神的碰撞与交流,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并纷纷撰文阐述相关问题。其中:
1、西南师范大学甑丽娜、仇晓春两位教师在《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尴尬及教学对策》一文中指出生成式教学在现实中的尴尬:生成式教学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但有些思想保守的教师压根就不看好生成式教学,认为这是“胡闹”,是“瞎搞”。这些教师认为,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跟着学生跑,预设好的教学计划被打破了,教学将失去目的性,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受到挑战,最终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系统的、有价值的知识是令人怀疑的。还有一部分教师也意识到生成式教学的价值,并尝试将这种理论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生成性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针对以上现状,两位教师提出了以下的分析及对策:(1)教师不仅要学习生成式教学的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更重要的还要在情感上认同生成式教学;(2)教师要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有个全盘的把握,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3)教师备课时应尽量备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而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备一种思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4)教师应当胸怀这样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总目标,使教学中新生成的内容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使得课堂既不拘泥于原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自然地发展,因势利导,力求做到形散神不散;(5)教师的主体性与儿童主体性相结合。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旭远、杨宏丽撰写的《论生成性教学》一文指出,生成的起点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建议教师教学前了解,教学中观察学生,教学后反思学生;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学即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交往即人与人本质力量的相互关联;生成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发展包括两发面:一是指过程,过程的可持续性,处于向上的阶段;二是指结果,结果的发展。两位教师还选取了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生成性教学的主要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准备生成。(2)反馈互动,有效生成。在这一部分,特别指出了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师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3)引导总结,升华生成。
3、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教授汪潮在《“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构建思路》一文中“从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动态生成的全息观、动态生成的动力观、动态生成的要素观、动态生成的方法观”等五个方面对“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构建思路进行论述。该文重点论述了动态生成的方法观,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生成是一种“突破”,突破旧的,构建新的。应运而生的“突破教学”,就是其基本的策略,它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根据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特点,引导学生直接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的一种教学策略。根据突破教学的策略,提出几种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法:情境生成法;教程生成法;题目生成法;词语生成法;句子生成法;篇首生成法;中间生成法;篇末生成法。
4、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一文中认为: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因为: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展开的多种可能性;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既有生成的必要,又有生成的可能。沈大安老师在文中提出,要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人——特别是把学生看做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为此,沈老师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生长点”: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在适度拓展中“生成”;在创造中“生成”;最后,沈老师指出,要 “为生成而预设”,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5、海盐三毛小学沈海波老师的《“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为此,该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1)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资源生成创造一个空间。(3)探索教师引领策略。
6、江苏省灌云实验小学钱海萍老师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则侧重从生成性的课堂观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此,她从三个方面进行生成的研究:(1)师生互动的强化。(2)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创设。(3)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将充分吸收他们课题的研究精华,从不同的角度,即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调控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五、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生成性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1)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校部分班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生成性教学中的一些常用策略,生成性教学存在的现象和弊端,从中了解生成性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程度。
(2)通过生成性教学现状的剖析,了解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有关因素,尤其是对生成教学存在的不足,如悖离准则的生成、游离文本的生成、迷失目标的生成、浅尝辄止的生成作理论方面的深层思考,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和设想,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
2、生成性教学的实现条件
(1)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因素研究
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了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使用,情境的创设等等。我们拟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尤其关注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的状态、结果,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积累案例,提炼出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因素,归纳出出实现生成性教学所需的情境、教学材料等,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2)生成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生成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构建。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对生成性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如生成的起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生成的动力——师生的交往互动;生成的目标——师生的共同发展等做理性思考,理顺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摆正师生的位置,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为优化的生成性教学提供依据。
3、生成性教学中实施有效生成的策略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等对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归纳出有效生成的策略,同时搜集相关理论、实践的文献资料,为策略的实施提供理论论据。现将研究项目具体分解如下:
(1)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生成与预设的方法策略、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方面做深入研究,理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几种常用的预设范例,把握好“预设”中 “生成” 的关系,如把握质疑探究中的“生成”、把握多元对话中的“生成”、把握多元解读中的“生成”、把握拓展体验中的“生成”、把握想象创造中的“生成”、把握偶发事件中的“生成”等等,让预设更好地服务于生成,从而让教学预设从“线性”走向“板块”,从“刚性”走向“弹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简洁性和教学功能的厚度。(2)生成性教学的课堂资源研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师本人,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表现,生活经验,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上述的要素做深入分析思考,探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研究利用和开发生成性资源,捕捉有效生成性资源的策略,并适当地提升,让课堂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3)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课堂出现了一个个“生成点”,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
从我们课题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来说,全方位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点”的研究是不现实的,是难以完成研究任务的,精力分散将导致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语言性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本课题拟对生成性教学中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带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做深入的研究,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巧加选择、聚焦,利用“生成点”,提出在课堂中寻找适时“生成点”的有效策略。(4)生成性教学的课堂调控
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生成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引路者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拟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生成性教学中课堂调控做深入的研究,研究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引导点拨、评价激励等“引领”的作用,研究教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探讨教师如何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发现、品味文本,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从而把生成引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
4、生成性教学的评价机制
传统阅读教学的评价大都通过考核来进行,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主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课本知识或自己心目中的想法一致,如果一致就是好的,否则不然。“生成性教学”因其特点,要求具备不同的评价机制。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智力表现。本研究将采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展示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所包含的智力价值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评价策略,建构合理的评价机制。
5、生成性教学的一般原则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方法策略、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具体实施“生成性教学”的一般原则,如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为有效地实施“生成性教学”提供保证。
六、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对同为一年(2007.11-2008.11),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月前,课题方案的制定与相应理论的学习,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
1、大量检索相关文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和文献,每人至少撰写文献学习心得1篇,提高对研究问题的认识;2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3确定个来研究对象,同时启动课题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
1、组织研究课14节,并撰与相应的教学案例,其中董服相老师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4个教学案例;陈虹老师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4个教学案例;盛雪琴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5学案例;沈剑平老师承担3节研究课,撰写3个教学案例;谢丹萍老师承担3节研究课,撰写3个教学案例。
2、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小结研究内容中涉及的研究问题,撰写研究成果。
3、外出学习每人至少一次。
4、研究成果做到边研究边推广。(以研究课的形式)
第三个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1月,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课题报告。
七、研究条件分析
负责人董服相老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县学科带头人,是台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学习联合会会员,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县语文中心大组副组长,县教坛新秀,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研组长,97年曾获台州市阅读教学大比武一等奖;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多年从事教科研的经验,能开拓性地开展教研工作。撰写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持过三项市级课题,五项县级课题,其中一项为市重点课题,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沈剑平、谢丹萍老师,有多篇论文、案例在县市评比中获奖,承担过多节县级公开课,均主持过县级课题,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陈虹老师,县教坛新秀,多篇论文、案例在县市评比中获奖,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盛雪琴大专毕业,有四年多的实践经验,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理论储备。据上分析,整个课题组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
八、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有“生成性”教学的意识,并努力付诸于行动,特别是教师,能更新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生成性”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系统的课题总结报告,整理和提炼出比较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形成具有指导性,富有操作性的课例教案集。凭借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日常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并能在一定的范围加以推广应用。
第三篇:段文祥 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体会
求真求实 尽善尽美
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体会
段文祥
时代召唤“生成性”语文课堂:“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有效策略,一个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要把小学语文课堂变成动态生成的课堂。
一、当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生成性教学的相关概念模糊不清
对有关生成性教学方面的概念模糊不清,是造成教学实践中认识泛化的重要原因。在对“生成”认识的理解上,有的人是从教学意义上来理解“生成”,有的人是从心理层面来认识“生成”,还有的人是立足于生命的高度来谈人的“生成”。又如,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有的人认为,“生成”是基于个体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人认为,“生成”是源自师生、生生对话与交流中;也有的人甚至把外部环境的意外 “干扰”当作是“生成”性因素,如此“生成”导致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不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花哨,而不顾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甚至大刀阔斧,肆意删节文本,置文本于不顾。总之,对“生成”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一致的看法,会导致教学实践中认识的“泛化”。
(二)为生成而迷失教案
“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而只有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的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才能在课堂上诞生出有意义的正确观念。然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讨论流于形式,或者有讨论而没有结论,或者有结论而没有评价,或者有评价但评价单一,结果导致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根本不清楚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这种迷失目标、迷失文本的课堂交往与互动在表面上看似繁荣,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紊地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教师的思维代替甚至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淡化
明礼 善学 尽责 阳光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老师被“生成”牵着鼻子在走,语文教学没有了边界,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于立足文本,可见若不能真正把握新课标的精髓,语文生成性教学也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动态生成的策略
(一)设计开放、生成性的教学框架
1.目标的发展性。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而具有生成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课程标准所决定的教学目标,还应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目标还应体现多元性、实践性、个体性。2.设计的生成性。学习是丰富多采的,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中作出复杂的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学习的最佳路径,以供学生选择,并在运用中随时得到调整。框架设计体系的生成性,内容的生成性,更能体现弹性、空间和发展。
(1)设计体系的开放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它的思路是寻找语文与现代生活系统的连接点,力求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设计内容的开放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内容的确定应以目标为基本依据,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丰富所学的体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跳出语文学语文”“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
(二)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动态生成”的外部条件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这是课堂中来自学生的信息生成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以促使信息的动态生成。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动情的语言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身临其境,就能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学生犹如置身事中,就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具有个性特征的观点,悟出具有 求真求实 尽善尽美
个性色彩的感受。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感情基调,进行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调控,引领孩子进入文本的角色和情感 2.适度开放教学时空,为生成留出空间
时空不仅是物质的,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时空的开放包括:(1)教学时间的开放。课堂教学时间要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操练时间和闲余时间。(2)教学空间的开放。拓宽学习空间,使学生从狭小的空间地带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营造宽松、多样、立体的学习氛围。(3)思维空间的开放。思维从问题开始,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要更多地提倡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突出小学语文教学特色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意生成,盲目生成的现象普遍,而语文课本身的学习被忽视,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仔细思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四)教学中注重生成的有效性 1.诱导质疑,引导学生探究
课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体验情感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难点处、重点处、易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思考探究,生成个性化感悟,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教师在关键处一个开放式的质疑,就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了,不必老师教,自能读书,不必老师讲,自主感悟,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生成的有效性。2.尊重个性,鼓励不同创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
明礼 善学 尽责 阳光 的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悟,让思维在交流中融汇,让思想在交流中激荡,让个性在争鸣中张扬。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并肯定学生对专家和教材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
第四篇:《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实践
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缘由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整合教学资源,遵循“以人为本”宗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生本教育”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所以,构建开放的、互动的“生成性”课堂,尊重学生生命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的设计中来,加强课堂的动态变化,是对课堂实质的一种回归和深刻认识。
新课改以来,虽然出现了很多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重视课堂预设,轻学生的状况的现象。学生仍然学得被动,学得辛苦,表现为:课堂上学生参与不积极,思维不活跃,学习被动、机械,学习效率低下等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独立的思维习惯,缺乏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没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导致学生厌学、高分低能、无创造精神等恶果。我们认为,“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正是新课改倡导的一个落实“生本教育”的新理念,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场”,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研读文本,更要关注课堂生成,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充分尊重课堂中学生的问题生成,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目前,国内各地对动态生成性课堂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华东师大叶澜教授首先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她认为课堂应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提出了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新理念。但是关于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尝试的状态,存在着一些不足:(1)对“动态生成性”课堂缺乏规律性认识,认为生成具有不可预估性,对预设重视不够,而且没有进行系统有效的策略研究。(2)没有探索出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3)在“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上,还没有形成有学科特色的有效调控策略。这些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而不足给了我们继续研究的空间和创新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发展,我们将在吸取他人的成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操作实践层面,探索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对教学预设策略、课堂应对策略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一种开放、和谐、动态、愉快,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师因势利导,创造性、动态性组织教学,对学生生成资源进行精心整合、开发,规避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3.研究的目标、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全面理解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内涵及其特征,并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具体研究内容有:、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现状研究;
2、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内涵研究;
3、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预案设计教学策略的研究;
4、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4.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初期:收集资料、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现状;中期: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研究;末期:撰写论文
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课堂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等方式,试图从理论内涵和实践运用方面探探究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规律和操作模式
5.预期研究成果、形成系统的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研究资料库。
2、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与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
就数学教学而言,生成性资源是指数学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结果等。有研究指出,从教学资源是否由事前预设而获,可分为“有预设”的生成性资源和“非预设”的生成性资源(即动态的生成性资源);从教学资源结果正确与否,可分为错误性生成资源和差异性生成资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对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含义及其结构、类型的统一说法。本文旨在对自己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教学实践作一些尝试性的经验提炼和总结,为便于叙述,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表达为若干类,即错误性资源、差异性资源、问题性资源、原生态资源和生活性资源。这里涉及的不是其内容分类,仅是作为一名实践者的个人经验的归纳,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进。多年来,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如何合理利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研究课题,引领自己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1.借助错误性资源,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理解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一个非线性的流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学生随时会有许多认知方面的错误发生。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出错是学生学习中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错误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困难所在,能够反映出学生思维认知发展水平、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的状态。把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错误当作是一种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应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对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错误,教师若能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重新定位,且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学生就会在纠错、析错和改错中感悟道理、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时,有这样一道应用性习题:“每个瓶子装0.35升饮料,2.5升饮料可以装满多少瓶?还剩饮料多少升?”本题是小数除法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中有关算理的理解以及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再进行反馈交流。结果不出所料,很多学生通过竖式计算得到这样的计算结果:2.5÷0.35=7……5。针对这个比较典型的错误我并没有马上评价谁对谁错,而是把它作为一道判断题,让大家自主分析。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进而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很快地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方法一:学生根据整除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推广,余数5与除数0.35比,余数大于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二:根据实际意义,余数5与被除数2.5比,余数比被除数大,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三:通过验算,用除数乘商再加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在确认错误的基础上,我再引导观察竖式计算过程,结合算理开展分析与推理,找出正确的余数。即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了100,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乘以100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乘以了100,正确的余数应该把5除以100得到0.05。
可见,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它是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是具有特殊教育教学价值的财富,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事实上,只有在“出错”和“纠错”的探究与反思的过程中,课堂才是鲜活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适当的提问来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的冲突,切不可越俎代庖,或把学生引入早已设置好的“思维圈”内。总之,借助错误性资源,引领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理解数学知识,这样的建构是有效的,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
2.把握差异性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形成数学技能
教育心理学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不同,即使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学中不应人为地追求任何一种强制的统一或过分的规范,而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即如我们不仅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一定的“路径差”,还应该给各种不同的意见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在数学教学中,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特别在探究性学习中有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争论的过程之中。在互动对话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同一问题纷纷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情况,教师不应打压这种情况,而要把握时机、利用学生的争论来生成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思考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让学生们在这种思考的交锋中碰撞,在碰撞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入认识、形成数学技能,从而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买5.4米彩带要付6.75元,那么买1米彩带要付多少元?这是在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我采用学生尝试探究的新知学习策略。当学生列出算式6.75÷5.4后,及时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求出6.75÷5.4的商?引导学生想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在反馈交流中,发现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方法一: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变成67.5÷54就会计算了;方法二:根据商不变性质转化成675÷540也可以计算。67.5÷54和675÷540我们都会计算,小数除以小数是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还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呢?上面两种算法中哪一个更简便一些呢?我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中,学生发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67.5÷54简便,因为除数是两位数;观点二:整数除法比小数除法简便,因为675÷540都是整数,所以675÷540简便一些。面对这两种争论,我还是没有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试着算一算。通过计算,学生很快发现,虽然675÷540都是整数,但计算仍然要用到小数的计算方法,它的商是小数,而且540是三位数,所以675÷540不如67.5÷54简便。因此,计算6.75÷5.4只要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作相应移动就可以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认识上的两次不同思路与观点,我让学生充分阐述观点,通过与同伴的争论,直至取得共识。的确,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风格,这是差异性资源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生成的资源悄然流失,而是敏锐地把握并合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虽然这样可能多花了一部分时间,但是学生是在实践感悟中理解了哪种方法的合理性,形成相的应数学技能。正是学习过程中这一差异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方法的对比中获得了合理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计算的技能,从面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3.抓住“问题性”资源,引导学生在认知困惑中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点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果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课堂上,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疑点,并尊重学生的疑问。不要一味地不分情况的“视而不见”或者“打压”,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允许学生对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要循循善诱,并且机敏地发展成为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将学生显得粗拙的问题进行提升并发掘出其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价值。这样,必然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的勇气和创新的灵气。只有充分体现了学生问题的价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才能逐步形成。通过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学生的疑点变成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有效资源。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其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属于规则学习,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内容。教学中我借助实物,以开门见山进行了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以任务为导向,引发学生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欲望,体现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但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只要用长乘宽乘高就可以了。”学生已知道了计算公式了,这节课该怎么办呢?还能进行知识的探究吗?我一时有点慌张,但毕竟已经历了教学实践的磨练,我很快镇定了下来,且灵机一动,用询问的口气问道:“知道长方体体积是怎样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结果竟然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举起了手。“那么你们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长乘宽乘高来计算吗?”“不知道”。这不正是本节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下面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长乘宽乘高来计算的道理。比一比,哪个同学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得到验证?”面对半数学生已经知道的事实,显然出乎我的预料。但由于教学中随即抓住了“为什么”这个“问题性”资源,造成了学生暂时的认知冲突。面对困惑,必然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因而课堂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难或模糊不清的认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某些非预设性的问题,都是“问题性”资源。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以上案例,学生可能经过预习或从其它途径知道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但这种“知道”或“了解”往往是肤浅的、表面的,离开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教师的职责主要抓住“问题性”资源,尤其把关键性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既打破原先的认知平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思考、引导相关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增知识,又长智慧,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4.捕捉“原生态”资源,引导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数学概念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简单地说,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就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巴西学者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数学,即所谓的“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又称“正规数学”)。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加强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的“日常数学”里包含着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儿童特有的话语系统,虽然离“正规数学”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有着儿童“原生态”的、鲜活的认识或语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原生态”资源,常常在不经意中发生。偶发性事件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捕捉预设外的生成因素,特别是善于捕捉学生“原生态”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并说出这样写的理由。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时我想: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会这样讲?好奇心促使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做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做分子,不就像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正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具体阐述理由,才有了如此的精彩,才有了更多学生的认同。学生的“原生态”话语,让学生在形象中理解了有关数学概念。在这样的回答中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
诚然,要使学生接受你的观点,你就必须同学生保持“同体观”即“自己人的效应”。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用学生的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同样的数学问题,老师与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每种思考都可能具有价值。上面的案例,老师对于学生听来似乎很可笑的话并没有给予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继续加以叙述和表达,使规范的数学语言与儿童化的、“原生态”的语言建立起了有效的“对接”,学生听了反而更容易感悟与理解。也就是说,上述“原生态”的教学资源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加深对有关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偶发事件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消极作用,这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巧妙处理。有的偶发事件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往往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一个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5.注重生活性资源,引导学生在知识联系中拓展数学视野
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很多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构主义强调,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儿童和成人对于同一数学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基于不同体检和材料,观念具有不同的形式。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准备了几样不同重量的物品,如一袋10千克的大米,一袋1千克的糖……,通过掂一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一些具体大小的量感。突然有位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陪妈妈去菜场买菜,菜场里都说肉多少钱一斤,青菜多少钱一斤,没有说多少钱一千克的,那么一千克和一斤一样吗?”对于学生的这一疑问,我首先作了解释说:“千克和克是我国现在法定的表示质量的单位,也是世界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斤”、“两”是我国原来通用的表示质量的单位,现在按规定已废除。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习惯用“斤”作为质量单位。”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原则,既然在我国民间,特别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大量使用“斤”这个单位,我认为在有关教学中应该对“斤”作适当的介绍,这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而现在学生的“旁逸斜出”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吗?学生的疑问就是一个联系生活、拓展视野的教学资源。随即我进一步问道:“千克和斤是不同的质量单位,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议论开了。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放了500克的砝码,然后放了放了一包500克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1斤的重量。那么1千克究竟是多少?再具体演示了一下,学生一下子对一千克的重量有了具体的感受。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忽视学生的己有知识水平,那其教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教学片断中,由于学生的疑问成就了教学中拓展知识的有关要求,起到了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要求。由于一部分学生对“斤”这个量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实际的体会,教师适当地将“千克”和“斤”结合起来,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感受1千克的物品的重量。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易于感悟和理解,又促使学生在知识联系中拓展数学知识,扩大相关的视野。
以上是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几点实践总结,肯定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应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灵活变通性、不可预知性和动态生成性,必然会在教学进程中突破教案的原定设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认识差异或错误。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不管是有预设生成的还是非预设生成的,都需要教师专业的实践智慧,尤其是观察决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惟有如此,教师才能把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或错误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