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15 16:0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学习培训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学习培训总结》。

第一篇:课题学习培训总结

“十二五”课题学习培训心得

-------------李红利

参加了“十二五”课题的培训,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在教学中要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返朴归真,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下工夫,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就此谈一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巧问引读

学生能否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理解,从古至今都是为人师者长期探索的内容和“教”、“授”的最终目的。本人认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可以体现教育目的,突出教学重点,实现难点突破,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做到“巧问引读”。

所谓“巧问”,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步骤、有目的的提问激发想象、引导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问”在层次、步骤和目的中突现一个“巧”字,讲究的是提问的技巧,提问的艺术。“巧问”可以启迪思想,发散思维。通过提问,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

二、以情激情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应把自主研读和合作研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抓重点句、关键词合作研读,讨论、品读,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读中激发情感,适时适度的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2、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把学生的信心树立起来,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教学中。

4、联系实际拓宽交流。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角色意识,构成真实的课堂交流学习情景,让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整合。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牢固树立以学为本的理念,以重教转向重学,“以学并教,顺学而导,”大胆试验,加强研究,转变评价标准。我相信通过努力,使自己更深入思考课堂,更规范的实践课堂预想,我终将铸就高效课堂,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变成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第二篇: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总结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总结

2013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1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

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三篇:综合性学习课题总结

综合性学习课题总结

-----------综合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以语言、概念、数字等抽象的符号作为思维材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按顺序进行线性思维;形象思维则是以表象和形象材料作为思维对象,通过联想、类比,想像进行直觉的整体思维。从儿童到成人,从艺术到科学技术,形象思维是普遍存在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不仅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观察

观察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人们科学研究,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科学的观察做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的观察获得以经验(表象)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改造。

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要从培养儿童对观察的兴趣和深入细致观察的品质,使其形成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把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深入细致的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用图像表达出来。

1、多方位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

在美术教学中,不是从临摹开始,而是从观察开始。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从各个角度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材料、静态、动态等特点,在头脑中建立和丰富表象。如教学《设计手套》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了各种手套,有巴掌式的,五指分开的,指尖露出的,有花色的,有小动物图案的,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单种颜色的,有布做的,毛线织的,皮制的,教师让同学挑自己最喜欢的手套戴上,讲一讲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双手套?把理由讲给同桌听,通过广泛的参与,学生们充分感知了手套,建立起丰富的表象,绘画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2、利用观察日记。儿童绘画日记就是儿童用语言文字配合图画,记录一天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绘画日记,可以丰富表象积累,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随着对美术教育的不断探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美术并非一种单纯的学习形式,它涉及培养创造美术形式的能力,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将美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学生要想得到这种能力,就有必要借助语言,使关闭的心灵敞开,再把越来越多的东西置入语言。虽然语言现在或将来都不能取代视觉,但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视觉感受,促进视觉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绘画日记”是语言文字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对表象动口(形象思维)客观事物---→感知(观察)—--→表象 转化为语言(两种思维)|←—------—感知—---------→|←----------两种思维---------→----→绘画技能的训练与形成—--→美术作品 “绘画日记”

--—→写作技能的训练与形成——→文字叙述

|←————————--———两种表达—-------————————→| 绘画日记不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习惯,丰富生活经验和表象积累,并且还学会用绘画和语言两种方式来表达思维。

(二)想像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力。想像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想像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的阶段,想像出最终的结果,这是想像具有创造性的缘由。康德说:“想像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再造想像在各科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阅读文艺作品,要能把文中描写的情境、人物、情节等一幅幅生动画面想像出来。静止的画面表现的是瞬间的情境,我们就让学生猜想这幅画面以前和以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把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想得更具体一些。

在综合活动课上,教师通过“感知─→想像─→分析─→巩固”等基本环节,根据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感知课后,先启发学生开展想像,使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清晰的再像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理解课文内涵、写作方法等,最后进行练习与巩固。为再造想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把自己所想像的某一个片断描绘成图。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再次引导学生想像。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忠于现实的一面,也要培养学生敢于想像,敢于幻想的一面。要给学生留下想像的天地,让他们在这可贵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自由翱翔。

在教《海底世界》(美术)时,先问学生:“谁见过大海?大海是怎样的?”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对大海的感知经验介绍给大家。然后又问:“那么你们知道海底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感到好奇了。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的?②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状组合成的?学生回答:有圆形的,一半圆形的,椭圆形的,还有扇形的等。③我们都没有到过海底,你们闭上眼睛想想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一分钟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纷纷把自己想像中的海底世界兴高采烈地讲给大家听,有的说海底紫色的,有的说海底是五彩缤纷,有色彩斑斓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动物。还有的说:我还听到海底的动物正在开会呢。好!现在就把你“看到”的海底世界写下来,画出来。

在美术课上,教师把绘画要求讲解完以后,让学生画,画好的作品教师把学生展示出来,让大家都来说,以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如:画《我的房间》,学生把自己的房间用水彩笔描绘出来以后,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你的房间里有哪些东西?你能用上方位词来说一说吗?什么地方有什么?这样教师逐步引导,让思维插上翅膀,给学生广阔的想像天地。

想像作文的关键是获得丰富的形象材料。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丰富的形象材料,就要特别重视对想像的引发。想像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从而点燃思维火花,使各种表象相互沟通,相互结合,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如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又大又绿的草塘,美丽宽广的草原,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神奇的双龙洞等景物。

研究体会:

1、更新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教学过程必须从只重视抽象思维转变为把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儿童到成人,从文艺艺术、科学技术到日常生活,形象思维是普遍存在的,它广泛存在于各科教学之中。两种思维结合,不仅可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内容变得易学好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只有两种思维结合,才能把培养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这是符合学生心理、生理水平,及时开发智力和各科教材内容的综合利用率。它改变了学生只从一个角度分科思考问题的定势思维,形成各角度的创新思维方法。

2、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强化学生对事物表达法,为写话、作文打下良好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时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心理状态时有发生,但决不能因为美术是视觉艺术而放弃课堂上的言传,言传是为了加深感受。语言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美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而美术欣赏力的提高又利于学生进行更高级的艺术活动,高水平的艺术只为他们的审美眼光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国度,在这种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不断提高,为整体素质的各个要素都得到发展,人格趋于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关键。创设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运用知识,真实地把所看所想用语言和美术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保持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评论作品的语言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心理学看,良性情绪状态下,大脑感受力强,神经活力的灵活性,易于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对智力的激发为正激发,相反,当情绪低落时,智力因素处于抑制、迟钝状态,没有正常的感觉能力,思维吊滞,肤浅。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身心是解脱的、自由的,心灵是敞开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双向交流的,教师也不再是“一锤定音”。

“把美和艺术带进生活”,必将成为21世界教育课程的一大目标。学校美术教育同样也将面临着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反思。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学校美术文化的价值,是在于能促进人们尝试多种可能性转变,外化表达自己的艺术创造智慧、才情和勇敢精神。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人才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深化对校情的认识,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紧迫感。作为学校来说,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主人更是责无旁贷。

二、概念的界定:

1.真善美:真善美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既表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同时又代表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教育学生认识自然、社会与人即为素质教育中的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素质教育中的美;素质教育中的善则是上升到美的境界的手段与过程。真善美三位一体,是素质教育中目标、手段、价值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就表现为教学生求真、向善、唯美。

2.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上。

三、理论基础:

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互助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质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2.陶行知先生作为育才学校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创办育才学校就把“真善美合一”作为追求的目标,他认为“真善美合一”的教育思想有以下特征:①教育必须符合其本身的客观规律,“教人求真”,既要教人探求真知(自然真知、善恶真知、美丑真知),也教人坚持真理,捍卫真理。此谓“真”。②教育既必须顺应社会进步,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信念和规范准则,同时又更要特别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即“善”。③教育必须以优美感人的形式和谐统一地体现其内容,使人的感官或情感达到健康的、积极的、使人感到愉悦的享受。是谓“美”。在追求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过程中,陶行知首先强调的是“真”,他认为只有首先具备了“真”,才有“善”和“美”,才有真善美的合一。因此,他极力主张:“老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构建真、善、美的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不只是读、写、算等方面可以测量的认知和技能上的发展,他们还从学校的环境、校园生活、组织制度、校内人际关系及学校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获得没有显现出来的、潜在的价值与规范的陶冶。这些潜在课程,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突出作用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其二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三潜力开发功能: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其四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应该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对“真善美”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真善美”和谐校园人文环境的研究和“求真务实”教风学风的研究,探索建设以崇尚“真善美”为主题的和谐校园的可行途径,构建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营造和谐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同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并形成“真善美”的校园文化和办学思想。

2.研究内容: 通过实施德育互动教育,形成“师生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学校和谐德育特色,寓德育于活动中,坚持德育科研,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建和谐教育网络。

立足课堂教学,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培养“求真务实”教风学风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性经验,构建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以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构筑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领导老师关系,创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

五、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学习关于“真善美”和谐校园建设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加深理解,指导我们建设“真善美”的和谐校园。

(2)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加强学习、悉心观察、大胆实践、研讨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

(3)经验总结法:在学校和谐德育工作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从理性高度总结实践的经验,形成和谐校园的教育思想,提炼培养“求真务实”教风学风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性经验。

2.研究对象:七年级学生

六、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序地开展了探索与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三位一体,打造“真善美”和谐德育特色。

我们通过人性化管理的实践研究、创办家长学校的研究、利用社区德育教育资源的研究,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校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打造了“真善美”和谐德育特色。

1.实行人性化管理,调动师生能动性。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理念下,在教师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展理论研讨、学习活动,提高教师师德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基而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学习,以便更好地培育我们的学生。同时,借助快乐成长讲坛,开展经验交流,举办主题为“争先进位,以爱心谱写新乐章;达标升级,用认真开创新天地”的师德演讲比赛。我们把握契机,开展诸多师德业务能力展示、评比、竞赛活动,并且一如既往坚持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评选制度,以榜样、先进激励全体教育工作者,以正确的师德导向引领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师德行为,不断优化我们的德育方式2.创办新父母学校,倡导父母孩子一起成长。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始终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学生父母全面接受家教观念、家教知识、家教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怎样家教,学习怎样做一个新世纪的新父母、好父母。

我们还定期举办家教学术交流,让专家和父母、教师面对面,共同探讨与分享家教过程中、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喜悦与困惑,针对父母和教师提供的典型性案例,一一分析诊断,寻找能够更好的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每次举办的专家讲座,在父母中间开展了“听讲座、写感想”学习反思征文活动我们向父母传递了先进的家教观念,提供优秀的家教方法,推广了我们父母的一些优秀家教方法。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新父母学校委员会的作用,让父母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我们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商讨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每次活动,急家长之所急,解家长之所惑。各年级、班级定期召开年级、班级父母会议,聆听父母心声,加强教师、父母、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了解,共同为家校有效合作出谋划策。

3.整合社区资源,丰富实践空间。

我们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我们充分利用周边及社区的各种德育资源,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积极拓展体验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二)立足课堂,培养求真务实教风学风。

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风学风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师生的思想行为,增强凝聚力,还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一手抓学生养成教育,培养优良学风。在课题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教学学风。

1.抓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良好教风。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教风正学风才浓,因此,我们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使课题组老师形成良好的教风。

(1)抓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利用各类集会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重学习、立师德、树正气。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素养,强化敬业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抓教学业务培训,加快专业发展。

课题组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造就了一支业务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课改需求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抓学生养成教育,培养优良学风。

我们始终把学风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线”,紧抓不放,常抓常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入手,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地原则,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三)以人为本,营造“真善美”和谐校园人文环境。1.建设人本的管理制度。

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各类奖励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等。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既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近年来,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了一系列人本的管理制度,使得学校真正实现了依法治校,并逐渐向以德治校的境界发展。

2.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

结合书香校园建设,我们让书香伴随学生茁壮成长,用书香积淀教师生命底蕴。校园环境和氛围是一种语言,蕴藏着巨大的潜在教育价值。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绿地、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书”。在环境建设上,我们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学校环境的合理布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积极构建书香校园。另外,我们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发展的舞台,诗声琅琅诵经典,书香浓郁读书节,都让学生的生命因阅读而变得更加精彩!

书香校园的建设除了需要有一支乐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学生队伍,还需要打造一支敬业、合作、学习型的教师团队。为此,学校专门开辟了新教育实验工作室,成立了“教师书友会”。老师们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根据计划,每位教师每两个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摘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并能认真写好读书心得。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沙龙、随笔交流研讨活动、读后感评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读书激情之中,教师的生活因读书而不断亮丽、充实起来。与此同时,学校还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开设研讨座谈会,让教师与大师对话,与名家交流,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3.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

(1)营造融洽的同事关系。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倡导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在教师团队中提倡四种精神,即:“双赢共好”精神、“相互借助”精神、“自觉协调”精神和“交替引领”精神。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实现智慧共享;通过校园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合作组捆绑奖励,实现成果共享;通过不同类型骨干的培养,实现每个教师都优秀。

(2)营造融洽的同学关系。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同学间的健康交往,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学校成立了“红十字爱心基金会”,每年进行募捐活动,资助贫困生,让贫困学生深切感受到来自同学的情谊和集体的力量。通过成立“学习互助组”,使“学困生”在进步中感悟同学的真情。

(3)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能够从关注生命发展的角度审视教学,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百名师生结对子”等活动,使教师给特殊学生以更多的关爱。

(4)营造融洽的家校关系。积极开展莫愁新父母学校活动、“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也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对学校的支持。

4.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和谐校园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也必然要求学校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教育设施和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活动载体,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益。开展了一系列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学生们也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这些平台中茁壮成长,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研究成效

1、学校方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学校的各项工作围绕本课题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敬业爱岗,热爱学生,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井然有序。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优化了学校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益。

2、教师方面:

课题组老师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崇尚“真善美”,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一支敬业奉献、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3.学生方面: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能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教师结下了纯真的友谊,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分数,学习更是一种品质的训练。同时,通过本课题地研究,课堂上也更加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在课堂上真实的表现自己,逐渐成为了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人。

七、研究后的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已告一段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1、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和谐发展。

3、传统的定势氛围较浓,对研究有客观性的压抑和排斥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的打算:继续巩固发展实验成果,进一步深入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和谐氛围更深入人心,真正起到推动我校工作发展的作用。

评论,观念,各有不同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第五篇: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作为国家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本人收获较大,获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

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5.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培训,感到了自己的理论薄弱,理念滞后,思想境界不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放松学习,对教育前沿理论缺乏了解,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

教师:黄安敏

2013年1月

下载课题学习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学习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美术兴趣课题总结

    龙坪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课题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情感诱导,激发学生......

    合作学习课题实施总结

    “同伴合作、师生互动 ”课题总结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

    研究性学习阶段性课题总结

    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研究阶段性课题总结 指导教师: 蔡腊梅 课题组成员: 冯彩仪龙镇希 冯晓谊 萧志杭 曹晓颖麦昭颖曾敏珊冯晓雯等共计46位同学 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个城郊型......

    合作学习课题总结计划

    在“以生为本、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 究的课题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及意义 在“以生为本、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已经开展一......

    自主学习模式课题总结

    自主学习模式课题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当今社会,学习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只有树立自主地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付诸行动,个体才不会被淘汰,从我们学校学生实际来看,......

    自主学习模式课题总结

    《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课题 中 期 报 告八年级数学课题组《自主学习》课题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当今社会,学习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只有树立自主地终......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篇一:“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小结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永乐小学 吕 蒙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

    培训学习总结

    培训学习总结 使每一位教师进一步转变了教育观念、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完善了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