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历史复习教学
初三历史复习教学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下一阶段复习思路
高淳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沙志援
当前,我县初三历史学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校之间呈阶梯状分布、班级之间均分最高是最低的2.44倍、学生之间差距犹为明显。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不牢。错别字泛滥,导致丢分严重;许多学生涂卡不规范,甚至不涂卡;不在指定区域内答题,超出限定区域答题;不按顺序答题,小题次序混乱;订正时乱涂乱画;答题不精准,或丢三落
四、或画蛇添足、或答非所问、或网络语言化;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不写书名号等。
2.方法不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审题能力欠缺,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基础知识不扎实,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出不来,历史专有名词的词汇量不够,随意发挥,乱抄书现象严重。相近、相似的知识点,以及历史与思品学科中相近、相似的知识点,分辨不清,不能很好地区分。
3.能力不够。学生分析、论证能力欠缺,表达(描述、阐释)能力欠缺,宏观看待历史、整体认识历史的能力不够。判断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和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表述能力较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学生没有正确处理好考试时间分配关系,也没有合理安排好难易题目的解答顺序。答题匆忙、来不及做最后一道题,没有时间检查和复查,来不及涂卡等。
4.训练不足。前一阶段,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发挥学生主动性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动手、动脑少了,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量的训练。
5.资料不全。教科书、复习资料、备考资料有的不完整、不成系统,有的凌乱繁杂,平时及考试时毫无头绪。
6.指导不得法。总是把“教什么”和“怎样教”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对于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许多教师仍热衷于对教材讲到、讲全、讲透,没有做到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下一阶段复习思路
1.教师要细心,要严密复习计划、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不能把学习变成简单的对考试的应付。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严密计划,决不要因为考试检测而随意打乱计划。二轮专题复习,要做到纵向梳理,横向联系。纵向梳理要以专题的主题为发展线索,以“考试说明”所列考点为基础,理清有关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阶段性历史特征;横向联系重点说明各历史发展阶段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历史规律,使学生能说出得到的启示。
2.教师要有“兼爱”之心,面向全体,重视基础
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生乐学、会学、愿学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分类定位很重要,据某位考试专家统计,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试卷,有70~80%的知识点是年年要考的,而且又有70~80%的试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要分层教学,对有些同学,我们不能要求过高,要会运用田忌赛马策略,狠抓基本分。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对一部分学生,我们一定要降低难度、放低重心,要“不离不弃”。
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历史考试永恒不变的主题,基础知识是思考、理解各种问题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开卷考试的试题,形式上都求新、求变、求花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会落到考点范围之内。60分的卷子,除了有3分或不到3分的题目要靠学生临时发挥,具有开放的性质之外,可以说答案均能在我们县设计的考点解读中找到。2010年历史有264个考点,就象264个
人,学生复习考点就象认人,不能只看衣服、鞋帽,我们只有记住了这些人的面孔、音容笑貌,才能说真正认识了他们。这样,无论他将来穿金戴银、西服革履还是光膀赤脚,我们都能一眼认出他来。
3.教师要使学生能静得心下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历史学科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在这里,审题是关键。学生在答卷时,失分的地方不一定都是因为不会做而造成的,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对有些问题想当然,按思维定势理解,不认真读题,遇到所谓“熟题”或“重现题”时,不顾条件与问题的微妙变化,动笔就写,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或心定不下来,刚看了题目的开始,就急于下笔,所犯错误五花八门,文不对题。
要教会学生审题,第一,一定要看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和年代非常重要。第二,找出题中指向性非常明确的“关键词”,一定要将提示语、限定语、设问语分清楚,准确、完整地获得有效信息。第三,要重视标点符号,特别要注意材料中的省略号、分号。对于表格类材料一定要注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不能仅从一个方面来比较。
4.师生都要有恒心,要坚持做好强化训练、针对训练、限时训练
通过强化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沉着不乱的临阵心理、顺畅的手感、熟练的答题技巧。在课堂上,要大做有助于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题目,绝不做偏题、怪题、难题,不搞题海战术。要使学生脱离题海,只有教师先跳进题海,教师要博览群题,要精挑细选,习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在给学生做之前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注意训练的针对性、适度性。将错题及时整理,反复操练,教师要多读各地中考考试评分细则,找出答题的技巧和每一个考点的关键字词,通过适度的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强化训练要限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步加大题量。选择题训练:讲清训练意图;迅速阅读、理解、判断;限时:15分;在训练中,老师不时提醒时间与作答题量,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并排除来自老师的有意干扰。先速度后质
量;及时分析评讲。主观题:一题限时7分钟;教师提醒时间、进行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两题同做,有间歇1分钟休息;两题同做,无间歇;训练检查修正:限时,提醒方法;讲解时要求格式,要求重新组织答案文字。
5.教师要处处留心,要关注热点问题、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
要关心时事,把握热点。历史离不开现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古为今用是学习历史的一个目的,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历史考题中体现出来。还不要忽略南京地方特色,周年纪念等。
首先密切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对于已经确定不考的内容,要丢弃。探究性、开放性、灵活性的试题比重逐渐加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积累,多进行探究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运用史料、图片设置情境,图文并茂。这是近年来中考中体现的又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复习时大家要注意图的记忆和识别。必要时可以将《考试说明》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图片在课本中找到,集中起来认识他们,进行专题的复习,同时还要注意历史地图的识别。
6.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信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教师在复习阶段和迎考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复习氛围,不断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要破除大局已定的观念,下面应该是初中阶段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成绩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一份收获必须付出一份耕耘,使全体学生树立信心。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使他们破除麻痹轻视心理,开卷考试也有区分度,必然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容易误解的地方,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针对网上阅卷,老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要按中考模式进行综合模拟考试训练,特别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涂卡练习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另外要分配好两门学科的答题时间,做题要先易后难、确保“利益最大化”。
第二篇:初三历史教学及复习浅谈
浅谈如何做好初三历史复习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常书明
我是一个普通中学的历史老师,从1996年从事历史学科教学至今已经15个年头,期间有9年时间从事毕业班历史教学,所教毕业班的历史学科,在辖区20多个学校的历年中招工作评比中均获得九次第一名。
作为中招考试统考科目之一的历史学科,如何做好初三课堂教学,并做好期末复习工作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苦练基本功,解读教材,转换思路,首先,作为毕业班的历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整个初中历史教材,要做到了然于胸,对每一单元的标题、每一课的课题、每一课的页码、每一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等都能够准确的把握,其次要超脱教材,对教材的把握虽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停留在教材本身,要真正站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认识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每一个插图,每一行小字,它们的目的,它们的作用,都要认真思考,仔细审视。每一次解读教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和再提高的过程,更是自己思想和素质成长的过程!
从对教材的重新解读中,要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所担负的责任:历史课,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来不断的改变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这也是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结合吧。
二、“激发兴趣”——演讲历史
说实话,历史学科尽管纳入到了中招统考科目,但各地各校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总不由自主的将其视为副科。兼职教历史的教师大量存在,而历史课照本宣科的现象屡见不鲜,历史学科的课时量计算及在中招统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偏低也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如此,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也属必然。而这样,要使学生学好历史,并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东西,我们历史课任教师重任在肩。
激发学习兴趣,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几乎所有的老师在介绍经验、总结发言中常常会提到它。但是,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各不相同。初三毕业班学生,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已经不能靠那些低年级所用的什么人物故事、图片以及课堂的气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我个人认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主要的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挖掘动力源,动力,能够激发他们最大的学习兴趣。历史学习的动力源挖掘好了,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也能带动其他各科的学习。
我的做法或许很不成熟,但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就是,我把历史课教学实际上分了两部分:历史教学和历史演讲。其中,历史演讲占去了历史课整体教学的近三分之一。在历史演讲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大量的课外知识把历史演讲分为:历史人物演讲、历史事件演
讲、历史与现实演讲等等,并把演讲也分开为两部分:教师演讲和学生演讲。在演讲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感受到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和思想的精华,仿佛经历了一个个真实的事件,在事件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去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历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和最盼望的课。
三、改变教法以学代教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还不断改变自己的教法,少讲少说,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分析。我主要采取的是“渐进式阅读教材学习法”。第一步,先看课文题目,并根据课文标题,闭眼思考这一课可能的内容;第二步,限时快速阅读教材,阅读时包括小字、注释、插图等都要顾及到;第三步,根据阅读情况,快速寻找自己认为的问题和重难点并进行罗列;第四步,根据罗列问题,独立寻找和思考问题的答案,并自行归纳;第五步,对找不出和归纳不出的答案,同桌讨论三分钟;第六步,教师帮助及点评总结。这种方法给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四、把握结构夯实基础
我的做法是,每一课学完后,让学生学生自己找出知识点,老师和全班同学互为补充,然后统一印发,人手一张;一个单元学完了,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线索,一本书学完了,梳理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然后根据结构和线索,学生相互提问
知识点,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础也对知识的把握有了整体感,使学生的学习信心有了很大提高。
五、分析中招强化训练
历史开卷考试,尤其是近几年的开卷考试发生了很大变化:出题更加灵活、覆盖面更宽、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我在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和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对中招进行分析。特别是分析07、08、09近三年的中招试卷。对出题类型分析,以确定那些是固定的题型,哪些是可能变化的题型;对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分析,以大致确定其出题比例,使复习时把握主次轻重;对热点题型分析,以确定复习的题型重点„„当然要对中招彻底分析,我相信很多老师做过和我类似的工作,在此不再赘述了。
我对学生的训练是从四月初开始的,因为中招历史考试时间较短,加上内容较多,如果不加强训练,将会使很多学生不能适应。所以,我主要从时间和正确率方面来加强对学生应对中招的训练。训练方法我也不一一例举了,简单说就是时间由长到短,从50分钟到30分钟来完成一套试卷;正确率从不要求到80%。经过15套试卷的训练,在学生充分掌握了重难点和知识点的情况下,学生将能够完全适应中招历史考试的要求,也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踏入考场。
以上仅仅是自己的几点体会,仅代表自己的观点,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批评指正。昨天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在教育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我将牢记责任,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在教学教学工作中谱写新的篇章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常书明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changshuming@qq.com
第三篇: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李丽
讲好历史复习课,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一项一般是比较乏味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历史教学及复习反思如下:
复习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我在进行《屈辱、抗争和探索》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近代史为平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另外,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假设你是某位历史人物,写一篇日记。你应该注意把自己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注意史实、阶级立场和逻辑关系。这样不仅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而且锻炼他们阶级分析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四篇:初三历史复习秘籍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秘籍
一、关于预习对《中考宝典》的提示,在课本上划出问答题的内容,并要写上问答题的题目 2 认真完成《中考宝典》的题目。想争取优秀成绩的同学就自觉完成问答题
二、关于上课
1预备钟响后,各同学要迅速回座位并安静下来。由科代表组织读书、背书。参照《中考宝典》上的考点解读去读、去背。注意要循环、反复地背才能记得牢固。不准迟入课室,只能学生等老师上课,不允许学生比老师迟入课室。
3每周小测一次一星期所学考点(利用周六日),要求独立完成,遵守考试纪律。随机抽问或者全班默写上节课的问答题。随机抽问时无关同学不得做提示。否则,按答不出处理。凡是答不出或者默写不过关的要将问答题抄5---10次,必要时还要到老师处补背书。5 上课期间要服从老师的指挥,做好笔记,该开口就开口,该记笔记就记笔记。不能做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的行为。
三、关于作业书写整洁、端正,格式规范。
①凡是问答题要分点列出,并且各点的数字符号必须对齐,要达到卷面美观。否则,做到令老师满意为止。
②凡是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在题号的左边,要方便老师及时批改和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2 依时缴交。必须在第一节上课前交给老师。组长、课代表绝不能因为个别同学迟交作业而延误了全班交作业的时间。对缺交作业的同学,科代表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必要时会反馈给家长。
四、关于课后复习
1按照关于作业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背熟当天、当周的所有问答题,做到知识点要天天清、周周清,不能留手尾到下一天、下一周。温习当天、当周做错的题目,注意反思错误的原因。温习当天、当周老师评讲过的题目,熟悉每类基本题型的基本答题方法。
五、关于早读
由科代表组织读书、背书。参照《中考宝典》和复习提纲的问答题去读、去背。注意要循环、反复地背才能记得牢固。
六、关于测验
1每星期单元测验一次。(50分)老师将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组织补测或者抄书、背书。为增强学习的效果,老师评讲试卷时,同学们必须用红笔更正,将正确的答案用红笔写上。
第五篇: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
西部大开发与历史学科知识的结合点(1)历史上我国对西部的开发和管辖(2)西部大开发中要正确处理好哪些问题
(民族关系、国防安全问题、国民经济发展问题)(3)西部开发的具体措施(4)有关祖国统一的问题
(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5)香港、澳门回归
(6)历史上我党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意义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3)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史地结合、政史结合、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西部大开发、祖国统一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外史知识结合,灵活地有联系地再现知识的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西部开发与祖国统一 2.难点:西藏、台湾问题
(三)教学设备
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完成课堂复习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
借鉴魏书生教书育人经验:采用“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
(五)板书设计
一、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
二、祖国统一问题
1.历史上我国对西藏的开发和管辖 2.历史上我国对新疆的开发和管辖 3.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香港、澳门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及顺利回归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到目前为止,我们初三已经复习完中古史二册,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世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共六本书,完成了第一软复习计划,从今天起,我们开始第二轮专题复习,这一轮复习要做到古今知识点的结合、中外史知识点的结合,更要突出与现实相联系的热点问题,请同学们将书本、讲义、资料准备好,便于我们一边复习一边查阅相关的内容,同学们手中拿到了一份课堂练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配合练习题重点复习西部大开发与祖国统一这两大热点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边思考边完成练习一、二(教师利用这个时间板书本课标题)
一、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
学生完成练习的同时,教师巡视教室,查看学生的做题目的情况,将错得多的习题讲述一遍,做的好的习题结予表扬,然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做好双边活动。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西部及大开发的情况?
学生: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西南二大地区,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湖北省的恩施苗族两个自治州也划归“西部”范围。小结:回答很好,给予表扬
其中面积最大的的省:新疆、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四川
学生: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4%,人口密度不到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一半。提问: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比东部地区落后,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学生: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形复杂而封闭,自然条件恶劣,黄土高原更以水土地流失严重而闻名于世,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水资源制约,土地荒漠化、冰川后退,河流断流等生态问题特别突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高寒”是其发展的首要不利因素等。
教师小结:并可补充,中国历史是一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史。正因为西部区位条件不利的因素多,我国更要加快对西部的开发建设,这对保障边疆安全、巩固边防意义重大,西部地区可开发的前景远大,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有丰富的矿产、能源、旅游资源
西藏羊八井地热活动区,目前就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独特的自然景观:大漠风烟、雪域高原、岩溶地貌等。著名的文化遗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莫高窟、乐山大佛、都江堰、布达拉宫、塔尔寺等。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大开发的重点,还可提问:同学们去过上述哪些地方?给大家描述一下。
去过西安吗?商朝时势力最大时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西周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陕西西安西北),三国两晋面北朝时,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定者长安(西安),隋唐定者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大型艺术群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艺术宝屏,有战车、陶马、兵俑等。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可指导学生看古代史一册P128)提醒学生是会考必须掌握的重点。请一位学生回答所做习题之答案,正确的不再重复,错误的纠正。
提问:近代史上这一地区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具体史实有:学生:1864年,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870年,俄侵占新疆、英国进犯滇藏、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913年,英国在中印东段边界炮制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这一地区仍然存在危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安全问题上,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原因是什么?提问:
学生:在旧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到90年代初,全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
教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联系世界史所学知识,请大家谈一谈美国的西进运动 学生:回答练习题中的习题。19-20世纪初,美国西部开发发生了著名的西进运动,要求学生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
教师总结:西进运动的过程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侵占他们土地的过程,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西进运动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得美先于法、德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宅地法》的内容和作用请学生回答:
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1861-1865年)南北战争(提问): 美国西部与中国西部比较异同。请学生回答: 美国西部开发与中国西部开发的目的也不同。学生:
美国:为了北方资本家和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扩大领土,扩大殖民地。
中国:为了使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提问: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美国在开发西部的早期,由于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问题,出现了“黑风暴”等生态灾害,南美大国巴西当初对亚马逊流域的开发事与原违,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致使目前亚马逊森林每年以5%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请学生回答从美国西部开发中可借鉴什么有益的东西?(略)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有: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提问:世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学生可查阅有关回答:联合国公布的材料显示,当今世界人口、贫困、粮食安全、水资料、植被保护、能源等问题日益严重。举例: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在发展中国家,有24亿人缺乏最基本的用水卫生设施,到2025年全球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啊!讨论:(1)请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2-3条合理化建议?
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视发展科技、教育、重视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两个文明一起抓。(教师总结)
(2)想一想,我们青少年学生可以为缓解严峻的资源形势做些什么?
学生:要从小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要从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等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并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做斗争。(教师总结)
二、祖国统一(板书)
1.西藏问题:是指境外反华势力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等种种借口妄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的图谋。
用史实说明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部分知识学的不错,回答正确,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52周年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提问:一五期间,兴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青藏铁路从格尔木—拉萨;西宁到格尔木一段已经通车,联系近代史,19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进犯西藏、但遭回击。1913年,又炮制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政府和以后的历代政府场不承认。填空由学生回答,教师不再重述。2.新疆(板书)
提问:西域指什么地方?两汉时,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主要受匈奴控制。学生回答填空题,教师指出错误的。3.台湾(板书)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 提问:历史上的台湾曾几次与祖国分离,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里来的?反映出什么本质问题?
学生:历史上台湾曾两次与祖国分离,第一次是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打败盘距台湾38年的荷兰入侵者,1662年,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第二次,1895年,德政府在中日《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反映出中国人民不允许分割中国领土的民族决心,说明中国人民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的光荣传统。(教师总结)
自由讨论:
1、你所了解的台湾,说说台湾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日月潭是最大的湖泊,建有日月潭水电站,这里风光绮丽,是游览胜地;台湾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宝岛,森林资源丰富,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等。台湾全省2200多万人口,居民中以汉族为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台湾是典型的岛屿式外向型经济,2、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自由发挥),教师可总结
3、中国政府多次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谈谈你所了解的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教师总结,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又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前提。学生回答题目,教师指导
4、香港、澳门回归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教室、总结,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香港是以自由港和服务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澳门实行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是高度外向型经济,他们的发展事实已充分证明了港澳地区与祖国大陆加强经济联系的必要性,台湾与大陆尽早实现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提问: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了解了祖国的西部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了解和认识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 同学们从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锻炼?
学会了知识点的中外结合,古今结合,锻炼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将练习题中未掌握的习题再巩固记忆,也可同桌之间发扬协助精神互抽互背,当堂巩固。
四、布置课后思考题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