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与反思
主动参与,实践创新
织里实验小学方勇
信息技术教学应以信息社会的不断改革创新为基础,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
两种回音:
《规则的图形》一课,是以Windows画图中的画矩形、画椭圆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会矩形、椭圆的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挖掘内容深处的能力,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探索、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我是这样设计进行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出示电脑绘制的《我的学校》图片。
师:同学们,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1:这张图很美。
生2:大门和楼梯画得很形象。
3:还有一个个的窗户看上去很明亮。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相信通过画图软件你们也可以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师: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共同合作,绘制我们的学校。比一比,哪一小组的画法是最有效?
(学习小组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读着书上的步骤,有的动起鼠标,气氛积极浓厚)
师:哪一个学习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
生1:我觉得窗户的形状是矩形,所以我选择矩形绘制了这么多个窗户。
生2:我用椭圆画了屋顶,然后把下方的边擦除了。
生3:我画的窗户是蓝色的。
师: 告诉大家,你的蓝色窗户是怎么画的呢?
生3:我是这样画的: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就画了一个矩形,接着填上色颜料。
师: 你的方法不错,谁还有别的方法吗?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
(一位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
师: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生1:原来选择第二种矩形就有颜色了。
生2:我发现了,第一种是没有颜色的矩形框,第二种是有颜色的。难怪我刚才画的窗户没有颜色呢!生3:我还知道,画椭圆时也可以选择第二种就可以有颜色了,我要给我的屋顶涂青色。
师:同学们,你们会发现,会实践,这样做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赶快把各种图形拼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吧!相信动起你们的手,美丽的学校很快就会出现。
三点思考:
1、兴趣是通往学习的大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心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与单调的练习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眼。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要学,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
2、教学时,首先出示老师画的一幅校园风景,学生自由评价,由此引出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实物描述让同学门自己去摸索绘画所需要的工具,从而使学生主动去认识一些电脑绘画中的基本操作工具。找到了这些绘画的工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去尝试这些绘画工具与实际生活中的绘画工具有什么不同地方。通过欣赏实物——我的学校,也让同学们有一种想用画笔画下这美丽学校的愿望。在作画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先从最基本的开始,首先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学生一步步地进入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会因为太多的困难而中途放弃。拼图、创新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绘画,拼图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了。步步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忘我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绘画的知识学到了手。
3、采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式,学生通过自学、互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智力上互相激荡,情感上互相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价上互相检查。学生在使用矩形和椭圆中,自由发挥,使学生在自我开发潜能中,逐步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探索自己的学校美景创作。学生自学后汇报学习成果,采取现场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学以至用,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形状的矩形以及椭圆进行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学生通过自学、互学掌握了矩形、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课堂操作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2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
授课人:刘萍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深深感受到,要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遵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必须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提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正确兴趣,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游戏课当中。现在就针对我所带的四年级信息技术设计了《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及声音的播放控制。(新授内容)
2.实践应用插入图片、背景、设计版式、艺术字、自定义动画(已有知识),制作声形并茂的配乐古诗演示幻灯片。【教学设计】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是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PowerPoint的制作技巧,所以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利用“对抗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会发现配有音画效果的朗诵显得更好一些,从而产生制作这样的作品的欲望。
二、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制作配乐古诗所需的工作,明确本课所学内容----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在其中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四、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互相点评)。【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次对抗赛,行不行? 生:行。
师:比什么呢?比朗诵古诗!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请两位同学来朗诵古诗。)
师:该轮到我了,我可有绝招。(教师配合制作好了的《望天门山》课件来朗诵。)怎么样,我和他们谁朗诵得更好? 生:老师的好,因为老师的朗诵有音乐、有配画。(可能有的同学会指出比赛不公平,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作品来配合,他们就可以超过老师。)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个这样的作品,然后我们再来一次对抗赛,看同学们能不能超过老师? 生:想!
师:好,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配乐古诗的制作。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选好古诗;理解意境;配好画面;选好音乐;设置动画;分工合作等。
师:选古诗、理解意境、插入图片我们已经在前几节课学会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想怎么学呢?是想自己学还是由我来教?
生:自己学。
师:你们想怎么学呢?
生:我们小组研究学习;我们看书来学习;
师:老师这里有几首背景音乐及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及图片来学习吧。别忘了老师也是你们的好帮手。开始学习吧。
(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能说说怎么学的吗?
师:既然你们都学会了,我想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真地学会了。出一个小实例考考你们。老师在制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如:声音不能背景播放;古诗的出现顺序不对;诗句不能自动出现等。谁愿意帮我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印象。)(学生解决教师准备的一个个小难题。)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地学会了。刚才你们说要“分工合作”来制作,现在就分分工吧。(学生积极讨论如何分工。)
师: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好的方法发表在古诗论坛中和大家交流。
(学生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分工合作,老师深入到各小组中协助学习完成作品。)
师:下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好吗?哪个小组先来?(一共找四组进行展示。)
师:哪个小组来评一下这组同学的作品?
生:首先,这组同学的几个难点都解决得比较好,如声音一直播放,其他的对象是自动播放的。音乐配得也很好,体现了古诗的意境。
师:好了,我们就展示到这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把以前在语文中学习的古诗表现得更精彩、更有意境。下课的时间快到了,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感受好吗?
(学生述说本课感受。)师:大家讲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下课。【分析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案例反思: 这节课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音乐和声音》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也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最后是展示学生作品,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学生这么做,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意见,说明他在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应该给他机会去发表;引起争论不是坏事,说明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学生互评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们理想的学习成果可能与实际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思考中进步,避免了学生互评后难为情的情绪,也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反思
这节课当中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与一般的小组学习稍有不同,主要表现为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负有一定的责任,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一项任务。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加快学习的进程,由于每个学生只需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学习进度大大加快了,另外由于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一定的工作,因此不易出现有个别学生被动跟随的现象。但也正因为每个学生只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对其他组员所做的那一部分内容就不太了解,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全面掌握。这节课注重了教师的调控作用,通过设置问题、参与学生讨论等方式深入到学生当中,随时观察随时调整,大大减少了上述问题发生的机会。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深深感受到,要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遵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必须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提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正确兴趣,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游戏课当中。现在就针对我所带的四年级信息技术设计了《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及声音的播放控制。(新授内容)
2.实践应用插入图片、背景、设计版式、艺术字、自定义动画(已有知识),制作声形并茂的配乐古诗演示幻灯片。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是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PowerPoint的制作技巧,所以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利用“对抗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会发现配有音画效果的朗诵显得更好一些,从而产生制作这样的作品的欲望。
二、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制作配乐古诗所需的工作,明确本课所学内容----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在其中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四、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互相点评)。【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次对抗赛,行不行? 生:行。
师:比什么呢?比朗诵古诗!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请两位同学来朗诵古诗。)师:该轮到我了,我可有绝招。(教师配合制作好了的《望天门山》课件来朗诵。)怎么样,我和他们谁朗诵得更好?
生:老师的好,因为老师的朗诵有音乐、有配画。(可能有的同学会指出比赛不公平,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作品来配合,他们就可以超过老师。)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个这样的作品,然后我们再来一次对抗赛,看同学们能不能超过老师? 生:想!师:好,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配乐古诗的制作。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选好古诗;理解意境;配好画面;选好音乐;设置动画;分工合作等。
师:选古诗、理解意境、插入图片我们已经在前几节课学会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好吗? 生:好!师: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想怎么学呢?是想自己学还是由我来教? 生:自己学。
师:你们想怎么学呢?
生:我们小组研究学习;我们看书来学习; 师:老师这里有几首背景音乐及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及图片来学习吧。别忘了老师也是你们的好帮手。开始学习吧。(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能说说怎么学的吗?
师:既然你们都学会了,我想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真地学会了。出一个小实例考考你们。老师在制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如:声音不能背景播放;古诗的出现顺序不对;诗句不能自动出现等。谁愿意帮我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印象。)(学生解决教师准备的一个个小难题。)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地学会了。刚才你们说要“分工合作”来制作,现在就分分工吧。
(学生积极讨论如何分工。)
师: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好的方法发表在古诗论坛中和大家交流。(学生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分工合作,老师深入到各小组中协助学习完成作品。)师:下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好吗?哪个小组先来?(一共找四组进行展示。)师:哪个小组来评一下这组同学的作品?
生:首先,这组同学的几个难点都解决得比较好,如声音一直播放,其他的对象是自动播放的。音乐配得也很好,体现了古诗的意境。
师:好了,我们就展示到这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把以前在语文中学习的古诗表现得更精彩、更有意境。下课的时间快到了,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感受好吗?(学生述说本课感受。)
师:大家讲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下课。
【分析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案例反思: 这节课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音乐和声音》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也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最后是展示学生作品,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学生这么做,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意见,说明他在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应该给他机会去发表;引起争论不是坏事,说明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学生互评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们理想的学习成果可能与实际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思考中进步,避免了学生互评后难为情的情绪,也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反思
这节课当中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与一般的小组学习稍有不同,主要表现为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负有一定的责任,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一项任务。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加快学习的进程,由于每个学生只需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学习进度大大加快了,另外由于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一定的工作,因此不易出现有个别学生被动跟随的现象。但也正因为每个学生只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对其他组员所做的那一部分内容就不太了解,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全面掌握。这节课注重了教师的调控作用,通过设置问题、参与学生讨论等方式深入到学生当中,随时观察随时调整,大大减少了上述问题发生的机会。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走进PowerPoint》
————运动会真精彩
【教材分析】
在PowerPoint这一单元中,之前已经教学了《走进PowerPoint》和《编辑演示文稿》两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进入和退出程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版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操作已基本掌握。
此课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实践园”中的“我们的运动会”恰好跟学校近期开展的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相吻合,为改变以往单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教师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做文章。
【课前准备】
在校运动会之前,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参加的项目或其它的辅助性工作,把学生分好小组,让每组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互相记录下参赛的场景及比赛的精彩瞬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提前安排好家长、班主任或信息老师协助完成,务必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及记录下参赛的流程、师生的分工、比赛的项目以及拍摄的技巧等等。运动会后,信息教师及时让小组长们把数码照片收集起来,简单处理、分门别类放好后,拷贝至每位学生的学生机中或上传至服务器中设为共享,以备上课使用。
【设计意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是使幻灯片出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幻灯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极获取、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之前的WORD 和EXCEL的教学中,插入图片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幻灯片中的内容必须观看“放映”的效果来判断制作的优劣,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讲解作品来体会其中分寸的把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 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5分钟)
师:上个星期,你们最开心的是哪一天呀?为什么呢?(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你参加了哪些项目?获得了什么名次?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们又担任了哪些不同的角色?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23课 我们的运动会真精彩
学生回答踊跃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0分钟)
师:在运动会之前,老师安排各小组拍的照片,已经都拷贝给我了,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几张照片。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
板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教学光盘的讲解。
原来图片的插入分为三种,各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
我们之前在WORD和EXCEL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是类似的。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兴奋。收收心,让学生冷静下来,通过自主学习来扫清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障碍。
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练习(15分钟)
师 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 间到了,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动 手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吧。
出示要求:
1、一共做五张幻灯片;
2、第一张为标题,如精彩的运动会等;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
有了要求,他们就不会没有头绪,培养他们完整而清晰 教学反思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2、此课教师利用学校的运动会的大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们课前自己拍摄、收集、整理照片,课中选择所需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之后展示并评析的过程,自然地实现了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发布与交流这四个环节。
3、教与学的双方都轻松而开放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为老师而做、为老师而学的乏味心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把信息和技术两者有效而恰当的结合在一起;老师也不必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内容“强塞”给学生,只要把大框架列出,指引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能学会吗?”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对于艺术字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个个瞪大眼睛,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这次教学,学生始终处于在强烈的学习光趣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生动、形象的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