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说课稿

2023-0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神奇的水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神奇的水说课稿》。

神奇的水说课稿

神奇的水说课稿1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第3课《神奇的水》,接下来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上的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观察一发现一预测一实验—验证一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等方法获取知识与信息,能用语言文字或图画描述观察的现象与结果,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假设与事实,会猜测并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2、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教学难点:

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

三、教学准备:

报纸、曲别针、餐巾纸、粉笔、红墨水、水杯、硬币、滴管、学生直尺、布条、玻璃棒等。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

1、情景导入,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思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

想研究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作为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那就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2、探究交流,首先是对毛细现象的探究,出示一杯加红墨水的水,让学生想办法让水往高爬,一来是发散学生的思维,二来是为毛细现象的特征出现,作铺垫,当学生一时想不到让水自已往上爬时,教师适时出示餐巾纸,有了抓手,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被唤醒,办法有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下子把所有器材都陈列给学生,充分给了学生的思维的空间,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

这一实验结束后,学生提出“水为什么会往上爬”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分析与交流,并且辩析一此原因,尽量让学生能找到餐巾纸中有小孔和缝隙这一原因,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其次是对“水”表面张力的探究,共两个实验,硬币装水和满的水杯中加回形针,都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并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交流、分析、辨析一些原因,这两个实验之前充分让学生进行猜测,作出假设,通过列数字的方式,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归纳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再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水的问题,让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六、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整节课,自我感觉两个探究活动开展的还算顺利,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厚,探究的氛围宽松和谐。

我最初提出让学生将直尺插入水中观察水是否会爬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我想与其让学生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结构质密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提出假设,这样学生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在活动中,个别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不高。感兴趣的不是对问题的探究,而是对实验器材的好奇。作为科学老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思维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使科学探究更加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对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在学生汇报水的表面张力猜测与实验结果时,我没有抓住机会让实际放回形针数少的组分析少的原因;比如有个学生在汇报本组水的表面张力结果是,本应是“加满水后水的表面呈……水将溢出前水的表面呈……”,而这名学生却两句话都是“水溢出前的杯子……”我只顾让各组汇报结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上的错误;比如学生处理溢出来的水的方法,其实正好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但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时,我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

神奇的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及幼儿现状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色彩鲜艳又丰富的东西,在他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漂亮的色彩,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叶,花花绿绿的色彩引发着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求知的欲望、美的感受。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素质。同时,孩子对水的喜欢是一种天性,无论天气变化,只要有时间他们总爱在水边玩耍。他们喜欢开水龙头玩水,喜欢听哗哗的流水声,更能通过手对水的触觉在心理上产生兴奋、舒畅与快乐的感觉。

《纲要》告诉我们: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了彻底满足他们对颜色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我将颜色和水的混合产生的变化,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更多的是在直觉行动水平上,为此我把活动设计定位于小班综合活动《神奇的魔法水》。活动的顺利开展能让幼儿观察体验颜色水的变化过程,并认识颜色且对相应的颜色进行色彩记录,并从中体验玩水变色活动及用自制颜色水作画的乐趣。这个有趣的活动是让孩子们在魔法的天地里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惊喜,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丽,发现色彩的丰富,感受到世界的五彩缤纷。

2、活动目标的定位:

制定活动目标,我的想法是“紧凑、精练、突出教育性”。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进行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的进行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需要和能力,我制定了以认知和情感为主的两点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体验颜色水的变化过程,并认识颜色且对相应的颜色进行色彩记录。

分析:这条目标是主导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我通过创设宽松、神奇的活动氛围,通过“变颜色水——认识颜色——为彩色水贴标签——送魔法瓶回家”等途径来帮助幼儿进行尝试。

(2)情感目标:体验玩水变色活动及用自制颜色水作画的乐趣。

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以一位阿姨需要的帮忙来激发幼儿用魔法水来画画,以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来贯穿,让幼儿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3、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让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能力、兴趣、需要相适应。根据本次活动的需要,我做了如下准备:

(1)矿泉水瓶17个,内装半瓶水,各色瓶盖若干个(数量为人数的3倍);颜色纸条(标签)红、橙、黄、绿、蓝、紫若干条;有洞的盖子若干。

(2)长长的白布一条;

(3)榨汁机器、苹果等水果若干;

二、说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游戏:用魔法水画画——延伸活动“小小品尝会”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变魔术,引导幼儿观察矿泉水瓶中水的变化。(让幼儿亲密地围坐在魔法师的身边)

“我是神奇的魔法师,今天要为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变魔法,你们想看吗?”

“瞧,这是什么?它里面的水有颜色吗?”——出示矿泉水瓶,里面盛透明的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金钥匙”引题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神奇的魔法师”这个可爱的形象,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切实地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因而更有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这里面藏得可是神奇的水,快瞪大眼睛看!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哇——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啊?”(这里要说明的是因为瓶盖上涂上了厚厚的颜料,当教师用力摇瓶子时,瓶子的颜色也就会随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此环节借助教师生动的表演,是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幼儿参与、观察、体验颜色水的变化的好奇心)

“我用红色标签宝宝把它标出来。”

(教师示范用红色标签标示颜色,为第二个环节幼儿的操作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

2、幼儿尝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变出的水的颜色。

“你们也想不想当小魔法师变变这个魔法呢?”

“魔法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神奇的魔法瓶,请每个小朋友轻轻地从桌上拿一个瓶子过来,我们一起变魔法。”

“小魔法师们快到我前面来。准备好了没有?让我们把瓶子举起来一起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用力甩。再来一次‘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哇——你们都变出彩色水了吗?”

(结合鼓励表扬、操作示范和幼儿操作等方式帮助幼儿突破活动的难点。在方法的运用上,遵循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从而实现拟订的目标要求。是充分从幼儿的认知角度考虑的,是对颜色的一大巩固)

(2)认识颜色。

“魔法师最喜欢和颜色宝宝来玩游戏了,让我们看看都变了哪些颜色?”(幼儿依次用一句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变出的颜色宝宝)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种颜色宝宝?哪种东西是这种颜色的?”

(目的是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并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颜色,并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3)为变出的“彩色水”贴标签,进行色彩记录。

“魔法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标签宝宝,请你们找到与自己彩色水颜色一样的标签贴上。”

(继续牵涉魔法师是因为让活动体现情境的完整性)

(4)送“魔法瓶”回家。

“我们得把这些魔法瓶送回它们的家了。瞧,那就是它们的彩色屋。请每位魔法师把自己的魔法水送到相同颜色的家里。放好了马上坐回来。”

“瞧,小魔法师们真能干,都把魔法瓶送回了自己的家!为自己鼓鼓掌!”

(让幼儿在“给彩色水贴标签”、“送魔法瓶”的游戏中,与颜色宝宝零距离接触,通过视觉感官巩固相关经验。在颜色匹配的过程中,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二)游戏:用魔法水画画。

“小魔法师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变魔法水。这不就有人请你们帮忙了。”

“瞧,一位阿姨拿来了一条没有颜色的毯子,要我们帮助她把毯子变成彩色的,你们愿意吗?”

“我这有一个有洞的盖子,等会请每个小朋友把它换上去拧紧。看,一挤瓶子,喷出彩色的魔法水啦!请你们就用这种方法去打扮这条毯子好吗?”

(我制定的第2条目标是情感目标:体验玩水变色活动及用自制颜色水作画的乐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以一位阿姨需要的帮忙来激发幼儿用魔法水来画画,以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来贯穿,让幼儿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始终以魔法师的身份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幼儿支持、引导、帮助,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由此增强)

(三)延伸活动:小小品尝会

“看见这条七彩的毯子阿姨心里真是欢喜,她呀请我这位魔法师将水果宝宝里的魔法水边出来给你们品尝,来谢谢你们呢!”

——现场榨苹果汁让幼儿品尝,让幼儿知道在水果里也藏着许多的水分,为幼儿进行以后的探索活动奠定基础。

(在结束的延伸部分,引入现场榨果汁让幼儿进行品尝,让幼儿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为今后的探索活动埋下伏笔,奠定基础)

神奇的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和溶解现象,了解水的其他本领。

2、了解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教学准备:

烧杯(红水)、纸条、布条、粉笔、塑料尺、玻璃棒、放大镜、黄砂糖、烧杯(热水)、曲别针塑料杯(一满杯水)。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溶解性、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老师谈话导入,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思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作为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在就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老师提供了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之后,老师又设计情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一杯装得满满的水中是否能放东西,能放多少个曲别针。让学生先猜测,然后和老师一起实验验证,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神奇的水》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 单第3课《神奇的水》,接下来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上的这节课。

一、说教材: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观察一发现一预测一实验—验证一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等方法获取知识与信息,能用语言文字或图画描述观察的现象与结果,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假设与事实,会猜测并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2、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教学难点: 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

三、教学准备:报纸、曲别针、餐巾纸、粉笔、红墨水、水杯、硬币、滴管、学生直尺、布条、玻璃棒等。

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

1.情景导入,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思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作为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那就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2.探究交流,首先是对毛细现象的探究,出示一杯加红墨水的水,让学生想办法让水往高爬,一来是发散学生的思维,二来是为毛细现象的特征出现,作铺垫,当学生一时想不到让水自已往上爬时,教师适时出示餐巾纸,有了抓手,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被唤醒,办法有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下子把所有器材都陈列给学生,充分给了学生的思维的空间,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这一实验结束后,学生提出“水为什么会往上爬”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分析与交流,并且辩析一此原因,尽量让学生能找到餐巾纸中有小孔和缝隙这一原因,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其次是对“水”表面张力的探究,共两个实验,硬币装水和满的水杯中加回形针,都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并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交流、分析、辨析一些原因,这两个实验之前充分让学生进行猜测,作出假设,通过列数字的方式,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归纳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再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水的问题,让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六、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整节课,自我感觉两个探究活动开展的还算顺利,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厚,探究的氛围宽松和谐。

我最初提出让学生将直尺插入水中观察水是否会爬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我想与其让学生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结构质密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提出假设,这样学生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在活动中,个别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不高。感兴趣的不是对问题的探究,而是对实验器材的好奇。作为科学老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思维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使科学探究更加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对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在学生汇报水的表面张力猜测与实验结果时,我没有抓住机会让实际放回形针数少的组分析少的原因;比如有个学生在汇报本组水的表面张力结果是,本应是“加满水后水的表面呈……水将溢出前水的表面呈……”,而这名学生却两句话都是“水溢出前的杯子……”我只顾让各组汇报结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上的错误;比如学生处理溢出来的水的方法,其实正好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但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时,我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

下载神奇的水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奇的水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神奇的水》说课稿

    《神奇的水》说课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课《神奇的水》,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科以新课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说课稿 鸭池镇十八小学张红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神奇的水》,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神奇的水 教案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2、使学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使学生在探......

    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投影)“神奇的水” 提问:关于水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哪些性质? (生:水是一种液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同学们说的真......

    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说课 陈敬凤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的第3课。《神奇的水》这一课,让学生通过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

    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侯北小学 梁跃芳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以及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神奇的水 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水的性质(语言、文字或图画)。科学知识: 1、知道水......

    神奇的水教案

    《神气的水》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小学 纪广艳 225127 课题: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材简析: 教材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一、认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