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奇的水教案
《神气的水》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小学 纪广艳 225127
课题: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材简析:
教材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直观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接着提供三个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教材首先安排学生猜猜1元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记录猜测数据,然后动手实验,让学生经历“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目标预设: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有表面张力。了解生活中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合作、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会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
设计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努力做到逐层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延伸兴趣,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问题。通过纸巾花变色的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水往上爬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猜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必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去表达、去解释。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想知道结果的心理,使他们学的更认真,观察的更仔细。
设计思路:
《神奇的水》一课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测、实验、探究等方法对水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及奇妙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
在设计时,首先分析如何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的问题。不把“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着重学生们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每个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演示“纸巾花变色”的实验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们动手做一做进一步发现水的神奇现象,自主描述现象。再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同时培养同学们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合作、分享、交流的品质和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1、分组器材:
毛巾、玻璃棒、纸巾、报纸、塑料尺、粉笔、红色的水、滴管、硬币各12份
2、演示器材:纸巾花两朵、装满红水和蓝水的烧杯各一只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反馈上节课孩子们自己做的“小草喝水”的实验。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水”,研究课题是“神奇的水”。出示板书
3、提问:你觉得水有哪些神奇之处?
学生发言: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能给人解渴;水能让植物生长得更茂盛;水有时候能结成冰,温度高了又会融化成水,还能变成水蒸气;水能溶解其它物体,比如:糖、盐;蔬菜、水果中都含有水„„ 只要孩子们说的对,说的跟水有关系都给予肯定。
4、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看看水的另一个神奇之处。
二、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白色纸巾花变成了红蓝花”
1、演示实验:展示纸巾做的白色小花,分别插在的红蓝水中。
实验现象:白色的纸巾花从下往上慢慢地变成了红色、蓝色。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学生回答:(白花变颜色了;水顺着纸巾爬上去了。)
4、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生答:纸比较软,纸中间有孔)
5、大家来挑战,我再给两块玻璃,你们能否利用这两块玻璃使水往上爬? 学生交流,动手做,你是怎么做的呢? 水是从哪里升上去的?外面升了吗? 你为什么会想到把两块玻璃合起来的?
结论: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向上爬,小孔和缝隙我们合起来说就叫孔隙。
6、水除了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升以外,还会向四周扩散,你们看看刚才我们放东西的报纸,(老师用试管滴上一滴红色的水。)有什么发现?
7、水是不是能沿着所有的物品运动呢? 过渡:你觉得水还能顺着什么物品往上爬?
三、分组实验一:认识毛细现象。
1、出示ppt2(毛巾、玻璃棒、纸巾、报纸、塑料尺、粉笔)
水能顺着它们爬上去吗?
2、学生预测:畅所欲言教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3、怎样验证你的预测呢?实验验证
4、出示ppt3(实验表格)看得懂吗?
5、出示ppt4(实验要求)
小组分工(给一分钟时间组内商量确定实验员、观察员、协调员、记录员)
6、请第一小组上台演示.(演示的目的:更明确组内分工和合作,给其他实验小组一个具体化的要求,同时指导学生怎么放置用完的实验器材,保证有序高效的完成实验。
7、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
8、汇报实验,出示ppt5
9、出示ppt6、7(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毛细现象的概念)
学习概念“毛细现象”,完成板书。
10、出示ppt8(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干布擦水、潮湿的墙角、酒精沿着灯芯上升、写毛笔字、海绵吸水)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11、出示ppt9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毛细现象?(用粉笔吸钢笔水、用毛巾擦手等)
12、用刚才的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双色花是怎么变色的?
为什么外出旅游给花设置了这样一个装置?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水的有趣的实验
四、分组实验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演示:往硬币上滴水,大家一起数一数,滴到10滴左右停止
生预测:硬币能承受多少滴水?
要想让水滴滴得多你有什么好方法?
2、出示ppt11 看得懂实验表格吗?
3、出示ppt12默读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你知道为什么一个硬币能承受那么多的水滴吗?
6、出示ppt13(表面张力的概念)学习概念“水的表面张力” 完成板书
7、出示ppt14(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杆上的露珠、草叶上的水珠、溅起的水珠)
请你找一找哪里有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8、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不过,老师发现好多组的桌子上有水,谁能想个比较好的办法把桌面的水除掉?(我们用抹布、餐巾纸来除掉桌面的水,是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就请各组整理一下实验材料。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会“爬” 向四周扩散——水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会“团结” ——水的表面张力
第二篇:神奇的水 教案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2、使学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现象。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有操作员、记录员、整理员、纪律员、汇报员。
教具准备:
毛巾,纸巾、硬币、水杯、滴管、红墨水、抹布、曲别针、硬币、垃圾袋;
教学过程:
1、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变变变,变成小兔子;三根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螃蟹;五根手指,变变变,变成小小鸟;小小鸟飞走了。
2、师:“通过这个手指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小手非常的灵活。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你们的小手将要派上很大的用场。因为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用眼观察及动手做实验进行科学的探究之旅,了解一种物体的一些性质。在做实验时,大家来比比看,看谁的小手最灵活。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哪种物体呢?
(一)、设音导入。播放声音,揭示是---(水)
(二)、探究新知。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神奇之处,教师板书课题---神奇的水
1、认识毛细现象。实验一 感受会“爬”的水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水能不能往上面爬呢?学生猜测。
老师准备了一盆纯净的水,现在我把毛巾的下端浸在水盆里,请大家仔细观察,过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做实验,生观察。学生汇报。毛巾没浸到水的地方怎么有水呢?
激疑:水的确往上爬了。这也是水的神奇之处。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实验二 揭秘会“爬”的水 认知现象,探究原因 ①猜测: 老师这儿有几种材料,分别是纸巾、抹布、塑料直尺、玻璃棒、报纸、粉笔,把它们插入水中,水是否能沿着它们往上爬,先在表格中完成我的猜测。
出示: 实验记录表
②到底是不是像同学们猜的那样,接下来该怎么办?(动手试一试)
③讨论实验方案:
A毛巾往上爬老师用的是清水,是不是觉得有点看不清,你有没有办法,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水往上爬?
(给水加颜色)
B把毛巾插入水中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刚才的实验要求毛巾不要往下按,以上5种材料也一样不要往下按,放在同样的高度。放入时间是二十秒钟。实验中对器材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器材。注意安全与卫生。
C小组成员怎样分工?
(一人操作、一人观察、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D在动手实验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做过的材料能不能直接放在桌上?
(实验后把做过的材料放在报纸上)小组实验,教师巡视。④ 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刚才各小组成员配合得很好,观察得也很仔细。谁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生展示实验报告。汇报结果:大家的观察结果和他们一样吗?
师:刚才老师是把一端浸入水中,如果我把刚才四种材料平铺开,会有什么情况分别在他们上面滴一滴红墨水,大家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呢?你来说说看。
师:我们来试试看?为什么呢
谁能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呢?引导学生说出向四周扩散 ⑤讨论:
纸巾、抹布能让水往上爬,而玻璃棒、塑料直尺却不可以,什么道理?讨论讨论。
展示结果:(预设学生的回答:软 薄 轻吸水 小孔 小缝隙)(摸一摸 撕一撕 看一看)
看来正是有了小孔,才存住了水,产生了水往上爬的现象。生分组实验观察,汇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谈话:同学们,假如老师有一个苹果,这位同学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相互交换,请问我有几个苹果,这位同学有几个苹果。假如我有一个水的发现,这位同学有一个水的发现,我们两个相互交换,请问我有几个发现,这位同学呢?因此,请大家仔细听听别人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好吗?
看来,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往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往上爬。小孔和缝隙合起来就叫做“孔隙”。师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毛细现象)
创造应用:
(1)讲述: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毛细现象 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有毛细现象呢?(2)酒精灯里的酒精为什么会升到灯芯顶端呢?(因为灯芯里面有孔隙,酒精能沿着它上升)
(3)还有我们在宣纸上写字,画画,颜料水向四处散开,插鲜花的海绵吸水等现象,也属于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无处不在,请同学们课后再留心观察。
2、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导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水往高处爬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神奇的性质,不信,大家再来做个实验试试。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发一枚硬币,一支滴管。)(1)设疑。
教师用滴管滴一滴水在一枚平放的硬币上,提问:如果一直这么滴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水会从硬币上流下来)
(2)猜测一枚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组员们自由猜测,讨论后组内得出的结果由记录员记录下来)
(3)讲解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要求:
①在做实验时,硬币要平放在桌上,每次只能滴一滴水,边滴边数,记录当水溢出来时,一共滴了多少滴? ②要从各个角度(正面、侧面)观察硬币上的水。
(4)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溢出硬币前,水的表面呈什么形状。并把形状画在记录卡上。
(5)学生汇报。(呈弯曲状)汇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硬币上的水为什么会呈弯曲状?”可先请同学们解答,当都解答不了时,告诉学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出示“表面张力”)
滴了这么多滴水,水还没有留下来它们具有一种什么精神?板书:团结
师生合作游戏,理解“互相拉着”。
师:水的表面也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科学上把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二)生活中的水的表面张力
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水的表面张力吗?
课件演示,教师讲解:水黾在水面上滑行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支撑;草叶上的露珠和小水珠,都是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成为圆球状。
(三)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知道水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科学上把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师:通过这节课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下作业:
1、课后试一试:怎样把瓶盖停在水的中间?
2、回家试着做一棵变色花,你是怎么做到的,准备下次交流。整理用品、养成习惯 请同学们把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把实验用品放在方便袋里交给组长带回教室,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会爬 四周扩散 毛细现象 会团结 相互拉着 表面张力
第三篇: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投影)“神奇的水” 提问:关于水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哪些性质?(生:水是一种液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还将通过活动进一步研究水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水还有很多神奇之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水》 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一朵花有两种颜色。(没见过)
投影“变色花”想知道一朵花为什么会变成两种颜色么,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研究会“爬”的水
1.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水往哪里流?
2.师:这杯子里面是加了些红墨水的水。这是餐巾纸,老师在上面画了一条红色的线,现在把红色线以下的部位垂直放入水中。大家仔细看!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水往上爬了);
平时我们看到的水都是向下流今天居然会往上爬,真是太神奇了。
板书 :会爬的水
4.师: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1)、水为什么会向上爬?
(2)、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会自动往上爬?
(3)、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都会沿着物体上爬呢? 你们可真会提问题。确实,这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5.根据实际经验,作出猜测。
请组长拿出记录纸。猜一猜水在那些物体中会往上爬?学生汇报。(我认为:水在粉笔、毛巾、餐巾纸、报纸„„中会上爬,在玻璃棒、铁棒„„中不会上爬。)那么我们就来做实验进行验证看水在那些物体中往上爬
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能沿着他上爬呢? 6.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其他同学观察,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完的东西放在报纸上。
7.学生交流:发现水能沿着像粉笔、餐巾纸、布条等这些材料向上“爬”。
8、我们用放大镜来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特点。(有小孔)9.刚才我们发现水在一根玻璃棒上能自动上爬吗?(不能)老师现在想来挑战一下,能否利用这两根玻璃棒使水往上爬。教师演示 :两根玻璃棒插入水中
水是从哪里升上去的?外面升了吗?水是沿着两根玻璃棒中间的缝隙升上去的
(补充: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向上爬,小孔和缝隙我们合起来说就叫孔隙。)
水除了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升以外,还会向四周扩散,你们看看刚才我们放东西的报纸上,有什么发现?(水向四周扩散了)
我们把水的这一神奇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水的毛细现象(投影)并齐读:
水沿着 有孔隙的材料 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
10.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是毛细现象?
(投影)
学生汇报交流。
1、潮湿的墙根;2干布擦水;3酒精沿着棉线上升;4毛笔蘸墨写字;5海绵吸水
还有: 钢笔、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等等
同学们现在是否知道这朵花为什么会变色了?这是什么现象?(投影 花)
三、研究“团结”的水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其实水还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呢。2.教师往空杯子里面倒满加了些红墨水的水。现在已经是满满一杯水,稍不注意,水就会溢出来。如果老师向里面丢东西,会出现什么现象?猜猜看。
3.学生猜测。(水会流出来 会溢出来)
4.教师把回形针轻轻丢下去,学生观察:水溢出来了吗?再放两个。水溢出来了吗?
5.师:你们估计看看,再放几个水会溢出来?溢出来了吗?我们已经放了十几枚回形针了,杯口的水怎么样?不容易分散,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团结)
板书: 会团结的水
6.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研究。7.师:老师给每小组几枚硬币、一个滴管、一杯水,预测能滴多少滴水而不溢出来?各组猜猜看,能滴多少滴水而不溢出来?后经过实验验证。提醒学生注意:
(1)实验前,组长要分好工,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数数,其他同学要从各个角度仔细地、认真地观察硬币上的水滴观察水的形状,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2)操作员动作要轻要稳。(3)如果滴到二十滴水溢出来了,只能算多少滴?(4)试验中要注意安全与卫生。(投影 注意事项)
8.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9.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交流出水的神奇。)问:水在溢出前是什么样子的?(很团结 像小馒头、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拉着)(使学生感受水是多么的团结,水的表面有一股很大力量,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10.小结:在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板书:水的表面张力)投影: 表面张力定义
11.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应用:有一种虫子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爬行。(投影 水黾)
四、探究生活中“神奇的水”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神奇的水的发生的神奇的现象太多了,(打开课本30页)投影: 草叶上的露珠、球状水滴、2.师: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不过,老师发现好多组的桌子上有水呀!谁能想个比较好的办法把桌面的水除掉?(用抹布是个好办法,餐巾纸吸水快,这个办法不错,我们用抹布、餐巾纸来除掉桌面的水,是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就请各组利用餐巾纸除掉桌面的水,整理一下实验材料。3.学生整理桌面。
五、课堂评价
1.讨论: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学会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2.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问题、猜测、实验、观察到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表现得很出色。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投影:再见)
六、板书设计:
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会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方法: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结论--附:实 验 记录 表
第_ 组 日期:____月___ 实验记录一:
把材料的下端依次插入水中。
我们的发现()插入水中 水会往上爬
()插入水中 水不会往上爬 实验记录二: 硬币滴水实验
1.我们预测滴()滴水,实际滴了()滴水。
2.我们的发现:(可用文字写下来,也可用图画画下来)
记录人:
第四篇: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说课
陈敬凤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的第3课。《神奇的水》这一课,让学生通过研究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等神奇现象,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这一课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发现——推测——证实,能较好地训练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二、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对水、水的神奇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信息在学生的脑中是零碎的、模糊的,所以,在学习《观察水》和《神奇的水》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的方法来认识神奇的水,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神奇的水》是三年级的一节科学课。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他们喜欢上科学课,对科学课充满兴趣,特别是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心,本课毛细现象实验较简单,实验现象也很明显;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以实验、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快乐学习。本单元首次安排了猜测,它是“搞科学”的重要一步,它对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感兴趣,更多是学生觉得实验好玩,而对实验的最终目的不能很好的认识,因此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实验习惯、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的培养。
三、设计思路
《神奇的水》一课是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体验、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等水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及奇妙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设计时,首先分析如何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的问题。不把“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着重学生们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每个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水的表面张力的第一个活动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们进一步发现水的神奇现象,自主描述现象。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努力做到逐层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延伸兴趣,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以及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4、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会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教学准备】
餐巾纸若干张、水杯一个、红墨水、粉笔、白布条、铁棒、塑料棒、玻璃片硬币若干枚、滴管、回形针若干枚。课件。【教学流程】
神奇的水 研究会“爬”的水
导入新课 研究“团结”的水
观察设疑
猜想
实验验证 总结 观察质疑 猜想 实验验证 总结
探究生活中的神奇之水 课堂评价、总结
《神奇的水》教案
执教—陈敬凤
一、导入新课
板书水,提问:关于水你知道了水的哪些性质?
(生:水是一种液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还将通过活动进一步研究水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二、研究会“爬”的水
1.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水往哪里流?
2.师:这杯子里面是加了些红墨水的水。这是餐巾纸,老师在上面画了一条红色的线,现在把红色线以下的部位垂直放入水中。大家仔细看!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水往上爬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猜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必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去表达、去解释。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想知道结果的心理,使他们学的更认真,观察的更仔细。
3.学生汇报.(板书“爬”)
4.师: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水为什么会向上爬?
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会自动往上爬?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都会沿着物体上爬呢? 你们可真会提问题。确实,这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5.根据实际经验,作出猜测。
请组长拿出记录纸。学生汇报。(我认为:水在粉笔、毛巾„„中会上爬,在玻璃片、铁棒„„中不会上爬。)
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能沿着他上爬呢? 6.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7.学生交流:发现水能沿着像粉笔、餐巾纸、白布条等这些有小孔的材料向上“爬”。
8.刚才我们发现水在一块玻璃上能自动上爬吗?(不能)老师现在想让大家来挑战一下,我再给块玻璃你们,你们能否利用这两块玻璃使水上爬。你是怎么做的呢?
水是从哪里升上去的?外面升了吗?你为什么会想到把两块玻璃合起来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产生毛细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材料有孔隙,只要有孔隙,即使是表面光滑的玻璃也能使水往上爬,让学生感受水爬升的高低与孔隙的大小有关,孔隙小的爬升的高,孔隙大的爬升的低。(补充: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向上爬,小孔和缝隙我们合起来说就叫孔隙。)
原本只会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水,现在居然沿着物体自动向上爬升了,这种有趣的现象神奇吗?(神奇 板书:神奇的)
水除了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升以外,还会向四周扩散,你们看看刚才我们放东西的报纸上,有什么发现?
我们把水的这一神奇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在这一句话当中,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齐读:
水沿着 有孔隙的材料 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
9.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是毛细现象?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要面向生活这是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环节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一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毛细现象,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现象的存在,科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科学的决心。
三、研究“团结”的水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其实水还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呢。2.教师往空杯子里面倒满加了些红墨水的水。现在已经是满满一杯水,稍不注意,水就会溢出来。如果老师向里面丢东西,会出现什么现象?猜猜看。
3.学生猜测。
4.教师把回形针轻轻丢下去,学生观察:水溢出来了吗?再放两个。水溢出来了吗?
5.师:你们估计看看,再放几个水会溢出来?溢出来了吗?我们已经放了十几枚回形针了,杯口的水怎么样?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板书:“团结”)
6.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研究。7.师:老师给每小组几枚硬币、一个滴管、一杯水,预测能滴多少滴水而不溢出来?各组猜猜看,能滴多少滴水而不溢出来?后经过实验验证。提醒学生注意:
(1)实验前,组长要分好工,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数数,其他同学要从各个角度仔细地、认真地观察硬币上的水滴,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2)操作员动作要轻要稳。(3)如果滴到二十滴水溢出来了,只能算多少滴?(4)试验中要注意安全与卫生。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实验方法的指导。因为三年级学生还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所以实验要指导得细一点,交待清实验要求和注意点,以减少实验中产生的误差,保证实验成功。
8.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9.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交流出水的神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猜测一个硬币上最多能容纳多少滴水,然后再进行实验,再将猜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猜测和事实之间是有区别的,猜测不一定正确,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另一方面,通过两组数据之间差距,使学生感受水是多么的团结,水的表面有一股很大力量,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10.小结:在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板书:表面张力)
11.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应用:有一种虫子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爬行。北京的一家公司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制作了水的表面张力测量仪——对水的成分进行分析、测量水位、水的黏度等。
四、探究生活中“神奇的水”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神奇的水的发生的神奇的现象太多了,谁能想到的?学生说。(想不到,打开课本30页)
2.师:除了我们书上的现象,老师还为你们搜集了一段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放课件)
3.师: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不过,老师发现好多组的桌子上有水呀!谁能想个比较好的办法把桌面的水除掉?(用抹布是个好办法,餐巾纸吸水快,这个办法不错,我们用抹布、餐巾纸来除掉桌面的水,是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就请各组利用餐巾纸除掉桌面的水,整理一下实验材料。4.学生整理桌面。
五、课堂评价
1.讨论: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点什么? 2.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问题、猜测、实验、观察到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表现得很出色。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
六、板书设计:
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会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方法: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结论--
附:实 验 记录 表
第_ 组 日期:____月___ 实验记录一:
把材料的下端依次插入水中。
我们的发现 实验记录二: 硬币滴水实验
1.我们预测滴()滴水,实际滴了()滴水。2.我们的发现:(可用文字写下来,也可用图画画下来)
记录人:
《神奇的水》教学反思
陈敬凤
《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适当的条件。
在教学中,首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 “毛细现象”实验中,为了验证水为什么会“爬”,教师让学生根据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其次,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提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第三,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第四,让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最后,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在做“引导工作”、“提示工作”和“促进工作”,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科学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学习潜能进行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而教师则加强引导、指导,使师生的教与学相互融合,相辅相承。
第五篇:神奇的水教案
《神奇的水》教案
侯北小学 梁跃芳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以及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4、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会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教学准备
餐巾纸若干张、水杯一个、红墨水、粉笔、白布条、铁棒、塑料棒、玻璃片硬币若干枚、滴管、回形针若干枚。课件。
一、导入新课
板书水,提问:关于水你知道了水的哪些性质?
(生:水是一种液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和缝隙我们合起来说就叫孔隙。)
原本只会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水,现在居然沿着物体自动向上爬升了,这种有趣的现象神奇吗?(神奇
板书:神奇的)
水除了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升以外,还会向四周扩散,你们看看刚才我们放东西的报纸上,有什么发现?
我们把水的这一神奇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在这一句话当中,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齐读: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 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
9.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是毛细现象? 学生汇报交流。
三、研究“团结”的水
1.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其实水还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呢。
2.教师往空杯子里面倒满加了些红墨水的水。现在已经是满满一杯水,稍不注意,水就会溢出来。如果老师向里面丢东西,会出现什么现象?猜猜看。
3.学生猜测。
4.教师把回形针轻轻丢下去,学生观察:水溢出来了吗?再放两个。水溢出来了吗?
5.师:你们估计看看,再放几个水会溢出来?溢出来了吗?我们
2.师:除了我们书上的现象,老师还为你们搜集了一段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放课件)
3.师: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不过,老师发现好多组的桌子上有水呀!谁能想个比较好的办法把桌面的水除掉?(用抹布是个好办法,餐巾纸吸水快,这个办法不错,我们用抹布、餐巾纸来除掉桌面的水,是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就请各组利用餐巾纸除掉桌面的水,整理一下实验材料。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问题、猜测、实验、观察到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表现得很出色。其实水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索。
六、板书设计:
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会团结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神奇的水》教学反思
侯北小学 梁跃芳
《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适当的条件。
在教学中,首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 “毛细现象”实验中,为了验证水为什么会“爬”,教师让学生根据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其次,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提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第三,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第四,让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最后,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在做“引导工作”、“提示工作”和“促进工作”,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科学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学习潜能进行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而教师则加强引导、指导,使师生的教与学相互融合,相辅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