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最基本的形态。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
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
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传承工匠精神。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
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航拍中国》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xx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xx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航拍中国》观后感2
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西篇》以独特的视角——上帝视角,向观众展现了江西省的地理风光和人文风情,结构上可依动画制作的江西地图导航分为6个部分,形式上走马观花而不失探究,内容上简雅质朴而不失俊逸,看似单一的航拍镜头俯视芸芸众生,然则所到之处百转千回于绵延不绝的山川风情、忽远忽近至鄱阳湖沧桑的岁月年轮、碰撞在真实性画面与艺术性编辑的字里行间,表达出“江西之美”的主题。
影片的6个部分犹如诗歌的分行排列,不但使影片在形式上充满美感,而且让影片得以通过真实的地理风貌展开叙事。然而,叙事的层次也很讲究,大体上可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江西之美”的主题:
大自然的珍贵献礼——高空航拍的魅力。
影片以庐山着手,航拍镜头一路向南,越过牯岭和白鹿洞书院来到西海。四个景点组成影片的第一段落,为接下来一整排绵延不绝的山川风情做了铺垫,为整部影片山水两脉做了引子。等于影片6个部分前3个可以归纳为山篇,后3个部分可以归纳为水篇,山篇以庐山统领,水篇以鄱阳湖驾驭。这些风景在高空航拍镜头下都显得气势恢宏,山依靠水的滋润、水环抱山的巍峨的画面频频出现,引人入胜的同时,令人不由得发出对大自然的感叹。
古人民的智慧结晶——低空航拍的细腻
高空航拍让观众领略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低空航拍则进一步让观众看清了造物主之下人类智慧的结晶。
影片前半段高空镜头翻山越岭——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低空镜头也适时抓住了其中的人文风情,比如近距离拍摄连四纸、悬棺安放、毛泽东旧址。与高空镜头的严肃性不同,低空镜头的调度更为灵活,景别也多元化。同样,在表现婺源村落和客家人的'文化古韵时,低空拍摄也体现了应有的价值,推镜头和拉镜头呈现出马头墙、天井的时代变迁,升镜头和降镜头则左右逢源,勾勒出其独特的细节;烧瓦塔在一套全景、中景、远景的组合调度下火光四射,晒秋在均匀的移动镜头和快速叠画中向阳而生。
影片后半段沿江而上,拍摄鄱阳湖和赣江,以及赣江滋养的城市。相比于崇山峻岭,江水则显得婉约得多,镜头多以低空拍摄为主,由此更能体现其生命的律动。无论是客家人的梯田、围屋,还是赣南两市的浮桥、楼阁,低空镜头都很好地展现出了它们的美,样式和作用也都被一一读解,仿佛是对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礼赞。
历史文化的哺育传承——音乐、解说词、剪辑的张力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但通过此片我反而更能深刻认识到艺术性对纪录片的重要,就像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一具躯壳,没有真实性的纪录片仅仅只在名义上叫纪录片。然而,并不能说有了灵魂的人就一定优秀,他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知识技能,同样优秀的纪录片也应该在真实性之上补充更多东西,那便是在纪录片范围内决定艺术性的配乐、解说词和剪辑。
影片的配乐众多,但可以听出主题音乐只有一个,而且用了两个版本演奏,第一个版本出现在28分钟讲述长江的段落,包含高音女声、大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配合厚重的男声解说词,仿佛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来。第二个版本在48分钟讲述南昌赣江东西岸的夜景,主要以钢琴为主,既符合现代都市的丰富和奇妙,又诠释了人类对建筑这一艺术的古典追求与传承,历史的气息也随着这份追求扑面而来。
“江西之美”可能远远不止于此,但影片依然优秀。从《航拍中国》这个大主题不难理解,它个性十足、特点明确,因此难免会有无法涉及的地方。不过,一部作品,只要能通过合理的艺术手法,将主题表达出来,就足够称得上优秀。最后,再让我们回味下那些未能提及的“江西之美”的航拍镜头:
赣江支流中下游,落星滩、鄱阳湖,降水浅没茫茫草原,冬候白染海阔天空,鸬鹚笑江豚戏水,白鹭坐龙南围屋,傩班夜豫章闹市,滕王“序”金碧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