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字
近年,我市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市图书馆博物馆、市少儿图书馆、市少儿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去年1月,市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为使全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化成果,我市建成惠及全市4万名盲人的爱心阅览室。今年6月,省文化厅专门检查指导我市残障读者阅览室,对我市爱心阅览室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为保障全民共享文化信息资源,我市积极为五县(市)四区、1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284个行政村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全市建成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实现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率达100%。
全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我市率先完成各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2011年,我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殊荣。2010年9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按照省统一要求稳步推进。奥斯卡榕森国际影城建成开业,工人文化宫3D影院和巴黎好莱坞影院正式运行,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市区建成电影银幕22块,按照市区104万人口计算,我市每5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城市主流院线建设工作排名全省第三。
第二篇:礼字的文化内涵
“礼”字的文化内涵 礼之本为人,礼之质则为敬。礼的实质是敬畏之心,爱敬之情。一切礼节若没有恭敬之心,都是虚礼;一切仪式若缺乏敬畏之意,都是俗套。“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样地,古人也总能保持谦卑,深致敬礼。爱敬之心本是吾人天性,也是一切德性之本原。必躬行孝悌,护养一念爱敬之心,礼乐之发,便会不假安排、不能自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礼可分为个人之礼、人际之礼、制度之礼和民俗之礼四个层次。首先是个人之礼,孔子曰,“三十而立”,又说“立于礼”,“不学礼、无以立”,故知礼是使人能够立得住的一系列言行举止的规范;人际之礼践行的核心是实现爱敬之情的相互流动,即是实现爱敬之心从家庭父子之间向社会人际之间的自然衍伸,这里即体现着儒家的忠恕之道,修身为本,推己及人。礼还包括国家制度,即孔子所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之“礼”。
无论哪种形态的礼,都是对天地和人心本然状态的洞察和遵循,所谓“礼者,天地之序”;而“礼之用”的目的,则在于“和为贵”,致其中和,则为乐,所谓“乐者,天地之和”。礼主别异,即是差别万行;乐主合同,即是平等一心。万行不出一心,一心不违万行,故儒家礼乐之教往往合一,礼乐合德,既是天地人心之本然,故亦是天下人心之应然。中国自古号称礼乐之邦,真应于此找到自己的民族之魂,扎下根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总结:礼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人生失意,也要时刻保持做人的礼节,最终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礼仪,人就好比是一座打开了所有窗子的房屋,人人都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如果人人都有了礼节,沟通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行事也会变得更加简便、快捷,有时再多花了一些时间以礼待人后,会在成功的瞬间发现不知何时身边又增添了一个值得信任、同时愿意与你一同奋斗的挚友。
第三篇:“孝”字文化释义
“孝”字文化释义
《尔雅〃释训》云:‚善事父母为孝‛。即善待父母称为‚孝‛。《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撰者不详。据考该书非经一人一时之手,而是一种训诂汇编,大体由初汉学者编撰。儒家视此书为通达古今之要律,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其中对‚孝‛字的释训,成为后世公认的定义。许慎《说文解字〃老部》日:‚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孝也‛(孝通老)。至此之后,‚善事‛成了‚孝‛字的本义,‚子承孝‛成了‚孝‛字的正解,‚孝‛字成了孝道的专用文字。因此。《辞海〃孝》释为‚善事父母‛。《汉语大词典〃孝》释为‚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亦谓孝道‛。
‚孝‛ 这个被誉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理念的专用词,其本义果真如上所释?其实,通过分析古汉字字型结构及其文化蕴涵,以及对先秦早期文献进行认真地考证,‚孝‛字的本义并不是‚事亲‛,甚至还不是‚事人‛,而是‚事鬼‛,‚敬神‛,是一种对死去祖先的宗教祭祀活动。这一意义的‚孝‛字,与中国上古时期‚祭必有尸‛ 的习俗有关。以下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从“孝”宇的宇型结构及其文化蕴涵来加以考证“孝”。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的构形,从字型结构上看,其上部从‚老‛,像‚尸‛,如皓发长髯的老者(为尸所化妆,古代祭祀习俗),下部为‚子‛,像行礼之孝子,是一幅孝子拜尸的图象。而现今大多数人受《说文解字》的影响,认为‚孝‛是会意字,从‚老从子,子承老‛。‚孝‛字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即善事父母者。
以上两种,哪种解释更确切呢?从古代汉字结构系统及其文化蕴涵的角度来加以考证。古汉字中有一些具有某种共性的单字系列,比如取像相类的单字系列,它们字型相似,意义也就相类似,如‚墓‛,‚葬‛,‚壑‛这三个字,从它们在甲骨卜辞中的构形取像上看,都有‚草‛、‚尸‛、‚人‛等字型结构,可谓取像相类;从字义上看,这三个字都表示古代的一些丧葬形式。举例释之:‚世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而委之于壑‛(《孟子》)。‚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易〃系辞》)。‚左师公日:老臣残息舒祺⋯愿及未填沟壑而讫之‛(《左传》)。从这些释义中我们知道这三个取像相类的字都反映了古时丧葬仪式的一些习俗。以此作为线索,来考察‚孝‛字,则可以看出‚孝‛字在构形上与上述字也有相类的地方(如‚草‛、‚人‛、‚尸‛),那么我们即可推知,‚孝‛与丧葬仪式有一定的关联。‚孝‛应是古代孝子对已死祖先的宗教祭祀仪式之意,而非‚善事父母‛之意。‚孝‛字作‚事亲‛应是后起之意,孝作为一种敬老养老的行为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文化现象。
二、从两周金文、《诗经》、《仪礼》等较早的上古文献中加以考证。
1、《周易》、《诗经》中‚孝享‛释意。《周易〃萃卦》卦辞日:‚萃,享,王假有庙,利见大人‛。《象传》说:‚王假有庙,至孝享也‛。王弼《注》:‚全聚乃得,致孝之享也‛。说‚致孝享‛是献出孝子的食物做供品。孔颖达《正义》进一步解释:‚享,献也。聚道既全,可以至于有庙,设祭祀而致孝享也‛。指出‚孝享‛是‚祭祀‛行为。来知德《集注》日:‚尽志以致其孝,尽物以致其享‛。认为必恭必敬地行礼就是‚孝‛,尽其所有奉献供品就是‚享‛。这就是‚孝享‛的本义。‚孝享‛一词即祭祀,具体地说,‚孝‛乃是向神行礼,‚享‛乃是向神献物。《诗经〃天宝》有‚吉蠲为鳝,是用孝享。榆祠蒸尝,于公先王。君日卜尔,万寿无疆‛的诗句。所谓‚孝享‛明显是一种祭祀活动。可见《诗经》《周易》中的‚孝享‛用例,都是指祭祀活动而言。‚孝享‛合用,一是指礼敬,一是指供物,如果分开单用,则孝可兼享,享亦可兼孝。《尔雅〃释训》:‚孝,享也‛,‚享,献也‛。‚献‛与‚孝‛是音近义通。《尔雅》以‚孝‛‚享‛互训,可见尚存上古用语之遗意。可惜,现在许多人在释读‚孝‛字时,都受了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的影响,一致以‚善事亲者‛释之,使‚孝享‛的祭祀之意长期被掩,实不足训。
2、《仪礼》、《礼记》、《诗经》中‚孝子‛‚孝孙‛的释义。《仪礼》中使用‚孝‛字也是与祭祀密切相关的,凡称‚孝子‛‚孝孙‛之处,都与祭祀活动有联系,甚至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自称‚孝子‛‚孝孙‛。如《仪礼〃聘礼》载:‚筮一尸,若昭若穆,仆为祝,祝日: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争考某子‛。聘礼为嘉礼,何时举行要筮日时,筮时设尸,因而有上引祝词。祝词时,主事人乃称孝子、孝孙。又如《礼记〃杂记》说:‚丧奠,脯醢而已。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礼记〃祭文》说:‚唯孝子为能飨亲‛。这里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飨亲‛(即为‚享孝‛)乃是孝子们专有的权利。孟子有所谓丧祭之事‚白天子达乎庶人‛之说。我们再来考察《诗经》中的‚孝子‛‚孝孙‛,也都与祭祀有关。如《大雅〃既醉》‚威仪礼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此诗是周王祭祀祖先时祝官所唱的祈求福祉的颂歌。‚永锡尔类‛即是说赐孝子永享其福,这里的‚孝子‛就是主祭祀的长子。《诗经〃楚茨》第五章日:‚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钟鼓送尸,神保聿归⋯⋯ ‛。《楚茨》乃是歌咏祭祀之诗。这里的‚孝孙‛也是祭祀时的专称。周代祭祖,孝孙为祖父之尸,即装扮成已故祖父而代为接受子孙的祭祀,即称为‚尸‛。所谓‚孝孙徂位‛即孝孙登临尸主之位。《礼记〃曲礼》:‚礼日:‘君子抱子不抱孙’。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王父尸‛。《祭统》日:‚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孝‛的篆文乃是⋯副孝子拜尸的图像,孙为王父之尸,代替王父接受‚孝子‛的礼拜,拜尸的人称为‚孝子‛,为尸之人称为‚孝孙‛。由此可知,‚孝子‛‚孝孙‛均为祭祀时的专称,而非今天现代汉语中的‚孝子‛‚孝孙‛之义。
综上所述,《周易》、《仪礼》《礼记》《诗经》等先秦文献中的‚孝‛,其涵义都是祭祀祖先之意,只有行祭礼之时才用‚孝‛,也只有祭祀之时的主祭者才称为‚孝子‛,为王父之尸的孙子才称为‚孝孙‛。由此可见,‚孝‛字其意表达的都是祭祀的问题,这与后世作‚孝养‛讲的‚孝‛有很大的区别,‚孝‛做‚孝养‛讲应该是后起的义项。
三、结论
本文论证‚孝‛ 字的本义是祭祀祖先,并没有否定后世‚孝‛有孝养之义的实际,更无意贬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孝道‛之源远流长的历史。孝养老人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有之,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有所养。‛养老是当时人们生存的自然行为。进入阶级社会,‚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仪为纪‛。一切礼仪的产生都是伴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文明社会的道德礼仪核心内容的孝道也不例外。孝道正是中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产生的,到了春秋时代,伟大的哲人孔子崇尚西周的礼制,述古制日:‚使老有所终‛。又日:‚今之所谓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表明他倡导的‚孝‛不仅是能养父母,而且要尊重长辈。孔子将他所崇尚的西周礼乐文化融入孝道之中,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与养的结合是孔子对孝道思想进行的改造和升华,使仅仅属于物质领域的供养关系,上升为兼有精神享受的文明内涵,因此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弘扬。儒家经典《孝经》将‚孝‛上升到‚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高度,这时的‚孝‛不仅兼有赡养、祭祀、孝敬的内容,而且兼有‚天道‛、‚地道‛、‚人道‛的广泛哲学内涵了。这无疑是孔子及其儒家门徒对人类尊老养亲情绪的升华、丰富和提高。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后世才有的意义强加为‚孝‛字的原始涵义,‚孝‛字从‚敬神‛到‚事亲‛的转化,从功利性的祈福到对养育之恩的推崇,正是人类认识史从重神到重人的历史性飞跃,它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所要弘扬的正是‚孝‛字的后起之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而要摒弃的却是‚孝‛字的原有涵义——祭祀祖先神灵的封建糟粕。
第四篇:大质检文化重在“大”字
大质检文化重在“大”字
眉山质量技术监督局 刘江平
文化引领发展的方向。建设以“融合、整合、联合”为核心内容的大质检文化,是新时期质检事业实践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当前全国质检系统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建设大质检文化,就要深入研究大质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充分认识其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组织文化作为管理的“灵魂”,在各行业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综观质检机构的发展史,是质检文化逐步形成、发展和融合的历史。广义的大质检文化是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两部门固有的组织文化,是质检系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业文化,它以“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涵,以提高质检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文化创新和引导为手段”,激发广大员工依法行政,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理念;它是质检系统普遍认同并逐步被人接受的发展战略、精神理念、价值观、行为方式、外在形象等的总和。
大质检文化建设是质检事业发展的良策,其核心是管理,其实质是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它影响到质检部门各方面的工作,关 乎质检部门的发展前途。那么在日常的质检工作中,如何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正确理解和认识“大”字是关键,正如支树平副局长指示的那样,大质检文化建设在一个“大”字,体现了融合性,协调性。
一、大质检文化,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党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质检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被看作是提升队伍活力、实现质检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作用就是塑造人。人的素质的提高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大质检文化遵循文化的一般规律,是质检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它以提升质检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质检系统内部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这就要求我们把质检工作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放在“保民生、促和谐”的大趋势中去实践。
质检系统必须将把关与服务的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把“以质取胜,保国安民”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大质量工作机制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始终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出发,进一步找准质检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始终牢记“服务”理念,想为企业需要所想,谋为经济发展所谋,急为企业困难所急,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大质检文化,要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
大质检文化和大质量机制是思想与载体的关系。大质检文化建设为质检部门开拓创新,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的引擎。
首先是促进质监系统内部间横向、纵向工作联合,进一步加强兄弟局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和做法,建立更广泛的合作交流,传承特色文化,实现有效监管,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充分依靠地方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履行服务承诺,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后是进一步加强与工商、物价、发改委等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帮助地方进出口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大质检文化,要凝聚系统内部大团结
和谐高效的质检团队,是个人进步、事业发展的基础保证。质检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充满活力、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团队。构建大质检文化建设就是塑造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忠于职守和富有特色的团队精神,使广大质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团结观念、道德观念和创新观念,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整体工作的良性健康快速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活动形式,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使文化建设的内容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行动上,培养团队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实施科学管理,激发其内在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有效发挥大质检文化在塑造质检精神、树立质检形象和推进质检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四、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突出特色是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灵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增强大质检文化建设针对性,强化特色的有效途径之 4 一。当然这种贴近应该是具体的、真切的。要在有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上做足文章,在实用性上多下功夫。
(一)求实——“实”即贴近质检工作实际
大质检文化建设要贴近质检工作实际,加强文化内容的针对性,就要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敢于和善于触及群众关心质检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解答,要发挥大质检文化释疑解惑、明事悟理的作用,使群众充分感受到高质量生活带来的乐趣和对质检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
(二)求近——“近”即贴近生活和群众
大质检文化所展现的内容要与群众贴得紧,凡与质检工作、消费者、生产企业、普通大众需要的,关心的,有直接联系的,就要在文化内容的主次、取舍、素材的采集上着眼于“近”。“近”则还意味着差距小,可供群众便于吸收和消化,从而达到引导、教育和启发的效果,使其更具吸引力。
(三)求新——“新”即追求美的意境
首先,要使这种美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时代同步,使群众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二是与旧对立,使新事物有长足的生命力;三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群众向往追求;四是与思维连贯,给人以启迪。
其次,既要考虑绝大多数群众的实际水平,又能使质检文化的主体内容具有适度的理性色彩。否则,就难以引领群众的思维发展,也就失去了质检文化应有的导向功能。
再次,质检文化的内容要常讲常新,常写常新。即使老问题、旧知识,也要有新的提法,新的构思,新的体裁,新的写法,力求写出新意。另外,质检文化工作人员还必须在策划设计上锐意进取。
(四)求趣——“趣”即产生兴趣
大质检文化要使人产生求知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正是求知的最佳情绪,是收到最优求知效果的必需要素。在求趣中质检工作要指导文化,小品、相声、音乐、影视等作品要写的内容生动活泼、语言优美、题材风趣,不仅局限于巧妙地比喻,还要抓住在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尽量用形象地描述去揭示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尽量通过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让群众乐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内容结构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意境,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
第五篇:浅谈“鼎”字的文化内涵
浅谈“鼎”字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鼎?是祭器,亦是食器,一般为三足两耳,形制有方有圆。后多作为祭器礼器,成为权力和威势的象征。“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均为独体象形字,像古代的一种烹饪容器之形,常见者为三足两耳大腹(也有四足的方鼎)。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鼎字,正是这种容器的形象写照,字形的上面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晚期金文及小篆鼎耳的形象已经不明显,鼎足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形。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在古代,人们都认为,黄帝在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在古代,宝鼎是也是镇国之宝,传国重器。《易经》 有云:“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春秋时,周王权威下降,诸侯纷起。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的故事。;另外,宝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也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法律的庄严。改朝换代后,新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颁订法律,以象征新时代的开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变,古代铜鼎的象征意义,称作鼎革。现在,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摆设铜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
“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鼎是国家祭祀的重器,天子、诸侯王位的象征。天子九鼎,诸侯不得超过七鼎,这是礼制的规定,但春秋时期早已是礼崩乐坏,诸侯不遵制,屡屡犯上作乱已是常事,如郑国当时仅是诸侯国,铸鼎不得超过七鼎,可是从郑国春秋时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就有九鼎,这是礼制规定的,反映出当时诸侯坐大,天子无力统摄的现实情况。古代对祭祀神灵看得很重,尤其是宗庙社稷的祭祀,鼎是最重要的祭器,也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主持宗庙祭祀。比如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就曾对诸葛亮说,祭祀有寡人,我只管宗庙祭祀,其他军国大事概由丞相做主。中国是一个有着慎终追远传统的民族,《左转》里面就说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宗庙社稷是国家存亡的象征,即便是天子,也不敢对宗庙所在地轻易用兵。由于宗庙祭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宗庙祭祀用的器物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青铜时代,鼎是宗庙祭祀中最重要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