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时间:2019-05-12 23: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第一篇: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文章标题: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商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提升全市商务经济水平为目标,以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利用外资和提高内贸流通水平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了全市商务

经济平稳发展。总结如下:

五年来的商务发展情况

一、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进出口平稳增长。200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51万美元,其中出口985万美元,进口66万美元;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87美元,其中出口1267万美元,进口20万美元;200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31万美元,其中出口1412万美元,进口119万美元;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06万美元,其中出口1435万美元,进口171万美元;2005年,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其中出口1700万美元,进口[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200万美元。“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375万美元,5年年均增长17%。

(二)利用外资逐年递增,引资规模逐年扩大。五年来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347亿美元(截至05年11月份);累计新批外资企业36家,合同外资5942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个。各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001年完成970万美元,增长40.6;2002年完成1965万美元,增长102.6;2003年完成2504万美元,增长27.4;2004年完成2816万美元,增长12.5;2005年1—11月份,完成3092万美元,预计增长17。

(三)国内贸易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1年的70.1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9亿元(2005年1-10月份累计实现81.27亿元,据此测算,全年增速在11.8,可实现99亿元),年均增长8.9,2004、2005连续两年实现增速过两位数,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

二、五年来的主要成绩

(一)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建市以来,经过多年治理,以政务、法制、治安、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软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先后出台了《鼓励外来投资暂行规定》(政[2002]91号)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了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市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等利用外资服务机构。大力营造一个与市场经济规则内在要求和wT0规则相适应的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安全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严明的法治环境。

(二)对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从亚洲拓展到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口国别主要是印度、埃塞阿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出口市场主要为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三)加工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加工贸易税负较小、资金周转较快的优势,形成了涡阳县道源芝麻有限公司、顺兴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以芝麻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进口市场从印度扩大到非洲埃塞阿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加工成水洗芝麻出口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

(四)农副产品出口长足发展。中药材、畜牧产品、木制品等农副产品出口量连年攀升,一批以农副产品出口的基地正在形成,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或加工产业为依托,优势农副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初见雏形。五年来,农副产品出口均占全市主导地位,2001年出口89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90.36;2002年出口89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70.64;2003年出口116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82.51;2004年出口129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90;合计四年来,农副产品出口463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6。2005年农副产品也将占出口主导地位。

(五)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是生产类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十五”期间引进的32个项目中,生产性项目有24个,占项目总数的75;二是项目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提高,尤其是药业合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三是单个外资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投资千万美元的项目1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四是签约项目的履约率逐年提高。2004年外商投资项目履约率为80,2001年仅为25。

(六)重大外资项目进展顺利。安徽***公司投资800万美元的城市燃气工程、****集团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广场、****置

业有限公司投资400万美元的地王商城、****集团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的****加工项目等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先后建成或开工。

(七)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大型市场为龙头,中小市场为骨干,小市场为基础,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70个,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3个,市蔬菜批发

市场更是于2005年被批准成为**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新一轮市场建设热潮方兴未艾,以“****公园”为代表的市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占地2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近4亿元的“****公园”一期工程即将竣工,建成后的“****公园”将是我市最大的二级社会轻工消费品批发市场和百货零售市场,对繁荣我市商贸流通、促进我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加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乃至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八)流通现代化步伐加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起步,以****超市有限公司、**粮油食品商厦、****华联等为代表的商业零售连锁企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双汇连锁等国内一些知名大企业纷纷登陆我市,在我市设立连锁企业。外来资本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经营理念,推动了我市商业格局的变革。现全市共有商业零售连锁企业17家,连锁门点107个,其中设有配送中心的连锁经营企业3家。

(九)商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地级**市的设立,极大促进了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以***超市、****购物广场为代表的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超市自2004年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大卖场正式开业以来,增势更为迅猛,预计2005年将实现销售额7000万元,大有赶超***之势;2005年8月底,****州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达15000平方米,经营品种近2万种,按照“时尚百货+超市+家电卖场”的模式经营,填补了我市没有大型购物中心的空白。餐饮业持续火爆,除2003年因“非典”影响外,一直在行业中领涨,新的龙头餐饮企业也不断涌现,以***酒店、***大酒店、**饭店、**集团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不断提高。

(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随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成品油、生猪定点屠宰、报废汽车、拍卖、典当等特殊行业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虽然我市在商务经济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省和其它兄弟地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与我国加入WTO的要求还远远不能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低。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市GDP的0.59,在全省所占的份额更少,低于全省11.8个百分点(全省2004年外向度为12.4%),比2001年拉大3.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量居全省末位,2005年1至于1月,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口8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我市完成1577万美元,同比增长8.36,增幅比全省低17.7。

(二)对外贸易质与量均有待提高。一是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商品以原料性和初级加工农产品为主,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极低,2005年1-7月我市生产型企业机电产品出口仅有1320美元。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品种较少,致使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影响了出口规模的扩大。二是外贸主体单一。全市外贸企业中,三资企业中有出口实绩的太少。三是贸易方式单一。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相对比重低下。四是外贸市场单一。相对比较集中,仍以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虽有进入,但出口份额小,且不稳定。五是进口不足。贸易顺差偏大,说明我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足,对改善落后的经济结构不利。

(三)缺乏“航母”型龙头企业。缺少骨干对外贸易企业。由于我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可依托的外向型产业不多,而且在引进国外大公司、大集团方面又没有较大突破。企业资金严重短缺,外贸人才匮乏。专业银行对企业放贷门槛高,中小企业受制约大。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缺少骨干内贸流通企业,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全市限额以上商业批零企业仅11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尚无一家。与省内外知名大企业相比,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四)招商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然近年来在利用外资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出台了一批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但目前投资环境的状况和其他比较先进的城市相比,还有些差距。招商引资实际的操作中,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承诺不兑现、办事效率不高,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仍需进一步加强。有些部门没有建立责任追究等制度,敷衍塞责、拖延扯皮,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问题依然存在,对外商投资不能提供优质服务。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不够大、速度不够快。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一直徘徊在全省第7位左右,人均水平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0。2005年1-10月份,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9.2亿元,同比增长13.0;同期我市实现81.27亿元,同比增长11.8,落实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落后于增速最快的**市3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第7,增速位居全省第14,在位次上增速落后于总量。在社消总额的构成中,县以下始终没有突破10,县及县以下增速的相对低迷成为制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瓶颈。

(六)商业网点规划与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老城区商业网点过于集中,新城区缺少必要的商业网点,造成部分生活小区设施不完善和部分商业设施闲置并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投入和扶持不够,商业的基础设施改造长期滞后,特别是在广阔的农村,商品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很多地方仍存在骑路逢集交易方式。城乡双向流通网络不畅,消费品难下乡,农产品难进城。

(七)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一是市场运行中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时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二是部门、地区分割,阻碍了统一、竞争、规范、有序的大流通的形成和发展。

(八)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较多,上下关系不畅。现阶段,各县、区正处在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涉及商务的工作部门较多,行政层级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关系不畅,影响了商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县:商务主管部门目前有四个:经贸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贸局、商务局。由于主管部门多,各自行使商务运行中的部分职能,在商务实际工作中又有职能交叉重叠现象,政府缺乏有效指导,无长远规划,不利于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九)商务系统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县、区商务部门机构改革任务较重,不能全力投入商务运行工作,分散了大量的精力。全市商务系统共有企业62家,职工14031人,下岗9059人,在岗1524人,离退休3448人,企业负担沉重。商务系统的企业大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初成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经营设施和经营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现在正常生产经营的只有少数企业,大部分处于倒闭状态,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欠帐问题严重,企业与政府均无力承担,职工上访时有发生。为保证社会稳定,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维持职工的稳定上。

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容忽视。今后五年我市商务经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努力实现“十一五”确定的奋斗目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目标及重点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依托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积极参与“861”计划,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和“****”战略布局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商务发展战略。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内贸上水平,外贸上速度,外资上台阶,外经求突破。

----经过5年时间,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两番,年均增长32%,到2010年达到8000万美元,其中出口7000万美元,进口1000万美元;

----2010年利用外资达8000万美元,年增长20,五年累计3亿美元;实现外经零突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达到160亿元。

为了保障上述总体目标的实现,未来我市商务发展将以下列工作为重点:

一、实施商务人才战略

加快商务人才培养。通过加强社会培训、完善就业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既熟悉国内外贸易政策,又熟悉我市产业发展情况的新型人才,为我市商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建立培养和引进商务人才机制。通过外派、上挂、培训、依托高校培养或考试等方式,培养和选拔一支专业性商务干部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对机关干部、企业管理者及从事商务工作人员进行内外贸和国际经济合作业务培训。

(二)借助本地高校的办学优势,聘请专家来*,有计划地举办企业管理者培训班,培养一批外贸业务人才。提高企业管理者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适应国际市场,运用各种营销渠道、专业手段来吸引国际买家。

(三)培养一批出口营销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外贸经理。这些人才可以帮助我市企业深入研究海外市场,为公司及产品选择有潜力的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出口营销整体策略并贯彻实施,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

(四)通过加强社会培训、完善就业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既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又熟知国内贸易政策;既了解国际市场,又熟悉我市产业发展情况的新型人才。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我市商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优化提升人才结构。满足现代化商务工作对人才层次结构的要求,形成能够适应和支持我市产业升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主动适应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内贸流通业发展的要求,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优化商务发展环境

千方百计优化商务发展环境,大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要用实际工作来吸引投资者,大到优惠政策的落实,小到投资者的衣、食、住、行。努力做到“亲商、安商、富商”,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一)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措施来抓。作为商务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职能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从大局出发,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大力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运行机制,积极协调外汇管理部门、财政、国税局、商业银行等单位,做好为外经贸进出口企业在出口退税、国际结算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加速出口退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形成相关部门共同支持商务发展的合力,为商务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社会管理。加强对商务服务业的行业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无论对外贸易行业还是国内贸易行业,都属于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范畴。服务业是我国相对落后和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未来GDP的增长、就业的扩大和税收的增加,相当程度上要靠服务业,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社会发展与群众生活,商务工作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三、拓宽对外贸易渠道

经济发展外向度的落后,直接导致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构建外向型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培养外贸运行中的经济增长点。

(一)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叠加使用政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构建外贸企业三梯队。一是重点帮扶**集团、**产物制品厂、**华都精陶、**中药饮片厂、**集团中药饮片厂等企业把经营着力点放在外贸自主经营上,培育进出口千万元企业4-6个。二是大力支持济人药业公司、**国药厂、**纺织公司、**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张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进出口超500万元企业6-7个。三是积极扶持各类企业,培育进出口超百万企业10-15个。

(二)打造支柱行业。挖掘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一批支柱行业。中药材加工行业。重点支持**制药厂、**药厂发展国家级中药新品种,**药业、**中药饮片厂扩大中药提取物生产,**药业公司、**中药饮片公司扩大精制饮片生产。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重点支持**公司、**食品公司扩大脱水蔬菜生产规模;支持**食品公司、牛羊肉加工厂扩大生鲜肉食生产,**食业公司、**实业公司发展熟食小包装食品、休闲食品生产;林产品加工业。重点支持*木业公司、*实业公司、*木业公司发展桐木、杨木加工业,提高工艺品、胶合板材生产量。纺织品加工行业。重点支持**纺织公司、**染织公司、**纺织公司提高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开展纺织品定点、定牌的加工业务,推动家纺、针织服装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轻工行业。重点支持**集团公司、**日化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海外适销产品。贸易行业。重点支持**进出口公司、**贸易公司,带动我市优质产品出口。煤矿行业。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煤化工产品出口,增添外向型经济发展后劲。

(三)建设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基地、企业租赁承包基地、企业+基地+农户、企业+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在3-5年内形成6类11种农产品基地,并进入全省出口示范基地行列。依托**天然产物制品厂、**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蔬菜出口基地;依托**木业公司、**实业公司发展林产品出口基地;依托**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公司、**中药饮片厂建设中药材出口基地;依托牛羊肉加工厂、**食品有限公司、**制革有限公司建设畜产品出口基地;依托**药业公司发展香料产品出口基地;依托**有限公司、**粮油公司发展优质油料出口基地。

(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挥重点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促进**集团公司谷胺粉产品,**食品公司大麦苗粉产品,牛羊肉加工厂熟食真空罐头、冰鲜牛肉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尽快打入国际市场。利用出口机电产品技改专贷贴息和研发资金,扶持和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和附加值。重点扶持**电器厂无极灯产品,尽快取得韩国机构认证;力争5年时间,使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到20-30%。

(五)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按照重点突破、多元发展、全方位开拓的方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欧盟、美国、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继续做好广交会、华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青洽会、西洽会、乌洽会等国内重点经贸展会的参展工作,争取多抓订单、多结识客户。同时走出国门,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览,开拓国际市场,把我市的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优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开展跨国连锁商业网络的经贸合作,借助外方力量开拓市场。

(六)推进认证和品牌建设。将认证和品牌工作作为增强我市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性工程来抓。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通过加强培训和给予市场开拓资金等多种扶持办法,帮助更多企业通过国际认证,规避技术壁垒。大力培育、开发和扶持名牌产品出口。支持和鼓励企业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及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组织参加**省名牌出口商品评选活动,培育我市名牌出口商品,推动更多的企业在国外注册品牌或进入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目录。

(七)重视和做好进口贸易。“十五”期间,我市进出口顺差大。长期下去,将弱化对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最终妨碍对外贸易和整个商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和做好进口贸易,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合理扩大进口。重点增加高新技术、机电设备的进口,通过适当增加进口带动出口的增长,使进出口趋于平衡,促进进出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八)保持加工贸易稳定增长的势头。发挥加工贸易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商管字[2004]16号),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产业结构、产品种类上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加工贸易成为我市工业体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10年加工贸易占全市进出口比重提高到30%。

(九)积极稳妥应对贸易摩擦。开展对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技术及环保指令、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引导企业“趋利避害”。建立我市公平贸易和产业损害调查工作机制,加强对纺织、蔬菜、肉食等重点产品的监控,着手开展出口商品的技术壁垒应对工作。

(十)发挥市开发区后发优势,形成更大的出口基地。把开发区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起点规划,突出特色产业优势;高标准建设,引进高效益的项目,提高每一寸土地使用效率,使开发区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对外开放中的新龙头。

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招商引资是推进扩大开放,提升我市经济发展外向度的重要手段。招商引资作为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升级,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出口增长。

(一)建立健全利用外资项目库。根据国家及我市的产业政策,精选能充分利用我市资源、技术含量高、并且有市场、无污染的项目,建立健全规范、动态的中英文对照的项目库。

(二)充分利用开发区的载体功能。目前我市开发区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大、后劲足,要打好开发区牌。对进入开发区的项目要严格把关,要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

(三)完善招商网建设,搞好宣传和联络工作。把通过各种会议、渠道结识的外商,分地区、分类型进行整理,建立招商网络。通过网上发布、电子邮件、邮政投递等方式做好宣传、联络工作。

(四)发挥药业产业优势,利用外来投资做大做强药业经济。通过外来投资和地区合作,加速建设我市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现代中药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利用“药都”名牌,引进投资者合资、合作建设国际化中药贸易中心,将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饮片物流中心和中成药物流中心统集成国际化中药贸易中心,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

(四)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利用国家出台的对外投资政策,掌握国外投资环境及政策;从调查我市出口企业情况着手,寻找有境外投资意向的企业。通过宣传、培训、扶持等促进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的市场、资源。收集境外工程发包信息,了解承揽工程的条件,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帮助指导有资源的企业投标,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的政策。

三、加强内贸流通监管

扩大消费,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而且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样重要。大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在商品市场建设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批建设,适度超前,突出特色。

(二)继续深化商品流通业的体制改革。继续改革重要商品的流通体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提出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基本途径。发展无公害食品、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实施“三绿工程”(绿色通道、绿色市场、绿色消费),健全批发市场和信息网络。

(三)培育广大农村市场,深入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紧紧抓住全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的机遇,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着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建设“数字*州”为契机,加速流通企业现代化设施建设,在大型流通企业中推广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电子订货、电子转帐和票证自动处理等,与国际市场接轨。

(五)继续加强商品流通的法制建设。重点是抓好各项商务法律规章实施工作,保护我市商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商品流通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执法,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公正、公平、公开。加强流通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商品市场秩序。

《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第二篇: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文章标题: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商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提升全市商务经济水平为目标,以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额、利用外资和提高内贸流通水平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了全市商务经济平稳发展。总结如下:

五年来的商务发展情况

一、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进出口平稳增长。200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51万美元,其中出口985万美元,进口66万美元;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87美元,其中出口1267万美元,进口20万美元;200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31万美元,其中出口1412万美元,进口119万美元;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06万美元,其中出口1435万美元,进口171万美元;2005年,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其中出口1700万美元,进口[范文搜网-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范文搜网]200万美元。“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375万美元,5年年均增长17%。

(二)利用外资逐年递增,引资规模逐年扩大。五年来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347亿美元(截至05年11月份);累计新批外资企业36家,合同外资5942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个。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001年完成970万美元,增长40.6;2002年完成1965万美元,增长102.6;2003年完成2504万美元,增长27.4;2004年完成2816万美元,增长12.5;2005年1—11月份,完成3092万美元,预计增长17。

(三)国内贸易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1年的70.1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9亿元(2005年1-10月份累计实现81.27亿元,据此测算,全年增速在11.8,可实现99亿元),年均增长8.9,2004、2005连续两年实现增速过两位数,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

二、五年来的主要成绩

(一)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建市以来,经过多年治理,以政务、法制、治安、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软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先后出台了《鼓励外来投资暂行规定》(政[2002]91号)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了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市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等利用外资服务机构。大力营造一个与市场经济规则内在要求和wT0规则相适应的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安全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严明的法治环境。

(二)对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从亚洲拓展到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口国别主要是印度、埃塞阿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出口市场主要为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三)加工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加工贸易税负较小、资金周转较快的优势,形成了涡阳县道源芝麻有限公司、顺兴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以芝麻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进口市场从印度扩大到非洲埃塞阿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加工成水洗芝麻出口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

(四)农副产品出口长足发展。中药材、畜牧产品、木制品等农副产品出口量连年攀升,一批以农副产品出口的基地正在形成,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或加工产业为依托,优势农副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初见雏形。五年来,农副产品出口均占全市主导地位,2001年出口89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90.36;2002年出口89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70.64;2003年出口116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82.51;2004年出口129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90;合计四年来,农副产品出口463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6。2005年农副产品也将占出口主导地位。

(五)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是生产类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十五”期间引进的32个项目中,生产性项目有24个,占项目总数的75;二是项目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提高,尤其是药业合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三是单个外资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投资千万美元的项目1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四是签约项目的履约率逐年提高。2004年外商投资项目履约率为80,2001年仅为25。

(六)重大外资项目进展顺利。安徽***公司投资800万美元的城市燃气工程、****集团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广场、***

第三篇:济阳街道近五年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谋划

济阳街道近五年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

工作谋划

济阳街道

近五年来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谋划

2007年以来,济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街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抓经济、促发展,抓民生、促稳定,抓队伍、促提升,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辖区街容街貌有了新变化,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突破。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

1.财税建设再创新佳绩。坚持把财政增收作为推动街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经济强街意识,紧紧抓住守土有责不放松,健全完善综合治税工作网络,不断加大综合治税工作力度,既做到了“眼睛向外”,广泛扑捉多方获取信息,拓宽税源渠道,又做到了“眼睛向内”,积极盘活现有资源,壮大街居财源经济。2007—2010年,街道财税收入从1112万元到4522.5万元,增长了306%;地方财政收入从674万元到2736.9万元,增长了306%;招商引资从15600万元到2.12亿元,增长了35.9%,街道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今年1—9月份,街道共实现财政总收入4351万元,占年计划的74.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76万元,占年计划的80.84%。共引进区外资金16091万元,占年计划的71.52%。2011年,街道经济办公室获“全省人口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街道始终以项目建设为“一号工程”,不断优化项目服务环境,配齐配强了人员队伍,为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市区重点项目继续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倒记时工作法,对照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07年以来,街道先后引进了等国际商业广场、后营城中村改造、王母阁A区回迁楼、纺机片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国际商业广场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王母阁A区回迁楼项目已于2011年4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620户居民喜迁新居;后营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紧张进行拆迁扫尾及土地预购准备工作;纺机片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3.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打造“五型”计生模式,建立健全“逐户建卡、依房管人、同住同管、优质服务”的计生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为辖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每年都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春季秋季集中活动的各项任务目标,街道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0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街道”荣誉称号。民政工作:突出“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不断强化民生工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各项惠民利民举措。设立爱心捐助站,积极开展社区帮扶活动,加大对辖区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共为498户低保户,1002人,发放低保金160余万元。共为辖区873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为辖区老人老有所养提供部分保障。积极组织人员为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社会平台建设工作:南门、龙行、草桥口、柳行四处社区服务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3300㎡的济阳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也正积极推进当中;充实调整新建龙行、南门、财工街、后营四个农家书屋,图书拥有量达到3万余册;济阳大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断推广;积极协调投入6万余元对京杭社区佳丽日化宿舍区破旧设施进行修缮,整修地面、粉刷墙壁和修建车棚工作已全面完成。百姓课堂、社区讲堂形式多样,每年都成功举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大型活动,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不断丰富。

4.街容街貌明显改善。坚持把改善辖区环境面貌作为街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实现长效管理、打造公众满意的品质城区”为目标,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辖区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开展辖区水污染防治行动,全力以赴做好迎淮路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完成了辖区老运河皇棚湾河段200多米河道的全面清理;督促佳丽日化公司对职工宿舍进行了卫生清理、墙面粉刷及车棚建设;清理了武警支队北墙积存多年的垃圾,并进行了绿化覆盖。扎实开展创城工作,共完成三处林荫停车场建设,防护林2公顷以上,居住区绿化面积15.835公顷,辖区单位庭院地面绿化6.264公顷,垂直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补植社区苗木220株,专业绿化及社会绿化面积均超额完成任务。近年来,街道一直在全市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排名中保持优秀,多次获得市“爱卫杯”红旗,2008年,获“市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辖区大局和谐稳定。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街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首要职责。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信访等各项工作,大力开展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遏制了重大案件的发生,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实效。街道先后成功处理了老上访户王田英、残疾人三轮车非法营运人员突发性维稳事件,化解了柳行回迁居民上访及和欣家园因拆迁带来的上访问题,为全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对辖区商场、建筑工地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控。探索建立了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不断强化消防安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整改台账,及时落实复查效果。近年来,街道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基层党建不断强化。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与时俱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党建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率先在全区推行党员月例会制度,确定每月5号为街道基层党建例会日,并逐步探索出了党员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政治生日贺卡”、党员小书桌、党员群众联系卡等一些党员管理的新模式。不断健全住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强化议事管理,创新议事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了“党员服务日”、“认领公益岗”等活动,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加大网格化管理力度,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为主的组织网络,党组织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玉苑小区12号楼积极探索“楼宇”党小组设置模式,率先成立12楼楼宇党小组,充分发挥退休干部、退休职工中的老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余热,积极开展为社区建设献言献计系列活动。目前,12楼在党小组的带领下,强化居民自治,居民素质明显提高,这一成功做法先后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全区掀起了学习12号楼文明创建工作经验的热潮。

二、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

(一)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济建设是始终街道发展的原动力,街道坚持“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的原则,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法,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新模式开展招商引资。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的镇街属地招商责任制,积极探索招商项目包抓机制,大力实施专班运作模式,采取挂图作战的形式,着力构筑大开放、大招商格局,发挥辖区现有资源影响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对所包抓的重点招商项目定时间、定进度,切实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在街道上下形成了谋项目、抓项目、促项目的共同推进体系。勤征细管确保财税入库。进一步澄清了辖区税源底子,规范了房屋出租等税种的征收标准,使税收征管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建立了班子领导对口联系重点税源制度,加强了重点税源的跟踪服务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确保了辖区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新增企业数量的有效增加。

(二)不拘一格锻造队伍,干部活力有效激发。

干部作风是软环境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建设一个团结务实的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街道始终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促转变”这条主线,以深入学习实践观活动为载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进团结为重点,狠抓“三支队伍建设”,即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居村干部队伍建设。街道16个党组织、375名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真正实现了作风大转变,思想大解放,街道发展上台阶的奋斗目标。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个星期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总结,每半年进行一次自评,积极建设一支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进一步扩大理论覆盖面,提高学习效率,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居村“两委”成员,并且先后邀请了区老干部原局长谢立亭作党性修养报告,公明政和律师事务所杨杰律师作物权法知识讲座,区民政局王培让副局长作新一届“两委”班子培训讲座等,收到明显效果。二是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工作责任制,根据班子成员各自特点,科学分工,层层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全体工作人员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了“相互搭台,好戏连台”的良好局面。

三、过去五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西城区的内核,济阳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到辖区面积、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辖区整体形象不佳。由于辖区面积小,背街小巷多,特别是税务街、步行街南岸周边,道路狭窄,加上摊贩占道严重,使本来就狭小的空间看起来更加拥挤不堪。

2.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地处老城区,受早期规划设计限制,辖区内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休闲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上档次的餐饮、酒店等娱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3.社区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社区工作依赖性强,在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主动性不够;二是社区忙于对工作的应付,在开展居民活动载体方面创新度不够;三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识模糊,还限于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的层次,对社区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够。

四、今后五年的工作打算及创新性举措

今后五年街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宜居宜业街道”为主题,以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促转变为主线,紧紧围绕“和谐济阳提档升级”这一目标,实现“项目推进、扩大招商”两大突破,凝神聚力抓经济,立足服务求发展,街居联动保稳定,不断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坚持求真务实、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济阳街道各项工作新局面。

1.坚持“税收保街”,提升街道综合实力

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抓经济促财源,抓财源促增收”的发展观念,真正实现经济建设、财源建设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以培植财源为重点,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着力做好生财、聚财、理财三篇文章,真正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力、理财有法。今后五年我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计划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总收入将达到7500万元,年均递增15%,比现在翻一番,大幅度提升街道经济综合实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新跨越。

2.坚持“项目强街”,推进街道提档升级

紧紧抓住全区打造“四心两区”的有利时机,积极谋划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努力实现抢抓紧密围绕“项目带动战略”,创新跟踪服务与培育引导的方式与渠道,对在建项目努力缩短见效周期;对已签约项目做好拆迁收尾工作,力争早日实现项目的落地开工。全力以赴做好国际商业广场、后营村城中村改造及纺机片区开发建设,辖区老运河皇棚湾河段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实施科级领导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政府主导、街道主办、社区(村)落实”的属地拆迁责任制,以拓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投入项目建设一线,攻坚克难,确保重点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上全面推进。

3.坚持“楼宇富街”,大力挖掘潜在财源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路带经济”。面对辖区面积小、楼宇密集度高、集中开发的现状,认真摸排辖区现有空闲楼宇和主要路段闲置商铺,实行网格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以王母阁片区、和欣家园第一街区及正在开发建设的国际商业广场和后营村为载体,以环城西路、柳行路、太白路和任城路沿街商铺为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楼宇招商和金融服务业招商,全力打造特色路街,不断壮大街居经济实力。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到楼宇走访调查,加强与楼宇入驻企业、小区物业的沟通联系,对新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对入驻楼宇的纳税大户进行重点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入驻楼宇单位的计划生育、卫生管理和周边的综合治理,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坚持“平安保街”,保持辖区大局和谐稳定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强调“预防为主”,探索建立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利用培训、例会、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组织单位深入学习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浓厚氛围。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充分发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5.坚持“服务兴街”,推进大民生工程建设

全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便民快捷、廉洁规范”为目标,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化便民服务内容,畅通群众办事绿色通道。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星级服务,确保便民服务规范有序运转。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做好待拆迁区域居民和回迁居民的保障工作,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社会救助覆盖面,大力推进街居慈善救助网络体系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继续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后营村城中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西城区城市新地标。

6.坚持“党建促街”,实现组织建设广覆盖、全跃升

继续实施“大工委”机制,扎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辖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整合楼宇党建资源,以学习12号楼先进典型为契机,在每个社区都建立楼宇党小组,广泛开展楼宇党员先锋、楼宇党员模范等争创活动,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精心组织“七一”庆祝活动、先进表彰等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党的后备队伍不断扩大。继续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实行上班签到考勤制度,周五理论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推荐 收藏

第四篇:乡镇未来五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龙家圈镇未来五年工作思路及

工 作 重 点

龙家圈镇党委、政府

未来五年,镇党委、镇政府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文化、宜居为特色,紧紧抓住县城南拓西扩、沂河两岸均衡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为路径,全力组织实施“大项目拉动,工业园带动,软环境促动”三大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保障改善民生,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全力打造城区新亮点,建设幸福和谐新河西。

一、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

(一)工作思路

1、培植优势集中发展。大力弘扬“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精神,高效配置优势资源,推进产业向基地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创造发展新优势。坚持项目带动,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带。加快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培植和发展新型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

2、创新机制科学发展。坚持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引导和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建立科学评价、产业引导、财政保

争达到2.47亿元,增长30%。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园区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化、高端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到2016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4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9%;95%以上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标准,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6%。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58元,年均增长18%。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有较大改善。

二、发展战略与发展布局

(一)发展战略

紧扣县委“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结合我镇实际,实施“三二三四”发展战略,即实现“三个目标”、主攻“两个突破”、建设“三大基地”、强化“四个基础”,打造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亮点板块,全力打造城区新亮点,发展成为县城重要经济带。

1、实现三个目标,即:实现“强镇富民,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

2、主攻两个突破。一是在工业经济发展上求突破。以改善工业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提升河西项目区承

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小流域坝系建设、农村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四大”工程。到 2016 年,全镇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60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46%,实现农村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二)发展布局

按照全县沿河、沿路、沿山展开产业布局和空间功能划分,结合我镇区域发展战略构想,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科学合理规划全镇经济功能布局及建设重点。

1、沿河经济带

该区域以沂河干流为纵轴,北起跋山水库,南接沂河南大桥,重点发展河西城区,扩大辐射范围,提升完善城区服务功能。沿沂河西岸突出发展观光旅游、房地产、商贸流通、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将沂河西岸打造成为河西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具活力、城乡面貌最繁华的经济走廊。

2、镇驻地辐射区域经济带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自南向北,依次布局商贸服务区、政治文化中心、民营经济集中区、特色种植产业区四大功能区。

(1)商贸服务区。主要依托地处通往各旅游景点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发展商贸服务业。到2016年,全镇限额流通企业达到25家,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25%。

建设重点:把商贸服务业作为提升小城镇集聚辐射能力的重要平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综合商品销售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零售商店、大型宾馆等,切实改善消费环境,为游客提供便捷的衣食住行,从而提升城镇品位,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推动商贸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

依托灵泉山—跋山水库流域充足的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在“山”、“水”、“灵”、“润”方面做大文章,建成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开发综合旅游观光。

(1)灵泉山旅游经济区。建成生态旅游基地和休闲避暑胜地。建设重点:突出生态旅游特色,加大灵泉山景区长廊、道路、办公楼、景点广场、山体绿化等景区的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把灵泉山与跋山水库相结合,形成灵泉山——跋山水库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山水一体”的黄金旅游圈,争创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2)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区。深入挖掘开发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家乐旅游、田园休闲旅游,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

建设重点:以肖家沟精品种植园为核心,纳入灵泉山总体规划,打造起既具有休闲娱乐、游览游玩,又兼具采摘果实、享受农家田园生活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增加工业经济总量

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强化产业配套,加速推进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迅速集聚有利要素。到2016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9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年均增长18%。全镇争创省级以上名牌4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

1、狠抓产业提升。把食品、机械、纺织服装鞋帽、板材家具、生物化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行业作为提升的重点,出台相关的政策意见,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起具有一定规模、竞争实力较强的板块经济,使之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龙头。到2016年,打造食品产业、机械制造业双百亿产业集群。

(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施好以秸秆气化、大型沼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积极培育壮大沂水长青生物质发电项目。以管材生产加工为依托,加快华政塑胶科技发展公司建设步伐,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迅速占领市场。到2016 年,全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2、培植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依托“龙头带头群体,群体促进龙头”的发展模式,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实施典型带动战略,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龙头带动和中小企业的合并整合,以及相关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在全镇培植一批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一是加大技改投入。今后五年,我镇将引导辖区企业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为技术改造的投资方向,以“领先一步,追求卓越”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有效投入,改造提升传统产品,壮大发展主导产品,创新研发新产品,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壮大。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扶优扶强,对重点骨干企业在土地规划、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品牌建设、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努力培植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畅通服务通道,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政府协调的有关事务,给予开设优先通道,及时做好服务工作。资源优先配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保证企业资源、能源等各项需求。融资协调方面,在企业出现资金需求时,政府及时与相关金融机构做好协调工作,帮助解决困难。三是加大财政扶助力度。对于省市县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市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以及被评为各级科技创新项

(4)花卉产业基地。以中和花都花卉市场为龙头,以北越庄、黄家安等村为中心建设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到2016年建成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

(5)林下经济产业基地。以恒源食用菌研究所为龙头,以后马荒、张诸坞、赵诸坞、陈诸坞、武诸坞、刘诸坞、杨诸坞、李诸坞等沿河村为中心建设林下食用菌、林下特种养殖产业基地,到2016年建成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

2、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兴龙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为依托,完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组织,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强化劳务人员技能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人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资金技术、信息服务、购销储运、防疫检疫、认证认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把我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优美小城镇。

1、高起点规划。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的原则,制定城镇发展长远规划。坚持城镇规模布局与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和公共服务能力相适应,社区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人口扩

区道路。规划建设西城三路(四号路)向北延伸至北二环(六号路),搞好双马路(2号路)、北一环(3号路)西延工程及西一环(5号路)道路建设,重点建设好滨河西路工程,积极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功能配套,将其打造成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河西走廊。抓好长580米、宽18米的长深高速公路连接工程田庄——后马荒段沂河大桥的修筑,不断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二是铁路建设。“十二五”期间,积极搞好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龙家圈段13.5公里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改善水利条件及生态环境,建设旱、涝“双保”的水利工程保障体系。着力搞好跋山水库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小型河流治理工程、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的实施,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节水灌溉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使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万亩以上。

3、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供气。搞好奥德燃气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2016年,镇驻地集中供气率达到90%以上。二是供热。积极搞好集中供热热源和管网的规划建设,搞好鲁洲热电工程建设,2016年,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三是供水。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搞好黄家安水厂管网配套建设,努力扩大供水规模,2016年,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四是排水。依托县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区排水管道网络,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将污水集中排放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强化电力通讯体系建设。2011—2016年,全镇规划电网共

急救助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各类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和远程教育,全面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3、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加大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力度。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以大型公共文体设施为龙头、以社区和农村文体设施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到2016年,村村有一支文化科技宣传队伍,实现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覆盖率100%,体育场地建设覆盖率达到80%。

(六)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大旅游”的要求,依托全县旅游产业品牌效应,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基地目标,以打造灵泉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现代农业观光为重点,把龙家圈镇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强镇。

大力开发旅游景区。按照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全面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一是以灵泉山森林公园为主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造提升长廊、道路、办公楼、广场等设施,全力争创4A级旅游景区;二是做好灵泉山旅游景区结合文章,把灵泉山景区纳入跋山水库总体规划,做足“山水”旅游文章,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并将灵泉山景区与肖家沟精品果园相结合,做好休闲娱乐、采摘果实等农家田园旅游文章;三是以中和花都为主题,着力打造集休闲购物、假日旅游为主线的精品旅游景区,全力争创3A级旅游景区;四是以沂河为主题,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沿途风光游,做足水上文章。

(七)努力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516

第五篇:五年来工作总结定稿

五年来工作总结

中共南寨镇委员会 南寨镇人民政府(2012年2月2日)

2007年以来,南寨镇党委、政府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动力,制定了“特色产业立镇,效益农业稳镇,沿路三产强镇,山水旅游名镇,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抓好党建谋发展,经济发展大跨越,民生工程塑形象,平安建设保稳定”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党员干部争先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南寨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用五年时间建设了一个新南寨。2011年12月29日河南日报以《工业项目上荒山》为题报道了我镇“三化”协调发展的可喜成绩。

2011年南寨镇社会总产值10.8亿元,比2007年的2.5亿元增加了330%;2011年财政收入514万元,比2007年的152万元增加了230%,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4750元,比2007年的2650增加了80%。

2008-2010年在辉县市“创业杯”竞赛中连续4年获得“经济快进乡镇”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

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来管事管人。建立健全了《镇党委议事规则》,确立了重大事情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民主议事原则。三是坚持以学习促工作。以党委例会和周二学习日为依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员活动,大力搞好经常性学习教育,确保每名党委成员和中层干部学习有成果,在2011年副科级公开选拔和公务员考试中,我镇原军胜、刘志明和侯香云等3名同志名列前茅,成为我市输出人才最多的单位,被市领导赞誉为“第二党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五年来,镇党委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2011年圆满完成全镇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五年内全镇共投入134万元,为17个行政村新建或复修了村室,建成了以秋沟、齐王寨为代表具有接待功能的村室,以南寨村为代表具有商业置换特色的村室,以石门口、要街为代表具备完善办公功能的村室。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联合支部,如:蒿地掌帮带大全地,北寨帮带凤凰山、秋沟村帮带后山村等,并制定了详细的帮带措施,出台了以争创“文明祥和村、和谐快进村、重点工作推进村”为目标的百分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工资实行绩效考核,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五年来共发展党员350余人,全面实施“双强”工程,落实党

(一)景区带动增效益。南寨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小南湖”之称的秋沟景区,有齐王文化的齐王寨景区,有太行仙境的紫荆山景区。为最大力度的开发山区的旅游资源,南寨镇的具体措施为:

1、成立南寨镇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加强景区开发的领导。

2、主动出击招商引资。齐王寨招商融资成功,目前累计投资500万元;投资5000万元的秋沟景区招商工作接近尾声;河南省太行山有机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太行山写生基地已完成累计投资1.3亿元,形成了一个集写生、旅游、娱乐、食宿等服务于一体的生态游乐风光园;投入100万元修建了紫荆山广场、地下室。

3、创新载体扩大宣传面。2007年到2011年成功举办了秋沟景区春季“桃花节”和中原汽车模特大赛。主要成绩有:

1、宾馆建设。投资800余万元的秋沟山庄和西苑山庄已投入使用;用地30余亩,投资250万元的20家秋沟家庭宾馆正在规划;规划用地15亩,投资150余万元的齐王寨迎宾楼建设已列入计划;总投资160万元23家“十统一”(统一管理、统一菜谱、统一服务员服装、统一餐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绿化、统一外观、统一匾牌)家庭宾馆改造工程正在施工。

2、特色养殖。为了配套服务旅游业,在旅游公路沿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四海公司占地15余亩,投资6万余元的珍珠鸡养殖项目已见成效;清水坪村占地20余亩,投资10万余元,存栏2000余只的乌鸡散养项目已成规模;占地

西平罗乡东沙岗村红薯粉条合作社的经验,在三郊口村注册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对当地果树加强管理,提高鲜果产量,另一方面与太行山有机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果品深加工。三是打造生猪养殖基地。南寨镇是养殖大镇,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每头生猪收益1000元,是养殖户的丰收年。南寨镇紧紧抓住这一商机,以四海商贸有限公司5000头生猪养殖场为引领,发动周边10多个村庄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

(三)企业壮大保就业

五年来,南寨镇全面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净化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力度,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

1、完善了企业用地理念。南寨镇党委政府在总结往年企业用地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企业上山发展,确保良田不减”的科学发展理念,并被河南日报以“昔日荒山坡,今日产业园”为题报道,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地瓶颈问题,又保证了农民土地不减。目前,全镇已有10家企业上山发展。

2、扩大了企业规模。新乡市辉簧弹簧有限责任公司引资上亿元的飞机坐垫弹簧项目开始建设;辉县市四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0余万元进行了技术升级;辉县市环宇模具厂准备投资400万元再上一条生产线;投资700万元的北寨模具厂厂房正在扩建。

3、整体上了新台阶。目前,南寨镇共

安居工程。目前已建成社区住房125套,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四是明亮工程。投资25万元在镇区道路架起了路灯,解决了群众夜间行走照明问题。投资20万元在镇区主干道安装了LED显示屏,极大提升了旅游接待基地外在形象,提高知名度。五是便民工程。投资90万元规划卫生院十字大街、新建镇区综合性集贸市场;投资800万元新建南寨、北寨两个大型便民超市,既规范了集贸市场,又方便了群众购物,解决了群众购物难问题。六是文化工程。投资250万元的文化站工程已经竣工,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兼有敬老院功能的大型综合文化广场,解决了群众休闲、娱乐、养老问题。七是教育工程。投资50万元建成南寨镇中心幼儿园,投资120万元新建了寄宿制小学,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问题。八是卫生工程。投资100万元建起了120急救中心,还发动村医疗室发展起了深山沟里的“120”,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平安建设保稳定

2007年以来,南寨镇信访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齐推并进,把解决矛盾的关口前移,把人民群众内部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明确责任,每村确定了一名村干部抓信访、协调、社会稳定工作,使信访问题有人抓、有人管,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畅通信访渠道,镇领导及各职能站所负责人电话向全镇人民公开,把诸多的

下载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务经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地党代会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某地党代会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某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某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适应新常态,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夯基础、增后劲,抓改革、激活力,办实事、惠民生,全县经......

    五年来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草市镇人大主席团五年工作总结 草市镇人大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在我的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以一名普通平凡的教师。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骄人的业绩,只是在为以麦小学这块沃土默默的耕耘着。如果说有什么追求或者目标的话......

    五年来护理工作总结

    五 年 来 护 理 工 作 总 结 ——乌拉特后旗医院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对我们护理工作的内涵与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

    近五年来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段 希 霞 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 近五年来,总体感觉充实忙碌,无愧于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但也有不足之处,为了今后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并......

    五年来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五年来工作总结 2007年2月我始任xx镇镇长,2009年7月改任镇党委书记至今。任镇长期间,我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政府班子成员理清思路,扎实苦干,开拓创新,紧扣发展这根主线,狠抓......

    五年来县委书记工作总结

    五年来县委书记工作总结 五年来县委书记工作总结2007-02-01 11:12:29县委书记工作总结 经组织安排,我于2002年7月底调中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分管经济、计划、宣传、精......

    审计局关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合集五篇)

    审计局关于五年来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过去的五年,我局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