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
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7号
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
《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业经2001年4月1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林树森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广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房地产的管理,依法确认房地产权属,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市辖区范围内的农村房地产权登记,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农村房地产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上盖房屋的所有权。
第四条 广州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建设、规划、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 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合法占用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应当同时登记。
第六条 依法核准登记的农村房地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扣留、涂改和销毁房地产权证书。
第二章申 请
第七条 农村房地产权登记,应当由农村房地产权利人(以下简称权利人)申请;共有的房地产,由各权利人共同申请。第八条权利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登记。
由代理人办理申请登记的,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权利人的授权委托书。
第九条 权利人应当以真实名称申请登记。权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使用现用名称;是自然人的,应当以身份证件载明的姓名申请登记。
已领取农村房地产权证书的权利人,其名称依法变更的,应当申请更名登记。
资料由保安制服收集
第十条 权利人应当在下列规定的期限内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房地产权属登记:
(一)新建的农民公寓式房屋,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申请初始登记;
(二)新建的农民非公寓式房屋,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由权利人申请初始登记;
(三)扩建、加建、改建的房屋,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由权利人申请变更登记;
(四)经确认权属的房地产发生继承、赠与及其他合法转移的,权利人自有关合同签订之日或者有关法律文件生效之日起30日内,申请转移登记。
第十一条 权利人居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申请期限为6个月;居住在国外的,申请期限为1年。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登记的,在障碍消除5日后,顺延登记期限。
第十二条 申请人申请农村房地产权登记应当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件、户籍证明或法人、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
(三)用地、规划批准文件、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或者农村房地产赠与、继承、转移合同书或批准文件等权属来源证明;
(四)房地产测绘图;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齐申请人的申请登记文件之日,为受理申请日。
第十四条 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超过规定的面积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房屋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经过处理后,允许保留使用的,方可申请农村房地产权登记。
第三章登 记
第十五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程序办理农村房地产权登记:
(一)受理申请;
(二)地籍房产调查;
(三)权属审核;
(四)注册登记;
(五)核、换发房地产权证书;
(六)立卷归档。
第十六条 办理农村房地产权初始登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权属审核结果发布公告,公告期为15日;公告期满无异议的,方可核发农村房地产权证书。
第十七条 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建设的房屋,核发集体土地的农村房地产权证;房屋共有的,核发集体土地的房地产权共有证。第十八条 农村房地产权证书灭失的,权利人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失并申请补发,经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报纸刊登灭失声明30日内无异议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补发。
第十九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确认权属:
(一)1986年12月31日以前,本村村民经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房屋的,可以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二)1987年1月1日至1990年3月31日,本村村民经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房屋,用地面积符合当时国家规定标准的,予以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三)1990年4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本村村民经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房屋,用地面积符合当时国家规定标准的,予以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所建房屋具有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规划批准文件,予以确认房屋所有权;
(四)村民委员会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房屋的,予以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但1990年4月1日之后建设房屋的,还应持有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规划批准文件,予以确认房屋所有权;
(五)1999年1月1日后,权利人按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提供用地、规划批准文件、房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文件资料的,予以确认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第二十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下列规定的期限内对房地产权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予以核准登记:
(一)对申请房地产权初始登记的,应自受理申请日起60日内核发农村房地产权证;
(二)对申请房地产权变更登记的,应自受理申请日起30日内核发农村房地产权证;
(三)对申请更名登记、补发农村房地产权证书的,应自受理申请日起15日内核发农村房地产权证。
对不符合本规定的申请,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登记,并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暂缓登记的决定,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产权纠纷未解决的;
(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未经处理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暂缓登记的。
暂缓登记事由消失后,经申请人提交有效的书面证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核准登记。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撤销全部或者部份登记事项:
(一)当事人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非法手段获准登记的;
(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因工作疏忽导致核准登记不当的。
撤销登记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得房地产权核准登记的,除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撤销核准登记外,可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登记申请、不按期办理登记申请或者工作疏忽,核准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失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涉及房地产权登记的,依照《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办理房地产权登记。第二十七条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登记,按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市的农村房地产权登记,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浅谈房地产权统一登记制度
谈房地产权统一登记制度
在现实工作中,争论已久的有关不动产登记的制度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我国现行房地产登记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国不动产权登记制度设计的若干问题做一浅析。
一、现行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一)我国房地产权登记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接管原国民党政府地政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房、地合一的房地产管理局,在接管城市的同时开展了房地产的清查、登记和核发房地产权属证明的工作,实行以土地登记为核心、房地合一的产权统一登记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国家宣布土地收归国家和集体,建设需要的用地由国家无偿划拨提供,土地的产权管理逐步弱化,并一度中断。
我国关于房产、地产登记的立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同年国家土地管理局设立,国家实行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重新建立了土地登记制度并日趋完善。1989年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了《土地登记规则》,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由于职能划分的原因,《土地登记规则》仅规定了土地权利登记,没有规定房屋产权登记。1995年,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的有关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土地登记规则》作出修订,1996年2月1日起实施并延续至今。
房屋所有权的登记始于1986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一个规范
性文件,即1986年2月15日印发的《关于城镇房地产产权登记、核发产权证工作的通知》,1987年4月21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对房屋所有权的登记进行了规定,没有涉及房屋他项权利的规定。1990年12月,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房屋所有权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对城市房屋所有权及他项权利的登记作出了规定。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出台,对城市房地产的权属登记分别从管理的角度和抵押权登记的角度作出了规定。1997年,建设部制定发布《城市房屋权属管理办法》,对城市房屋的权属登记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仅涉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权属登记,没有就其他房屋产权的登记作出规定。
(二)当前我国房地产登记发证的主要法律规定
《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登记规则》、《城市房屋权属管理办法》等十多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几十项条款对房地登记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同时涉及房、地登记问题及房地登记方式与房地产登记机构问题的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第六十条的一般规定和第六十二条的特别规定。第六十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或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证书。”第六十二条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政府可以制作、颁发统一的房地产权证书,依照本法六十条的规定将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分别载入房地产权证
书”。
各地在地方性的立法中,也对房地产登记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因大多数的省(市)房、地机构分设,大多规定房、地分别登记,如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少数省市规定统一登记,如:上海、重庆、广东、安徽等地。
(三)我国现行房地产登记发证的主要做法
1.房、地机构分设,规定房、地分别登记并实际执行。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分设,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六十条的一般规定,实行房、地分开登记发证。但是,近几年我国一些省市为体现便民高效的立法理念,做了广泛的讨论,经过调研、听证、省人大三次审议通过,对机构合一前提下的房、地统一登记做出了前瞻性的规定,设立一个专门的窗口,统一接受房、地登记申请,并明确了办理时限。这种做法实施三年来,房、地两个部门本着高效便民优质服务的精神,严格按照要求时限办结。特别是土地的登记发证,由于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地理信息系统,推广和采用了预分割登记技术,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提前,房地产涉及的土地登记,已经做到立等可取。2002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了土地分割登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实际中应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用。
2.机构合一,统一登记并实际执行。
我国部分直辖市和特区,房、地管理部门机构合一,同时,通过地方法规定房、地产实行统一登记并实际实施。虽然机构合一,登记合一,但其中在登记的实质上仍有差异。一个登记机构,颁发统一的一个证,但实际上是“一本两证”,一个本子里分别登记土地、房
屋的产权状况,在技术上仍然是两条线,只是在发证形式上实现了合一。
深圳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也是机构合一、登记合一的模式,但在机构的设臵上,单设事业性质的住宅局,政府将房产权登记的职能交给国土局负责,在具体的登记方式上,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不动产登记模式,房地产权证以土地登记为核心,房屋做为地上附着物登记,实施的效果较好。
3.房、地产机构分设,规定房地统一登记但并未实际执行。在机构分设的情形下,通过地方性法规规定房地产统一登记,但由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实际并未得到实施。如安徽省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多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两证合一”的规定基本没有实施。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延续两证分发的做法。
4.机构分设、规定合一,实际由房产部门负责统一登记的情形。如广东省等十几个市(地区)为代表。由房管部门制发的“房地产权证”无法涵盖土地登记的内容,所谓的“房地产权证”实际还是“房屋所有权证”,同时城市之间还存在大量非房产用地,因此,在这些地方虽然房管部门负责“房地产权证”的登记发证,但土地使用证也同时发放。这种产权登记的状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问题,房、地双方都认为这一方式导致了产权管理的混乱,不具有操作性,弊大于利,均不认同。
5.机构合一,分别发证的情形。
如北京和广东的中山市为代表。北京的房地管理机构合一,但房产、土地两证分别发放的情形延续多年,2004年7月,为落实中央关于土地体制改革的精神,土地与房产部门正式分家,成为分设 的两个部门。
二、现行房地产登记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法律基础不统一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规范不动产登记问题的专门法律,现行法律中虽然有不少关于不动产登记的相关规范,但都较为零散,涉及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主要集中在土地和房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之中。由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特点,这些法、法规中涉及不动产登记的规定难免出现相互冲突、相互矛盾、不合理的情形,一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构成不动产登记中的不少问题。此外,由于没有系统的关于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某些领域的不动产,如农村的房屋,仅仅是在着手开展产权登记的试点,几乎是房屋产权登记中的一个盲点,在立法层面上来说,也是一个盲点。
(二)房地产权的登记形式、登记内容、登记机关不统一 由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法律规定不统一,使得我国房地产登记形式、登记内容、登记机关等问题都难以统一。这样必然出现由于登记效力不统一、登记程序不统一等问题带来的不动产产权在取得、保护、抵押、转让等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混乱。
(三)房地产权登记城乡管理不统一
从土地产权管理方面来看,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土地管理已实现了城乡统管,城乡土地的产权管理均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登记、管理。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登记规则》,由产权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相应的土地权利证书,城市土地为国有土地使用证,农村集体土地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证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此外还有土地他项权利证明,实现了土地产权管理 的全覆盖。
从房屋产权管理方面来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仅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地产,房屋的登记发证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覆盖面仅限于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房屋产权管理依据是国务院的《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和建设部的《村镇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由建设部的村镇建设部门在村镇开展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但由于村镇建设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手段难以达到产权产籍管理的要求,且没有规范化的登记和产籍资料档案,绝大多数地方对村镇房屋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实际并未开展,一些地方甚至从未起步。在建设部内部也为村镇房屋产权登记在村镇管理部门还是房产管理部门争执不下。一些地方即使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管理主体和发证情况都很不统一。目前村镇房产登记管理的单位有的是市县人民政府,有的是市县建设或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还有一些地方是市辖区、开发区或各类园区自行发证。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设计展望
(一)不动产统一登记应当是我国未来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的不动产登记分散在多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土地登记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林地使用权登记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草原使用权登记在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海域使用权登记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别登记的理论基础是土地、房屋、森林等不动产的行政管理理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建立,不动产产权市场价值的显现,相关的经济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同时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技术基础——土地产权登记体系逐步成熟,从不动产登记的惯例上来看,完善
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制度,应当是我国未来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方向。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核心应当是土地登记
不动产物权在本质上要么是直接指向土地的物权(如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地上权等),要么是建立在土地物权之上的物权(建立在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地上权之上的房屋所有权、林地所有权、草地使用权等),以土地登记为基础的不动产权属登记可以包容其他不动产物权的登记,且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不动产的不可移动的基本属性。因此,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应当以土地登记为核心,房屋、森林、矿产、草场等作为地上附着物登记。
(三)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中国实际
受国际上通行的不动产登记机关设臵方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设臵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认为应当设在司法部门,其二是认为应当设在国土资源部门,此外还有认为应当设在公证机构、房产管理部门等等。笔者认为,从不动产登记的法理和为不动产交易建立统一的法律基础的角度考虑,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机关考虑应放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目前以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土资源部门的登记为基础建立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体系,应当较为符合实际,并具可操作性。理由是我国土地登记的现有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已具备了承担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本条件。三是土地登记的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已实现了数据化、电子化管理、且包容了大量的地上物权信息。
(四)统一登记的过渡性规定应与当前的不动产登记现状相衔接 鉴于各地目前房地产统一登记的基础不尽一致,建议改为:法律、行政法规对不动产登记未作规定之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自行确定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过渡方式。对于已登记的林地权、房产权、草地权、海域权等,可以持原登记证明到土地登记机关确认土地权属,换发不动产登记证书。针对当前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问题,过渡性规定的设计,应当立足于引导不动产登记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最终目标过渡,强调以土地登记为基础,如果采取折中或模糊概念的表述,则可能会对统一登记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形成更大的障碍。
(五)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问题应当通过进一步的立法加以解决
要在我国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在法律基础工作上,一要制定具体的规范不动产登记的专门法律,为不动产的统一登记提供可操作的依据;二要对现有房产、地产登记进行清理修订,保持不动产登记法制的统一性;在立法上确立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职权和法律责任。
第三篇:广州市私营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广州市私营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发布部门: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第一条为鼓励、引导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称《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办的私营企业均应按本规定办理登记。
第三条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私营企业登记的主管机关,并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第四条凡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均为私营企业。
第五条私营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种。
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独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投资,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企业负责,企业以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
第六条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
(一)农村村民;
(二)城镇待业人员;
(三)个体工商户经营者;
(四)辞职、退职人员;
(五)按政策允许的停薪留职人员;
(六)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七条私营企业的登记范围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具体行业分类登记,参照《企业经营范围核定规范》执行。
私营企业以一业为主,可兼营其他。
第八条科技、咨询、服务等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金不得少于十万元;生产性的有限责任公司和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商业性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三十万元;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性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独资、合伙法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三万元;
独资、合伙非法人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在市区范围内开业的,不得少于二万元。在城镇、农村开业的可适当放宽。
第九条下列私营企业由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发照和管理:
(一)经营场所在本市区范围内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字号前直接以广州市名称的;
(二)在广州市区范围内开业的,且投资者有三十人以上的;
(三)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的。
第十条有限责任公司和字号前直接冠广州市名称以及投资者在三十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其经营场所在市属县(市)的,先由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申请,经审核后,报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发照,委托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
第十一条本规定第 九条、第 十条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私营企业,由经营所在地的区、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发照和管理。
第十二条申请开办非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须提交下列材料:
(一)组建私营企业的负责人签署的开业登记申请书;
(二)投资者的身份证明、待业证明、辞、离职证明等;
(三)按规定须有当地街、镇以上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四)经营场所的合法使用证明;
(五)特殊行业还须取得有关部门的证明。
第十三条申请开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除应按本规定第 十二条规定提交有关资料外,还须提交下列之一的资信证明:
(一)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
(二)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出具的担保证明,担保企业的注册资金必须是被担保企业注册资金的两倍以上。担保企业必须在被担保企业的资金信用证明栏目上注明同意担保字样,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企业公章以及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和银行帐号。
第十四条属独资、合伙的私营企业,还应提供注册资金的数量及来源情况,合伙的应有合伙人的书面协议;
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提交公司章程;
属联营企业的,应提供联营成员共同签署的章程,联营成员共同编制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参加联营的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
第十五条外地私营企业来穗经营,须凭当地营业执照和当地县(市)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外出经营证明,并按本规定的要求,向本市所辖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十六条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应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应核发《营业执照》;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应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执照》。
经营时间不满一年的,一律核发《临时营业执照》。
生产性规模较大,基本建设需半年以上的私营企业,应先办理筹建登记。
第十七条私营企业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在核准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关联法规:
第十八条私营企业如需改变经核准的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经营范围和方式等,应向原发照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私营企业自核准登记之日起超过六个月闲置而未开业的,视同歇业。凡私营企业歇业,应按《条例》和本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和缴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条私营企业应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的企业登记费收费标准缴交开业或变更登记费,其中:
(一)开业登记费按注册资金的1‰收取,登记费不足五十元的,按五十元收取。如需增加营业执照副本的,每增加一个加收十元工本费;
(二)变更登记收取变更登记费五十元,如属增加注册资金的变更登记,还须加收所增加注册资金数额的1‰的登记费。
第二十一条经核准登记的私营企业,统一由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公告。
第二十二条私营企业应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向所辖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呈报上一生产经营年检报告书、资金平衡表或资产负债表。
第二十三条私营企业应每月向所辖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交纳工商行政管理费,收费标准按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收费标准执行,月收费最高不超过一千元。
第二十四条个体工商户符合私营企业条件的,应按《条例》和本规定,申请办理登记,领取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第二十五条凡属于私营企业的,不得按集体企业进行登记。对原登记为集体但实际是个人投资经营的,应进行清理,按照《条例》和本规定,重新办理私营企业登记。
第二十六条本市及各区、县(市)的私营企业协会,应接受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广州市私营企业登记管理规定》(穗府办(1988)17号)同时废止。
关联法规:
广州市私营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发布部门: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穗府办[1988]17号
为鼓励、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称《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私营企业的有关登记管理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私营企业的开办及登记范围
(一)凡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均为私营企业。
(二)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
1.农村村民;
2.城镇待业人员;
3.个体工商户经营者;
4.辞职、退职人员;
5.停薪留职人员;
6.刑满释放人员,劳教解除人员;
7.党政机关离、退休干部开办私营企业,须在离、退休两年以上,并且不得从事原任职机关所管辖的行业。开办私营企业期间,不再享受离、退休待遇。
(三)私营企业的登记范围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具体行业分类可参照《企业经营范围核定规范》进行。可以一业为主,兼营其他。
(四)私营企业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种。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独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
合伙企业应当有书面协议。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二人以上,三十人以下(投资者在三十人以上的须经特别审批)共同投资,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企业负责,企业以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
(五)科研、咨询、服务等行业的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五万元。生产性的公司和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十万元;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二十万元。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注册资金广州市区不得少于二万元,农村可以适应放宽。弄虚作假,虚报资金来源者,按《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二、私营企业实行分级登记管理下列私营企业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发照和管理:
(一)住所和经营场所在市区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
(三)字号前直接冠广州市名称的私营企业。
住所和经营场所在市属各县的有限责任公司,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申请,经初审后,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发照,委托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
独资、合伙企业和非有限责任公司的私营企业由经营所在地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发照和管理。
三、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
(一)私营企业申请开业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证件:
1.组建负责人签署的开业登记申请书。
2.从业人员(包括投资者和雇工)的身份证明。如待业证明,辞、离职证明或离、退休证明等。
3.有银行或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或企业单位的资金担保证明。
4.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5.私营企业投资者与雇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6.开办有限责任公司应提供公司章程;合伙企业应有合伙人的书面协议。
7.联营企业应有联合成员共同签署的章程、联合成员共同编制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参加联营的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
8.外地人员来穗开办私营企业须凭当地营业执照和当地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或街道、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
9.特殊行业还须取得有关部门的证明。
(二)对于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符合独资、合伙企业条件的发给《营业执照》,符合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条件的企业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执照》。经营时间不满一年的,发《临时营业执照》。
私营企业需要筹建的,应办理筹建登记。
在国家工商局统一制定的新的营业执照未发放之前,可暂用现行的工商企业《营业执照》。
(三)私营企业名称符合《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在核准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四)私营企业要改变经核准的企业名称、地址、经济成分、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经营范围和方式、从业人数等,应向原发照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五)私营企业经核准登记后六个月内未开展生产经营业务的,视同歇业,应办理注销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六)私营企业歇业,应按《条例》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七)私营企业开业或变更登记费,按国家工商局关于企业登记费收费标准执行。
1.开业登记按注册资金的千分之一收取,登记费不足五十元的,按五十元收取。另收工本费(正、副本各一个)十三元五角,如需增加副本,则每增加一个加收五元。
2.变更登记收取变更登记费五十元,如属增加注册资金的变更登记,还要加收所增加注册资金数额千分之一的登记费。
四、对私营企业的监督管理
(一)经核准登记的私营企业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有关规定统一发布公告。
(二)私营企业应当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呈报一生产经营年检报告书,资金平衡表或资产负债表。
(三)私营企业应按规定每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交纳工商管理费、工商管理费收费标准暂按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收费标准执行。
(四)广州市及其区、县的私营企业协会,接受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
(五)个体工商户符合私营企业条件的,应按照《条例》的规定,申请办理登记,领取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六)对那些实际上是个人投资经营的私营企业,原已登记为集体企业的,应进行清理,按照《条件》规定的条件要求,逐步按私营企业重新办理登记。今后凡是属于私营企业性质的,不得再按集体企业进行登记。
第四篇: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
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的决定(1999年11月27日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
(1994年1月18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认房地产权属,加强管理,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的新建非商品房屋、商品房屋、房改房屋、拆迁补偿房屋的权属登记及已确认产权的房地产权变更登记,房地产设定抵押权登记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房地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受本级人民政府的委托,对申请登记的房地产依法进行审查和确认房地产权属,核发房地产权证。本条例所称房地产管理部门是指土地管理、房产管理机构合一的部门;土地管理、房产管理机构分设的,指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土地管理机构分设的地区,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四条 依法核准登记的房地产权利受法律保护。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权证是房地产权利人依法经营、使用或者处分该房地产的凭证。
第二章 登 记
第五条 房地产权属实行登记发证制度。房地产权证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一)权属人和权属来源情况;(二)房屋所有权性质及房屋情况;(三)土地权属性质及土地情况;(四)他项权摘要;
(五)房屋共有、土地共用情况;(六)纳税情况;
(七)其他必须载明的事项。
房地产权证文本由省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六条 房地产权登记的申请人必须是房地产的权利人。权利人是法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请;房地产是共有的,由共有人共同申请。
第七条 申请房地产权登记,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由代理人办理申请登记的,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人的委托书。境外申请人的委托书应当按规定经过公证或者认证。
第八条 下列房屋所有权与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相统一的房地产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地产权属登记:
(一)新建非商品房屋自建成后交付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内,房地产权利人应当申请办理确认权属登记,换领取房地产权证;(二)新建的商品房屋,开发经营企业应当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确认产权,领取房地产权权属证明书;
(三)购买新建商品房屋,开发经营企业已按前项规定确认产权的,权利人应当自房屋支付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内,凭房屋买卖合同申请办理确认权属登记,领取房地产权证;权利人委托开发经营企业申请办理登记的,开发经营企业应当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
(四)拆迁补偿的房屋,权利人应当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确认权属登记,领取房地产权证;
(五)已经确认权属的房地产发生买卖、赠与、交换、继承、析产、分割、合并或者房地产现状变更的,有关当事人应当自有关合同签订之日或者有关法律文件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转移、转让或者变更登记,换发领新的房地产权证;
(六)房地产设定抵押权、典权的,有关当事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他项权登记。权利人居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申请期限为六个月,居住在台湾省或者国外的,申请期限为一年。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登记的,在障碍消除的五日后,顺延登记期限。
第九条 权利人办理房地产权登记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二)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或者权利证书;
(三)房地产转移、转让、变更或者设定他项权的协议书、合同书或者批准文件;(四)缴纳房地产税的证明。
第十条 申请新建非商品房屋产权登记、申请确认新建商品房屋权属的,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把土地使用权证送同级土地管理部门查验核实。查验核实后,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在土地使用权证上注明“已换领房地产权证”字样。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如权利人改变土地用途、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必须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土地使用权证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查验核实手续。
第十一条 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房产管理部门在办理变更登记前,应当把有关申请文件和资料送同级土地管理部门查验核实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方能办理变更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申请文件和资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查验核实和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房地产受让人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建设条件、土地用途和规划要求的,必须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变更土地登记内容。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将土地使用权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资料送同级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房产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资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房地产管理部门收齐申请人的申请登记文件之日,为受理申请日。
第十四条 房地产管理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房地产权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
(一)对申请确认权属登记的,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核发房地产权证;(二)对申请房地产转移、转让或者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核发房地产权证;
(三)对申请房地产他项权登记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核准登记。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申请,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登记,并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申请人。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作出暂缓登记的决定,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产权纠纷尚未解决的;(二)违章建筑未经处理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暂缓登记的。暂缓登记事由消失后,经申请人提交有效的书面证明,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核准登记。
第十六条 房地产权证灭失的,权利人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报失并申请补发,经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指定的报纸刊登灭失声明三十日内无异议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补发。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决定撤销全部或者部分登记事项:
(一)当事人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非法手段获准登记的;
(二)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疏忽导致核准登记不当的。
撤销登记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十八条 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省物价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房地产权登记费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接受委托代办产权登记的,不得以代收房地产权登记费为名超出前款规定的标准收取房地产权登记费用。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当事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得房地产权核准登记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撤销核准登记,可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不按本条例规定的期限申请确认产权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责成其限期申请,逾期仍不申请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从事相关业务,可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未申请确权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 房地产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登记申请、不按期办理登记申请或者因工作疏忽,核准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失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作出的不予登记的决定、或者撤销登记的决定、或者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或者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前,县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有关房地产权属证书继续有效。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1清远市房地产权初始登记申请书
清远市房地产权初始登记申请书
房屋种类:商品房□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书号:
非商品房□
填表说明
1.请用蓝黑色钢笔、中文简体字填写本表。根据申请登记的事项在相应的□内划√。
2.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书号:申请商品房屋权属初始登记时,填写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书的编号。
3.房屋坐落:填写申请登记房地产的具体地理位置,具体指公安部门依法确定的房地产坐落,一般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栋号、楼层号、房(室)号等;地址发生变更的依公安部门出具的《新地址证明》填写。
4.房屋性质:分别填写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集资合作建房等由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对购买、租赁对象以及转让有限制的房屋;其他类型房屋不填此项。
5.规划用途:填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文件及其所附图件上确定的房屋用途。
6.房屋结构:填写房屋的建筑结构,分为钢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7.总层数:填写房屋的总自然层数。有地下层或半地下层的,计入总层数,但应加以注明。
8.建筑面积:填写申请登记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9.套内面积:填写房屋基本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建筑物不属于多个所有权人区分共有的,该项内容不填。
10.土地使用证号:填写已取得的土地权利证书的编号。
11.地号:填写土地使用权证上注记的宗地地号。
12.土地性质:填写房屋占用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分别为“国有”或“集体所有”。
13.取得方式:填写土地使用权证上注记的取得方式,包括出让、划拨、出租、作价入股等。
14.土地使用年限:填写土地使用权证上注记的取得时间和使用的年限。划拨的不填。
15.申请人:填写申请人的有关情况。
(1)姓名或名称:申请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法定名称;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姓名;
(2)身份证明及号码:填写申请人身份证明上记载的号码。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外,其他证件号码前加注证件名称,如:香港身份证A510126(5)等。
(3)共有情况:填写申请人对该房地产权所享有的份额。如:单独占有、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所约定的比例。
(4)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须认真、如实填写,若登记机关有书面材料需要通知申请人的,将按本申请书填写的通讯地址邮寄送达或电话(手机短信)通知领取。
16.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若申请人人数过多时,可在此栏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