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广州市政府令
2006年第2号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已经2006年4月17日市政府第12届10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广宁
二○○六年六月十三日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街道办事处的建设,规范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城市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三条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遵循依法行政、协调管理、权责一致和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区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指导、考核街道办事处工作,统筹、协调政府职能部门与街道工作有关的行政执法、行政委托等事项。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经费
第五条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应当根据地域条件和居民分布状况,符合有效管理和便民的要求。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由区人民政府报市民政部门审核后,由市民政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街道办事处的机构编制,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由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街道办事处的经费,纳入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不得开办企业、市场或者进行其他营利活动。
第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投
入。
第九条 依照本规定第二十四条将行政管理事项委托给街道办事处的单位,应当将用于委托事项的专项经费核准、划拨给街道办事处管理,用于委托事项的专项支出。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宣传、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区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指示,开展街辖区内的居民工作、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街道办事处对居民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支持、指导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其他工作;
(二)依法协助民政部门开展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
(三)依法保障居民委员会在居民区的自治权利,协助区人民政府为居民委员会的正常办公提供必要条件;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赋予的其他居民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 街道办事处对社区服务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社区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社区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资源,适应社区居民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工作;
(三)组织社区义务工作者队伍,动员和引导单位和居民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开展便民利民的系列服务;
(四)负责组织和引导社区教育、科普、文化、体育、卫生等工作;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赋予的其他社区服务职责。
第十三条 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社会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协调组织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二)依法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三)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劳动就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
(四)收集辖区内居民反映的问题,受理居民来信来访,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反映辖区内居民和单位的意见及要求,组织、协助或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五)受有关职能部门委托,负责流动人员暂住登记、信息收集、报送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六)受有关职能部门委托,负责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等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民政事务、兵役和民兵事务、复转军人安置、人民防空事务、侨台事务、民族宗教事务、拥军优属、人口普查、基层统计、法制宣传、劳动用工监控、社会保险、抢险救灾、殡葬改革、青少年教育、禁毒、扫黄打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工作,如发现问题,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处理;
(八)依法制定和实施辖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九)尚有农村和经济联社的街道,负责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和经济联社的工作,协调和管理涉农事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赋予的其他社会管理职责。
第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执行上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城市管理的决定、命令、指示;
(二)负责辖区内居民区、内街巷的环境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组织督促辖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维护辖区内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秩序,对于违法建设、违法占用道路、违法改变建筑使用功能、无照和无证经营、占道经营、非法行医、违规违章施工以及违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管理、环境保护、市场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等规定的行为,应当劝阻,对于拒绝改正的,应当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处理;
(四)协助有关部门依法监督辖区内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与业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和投诉;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赋予的其他城市管理职责。
第四章 工作机制
第十五条 街道办事处实行主任负责制。
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制度。
第十六条 街道办事处实行政务公开,逐步推行电子政务。
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办事事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所需的材料、收费标准、承办人和办结时间等在办公地点和公众信息网络上公开。
第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发现或者接到辖区居民举报、投诉关于本规定第三章需要告知有关部门处理的事项,应当登记,并及时调查核实,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经调查属实的,应当在24小时内以书面、电话、传真或者其他可以存查的方式告知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告知。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接到街道办事处的告知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启动办理程序,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办理。需要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处理的事项,应当及时告知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对告知事项的处理情况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
第十八条 政府职能部门接到街道办事处的告知后,认为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及时告知有关主管部门;不能确定主管部门的,应当报告区人民政府确定主管部门。
对几个部门都可以受理的事项,由接到告知的部门受理。接到告知的部门不是主受理部门的,应当在24小时内告知主受理部门。
第十九条 街道办事处协调、监督政府职能部门驻街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工作。
政府职能部门对驻街派出机构进行考核时,应当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有关部门对驻街派出机构负责人进行任免、奖惩和工作调动前,应当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第二十条 政府职能部门执法需街道办事处协助的,应当及时告知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具体人员负责协助,并登记协助情况。
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而不予协助的,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报告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认为街道办事处有协助义务的,应当责令街道办事处予以协助,并将协助情况作为对街道办事处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街道办事处对本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有指挥调度权、工作考核权和人事建议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应当服从街道办事处的指挥调度,接受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考核。
街道办事处对社区警务工作有协调、考核权,对公安派出所负责人的任免有人事建议权;公安机关任免驻街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前,应当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 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工程建设有知情权。建设单位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当在建设工程所在地公示。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收集到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不得直接向街道办事处布置工作任务。
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未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要求街道办事处设立各种临时机构,不得直接向街道办事处布置工作任务。
第二十四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委托街道办事处办理的行政管理事项,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依法直接委托。其他确有必要委托的事项,在法律、法规、规章没有禁止的情况下,可以委托,但应当先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并经过区人民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二十五条 未经委托的事项,有关部门不得要求街道办事处作出行政处理。
街道办事处不得对未经委托的事项或者超越委托权限范围的事项作出行政处理。
第二十六条 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委托街道办事处办理行政管理事项,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委托内容应当向社会公示。
委托部门应当对街道办事处实施委托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承担委托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街道办事处依照委托协议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 委托书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一)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名称;
(二)委托事项;
(三)委托权限;
(四)委托事项的具体要求;
(五)委托事项的经费;
(六)委托事项的责任;
(七)委托期限;
(八)委托生效时间。
第二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应当定期召开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关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驻街派出机构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辖区内各单位的社会性事务。
第二十九条 街道办事处应当接受街道居民的监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五章 行政责任
第三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对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奉公、工作成绩突出的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表彰。
第三十一条 街道办事处违反本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非法开办企业、市场或者进行其他营利活动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履行登记、调查核实或者告知职责的;
(三)违法本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不履行协助职责的;
(四)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未经委托或者超越委托权限范围作出行政处理的;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建立相关制度的;
(六)其他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履行职责的。
第三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违反本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履行行政处理、信息反馈职责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委托的;
(三)其他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履行职责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县级市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深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深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深圳市街道办事处的建设,密切政府与居民的联系,加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受区人民政府领导,行使区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
第三条街道办事处管理区域的划分,应根据城市自然条件、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联系居民和开展工作的原则设立。辖区人口一般以四至六万人为宜。
第四条街道办事处的设立、合并、撤销及变更管理区域界线,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市、区规划部门应把街道办事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二章 职责权限
第六条街道办事处应抓好社区文化建设,开展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楼院建设活动,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七条街道办事处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计划生育、治安、民政、城建、房管、工商、税务、物价、防空、防火、防风、防汛、防震、抢险救灾、住房改造、居民迁移等工作。
第八条街道办事处应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
第九条街道办事处应做好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转化,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街道办事处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婚姻登记管理、殡葬改革、残疾人就业等项民政工作;办好托儿所、幼儿园、老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街道办事处应协助劳动部门做好待业人员的管理、劳动就业推荐工作;协助武装部门、征兵机构做好公民服兵役工作。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应指导、支持、帮助居民委员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定期开展先进居民委员会的评比、表彰活动,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三条街道办事处可召集辖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开会,协调解决本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
第十四条街道办事处可检查、督促辖区内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工商行政管理所、房屋管理所、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社会服务工作,必要时还可会同有关单位的主管部门下达有关社会服务方面的任务。
第十五条街道办事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扶持并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条件,发展街道经济。在保障企业自主权的前提下,做好本辖区内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规划、协调工作。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六条街道办事处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十七条街道办事处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涉及街道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街道办事处建立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街道办事处应向居民代表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共商辖区内大事。
居民代表名额及居民代表的产生办法,由街道办事处按实际情况确定,报所在区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第十九条市、区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不得直接向街道办事处下达任务,确需街道办事处协助完成的任务,应由市或区人民政府布置下达。
第二十条市、区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并分别报经市或区人民政府批准,可在街道办事处设立派驻机构。派驻机构应尊重街道办事处的职权,接受街道办事处的协调,支持街道办事处的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市民政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广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广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0号
《广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已经2011年10月10日市政府第13届15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万庆良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广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志工作是指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以及相关地情文献等工作。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志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考核内容。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拟订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制定地方志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
(三)组织、指导、检查、督促、考核地方志工作;
(四)组织编纂和审查验收地方志书,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和相关地情文献;
(五)组织地情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保存地方志和地情文献,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
(六)培训地方志编纂人员;
(七)开展地方志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
(八)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本市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中直、省直驻穗机构,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规划和任务,明确本单位地方志编纂机构和人员,参与地方志编纂,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质量标准完成任务。
第七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可以向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征集有关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向社会公众征集资料,可以给予适当报酬。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资料。
第八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确定地方志资料年报承报单位,并根据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纳入地方志资料年报承报单位的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中直、省直驻穗机构,应当按照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规定,向市或者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报送地方志资料年报。
地方志资料年报承报单位应当按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要求,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征集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
第九条 地方志资料年报承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工作,于每年9月底前完成上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任务,并报市或者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验收。
地方志资料年报承报单位提供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应当包括主体资料、大事记资料、人物资料、专题资料、图片资料和附录资料等,资料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全面系统。
第十条 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实行专、兼职人员相结合。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每年应当组织开展地方志编纂业务和地方志资料年报业务培训。
第十一条 地方志编纂人员应当恪尽职守,客观公正,据事直书,忠于史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编纂人员在地方志中作虚假记述。
第十二条 地方志工作遵循开门修志、修志成果全社会共享的原则,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地方志工作。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通过互联网、报刊等方式,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意见、建议。
地方志编纂工作涉及有争议的重要事项的,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相关人士的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审定。
第十三条 地方志书的编纂从篇目设计、资料征集、编写总纂、审查验收和出版发行等环节实行质量监控。
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应当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市、区、县级市地方综合年鉴应当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公开发行。
第十四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相关人士对本级地方志稿进行评议。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将地方志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召开评议会。未经全稿评议的地方志稿不得提交审定。
第十五条 地方志编纂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保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涉及军事内容的,还应当遵守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志编纂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对地方志书进行审查验收,应当组织有关保密、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对专家的意见应当记录在案,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以市、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初审、复审和终审验收后,方可公开出版。
以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初审、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复审、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机构组织终审。
以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按省有关规定组织审查验收。
第十八条 编纂以街、镇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应当由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主持,并接受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街、镇地方志书经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后,方可公开出版;街、镇综合年鉴经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批准,方可公开出版。
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所在地社区志、村志编纂的业务指导,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第十九条 以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在出版后3个月内,应当向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并报送出版物及其电子文本。
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以编纂各自的志书、综合年鉴,编纂过程中应当按照隶属关系或者注册登记关系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在出版后3个月内,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并报送出版物及其电子文本。
以街、镇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在出版后3个月内,应当向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并报送出版物及其电子文本。
村志、社区志在出版后3个月内,应当向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报送出版物及其电子文本。
第二十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地方志馆(室),收藏地方志和地情文献,向社会免费开放。
第二十一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地情信息库和地情网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上述信息库、网站查阅、摘抄地方志。
第二十二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向地方志馆(室)捐赠或者提供地方志和地情文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向其颁发入藏证书,对有突出贡献者,由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十三条 承担地方志工作任务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督促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或者处理:
(一)拒绝承担或者无故拖延地方志编纂任务、地方志资料年报报送任务的;
(二)拒绝向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并报送出版物及其电子文本的;
(三)故意提供虚假地方志资料的。
第二十四条 个人故意提供虚假地方志资料的,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收回其报酬;涉嫌诈骗,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故意在地方志编纂中加入虚假资料的;
(二)故意损毁地方志资料的;
(三)故意将征集到的地方志资料和编写的地方志文稿据为己有的;
(四)擅自将地方志稿作为个人著作发表的;
(五)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或者地方综合年鉴经批准后,擅自删增和篡改其内容的;
(六)未按照规定对地方志书进行审查验收,未履行相关指导和监督职责的。
第二十六条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明示或者暗示编纂人员在地方志中作虚假记述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出版后,存在违反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内容的,由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监督检查。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发现违法编纂、出版地方志行为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办事处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办事处 应急管理经验总结材料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是广州市的老城区街道,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辖内有居民22596户,人口58903人,设12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辖区商铺多、企业多、出租屋多、危破房多、烂尾工地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给街道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等“七个抓”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除、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解决在基层”,有效地促进街道的各项工作。2004年以来,全街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广东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州市维稳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广州市创安工作先进街道等称号。江泽民、乔石、李瑞环、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街道视察工作。
一、抓机构,完善应急管理网络
机构是应急管理开展的组织保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将基层应急管理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应急管理渗透到各个领域,延伸到社区的各个单位,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街道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制订了《南华西街应急值守制度》、《南华西街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南华西街应急救援工作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应急值守人员、信息报告员、应急救援队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强化了值班室的建设,明确值班室作为街道应急办的值守机构,并配备固定电话、传真机、视频监控、气象警报接收机等设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辖区突发事件的监控和信息报告,确保政令畅通;结合辖区内的特点,街道成立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三防”应急指挥部等街道应急工作机构,切实加强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挥。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社区、下企业,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建设。街道辖内的12个社区均成立应急管理工作站,大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应急管理工作点,编制了《应急管理工作通讯录》,完善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三级应急管理工作架构,形成了应急管理工作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健全了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二、抓预案,完善应急预防机制
预案是处置好突发事件的根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预案编制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增强预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自2004年以来,结合实际,从有利于实战出发,先后编制了《南华西街道处理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应急预案》、《南华西街道维稳工作预警方案》、《南华西街道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南华西街道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南华西街道“三防”应急预案》等10多个预案。全街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2004年5月1日,辖区内碧蓝映居在建工地发生劳资纠纷,90多名建筑工人情绪激动,计划聚集堵马路、拉横幅。街道办事处获知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维稳应急队员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开导聚众的人群,控制情绪,依法处置,稳定局面;同时迅速组织开发商等单位协调,使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抓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作为应急工作的重点措施,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互相配合、整体提高”的理念,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目前,街道组建了8支应急专兼职志愿者队伍共600多人,即抗洪防汛应急救援分队、维稳应急分队、义务消防队、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劳动监察中队、城管协管队、治安联防队、出租屋协管队。8支应急队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实施联动。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街道还着力抓好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每半年举办一期的应急管理培训班,强化预案和法规的学习;通过演练提高战斗能力。街道每年举办一届消防运动会,辖区内各单位都派出义务消防队员和应急队员参加各类型的灭火比赛和观摩;每年均组织一次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员全部参加的联合演练,大大提高了救援人员素质。2005年6月23日,街道抗洪应急救援队参加北江大堤防洪抢险任务,被上级部门评为“海珠区抗击特大洪水先进单位”。2006年,南华西工业区宿舍和同福西路民居先后出现火警,街道应急救援队员救援能力过得硬,及时采取措施扑救,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抓宣传,提高群众应急能力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处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群众,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应对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认真开展群众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街道建立了市民学校和法制学校,每月举办一期应急知识培训课,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等;通过互联网、宣传墙、巡回图片宣传展等多形式开展宣传;上门派送应急知识小册子。2007年下半年,街道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辖区22596户住户逐一上门进行全面摸查,并逐家逐户派送应急知识宣传小册子;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之际,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普及群众应急知识。
五、抓信息,抢占应急工作先机
信息报告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街道投入40万元资金建立路面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8个,在辖区内的宾馆、酒店、超市等内保单位分别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50个,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街道成立了一支120多人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队伍,成员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社区义务调解员、大楼管理人员、居民小组长、退休人员以及辖内机团单位、大型商场、建筑工地、酒楼的有关人员。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和奖励制度,社区实行了信息月报和特护期日报制度,对不稳定因素进行定期督办,建立“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和全面收集社情动态与民情民意,为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对辖区内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如2006年6月,一名信息报告员反映,辖区内保利丰花园三期楼宇有几百名回迁户准备在7月1日强行收楼,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街道应急办立即介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及时组织回迁户开会,向他们宣讲法规、政策;组织开发商、承建商半年时间内召开了9次协调会,有效地避免了因事态进一步恶化引起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六、抓排查,及时消除突发事件隐患
关口前移抓预防,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为准确掌握辖区内的情况,分析排查辖区突发事件隐患,落实化解矛盾。街道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基层单位制度,规定街道党政领导每周不少于一天下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定期每周召开一次党政领导办公会议,加强对各线工作的沟通,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的沟通协调,每月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例会和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联席会议,通报信息情报,及时研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问题。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站、社区治保会定期每周召开一次社情分析会,排查突发事件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七、抓保障,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把公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2005年5月,街道分别在社区事务中心、洪德文化分站分别建立了应急庇护站,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辖内有需要的居民群众提供各类应急庇护。自庇护站成立至今,为居民提供庇护达2000多人次。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街道的应急管理基础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今后,在把应急管理融入社区日常管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扩大应急管理的公众参与上下功夫,切实维护南华西地区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篇: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1999年1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3号令公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街道办事处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受区人民政府领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辖区内行使政府管理职能。
第三条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以居民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为重点,把辖区建设成社会稳定、秩序良好、环境整洁、生活方便、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文明社区。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更名、合并、撤销由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市民政局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 街道办事处内部工作机构设置,根据职能和任务,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由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街道办事处设主任一人,根据辖区规模和工作需要,设副主任一至四人。街道办事处主任、副主任由区人民政府任命。
第七条 区人民政府设立主管街道工作的机构,具体负责对本区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八条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区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指示,完成市、区人民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
第九条 对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居民区、街巷胡同的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的管理工作,组织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二)组织和监督对违法建筑、违法占用道路、无照经营以及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管理规定行为的查处工作。
(三)配合市、区、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环境污染项目的治理。
(四)协同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施工单位依法施工,防治施工扬尘、扰民。配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好居民工作,维护施工秩序。
(五)对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条 对辖区内社会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单位和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二)制定本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并组织落实。
(三)负责外来人口以及向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的综合管理。
(四)负责婚姻登记管理、计划生育、统计、红十字会、人民调解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劳动就业工作。
(五)负责拥军优属、民兵预备役、征兵、人民防空等工作。
(六)维护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对社区服务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社区服务发展规划,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资源。
(二)组织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动员单位和居民兴办社区服务事业。
(三)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第十二条 对居民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指导居(家)委会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二)对居民进行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等社会公益活动。
(三)组织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和社区教育、卫生工作,普及科学常识。
第四章 工作职权
第十三条 向辖区内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布置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任务,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 统筹协调并监督检查公安、工商、税务、环卫、绿化、统计、房管等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或专职人员的行政执法工作。
第十五条 领导、指挥地区城市管理监察分队的行政执法工作。
第十六条 参加辖区内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的验收工作。对未按规划要求落实配套公共设施或者建设质量存在问题的,有权提请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纠正。
第十七条 组织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对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和考核意见向区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对派出机构负责人或专职人员进行任免、调动、奖惩前,应当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实行主任负责制。建立主任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街道办事处重要工作事项。
第十九条 建立街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地区性行政管理工作。街道管理委员会会议成员由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十条 建立街道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街道办事
处向居民代表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居民代表由辖区单位和居民推荐产生。
第二十一条 区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得直接向街道办事处布置任务;确需街道办事处协助完成的工作,必须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区人民政府主管街道工作的机构统一协调和部署。
第六章 经 费
第二十二条 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为国家公务员。街道办事处的行政事业经费,由区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街道办事处不得开办企业、市场以及从事经商活动。
第二十三条 市、区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投入。市、区建立城市管理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街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用于居住小区的环卫、绿化、房管、道路和统计、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的专项经费,相应核拨给街道办事处集中管理,用于街道辖区专业管理部门的定向支出。
第二十五条 街道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街道财政预决算应纳入区财政预决算,并依法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审查。街道财务支出受审计机关审计。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对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在街道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街道办事处的不当行为,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纠正、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本规定提出实施意见;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