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学后自我评价量规
“穿在身上的区域差异” 学后自我评价量规
我很优秀(85分以上)
1、我能说出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分布以及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2、我知道我过四大地理分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我知道服饰的起源
4、我会看相关地图及图表
1归纳,从中找出有用内容;
2、遇到不同说法、见解等,我一般能选择较正确一种;
3、其他同学提出见解时,我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小组讨论时,我会提出的看法通常都会被采用
查资料、设计方案、家庭作业和演讲我参与了两项甚至更多
我还行哦(75~85分)
1、我能说出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分布以及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2、我知道我过四大地理分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我知道服饰的起源
1、我能够对部分资料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看法,但不完整
2、遇到不同说法、见解等,我一般能选择较正确一种3我偶尔能发现其他人的一些小错误
我有待加强(60~75分)
1、我能说出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分布以
及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2、我知道服饰的起源
1、不知道给出的相关资料与问题之间有
什么关系
2、碰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我通常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思考
3、我提出的解释常常有错误
我有时会听不懂其他人的分析
评价
基础知识
解决问题
团队参与
小组讨论时我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查资小组讨论时,我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查
料、设计方案、家庭作业和演讲我至少参资料、设计方案、家庭作业和演讲我只参与了两项 与一项
学习期间
我能自己发现我所寻找的资料之间的对遇到的问题我能够进行分析但不够准知道一些问题的见解但不知道如何资料
关联性,并进行相关分析,对资料进行确完备 整合 完全联系性的整合我能流利且富有感情的进行演讲
我能流利的演讲
我基本能完成演讲
我不太清楚怎样用计算机查找资料,不会制作ppt.演示文稿
语言表达
技术运用
我用计算机查资料很快,做ppt演示文我用计算机查资料需要一定的时间,做的稿.的画面很精美,图文搭配也很恰当 ppt演示文稿能反映主题。
第二篇:评价量规
我对评价量规的认识
1.什么是量规
“量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其实量规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评价中,特别是评价非客观性的试题或任务时,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应用了这种工具。例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会分别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所占的分数给予规定,以便有效的进行评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量规。又如教师在期末评价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时,也往往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劳动纪律、同学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给出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只是教师在使用量规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反面还远远不够。
有专家将量规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通俗地讲,量规就是对某一项任务的量化评价标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
2.量规的作用
①客观的评价工具
一个科学的量规,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清晰、明确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应用量规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更客观公正,不但教师可以评,学生也可以自评、互评。
②学习支持工具
一个好的评价量规,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是一种有利的学习支持工具。学习者在利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并据此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③关注学习过程
评价量规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公之与众后,所有的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们集中在学习“课题”上,而不是学习“老师”,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关注学习结果。
3.怎样制定量规
评价量规主要包括评价项目及具体的项目标准及分值三部分。
①确定评价项目:一个好的评价量规要起到目标导向和评价标准两大作用。因此在制定量规时,首先的是根据项目(活动)目标确定评价分项,也就是我们老师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文。
②确定各项目的分值: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具体评价项目的权重及分值。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把握努力的方向,更好的起到目标导向作用。
③确定具体项目的评价标准
为了使评价更客观、公正,在制定具体项目的评价标准时,应使用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进行描述,而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
4.教学中怎样使用评价量规
目标导向和评价工具是量规的两大作用,为更好的发挥评价量规的作用,教学是应该:
①活动前公布评价量规,引导学生讨论评价量规,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的活动目标、努力方向。
②活动中引导学生应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及时反思,并据此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③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第三篇: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的定义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评价量规?我国教育专家朱智庭教授将评价量规定义为“一种结构性的等级量化评价工具”。我们在评价非客观题或非客观任务时,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种工具。评价量规的设计是探究型学习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评价量规的作用
理解量规的作用:帮助学生和教师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当学生有规则地通过量规来评判他们的作业时,会开始对学习结果充满责任心,减少了“我还要做什么”的问题。量规减少了教师为学生作业进行评分的时间,使教师更容易向学生解释获得等级的原因,促进自己明白怎样努力才能获得提高。使用量规的最大好处之一是使标准公开化。
评价量规设计原则
设计量规应当注意: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
2、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各结构分量的权重。
3、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每一部分。同时要注意:同一部分必须出现在每个量规水平里;量规水平必须尽可能接近等距离。
二、如何设计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技术,一般都具有评价要素、指标、权重、分级描述这几个基本构成要素,常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但这并非是一个机械的规定,有时量规可能缺少权重或等级描述,而且形式也可能多种多样。使用量规时应根据实际需求,不必拘于形式。
通常,在量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来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语言来说明量规中各个指标的评价要求。一般地,评价量规的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确定主要评价要素
对学习计划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影响学习计划执行的主要学习环节或要素,从中选择某些要素作为评价要素,选择评价要素时要考虑其总体涵盖的范围及其在单元学习计划中的地位。2.确定主要评价指标
评价主要指标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主要指标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2)主要指标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词语进行描述;
(3)主要指标一般是一维的,一个有效量规中的每个主要指标通常是一维的,它可以被分解成几个二级指标,但却与其他一级指标并列构成了评价的主要方面;
(4)所确定的主要指标整体要能够涵盖影响评价要素的各个主要方面。
每个评价要素的主要指标数目不必相同,但每个指标都应该是构成评价要素的主要影响成分。每个评价要素还可以拥有多级指标,但指标级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3.设计评价指标权重
对所选定评价要素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权衡,为每个主要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并对量规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数)进行合理设置。
首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直接的关系,并与评价的目的相关,反映主要考察目的的评价指标,权重应该高些。如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制作电子作品的有关技术,那么赋予技术、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那么赋予选题、内容、组织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
其次,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要保证某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之和应等于该一级指标的权重。4.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
在设计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时,应该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避免使用概括性的语言。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就会显得很含糊,而“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出处”这样的描述就显得明确得多。5.设计量规的水平
在设计评价量规的水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同一部分必须出现在每个量规水平里。如设计研究性学习量规,水平1中涉及“信息收集”项,则在水平2、3、4也应该包括此项;
(2)量规水平必须尽可能接近等距离。例如,水平1与水平2间的间距应当和水平3与水平4间的间距相等。
6.修改和完善评价量规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1)用设计出的量规对学习计划进行试评价,以便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试用结果进行首次完善。
(2)使用元量规对自己设计的量规进行质量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对量规进行再次完善。元量规即用来评价量规质量的量规。
三、评价量规的实际应用
设计出一个好的量规只是成功了一半,使用得当也十分重要。使用量规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进行前提供量规:在学习前提出预期要求是信息化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发挥量规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作用。
2、与其他评价工具配合使用: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配合使用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在要求学生以电子作品递交作业时,采用量规与范例(学生作品范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就会非常有效。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量规的要求:关注过程的评价,特别强调要求评价要随时并频繁地进行。这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以便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量规来衡量自己的绩效。
4、为自评和互评设计良好的氛围: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应该积极地鼓励这类评价,如要求学生互相浏览作品,根据量规提出修改意见等。但切忌对学生的互评施加压力,否则势必会影响互评的质量,如要求以学生互评的分数作为期末考试分数等。
统计与分析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学日益成为重要 的教学手段, 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 学系统也走进了统计学课堂,使统计教学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等 在一般教室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多媒体辅助教学 方式则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 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 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是:(1)能化静 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和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2)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有 利于突破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果;(3)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 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文声形 并茂的特点,使统计中的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计 算通过教学软件直观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 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并且还可激发学生 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对于统计教学来说,由于过去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用手工处理准确性、及时 性差,且有的手工处理不能进行,从而对统计的工作过程、功能不可能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多媒体辅助手段引进统计 学课堂后,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实施统计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
计图形、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在传统教学方 式下,无法在一个课时内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处理同一组资 料,无法同时显示多种统计计算公式、相关图形及计算结 果,无法直接利用结果和图形进行预测。而采用多媒体辅 助手段后则可使绘图、制表、数值计算、预测等一气呵成。另外,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模拟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还可使 统计学的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 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2.实施统计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链接功能强大的 统计分析软件,便于在课堂上处理大规模的实际数据资料,提高学生解决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统计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突出教学重点,使 教学目的得到升华。传统的统计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手工计 算的基础上,讲授的重点是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 受到课时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讲授内容的广度和 深度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 后,教师则可以把授课重点转向过去传统教学顾及不到,但 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方面,即从过去主要针对统计学概 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过大 量实例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 的应用条件和实际应用效果。
第四篇:音乐课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说明:将设计的针对主题单元中某一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粘贴在下面)
评价 指标 优秀8-10分
1、能大胆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情感
2、感受作品知识音乐的力度记号,运用他们为歌运用 曲制定处理方案
30%
3、举办一场小型音乐剧表演,各小组合作展示创作成果
1.能认识简谱中常用的音乐记号和用语。
重点
2.能够掌握音乐作品二段体结构。
50%
3.能准确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
良好6-8分
1、能大胆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情感
2、感受作品音乐的力度记号,运用他们为歌曲制定处理方案
3、举办一场小型音乐剧表演,各小组合作展示创作成果
1.能认识简谱中常用的音乐记号和用语。
2.能够掌握音乐作品二段体结构。
3.能准确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
一般4-6分
1、能大胆参与歌曲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情感
2、感受作品音乐的力度记号,运用他们为歌曲制定处理方案
3、举办一场小型音乐剧表演,各小组合作展示创作成果
1.能认识简谱中常用的音乐记号和用语。
2.能够掌握音乐作品二段体结构。
3.能准确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内涵。
自我 评价
第五篇:教案评价量规
教案评价量规
导入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导入内容(60分)(54-60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相关度高,过渡自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48-54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有较高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过渡到讲解内容,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48-36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有一定的相关度,过渡基本自然,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36-0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相关度不高,过渡不自然,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体态语运用得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较好地运用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计课的语言。(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讲课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适中、清楚,有一定的起伏。(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较好,语言清楚,有一定的起伏。(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普通话基本标准,语速过快(慢)、语言基本清楚。(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过快(慢),有些语言听不清楚。合计 总计 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二―――提问技能评价量规 等级 项目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提问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提问内容(60分)(54-60分)
问题内容明确,提问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恰当,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且分析评价准确,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表扬、批评和鼓励。(48-54分)
问题内容较明确,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较恰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分析评价较准确,对学生做出比较恰当的表扬、批评和鼓励。(48-36分)
问题内容基本明确,提问方式基本上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基本上恰当,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分析评价基本准确。(36-0分)
问题内容不明确,提问方式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不恰当,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提问时运用的身体语言恰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较好地运用了身体语言。(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身体语言配合问题的提出。(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身体语言配合提问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提问语言区别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变化明显,恰当。(8-9分)
语言规范,提问语言区别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变化较明显,恰当。(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提问语言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区别不大。(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提问语言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相比,没有变化。合计 总计 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三―――演示技能评价量规 等级 项目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演示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演示内容(60分)(54-60分)
演示的内容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对学生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匹配。(48-54分)
演示的内容较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较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对学生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较匹配。(48-36分)
演示的内容基本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基本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基本匹配。(36-0分)
演示的内容不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不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对学生没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不匹配。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配合演示内容运用了恰当的体态语。(8-9分)
教态自然,大方。配合演示内容较好地运用了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演示(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演示。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恰当的讲解语言,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较恰当的讲解语言,能够使学生接受和理解。(6-8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的讲解语言基本恰当,基本上能够让学生接受和理解。(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没有配合演示内容使用恰当的讲解语言,不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合计 总计 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四―――讲解技能评价量规 等级 项目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讲解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讲解内容(60分)(54-60分)
讲解条理性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对学生有启发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相配合,且过渡自然,讲解
方式与教学内容匹配。(48-54分)
讲解有条理性,结构较合理,重点较突出,对学生有启发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较配合,且过渡较自然,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较匹配。(48-36分)
讲解有一定的条理性,结构基本合理,重点基本明确,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有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基本配合,有过渡,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匹配。(36-0分)
讲解没有条理性,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对学生没有启发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与其他教学技能相配合,过渡不自然,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体态语运用得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发较好地运用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讲课的语言。(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讲课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适中、清楚,有一定的起伏。(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较好,语言清楚,有一定的起伏。(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普通话基本标准,语速过快(慢)、语言基本清楚。(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过快(慢),有些语言听不清楚。合计 总计 教学设计实验评价――综合技能的评价
200 –200 年第 学期《教学设计》实验课程成绩表 姓名 导入技能(10分)提问技能(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过程是否完整)(10分)讲解技能(内容讲解是否清楚、正确;层次是否清楚)
(50分)演示技能
(运用媒体的时机是否恰当,是否配合了讲解的内容)
(20分)教态语言
(教态、语言使用方面)
(10分)得分总计(备注:4个文字教案齐全,每缺少一个教案扣除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