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情况总结
(年 月 日)
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我市手足口病呈流行趋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的综合防控措施,目前,疫情比较平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截至4月8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60例,发病率为28.23/10万,目前住院病人47人,无危重和死亡病例。发病人群中以0-5岁儿童居多,疫情分布于18个乡镇(街道办),主要集中在莱城区,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大王庄镇、凤城街道办、张家洼街道办。总体呈高度散发又相对集中状态。今年,我省手足口病发病疫情来得早,来势猛,重症多,防控救治难度大(截止到4月8日,全省发病数13859例)。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地域分布广,人口密度大,暴发疫点多,持续时间长。与专家预测的今年疫情发病高峰将会提前相吻合,由于逐渐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5-7月份),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了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我市手足口病疫情进展情况,市长对疫情防控和病人救治分别作了重要指示,并到市传染病医院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调度防-1-
治情况,研究防控措施。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将手足口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早安排部署,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全市手足口病发病水平。二是健全和完善了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流调队伍,修订了《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设立专门的疫情分析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较全省提前一周实行日报制度,做到了组织、队伍、预案、制度四到位。三是加大了疫情监测控制力度。对形成疫情暴发点的托幼机构、自然村,市、区卫生局和疾控机构抽调骨干力量,市区联动、划片包干,靠上指导,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托幼机构适时提出停课、关园建议,对重点乡镇(街道办)、村庄加强宣传教育,指导落实家庭、个人防护措施。四是加强了患儿医疗救治工作。我市确定市传染病医院、区人民医院、医院为手足口病收治定点医院。三家定点医院加大了投入,完善了预案,充实了医护人员,购置了必需的医疗设备,预留了救治床位。为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各城市医院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对托管、合作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救治、预检分诊、院内感染等环节进行了技术指导,有效的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防治水平。五是及时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市卫生局多次对全市防控工作进行督查的同时,重点对市传染病医院、医院等定点医院病人救治、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加强救治力量,全力做好病人救护;还多次对疫情较重的乡镇(办事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进行重点督导检查,确
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六是培训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各级各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全员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培训次,培训相关人员余人。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单、宣传画60000余份,做到5岁以下儿童家庭中都有手足口病防治资料,使群众认识到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消除恐慌心理。
三、存在的问题
前一阶段,通过各级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当前我市手足口病疫情严峻形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发病较少的单位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二是防控经费不足。省里要求各地市疾控中心自行采样和检验,但我市没有PCR实验室(病毒培养分离实验室,设备配备资金为50余万元),难以明确我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流行型别,对评估流行程度和分析疫情趋势缺乏指导依据;另外宣传、培训、消毒药品、督导检查等方面也需要有专项的业务经费。三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差,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要进一步提高对防控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二是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疫情管理,继续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控制院内感染。三是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各定点医院要提高危重病例的救治水平,减少和避免出现死亡病例。四是继续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点面结合,无缝隙、全覆盖,家喻户晓,使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XX中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为了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牢固树立 “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为预防学校 “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学校作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得力措施,现将前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我校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按照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总体要求,坚持及时、准确、适度的原则,充分准备,严阵以待,认真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了全校师生的平安、校园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一)学校成立了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XX 成员: XX
(二)建立了学校手足口病防控网络。
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健康教育,给全体师生发放《手足口病明白纸》,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提高了学生防疫意识和防控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并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学校醒目出设置了保健宣传专栏,定期宣传常见疾病预防常识,同时利用学校校刊进行宣传。
(二)加强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落实学校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对于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源,坚持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等异常情况,便采取果断措施,督促其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学校在引导师生认真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和防控知识的同时,加大了督查学校内部卫生管理工作的力度,校长负总责,班主任责任到具体的清洁区,定期集中进行彻底清扫。并做好教室、功能室等室内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
(三)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学校疾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开展学校疾病防控工作的自查活动,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学校病源。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学校要求教师利用早自习时间对学生采取望、问、量的方法,及时排查有发烧、手、足、口有孢疹的学生,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配合老师做好晨检工作,不得以逃避、隐瞒、欺骗等手段影响老师的晨检统计的准确性,班主任每天统计该班缺勤学生人数并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并遵照《学生缺勤原因登记报告制度》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报告,当堂教师要及时了解、掌握上课学生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信息畅通。
(五)切实做好校外人员进校登记制度,把好校门入口关。卫生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我校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扩大宣传面,遵循卫生防控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规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学校浓郁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XX中学
第三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岱岳区2010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3月25日区卫生局召开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王笃峰局长传达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全区的防控工作,重点强调了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各手足口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指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群众关注程度高,社会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防控工作关系民生。二是加强监测,规范报告,提高传染病预警预测能力。三是强化培训,规范诊疗,努力提高传染病救治水平。四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五是加强部门协调,实行联防联控,形成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合力。各级各单位要加强与教育、宣传、农业、工商、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要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六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画册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4月25日区委、区政府在雷健民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有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参加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分析了我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强调了手足口病的防控是当前疾病控制的首要任务,对防控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公布了咨询电话,实行责任包干制。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分管区长靠上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场督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各部门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迅速调整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调整了岱岳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副区长雷建民任组长,区旅游局局长张义岭、区卫生局王笃峰副主任,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标本采集的指导;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医疗救护的诊断、治疗技术指导。宣传教育指导工作小组负责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消杀组负责疫点的消毒处理.二、落实手足口病防控关口前移措施,防疫情蔓延 落实手足口病防控关口前移措施,是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防病意识。采取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共向群众发放明白纸23万余份,发放宣传画2万余张,印发宣传彩页1万余份,做到人人明白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传播,如何防控等等。各医疗单位在显要位置开设了宣传栏,同时将手足口病知识专题讲座在区电视节目中不间断滚动播出。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利用电视转播插播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卫生局先后编发了多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简报。区疾控中心以疫情简报的形式对全区的疫情及时进行通报分析。区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乡镇培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对医务人员、幼儿教师、乡村干部培训达80余场次。通过以上措施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知识传给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积极预防手足口病。二是搞好晨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每天对本辖区内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晨检筛查,对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儿童及时送医院就诊,确保每一名发病儿童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我们还以村为单位举办7岁以下儿童家长培训班600余场次,向家长传授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控意识,共同做好晨检筛查。三是做好消杀工作,防止聚集性病例发生。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统一购买消杀药品优氯净4吨,生石灰30余吨,消毒液5000余瓶,各乡镇成立了消杀队,统一对幼儿园、小学、儿童家庭进行全方位消杀,严防疫情的爆发流行。同时加强对疫情重点村、幼儿园的隔离消毒工作。凡发生2例以上患者的村庄列为疫情重点村,幼儿园列为重点幼儿园,严密监控,签发监督意见书160余份,停园140余所,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发流行。
四、信息畅通,处置有效。区疾控中心及卫生院对发生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时网络直报,及时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标本325份,特别是对群集性爆发疫情在对患儿采集标本的同时,及时对密切接触者采集标本。每天下午5点前及时将疫情信息上报市疾控中心、区政府办公室、区卫生局。
三、建立及时救治机制,维护患儿生命健康安全 对医院门诊、病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组织精良的设备、优秀的人员和充足的物资全力投入到了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中。健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手足口病救治规章制度,设置了手足口病救治流程,对就诊患儿预检分诊、留观、门诊报告卡填写、门诊日志填报、网络直报都进行了规范。为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比较完善的救治服务。卫生院在救治工作最前沿,确保对每一名发病住院儿童都能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服务。
四、加强督导检查,群策群力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放弃星期天和节假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每天下午5点前负责乡镇防控工作的人员要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写出调查分析材料,随着工作的深入区政府要求,包干人员每天下午5点前向区政府办公室汇报一天的工作开展情况,为指导全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目前,我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防控措施到位,疫情日趋平稳,救治规范,门诊量稳定下降,出院患儿日渐增多。截至6月6日全区共发病523例,其中北集坡90例,累计康复480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特别近期手足口病例已明显下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断提高预防诊治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卫生资源,打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攻坚战,确保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四篇:手足口病防控指引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引
一、概述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特征: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日常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二)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三)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四)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五)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六)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七)对保健医生和保健老师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培训。
三、发生疫情时开展的工作
(一)加强晨检工作,做好考勤和登记工作。
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进行晨检(有全托幼儿的要增加检查次数),要指定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校医、卫生保健老师具体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疫情报告工作,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因病缺勤病例的追查与登记,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及广东省疾控中心文件(粤疾控[2008]119号)的要求及时发现和报告聚集性病例疫情(聚集性病例指同一托幼机构1周内有5例或同一宿舍/班级1周内有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发现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还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仅表现为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学生时应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送诊,患儿要在家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建议隔离时间:通常待皮疹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或凭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传染病科的健康证明才能复课。
发生疫情的单位应每天对新增的患儿进行登记并上报至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二)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三)加强消毒工作,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等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特别要加强电脑室、音乐室等公共场所的物品擦拭消毒,以减少间接接触传播。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消毒方法如下: ①物体表面(公用具、玩具等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地方):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②空气:以加强通风为主。必要时,在房屋经密闭后,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③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④毛巾:煮沸消毒或高压流通蒸汽消毒。
⑤卧室:合格的紫外线灯消毒,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⑥卧具:保持清洁,有疫情的单位每天应要求家长更换。
(四)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给儿童上一堂健康教育课,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同时积极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知识宣传。
(五)发生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配合实施教育和卫生部门决定采取的托幼机构或学校放假的措施。
(六)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①提供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幼儿园或学校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等);涉疫人数、教学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班级宿舍、楼层、区域);洗手设施、卫生清洁、居住条件等;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接触者健康情况;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游乐场所等)及公共用具开放或使用等情况;晨检及消毒制度执行情况等。
②协助进行采样:要按疾控机构的要求,及时采集聚集性病例的粪便标本或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采集咽拭子和疱疹液。
③疫情处理期间,要每日填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每日新增病例统计表》,及时向属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填报的时间应至少持续到疫情结束后一周。
第五篇: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牛玉奇(校长)
副组长:侯社民(书记)
组员:李社民(副校长)
杨志英(副教导)
张亚敏(卫生室负责人)
二、工作原则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预防为主。
1、强化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
(1)及时印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
(2)在班主任例会上进行宣传。
(3)全校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
(4)联合卫生室,通过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重视消毒隔离、严防病菌侵入。
(1)重视食堂卫生、食品卫生与餐具消毒,严防病从口入。厕所、洗手池放置必要的洗手消毒用品,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坚持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及专用教室等活动场所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注意劳逸结合、强身健体和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度大,人流量集中和发生流行性疾病的地方去。
(3)医务室、隔离室应按规定时间消毒。
3、加强晨检(观察),及时排查隐患。
(1)疾病流行期间,学校要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全日观察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汇报,确保学生健康。
(2)要求各班班主任认真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每日情况及时上报卫生室,卫生老师于午时再上报教导处,分管教导汇总情况于14时前汇报教育局基教科。
(3)班主任为落实晨检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有发热伴手、足、口、口腔、肛周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以及发热、精神差等症状者,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室报告,并通知其家长。
(4)一旦发现有疑似患者,根据迅速上报的要求,学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对患儿所涉及的活动场所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并配合疾控中心做相关的消毒措施。
另外对近日缺勤学生作好调查工作,教育学生及其家长不到疾区,一旦发现疾情及时报告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和疾控中心。
(二)切实做好保障。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好防控工作。教导处要做好学生宣传教育工作,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2)后勤要保障保证日常宣传教育用品与消毒卫生设施齐全与物资供应,保证应急期间的宣传,消毒器具与药物的供应,提供应急的交通车辆与人员,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3)卫生室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如有疑似患者及时安排就医,迅速转移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的师生,并对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进行全面消毒,建立相应的绿色通道,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与疾控中心,要求其派人处置。严控外来人员进校。
三、预案启动
如果出现疫情或有学生感染手足口病等症状,要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做好疫情上报,并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的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