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二中办学质量
我校成立于1975年,是一所集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完全中学,更是上饶市重点中学、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学校秉承“诚信、自强、求真、拓新”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强校,在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期盼中踏实地迈上了一条具有二中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近年来我校投巨资新建和扩建了各功能馆室设施,设立了科技大楼。由于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校园广播、实验室、校园网等建设目标的高标准完成,设施使用管理得当,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高度重视,加强电教工作管理
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的建设,体现了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为加强学校对电教机构的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高级教师何辉亮负责的信息技术处。处室成员有:信息技术处主任:姜德林,副主任:胡强,工作员:江焕成、吴政、程晖强、戴斌。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电教机构的各功能室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微机室制定了机房管理制度和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室制定了学校仪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等,还制定了教师管理的卫生维护和设备安全职责、保管职责。
二、抓好教学设施环境建设
为使我校电教设施上档次、上水平,我校在校园电教等设施建设上提出“抓精品”口号,无论在微机室,还是多功能电教室、实验室的建设,始终把目标定格在一流。近两年我校又为这些现代电教设施投资共计60万元,不仅保证了这些设施使用的高效性,也因为有了这些先进设施为我校电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007年我校就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一流的现代化科技大楼。新建两间物理实验室、两间生物解剖实验室。在化学危毒药品管理上,设立专房专柜、两门两锁,由两名化学实验员专门负责。各实验室配有专职教师指导。
实验器材也做到设施一流,能开足全部课程要求做的实验。几年来,根据市电教馆统一安排,逐年更新、更换、维修器材。
2、我校在原有两间普通语音室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考、中考英语听力测试份量加重的趋势,去年又投资20多万元,新建了一间72座现代多媒体语音室,并配备两位具有一级职称的教师管理。初中、高中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语音课。同时还开设了英语角兴趣小组,定期在语音室开展活动。学校还聘请外籍教师来我校指导和教学。
3、我校现有6间微机室,共240台电脑。今年我校校园网已开通,学生用机能直接联上互联网,并设有教师机房和主控机房,对微机室进行现代化管理。
4、从2007年投资100万元建成的科技楼内含多媒体教室2间,配备有数友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多媒体电脑、中央控制器、调音台、电动大屏幕等先进设备。
5、我校根据“校校通”工程,投资2万元于2004年安装了一套卫星接收系统,采用专用服务器接收卫星下载的资料,并将该系统与教师电脑机房联网,使教师能充分利用卫星下载资源用于教学。
6、2007年我校投资10万元建成一间视听阅览室,为我校老师进行电化教学、电教设备使用、课件制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多媒体教学能力上得到广泛提高。结合图书阅读功能,在服务器中装有电子图书库,教师可进行图书电子阅览。
7、每年学校按市电教馆下发软件订单投资几万元订购学校急需的软件,采购一些电子备课用的工具软件。在建设电子阅览室时,就一次性花费4万元购置教学资源库。
8、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情况下,更好地共享资源,学校领导利用我校全省重点优质高中建设工程这一契机,投资建设校园网,将于明年开通,届时我校网络应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课题的立项、结题、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我校教师利用学校电教设施,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各学科组积极为本学科的课题研究进行立项,进行各实验计划、小结、总结、调查阅卷、调查报告。经过积极的努力,我校姜平校长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数字化教与学的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已于2011年5月顺利立项。
为配合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校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人员已达6名,其中专业执教教师
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名,中二职称教师2名,机房配备专业管理人员4名,均具备计算机大专以上学历。正是有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我校现代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逐年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及教职工的业务培训
由于电教机构各功能室的工作都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近年来,我校把培养一支“懂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增强办学后劲、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来抓。学校积极派遣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和语音室管理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使用和管理水平,掌握了多种多媒体软件制作技术。
我校自2010年成立信息技术处,专门负责教师培训工作,协助老师制作课件应用于现代化教学。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处依据多媒体教学需要,汇编了一套电教教材,每位教师人手一本,开展多媒体应用培训,至今90%年轻教师已掌握课件制作技术。几年来,我校教师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课件,学校定期在每周举行多媒体公开教学。
五、学校校本特色一体化
学校形成了一体化校本特色,有校本规划、自编教材,安排学年活动及课程安排。学校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拓展学生在课堂所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校本教材《书画艺术导学》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坚持综合化的课程方向,注重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和其它科目的相互融会与贯通,使学生艺术
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
校本教材《历代名人与鄱阳》在初一开设课程,通过历代名人对鄱阳风土人情,如画山水的赞美,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同时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活力,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师生协作的《庆元旦文艺汇演》、微机室、语音室相应开展课外活动、语音室开设了英语角,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微机室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非毕业班中全部开设计算机课程,采用全省统编教材,内容有基础理论课《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和《Flash动画制作》,既使学生掌握基础,又使学生学有所用,为今后走上信息社会打好基础。
学校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一道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自制课件,进行教学。至今已自行开发设计的课件近50个。
六、广泛开展教育技术示范活动
由于电教工作扎实有效,为我校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取得了可喜成绩。广大教师在省、市两级电教活动中频频获奖,如:
2008到2010年期间,邓文俊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共有11项分获省市奖,其中《鹤舞鄱阳》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微笑是最美的语言》获省三等奖,市二等奖。
2011年4月,董芳老师的录像课《电阻》荣获江西省优质录像
课评比省一等奖。
2011年5月,李智云老师的《Unit 4, How so you get to school》荣获上饶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展评市一等奖。
又如,徐爱华老师的课件《In the park》获上饶市一等奖,李俊虹老师的优质电教录像课获市二等奖。其中全校教师中论文获省、市获更多达百人。
我校在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不忘支持帮扶薄弱学校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我校与双港乐亭中学、团林中心学校、团林初中、双港中学等学校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尽己所能,赠送了彩电、VCD等物品,派电教组优秀教师深入这些学校进行多媒体专题讲座,培训教师,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赞誉。
我校全体教师本着“雄关漫疲乏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传统,在把我校办成学习型、创新型、信息型校园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正在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朝马学校办成有特色的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性中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总结(定稿)
双辽五中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双辽市第五中学
双辽五中位于市区西南城郊。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学校对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标准进行了“高起点,现代化;高质量,信息化;高速度,人性化”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在组织机构的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教师现代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健全现代技术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曲曼丽校长负责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件制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电教中心”。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工作出谋献策。为加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校在原制订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电教教材使用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投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我校在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本着“整体规划、超前发展、年年投入、先急后缓、分步装备”的原则,逐步完善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近两年来,投入电教设施的资金8万多元,占我校全部开支的60%。在原有的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和一套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学又投入4万多元新购装2个多媒体投影,投资4万多元为各办公室配置电脑和打印机、摄像机、数码相机、LED显示屏、音响设备、各学科光盘、寝室监控等电教设备,校微机总数由原来30台增加到70多台,新购一套电子图书、新装备一套理化生实验应用软件、并成为东北师大附中网校。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高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现代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水平
为了让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学校加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除了经常派教师到外面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技术培训外,我校翟晓刚、韩玲单保同、史钟懿、李晓霞、杨立新、李丽、陈玉坤、王亚琴、金宏伟、李心、王洪亮、胡志勇、李晓华、孟令杰、陈光邵敬宇、苏萌萌、梁静、王慧杰等教师参加了国培;王丽丽老师在2013年1月份参加了吉林省“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培训,并取得-----我校还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每周三7、8节全校教师参加的分基础层次进行了电脑培训,全校教师还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部分教师(金宏伟、、孟凡鹏、韩玲、李心、王德新、王慧杰、张玉双等七名教师)在2012年的下半年积极参加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后,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校在全校教师中举办了精粹教育多媒体优质课竞赛,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申报课题,全校统筹。在指定地点展示、研讨交流,采取听课、说课、评课“三点一线”的方式进行的。规模空前,全员参与。(1)本次活动从3月5日开始,到5月31日结束,历时3个月之久,有55位教师出课。全校听评课达565人次,曲校长一线部署,指挥此次活动,并与任课教师一起听课、评课、议课、交流心得与体会、交流经验与看法。为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助推作用。这种工作作风受到了市专项检查组的首肯和表扬。(2)“听、评”结合,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教师的最大感受是:本学期重点抓了 “三课”、“两评”、“一思”、“一考”活动。
(一)“三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本学期举办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校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活动,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引领和探索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它突破了以往的“三课”培训模式,突出全员参与、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抽签讲课、当堂出题测试、全员教师听课、在完全透明开放的形式下进行。
此次活动11名评委累计听课497节、涉及学科16个,参赛教师53人,创下了教学活动的新记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必将影响我校今后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表现在;
1、重视、组织得力,充分发挥了集体和全队的力量和智慧。
2、课教师思想重视、准备充分。
3、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课标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 的理念。
4、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法灵活、张扬个性。(1)、情景设置灵活多样。或音乐烘托、或由社会及实际问题、或图片展等。(2)、课件制作提升了层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形象逼真。(3)、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4)、传统教学的平移不乏其作用。(5)、学科整合更体现利益感的教学的效率。
5、评选结果
骨干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李艳红 朱艳玲
二等奖:王东莹 常永恒
三等奖:杨春波
青年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董博智
二等奖:金宏伟
三等奖:刘守亮 课题汇报获奖名单:一等奖:史钟一
二等奖:王亚琴 胡志勇
三等奖:许学彪
通过此次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大练基本功、深研课标、全面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热情。同时也有力地鞭策了保守、不思进取的教师,使他们感到新时期的教师应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否则将落伍,将被淘汰。
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主动参与到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潮中,使得我校近两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不仅如此,我校还与兄弟学校开展现代技术教育“手拉手,传帮带”的活动,邀请手拉手学校教师参加我校举办的电脑知识讲座、多媒体课件制作讲座及学生电脑制作指导讲座,并给予兄弟学校技术、资源和资料上的支持和帮助,真正起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辐射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教师现代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掀起了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探索、创新的热潮,使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了崭新的飞越。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我校申报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现正在研究中。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翅膀。我校申报了省级《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应用模拟研究》课题研究;申报的省级《基于网络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现已上交阶段报告。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种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关于开展2013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校教师牛春华、张金萍、徐淑芳三名老师荣获双辽市“教学能手”称号;我校牛春华老师在进修学校张晓平主任的多次指导下有幸参加了“四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教师课件制作竞赛共获省、市、县级奖17个,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共获省、市、县奖52 个,参加县级以上多媒体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案例竞赛共获市、县级奖31个。目前,有近5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
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我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课时计划》,开设计算机课,开足课时。(初一每周3节、初二每周2节、初三每周2节)并组建了计算机兴趣班。通过教学和计算机兴趣班的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积极扶持薄弱校的教育教学,分别与双山中学、东方红中学联谊对口支教。骨干教师亲临一线指导示范,讲课说课、开展教研。同时承办市级干部培训、送教下乡、分科划片评优课等大型活动,为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凭着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成为本县内一所深受社会和家长欢迎的窗口学校。同时,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总结经验,我们将把昨天的辉煌作为今天的起点,保存昨天的成果,删除不利的因素,脚踏实地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电教兴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朝着环境、资源、教研、管理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目标,不断的迈进。
双辽五中
2013年1月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双辽五中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双辽市第五中学
双辽五中位于市区西南城郊。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学校对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标准进行了“高起点,现代化;高质量,信息化;高速度,人性化”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在组织机构的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教师现代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健全现代技术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曲曼丽校长负责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件制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电教中心”。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工作出谋献策。为加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校在原制订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电教教材使用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投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我校在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本着“整体规划、超前发展、年年投入、先急后缓、分步装备”的原则,逐步完善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近两年来,投入电教设施的资金8万多元,占我校全部开支的60%。在原有的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和一套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学又投入4万多元新购装2个多媒体投影,投资4万多元为各办公室配置电脑和打印机、摄像机、数码相机、LED显示屏、音响设备、各学科光盘、寝室监控等电教设备,校微机总数由原来30台增加到70多台,新购一套电子图书、新装备一套理化生实验应用软件、并成为东北师大附中网校。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高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现代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水平
为了让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学校加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除了经常派教师到外面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技术培训外,我校翟晓刚、韩玲单保同、史钟懿、李晓霞、杨立新、李丽、陈玉坤、王亚琴、金宏伟、李心、王洪亮、胡志勇、李晓华、孟令杰、陈光邵敬宇、苏萌萌、梁静、王慧杰等教师参加了国培;王丽丽老师在2013年1月份参加了吉林省“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培训,并取得-----我校还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每周三7、8节全校教师参加的分基础层次进行了电脑培训,全校教师还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部分教师(金宏伟、、孟凡鹏、韩玲、李心、王德新、王慧杰、张玉双等七名教师)在2012年的下半年积极参加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后,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校在全校教师中举办了精粹教育多媒体优质课竞赛,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申报课题,全校统筹。在指定地点展示、研讨交流,采取听课、说课、评课“三点一线”的方式进行的。规模空前,全员参与。(1)本次活动从3月5日开始,到5月31日结束,历时3个月之久,有55位教师出课。全校听评
课达565人次,曲校长一线部署,指挥此次活动,并与任课教师一起听课、评课、议课、交流心得与体会、交流经验与看法。为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助推作用。这种工作作风受到了市专项检查组的首肯和表扬。(2)“听、评”结合,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教师的最大感受是:本学期重点抓了 “三课”、“两评”、“一思”、“一考”活动。
(一)“三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本学期举办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校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活动,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引领和探索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它突破了以往的“三课”培训模式,突出全员参与、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抽签讲课、当堂出题测试、全员教师听课、在完全透明开放的形式下进行。
此次活动11名评委累计听课497节、涉及学科16个,参赛教师53人,创下了教学活动的新记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必将影响我校今后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表现在;
1、重视、组织得力,充分发挥了集体和全队的力量和智慧。
2、课教师思想重视、准备充分。
3、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课标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的理念。
4、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法灵活、张扬个性。
(1)、情景设置灵活多样。或音乐烘托、或由社会及实际问题、或图片展等。
(2)、课件制作提升了层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形象逼真。
(3)、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4)、传统教学的平移不乏其作用。
(5)、学科整合更体现利益感的教学的效率。
5、评选结果
骨干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李艳红朱艳玲
二等奖:王东莹常永恒
三等奖:杨春波
青年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董博智
二等奖:金宏伟
三等奖:刘守亮
课题汇报获奖名单:一等奖:史钟一
二等奖:王亚琴胡志勇
三等奖:许学彪
通过此次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大练基本功、深研课标、全面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热情。同时也有力地鞭策了保守、不思进取的教师,使他们感到新时期的教师应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否则将落伍,将被淘汰。
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主动参与到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潮中,使得我校近两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不仅如此,我校还与兄弟学校开展现代技术教育“手拉手,传帮带”的活动,邀请手拉手学校教师参加我校举办的电脑知识讲座、多媒体课件制作讲座及学生电脑制作指导讲座,并给予兄弟学校技术、资源和资料上的支持和帮助,真正起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辐射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教师现代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掀起了现代教育技
术普及、应用、探索、创新的热潮,使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了崭新的飞越。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我校申报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现正在研究中。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翅膀。我校申报了省级《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应用模拟研究》课题研究;申报的省级《基于网络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现已上交阶段报告。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种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关于开展2013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校教师牛春华、张金萍、徐淑芳三名老师荣获双辽市“教学能手”称号;我校牛春华老师在进修学校张晓平主任的多次指导下有幸参加了“四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教师课件制作竞赛共获省、市、县级奖17个,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共获省、市、县奖52 个,参加县级以上多媒体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案例竞赛共获市、县级奖31个。目前,有近5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
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我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课时计划》,开设计算机课,开足课时。(初一每周3节、初二每周2节、初三每周2节)并组建了计算机兴趣班。通过教学和计算机兴趣班的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积极扶持薄弱校的教育教学,分别与双山中学、东方红中学联谊对口支教。骨干教师亲临一线指导示范,讲课说课、开展教研。同时承办市级干部培训、送教下乡、分科划片评优课等大型活动,为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凭着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成为本县内一所深受社会和家长欢迎的窗口学校。同时,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总结经验,我们将把昨天的辉煌作为今天的起点,保存昨天的成果,删除不利的因素,脚踏实地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电教兴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朝着环境、资源、教研、管理一流的现代教育
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目标,不断的迈进。
双辽五中
2013年1月
第四篇:创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不辞辛劳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通川区罗江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我校创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概况
通川区罗江中学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3年),已有百多年校史。张爱萍、张灿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求学、执教、从事革命工作。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草木青翠,鸟语花香。学校占地25亩,建筑面积5772平方米,其中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已建成200m塑胶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场3个,排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现有教学班9个,专任教师33人,在校学生近500人。学校实验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图书室藏书一万八千余册,并建有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等。按省市有关配备要求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各学科教学仪器,2011年,学校建成“班班通”,所有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比较优越并发挥了较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区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兼职信息技术教师2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努力营造“科研兴校”氛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近年来,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学校环境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二、注重科学管理,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坚信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了《罗江中学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中。
一是健全机构,科学管理。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林校长任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工作;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现代教育技术日常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王述华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工作;微机教师和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微机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学校校长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分头抓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局面。
二是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罗江初级中学电教管理制度》、《罗江中学电教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员职责》、《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上机指导教师职责》等多个相关制度职责,同时还实行了“三簿一册”(电教科登记簿;器材使用登记簿;器材维修、报损登记簿;设备器材入库登记册);并建立了领导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形成了“学校——处室——教师”的管理、研究、应用模式。通过规章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秩序井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学校坚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大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采取分步实施、逐年添置的方式,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发展。
一是筹措资金,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搭建畅通网络平台。
近年来,学校通过自主筹集、项目援建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强设施设备硬件建设,先后添置计算机100多台,建成了网络中心室一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图书阅览室1间、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有办公室配备了1-2台计算机,各办公室和教研组长都配备了笔记本共15台。学校还安装了10兆光纤宽带、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电子显示屏幕,建成了方便快捷的校园网,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整个校园,建有校园门户网站,与区教育网站链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添置了影碟机、刻录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二是狠抓数字化应用平台和资源库建设。
依托四川省数字校园云平台,建成学籍管理平台、网络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学校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全方位多渠道集成了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资源,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源,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提升。畅通的校园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应用通道,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四、狠抓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立足校本教研,以校园网为平台,抓好教师培训。为提高学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充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制订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培训计划,采取自主学习、互相帮扶、集中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了常规现代教育设备使用、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网络知识等业务培训,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2011年,“班班通”建成以后,学校先后聘请了区电教馆的专家和区一小的老师来学校传授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2012年9月至12月,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省电教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学校还订阅了《四川信息技术教育》、《达州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期刊,教师个人订阅了《学电脑》、《电脑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供教师自学使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和教师自学,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学校全部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教师能运用CAI课件,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能自制CAI课件,百分之百的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目前在学校各项工作都充分的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各类材料文件等均通过网络传送,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前几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注重教学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
(一)认真上好微机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严格按国家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
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有了比较优质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向全校师生进行国家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们坐在各班教室里,能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每位家长可以收听学校在直播室播出的节目,近两年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同步收看了每年九月一日的“开学第一课”、“中共十八大开幕式盛况”、“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的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等节目,学校还利用电子显示大屏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宣传正能量。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规范自己,达到检查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改变以往你说我听的灌输方式,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拓宽校本教研形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使我们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
(1)利用光盘播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教师人数有限,教师培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就利用光盘播放让老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让老师们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资源特点和教材,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以学科教研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或自制课件,利用班班通开展多媒体教学,学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二是开展学科组研课、摩课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效益。各学科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畅通的网络系统,查找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手段,采取“上课、听课、议课、观优秀课例、写体会”、“观课例——上课——在观课例——在上课——写体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开展研课、摩课研讨活动。
三是学科赛课活动,在教科处的组织下,我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参赛教师必须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3)发挥教科处的职能作用。每学期由教科处牵头,各教研组具体实施,利用教研活动日,每位教师都要上一堂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公开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同时我校还抓住区教研室开展的“名师乡下行”活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六、实施教育科研,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纵深发展
认真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是我校落实“科研兴校”的重大举措。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技术,使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思想、技术应用、教育水平、软件开发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老师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取得显著成果。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形成了教研和科研骨干队伍,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纵深发展。2011年文静同志在《巧记英语单词的几种方法》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二等奖,2011年周兰同志在《怎样通过语文教育》区电教科研成果中获得区级一等奖,何国军同志在2009年《实践与探索》赛课活动中获得达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等奖等。
七、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年来无论是学习期末检测还是九年级升学考试,我校在同级同类学校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通川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称号。
二是校园文化向特色迈进,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与社会的认可,多次迎接上级领导、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接待周边兄弟学校来校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三是学校办学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学校先后被授予为“达州市示范初级中学
校”、“达州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校”、首批“市级校本教研基地校”、“通川区名学校” 等多项殊荣。
八、直面困难,科学规划,坚持发展。
虽然我们已经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和先进地区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快,学校缺乏足够的后备资金来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层次,使之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教师的培训有待加强,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面对困难,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作出科学规划,坚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着力做好信息化来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创建更优质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将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实的步伐,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2013.11.7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评估自查报告(六页)
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XX市XX二校,这所清雅大气的小学,坐落在XX区XX大道东端,是一所有着70年办学史的老校。校园是典型的四合院式结构,拥有85位教师,xx个教学班和xxx名学生。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严谨规范。
多年来,学校凭借自身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推陈出新,以科学、创新的办学思想,使学校声誉得到社会、家长的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XX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德育示范学校、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等。
尤其在学校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称号后,我校把现代教育技术这块工作当作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加以足够的重视,以饱满的热情,朝着创建“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和质量一流“的全市乃至全省名副其实的示范学校的目标奋进。
硬件建设上台阶
随着我校新教学楼的落成和使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学校在原有一间电教室、一间微机房、一间语音室的基础上,又建起了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网和自己的网站;建起了一间具有60座、布局特别的学生专用计算机的网络教室、一间具有60座的高标准语音室和可以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如今,每个教室都有闭路电视,在教室里就能直接收看到全国各地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节目和自办的节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中,现己实现了光纤专线上Internet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的开通为全校师生健康上网,为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网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校园局域网,也为教师间的沟通架设了一座便捷的桥梁,为学校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学校正在进一步做好实行微机化管理等工作,创建自己的公开网站,让网络在我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XX二校的新征程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软件建设显实力
近年来,我校在软件工程建设方面也非常重视。为了丰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们备课和上课有更多的素材,我校在征求各学科的意见,进行过反复的比较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征订了大量的电教教材:素材类的、学科类的、综合类的、工具类的,方便教师选择、运用素材。学校购入了xxxxxx等教学软件,为学校的教学和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还购置了大量的VCD光碟,并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为老师的备课、教学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
为了鼓励教师恰当运用,在全校举行了“巧用课件辅助教学“竞赛,并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对这一课件设计的评价入自己的设计设想。扬长避短地恰当应用音像、电子教材,是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否则,教师与学生都得跟着课件走。
培训工作促学习
为使老师们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积极使用好资源库,学校,多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每年,学校对老师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室使用进行了有步骤、有计划的全员培训:对老师进行了校园网络应用、信息的存贮与调用、网络通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的讲座,并多次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讲座。学校还选派了多位老师参加了各级电教馆举办的有关信息技术培训班。学校在近几年举办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都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尉然成风。培训内容部分如下:
Word操作考核等
Powerpoint上机操作等
Flash软件制作动画等
Photoshop图片处理等
进一步学习Internet知识等
Authorware课件制作等
培训重在运用,我校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设备,为教师搭建实践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成长。上学期,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论坛“活动,就是一次教师电教水平的充分展示,一次学校电教设备的充分利用,一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有效检测。我校教师备课、交流、评课、讲座,把电教室变成了研讨的会场,得到了区教研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在本学期在全区进行教研模式的推广!
制度建设有保证
为加强对校园网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有专门分管电教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各专用教室都落实了专人管理;分别制定了《XX市XX二校办公电脑使用制度》、《XX市XX二校计算机校园网络管理条例》、《XX市XX二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XX市XX二校电教中心负责人职责》、《XX市XX二校微机教师及管理员职责》和《XX市XX二校师生上机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课题研究出成果
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我校按照省示范学校的要求,由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信息技术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级“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的整合的研究“课题,也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学校为了充分落实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要求,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xx教师的论文《xx》登于的《xx教育》,文中重要观念在于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的作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现代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教学中;xx老师的《xx》,用多媒体音像效果渲染气氛,把同学们的感觉都带入了美丽的洞庭夜月之中,真切地体会到文中几个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含义。这节课获区教学竞赛一等奖;课件《xx》有两大创新:一是拉近了教材与现实的距离,获得真情实感,培养良好的研究品质;二是借助课件培养学生把书本中的文形式再现为形象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此课件说课为区一等奖;xx校长设计的课件《xx》获省三等奖;xx教师的课例《xxx》收入《中华教育文库》;在历年省、市、区的“三优评比“中,我校教师获得了斐然的成绩;十多位教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竞赛课获市一、二等奖。去年10月份,我校xx教师参加国家级现场自制课件竞赛,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与“手拉手“学校开展的“送课下乡“、专题讲座等活动中,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受到了与会教师的极高评价。
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得到积极培养。如今,一年级学生能用拼音输入所学的汉,能在画图板中绘画;高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上网知识,能进行远程交流,在各网站查阅资料并下载,制成自己的资料册,不少同学结合网上资料写出了超水平的小论文。在历届的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中,我校学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其中还有一名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英语听力竞赛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计算机奥赛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理念的更新,实践的摸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升了我们的办学品位,几年下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显着提高。
放眼未来谋发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稳步推进,要从设备、软件、人员各方面齐头并进,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初定今年11月份开通学校网站,让学校在新征程中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不久的将来,我校将逐步实现以下规划:开通网上“家校通“,畅通学校与家庭间的信息渠道;推进学校无纸化办公进程,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创办校园电视台,给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更新旧微机房、语音室,让硬件设施再上台阶!利用校本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为创建现代化、数化校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