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百年战争硝烟》有感
读《百年战争硝烟》有感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战争,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主旋律,中国的屈辱,中国新生,中国的成长,无一不在后世炎黄子孙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百年,中国的战争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反侵略战争、推翻封建制度的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建国以来台湾海峡两岸的作战、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作战。这段历史带给中国人的是灾难、死亡、痛苦和牺牲,当然也有翻动历史的激情。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回顾这段历史,都不能产生一种压抑、沉重和反思的认知。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大小战斗数千场,死亡人数数以万计。发生这么多战事,并不是中国人愿意打仗,而是人家打到中国人头上,你不想灭亡就必须打。还有就是历史把中国人推到了不得不用战争方式选择前进方向的地步,这是历史逼迫中国人打仗。
战斗与战争紧密相连,但战斗不等于战争。用军事术语表述,许多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战斗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变成了战役。战役和战斗构成了战争。按战争性质区分,在过去一百年中,中国人民和军队参加的战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侵略战争,另一类是选择中国历史发展的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反击战争等。这种战争不打,中国就要灭亡,中国人不想当汉奸就得当亡国奴。当了亡国奴的人极少有人会想汪精卫、李登辉那么走运,绝大多数亡国奴都是侵略者案板上的肉,是一种任人宰割的命运。中国的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都是内战。这种内战,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人民选择发展方向的战争,选择了“共和”抛弃了“皇帝”通过护国战争、护法、北伐,民选择了“三民主义”抛弃了封建政权。在解放战争中,人民选择了共产党,抛弃了国民党政权。
在过去的百年战争里,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不希望有战争。当然,中国人民也绝不害怕战争。各种战争都是外国势力和历史强加到中国人民的头上的。战争一旦打响,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尊严、国家主权、中国的进步而战。这些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也唤起沉睡中国的觉醒、促使松散的中国人团结、激励有血性的中国人奋进。在中国国内,当不同的政治选择无法用商谈的形式来解决时,内战就发生了。内战同样会给中国人带来灾难,但是,内战也会暴露政治家的目的,内战也会给人民带来选择政治方向的机会。在过去百年中发生的内战,淘汰了历史的沉渣,抛弃了反动的政治势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建立起全新的完整统一的共和国。
总揽百年战争,可以说中国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军事力量上看,中国在战争中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了热兵器时代。而战争的原因,是中国的科技力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政府的统治。在百年的开端处,时八国联军侵略津京,皇城被洗劫、人民遭屠戮、清政府逃跑、整个国家千疮百孔。翻开历史的这一页,让国人惨不忍睹,让后辈偷不过起来。经过一个世纪的折磨和洗礼,中国人民从愚昧到清醒,从软弱到刚强,从幼小走向了成熟。到世纪结束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也有了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能力,中国人有足够的勇气向世界宣告:“我们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也决不允许别国侵占中国一寸领土。”这就叫“自立于民族之林”。
在该书的写作手法上,作者采用叙述、刻画、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历史,因此必须用叙述的方式展示历史的真面目;这是读物,因而,需要有文学的方式
处理有关人物,以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快感。在读书中需要思考,所以在重大事件有一定的议论。在战争的选择上,作者注重的是那些与历史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的事件,特别是显示历史脉搏的战争,把历史的的真实与文学的描述有机的结合起来,表现战争的真谛。
在战争观上,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在历史问题上,作者坚持历史唯物论;在反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的提法上,作者始终认为,中国在过去的百年里,都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战争;在涉外提法上,与国家与国家公开表述的外交语言一致。这本书不管在政治,文化,民族情感上,我都极大地认同和赞赏,是一本经典的军事作品。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向往和平,呼吁美好。我们厌恶战争,可不得不承认,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对于战争,我们需要回首,需要铭记,应为向往和平,所以回首战争,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这正是我们青年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中国的百年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篇:读《毁灭硝烟》有感
高科技要用在正道上——读《毁灭硝烟》有感
○ 武汉市东方红小学603班 杨儒
一连几天,我“贪婪”地读完了一本少年科幻小说《毁灭硝烟》,让我特别喜欢看的是第一节“美媚托托”。
托托是一个“神偷”。有一天,她意外获得了一张“偷窥片”,就利用它偷取了别人好多好多的钱。更可恶的是,这个丧尽天良的人渣利用这些钱,千方百计地要制造“天灾人祸”!
看到这里,我的肺都要气炸啦!
人类发展高科技,难道是为了毁灭人类自己吗?不!高科技应当用在正道上。
我想,如果我们也有一张具有“偷窥片”功能的“侦察镜”那该多好呀!就可以用它侦察到敌人的军事情报,不管敌人来自宇宙,还是来自地球,我们能怕他们吗!
我再想,在医学上,如果有了这种“侦察镜”,就能清楚快速地找到病人体内的病症,看到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病菌、病毒的繁殖和活动规律,就便于研究出更好地杀灭病菌的高效药物。
在科学探测方面,可以利用“侦察镜”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这使我想起了2003年2月1日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悲剧来。那是多么揪心的一幕啊!刹那间,7位宇航员就壮烈牺牲在蓝天里了。我想,假如有一个“探测镜”,让航天员提早发现这道伤口,悲剧不是可以避免吗?
我们还可以利用“侦察镜”代替潜艇对海洋进行科学探索,这样就大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还可以利用“侦察镜”对地球内部各层的活动规律进行探测,就能准确预报出地震,那么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悲剧就再也不会重演。
总之,如果有了这样的“神镜”,我们该可以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多少有益的事情啊!
仅有这些美好的幻想是不够的,为了这些美好科学幻想的实现,我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样学习和生活了。
第三篇:读《林则徐虎门硝烟》有感
读《林则徐虎门硝烟》有感
一小
六
(一)班
徐千媚
指导老师:袁红
观望现在的中国,是一片繁荣、富强。而回首中华的历史,却是一派目不忍睹,而就是有这么一群革命志士,是中国走向了新时代。读了《林则徐虎门硝烟》这篇文章后,我颇有感触。
林则徐生于1785年,那时正是清朝腐败的时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国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使许多人成了“烟鬼”。这时,林则徐偏上书皇帝,禁止鸦片输入中国。随后又到达广州,让外国贩子严禁鸦片。可他们拒缴鸦片,林则徐便直接将商船上的鸦片收缴,并包围商馆,不让外国贩子溜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亲自指挥监督,在虎门滩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天的硝烟行动。
在这种帝国主义猖狂的时候,连皇帝都不敢管外国人走私鸦片,而林则徐却不畏牺牲,毅然绝然地要硝烟,林则徐上书给皇帝的时候提出:“数十年后,中国不仅“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连当今皇帝都没有想到这么多,可林则徐却提出了这一点。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爱国,多么爱人民呀!而在外国贩子面前,他表达了他的坚决意志:“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说出这句话后,不经让我肃然起敬。他是那么勇敢,那么执着,若不达到目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也不放弃,他是多么有爱国情怀呀!为了不让国家走向更加腐落,他敢于献身,销毁了外国的鸦片,给了侵略者们一个打击,也说明中国不是腐败的,他正迎着屈辱,一点点地站起来。
中国的崛起,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们也要学习那些先辈们无畏生死,忠心报国的情怀,去创造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那么,从现在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努力吧!
第四篇:硝烟中的赤心——读《西行漫记》有感
硝烟中的赤心——读《西行漫记》有感
宋柯乐
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倾斜光滑的农田,蜿蜒曲折的地缝——陕西的乡间景象在静谧中透露着生机。
百姓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作,少年先锋队员精神饱满地在军队帮忙,红军战士一丝不苟地在红军大学接受教育——红区的人们各司其职。
工人、农民、学生齐齐涌向河边的大草地,只为去看红军剧社的演出。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中共的领导人就散坐在观众中间——红区的娱乐生活热情高涨。
这是1936年的陕西红区景象,这是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红区。埃德加·斯诺在其四个月的“冒险”之旅中记录下了红区见闻,向世人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红色中国——在当时当地当景,斯诺深入红区无疑是一大勇敢之举。斯诺凭借自己的勇气向世界展现了一颗在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星。这颗硝烟中的赤心感染了无数人,也带来了巨大的轰动连带效应。
当两种文化遭遇之时,语言交流成为首要之务。当时的中国了解英语之人可谓少之又少,红区中的绝大多数又是最底层的中国百姓,说中文时都尚且带着各地浓郁的地方口音,更别说掌握英语了。面对口音各异的汉语,以英语为母语的斯诺该如何与百姓交流?斯诺没有让语言差异成为第一个拦路虎。带着英语再加一点生涩的汉语,斯诺就这样走进了红色中国。在实际交流中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正如斯诺第一次见到贫民会主席刘龙火时,刘的一句“hai’ pa”的方言就让他疑惑了许久。可是,斯诺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具体沟通来拉近语言方面的距离。斯诺积极探索异文化的勇气让人钦佩。
语言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显像表现。而东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意识形态差异,更是横亘在斯诺与苏区之间的巨大沟壑。作为一名一直接受着西方民主自由教育的美国人,斯诺有着自己的西方价值观念,对于战争和革命都有着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解。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小儿衫裤,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谈得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呢?从资本主义价值出发,斯诺的心中有着太多类似于这样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疑惑。有着如此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到了红区,斯诺又能否理解中共的现状,能否分析清楚中国的革命现状?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在西方大量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失实报道和国民党统治区中的媒体报道影响下,绝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斯诺)对于中共和红区更是有了一定的刻板印象——一群叛乱的刁民。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因此愈发得到强化。人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们所观察到的文化,常常把那些与他们自己所持有价值观相矛盾的习惯和信仰视为落后和野蛮。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世界相互交流尚不完全的时代,这种种族中心主义更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可是,斯诺勇于挑战自身的价值观念,在四个月的红区见闻中重构起了有关无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像普遍理解中的反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承认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也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以后,中国才有可能转入社会主义。
主观方面,斯诺进入红区存在如此种种障碍;而从客观上来讲,斯诺的西行更是有着许多险阻。1936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军队三方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各地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正所谓炮火无情,斯诺之行有着太多不安全的战争因素。而在这三方的力量争斗中,斯诺作为第四方的加入,无疑会触动各方的利益。首先,斯诺此次想要深入的更是当时非主流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作为政治主流的国民党一直施加着白色恐怖,处处打压着中共力量,即使是在外国租界里,南京政府也有出高价雇佣的大量侦探在从事密集的反共活动。斯诺之行肯定无法得到国民政府的认可,潜在的危险显而易见。而中共作为一个民众的集合与代表,又是否会欢迎一个外国人不明用意的突然到来?斯诺如若无法恰当处理,那么就会处于夹在“红”“白”之间的尴尬境地,甚至会有性命之虞。
以上的种种险阻让无数中外记者对于红区止步,也才造成了长达九年的消息封锁。斯诺凭借着新闻人的勇气,泰然地面对了这些困难——“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斯诺就这样怀着冒险的精神,踏上了“探红之路”——从北平到保安,接着长途跋涉至宁夏预旺,重新折回保安,再到西安。斯诺的足迹遍及从根据地后方到战场前线,斯诺的笔下更是孕育了沉甸甸的《红星照耀中国》。
新闻也正是需要这样的勇气。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有关不为人知却又应为人知的事实的报道。“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尽想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员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准确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解答这些问题,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因此,这里有一个日益使人感到兴趣和日益变得重要的值得采访的消息,正如记者们在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上发出电讯之余相互承认的一样,这是中国的唯一值得采访的消息。然而,我们大家对它却一无所知,实在令人可悲。”正是出于这份对于潜在的巨大新闻价值的追求,斯诺才有了如此巨大的勇气深入红区。对比之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新闻行业的“客里空”问题实在让人汗颜;而当下,一些记者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的临阵脱逃更是相形见绌。日本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奠基人小野秀雄曾说:“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 正是这份使命感才将新闻人区别于普通民众。记者是眼睛,帮助广大民众去看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记者是喉舌,帮助各个角落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这些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不可能自动显现,其潜在性要求新闻人去深入挖掘。而挖掘的勇气也正是新闻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的体现与要求。
当然,埃德加·斯诺也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勇于跨越重重障碍的新闻人。就在他的同时代,和他并称为“3S”的另两位外国进步记者——阿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深入报道战况的爱泼斯坦,著写《中国的惊雷》的白修德等等,他们通过文字和照片,为宣扬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任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更是在韩国践行了其新闻人的勇气——与韩国革命家金山进行了长谈,一部《阿里郎》展现
了韩国的抗日运动和独立战争的实况。以西方人之眼看东方世界,更再次呈现给西方世界。他们作为西方人的身份,降低了西方人对于东方的戒备态度,更顺利地搭建起了东西方的交流桥梁。新闻的媒介作用也正在此。
即使是在“地球村”的今日,新闻媒体在东西方之间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宽阔沟壑。这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固然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当代新闻人的一部分“无作为”更是加速造就了这一局面。新闻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书面资料的查找和写作技巧的提升,好的新闻需要自己勇敢地去寻找、深挖。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尚有那么一批新闻人勇敢地冲在前面;而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却又存在这么一批新闻人怠于挖新闻,连报社的门都懒得出,更无论走出国门了。
诚心希望中国的当代新闻人当以此硝烟中的赤心自勉——中国的新闻业当发展,中外的社会当交流。新闻人就当拥有这份勇气来承担起“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
第五篇:《百年战争简史》读后感
利用端午假期,抽空翻阅了《百年战争简史》。该书的作者为英国人德斯蒙德·苏厄德,译者为俊,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主要讲述的英法两国之间持续超过100多年的一系列战争史,即“百年战争”(17年至14年),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元朝末期至明朝中前期。“百年战争”一词其实是从19世纪才开始使用的。
作者立论公允,语言平实。正如评论者所言,作者苏厄德出生于法国,在英国接受教育,具有使用通俗语言阐述史实的天赋,将重大政治与军事事的细节融合在这本精确又简短的书中,又没有使这本书太过学究气或体现出太过明显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场战争发于17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宣布“没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吉耶纳公爵领地,爱德华随即宣布对法国王位拥有继承权。此时的法国,是一个庞大但难以控制的王国,而英国则又小又贫穷。然而历史却往往和人们开起玩笑———在这场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是英国而不是法国主宰着战争的进程,英国在战争中取得不少载入史册的军事胜利。
大部分时间里,激励两国持续不断的狂热战争激情的,不是什么维护正义的使命感,而是通过战争劫掠对方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利用俘虏勒索赎金,并以此发财、提升社会阶层地位。在战争中,英国人使用了臭名昭著的“骑行劫掠”政策。英军所经之处,城市、乡村皆成废墟,贵族、教士、普通民众纷纷遭受掳掠杀害,广大人民深受其害,苦难深重。经济破坏严重,社会发展停滞。
这场战争也促进了军事改革和民族意识觉醒。战争初期,法国在各次大会战中,都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但失败却是接二连三。到了141年的阿金库尔战役,已能模仿对手让部分骑兵下马徒步战斗。后期,又率先使用火炮攻击英军,使得英军所仰赖的弓箭兵无法发挥作用。这一时期,平民出身的贞德,成为当地抗击英军武装的精神领袖,鼓舞法军取得了一些胜利,更突显出由骑士贵族为主所组建的法军的无能。战争性质已由王位争夺逐渐演变为维护民族利益。
14年,法军先是夺回吉耶讷,继而在卡斯蒂永战役中打败英军,迫使驻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地区以外的全部领土。因此,史家一般将这一年作为百年战争的终点(这一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然而战争的影响一直在持续。148年,法军攻占加莱,英军彻底被赶出欧洲大陆。但是,英国王室仍然不死心,还一直在有关法律中自称“法兰西王”,直到19世纪初,才彻底取消这个自封的王号。就是到了二战,丘吉尔还念念不忘恢复在百年战争期间由英国在法国占领区拼揍起的所谓“英—法二元君主国”可见,战争影响的持久。
百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段。对英国说,百年战争的失败迫使其从欧洲退出,导致了玫瑰战争的爆发。对法国说,百年战争促进了三级会议的崛起,并推动法国王室完成了国家统一。
这场战争的主角们都是欧洲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爱德华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141年至1422年在位,在位期间取得了对法国的“辉煌的军事胜利”,达到了中世纪英国历代国王军事胜利的顶峰,深受莎士比亚尊崇)、约翰二世、查理五世、贞德(1412年出生,141年被害,146年被平反,1920年被封圣)与查理七世(1422年至1461年在位,绰号“忠于职守的查理”、“胜利者查理”,在位后期带领法国取得了百年战争最后的胜利,法国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为法国接下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用自己的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慧共同谱写了这段注明历史。读罢,让人感慨良多。